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改革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课题名称: 历史的选择——浅谈中苏改革差异的原因

作者姓名:廖源(20812018)

专业班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提交日期:2008 年10月27 日

历史的选择

——浅谈中苏改革道路差异的原因

【摘要】中苏改革从道路到结果都有巨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多种。文章分析了美苏军备竞赛中的“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改革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二元结构、“小农意识”和儒家思想对中国改革的影响,试图从纷繁复杂的原因中找出一二,指出中苏改革的差异是历史的选择。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中苏比较历史原因

1.中苏改革的巨大差异

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发展和受挫,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中苏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打破原有的僵化模式,踏上改革之路。可是,在80年代末东欧国家发生剧变的前后,苏联的改革也严重偏离正确的方向,最终导致1991年底苏联解体的悲剧性结局。而中国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在30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两条改革之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历史内涵。

关于前苏联改革失败和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前人做了太多分析评价。文章仅从民族性这一点出发,对其稍做分析。

2. “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改革的影响

冷战年代,美国和苏联都将对方视为自己的头号劲敌。越南战争的失败让一向自信的美国人感到屈辱。鹰派的罗纳德·里根从此上台,一时间成了让美国人寄予希望恢复荣耀的英雄。他的“星球大战”计划就是他的“杀手锏”。据吹嘘,一旦完成这个用天文数字的财富垒起来的巨型工程,就能有效地防御苏联所有的战略武器,保护美国国家的安全。传递给敌人的信号是:苏联巨大的战略武器将成为一堆废铁[1]。

现在人们知道了,当年这个让人们吃惊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座“空城计”。目的是逼着苏联人在科技和军事上投人更多的金钱,从而让它的经济走向崩溃。“星球大战”确实起到了它的预期作用。为了对应“星球大战”,一方面,苏联人果真大大地增加了军事支出,使得苏联的经济体系更加不堪重负,经济内部的内在问题更加严重了。另一方面,这个计划直接催生了后来的“互联网”。如果说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是工业时代向电子时代转变的信号,那么,“互联网”的诞生直接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兴的信息产业一下子拉开了美国和苏联的科技水平距离。

在当时,对这个巨大的威胁,苏联不理睬不行:科技一旦落后,苏联的生存就会成问题。但是,苏联庞大的“官僚化”计划管理系统对机械式的传统工业体系能够有效控制,但是却难以满足新兴的信息产业的发展。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从根本上修正以往的思维方,也就是要对决定体制的构成和运作模式的思想意识进行变革[2]。在当时,不对基础下手就解决不了这个全局性的问题,这便引出了“休克疗法”。

后面的历程众所周知,直到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公然取消了关于苏共领

导地位的宪法第六条,实行多党制。苏共28大更赫然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列入党的纲领性文件,随后在国家权力上实行总统制[3]。这样,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政治保证丧失了,其彻底失败的结局已不可挽回。

从这个方面可以说,冷战的军备竞赛催生了信息产业,而新兴产业迫使苏联调整现有的庞大周密的计划经济体系。而激进式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的悲剧。

3.二元结构、“小农意识”和儒家思想对中国改革的影响

中苏改革之初,国情、国力、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中国长久以来都是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工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改革伊始的1978年中国有71%的人口分布在农业部门,而苏联在1985年只有4%分布在农业部门。”[4] 中国改革是一个劳动力从低效率向高效率部门转移的过程。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时候就认识到,农民占整个中国2/3的人口,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农村也是统治最薄弱的环节,这不仅体现在政治控制上,也体现在经济控制上。绵长的自然经济历史、广泛存在的小农经济,奠定了我国步入市场经济的历史基础。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被分割成农村——农业、城市——工业两个近乎自我封闭的系统。在这样的二元结构下,计划经济体制或许在城市可以有效行使,但在农村却不一定。“大量的如海洋般的农业(包括农村的副业)牧业、渔业以及遍布全国大小城镇的手工业的存在,它们不受国家计划的约束,成为相对独立于国家公有经济体系之外的低档次的市场经济。”[1]它们的每一个个体虽然细小,但是由于数量庞大,不能不影响到计划内来。

同时不得不提到千百年封建文化长期积淀的“小农意识”,即:为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当个人温饱能够满足的时候,可以“小富即安”;但如果基本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便要思考如何钻空子。“小农意识”的另一个特征是无纪律性,由于小农生产方式是典型的个体行为,没有规章,也不懂得什么是制度,不需要约束。这种几千年形成的意识是短期内的土地革命或者宣传教育无法彻底战胜的,计划经济同样面临着在农村薄弱的处境。

中国的农民没有苏联农民能够享受的福利,当计划经济不能满足基本要求的时候,市场的力量便使农民有暗地搞小经济的动力,虽然这种经济上不了台面,成为年年割,年年长的“资本主义尾巴”。所以,“中国经济的计划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力量暗地里的‘扶持’,没有这个因素的存在,没有计划外的市场调节作为补充,中国的计划经济连一天也搞不下去。中国没有实施严格计划经济、以计划指令作为组织经济活动惟一依据的本钱。”[5]也因为这样,中国的计划经济有很大程度的弹性和变通的可能性。

从文化上说,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其特点就是兼容并畜,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本质上面讲,中国人并没有强烈的排外性,一切好的,易于行事的事物皆可为我所用。表现在体制上,便是为邓小平的“白猫黑猫”理论。

而苏联在对整个资本家阶级实行严厉镇压以后,境内已经没有可以生成市场调剂的物质基础。苏联的经济体系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无法“变通”或者“便宜行事”;而中国由于体制上的不严谨、不确定性、文化上的包容性,能够从容易下手的地方采取权宜策略,渐进地改变自身。

最终,中国采用了渐进式改革,从农村的经济改革开始,一步步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尽管现在遇到了政治改革的瓶颈,但是相信,有了苏联解体的失败教训,和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革的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