中苏改革的比较
中国与苏联政治体制改革之比较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与苏联都对本国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不容置疑的阶段性成果,而苏联的改革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却导致了亡党(共产党下台、解散)亡国(国家解体,苏联不复存在)亡社(放弃社会主义)的结局。
这就使两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了可比性。
一、中苏两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区别(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舆论动员改革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要改革就必须对原政治体制进行批判,使人们认识到进行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也就是必须要进行舆论动员。
但同时改革也具有继承性,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必须把握好一个度,过或不及要么会产生历史虚无主义和否定一切的倾向,要么会影响改革的广度、深度和坚定性。
但是,苏共在这个舆论动员过程中,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过分宣传、渲染“差距论”(即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初期否定安德罗波夫的“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宣传苏联尚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差距甚远的理论),在人民群众,特别是中青年思想上造成了严重混乱,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思潮泛滥成灾,从而导致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对苏联共产党、对十月革命道路的否定;二是在对历史问题进行反思和甄别时,对斯大林的评价采取了不实事求是的全面否定态度。
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在发出“不留有空白点”的号召后,对舆论不加引导,反思过去就变成了否定革命历史、否定革命所造成的全部现实;批判斯大林和历任领导的错误以及体制的弊病,变成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这种做法的结果正如美国政论家米克尔·达维所言:“由于片面地、完全否定地把党和国家的百年历史说成集权政治,从而为反共提供了和继续提供肥沃的土壤。
”[1](p.160)这样,后来的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就成了逻辑的必然。
中国在反思历史时,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正确引导下,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对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领导工作上的失误,采取了实事求是的、唯物辩证的分析态度,将毛泽东的正确方面,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作出过伟大贡献的方面同他晚年的错误加以区别,将毛泽东思想同他发动“文革”的错误论点完全区别开来,从而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及其思想,避免了简单化的、全盘否定的错误做法。
中苏民族政策之比较
中苏民族政策之比较摘要: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苏联在它刚度过六十九个年头就宣告解体,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族因素造成的,而对于中国来说,近年来虽在民族事业上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就如何解决好民族问题,保证社会的稳定,却仍然是个未完的话题,从两个国家的政策实施方向上找出其民族政策的不同点,着力挖掘民族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从而对中国的民族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苏联解体;中苏民族政策;比较就苏联解体的原因来说,有苏联经济崩溃论、人民要求放弃社会主义论、上层革命论和民族政策失误论等,而民族政策失误论正是本文的主题,为了更好地把握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区别以往的民族政策失误论,文章将以中国为参照物,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基本出发点来重新审视民族问题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民族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追随苏联,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其政策的制定由基本追随苏联转向独具特色。
也几乎在同一时期,苏联的民族政策却经历了异常惊人的衰退过程,并最终成为其解体的必然因素之一。
一、苏联的联邦制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1.联邦制在苏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列宁在关于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问题上并非一贯主张实行联邦制,而是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这篇重要著作中仍然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这与联邦制本身存在的弊端有着重要的关系。
首先,联邦制以民族划界建立联邦,以不同层次的民族区域自治实体作为联邦主体和国家行政区划的形式,这就容易人为地强化民族自我意识,激发民族独立自主观念,不利于解决复杂的民族关系问题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其次,联邦制的各加盟共和国都会被冠以国家称谓,除没有外交、国防两个部门外,基本上拥有作为一个国家必需的各种管理机构。
这也容易导致民族问题的产生。
但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严重的内忧外患使得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新的构想,即“用比较涣散的联邦统一代替一个国家政治上完全的统一等等要求。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之比较----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展望
中苏社会主义道路改革比较1459020 艾子夜摘要:中国与苏联作为20世纪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将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两个国家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最终却是"同途殊归"----苏联走向解体,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却生机勃勃,方兴未艾.关键字:改革对比中国苏联异同经验与教训引言:比较中苏社会主义改革历程, 分析两者的异同,探寻其中的深层原因,进而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继续推进具有非常意义.(一)苏联改革的历程1、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斯大林病逝,赫鲁晓夫经过斗争取得并巩固了在苏联的领导地位。
