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中苏中俄关系的演变和发.ppt
中俄关系.pptx
文化旅游领域互动频繁,增进了解
文化节庆活动
中俄双方互办文化年、文化节等活动,展示各自的文化艺术和风土 人情,吸引大量游客互访。
旅游线路开发
共同开发跨境旅游线路,推动两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加深民众间 的相互了解。
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传承两国悠久的 历史文化。
青年交流活动丰富多彩,培养友谊
巩固和深化两国人民传统友谊途径
文化教育交流
加强双方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国青少年互访、学术研讨等活动,增进相互了 解和友谊。
旅游合作发展
扩大旅游领域的合作,简化签证手续,吸引更多游客赴对方国家旅游观光,促进民间交往 。
地方合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地方合作机制,推动两国各地区间的友好往来和务实合作,夯实两国关系的民 意基础。
务实合作
中俄两国在能源、航空航天、地方合 作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项目
,取得了显著成果。
国际协作
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 与协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2 政治互信与战略协作
高层交往与政治互信提升
1 2 3
频繁的高层互访
中俄两国元首及政府首脑定期举行会晤,就双边 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增进了两 国之间的政治互信。
民间友好往来故事分享
友好城市交往
中俄众多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通过互访、文化交流等形式 ,分享彼此发展经验,推动地方合作。
民间艺术交流
两国民间艺术家定期开展艺术交流,通过表演、展览等活动,展示 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人道主义援助
在对方国家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时,两国民间组织积极提供人道主 义援助,体现双方民众的深厚情谊。
二战后中苏(中俄)关系的演变和发PPT课件
2-9 中苏(俄)美三国关系的发展及其对中苏(俄) 关系的影响;
2-10 中苏(俄)日三国关系的发展及其对中苏(俄) 关系的影响;
2-11 中苏(俄)与欧洲国家关系的发展及其对中苏 (俄)关系的影响;
2-12 中苏(俄)印(度)三国关系的发展及其对中 苏(俄)关系的影响;
2-13 面临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俄两国关系的走势 及其作用。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2021/2/11
5
2、微观角度(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对双边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 史人物进行力求客观的解释。
2-1 斯大林时期(后斯大林时期)奠定的中苏两党、两国关系 的特点;
2-2 赫鲁晓夫时期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特点;
2-3 勃列日涅夫时期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特点;
2-4 过渡时期(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中苏两党、两国关系 的特点;
2-5 戈尔巴乔夫时期中苏两国、两党关系的特点;
2-6 叶利钦时期中俄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2-7 普京时期中俄两国关系的走势。
2-1-2:父子到师生,兄弟到对手;2-3-4:反睦成仇,修复未果;
2-5:正常化;2-6-7:战略协作伙伴
2021/2/11
6
2-8 对中苏(俄)关系呈波浪式矛盾走势特点之分析 及对两国政治、经济体制之比较;
二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二战时期的中苏关系在学习二战史时,我对这期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的中苏关系很感兴趣,想对战前中苏的历史和战后中苏的关系发展有了一探究竟。
一、北洋军阀同沙俄二战前,中国当时当权的是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同沙俄争夺外蒙的实际主权。
1911年,中国进行辛亥革命,沙俄趁机让外蒙宣布独立,处自己势力之内。
1915年,北洋军阀政府与沙皇俄国签定《中俄蒙协约》,中国在外蒙只保存了徒具虚名的领土主权。
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在十月革命(1917年)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
1919年,外蒙向北洋军阀请求取消“自治”,中国驻军入外蒙,正式恢复领土主权。
因为直皖战争,中国驻蒙军撤回。
1921年,外蒙趁机成立“自治政府”。
坊间传言,当时许多来不及回国的在蒙华商被屠杀。
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1922年),中国与苏联纠葛开始了。
列宁执政时期,年轻的苏维埃曾想通过承认蒙古属于中国的方式,来得到北洋军阀对苏维埃的承认。
但是因为当时北洋军阀看不起苏维埃,认为得到苏维埃对中国在蒙古主权的承认并不能产生实际作用,所以忽略了列宁抛来的橄榄枝。
