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脑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的分布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2)
血管痉挛
导管和栓塞材料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所致。表现为局部疼 痛,并可导致动脉血栓的形成,而造成该动脉供血气管的缺 血性改变,如肢体坏死、偏瘫等。
原因:多次穿刺不成功或插管时间过长、既往有血管病病史、 局部血肿形成、导管导丝损伤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导管导丝 的机械性刺激。
处理:尼莫地平预防性用药,罂粟碱对症用药。
造影前护理
6.全脑血管造影术,术前观察穿刺部位皮肤的颜色、 温度,术晨评估双侧足(桡)动脉的搏动情况并标 记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7.准备工作:
(1)备皮:范围为双侧股动脉周围30CM以上(上 平脐、下至大腿上1/3、外界至腋中线延线、内 界为大腿内侧)。
造影前护理
(2)备好沙袋、利多卡因、约束带、造影剂、术 前CT、核磁等影像学资料。
造影前护理
1、完善相关检查(凝血指标、生化、肝肾功能等)、碘过敏试验。 2. 3. 患者对新的治疗方法有顾虑,首先告知患者脑血管造影技术已经很
成熟,相比脑血管病的发病情况危险性更大,可以介绍本科室目前从 事相关专业的专家级技术现状,导管室的硬件设备,加强与患者及其 家属的沟通,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做好心理护理 。 4.术前1—2天进少渣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术前排空大小便。 5.脑血管造影术,术前禁食水4—6小时,如需全麻患者术前8小时禁食, 口服药按时服用(除外降糖药以及降糖针剂)。
(3)术前留置针。(红色、左下肢)
(4)告知术后姿势,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5)术前练习床上排尿。去除患者的发夹、假牙、
眼镜及佩戴首饰、内衣裤等。必要时留置尿管。
造影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1. 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检测生命体征每一小时一次,24小时候可视病情 改为每天2次,根据医嘱控制血压。重视病人的不适主诉,观察瞳孔、 肢体活动情况等,及时发现栓子脱落引起的脑梗死、警惕过度灌注综 合征的发生。
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侧支循环及其影响因素
图 1 脑中动脉 (MCA)侧支循环类型构成图
2.2 MCA狭窄程度与有无侧支循环患者数目 之间的 关 系 见 表 1。 经 秩和 检 验 , 统 计量 T= 12.811, P=0.002(P<0.01), 可以认为 MCA狭窄 程度不同 , 有无侧支循环的分布不同 。 结合表 1的 数据 , 可以看出狭窄程度越高 , 侧支循环代偿出现的 频率越高 。
· 238·
JApoplexyandNervousDiseases, March2010, Vol27, No.3
较用秩和检验 ;二值变量与多个自变量间的关系采 用 Logistic回归分析 ;计数资料数据以百分率表示 , 率的差异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等级资料率的差异
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以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统计学意义 , 以 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 学意义 。
eralcirculation(P=0.00 2).Therealsowasa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differentdegreeofstenosisanditscollateralcirculationtype(P=0.024).Comparingthedifferenceofstrokeriskfactors(hypertension, hyperlipidemia, diabetes)betweenthegroupswithandwithoutcollateralcirculation, wefoundthatonlythedifferenceofcollateralcirculationbetween patientswithdiabetesandpatientswithoutdiabetesshowedsignificance(P=0.0 09).Theindependentvariablesimpacting
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12·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5月 第31卷 第 5 期 总第178期【第一作者】杨 浩,男,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E-mail:***************【通讯作者】杨 浩·论著·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杨 浩* 武乐乐 曹阿丹 胡舸帆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河南 洛阳 471000)【摘要】目的 分析经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及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
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118例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头颈部CTA检查,将获取的图像,完成最大密度投影和血管三维重建,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的诊断特点,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价值。
结果 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更高,118例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显示982条血管,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与DSA检查的符合率为86.97%(854/982),118例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显示颅内侧支动脉1422条,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与DSA检查的符合率为97.54%(1387/1422)。