为了在国际上加强与美国的竞争,赫鲁晓夫开始调整国内各项政策,对原来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平反冤假错案,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二,改革党的领导和组织体制;第三,改革干部制度,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第四,关注农业的改革和发展;第五,进行了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改革。
赫鲁晓夫的改革,适应了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触及了传统体制的弊端,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但总体上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分集中的模式,执政后期,改革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某些做法简单轻率,注定了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只能是一次不成功的试验。
2、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第一,推行新经济体制,主要内容为恢复部门管理,减少给企业的经济指标,提高经济杠杆在管理中的作用,对企业和职工进行物质刺激,以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第二,在农业方面制定了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提高的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等。
第三,在干部体制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实现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第四,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良。
加强的集中领导,确立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扩大党内外民主等;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对促进苏联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一定成效。
主题探究中苏改革对比
对比认识中苏改革学习报闫编安徽钱进材料: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声疾呼要对国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
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经济改革纲领,会后又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法令,由于经济改革阻力太大,成效低下,戈尔巴乔夫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1990年3月,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
在“政治多元化”和“公开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民族分离、国家分裂势力迅速抬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风源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主题: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两国都进行了改革,然而改革的结果却不同。
考点链接——明确考点全面链接1.了解二月革命,掌握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认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3.学习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归纳苏联解体的原因。
4.比较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改革的不同结果,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复杂性。
设问探究——问题引导逐层探究1.从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中,你是如何理解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练习】20世纪初期,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C.俄国二月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2.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影响是什么?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中苏对比
中苏对比:革命道路:俄——十月革命(彼得格勒工人起义,中心城市暴动,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学习苏俄,中心城市暴动,结果失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俄——十月革命胜利后,颁布巩固政权的措施:《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中——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建设道路: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6)—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目的: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任务:重点发展重工业,适应工业化的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成效(积极影响):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加强,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消极影响: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浪费资源。
教训:①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②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③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④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等;⑤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