在斯大林执政期间,由于苏联开始强大,苏联已经在保住自己在俄国的执政地位的前提下,保证苏联对蒙古享有的控制权,所以,在斯大林时期,中国在对苏外交上屡屡受挫。
(一)1924年,在苏联的扶持下,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1925 年,斯大林获得苏联最高权力。
(三)1928年6月,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时任外交部长的王正廷在南京发动了一场以修订不平等条约为中心的“革命外交”,将列强在华特权分为五类,革命外交将分为五期进行,包括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治外法权、收回租界、收回租借地,以及收回铁路利权、内河航行权、沿海贸易权等。
(四)1929年,中东路事件,中苏外交停止。
这场冲突持续近5个月之久,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超过20万,使用了重炮、坦克、飞机和军舰等重型装备,是中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冲突,其结局对于东北的局势乃至全国的时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苏关系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
中苏关系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中苏关系,这段历史可真是跌宕起伏,像电视剧一样精彩。
中苏关系从建交初期的“亲如兄弟”,到后来互相嫌弃,甚至剑拔弩张,真的是让人感慨万千。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2. 建交初期:兄弟情深2.1 友谊的起步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就像一个“大哥”,对我们给予了不少支持。
别说,那个时候的中苏关系真是如胶似漆,双方合作得可谓风生水起。
那时候的中国需要经济援助、技术支持,苏联毫不犹豫,慷慨解囊,帮助我们建了很多基础设施。
可以说,没有那个时候的“大哥”,我们可真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
2.2 共同的意识形态当时中苏两国都信奉社会主义,大家在意识形态上有着深厚的共鸣。
就像两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讨论怎么改变世界。
毛主席和斯大林,几乎成了“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讨论的内容从革命理念到国家建设,真是聊得不亦乐乎。
不过,尽管当时的氛围非常和谐,很多事情却埋下了隐患。
3. 冷战时期:裂痕初显3.1 逐渐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冷战的阴影逐渐笼罩下来,中苏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出现裂痕。
起初,两国在一些上产生了分歧,尤其是在对待美国的问题上。
中方希望通过灵活的外交策略来摆脱孤立,而苏联则偏向于强硬手段。
这就像是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朋友,彼此越来越难以理解。
3.2 意识形态的冲突到了60年代,意识形态的分歧越来越明显。
中国开始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试图通过不断的革命来推动社会进步,而苏联则认为这种做法太极端,害得不少人受到牵连。
这时的两国关系就像是“水火不容”,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4. 冲突与对抗:撕裂的关系4.1 中苏边界问题进入70年代,边界问题成了火上加油的导火索。
中苏在边界上的争执,时常引发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大家都不甘示弱,像两个愤怒的小鸟,随时可能打起来。
那种紧张的气氛,真是让人捏一把冷汗。
4.2 结局的转折不过,万事皆有转机。
在70年代末,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逐渐转向与西方国家接触。
大国——中俄关系
怎样正确看待中俄 关系?
博
弈
中俄关系“质”的发展:
一、中俄相互信任的巩固 二、是两国在实务领域更为全面和系统性
的合作
二、“一带一路”与中俄关系
(一)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 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 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 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 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 共同体。
第一,“一带一路”建设,使中俄两国发展战略更好地对接,走共同发 展的道路,必定能建立起更加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及与之配套的 全球治理机制和体系。
第二,在与俄罗斯的政治互信的建设过程中,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 建设,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因此“一带一路”的推进有利于中俄两国建立 互信友好关系。
3、“一带一路”对中俄文化关系的影响
第一,通过人文交流,能够有力地维护双方的友好关系,创建良好的 国际环境。
第二,文化交流有助于双方文化的共同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更有 利于双方关系的稳定。
三、中美俄“三角恋”
俄美关系
特朗普能重启俄美关系吗?
