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的天人观对其美学思想的影响
荀 子天人论人性思想阐释
荀子天人论人性思想阐释《荀子天人论人性思想阐释》荀子,作为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天人论和人性思想在当时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认为,天与人是相互区别的。
天,即自然,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强调了天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天的运行如日月星辰的更替、四季的变化等,都有其固定的规律,不受人类社会的善恶、治乱所左右。
这种对天的理解,打破了当时人们将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命运紧密相连的神秘观念。
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即明确区分天与人的职责和作用。
他认为,人类不应该过度地祈求上天的恩赐或者抱怨上天的不公,而应该专注于自身的努力和作为。
天的职责是自然的运行,而人的职责则是治理社会、发展生产、创造文明。
在荀子看来,人类社会的兴衰治乱,取决于人的努力和作为,而非上天的意志。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性恶论”。
这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本性,如果顺着这些本性发展而不加约束和规范,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争斗。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荀子的“性恶论”并非是对人性的彻底否定,而是强调了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规范来引导人性向善的重要性。
荀子认为,人性虽然本恶,但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来改变。
“伪”指的是后天的人为努力,包括教育、礼法制度等。
通过教育,可以让人明白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
而礼法制度则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明确的准则和规范,以防止人们放纵自己的恶性。
荀子特别重视教育在改变人性中的作用。
他认为,通过学习和积累知识,人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
“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逐渐克服人性中的恶,实现人性的完善和提升。
在社会治理方面,荀子的天人论和人性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依靠礼法制度的约束和规范。
礼法制度不是对人性的压抑,而是引导人们合理地追求利益,避免因为过度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双层意蕴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双层意蕴摘要:在对荀子天人关系的解读中,多数学者认为荀子是主张天人分途的,这种观点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有它的双层意蕴:在道德层面上,天德即人德,是天人合一的;在治理的层面上,治乱的根本在人不在天,又是天人相分的。
荀子的天人合一是天道和人道的合一。
荀子为天赋与道德的属性,一方面是为他的人德建立一个形上的基础,另一方面为他的道德修养方法提供依据;荀子的天人观已经摆脱了“天尊人卑”和“君命天授”的传统观念,建立了天人相分的自然天人观。
天人相分使天失去了赏善罚恶的决定权,天有天职,人有人职。
国家的治乱从根本上说,并非取决于天而是取决人,天和人在国家治理中的角色必须是分开的。
关键词:荀子;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天人相分;明于天人之分天人关系问题是先秦时期天人观的一个基本问题,就儒家的观念而言,“天人合一”是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
时至荀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成为第一个对天人关系给予自然的解释的哲学家。
“他剥掉了从外面强加给天的神秘外衣,否定了从外面强赋予天的神灵本质,把天从一个虚幻不实的神秘世界,拉回到客观实在的物质自然界来了。
”[1]荀子的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他“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提出。
一、“明于天人之分”的论争“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是荀子哲学的重要观点,他突破了前期儒家“惟天惠民,惟辟奉天”[2]的天人合一传统观念,荀子则以经验的进路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
他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3]“明于天人之分”的内涵引起了学界的不少争论。
如方立天教授认为:“荀子‘天人之分’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区别”[4],方克立教授认为“荀子的天人观是一种以‘明于天人之分’为前提的‘天人合一’”[5]等等。
黄忠晶先生和晁福林先生之间的论战颇具有代表性,晁福林认为:荀子只说过“天人之分”,他自己并没有说过“天人相分”,天人之分是要弄明白天和人各自的名分、职分;而天人相分是指两者的区分、划分,所谓“明于天人之分”意即明白天、人两者的名分、职分而不可僭越。
荀子“人与天地相参”的生态审美观
荀子“人与天地相参”的生态审美观作者:王中栋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3期摘要: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独特而又辩证的生态审美思想主要以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生态整体观为核心,并以“天行有常”为思想基础,以“明天人之分”为重要前提,以“制天命而用之”为根本原则,最终归旨于“人与天地相参”的理想生态目标。
荀子在已有的天人思想和自然观念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批判总结、融合创新,并且较为系统、全面地对自然、个体和社会进行了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生态意识的理论阐释,这对当下生态美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产生了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荀子;人与自然;生态审美中图分类号: B222.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8)03010108荀子批判地总结了先秦诸子百家的自然观念,从实用功利性的角度对“自然天道”提出了新的解释,故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1)(《荀子·天论》)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荀子继承发展了传统观念中“天人之分”的天命观思想,由此奠定了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倾向的生态观。