启示:一个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应该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中国的一五计划(1953——1957):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成就:工业(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武汉长江大桥:连接长江南北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道“世界屋脊”,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交流)意义:形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华北和西北工业基地,形成工业体系;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中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政策对比
中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政策对比计算机学院教育技术学华成玲2012012482摘要:中苏对待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政策的不同基于两个国家的形势与情况有异,由此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
一种方案的实施必定有利有弊,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正确的评价它。
关键词:中苏、社会主义和改造、区别1949年,新中国宣布成立,结束了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屈辱历史。
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历史彻底结束,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伫立在了世界的东方、亚太的腹地。
此时,新生政权也面临着重重问题和危机,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对待国内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上,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推翻外国帝国主义、封建地主和垄断的大买办资产阶级政权的任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的解决,这一革命即转变成社会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苏联的社会主义的改经过与经验理所应当的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重要参考,但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却选择了与老大哥苏维埃俄国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两条道路我们看到,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强制性的,他们对一切私有制都是仇视的,对一切私有的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财产进行了没收,并进行了重新分配。
而中国却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强制性打击。
没收了官僚资本,封建资本。
我国对一般私有财产和民族资本是保护的,对他们的改造是和平的改造。
(二)产生原因苏联革命时资产阶级是苏联革命的对立阶级,而且其实力也较强,新政府无力赎买,只能采用没收的政策来夺回经济资源。
中国的革命对象是所谓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民族资产阶级不但不是革命的对象,反而这被认为是团结争取的对象。
所以对革命的对象采取没收的政策,但对作为同盟的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的政策。
当时中国经济的大头掌握在所谓三座大山手里,没收地主土地和四大家族系统的财产就已经无偿收回绝大多数财产了。
民族资产阶级占中国经济份额小,政府完全有能力赎买收回。
比较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
比较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比较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摘要: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正确分清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有助于帮助师生梳理这一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能为高考备考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很多学生对此问题混淆不清。
因此,笔者认为,正确理解和区别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高考的重难点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
下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比较。
一、两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异同相似之处:两国都建立起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并由此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
苏俄方面:十月革命胜利后,1918年1月12日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批准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宣言》决定:“(一)为实现土地社会化而废除土地私有制,宣布全部土地为全民财产,并根据土地平等使用的原则,把土地无偿地拨给劳动者使用。
一切全国性的森林、矿藏和水流,以及全部耕畜、农具、示范农场和农业企业均宣布为国有财产”“把工厂、矿山、铁路和其他生产资料及运输工具完全收归工农苏维埃共和国所有的最初步骤。
”“把一切银行收归工农国家所有,……”①。
这样苏俄政府便逐渐掌握了国家主要生产资料,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形态,并由此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方面: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从而确立起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
不同之处:两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进程不同。
苏俄方面: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苏俄政府便掌握了国家主要生产资料。
中国方面:中国政府掌握国家主要生产资料是采取逐步过渡的形式。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政府首先着手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期间完成了土地改革,在农村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从1953年逐渐开展三大改造,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从而确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
中苏改革不同结果的原因
中苏改革不同结果的原因1. 历史背景说到中苏改革,咱们得先聊聊历史。
中国和苏联的改革真是一条各走各路的道路。