Hale Waihona Puke 谢 谢 聆 听!(2)“一带一路”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1、一带一路对中俄经济贸易关系的影响
第一,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俄之间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将带动 中俄两国边境地方经贸合作的更大发展。
第二,经济互补性将继续推进两国的经济贸易合作。 第三,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俄之间将加强中俄贸易服务体系建设。
2、“一带一路”对中俄政治互信关系的影响
中苏关系的发展演变精选课件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12页
中苏关系的发展演变
世界上两个最大社会主义国家 两国关系十分曲折道路
50年代初:同盟,中国对苏联“一边倒”, 卓有成效合作
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日趋恶化, 60年代末,大规模边界武装冲突,关系恶化到严重地步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12页
70年代:视对方为最主要威胁
1979年中国照会苏联条约不再延长同盟被送进历史坟墓三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与中苏关系中苏关系改善的背景苏联中国中苏关系正常化进程中苏关系正常化中的三大障碍中苏边界谈判邓小平戈尔巴乔夫会晤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三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与中苏关系中苏两个最大社会主义国家在经过长达30年的对抗之后终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它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而且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1964年,苏联:曾提出停止争论;毛泽东:“打打笔墨官司有什么了不起呢?天不会塌 下来;山上草木照样长;女人照样生孩子;河里的鱼照样游。这场争论要进行一万年。”
文革爆发,中苏关系更趋恶化。1969年,珍宝岛事件,边界武装冲突, 战争边缘
7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美联合对付苏联;苏联在中苏、中蒙边界陈兵 百万。1979年,中国照会苏联,《条约》不再延长,同盟被送进历史坟墓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12页
二、中苏关系由盟友到敌人
(一) 导致中苏关系破
裂的基本因素
历史因素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12页
战略因素
意识形态因素
国家利益因素
(最重要、最根本动因)
长波电台
联合舰队
二、中苏关系由盟友到敌人
(二)中苏关系的恶化和破裂
50年代末,表面盟友,实际不断恶化;决裂
1960年6月,赫鲁晓夫布加勒斯特会议围攻中共;7月,撤走苏联专家
中俄(苏)关系
• 俄罗斯是我先进武器的主要来源地:我国比较先进的飞机、 军舰以及防空导弹都与俄罗斯有着比较大的联系; • 双方成功举行“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以 及2007年8月举行“和平使命-2007”的反恐军演,表明 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关系也达到了很高水平 。
C--30MK歼击 机,956A导弹 驱逐舰目前正 在洽购956E预 警机
中俄关系始终是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 组成部分,其走向直接对亚太局势乃至世界 格局产生着重量级的影响。 中俄关系进入到真正平等和健康的时期。 中俄业已形成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堪称当 前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两国导弹专家小组合 作帮助中国发展分导 技术、远程精确巡航 导弹
温家宝与普京会见中俄企业家
二、中俄关系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 中俄关系是 历史上最好 的时期,处 于最重要的 历史阶段。
(一)中俄构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 1.两国所处的国际境遇相似 2.两国持有的国际政治理念趋同 3.两国拥有的各种资源互补 4.两国积淀的传统友谊深厚 5.两国高层的重视和推动
三、中俄关系的前景展望
尽管中俄关系现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 头,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进程并不 是一帆风顺,其前景也决不能盲目乐观, 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地分析和正确 地把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要素,推动中 俄关系长久稳定的在积极轨道上良好运行。
(一)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分析
1.中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949年前几百年的中俄关系的启示:
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关系
