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认识米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认识米教案

【篇一:《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与反思】

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页例4及有关

练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米=100厘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1米的实

际长度,形成1米的长度观念,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

大家在交流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

(板书课题)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二、探究新知。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56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

再估计一下,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呢,再说说你

的身高比1米高呢,还是不到1米?

师: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

带慢慢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

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启发:指着拉开的绸带,这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

长呢?(可

以用尺量)那请小朋友用你们的尺量一下。(得出用厘米尺量很不

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这样测量你感觉怎么样?(很麻烦)

师:看来同学们如果用自己的尺子来量很麻烦。那谁有更好的办法呢?(做一把更长的尺子)大家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

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宝贝,用它很快就能量出绸带的长,想不想知道

是什么?

2、认识米尺。

老师出示米尺。

(1)谈话: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

(课件出示米尺图)这就是米尺的缩小图,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数字不同,刻度线不同)

(2)请一位学生拿自己的尺子来量一量老师的米尺上从0刻度到

10刻度有多长?(10厘米)

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3、用米尺量。

(1)谈话:怎样用米尺量出刚才绸带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谁来试一试?指名量出1米的绸带。你是怎么量的。

小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

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课件演示)

(2)提问: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们刚才在自己身上估计的1米对不对?同桌合作量一量,并把标签帖正确了。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长?

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多还是少?多几厘米?

(4)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小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

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再量一量。

交流。问: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量一量)

(6)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

三、方法应用。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牌大约有3人。

2、小组活动。

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

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小组活动。组织交流。

3、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1米的大概长度,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米?能再找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找到这样的位置吗?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设计。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1)量一把牙刷的长,用()做单位。

(2) 量篮球场的长,用()做单位。

(3) 从直尺的0—1是()厘米;

从直尺的0—5是()厘米。

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9()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4、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0()

曲别针长3()一张床长2()

教室长10()桌子高90()

操场长200()一个杯子高10()

桌子长100()或是1()

5、判断:

(1)小红身高是145米。()

(2)操场上的跑道长300米。()

(3)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

(4)因为 1米=100厘米,所以长度单位厘米大于米。()

(5)一根跳绳长3厘米。()

(6)一枝铅笔长13米。()

六、板书设计。

认识米用米量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1米=100厘米教学反思:《认识米,用米量》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厘

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

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重点考虑到如何引

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地探究新知、感受新知与运用

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1、引导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走进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本着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我有意地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学习新知和解决

问题,使学生觉得“我能行”而信心十足地自主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自觉地带着生活经验和“我能行”的信心自主

地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等活动出色地完成了学习

任务。可见把生活经验和新知相互融合相互转化,是学生主动建构

新知的重要途径。

2、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要想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获取

知识。必须把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调动起来,并拓宽自主学习的

空间,使学生真正有了自我学习的辽阔天地,学生才能主自地发展。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正是有利于学生主动

发展的学习方式。在主体性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必

须先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再引导和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才能

进行有效地学习。教师要求学生用小尺子量绸带的长度,有意给学

生设“难”,让学生在量中体会到尺子小,费时又费力,要放弃又觉

得自己能行而产生心理矛盾,使认识米尺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这

种需要是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认识米的动力。教学中,给学生动手操

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玩”中,轻松、愉快地领会和获取新知,

本课的教学以始至终都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了认识米、感受1米长度和用米量的教学。学生有了自我操作

的机会和空间,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与提高。合作交

流是主体性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遇到一人难以完成或

有异议有困惑的问题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发掘学生的智力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