两国在同一个时间段内,都想改变现状,但结果却截然不同,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就像两个人在同一个马路上走,一个左转,一个右转,最后走到了完全不同的地方。
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启了繁荣的新时代,而苏联则走上了崩溃的道路。
这其中的原因可不少,咱们一起来捋一捋。
1.1 领导人决策首先,领导人的决策简直是个大头。
中国的邓小平啊,真是个精明的角色。
他把“改革”二字当成了口号,把“开放”当成了心中的目标。
邓小平不仅鼓励市场经济,还允许外资进入,真是一种开放的姿态。
相比之下,苏联的戈尔巴乔夫虽然也想改革,但他的想法却有点“天马行空”。
他提倡“公开性”,结果反而引发了很多不必要的争论和混乱,大家一时间无所适从,最终改革成了“乱糟糟”。
领导人的风格和思路,直接影响了改革的方向和效果。
1.2 改革路径再说改革的路径。
中国的改革简直就像走在平坦的马路上,稳扎稳打。
而苏联的改革呢,简直就是一场没有方向的冒险。
中国采取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先在农村试点,等成功了再推广。
而苏联呢,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结果搞得人心惶惶。
大家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改革就像一场没有剧本的即兴表演,大家都在看,最后却只看到混乱。
2. 社会环境2.1 民众反应社会环境也是个大因素。
在中国,大家对改革的期待高涨,心中充满了希望。
就像小孩期待过年一样,盼着能吃到好吃的、穿上新衣服。
改革开放后,大家都忙着挣钱,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幸福感爆棚。
然而,苏联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民众对于改革的态度复杂,心里充满了不安。
他们既想要改变现状,又害怕失去原有的保障,结果就成了一种“既想要又怕”的纠结。
2.2 社会稳定此外,社会的稳定程度也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相对稳定,相关部门也能控制局势,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动荡。
而苏联的改革过程中,经济的崩溃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各种抗议接连不断,像打翻了的五味瓶,谁也无法掌控局面。
同途殊归——中苏改革之路比较——从中苏改革之路看中共与前苏联对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探索
作者: 张广才
作者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版物刊名: 理论探讨
页码: 92-93页
主题词: 前苏联;中国;改革;比较
摘要:前苏联改革失败原因与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在于 ,前苏联的改革没有坚强团结的领导团体 ,一开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就陷入了内部集体的内耗中 ;而中国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强有力的领导集团 ,保证了我们顺利渡过国际国内风云激荡的时期 ,使改革走向成功.前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在于道路选择的失误和对社会腐败打击不力 ,动摇了社会改革的基础.。
从中苏改革比较看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
避免地走 向左倾 ,逐步走上集权统治,严重阻碍 了苏联社会主义 民主的发展 ,也给世界社会 主义运动带来深刻 的消极影响 。中国
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新阶段 。已经解体的苏联在中国发动改革 开放的前后 ,也进行过 旨在纠正既往过失和加速发展 的改革 ,但 因改革过程中失误频频 ,最终未能避免亡党亡 国的命运。
作者简介 :潘正祥 (9 6 )男 , 15 一 , 安徽桐城人 , 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党 委书记 , 法学博士 , 留美学者 , 研究生导师 , 主要从事国际关 系研究 许正华( 9 6 )男 , 17 一 , 安徽合肥人 , 中国科技 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 。
要矛盾 。在阶级斗争为纲思想 的指导下 ,社会主义民主被一步步 地破坏 ,社会政治生活逐步变成 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由此 ,中苏 两 国似乎不约而同地采取 了封闭式的发展路线 ,忽视世界 的进步 与变化。同步 自封 、闭关锁 国,导致政 ,首先必须探究中苏两国选择改革的
背景 。
1经济发展滞后 ,经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
列宁逝世之后,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斯大林上任伊始,就
要求取消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开创计划经济 。个体经济在法律上 虽被允许存在 ,但实际上处处受到限制和排挤 ,仅在农民的个人 副业中部分保留。到 了 13 9 7年 ,社 会主义公有制在 国民收入 , 工业总产值和农业 总产值中的比重占据绝对 的统治地位 ,苏联从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转变为单一公有制 的所有制结构。中国上个世 纪五十年代 中期急剧进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 ,从允许私有制 、 个体经济的存在 ,到] 业 、农业都追求 集体所有制和全 民所有 -
为什么中国改革成功了而苏联解体了
六、国有企业的差异。作者认为,“戈尔巴乔夫和邓小平都想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两人试图采取的方法也很类似,结果都失败了--创造了一个效率低下、腐败蔓延的寻租机器”。两国之间的差异在于变革的紧急程度和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经济的国有化程度非常高,以至于“所有国民都在为国家打工”。因此,他必须从改革伊始就着手处理国有企业的问题。他于1987年出台公司法,试图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导致了社会动乱。而中国的领导层则无须在第一时间对国企动手术。这是因为,“中国经济整体的高增长是由农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高增长和国有企业的低增长结合而成的”。因此,非国营企业的成功给政府决策层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一、中苏在改革路径上存在差异。对此,官方的说法是:“中国在邓小平同志的英明领导下,进行了渐进式的改革;而戈尔巴乔夫试图进行休克疗法式的变革,结果失败了。”但根据作者的看法,事实并非如此。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实际上是“自下而上的”,即改革的动力最先出现在民间,而后得到政府的承认与批准。苏联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即戈尔巴乔夫试图从政府高层开始推动改革进程。?