1、中苏结盟的美好时光(1949-1963) 2、中苏由朋友到敌人(1963-1982) 3、中苏9-1963)
共产主义— —共同的信
第4章中苏关系
第四章 中苏蜜月
• 一、朝鲜战争
• (三)朝鲜战争中中苏的初次合作 • 2、中苏在停战谈判协调和统一 • 毛泽东斯大林一致要求彭德怀发起第四次战役,遭遇到5万人的 重大损失,被迫放弃了汉城和仁川 • 斯大林不满中国的撤退,但形势与苏联的空中掩护有重大关系 (礼拜攻势、月夜攻势) • 斯大林决定:将两个苏联歼击机师转移到朝鲜境内的机场;调拨 一个大型歼击机师到按动;为在朝鲜修建几个机场提供金属跑道、 高射炮和其他必须的物资;为进入朝鲜的每一个歼击飞行员配备 10个后备飞行员,为中国提供372架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 • 提供6000辆运输汽车、37个步兵师的装备、苏联火炮组建的4个 炮兵师、4个高射炮师 12
19
第四章 中苏蜜月
20
第四章 中苏蜜月
21
第四章 中苏蜜月
• 一、朝鲜战争
• (五)朝鲜战争小结 • 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尤其是在中国军队入朝作战后,中苏方面特 别是毛泽东和斯大林之间,在有关战争的一切重大问题上都一直 保持着协调的步骤和统一的立场。 • 这次合作,为中苏同盟关系的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中苏同 盟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但是,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实力,斯大林在国际共运和中国党内的 威望以及斯大林成熟的外交手段,迫使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与苏联的交往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和服从的地位,因此,构成了隐 含在中苏同盟之间的一种潜在的矛盾。
16
第四章 中苏蜜月
• 一、朝鲜战争
• (四)朝鲜战争苏联对华军事援助一览 • 11月1日,驻守在沈阳的苏联米格-15在安东——新义州投入战斗, 击落两架美国飞机 • 在沈阳组建了第64独立歼击机航空军,保护鸭绿江上的桥梁、发 电站和大坝以及北朝境内的(75公里)交通线和飞机场 • 1951年3月,两个歼击机师转移到朝鲜境内(但未能进驻) • “米格走廊” • 帮助中朝联合空军,训练飞行员,协助作战 • 12个空军师投入空战,轮番参战的人数72000人,击落1097架敌 机,高射炮并击落212架敌机,苏联航空兵损失335架飞机和120 名飞行员
中苏关系
中苏/俄关系:大起大落一.中苏/俄关系的曲折历程1.“一边倒”方针下的中苏蜜月期(1949—1960)“不平等的伙伴”战略联盟模式1949年毛主席访苏,两国于1950年2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结成政治军事同盟。
在当时反帝、反殖和争取缓和紧张局势的斗争中,中苏两国利益一致,行动上相互配合。
1957年11月,毛主席第二次访问苏联。
在莫斯科举行的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及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发表纲领性宣言,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推向了高峰。
双方虽有分歧,但两国政府能够顾全大局,求同存异,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2.中苏对抗:意识形态冲突到武装对峙(60年代—80年代初)战略对抗模式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
此后两国的分歧、冲突进一步发展,分歧的范围更加广泛,冲突也更加尖锐。
两党从意识形态分歧上升到两国关系,1969年珍宝岛(苏联称达曼斯基岛)事件,使已经恶化的两国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70年代苏联在印度支那地区大肆扩张,并支持越南反华、入侵柬埔寨。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威胁我国西南安全。
苏联的这些行为,使两国关系不断恶化。
3.中苏关系缓和到正常化(80年代初—1991)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苏两国对国际形势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周边环境,而缓和、改善中苏关系也就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被提上了议程。
1982年中国十二大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不再把反对某一特点国家作为外交政策的目标,强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苏联由于在70年代过度扩张,使其丧失了对美国的优势地位,苏联需要收缩战线;中国与日本、美国相继建交,又使苏联在亚太地缘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
如果与中国继续全面对抗,苏联的地缘政治环境将迹象恶化,苏联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论中俄关系的发展
论中俄关系的发展列举评论各个时期的中俄关系,分析形成这些关系的原因及当下应汲取的经验教训。
标签:中俄关系;曲折性;发展1 历史上的中俄关系纵观历史,中俄关系主要经历过四种形态——欺压、结盟、对抗和正常关系。