即天有天的职能,人有人的职能,天既不能主宰世间的万事万物,也不能决定人的凶吉祸福,而取决于人的主体作用,并不在于天的意志。
因此,荀子提出要达到“知天”的目的,就必须通过“制天命而用之”的方式来认识、尊重、维护自然规律和生态价值,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自然互利共赢的新型关系。
所以,荀子美学思想中的生态观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启发性、指导性的重要作用,而且他又进一步提出要取得理想的生态价值和审美体验,还要依靠具有生态启发意义的“礼义”制度来限制审美主体的本能欲望,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平衡发展与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换言之,荀子打破了传统道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1]和传统儒家“知其性,则知天矣”[2]的神秘天道观思想,并为探索和实现“人与天地相参”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生态目标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从而形成了荀子独特的生态审美观。
读书心得——《荀子》天人观述评
读书心得——《荀子》天人观述评不同于传统儒家“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荀子天人观的立脚点在于“天人相分”。
但与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明显不同,荀子在强调“明于天人之分”的同时也强调“与天地参”。
虽然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荀子》中的天是指自然之天,《荀子》中的人是指现实之人。
但对于荀子天人观最终指向“天人合一”还是“天人二分”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有关荀子天人思想的研究成果非常多,这些研究成果在材料与内容上有很多重复的地方。
对这些已有成果的梳理与总结有利于我们更清晰、更准确地理解荀子天人观。
一、《荀子》天人之内涵天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多重含义。
朱熹就曾指出,“经传中天字”,“有说苍苍者,也有说主宰者,也有单训理时”。
可见天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至少有“自然之天”“主宰之天”“义理之天”三种含义。
近代学者也对“天”的含义作了归纳,主要代表有季羡林的“一义说”、王明的“二义说”、张岱年的“三义说”、康中干的“四义说”与冯友兰的“五义说”。
荀子天人思想主要集中在《荀子》天论篇中,其天人观中的天主要是指自然之天。
廖名春紧密结合《荀子》文本,从荀子哲学思想本身的内容出发分析了荀子之“天”,他在《荀子新探》一书中指出,荀子所指的天就是客观现实的自然界,就是唯一实在的物质世界。
其天虽然与意志之天有所交涉,却从来不是荀子语意的重心。
赵法生在《荀子天论与先秦天人观的转折》一文中从中国哲学天人观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荀子之天,他认为荀子将天定义为自然之天,消解了天在传统儒学中的超越性和神圣性,将天道从天命中解放了出来,也将天道与人道区别开来,从而瓦解了儒家道德形上学的根基。
因此,其关于天的论说只是就各种自然现象而言。
总而言之,荀子所讲的天是一客观存在的天。
而荀子所谈的人,则是指现实的人,是“自然之天”下的一种具体存在。
周芬、陈虎腾在《论荀子天人观的人之存在》一文中提到,荀子通过“天人之分”来凸现人的自然存在,又通过“制天命而用之”凸现人的实践存在,而且通过“天人合一,礼法合一”表露人的文化存在。
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说及其现实意义(精)
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说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关键词:荀子天人之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关系论文摘要:荀子独特的“天人之分”说主要包括“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
这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在于,人应深入而全面地认识自然规律,进而掌握自然规律,继而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既不要超过自然规律“与天争职”,也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倍道妄行”。
苟子,又名苟况、苟卿、孙卿,战国时赵国人,是与孟子齐名的儒学大师。
自少年开始,多次游学于齐,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有很高的声望。
一度应聘到秦国,又曾在赵国“议兵”。
后任楚国兰陵令。
晚年定居兰陵,专心著述。
荀子对儒家的《诗》、《书》、《礼》、《乐》、《易》、《春秋》都很有研究,善于吸收和批判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从而自成高格,是先秦集大成型的思想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其著作《苟子》大部分是苟子的自撰,少部分出自f-1人的记录,是研究苟子的可靠材料。
这一著作开创了儒家学派中个人著作体的先河。
一、天人关系的演化早就开始对“天”是什么的问题进行思考。
最初认识的“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客观物质自然界,如季节、气候、日月星辰等,这种意义上的“天”是物质的“天”.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制约人们的活动,表明人们在农耕时代建立起来的与外部世界的物质性关系:二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超越人力控制的意志性力量。
这种意义上的“天”等同于现代西方宗教中的“上帝”,拥有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表明了人们在其蒙昧时代与外界建立的精神性关系。
早期的人们对自然力量顶礼膜拜,“天”被笼罩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所以早期人类所谓的‘天’,根本上是一种超越性的控制力量,其意志决定着自然界与人事的基本面貌,也因而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命’总是与‘天’相连。
”[1] 西周末年。