结论 针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以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对患者血管病变的分布情况、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分辨患者侧支循环等级,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头颈部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诊断【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4.5.006Characteristics of CTA Diagnosis of Head and Neck and Its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Arterial Stenosis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Yang Hao*, WU Le-le, Cao a-dan, HU ge-fan.imaging Center,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0, Henan Province,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 angiography (CTa) combined with 3D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arterial stenosis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118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arterial sten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august 2021 and august 2022 were selected for observation. all patients underwent head and neck CTa examination, and the obtained images were subjected to maximum density projection and vascular 3D reconstruction. The results of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were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characteristics of head and neck CTa combined with 3D reconstruction, Diagnostic value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arterial stenosis. Results Using DSa examination results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combination of head and neck CTa and 3D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higher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ccuracy,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ascular artery stenosis. 118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ascular artery stenosis showed 982 blood vessels, and the conformity rate between head and neck CTa combined with 3D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DSa examination was 86.97% (854/982). in 118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ascular artery stenosis, 1422 medial cranial branches were displayed, and the conformity rate between head and neck CTa combined with 3D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DSa examination was 97.54% (1387/1422). Conclusions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and arterial stenosis, the use of head and neck CTa combined with 3D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examination can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the distribution of vascular lesions and the degree of arterial stenosi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treatment.Keywords: CT Angiography of Head and Neck;3D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Cerebrovascular Disease;Arterial Stenosis; Diagnosis 近年来调查发现[1],我国居民膳食中,全谷物与豆类的比例下降,脂肪摄入与功能的占比不断增加,久坐的时间不断延长,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呈现年轻化,该类疾病具有高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以及高经济负担等特点。
脑动脉狭窄伴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的探讨