1.1 中国与沙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沙皇俄国通过武力强迫中国签订了19个不平等条约,如《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割去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给中俄关系的历史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至今“沙皇俄国”这一称呼在很多中国人看来仍然带着很强的强盗味,甚至在内心依然抚不平对沙俄的愤怒与痛恨。
这些不平等条约更是以后中俄边界争端的根源,给中俄两国带来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甚至是敌对与冲突。
1.2 中国与苏联苏联是扩大的俄罗斯,俄罗斯是缩小的苏联。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立国六十九年的苏联划上了句号,俄罗斯很自然地成为了苏联的继承国。
因此谈及中俄关系,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中苏的历史关系。
中苏关系在历史上一直是曲折发展的,这是大国利益的碰撞,也是受国际局势的影响。
而根本原因则是中国近百年来的国力太弱,较长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地位,不仅沙俄政府欺凌和宰割中国,苏联时期同样侵犯中国的主权。
战后中苏关系也未能摆脱这种惯性,发展道路很是坎坷。
1.2.1 国民政府时期(1)国民政府与苏联的关系。
二战结束前后,在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背景下,当时的中国成了两个超级大国分赃的牺牲品。
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两国就苏联出兵日本的条件进行讨价还价,最终的结果是千岛群岛归还苏联;中国旅顺作为海军基地为苏联租用;对于大连和满洲铁路,苏联的优越权须予保证等等。
这是对中国主权肆意的瓜分,是地地道道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而随后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进一步扩大了苏联的在华利益。
(2)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关系。
二战以后,苏联为了确保在中国的既得利益,承认了蒋介石政府,并力劝中国共产党接受整编。
中俄关系的发展演变
1949年10月2日,中国与苏联建交。
苏联解体后,1991年12月27日,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解决了两国关系的继承问题。
1998年11月,中俄两国在莫斯科发表了《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
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双方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05年6月底至7月初,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
中俄两国关系文件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 (199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联合声明 (1994年9月)中俄联合声明 (1996年4月)中国和俄罗斯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 (1997年4月)中俄联合声明 (1997年11月)关于中俄边界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8年11月)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 (1998年11月)关于江泽民主席访问俄联邦并与叶利钦总统举行非正式会晤的联合新闻公报 (1998年11月)中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非正式会晤联合新闻公报 (199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北京宣言 (200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总统关于反导问题联合声明 (2000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01年7月)中俄元首莫斯科联合声明 (2001年7月)中俄联合声明 (2002年12月)中俄联合声明 (2003年5月)世代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胡锦涛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2003年5月)中俄联合声明 (2004年10月)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 (2005年7月)中俄联合公报 (200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 (2006年3月)中俄联合声明 (2007年3月)中俄合理利用和保护跨界水协定 (2008年1月)中俄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 (2008年5月)中俄元首北京会晤联合公报 (2008年5月)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 (2009年4月)中俄元首莫斯科会晤联合声明 (2009年6月)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10年9月)中俄元首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5周年联合声明 (2010年9月)中俄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 (2011年6月)中俄两国军队总参谋长发布联合新闻公报 (2011年8月)中俄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12年6月)中国政府对俄政策胡锦涛2010年5月9日,胡锦涛在应邀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期间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胡锦涛就加强中俄战略协作提出4点建议。