各种历史事变促使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从而逐渐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摆脱出来,此时,天人关系成为先秦诸子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论荀子的天人观对其美学思想的影响
君 、 亲 、 法 、 礼 等 等 品质 本 来 就 不 是 人 之本 性 所 具 有 的 。但 孝 守 循
正 为人 之 本 性 是 这许 多 种 无 止 尽 的 自然 欲 求 . 以 才 有 必 要 用 所 礼 义对 人 性 进 行 改 造 和 节 制 。 苟 子 在 天 人 关 系 上 强 调 要 “ 于 天 明 人 之 分 ”在 讨 论 人 性 问 题 时 同 样 强 调 性 伪 之 分 : , 荀子 在 天 人 关 系 上 强 调 人 应 “ 天 命 而 用 之 ” 在 讨 论 人 性 问题 时 则 强 调 用 不应 让 制 . 人 无 限制 地 去 追 求 自然 欲 望 的 满 足 , 应 当用 后 天 人 为 的 礼 仪 来 而 节 制 和 规 范 人 无 限 制 的 欲望
文 学 界 ・ 史 回廊 历
论苟子 的天 人观 其 对 美学思想 的影 响
翟 箫
( 西 师 范 大 学 , 西 西 安 70 6 ) 陕 陕 10 2
摘 要 : 子 的 天 人 观 是 其 哲 学 思 想 的 基 础 和 重 要 方. , 荀 荀 面 与
然 衣 粗 食 恶 , 戚 而 非 乐 。” 忧 苟 子 对 人 的 审 美 需 求 会 有 这 样 的观 点 是 同 他 的 天 人 观 念 分
史的一面 。 然 而 , 子 在 将 人 本 身 作 为 审 美 的对 象 时 , 提 出 了 更 为 合 苟 义
文 章 编 号 :6 3 2 l (0 10 — 13 0 17 — 1 l2 1 )2 0 4 — 2 苟 子 作 为 孑 子 之后 儒 家 学说 的重 要代 表 人 之 一 , 在 对 他 之 L 他
中图 分 类 号 : K01 文 献 标识 码 : A
荀子的美学思想
荀子的美学思想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化名家之一,他在美学方面有着独特的思想。
荀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心灵上的高尚和审美享受。
他把审美活动看作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美学能够提高个体的境界和人际关系。
荀子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相互配合,互相滋养。
荀子采取了一种自然主义的态度,主张人应该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他说:“人者,万物之灵也。
”他认为人的心灵与万物之灵有着共通之处,人应该通过欣赏和感悟自然的美来提高自身的情操和境界。
荀子强调心灵上的高尚和审美享受。
他认为审美活动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对美的心灵境界的追求。
他说:“心有所適,則應而生欲;美有所欲,故爲心之所喜。
”荀子认为人们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会产生美好的欲望,这种欲望会激发人们追求高尚境界的动力。
他还提到,“無高爲貴,唯慎是重。
”荀子认为对于美的追求,要注重节制和审慎,追求美的同时不应忽视道德的规范。
荀子认为美学能够提高个体的境界和人际关系。
他说:“欲望以爲危,貪心反善;其中立分爲奢慢;巧偽干談,不能修身。
”荀子认为过度追求欲望会导致人的境界下降,而美学活动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欲望,提高个体的修养和品味。
荀子还认为美学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他说:“貴左道者,與人爲善者也。
”他认为追求美和守道德是相辅相成的,人们在追求美的同时应该关心他人,宽容和善待他人。
荀子的美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心灵上的高尚和审美享受,以及美学对个体境界和人际关系的提升作用。
荀子的美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但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审美欣赏和修身养性的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荀子天人观思想及其生态美学价值分析
荀子天人观思想及其生态美学价值分析作者:李民谣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6期摘要:荀子的天人观是其哲学思想的形成基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关学思想,本文主要针对荀子的“天人观”思想进行深刻的分析,并对荀子的天人观与庄子的天人思想进行对比,分析出其中的生态关学价值。
关键词:荀子;天人观;生态美学价值荀子是孔子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他对孔子的学说实现了继承与发言,在美学思想上,荀子也与孔子如出一辙。
荀子倡导“天人观”,在他的天人观思想中,也有着深刻的美学价值,这种生态美学价值极具代表性意义。
一、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生态整体观天人合一的观念被庄子称之为“人与天一”,其主要内容是要求人与环境的整体和谐。
庄子对天人观念的探索包括了丰富的生态情感,为建立“生态大我”、“生态平等”等观念提供了思想基础。
但是,庄子天大于人的观念会让人产生消极的生活态度,人不需要积极努力,只用“堕肢体,黯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就可以。
由此可知,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实际上是“曲高和寡”的,在现实中操作性非常小,而且这些观念的层面局限性也非常容易使人产生消极的生活态度。
与庄子相比,荀子的天人观思想的“讲明分、重实效”,更加具备实际意义。
二人构建的天人体系主要内容是要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其核心为天、地、人三者合一并且做到“天人相参”,三者合一在每个领域都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从而做到“能参”。
最后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即构成“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冶,夫是之谓能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稳定型生态环境。
人不能选择“参”的对象,只能与天地融洽相处,做好“治”的环节。
这里的“能参”强调,人的实践活动必须做好与天地之间的互动。
这个整体的系统之中,三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领域,同时每者之间又存在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缺一不可。
人与环境不在存在对立之说,自然则成为人类生活的基础条件。
二、事天地的生态伦理观荀子提出,自然中有人的地方就会存在礼义,它是人类活动中的行为指导与标准。
论荀子天人学说及其现代价值
论荀子天人学说及其现代价值(一)荀子的天人学说荀子乃战国末期赵国人,他的学术渊源于儒家,以继承仲尼、子弓的学说为己任。