文章最后,作者得出了以下结论:1.?相比于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自下而上的改革方式更容易进行。因为它具有更深厚的民意支持,不可能因为某几个上层官员的阻挠就被终止。2.?渐进式的改革方式比“休克疗法”更有利于社会稳定。3.?中国正逐渐向私有制经济转轨,而俄罗斯则在进行再国有化。4.?中国的执政党正在竭力阻挠政治改革,与此同时俄罗斯正在加强对社会的权威控制。5.?历史经验显示,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政治挂帅的国有企业根本无法与私营企业竞争。随着俄罗斯巨头企业的国有化及政治化程度逐渐加深,其竞争力只能持续下降。6.?此时此刻,中国正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中央:或是成为一个保护私有财产、尊重公平竞争精神的企业家之国,或是成为一个充斥着独断专行的寡头统治国家。(原文发表在Policy?Review,No.?158,December?2009?&?January?2010;英文题目为:How?China?Won?and?Russia?Lost:?Two?dissimilar?economic?paths)?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之比较----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展望
中国与苏联作为20世纪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将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两个国家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最终却是"同途殊归"----苏联走向解体,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却生机勃勃,方兴未艾.比较中苏社会主义改革历程, 分析两者的异同,探寻其中的深层原因,进而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继续推进具有非常意义.(一)苏联改革的历程1、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斯大林病逝,赫鲁晓夫经过斗争取得并巩固了在苏联的领导地位。
为了在国际上加强与美国的竞争,赫鲁晓夫开始调整国内各项政策,对原来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平反冤假错案,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二,改革党的领导和组织体制。
第三,改革干部制度,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
第四,关注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第五,进行了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改革。
赫的改革,适应了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触及了传统体制的弊端,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但总体上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分集中的模式,执政后期,改革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某些做法简单轻率,注定了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只能是一次不成功的试验。
2、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第一,推行新经济体制,主要内容为恢复部门管理,减少给企业的经济指标,提高经济杠杆在管理中的作用,对企业和职工进行物质刺激,以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第二,在农业方面制定了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提高的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等。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良。
加强的集中领导,确立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扩大党内外民主等。
第三,在干部体制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实现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
勃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对促进苏联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一定成效。
但就实质而言,只是对旧体制的修补、完善。
比较政治视野下的中苏改革经验论析
始 于 17 9 8年 的 中 国 改 革 , 首 先 是 作 为 执 政
党 的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历 史 自觉 , 以 邓 小 平 为 代 表 的 第 二 代 中 央 领 导 集 体 ,具 有 开 阔 的 世 界 眼 光 与 紧 迫 的 历 史 责 任 感 ,他 们 深 刻 意 识 到 国将 既 无 法 利 用 全 球 化 带 来 的机
改革 具 有 特 殊 的 意 义 。
关 键 词 : 改 革 ;可 控 性 ; 系 统 性 ; 渐 进 性 ; 社 会 共 识 中 图 分 类 号 :DO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0 — 5 X( 0 0) 6 0 3 — 5 0 3 84 2 1 0 — 0 50
如 同 点 燃 的 炸 药 一 样 ,陷 入 疾 风 暴 雨 式 的 群 众 运
家 庭 联 产 承 包 责 任 制 、经 济 特 区 等 都 始 于 地 方 和 大 众 的 自发 探 索 ,尔 后 才 为 执 政 党 政 策 所 认 可 。
大 众 参 与 的 最 大 好 处 .在 于 可 以 形 成 多 样 化 的 改
下 .能 否 在 一 个 相 当 长 的 时 间 内 维 持 领 导 权 的 稳 定 性 .就 成 为 改 革 能 否 成 功 的 一 个 基 本 前 提 。 这 方 面 . 前 苏 联 的 改 革 与 中 国 的改 革 形 成 了 巨 大 反
差 。
自亚 里 士 多 德 创 立 政 治 学 以 来 . 比较 政 治 研 究 就 是 其 中重 要 的 学 术 传 统 。 对 政 治 变 迁 过 程 的
动 中 ,作 为 革 命 对 象 的 统 治 集 团 完 全 无 法 掌 握 这
一
青出于蓝胜于蓝——中苏改革斯大林模式之比较
收稿 日期 :0 l 2— 6 2 1 一1 2
4
江西 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1 02仨
不 同起点 , 导致后 来改 革 的不 同结 局 。 才 众所 周知 , 大林模 式 的理论支 撑 , 大林 模 式 的灵 魂 是 社会 主义 社 会 “ 斯 斯 阶级 斗 争尖 锐 化 ” 9 8 。12
年 7 9日, 月 斯大林在联共 ( ) 布 中央全会上几次强调 :应该得出结论说 , “ 随着我们 的前进 , 资本主义分
子 的反抗 将加 强起 来 , 阶级斗 争将更 加尖 锐 …… 向社 会 主义 的前 进 不 能不 引起 剥 削 分 子对 这 种前 进 的 反抗 , 剥削 分子 的反抗 不能 不引起 阶级 斗争 的必然 尖 锐 化 。①斯 大林 扭 曲事 实 , 构 出来 的这一 “ 而 ” 虚 理 论 ”成 为斯 大林指 导苏联 种种 政策 、 , 措施 的总 纲 。苏联 在 随后 实施 的种 种政 策 、 法 , 做 诸如 反 布哈 林 的 “ 右倾 机会 主义 ” 争 、 业全 盘集体 化 、 斗 农 消灭 富农 阶级 、 副产 品义 务 交售 制 、 清洗 , 括 民族集 体 迫 农 大 包
的思 想桎 梏 , 展关 于真理 标准 问题 的大讨 论 , 思想 认识上 拨 乱反正 。接 着在 中共 十一届 三 中全会上 开 从 做出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 口号 , 把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 民注意力转移到社会 主义现代