中俄关系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加以承认并 与我国建交,两国建立起同盟关系。在经历了 近十年的蜜月期后,中苏关系走向破裂,在发 生了流血冲突后两国关系恶化;20世纪50年代 末到80年代初,两国全面的对立和对抗,中苏 关系进入严冬;苏联解体之前的20世纪80年代, 中苏关系又逐步正常化,走上了新的发展轨道。
彼得大帝,是后世对沙皇彼 得一世的尊称。彼得一世 (1672─1725),原名彼 得· 阿列克谢耶维奇· 罗曼诺 夫,是沙皇阿列克谢· 米哈 伊洛维奇· 罗曼诺夫之子, 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 皇(1682─1725)。俄国 沙皇(1682年—1725年)、 俄罗斯帝国皇帝(1721 年—1725年),著名统帅, 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 实权。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 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 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国最杰 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 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强国 的主要因素。
条约的核心内容是,缔约双方同盟, 条约有效期为30年。 《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 连的协定》规定,苏联政府将共同 管理中长路的一切权利以及属于该 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国政府。 1955年5月驻旅顺口苏军全部撤出。 苏联从1950年至1954年五年内, 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年利为1%; 1945年8月14日苏联与中国国民党 政府缔结的各项条约及协定均失去 其效力; 苏联将其在东北自日本手中所获得 的财产,无偿移交中国政府。 (图为签字时照片)
(一)俄罗斯简介
地理 :领土横跨欧亚两洲。北临北冰洋,西濒波罗的海,西 南靠黑海、亚速海和里海,东临太平洋,隔海与美国阿拉斯加和 日本相望。陆地西部与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 罗斯、乌克兰交界,南部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 中国、蒙古、朝鲜接壤;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位于波兰与立陶 宛之间,西临波罗的海。海岸线长3.38万千米。俄罗斯欧洲领土 的大部分为俄罗斯平原,南部是高加索山脉;乌拉尔山脉以东的 亚洲领土以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为主, 面积171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地域最辽阔、面积最广大的 国家,约 占世界陆地总面积11% 。主要山脉有乌拉尔山脉、高加 索山脉等。主要岛屿有萨哈林岛、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新地岛、 北地群岛、新西伯利亚群岛等。境内河流众多,伏尔加河全长 3690千米,为欧洲最长河流,其他重要河流有顿河、鄂毕河、 叶尼塞河、勒拿河等。主要湖泊有贝加尔湖、拉多加湖、奥涅加 湖和泰梅尔湖等。领土大部分处于北温带,西北部属海洋性气候, 西伯利亚为典型大陆性气候,远东则为季风气候。
当代中苏、中俄关系
2007年3 月中国提 出中俄伙 伴关系5点 建议
• • • • •
19
中俄关系的发展、 特点与前景
中俄关系的起点(1991-93)
会谈纪要+四点原则
俄罗斯是苏联国际法义务继承者 1989、1991两个联合公报继续有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关系基础 边界和裁军谈判继续进行
俄罗斯对华冷淡
人权和意识形态差异 领袖互访延迟 与台关系升温 中国的考虑(叶利钦、西方关系、内政)
4
中苏关系的演进(1949-1991)
1949年至1956年:友好时期
重大事件 中苏两国1950年2月14 日签订《中苏友好同 1949年10月2日,中华 1949年12月16日和 盟互助条约》、《关 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 1950年1月20日,毛泽 于中国长春铁路、旅 交,苏联同时中止与 东和周恩来先后访问 顺口及大连的协定》、 台湾的官方关系 苏联 《苏联贷款给中华人 民共和国协定》
中俄关系的发展(1991-2012)
两国未来的合作领域
资源开发,能源利用 高科技合作 装备制造业 基础设施建设
中俄关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18
中俄关系的发展(1991-2012)
真诚互信的政治合作伙伴关系 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创新的科技合作伙伴关系 和谐友好的人文合作伙伴关系 团结互助的安全合作伙伴关系
1982年至1991年:缓和改善 评价:双赢