天人关系问题是儒家研讨的问题之一,孔孟是以天人合一的方式来解决天人关系的,而荀子认为自然界之天和人类社会各有自身的运动发展规律,主张“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相分方式。
其天人学说可分为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四个层次。
荀子认为“天”客观存在,其运行规律也是客观的。
并且宇宙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差异运动的结果:“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这就给天以唯物主义的解释。
荀子的天人相分论是以否定天有意志、天有人格、并能支配和干预人的吉凶祸福为其立论基础的。
所以,荀子认为天是物质性的自然存在,不具有人格和意志。
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逆之以乱则凶。
”人们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取得好的结果;若违背自然规律,就要遭殃。
并言:“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其在规定天的自然物质性的基础上,认为天和人、自然和社会各有不同的职能。
所以,人应“明于天人之分”。
人与其对天顶礼膜拜,企求吉祥,不如积极发挥人的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自然为人造福。
故言:“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天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强调发挥人的作用,遵循自然,改变环境,造福于人。
通观荀子的天人相分论,其“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充分体现出了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积极思想,这与孔子“君子畏天命”的主张是根本不同的。
总之,荀子天人关系学说继承了孔、孟肯定人的能动性的积极成分,克服其消极成分,并吸取道家天道自然的思想,使先秦的天人关系论达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但是他为了批评“尊天”、“畏天命”的天命观而否定人对自然界进行探索和认识的必要性,并且没有认识到人民改造自然的主体意义,因此韩愈评价其学说为“大醇而小疵”。
荀子天人观的四重内涵
荀子天人观的四重内涵强中华;曹嘉玲【摘要】荀子所谓“天”,多属自然之天.在他看来,天生万物、天道奇妙,但天道自然,并无人格意志.而且天道与人道具有本质区别,人类应该做到“知天”与“不求知天”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人类缺乏足够能力,亦无必要,汲汲于解释天道运行的终极根源;另一方面,为了自身的福祉,人类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解天道、顺应天道、利用天道.荀子有时也借天道的权威论证社会制度的合法性,为了强调礼制的作用,他甚至认为完善的人间礼制可以影响天道的运行,这显然与其天人相分的主体思想背道而驰.【期刊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33)004【总页数】4页(P107-110)【关键词】荀子;天人相分;知天;不求知天【作者】强中华;曹嘉玲【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2.6人类一旦产生自我意识,就必然思考自身和世界万物之间的关系。
远古先民智慧初启,深感天道伟大,自身渺小。
随着文明的演进,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及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能力不断提高,对天道不再一味无所适从。
战国以降,人类的自我力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特别是荀子对天人关系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天生万物、天道奇妙中国先民往往把世界的存在归结于天地的奇妙作用,荀子亦然。
他在《礼论》中云:“天地者,生之本也。
”《王制》说:“天地者,生之始也。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富国》云:“高者不旱,下者不水,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熟,是天之事也。
”在荀子看来,天地是万物存在之本,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则是万物生生不息的动力源。
这里所谓“天”、“天地”乃是天下万物存在的总根源。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荀子笔下的“天”属于“自然之天,乃指自然之运行”[1]。
荀子认为,人类与天道的关联有四。
首先,《天论》中说,“人之命在天”,意即人的生命由天赋予,生命的长短不可能突破天的大限。
浅谈荀子的哲学思想主张
浅谈荀子的哲学思想主张【摘要】《浅谈荀子的哲学思想主张》摘要:荀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
本文从荀子的生平和思想渊源入手,探讨了他的人性观、道德观、政治思想、天人观以及教育思想。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人的完善;他主张天命和人事相结合的政治观念,强调君主的责任和人民的奉献;他的天人观中体现了尊重天命和人的自主性的平衡;在教育方面,荀子提倡以教化来塑造人的品行。
文章总结了荀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现实意义和当代的启示。
荀子思想的深远影响使其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荀子,哲学思想,人性观,道德观,政治思想,天人观,教育思想,影响,现实意义,启示。
1. 引言1.1 荀子生平荀子(约前310-约前235),名冉,字正明,博学多才,被誉为"言传之贤"。
荀子出生于鲁国,成长于齐国,后来在赵国担任过宰相。
荀子自幼聪慧过人,师从荣辱著名的儒家学者荣誉男和苏听书,深受其影响。
在政治上,荀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主张“立政以道”,认为天下需要有严格的法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荀子非常重视教育,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修养人的性情,塑造人的品德。
荀子的思想深受后世影响,被誉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1.2 荀子的思想渊源荀子的思想渊源包括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
荀子认为孔子教化之道能够挽救世道败坏的当世之人。
他钦孔子之道德教化之威,但同时也认为孔子的教化之道并非完备,因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孔子的思想。
除了孔子之外,荀子的思想还受到了老子和庄子的影响。
在荀子看来,老庄的思想虽然崇尚自然,但缺乏积极的改造和教化之力,无法解决人性恶劣的问题。
荀子综合吸收了孔子、老子和庄子的优点,提出了辩证的人性观和道德观,以及他独特的政治和教育思想。