脑动脉狭窄伴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的探讨梁朝莹;沈岳飞;罗小丹;苏兰花;秦超;陈娅【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0(027)012【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枝循环形成情况.方法 235例经影像学发现存在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有无侧支循环分为两组,对可能与侧支循环建立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同归分析.结果 (1)侧支循环形成的检出率DSA最高,MRA次之;(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侧支循环开放作为因变量时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内动脉闭塞、基底动脉狭窄进入回归方程,OR分别为0.598、2.395、3.494;P值分别为0.104、0.081、0.015.结论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内动脉闭塞、基底动脉狭窄可能促进侧支循环开放.【总页数】5页(P1097-1101)【作者】梁朝莹;沈岳飞;罗小丹;苏兰花;秦超;陈娅【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伴脑动脉狭窄的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造影分析 [J], 胡跃峰;冯凯;张郡;郑立宏;欧阳取平2.脑动脉狭窄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影响因素 [J], 梁睿3.血同型半胱氨酸与伴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关系[J], 赵萍; 霍会永; 曹凌; 刘冰; 李军涛4.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后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宋万和5.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J], 王磊;方长水;刘伟静;郭骏杰;程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SA侧支代偿解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37页】
患者女性72岁,发作性眩晕多年,DSA示左侧椎动脉迂曲
右侧椎动脉完全闭塞,左椎动脉,右颈深动脉向基底动脉代偿供血。
基底动脉闭塞
• 基底动脉完全闭塞后侧枝循环来源于:1、 双侧椎动脉的小脑后下动脉通过吻合支供 应脑干或通过与小脑上动脉的吻合支代偿 基底动脉顶端或基底动脉上段向脑干供血, 后交通动脉可以代偿向基底动脉顶端供血。
男性56岁,严重眩晕伴有左侧肢体麻木无力20天,MRI示脑干有梗死灶 (A),主动脉弓造影显示双侧椎动脉起始部完全闭塞(B)
右侧颈外动脉造影见枕动脉肌支右椎动脉通过颈部肌支和椎 动脉吻合(c)。右侧颈总动脉造影见椎基底动脉显影(D)
男性,54岁,双眼视物模糊伴有阵发性头晕,有糖尿病史15年,造影见 双侧椎动脉闭塞,基底动脉通过颈深动脉肌支代偿
大脑后动脉代偿。 • 5、同侧颈外动脉-OPh.A.
女性,32岁,曾出现2次左侧肢体无力,造影显 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段不完全闭塞,其代偿主要
是前交通代偿和右侧后交通动脉
OPh.A
R-ICA
前交通代偿:对侧颈内动脉造影显示发达的前交通动脉向对侧供血右侧 灌注略显不足
VA
MCA M1
MCA
左椎动脉造影通过后交通动脉向患侧大脑中动脉代偿供血
患者,男性,32岁,肥胖,高血压病史5年,意识障碍。MRI显示脑干 梗死,MRA显示基底动脉闭塞,对症处理1个月后逐渐恢复。
因为AICA发源于BA 本应AICA不显影,但有PICA代偿,才使得PICA的脑干穿支代偿,症状好
转 右侧椎动脉造影显示基底动脉中段闭塞,右侧小脑后下动脉与小脑上动
脉吻合代偿,向基底动脉顶端逆行供血。
破裂返A
同侧颈外动脉闭塞后由椎动脉通过肌支吻合代偿
关于DSA病人的护理问题
关于DSA病人的护理问题DSA(下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是9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崭新的X线检查新技术,它是先选一入路动脉,一般选用右股动脉,通过右股动脉放置一动脉鞘,通过该动脉鞘管选用不同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选进所要显示动脉,注入含碘造影剂。
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为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
临床意义:因为DSA不但能清楚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颅内大血管及大脑半球的血管图像,还可测定动脉的血流量,所以,目前已被应用于脑血管病检查,特别是对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定性定位诊断,更是最佳的诊断手段。
不但能提供病变的确切部位,而且对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亦可清楚地了解,为手术提供较可靠的客观依据。
另外,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DSA可清楚地显示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脑血管造影是、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等,对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进一步查明导致出血的病因,如动脉瘤、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
适应症:①颅内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狭窄、闭塞性疾病、动脉病、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等。
②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脓肿、囊肿、血肿等。
③颅脑外伤所致各种脑外血肿。
④手术后观察脑血管循环状态。
禁忌症:1对造影剂过敏者。
②严重高血压,舒张压大于110mmHg(14.66kPa)者。
③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④近期有心肌梗塞和严重心肌疾患、心力衰竭及心律不齐者。
⑤甲状腺机能亢进及糖尿病未控制者。
血管造影的风险任何一项医疗操作都有一定风险,脑血管造影可在局麻下完成,操作简单,时间短,安全性相对较高。
可能出现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局部并发症、全身并发症以及神经系统并发症。
常见局部并发症有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等。
全身性并发症一般是对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恶心、呕吐、休克及肾功能损害等,因此术前需常规做碘试敏。
目前常用的非离子型有机碘水造影剂,具有低毒、低渗度、低黏度等特性,且能很快经过肾脏代谢出来,安全性明显提高。
大脑中动脉分段详解(简图+DSA+实物)
大脑中动脉分段详解(简图+DSA+实物)大脑中动脉(MCA)是颈内动脉两个终支中较大的血管,缺血及梗塞最常累及此区。
大脑中动脉在解剖上一般分成4段或5段,分别为M1、M2、M3、M4、M5.M1段自颈内动脉分叉延伸至侧裂,包括分叉前及分叉后段。
M2段自膝部至侧裂顶及环状沟,包括6-8支主干动脉在侧裂内走行脑岛之上。
M3段自环状沟的顶部开始向外行走处,终止于侧裂表面。
M4段则为大脑中动脉的皮层支,其走出侧裂,弯曲分布在额叶、聚叶、顶叶岛盖上。