化建设上来 的决策。这样 , 中国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正是 由于中苏两国改革斯大林模式 的
叶 书 宗
中苏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研究
中苏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研究摘要: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国和苏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动本国经济体制改革,但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本文从中苏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改革的内容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得出经验教训以及为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苏;经济体制;改革一、中苏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比较(一)国际原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进入和平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发展本国的经济实力;同时,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代科技革命的出现,一方面它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科技以及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另一方面,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在美苏两极格局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需要抓住机遇,迎接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在此背景下,邓小平抓住历史机遇,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审时度势的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拉开了中国全面改革的序幕;与此同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看到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在以往改革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场新的改革,企图实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但最终也没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以失败而告终。
(二)国内原因。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处于文革十年内乱时期。
文革十年给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得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民主法治遭到了严重践踏,文化事业同样也遭到了破坏,使得全国上下的社会秩序处于混乱中,导致人民的温饱得不到解决,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同年12月邓小平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促进苏联经济发展,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展国内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到了发展的后期,苏联模式的弊端显露出来,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甚至阻碍经济发展。
中苏改革的比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课题名称: 历史的选择——浅谈中苏改革差异的原因作者姓名:廖源(20812018)专业班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提交日期:2008 年10月27 日历史的选择——浅谈中苏改革道路差异的原因【摘要】中苏改革从道路到结果都有巨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多种。
文章分析了美苏军备竞赛中的“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改革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二元结构、“小农意识”和儒家思想对中国改革的影响,试图从纷繁复杂的原因中找出一二,指出中苏改革的差异是历史的选择。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中苏比较历史原因1.中苏改革的巨大差异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发展和受挫,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中苏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打破原有的僵化模式,踏上改革之路。
可是,在80年代末东欧国家发生剧变的前后,苏联的改革也严重偏离正确的方向,最终导致1991年底苏联解体的悲剧性结局。
而中国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并在30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两条改革之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历史内涵。
关于前苏联改革失败和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前人做了太多分析评价。
文章仅从民族性这一点出发,对其稍做分析。
2. “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改革的影响冷战年代,美国和苏联都将对方视为自己的头号劲敌。
越南战争的失败让一向自信的美国人感到屈辱。
鹰派的罗纳德·里根从此上台,一时间成了让美国人寄予希望恢复荣耀的英雄。
他的“星球大战”计划就是他的“杀手锏”。
据吹嘘,一旦完成这个用天文数字的财富垒起来的巨型工程,就能有效地防御苏联所有的战略武器,保护美国国家的安全。
传递给敌人的信号是:苏联巨大的战略武器将成为一堆废铁[1]。
现在人们知道了,当年这个让人们吃惊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座“空城计”。
目的是逼着苏联人在科技和军事上投人更多的金钱,从而让它的经济走向崩溃。
中苏改革之比较
中苏改革之比较胡廖琪众所周知,1991年苏联的解体不仅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也为1 9 8 5 年开始的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划上了句号。
面对苏联剧变这一现代历史上的空前变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却依然生机勃勃、方兴未艾。
总结中苏两国改革的经验教训, 对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对于发展研究, 都是弥足珍贵的。