荀子的思想渊源既继承了先哲之长,又有所创新,对后世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2. 正文2.1 荀子的人性观荀子的人性观主要体现在他对人性的本性、人性的善恶、以及人的修养方面的思考。
荀子天人观略论文
荀子天人观论略摘要:天人观是荀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
在天人观上,荀子既主天人的原始同一和相分,亦主二者之间的相合与相参。
无论天人之分,或者其后的合一与相参,其关节点都在于人之主体性的凸显与张扬上。
荀子思想中的天人论最终要落实到人之自身中的心、性关系中去。
关键词:荀子;天人相分;天人相参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86-02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所著《荀子》一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天人观是荀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
在天人观上,荀子既主天人的原始同一和相分,亦主二者之间的相合与相参,且其相合与相参正建立在它们相分的基础之上。
我们分别论之。
一、天、人同一所谓“天、人同一”,指在《荀子》中,“天”创生万物,也创生人类,“人”由“天”所生,是“天”的产物,因此与“天”在原初的意义上是同一的,二者之间具有同一的属性与特征。
关于“天”之创生万物,《荀子》说:天地者,生之始也。
(《荀子·王制》)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荀子·天论》)在荀子之前,天命思想盛行,将“天”人格化、道德化乃至神秘化是殷商以至先秦时期的普遍性思潮。
与此不同,荀子将“天”自然化、客观化和规律化,天就是自然之天,而不是意志之天,或者道德之天,所谓“神”是指其之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而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就叫做天。
相应地,由于“人”由“天”生,“天”“人”同一,故荀子论人,亦着眼于人之自然情性,认为人生而具有的感官本能、生理欲望和心理反应等,它们是人之为人的自然特性所在。
如他说: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
……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
荀子的天人观及其生态美学价值
面, 即从 批判 “ 于天 而 不 知人 ” “ 于 天 人 之分 ” 蔽 、明
部 分” 主 张 , 些 都 是 误 读 和 曲解 。荀 子 不 是 等 这 个 简单 的唯 物主 义者 可 以盖棺 定论 的。与先 秦诸
冯友 兰先 生 认 为 : 苟 子 所 言 之 天 , 为 自然 之 天 , “ 则
流, 甚至 被斥 为 “ 不醇 之 儒 ” 。与孟 王 理 路 的备 受 推
崇相比, 苟子 的 生态 美学 思想 常 为 人 所 忽 视 。荀 子 的天人 观 的基本 理 念 与 生 态学 具 有 同构 性 , 中蕴 其
此盖亦 由于《 》 老 庄之 影 响也 。 _冯 先 生认 为 , 子 ”2 苟
之天 区别 于孔孟 的“ 主宰 之天 ” “ 和 义理 之 天 ” 而 是 ,
“自然 之天 ” 即指 形 而 下 的 自然 界 , 如果 把 荀 子 , 但
涵着 与孟 王 一 系 的 内在 超 越 精 神 迥 然 不 同 的 讲 明
人之 分” 进 而“ , 制天命 而用之”, 最终 归 旨于“ 子者 , 君 天地之参 ” 。荀子对先秦诸 子 的天人思 想进 行 了批 判 总结, 并 融合创 新 , 中国 自然观 的主体结构和格局 奠定理论 基础 。苟子 天人 观 的生 态关学的基本 内涵主要 体现在 天、 为 地、
人 三位一体的生 态整体观 , 礼” 天地 的生态伦理观 , “ 事 “以时禁发” “ 、 强本节用” 的生 态资源利 用观 。荀子独特 而又
中国传统音乐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探析
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音乐美学的终极目标。
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明晰中国哲学思想与音乐的关系。
本文从“典籍”和“思想家”两个方向出发,回顾了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音乐中“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笔者认为,“天人合一”将主体与客体整合,是音乐与审美的合一。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天人合一;美学思想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7-0200-02中国古代音乐具有非常高的本体地位,是达成“天人之合”的通道,也是一种透过“乐”来敬天地、审美的生活方式。
天,意指自然,人与自然的主客合一就是最高的艺术境界,西洋美学认为艺术是模仿自然,中国美学则更强调融入自然,其差别就在于“模仿”是主体与对象的从属关系,“融入”则是消融主客对立。
苏轼的《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正是主体欲与客体结合的意境,而使人处于“何似在人间”的超凡脱俗之美感境界中。
中国音乐歌咏自然的方式,也往往是将自身放置于自然之中,体悟意境之美,而非模仿自然之形。
因此,“天人合一”可说是中国音乐美学的终极目标。
一、中国传统音乐思想《荀子·乐论》是中国第一篇系统、完整的音乐学典籍,对后来的《乐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乐论》继承儒家的观点,批判墨子提出的“非乐论”,肯定周代社会贵族阶层中的礼乐制度,认为乐者的最高价值是道德,强调人性、社会与音乐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教音乐观。
《乐论》的第一句话就确立了音乐的功能,“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儒家强调音乐出于人心,能抒发情感,带来快乐,是社会教化的工具。
《礼记·乐记》出于西汉儒者所记载,另有一说是战国初期的公孙尼子(孔子的再传弟子)所作,本来有23篇,而现存只有11篇。
由于“乐”在古代中国几乎就是所有艺术的总称,因此《乐记》所述被当作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理论,包括音乐的起源、礼乐的关系、乐教的功能,其主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礼辨异,乐和同”,认为天、地、人与音乐相互和谐可达到天人合一。
新的天人观:荀子儒家哲学思想的基石
新的天人观:荀子儒家哲学思想的基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关系的探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代先哲从来都是把天人观视为其政治观、伦理观、人生观的前提和基础来看待的,故而在论及政治、人生、伦理道德等各种问题的时候,总要追问一个天人观上的依据和根源。
这是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战国末期的思想大师荀子的理论无疑是极富特色的。
因为在此之前,儒道两家均持“天人合一”说。
所不同者,老庄着眼于天道和人道的内在统一,其落脚点在“天”;孔孟着眼于天道和人道的直接统一,其落脚点在“人”。