下图是___教授对大脑中动脉分段的一个前后位解剖图解,解说比较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大脑中动脉的分段结构对于医学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M1段是单独的主干,分叉后段则可能是单干,双干、三干甚至更多。
M2段包括6-8支主干动脉在侧裂内走行脑岛之上。
M3段从环状沟的顶部开始向外行走处,终止于侧裂表面。
M4段则为大脑中动脉的皮层支,其走出侧裂,弯曲分布在额叶、聚叶、顶叶岛盖上。
DSA造影正位图和侧位图都能够更好地展示大脑中动脉的分支结构。
实物图也可以帮助医学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大脑中动脉的结构。
大脑中动脉的分段结构的详细了解对于医学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大脑血管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血液循环系统之一。
它由多个血管和神经组成,包括大脑前动脉(右侧和左侧)、额叶底内侧动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大脑中动脉上干、大脑中动脉下干、前外侧中央动脉(外侧豆纹动脉)、脉络丛(膜)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滑车神经、脑桥和三叉神经。
其中,大脑前动脉是大脑的主要血液供应来源之一。
它们分别位于大脑的左右两侧,负责向大脑的前部供血。
额叶底内侧动脉则位于大脑的内部,主要负责供应大脑的额叶底部区域。
颈内动脉是大脑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负责向大脑供应血液。
动眼神经则是负责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也是大脑血管系统的一部分。
大脑中动脉上干和下干则分别位于大脑的中央区域,负责向大脑的中央区域供血。
脑缺血侧枝循环治疗
一、定义与背景
侧支循环旳途径——是决定是否发生或什么时候发生 卒中旳基本原因 [1]。
侧支循环不但影响溶栓治疗旳临床结局,也是许多干 预治疗措施旳疗效决定因子。
遗憾旳是,侧支循环并未能引起研究者们旳真正注重, 对其病理生理及治疗潜能旳认识未伴随医学技术旳发 展而取得突破性进展,临床亦未出现靶向侧支循环旳 有效治疗措施与手段。
三、病理状态下常见侧支血管旳变化
3.1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
经Willis环代偿有4种方式: (1)仅由双侧A1段及前交通动脉 代偿; (2)仅由后交通动脉代偿; (3)由前、后交通动脉共同代偿; (4)无代偿。
图5 单侧ICA阻塞、对侧ICA狭窄<70%时同侧Willis环侧支旳4种代偿模式。 注:A1段即为大脑前动脉旳A1段
Willis环是颅内最主要旳侧支 代偿途径,它将两侧半球和 前、后循环联络在一起。
前交通动脉平衡两侧大脑前 部区域旳血液供给。
后交通动脉可为前、后循环 提供侧支代偿。
二、侧枝循环旳分级
1.一级侧支血管——Willis环
二、侧枝循环旳分级
1.一级侧支血管——Willis环
二、侧枝循环旳分级
1.一级侧支血管——Willis环
DSA与TCD
· 68 ·
233 支,MCA、ACA、VA、BA、PCA、TICA 分别为 85 支、26 支、15 支、13 支、21 支、74 支。
TCD 检查与 DSA 检查结果对比情况见表 1。对比结果显 示,TCD 与 DSA 检查诊断一致动脉数量 194 支,其中 22 支 TCD 检查正常,另外 DSA 发现 36 条狭窄动脉 TCD 检测正常。 以 DSA 结果为标准,TCD 敏感性 85.03%,特异性 98.84%,假阳 性率 1.46%,TCD 误诊漏诊比率 15.27%。
表 1 TCD 检查与 DSA 检查结果对比情况
项目 检查脑血管数量 狭窄脑动脉数量 诊断一致动脉数量 TCD 敏感性(特异性) TCD 假阳性率(假阴性率)
TCD 检查结果 1621 215 194
85.03% 1.46%
DSA 检查结果 1978 233 194
98.84% 15.27%
3 讨论
摘 要: 目的:比较分析 TCD 与 DSA 诊断脑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 2013 年 2 月~2014 年 4 月间某院收治的患者 150 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 TCD 与 DSA 检查颅内动脉闭塞或下摘编情况,并以 DSA 检查结果为标准做对比分析。结果:TCD 与 DSA 检查诊断一致,动脉数量 194 支,其中 22 支 TCD 检查正常,另外 DSA 发现 36 条狭窄动脉 TCD 检测正常。以 DSA 结果为标准, TCD 敏感性 85.03%,特异性 98.84%,假阳性率 1.46%,TCD 误诊漏诊比率 15.27%。结论:TCD 与 DSA 诊断脑动脉狭窄均具有可比性, 但是互有利弊,二者联合检测效果最佳。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edicine 文章编号:1004-4337(2015)01-0068-01
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血管形态和代偿侧支循环的DSA研究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Ne r v o u s D i s e a s e s Au g .2 0 1 5 , Vo 1 . 1 8 No . 1 5 ・ 77 ・
・
诊 治 体 验 ・
后 循 环 缺 血 患 者 的血 管 形 态 和 代 偿 侧 支 循 环 的 DS A 研 究
刘 强 高学 军 屈永 才
延 安 大 学 附属 医 院 东 关分 院神 经 内科 三 病 区 延安 7 1 6 0 0 0
【 摘要】 目的 探 讨 D S A 对 后 循 环 缺 血 患 者 的 血 管 形 态 和 代 偿 侧 支 循 环 评 价 价 值 。方 法 选 取 后 循 环 缺 血 患 者 1 0 0 例, 均 接 受 DS A 检查 , 观察后循环动脉造影结果 , 分析血管狭窄 的部位 、 程 度 及 数 量 。并 观 察 侧 支 循 环 形 成 情 况 。 结 果 1 0 0 例患者 中 7 8 例( 7 8 . 0 ) 检 查 动脉 狭窄 , 共 检 出狭 窄 2 2 0处 。 其 中 3 5例 ( 7 0 . 0 ) T I A 患 者存 在 动 脉 狭窄 , 共 8 9处 ; 4 3例 ( 8 6 . 0 ) 后循 环梗死患者存在动脉狭窄 , 共 1 3 1 处 。2组 动 脉 狭 窄 发 生 率 间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动 脉 狭 窄 以 椎 动脉起始段最多 , 其 次 为 椎 动 脉 V5 段、 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 脉。后交 通动脉 开放患者 3 2例 , 甲状颈 干增粗 2 4例 , 脉 络 膜 前 动脉增粗 1 5 例, 颈外动脉软脑膜吻合支 1 5例 , 颈深动脉肌 支增粗 1 2例 。 结 论 DS A 可 清 晰 显 示 后 循 环 缺 血 动 脉 病 变 情 况, 并可对侧支循环情况进行评 价。 【 关键词】 血管造影 ; 后循环缺血 ; 基底动脉 ; 大脑 后 动 脉 ; 侧 支 循 环 【 中 图分 类号 】 R 7 4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 章 编 号】 1 6 7 3 — 5 1 1 0 ( 2 0 1 5 ) 1 5 — 0 0 7 7 — 0 2
最经典的脑侧枝循环与卒中
科研中最常用的侧枝循环的分级