一中苏两国在改革的起点、环境等诸方面均有所不同, 这些不同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1中苏启动改革的初始阶段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点。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 是一个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综合国力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
而70 年代末期开始改革事业的中国, 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相对闭塞的发展中国家。
在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改革是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二位一体、同时发生; 而苏联改革的主要任务则是后者。
2 . 改革前两国承继的历史、社会和文化遗产有别。
中国的改革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苏联历史序列中已是第三波;距离两国改革的最近的历史: 苏联是勃列日涅夫时代近20 年的“停滞”时期。
中国则是刚刚结束十年动乱的文革之后。
3 . 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在中苏两国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中国而言, 它不仅是推进现代化的重要的资本积累手段, 也是推动新旧体制易位的现代管理方式。
对苏联来说, 它的意义则更侧重于后者, 侧重于生产集约化的实现。
4 . 民族关系的基本面貌有差异。
中苏两国虽然都是多民族的国家。
但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民族在中国各民族中占有绝对优势。
少数民族进入中国版图的时间较长, 凝聚力较大。
而俄罗斯族在苏联国家中不占有优势。
与中国封建统治者“羁糜”归化的统治手法相比, 帝俄时代对异民族的控制手段更加僵硬, 后者的离心倾向更大。
在国家体制上, 中国是一个单一制的国家。
苏联则是一个保持了联邦制许多特点的事实上的单一制国家。
两国体制改革中都有一个核心问题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之比较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构想阶段(1985.4--1987.6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构想阶段(1985.4--1987.6 前) 戈尔巴乔夫改革总体方案实施阶段(1987.6-戈尔巴乔夫改革总体方案实施阶段(1987.6-1988.6)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先行阶段(1988.6-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先行阶段(1988.6-1990.7) 苏共内部政治力量决战阶段(1990.7-苏共内部政治力量决战阶段(1990.7-1991.8.19)和八· 1991.8.19)和八·一九事件
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 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 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态势: 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态势: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产值 (单位:年平 单位: 均增长速度%) 均增长速度%) 19511951-55 10.8 11.3 13.1 19561956-60 9.1 9.0 10.4 19611961-65 8.5 6.6 8.6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之比较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1、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 两对矛盾: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两种运动形式革命:1.(质变)一天等于20年 2.改革(量变)20年等于一天 2、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决定 恩格斯在1890年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 恩格斯在1890年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 3、由社会主义实践中苏联模式带来的弊端初步认识。
2.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1964~ 2.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1964~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 1982年 1982年)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赫鲁晓夫的 经济改革的继续和修正、扩大, 经济改革的继续和修正、扩大,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遵循下列原则: 市场由国家计划来调节, 遵循下列原则: ①市场由国家计划来调节, 国家计 划无所不包; 划无所不包; ②国家所有制是今后唯一的社会主义 所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应向国家所有制过渡, 所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应向国家所有制过渡, 不 能独立发展个体所有制, 限制存在私有制经济; 能独立发展个体所有制, 限制存在私有制经济; ③ 管理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 经济方法为辅, 管理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 经济方法为辅,企业自 主权限于国家指令性范围内; 主权限于国家指令性范围内;④生产资料原则上不 是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课题名称: 历史的选择——浅谈中苏改革差异的原因
作者姓名:廖源(20812018)
专业班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提交日期:2008 年10月27 日
历史的选择
——浅谈中苏改革道路差异的原因
【摘要】中苏改革从道路到结果都有巨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多种。
文章分析了美苏军备竞赛中的“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改革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二元结构、“小农意识”和儒家思想对中国改革的影响,试图从纷繁复杂的原因中找出一二,指出中苏改革的差异是历史的选择。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中苏比较历史原因
1.中苏改革的巨大差异
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发展和受挫,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中苏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打破原有的僵化模式,踏上改革之路。
可是,在80年代末东欧国家发生剧变的前后,苏联的改革也严重偏离正确的方向,最终导致1991年底苏联解体的悲剧性结局。