为以后中俄关系的顺利发展打下了基础
12
中俄关系的发展(1991-2012)
13
中俄关系的发展(1991-2012)
背景
俄方 中方 国际格局和地区的共同利益
表现
中俄关系
中俄经贸关系
近年来俄罗斯的经济 1999年,俄罗斯经济出现转机,当年 GDP增长6.3%, 2000年的经济增长率就达到了世界少有 的10%,其后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 率。 2003年到2006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 始终保持在7%左右,这在大国中十分突 出。 2006年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1990 年苏联解体前的国民生产总值。
(二)建立新的安全观和新的安全模式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还表现在摒弃冷
战思维,建立新的安全观和新的安全模 式方面。 1、中俄成功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 题,把冲突的根源变成和平和合作的纽 带。中俄两国拥有4300多公里长的共同 边界,分为东、西两段。长期以来,边界 争端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障碍。 60 年代发生的边境武装冲突,曾使两国走 到了战争的边缘。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以后,双方以现有边界条约为基础,根 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本着平等协商、 互谅互让的精神,通过谈判,分别于
(五)高层领导会晤制度化、机制化 (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稳定性和长
期性 (七)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 中俄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欧亚大陆两个最大的 国家,它们的相互关系不仅受到各自国内 因素的制约,而且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 特别是受到在欧亚大陆有重大利益和重要 影响的世界大国的制约。 在整个冷战期间,中苏关系的变化,无论 是结盟,还是对抗,还是从对抗走向正常 化,美国都是最重要的外部动力。
中俄双方在边界谈判取得了圆满的结局,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年中俄最终签订了中俄边界问题的最终 协议。
2005年中俄元首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 关于21世纪的联合声明》。2005年中俄 建立战略对话磋商机制以及双方首次对规模联 合军事演习,在有关战略安全、稳定等方面协 调立场,在应对地区威胁和恐怖主义方面加强 军事合作。
第六讲 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ppt
某种不确定性。主要原因:叶利钦 政府公开实行向西方“一边倒”的 外交方针,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 和几乎一切重大国际问题上追随西
方国家,并不看重与中国的关系。 返回目录
与叶利钦频繁访问西欧、北美的
轰轰烈烈场面以及它们彼此签署
一项又一项“友好宣言”和“合
作声明”相比,1992年1月底李
鹏与叶利钦在联合国安理会首脑
同年加入苏联共产党。以
后便步步高升。1968年任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建设
部部长,1976年任州委第
一书记。
返回目录
1985年,与叶利钦同龄的戈尔巴乔 夫上台执政,实行“人道的民主的 社会主义”,一大批基层干部走上 中央领导岗位,戈氏此时看中了以 前在工作中认识的同僚叶利钦,将 其调到莫斯科,任命他为苏共中央 建筑部部长,叶利钦终于迈出了从 地方政治人物到全国性政治家乃至 克里姆林宫主人的关键一步。
返回目录
第二阶段:建设性伙伴关系
(1994.9-1996.3)
1994年北约吹响了向东扩展的号角,
其目标一部分是属于前苏联势力范
围的东欧,另一部分就是前苏联的
一些地区。这样一来,俄罗斯不仅
经济上没有从西方得到所期待的好
处,而且在军事上又面临着西方的
“挤压”。与此同时,美国大幅度
提高对台军售水平也导致中美关系
上年下降33.8%。主要原因是,
1993年俄方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
使我国出口商品盈利下降,在一定
程度上抑制了出口。另外,中国大
量的假冒伪劣商品涌入俄罗斯,大
大损害了中国商品的声誉,引起了
俄罗斯民众的强烈不满。
返回目录
第三阶段: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996.4至今) 随着北约加紧东扩以及美国对中国的 军事压力越来越大,中俄两国也越走 越近。1996年4月,叶利钦第二次当选 俄总统后第一次出访就到了中国。在 广泛交换意见的基础之上,两国首脑 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宣布,双方 “决定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二十一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高中历史】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ppt
(五)中俄同时迅速发展
两国关系中的竞争性会不会扩大? 两国会不会调整对对方的政策? 会不会提高甚至改变与对方合作的条件?
(六)与美国的关系
美国的政策动向就成了中美俄角色互动和 关系演变的重要因素。中俄战略协作存在 着相当大的局限性。
中俄关系前景
中俄关系能否再上新台阶?