TIMI 分级法: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 最早应用于心肌梗死,目前广泛应用于脑梗塞侧枝循环评价。
不能直接评价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分辨率差
CT血管成像(CTA)
临
床应用广泛
数字减影 血实用文管档 造影(DSA) 金标准
二级侧枝循环的评价方法
二级侧支循环评价方法主要 有: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CT血管成像(CTA)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DSA)
实用文档
MRA侧枝循环评价
MRA 优点:无创、无 辐射等特点,可以清 楚的显示一级侧枝循 环,但其空间分辨率 有限,对于二级侧枝 循环显示较CTA及DSA 差。
2. 颅内侧枝循环 Intracranial Collateral Circulation
1.Liebeskind DS. Collateral Circulation. Stroke 2003, 34:2279-2284.
实用文档
颅外动脉侧枝循环
• 通过面动脉(a),上颌 动脉(b) , 脑膜中动 脉(c) 与眼动脉 建 立侧枝 。
脑侧枝循环按照性质可分为: 1. 动脉侧枝循环 Arterial Collateral Circulation 2. 静脉侧枝循环 Venous Collateral Circulation
脑动脉侧枝循环按照部位可分为: 1. 颅外侧枝循环 Extracranial Collateral Circulation
MRA显示人脑一级侧枝Willis环(圆 圈),及大脑后动脉与大实脑用文中档动脉间二级侧枝
CTA侧枝循环评价
CTA 优点:无创、快 速、空间分辨率高等 特点,可以清楚的显 示一级侧枝循环,对 二级侧枝循环显示良 好。可以在显示动脉 侧枝的同时观察静脉 侧枝,但不能动态观 察血流方向,评估血 流速度。
常用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及量表_解释说明
常用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及量表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脑血管侧支循环是在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
当主要供血动脉发生阻塞或狭窄时,侧支循环可通过旁路通路为脑部提供充足的血流,并减少神经功能缺陷和组织损伤。
因此,评估和了解脑血管侧支循环的程度对于制定治疗策略、预测疾病预后以及观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和量表,包括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方法,以及Leptomeningeal Collateral Flow Grading Scale(LCFGS)、Moyamoya Disease Radiographic Grading Scale(MD-RGS)和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and Therapeutic Neuroradiology/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ASITN/SIR) grading scale for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 (CCF)等量表。
1.2 文章结构本文首先将介绍常用的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包括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随后,将详细介绍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影像学评估量表,包括Leptomeningeal Collateral Flow Grading Scale(LCFGS)、Moyamoya Disease Radiographic Grading Scale (MD-RGS)和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and Therapeutic Neuroradiology/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ASITN/SIR) grading scale for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 (CCF)。
脑动脉侧支循环
总结
总之,侧支循环旳评价是脑血管病诊疗过程中一种 主要构成部分,侧支循环与预后有着亲密旳关系, 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旳注重。但怎样能够揭示侧 支循环与脑实质病理变化旳内在联络,提炼出可操 作性强、愈加量化旳临床诊疗分级,将患者进行有 效旳风险分层,还需要进一步旳研究与总结,使其 在制定个体化旳诊疗策略、预测患者临床结局中发 挥更大旳作用。
Part 4
临床意义
评估脑动脉侧支循环旳临床意义
1 临床评价和解释
缺血症状 及体征
脑血管贮 备能力
侧支 循环
脑动工脉作狭
窄程度和 闭塞部位
缺血区
会议血流灌注
脑梗死部
位和网范络围
评估脑动脉侧支循环旳临床意义
1 临床评价和解释 ➢侧支循环与缺血症状及体征旳关系 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旳
四: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金原则
➢ 脑血管造影在时间和空间辨别率上具有 明显优势。
➢ 造影图像可完整地反应代偿途径,动态 图像可反应解剖变异、血管构造调整、 血流方向和血流代偿速度及范围。
➢ ASIN/SIR侧支循环分级 Qureshi分级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金原则
ASIN/SIR侧支循环分支系统
➢ 侧支循环与脑血管贮备能力旳关系
脑贮备涉及构造贮备(侧支循环)和脑血管贮备/CVR
侧支循环代偿不足时,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将扩张,脑血管贮备开始发挥作用 (CVR是指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机体经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旳代偿性扩张 或收缩维持稳定旳脑血流能力。可经过TCD、PET、SPECT等评估。)
返回
评估脑动脉侧支循环旳临床意义
影响侧支循环主要原因
202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病人护理常规——神经内科2024.7.12修订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病人护理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简称DSA),是经桡动脉或股动脉插管,在颈总动脉或椎动脉注入含碘显影剂,分别在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摄片,观察造影剂所显示的颅内血管的形态、分布和位置。