荀子则既反对老庄的“天人合一”说,他的理由是,这种学说会造成“蔽于天而不知人”的后果,最终抹煞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滑入了宿命论的泥淖;他也不满于孔孟(主要是孟子)的“天人合一”说,他的理由是,这种“天人合一”说还残留了关于“天”神秘性的一面,并混淆、模糊了天人的差别及其不同职分。
在批评、审查诸子关于天人关系的学说的基础上,荀子继承了儒家重人事而轻鬼神的传统,以理性的目光与思维重新审视天人关系,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关系,并最终在内圣外王的成圣要求中使天人在道德意义上再度统一、合一。
一、荀子之前的天人观天人观念萌芽于上古先民的宗教意识。
在原始先民的宗教意识中,自然界有一股神秘力量,各种自然现象背后都有神灵在支配,人类不仅依赖于自然,也必须服从自然神灵的意志。
进入文明时代,随着地上统一的王权的形成,天上也出现了至上神。
在殷代,上帝是主宰风雨变化、年成丰歉、战争胜负的神,它是日月山川诸神的宗主,故又称“帝宗”,日月山川诸神供其驱使,称“帝臣”。
上帝不仅是自然的主宰,也是人类社会的主宰。
殷商的最高统治者是其在人间的代表,称“下帝”。
在殷人的心目中,作为至上神的上帝,它拥有统治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权力,却没有理性的品格和道德的属性,人类只能对之盲目崇拜和绝对服从。
殷周递嬗,天人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周人以“天”代替了殷人的“上帝”,“天”虽然还是最高的人格神,但它已不再是一个喜怒无常、不可捉摸的暴君,而是一个有道德理性能够赏善罚恶的最高主宰。
荀子《乐论》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荀子《乐论》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作者:孙铭一梁旭方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2期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从先秦以来,经过数千年的扬弃发展,可谓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对我国新时期的美学思想发展乃至先进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对荀子《乐论》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在精心梳理《乐论》中的传统美学思想精髓及表现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乐论》蕴含的传统美学思想的价值及意义,最后揭示《乐论》呈现的美学思想传承与创新对策。
关键词:荀子《乐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传承;创新在我国传统典籍中,荀子的《乐论》地位非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尤其是《乐论》中体现的美学思想,充分展现了荀子对于“乐”、“道”、“和”等概念独特的理解和生动的诠释。
从某种意义而言,在那个“礼崩乐坏”的乱世,荀子通过《乐论》的创作,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传统美学思想,更是为统治阶层借助礼乐重构社会秩序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导。
总体来看,荀子在《乐论》中阐释的美学思想,生动体现在其对“乐”的深邃理解,即从象、文、道、和四个方面论述了和的丰富性。
一、《乐论》传统美学思想及表现(一)中和之美思想及表现从某种意义而言,荀子的《樂论》上承《尚书》以及孔子的有关言论,下启《乐记》、《礼记》,可谓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乐”、“和”、“礼”的独特阐释,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美学作品。
《乐论》中的传统美学思想精髓是以中和之美为引领,兼具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从而实现了文学、美学和政治及社会伦理的完美统一。
《乐论》中的中和美学思想精髓,鲜明而深刻地体现在荀子关于“乐”对军事、政治的促进作用,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以“乐”育人、以情感人,实现君臣同心、上下同力,为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做铺垫。
也许,在军事领域中,荀子以“敌国不敢婴也”来揭示中和之美(具体体现在君臣和睦、将帅一心)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实现“和”可以使兵劲城固的目标。
荀子《乐论》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荀子《乐论》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文/孙铭一 梁旭方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从先秦以来,经过数千年的扬弃发展,可谓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对我国新时期的美学思想发展乃至先进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对荀子《乐论》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在精心梳理《乐论》中的传统美学思想精髓及表现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乐论》蕴含的传统美学思想的价值及意义,最后揭示《乐论》呈现的美学思想传承与创新对策。
关键词:荀子《乐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传承;创新在我国传统典籍中,荀子的《乐论》地位非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尤其是《乐论》中体现的美学思想,充分展现了荀子对于“乐”、“道”、“和”等概念独特的理解和生动的诠释。
从某种意义而言,在那个“礼崩乐坏”的乱世,荀子通过《乐论》的创作,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传统美学思想,更是为统治阶层借助礼乐重构社会秩序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导。
总体来看,荀子在《乐论》中阐释的美学思想,生动体现在其对“乐”的深邃理解,即从象、文、道、和四个方面论述了和的丰富性。
一、《乐论》传统美学思想及表现(一)中和之美思想及表现从某种意义而言,荀子的《乐论》上承《尚书》以及孔子的有关言论,下启《乐记》、《礼记》,可谓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乐”、“和”、“礼”的独特阐释,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美学作品。
《乐论》中的传统美学思想精髓是以中和之美为引领,兼具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从而实现了文学、美学和政治及社会伦理的完美统一。
