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姜鹏的《资治通鉴》导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道问答题(根据讲的东西设置一个角度)

第一讲:背景

第二讲:开篇特点~

第三讲:史记、资治通鉴等的叙事技巧多角度说明曹丕(人不咋的,心眼小);为什么司马光对曹丕那么没有好感还是支持曹丕不是曹植?(更能体现他的正统观)

第四讲:纪年、年号与正统之间的联系、有什么变化;司马光对于正统的辩论主要是针对谁的?(考试会考哦)范祖禹编写武则天的时候,观点与之前(司马光)有什么变化?(都有强烈的道德主义立场,范祖禹道德主义倾向更强烈;范祖禹更激进,进一步深化义理化倾向。司马光比较重视年号传递性,而范祖禹则干脆虚构武后的年号。。范祖禹通过剥夺武周政权的合法性,而表现出与司马光迥然不同的正统观)

年号与正统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年号的选择、虚构表达正统的观念。)

宋以前和以后对正统的变化

为何要维护正统

司马光对正统的辩护针对谁

范祖禹对正统的观点,与理学家的联系

第五讲:冯道的评价为什么会变化,与观念变迁有什么关系?

对冯道现象的看法,生前,五代,宋初与北宋中期的差别,从《资治通鉴》对冯道的评价,谈谈唐宋时期思想变化的轨迹。

生前——五代——宋初——北宋中期:生前~冯道现象正常;宋初;

第六讲:对于整个故事背景要怎么理解和解析;《资治通鉴》的叙述和现实之间会存在什么差距?为什么要保留这种差距?目的在于哪里?

背景——文官体制对皇帝的约束是软性的,伊霍故事对皇帝产生硬性规范作用。

(昌邑王不一定那么坏,中间还有很多政治斗争的因素。)

司马光宁愿忽略政治斗争的因素也要努力维护霍光,就是因为司马光要通过伊霍故事树立一个正确的政治传统和政治资源,威慑皇帝。

W2333一、编纂背景

1、大背景

●和西方一样,中国古人一直有“君权神授”的思想。到了宋朝,古人对自然的认识积累达

到了一个高峰,才慢慢从“神性”转变为“理性”。宋朝前五代战乱,梁、唐、晋、汉、周都是短命王朝,50多年换了14位皇帝。为了不重蹈覆辙,君王们开始从历史事件中借鉴,吸取教训。《资治通鉴》也就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

武人政治的逐步消亡与文治导向的确立:

●由于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军人政权,对武将权力没有制约机制,导致“做皇帝靠抢”,“天子

者,兵强马壮者为之耳。”的以暴制暴的政治局面,所以907-960年间换了五个朝代,14个皇帝,证明了通过武力来干预政治的不稳定性。所以赵匡胤采取杯酒释兵权,是武人政治最小化。为了弥补武人拔除的空白,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吏的基本制度,这即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制度的发展。

●经筵制度(对终极权力的驯化努力),教育制度(文治与教化的基础),与科举制度(基层文化势力进

入权力层的纽带)确立了文治导向。

●四大类书的修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在宋太宗时期,就已编成前三

部大类书,通过对类书的编纂表明皇帝对文学、历史的喜爱,有符号和象征意义,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盛行”,由此带领群众一起学习。更增强了宋朝时的文化气息,为资治通鉴的编纂创造条件。从《册府元龟》(类书体历史事迹汇编)到《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由于前几部书都是类书,作为工具书容易查阅,但是呈现在其中的历史事件是孤立的,原因、结果包括历史背景都不能得到体现,所以司马光提出要编纂资治通鉴。

●又由于宋仁宗晚年由于没有儿子,继承人始终是个问题,而司马光那时对于宋英宗极力推荐,所以宋

英宗当上皇帝后对其分外感激,更加支持司马光对于资治通鉴的编撰。

2、小背景

【】王安石变法。在变法以前司马光就已开始编纂,其政治思想体系已经成型,编纂团队有刘ban,刘恕,范祖禹。而此团队与王安石的很多变法意见都相左,对历史的解读与王安石有很多矛盾,所以他们将自己对于政治的意见和看法放在了资治通鉴中。比如关于经济的青苗法,对于战争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司马光并不是反对变法本身,而是反对其具体措施.