DSA在判断血管狭窄的程度和范围、观察侧支循环情况、判断病变供应动脉的来源、数量、引流静脉的去向等方面,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目前仍视为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一、适应症:1.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狭窄闭塞、动脉痉挛等。
2.自发性颅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检查。
3.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临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性。
4.了解头面部血管性肿瘤的血供情况。
二、禁忌症:1.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
2.对含碘造影剂过敏者。
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手术者。
4.穿刺部位皮肤感染者。
三、护理措施:术前护理①评估病人的文化水平和对造影检查的知晓程度,指导病人及家属了解脑血管造影的目的、注意事项、造影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与并发症,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征得家属的同意并签字确认。
②完善各项检查,如病人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遵医嘱行碘过敏静脉试验。
③予以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及健康宣教,评估患者配合程度,训练病人在病床上解便,行心理护理。
留置针、手腕带置于患者左手。
④术前4-6小时禁食水,不禁药,以免术中因药物引起呕吐导致窒息。
术前30分钟排空大小便,必要时留置尿管。
⑤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记录病人肢体活动及动脉搏动情况(经股动脉穿刺需标记足背动脉搏动点,以便作为术后观察对照,能够及时发现是否有股动脉血栓形成。
)⑥保证病人有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可给予地西泮或苯巴比妥等镇静催眠药。
对颅内压增高、颅内占位性病变者静脉给予20%甘露醇。
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内容: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患者四肢活动、语言状况及穿刺点、术侧肢端循环情况等,并与术前比较,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早发现颅内高压、脑血栓形成、颅内血管破裂出血、急性血管闭塞等并发症。
脑侧支循环分级
脑侧支循环分级
脑侧支循环是指在大脑灌注不足时,由一些小循环通路提供额外的血
流量,以保证脑部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供应。
常见的脑侧支循环分为以下四级:
1.第一级:前交通动脉。
前交通动脉将左、右两侧脑动脉连接起来,是脑侧支循环的重要通路,当一侧脑动脉出现闭塞或狭窄时,前交通动脉可以提供血流量保证对侧脑
半球的灌注。
2.第二级:大脑半球支。
大脑半球支位于颈内动脉与大脑动脉之间,因其分布覆盖大脑表面,
所以也称为大脑表面循环。
该支能够连接前、中、后大脑动脉和前交通动脉,保证了大脑的血流量。
3.第三级:基底节动脉支。
基底节动脉支由支配内侧支、外侧支及前缘支,他主要保证筋膜下动
脉与前、后大脑动脉的连接,以及脑干、小脑和大脑半球的供血。
4.第四级:后交通动脉。
后交通动脉将后部循环(小脑、脑干)和内侧循环(视交叉、视路)
连接在一起,是机体最后的防线,保障了视觉和小脑的血流量。
以上四个级别的循环通路共同组成了复杂的脑侧支循环系统,对于疾
病和意外灾害所造成的脑血管病变,可以发挥补偿作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DSA结果分析
论 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DS A 结果分析吕秀东 艾明华 李向华 黄 捷 张广玉 王化刚 王艳玲 【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的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方法 对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DS A 检查,观察及评价颅内外血管病变的直接征象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分析影像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结果 检出颅外颈动脉病变者86例(71.67%),共累及血管93支,以颈动脉狭窄为主50支(53.76%),其它动脉43支(46.24%);颅外动脉狭窄62支(66.67%),颅内动脉狭窄31支(33.33%),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颅内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33支(53.23%),颈内动脉颅内段7支(22.58%),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明显高于颈内动脉颅内段。
结论 颈动脉病变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DS A 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中图分类号:R74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2009)01-0026-02DSA r esult ana l yes of ischem ic cer ebr ova s cu l a r d is ea se LV X i u 2dong,A I M i ng 2hua,L I X iang 2hua,HUANG J ie,ZHUANG Guang 2yu,WANG Hua 2ga ng,WANG Ya n 2ling .Depa rt m ent of Neurol ogy,Cangzhou peop l e ’s Hospit a l ,He 2be i 061000,China【Abstra c t 】 O b ject i ve T o app r oach digit a l subtrac ti on radi ography aort ocrania l angiography ’appearance andc linical meanings in ischem i c ce rebrova s cular disea s e.M e thod s Thr ough research t he DS A results of 120patient a ttacked by pa tient,learning and e sti m ati ng the direct sign intracalvariu m and extraca lv a riu m vascul opa t hy and sta t us of co mpensat ory circulation e recting ,ana lying the i m aging results and correlati