《乐论》中的中和美学思想精髓,鲜明而深刻地体现在荀子关于“乐”对军事、政治的促进作用,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以“乐”育人、以情感人,实现君臣同心、上下同力,为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做铺垫。
也许,在军事领域中,荀子以“敌国不敢婴也”来揭示中和之美(具体体现在君臣和睦、将帅一心)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实现“和”可以使兵劲城固的目标。
(二)协调之美思想及表现荀子在《乐论》中关于协调之美或者和谐之美的经典论述,集中体现在“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生动诠释了自然社会与人文环境的运行,具有其本身的内在规律,人们只有适应、顺从和运用这种基于和谐及协调之美的客观规律,才可以有所作为。
荀子天人观及生态美学思想
荀子的天人观及其生态美学价值张宏亮(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摘要:荀子的天人观思想主要体现在前后保持一贯联系的四个方面:从批判“蔽于天而不知人”、到“明于天人之分”,进而“制天命而用之”,最终归旨于“君子者,天地之参”。
荀子对先秦诸子的天人思想既有批判总结,又有融合创新,它为中国自然观的主体结构和格局奠定了理论基础。
荀子的天人观的生态美学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生态整体观,“礼”事天地的生态伦理观,“以时禁发”“强本节用”的生态资源利用观。
荀子独特而又辩证的生态思想和实践操作理念对于当下的生态美学建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荀子;天人观;生态美学;价值中图分类号:B83-069 文献标识码:A儒家生态美学思想常常为人所忽视,这是单面化的儒家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误区。
荀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另一理路的代表,其思想在儒家中也并非主流,甚至被斥为“不醇之儒”。
与孟王理路的备受推崇相比,其生态美学思想常为人所忽视,尤其“人定胜天”思想在今天学界很有些“不合时宜”。
事实上,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的天人观的基本理念本身就与生态学具有同构性,其中蕴涵着与孟王一系的内在超越精神迥然不同的讲明分、重实效的内在趋向。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的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荀子的生态美学思想,认真发掘这一资源,为儒家文化与现代价值的融合找到更切近的基础,为我们的生态美学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现实路径。
荀子虽师承儒学,但并不拘守孔子训示,提出了独特辩证的生态思想和实践操作理念。
一、荀子之天的内涵:自然之天与形上之天长期以来我们对荀子的研究在哲学史中的两军对战的框架中进行的,认为其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等等。
称荀子为唯物主义者,常强调“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 “明于天人之分”等思想,却忽视了荀子强调道或神即终结之天创造成物的思想,忘记了荀子“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2] “人是天的一部分”的主张,这些都是误读和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荀子的天人观对其美学思想的影响翟箫(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摘要:荀子的天人观是其哲学思想的基础和重要方面,与荀子的美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首先概述了荀子的天人观,之后从荀子的美学思想中挑出了三个方面分别讨论它们同荀子的天人观之间的联系,这三个方面分别是荀子对于人的审美需求的态度、对卜筮祭礼的看法,及其乐论。
总而言之,荀子以一种唯物主义、理性主义的态度建立起了他的一套十分具有积极意义的天人观理论,因而在谈到同审美相关的各种问题时,荀子能够排除迷信思想和神秘主义的观念,肯定人的审美需求的合理性,注意到单纯欲望的享乐同审美享受的异同,别关注艺术审美活动在审社会生活中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荀子;天人观;性伪;礼乐中图分类号:K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2-0143-02荀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他在对他之前的诸子百家学说批判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继承和发扬,是一位先秦哲学的集大成者。
在美学问题上,荀子仍然是孔子美学的继承者和发挥者。
荀子坚持了孔子所开创的将艺术同政治教化紧密结合的传统,继承了孔子强调的“和”的美学思想,同时荀子也有着自己的发挥。
荀子的天人观是其哲学思想的基础和重要方面,与荀子的美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概述荀子的天人观荀子在《天论》篇的一开始就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即是说自然界是存在着自身的客观规律的,并且这一规律是不按照人的客观意志与愿望而转移的。
在荀子看来,自然界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并且自然界还是无意识,无目的的。
荀子特别强调要“明于天人之分”。
他批判了治乱由天定的传统迷信和宿命论思想,强调决定人类社会和国家政治的治乱的关键在人而不在天。
荀子认为天有天的职分,人有人的职分,应当各尽其职。
人不应该盲目的崇拜和畏惧自然界的力量,应当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从而为人类谋福祉。
这便是荀子著名的“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
以上便是荀子在提到天人关系的问题时所持的基本观点。
2荀子的天人观与其对人的审美需求的态度荀子在《性恶》篇中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由此可见,在荀子看来人们对美的要求是人性本有的欲望的一种,是先天便有之的,而非后天习得的。
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荀子肯定了人对美的要求的合理性,并对墨子对一切艺术和审美活动采取否定态度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他在《富国》篇中明确指出“我以墨子之‘非乐’也,则使天下乱;墨子之‘节用’也,则使天下贫,非将堕之也,说不免焉。
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将蹙然衣粗食恶,忧戚而非乐。
”荀子对人的审美需求会有这样的观点是同他的天人观念分不开的。
荀子在谈到天人关系的问题时特别地强调要“明于天人之分”,在讨论关于人本身和关于审美的问题时荀子同样地强调了天人之分。