3
中俄关系前景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俄将继续保持“战 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高层会晤制度化
总理定期会 晤委员会
增强相互信任 着眼未来 注入新的动力
中俄总理 人文 定期会晤 能源 合作 谈判 机制 . 委员 代表 会 会晤
相互支持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
中国坚定地支持俄打击恐怖主义及分裂势 力,支持俄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
俄在台湾、西藏等问题上也坚定地支持中 方立场。
文化交流加强
2005年7月胡锦涛主席访俄 期间与俄总统普京共同宣布, 根据《〈中俄睦邻友好合作 条约〉实施纲要》,中俄两 国将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 “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 罗斯举办“中国年”。
影响中俄关系的主要因素
历史遗产的影响 地缘政治因素 国家利益影响 各方面发展不平衡 中俄同时迅速发展 与美国的关系
(一)解决历史遗留边境问题
2004年10月签署《中俄国界东段补 充协定》,两国最终全部确定了长 达4300公里的边界走向。
2008年结束全部勘界工作,历史 遗留的边界问题全面彻底解决。
俄罗斯把银龙岛和半个黑瞎子岛移交中国
黑瞎子岛的潮落潮起 见证了中俄边界的纷 争起伏,也见证了中 俄关系的变迁发展。 黑瞎子岛的部分回归 是中俄友好、和平解 决领土纷争的一个成 功案例,曾经困挠中 俄多年的这一页历史, 终于可以轻轻翻过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上半叶,这是中苏关系的冲 突时期;
1-3 从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开始,中苏关系逐步步入正常化 时期;
1-4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近年来中俄关系逐步发展成 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21/2/17
3
一、开设本课程的宗旨和意义
1、二战后中苏(中俄)关系的发展在国 际关系发展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联系盘根错节的国际关系发展的重 要纽带之一。
2、培养清华同学成为21世纪人才所应具 备的重要的观念,眼光和意识。
2021/2/17
4
二、本课程的内容框架
1、宏观角度:
二战后中苏(中俄)关系呈现出“友好”、“冲突”、 “正常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波浪式走势。
2-5 戈尔巴乔夫时期中苏两国、两党关系的特点;
2-6 叶利钦时期中俄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2-7 普京时期中俄两国关系的走势。
2-1-2:父子到师生,兄弟到对手;2-3-4:反睦成仇,修复未果;
2-5:正常化;2-6-7:战略协作伙伴
2021/2矛盾走势特点之分析 及对两国政治、经济体制之比较;
二战后中苏(中俄)关 系的演变和发展
王奇
2021/2/17
1
前言
1、自我认知:你对二战后中苏 (中俄)关系发展变化的内 容有多少了解?
2、预期目标:你希望通过这门 课的学习交流掌握什么?
2021/2/17
2
三方面的论述
一、开设本课程的宗旨和意义 ; 二、本课程的内容框架 ; 三、如何学好本学科课程?
2021/2/17
5
2、微观角度(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对双边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 史人物进行力求客观的解释。
2-1 斯大林时期(后斯大林时期)奠定的中苏两党、两国关系 的特点;
2-2 赫鲁晓夫时期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特点;
2-3 勃列日涅夫时期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特点;
2-4 过渡时期(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中苏两党、两国关系 的特点;
2021/2/17
7
三、如何学好本学科课程
1、史学的四大功能(知识积累、伦理 道德、经验借鉴、预测未来)对中苏 (俄)关系史的适用性;
2、成为21世纪优秀人才的神圣历史使 命要求清华学生必须学好这门课;
3、主导与主体之相互关系。
2021/2/17
8
十月革命以来的十三位外长
2021/2/17
9
Серге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Лавров
2-9 中苏(俄)美三国关系的发展及其对中苏(俄) 关系的影响;
2-10 中苏(俄)日三国关系的发展及其对中苏(俄) 关系的影响;
2-11 中苏(俄)与欧洲国家关系的发展及其对中苏 (俄)关系的影响;
2-12 中苏(俄)印(度)三国关系的发展及其对中 苏(俄)关系的影响;
2-13 面临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俄两国关系的走势 及其作用。
1950.3.21.-
出任原因
国际级的职业外交家 与欧美关系深厚 欧美关系的平衡器
普京全方位务实外交政策的执行者
强调俄美仍是战略伙伴 重申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确保安全 对周边邻国持互利合作的心态 对华持积极态度
2021/2/1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