on in clinical manifest a ti on .Re s u lts Detec ti on 86(71.67%)pa tient hav e intraca l va ri um and extraca lv a riu m va s cul opa thy involving 93ram i bl ood ve ssels,carotid a rte ry st enosis 50(53.76%),other a rte ries 43(46.24%);extraca lv a riu m and intraca lv a riu m stenosis we re 62(66.67%)and 31(33.33%),inc idence of extraca lvariu m a rt e ry wa s highe r than intracalvariu m a rtery;outer s eg ment of caroti d a rtery we re 33(53.23%),inne r seg ment of carotid a rtery we re 7(22.58%),inc idence of out e r seg ment of carotid a rte ry stenosiswas highe r than inner seg m ent of ca r otid arte ry .C on clusio n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s i m po r 2t ant in is che m ic cerebrov a scul a r dis ea s e ,DSA has significant app licati on value i n eti ol ogical diag nosis of ischem ic ce 2rebrovascular disease.【Key wor d s 】 Ische m ic ce rebrova s cula r disea s e ;Aort ocrania l angiography ;D i gita l subtrac ti on radi ography作者单位6 河北,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占脑卒中的80%左右[1],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可以通过DS A 检查明确责任供血动脉病变,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DSA、CTA、TCD检查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本 研究 中所 有数 据均 采 用 S P S S 1 9 . 0软 件 分 析 处 理 。数据 计量 以( ±s ) 形 式 表示 , 比较 采用 t 检
验i 数 据计数 以( 9 / 6 ) 形 式 表示 , 比较 采用 卡方 ( ) 检
验 。以 P <O . 0 5为 有统计 学 差异 。
注: 与 DS A相比 , P <O . 0 5 ; 与C TA 相 比 , P<O . 0 5
3 讨 论
况, 故D S A 可 以给血 管外 科手 术 介入 治 疗 的病理 及
8 ] 。然 而 DS A 属 于 大 量研 究结 果显 示 , 颅 内动脉 狭窄 ( I AS ) 是 引发 病 因解剖 提 供 相 关 的 理 论 指 导_ 缺 血性 脑血 管疾 病 的一 个 重 要 因 素r 4 ] 。 目前 我 国 侵入 性检 查 , 对 操 作者 的技 术 及 能力 等 要求 较 高 , 且
指导 。
多普 勒超 声诊 断仪 ( 德国 E ME公 司) , 经 枕 窗 及 颞 窗以 2 . 0 MHz 探头对 颅 内各血管 进行 检测 , 记 录其
脉动 指数 、 血流速 度 、 血 流方 向及频 谱形态 等各 参数
值。
D S A检 查 : 通过 D S A 数字减影 机 ( P h i l i p s公 司) , 采用 S e l d i n g e r 技 术 穿 刺插 管 并 予 以 正常 主 动
例, 女6 0例 , 平 均年龄 ( 5 7 . 2 +5 . 8 ) 岁, 存 在 高 血 压 病 1 5 9例 , 高脂 血症 9 O例 , 2型糖 尿 病 1 2 0例 , 吸烟 1 0 4例和 高 同型半 胱氨 酸血 症 8 3例 。 2 . 1 T C D、 D S A、 C T A检 查 阳性 率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支循环分为一级(原发性)侧支循环即 Willis环, 次级(继发性)侧支循环, 如眼动脉、软脑膜吻合支、脉络膜动脉、 脑外代偿等) 在各种代偿类型中,单纯Willis环代偿时脑梗死发生率最低,而软脑膜 或脑外代偿时则有较高的发生率,标志着一旦进入继发代偿,说明脑血管的 代偿能力已经很差,处于不稳定的代偿期
2.血管狭窄与年龄的关系:
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有年龄特征性。 青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较高(74. 5 %) ,,主要发生在 MCA (60. 8 %) , 其次为I-ICA(15. 7 %) 。 中年组及老年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存的比例较高(分别为 47. 1 %和52. 0 %)。
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时, 以单侧闭塞伴对侧狭窄者最多见,且 多发生于狭窄侧;同时,该类患者中可见到较多的前交通动 脉代偿,后交通动脉代偿不足半数,其可能机制在于单侧颈 内动脉闭塞时,该侧残端压力较低,虹吸现象使对侧血流通 过前交通动脉大量进入闭塞侧,因此通过狭窄处的血流速 较高,不断冲击斑块使之易于脱落,导致狭窄侧脑梗死的发 生。 有报道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时若发生脑梗死,则会出现以 下情况: (1) 具有Willis环侧支循环者临床症状较轻; (2) 具 有前交通动脉者较具有后交通动脉预后好; (3) 同时具有前 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较单纯具有前交通动脉预后好。
MRA 显示的Willis环形态有4种类型, Ⅰ型:Willis环完整; Ⅱ 型:Willis环前循环完整,后循环不完整; Ⅲ型:Willis环后循环 完整,前循环不完整; Ⅳ型:Willis环前、后循环均不完整。 Ⅰ~Ⅳ型分别占人群的44.31%、41.92%、6.59%、 7.19%[ 通过PCOA内侧支代偿有两种方式,如果ICA闭塞部 位在发出PCOA之前,侧支血流主要来源于椎基底动脉系, 通过PCOA及基底节区MMD血管供应ACA和MCA相应的 缺血区域;闭塞部位在发出PCOA以后,侧支血流可来源于 椎基底动脉系和通过PCOA沟通的ICA系统,最后通过 PCA与大脑前、中动脉的软脑膜吻合支实现代偿。
右颈内A闭塞后,颈外A经 眼动脉向颅内供血
软脑膜吻合支
软脑膜吻合支是一种次级侧支循环途径,在大脑半球的软脑膜内, 是大脑前、中、后动脉皮质支末梢之间的交通,如大脑中动脉主干闭 塞,软脑膜吻合支是侧支循环的重要来源,可经大脑前、中动脉末梢 间交通使大脑 中动脉分支逆行充盈,在小脑表面一侧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及 小脑上动脉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吻合支。 双侧病例组中扩张的软脑膜吻合支出现率高于单侧组,说明在双 侧阻塞中,软脑膜有重要的代偿意义。 各种继发侧支循环中,以软脑膜吻合支为主,有时来自颅外继发性 侧支循环也具有重要代偿作用。但软脑膜吻合支血管细小,一般仅 DSA 可直观地准确显示,而CTA 及MRA等一般显示不清,尤其不能显 示血流代偿方向。