首先,在荀子看来人生来就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欲望的,这是人的自然本性,而礼仪道德则是后天形成的。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又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这里就存在着一个性伪之分,也就是先天与后天,自然与人为的区分。
因而,荀子便将人的审美需求与审美感受能力划归为了人的自然本性,这虽然从根本上肯定了人对美的要求的合理性,但却仅仅地将人对美的要求看作了一种自然发生的欲望,没有看到其社会的历史的一面。
然而,荀子在将人本身作为审美的对象时,又提出了更为合理的观点。
荀子在《相人》篇中说“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从这里看出,荀子对于人的先天相貌并不十分看重,认为一个人的后天道德品行如何,才是评判一个人的真正标准。
3荀子的天人观与其对卜筮祭礼看法荀子虽然认为人之本性就是各种各样的自然生理欲望,像尊君、孝亲、守法、循礼等等品质本来就不是人之本性所具有的。
但正因为人之本性是这许多种无止尽的自然欲求,所以才有必要用礼义对人性进行改造和节制。
荀子在天人关系上强调要“明于天人之分”,在讨论人性问题时同样强调性伪之分;荀子在天人关系上强调人应“制天命而用之”,在讨论人性问题时则强调用不应让人无限制地去追求自然欲望的满足,而应当用后天人为的礼仪来节制和规范人无限制的欲望。
荀子在《礼论》中说“故礼者养也。
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第几筵,所以养体也。
”在荀子看来“礼”是用来“养”人之欲的,即是说通过礼来节制和规范人的欲望从而使欲望得到应有程度的满足,而这种满足中显然包括了对人的审美需要的满足。
荀子之后又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
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还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状乎无形,影然而成文。
”可以从这些语句看出,正是由于人们对生与死怀抱着尊重敬畏之情,因而使得“礼”带有了审美的属性。
在荀子之前,孔子对人的生死所抱有的观点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这实际上是对传统迷信思想中的鬼神之事采取了一种存而不论的态度。
孔子在天人观方面更是一位天命论者,将“天”看作是有意志、有道德属性的人格神,看作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的神秘的主宰。
荀子文学界·历史回廊143··文学界在天人观方面同孔子有着明显的区别,荀子将“天”看作是自然之天、物质之天,是无意识、无目的,又存在着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的。
天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在天的面前却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制天命而用之的”。
这是因为具有这种自然主义的天人观念,荀子能从传统的迷信思想和原始神秘主义的观念中摆脱出来,用理性主义的态度来看待生死以及人们所从事的卜筮祭礼仪式。
荀子在《天论》中说“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
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在《礼论》中又说“故三月之葬,其貌以生设饰死者也,殆非直留死者以安生也,是致隆思慕之义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
”荀子批评了将卜筮祭礼看作神秘的鬼神之事,而给与了其审美的意义,将人们进行卜筮祭礼的行为看作是一种人类自我的文饰活动,是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行为。
4荀子的天人观与乐论在荀子的天人观中,其强调天人之分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人们不要一味消极的敬畏和服从自然,而是要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为人类自身某福利,这便是其光辉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而对于人为何能“制天命”,且应如何“制天命”,荀子所做的回答便是人能“群”,且“群”而有“分”。
要做到“群”而有“分”,就需要遵循礼义。
《礼论》篇中说“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故文饰、麤恶,声乐、哭泣,恬愉、忧戚;是反也;然而礼兼而用之,时举而代御。
”可见荀子认为像文饰、声乐等这些人的情感和艺术审美活动也是要在礼义的规范与指导下才是对人类有益的。
在荀子看来“夫乐者、乐也,人之情所必不免也”,然而“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因而“乐”一定要遵从“道”的规范。
荀子总结为“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在荀子的认识中礼、乐的功能各有侧重,又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共同发挥作用。
荀子说“乐合同,礼别异”,这即是说荀子不仅强调礼的“分”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乐的“和”的重要影响,在《劝学》篇中便有“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臣道》篇中也有“恭敬、礼也;调和、乐也”,《乐论》篇中则说“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荀子的美学思想中对孔子提出的“和”的审美传统的继承。
荀子的美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儒家美学特征,因而他对于“乐”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的重视与推崇,实际上还是为了达到他“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的社会政治目的。
5小结在荀子的思想体系中直接地谈到审美美和艺术的地方并不多,但其对于天人关系的论述等却对后世的美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荀子以一种唯物主义、理性主义的态度建立起了他的一套十分具有积极意义的天人观理论,因而在谈到同审美相关的各种问题时,荀子能够排除迷信思想和神秘主义的观念,肯定人的审美需求的合理性,注意到单纯欲望的享乐同审美享受的异同,特别关注艺术审美活动在审社会生活中的能动作用。
总之,荀子美学思想中的这些倾向,都可以从他的天人观念中找到源头。
参考文献〔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孔繁.荀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5〕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6〕赵士林.礼的诗化:从宗教情感到审美情感〔J〕.哲学研究,2001,(6).翟箫(1987-)女,陕西师范大学2009级美学专业文学界·历史回廊144··文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