而中国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并在30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两条改革之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历史内涵。
关于前苏联改革失败和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前人做了太多分析评价。
文章仅从民族性这一点出发,对其稍做分析。
2. “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改革的影响
冷战年代,美国和苏联都将对方视为自己的头号劲敌。
越南战争的失败让一向自信的美国人感到屈辱。
鹰派的罗纳德·里根从此上台,一时间成了让美国人寄予希望恢复荣耀的英雄。
他的“星球大战”计划就是他的“杀手锏”。
据吹嘘,一旦完成这个用天文数字的财富垒起来的巨型工程,就能有效地防御苏联所有的战略武器,保护美国国家的安全。
传递给敌人的信号是:苏联巨大的战略武器将成为一堆废铁[1]。
现在人们知道了,当年这个让人们吃惊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座“空城计”。
目的是逼着苏联人在科技和军事上投人更多的金钱,从而让它的经济走向崩溃。
“星球大战”确实起到了它的预期作用。
为了对应“星球大战”,一方面,苏联人果真大大地增加了军事支出,使得苏联的经济体系更加不堪重负,经济内部的内在问题更加严重了。
另一方面,这个计划直接催生了后来的“互联网”。
如果说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是工业时代向电子时代转变的信号,那么,“互联网”的诞生直接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新兴的信息产业一下子拉开了美国和苏联的科技水平距离。
在当时,对这个巨大的威胁,苏联不理睬不行:科技一旦落后,苏联的生存就会成问题。
但是,苏联庞大的“官僚化”计划管理系统对机械式的传统工业体系能够有效控制,但是却难以满足新兴的信息产业的发展。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从根本上修正以往的思维方,也就是要对决定体制的构成和运作模式的思想意识进行变革[2]。
在当时,不对基础下手就解决不了这个全局性的问题,这便引出了“休克疗法”。
后面的历程众所周知,直到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公然取消了关于苏共领
导地位的宪法第六条,实行多党制。
苏共28大更赫然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列入党的纲领性文件,随后在国家权力上实行总统制[3]。
这样,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政治保证丧失了,其彻底失败的结局已不可挽回。
从这个方面可以说,冷战的军备竞赛催生了信息产业,而新兴产业迫使苏联调整现有的庞大周密的计划经济体系。
而激进式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的悲剧。
3.二元结构、“小农意识”和儒家思想对中国改革的影响
中苏改革之初,国情、国力、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长久以来都是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工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改革伊始的1978年中国有71%的人口分布在农业部门,而苏联在1985年只有4%分布在农业部门。
”[4] 中国改革是一个劳动力从低效率向高效率部门转移的过程。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时候就认识到,农民占整个中国2/3的人口,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农村也是统治最薄弱的环节,这不仅体现在政治控制上,也体现在经济控制上。
绵长的自然经济历史、广泛存在的小农经济,奠定了我国步入市场经济的历史基础。
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被分割成农村——农业、城市——工业两个近乎自我封闭的系统。
在这样的二元结构下,计划经济体制或许在城市可以有效行使,但在农村却不一定。
“大量的如海洋般的农业(包括农村的副业)牧业、渔业以及遍布全国大小城镇的手工业的存在,它们不受国家计划的约束,成为相对独立于国家公有经济体系之外的低档次的市场经济。
”[1]它们的每一个个体虽然细小,但是由于数量庞大,不能不影响到计划内来。
同时不得不提到千百年封建文化长期积淀的“小农意识”,即:为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当个人温饱能够满足的时候,可以“小富即安”;但如果基本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便要思考如何钻空子。
“小农意识”的另一个特征是无纪律性,由于小农生产方式是典型的个体行为,没有规章,也不懂得什么是制度,不需要约束。
这种几千年形成的意识是短期内的土地革命或者宣传教育无法彻底战胜的,计划经济同样面临着在农村薄弱的处境。
中国的农民没有苏联农民能够享受的福利,当计划经济不能满足基本要求的时候,市场的力量便使农民有暗地搞小经济的动力,虽然这种经济上不了台面,成为年年割,年年长的“资本主义尾巴”。
所以,“中国经济的计划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力量暗地里的‘扶持’,没有这个因素的存在,没有计划外的市场调节作为补充,中国的计划经济连一天也搞不下去。
中国没有实施严格计划经济、以计划指令作为组织经济活动惟一依据的本钱。
”[5]也因为这样,中国的计划经济有很大程度的弹性和变通的可能性。
从文化上说,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其特点就是兼容并畜,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从本质上面讲,中国人并没有强烈的排外性,一切好的,易于行事的事物皆可为我所用。
表现在体制上,便是为邓小平的“白猫黑猫”理论。
而苏联在对整个资本家阶级实行严厉镇压以后,境内已经没有可以生成市场调剂的物质基础。
苏联的经济体系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无法“变通”或者“便宜行事”;而中国由于体制上的不严谨、不确定性、文化上的包容性,能够从容易下手的地方采取权宜策略,渐进地改变自身。
最终,中国采用了渐进式改革,从农村的经济改革开始,一步步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尽管现在遇到了政治改革的瓶颈,但是相信,有了苏联解体的失败教训,和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革的道
路上,将会走得更远。
4.小结
造成中苏改革从道路到结果的巨大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归根到底,都是与当时国际国内的现状有关。
苏联赶上了信息产业大发展的浪潮,进行激进式改革而失败,中国得益于兼容并畜的传统,进行渐进式改革而成功,这些都是历史的选择。
任何一个国家在面临变革的时候,决策者的决定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个人因素,这与社会文化国际的背景分不开。
所以,甚至可以说苏联解体的失败和中国改革的成功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高续增.“休克疗法”与渐进式改革,银行家 Thoughts:134~138
2.朱耀斌.中俄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1(5):27
3. 黄丹.20世纪80年代中苏经济体制改革差异之比较,桂海论丛,2003,19(1):
50
4.李强潘明策.中国与俄罗斯的改革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2(2):27 5. 张广才.同途殊归——中苏改革之路比较,理论探讨,2002(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