左颈内A闭塞后,右颈内通过前交通支供血左侧大脑
眼动脉(OphA)
OPhA为ICA第一个较大的分支,眼动脉是沟通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的重要通路, 眼动脉大部分起自颈内动脉, 只有少数来自脑膜中动脉。 眼动脉通过动脉一动脉间吻合与颈外动脉的鼻支、颞浅支、脑膜中动 脉眶支及下颌动脉眶下支相交通而构成侧支循环。 当颈内动脉闭塞时,侧支通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Willis环,但是眼动 脉血流的改变不仅起侧支通路作用,同时是确定颈内动脉闭塞或狭窄 的重要指标,经过眼动脉的血流减少显示对大脑的血供减少。当眼动 脉血流方向逆反时,则应考虑颈内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 。
研究显示这些后组血管网供应丘脑和基底节后部,如果血管网发展良好, 可与顶部皮层下的髓质血管吻合,提供到MCA区域的侧支血供,但其作用有 一定限度。 对于烟雾病即使在后循环有阻塞性损害,椎基底系统仍提供侧支血流到 前循环,所以一个完整的或轻度受影响的椎基底系统可能是到前循环的唯一 有效的途径。
后胼周动脉
基底Moyamoya血管(MMn血管)
即脑底异常血管网,为烟雾病的一种特殊侧支循环方式,这些异常血管网 多由脑底部异常扭曲扩张的穿通支动脉构成。
一般可分为两组,前组MMD血管位于基底节区的前部,多由Heubner返 动脉、豆纹动脉及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后组MMD血管位于天幕裂孔上方,多 由脉络膜后动脉、丘脑膝状体动脉和其他丘脑穿动脉组成。前组MMD血管在 ICA狭窄较重时表现明显,;而后组在ICA末端狭窄程度较重,且合并PCA、基 底动脉或椎动脉的阻塞性损伤可能出现。
在颈动脉单侧狭窄时,前交通动脉是主要代偿途径,同侧的PCOA和软 脑膜吻合支也参与代偿。 双侧狭窄时,后交通动脉代偿是关键代偿方式,眼动脉和软脑 膜吻合支也参与代偿。 可以推测双侧颈内动脉狭窄 后侧支循环处于失代偿阶段,失去对脑保护功能。
在轻中度狭窄时,侧支循环与脑梗死的发生没有直接相关,而在 重度狭窄或颈内动脉闭塞时侧支循环丰富者脑梗死发生率低,充足的 侧支循环代偿可以有效防止血流动力学性以及分水岭梗死的发生,同 时有效的侧支代偿可以减经颈内动脉供血的负担,降低经狭窄处血流 的压力,从而减少血流的冲击,可减低因斑块脱落导致的脑梗死发生。 可见,侧支循环可以有效改善脑灌注状况。 尽管侧支循环决定了缺血区的残余灌注,但两者间的精确关系和 各侧支循环间的相互影响目前尚不明了。侧支循环的代偿不仅影响脑 梗死早期临床症状的改善,而且也影响着患者的长期预后。 丰富的侧支循环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但也会有异常发展的侧支 血管破裂出血,尤其当大面积脑梗死伴丰富侧支循环且治疗不当时 临床研究发现,仅血管直径> 1 mm时才能有效提供侧支血流,这也 是许多学者将MRA图像上直径> 1 mm的血管定为侧支循环存在并开 放的原因。
采用x2检验,在重度狭窄和闭塞的患者中比较各种侧支循环类型 出现频度,结果显示P<0.01,可见不同的狭窄程度其侧支循环的类型 存在显著性差异,即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最容易出现前后交通动脉、软 膜吻合的联合代偿,而重度狭窄时,单纯前交通或后交通代偿以及联 合代偿均无明显差异。
轻、中度颈内动脉狭窄时,侧支循环对于防止脑梗死无明显意义。 重度或闭塞时,有侧支循环者不易发生脑梗死。
颈外动脉系和ICA系可通过硬脑膜吻合支代偿。由于该侧支血管为脑 底动脉环闭塞后的重要血供来源,在外科治疗中应尽量避免对这些血管 的损害。
颈外动脉分支参与代偿时, 除DSA 外, CTA 及MRA 部分也可较清晰地显
示
单侧颈内动脉狭窄后侧支循环的形态学特点
下图示左颈内重度狭窄, 正、侧位片几乎无供血
Willis环
Willis环是调节脑血流循环的重要结构,通常认为在 脑缺血患者中,首先起代偿作用的是一级侧枝循环即 Willis环,只有当Willis环功能不良是次级侧枝循环才开放, 研究显示当颅内动脉狭窄超过75%时,将引起血流动力学 的改变,颅内可能有侧枝循环形成。前交通动脉在侧支代 偿中最为重要,后交通动脉次之。较粗的后交通动脉(直 径> 1 mm)可预防同侧颈内动脉闭塞引起的分水岭梗死 WilliS环提供代偿能力的大小受该环的变异影响。如 果WithS环的所有血管段都是开放和低张力,发育好,其 代偿能力就好,可是这种情况只占研究对象的20%。因此 willis环的变异对治疗和预后判断很重要,尤其在需要通过 闭塞ICA来治疗的病变中更重要。如果WilliS环不完整,尤 其ACoA、PCOA狭窄或缺失,其代偿功能受限。
不同性别患者脑动脉狭窄的3 种空间分布无明显差异。
图1
脑动脉狭窄随年龄的变化趋势
老年组( ≥60 岁)
青年组(18~44 岁) 、中年组(45~59 岁)
3. 脑血管病狭窄的危险因素: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缺血性脑血管 病危险性升高的惟一血脂指标
4. 侧支循环概述:
侧支循环的分类:侧支循环的建立是动脉阻塞的继发效应。
右侧颈内A也无对侧代偿, 但椎动脉系统的代偿明显
下图示右侧颈内虹吸部、左MCA狭窄后的患者
采用x2检验,分析临床上出现脑梗死与否与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P=0.409,没有显著差异,可见临床上是否出现脑梗死与狭窄 的程度并无直接关系。
依狭窄程度和侧支循环的有无分组,采用秩和检验,p<0.001,可见 不同的狭窄程度与其侧支循环的有无存在显著性差异,即狭窄程度越高, 越容易出现侧支循环的代偿。
左MCA闭塞后,左ACA及PCA的软脑膜支共同代偿供血
左MCA闭塞,经其它皮层动脉的软脑膜支供血
脉络膜前动脉(AChA)
在PCoA远端2一5mm处自IcA外下侧壁发出。是一种少见的侧支 途径,主要供应视交叉下面、视束2/3、灰结节、乳头体、大脑脚中 1/3等处,在侧脑室下角脉络从,与脉络膜后外侧动脉吻合。 当ICA或AChA(脉络膜前动脉)近端阻塞时,其侧支血流来源于 后部循环的逆向血流,主要是供应MCA区域,通过椎动脉造影可以显 示AChA的逆行灌注。研究显示AchA的这种逆行灌注的出现可能是同 侧IcA系统阻塞的一种征象,尤其是伴有PCOA的变细或阻塞,对其周 围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TOF 法MRA 上脉络膜前动脉显示很差,不能 对该血管的侧支代偿功能做出评价, MRA的主要限制是分辨率,小 于0.8mm的血管难以显示。
后胼周动脉是一种少见的侧支循环途径,其侧支血流来源于大脑后 动脉的逆向血流,绕胼胝体压部与大脑前动脉吻合。后胼周动脉的这 种侧支灌注的出现可能是同侧颈动脉系统阻塞的一种征象,尤其是伴 有后交通动脉的变细或阻塞。
颅内外其他分支和硬脑膜吻合支
在ICA闭塞严重时,脑底动脉环严重损伤,脑底动脉环常完全闭 塞,脑内的主要血供不能通过颅内代偿,侧支血流唯一的来源于可能 就是颈外动脉的分支,如头皮动脉、颌内动脉,造影时可见其增粗,但 因为解剖原因,这种侧支血管形成较慢,在筛部出现频率较高,也较早。 颅外代偿可通过相关的肌支及穿支向脑组织提供侧支灌注,主要以颈外动脉上 颌内动脉分支和面动脉的终末支与眼动脉间的吻合为主, 翼管动脉可直接沟通颈 内、外动脉, 枕动脉既可在颈外动脉与椎动脉间架起血管“桥梁”,又可经乳突及 顶 骨穿支与颅内血管建立联系,而颞浅动脉、圆孔动脉等也可提供额外侧支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