“王安石变法”开始。王安石倡导改革,而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司马光在给宋神宗上课的时候,讲了“萧规曹随”的典故。吕惠卿反驳道,萧何自己都在变,是学“约法三章”墨守成规的萧何还是“定九章律”中提倡改革的萧何?司马光回应,“夫道者,万世无弊,夏、商、周之子孙,苟能常守禹、汤、文、武之法,何衰乱之有乎?”不仅是“萧规曹随”的例子,姜鹏老师还举例说明,在经济改革和战争等等问题上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思想不同之处,这都促使司马光借用《资治通鉴》这种历史故事的形式将他的政见向神宗表达出来。

二、开篇特点

1.倒叙:司马光用倒叙手法,追忆左传后六十年的事情。倒叙,就是为了警醒读者尤其是当时的皇帝,谨名分。

2.开篇第一句经笔者深思熟虑,不仅仅是引出倒叙,还故意缺少主语,表明司马光对周天子不守名分还封乱臣为诸侯的批评。

资治通鉴第一句话,看似没头没脑,但经过司马光的深思熟虑。"初命晋大夫。。。。为诸侯",不仅仅是引出倒叙,它还缺少主语。晋国国君与周天子是臣君关系,赵魏韩是晋国臣子,是周天子的陪臣。有资格提升赵魏韩三家为诸侯的只能是周天子。(司马光在后面自己的评论中有解释:他认为天子作为一国之君最大的职责莫过于维持礼的秩序。反映其部分政治思想:君臣有别,公侯卿大夫有别。----非常强调儒家等级思想。批评墨子的兼爱:爱无差等是不可能的。)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第一句话恰恰是批评周天子。现在赵魏韩瓜分晋国,周天子既不讨伐他们还宠他们给他们诸侯的位置,周天子不能守名分,批评!

3.语言简练。不知道是不是资治通鉴的开篇特点。(《春秋》语言简练。“齐人”“蔡人”等指“齐侯”“蔡侯”,当他们做错事就称其为“齐人”“蔡人”,并不是平民)(这应该不算是开篇特点)

三、司马光的思想体系:

●强调政治思想:儒家等级思想;礼仪名分;君臣有别;不赞同墨家的兼爱;因为《资治

通鉴》编撰的每一段历史背后都有它的思想背景以及司马迁自身的政治主张。但司马光并不是培养顺民愚忠的思想,而是强调你在这个位置上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

●强调人才德行。

●司马光并不反对改革,他本人也是倡导改革的,他反对的是王安石改革的方法。

四、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的叙事技巧:

1.纪传体以人为本展开记录,对人物刻画有血有肉,人物形象丰满真实,有利于对事物细节进行展开。但是很难记录整个历史发展的全面情况。

2.编年体以年代的发展记录事件的发生,能够全面地记录历史所发生的事情,但是对特定人物的记录比较平面、不连贯。

3.司马光写时也是有时间交错感,但很合理,糅合纪传体和编年体的优势。除了纪传体、编年体,还有纪事本末体。其实纪事本末体的手法在司马光的创作中也有体现。透过故事的叙述手法,反应古人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4.春秋简练隐晦(暗含褒贬)总是以季节为基本单位结构叙事节奏平稳,时间划分比较均匀;史记跌宕起伏、通过叙事时间长短表达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资治通鉴。。

读《资治通鉴》与读二十四史的感觉是不同的。“二十四史以传记、人物为中心,许多鲜活的人物会涌现在你面前,带出时代的气息,让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每部史书背后的王朝是有特点的。而读《资治通鉴》却不一样,因为司马光的着眼点不一样,所有的历史事件,在司马光眼中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历史变化的表象。”

网上文章:

和西方一样,中国古人一直有“君权神授”的思想。到了宋朝,古人对自然的认识积累达到了一个高峰,才慢慢从“神性”转变为“理性”。宋朝前五代战乱,梁、唐、晋、汉、周都是短命王朝,50多年换了14位皇帝。为了不重蹈覆辙,君王们开始从历史事件中借鉴,吸取教训。《资治通鉴》也就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

那么,什么是用思想史的方法去解读《资治通鉴》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在编纂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断档期。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开始。王安石倡导改革,而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司马光在给宋神宗上课的时候,讲了“萧规曹随”的典故。吕惠卿反驳道,萧何自己都在变,是学“约法三章”墨守成规的萧何还是“定九章律”中提倡改革的萧何?司马光回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