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
《植树的牧羊人》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植树的牧羊人》。
我将从说教材、说三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等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具体说课设置如下:一、说教材:1.教材与课文内容简介《植树的牧羊人》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记述了一个牧羊人凭借自己的双手,在贫瘠荒原坚持不懈地种树,最后将荒原变成绿洲的故事。
课文赞美了牧羊人的顽强毅力和无私大爱,以及突显了平凡人力量的伟大。
2.学情简介七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通过自主阅读能初步把握这篇文章的大意。
同时,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文中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孤独中坚持种树的毅力以及这种行为的意义,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单元目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生划分出段落层次,抓住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
结合七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还不足的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置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如干涸(hé)、坍塌(tān tā)、慷慨(kāngkǎi)、沉默寡(guǎ)言等重点生字词。
(2)学会运用圈点勾画法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整体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默读法,找出文中对牧羊人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和高原的景物描写,分析牧羊人形象。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法,分析牧羊人的象征意义,体会牧羊人无私奉献、勤劳、坚韧的精神,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牧羊人植树的故事,理解牧羊人的象征意义,学习牧羊人无私奉献、勤劳、坚韧的精神品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标中明确提出,初中阶段的学生,要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扩大阅读范围。
并根据单元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我将教学重点设置如下:)学会运用圈点勾画法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整体内容2.教学难点(根据七年级学生人生阅历和文化积累不足的学情,我将教学难点设置如下:)认识牧羊人的形象和象征意义,感知牧羊人的精神内涵。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信息梳理故事情节,并且结合情节概括文章内容。
2. 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节来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3. 运用对比的方法,感悟文章主题;了解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说教学重、难点:1. 抓住主要信息梳理故事情节,通过情节要素概括文章内容。
(重点)2. 运用对比的方法,感悟文章主题;了解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难点)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通过两张(PPT)对比,引出文章的主要人物——艾力泽·布菲(牧羊人)二、情节梳理1. 由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中的关键词“长期观察”引导学生快速勾画出表示时间性的词语。
设置意图:采用跳读的方法,学会长文快读。
2. 以时间为线,学生默读、勾画出牧羊人活动的主要信息,并填写表格。
设置意图: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
3. 根据表格梳理出概括内容的要素,学生抓住表格中的要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设置意图:突破概括内容这个考点。
三、感知人物精神品质1. 学生紧扣故事情节,整体感知牧羊人的精神品质。
设置意图:1.在说教学过程中,前后之间衔接紧密。
2.学生可感知四字词语在汉语言中的地位。
2. 通过牧羊人的形象具体感知人物的精神品质。
设置意图: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四、深入理解人物精神,体悟文章主旨1. 展示表格一,通过牧羊人的事业与牧羊人的处境作出对比,理解牧羊人的精神之伟大。
2. 展示表格二,通过牧羊人的事业与一战二战的灾难作出对比,理解牧羊人的精神之伟大。
设置意图:两个表格的设置有递进关系,一个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来看待的,一个是站在社会的角度来看待的。
这样的设置更能体现牧羊人精神之伟大,也更容易让学生对牧羊人产生敬佩之情。
3. 理解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设置意图:1.解决文章全文的结构问题。
2.更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牧羊人的这种赞美之情。
《植树的牧羊人》 说课稿
《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植树的牧羊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的一篇小说。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荒漠中坚持种树,最终将荒地变成绿洲的故事。
本文的主题深刻,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传递了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在语言表达上,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简洁的叙述,生动地刻画了牧羊人的形象,使读者深受感动。
从单元编排来看,本文所在的单元以“人生之舟”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植树的牧羊人》作为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对于落实单元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把握还不够成熟。
他们能够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但对于主题的挖掘和深层次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激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细节描写,分析牧羊人的形象。
(2)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悟牧羊人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牧羊人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分析牧羊人的形象,体会其精神品质。
2、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主旨,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
《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植树的牧羊人》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法国作家让·乔诺的绘本小说。
文章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借自己双手,几十年如一日在贫瘠荒原顽强地种树,最后将荒原变成绿洲的故事。
本文语言质朴,但所表现出来的主旨却震撼人心,不仅能很好的诠释单元主题,还能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生,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1.学习状况:已初步掌握采用圈画关键句梳理思路的方法,并且阅读过类似的文章,有相关知识储备。
2.学生情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兴趣点往往集中在直观教具或生动有趣的事例上;山区民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弱。
3.解决对策:结合已有知识储备,激发学习兴趣,建构知识。
仿照示例,圈点批注。
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通过抓住景物的变化,了解景物描写与对比写法在文中的作用;2.通过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描写牧羊人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了解牧羊人的精神品质;(重点)3.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牧羊人精神,学习做一个“牧羊人”。
(难点)四、教学过程(一)观看动画,激趣导入引导学生观看善洲林场荒山变绿洲的动画,再由学生讲述杨善洲的事迹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1.激发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创造性的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2. 激发对新知识的兴趣、好奇、记忆和情感,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
(二)出示目标,把握学习要点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齐声诵读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1.指引教学过程,为教与学提供方向;能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充分参与到教学中。
问题链1:我三访牧羊人各见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景物描写的句子,提取关键词描述作者所见到的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把三幅画面进行比较,发现作者运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出牧羊人的伟大。
设计意图:1.对比景物,感受荒山巨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为下一教学环节做下铺垫环节二:分析细节,感知人物问题链2:牧羊人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分析示例,得出方法课后示例: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生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第【1】篇〗《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各位领导、同行、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植树的牧羊人》,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练习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植树的牧羊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个单元共有四篇课文,都从不同的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彰显着理想的光辉和人格的力量。
单元提示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下,学习抓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
《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坚持种树,使荒漠变成美丽富饶的家园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从农夫身上可以学习什么精神,以及学习作者如何表达这一主旨的。
根据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制定为以下几点:1.对文中出现的部分词语进行正音和释义,如:正音:干涸废墟坍塌琢磨薰衣草乍看微薄薄荷榉释义:干涸、坍塌、不毛之地、溜达、琢磨、沉默寡言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环境的写作方法,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习牧羊人的优秀品质,养成保护环境的自我意识。
布卢姆认为:“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手要环节”,本节课的四个目标符合课文特点,适合学生学习掌握。
鉴于以上学习目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1和2。
二、说教法鉴于七年级学生具备相应的认知能力,形象思维还比较丰富的特点,罗辑思维的能力已加强,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等特点,我将以启发教学为主,配以问答法、讨论法、朗读法和讲授法辅助教学。
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问答法、讨论法教学,不仅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且学生自己也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同时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
植树的牧羊人一、引言《植树的牧羊人》是一篇感人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普通牧羊人为了改善环境而自愿植树的故事。
本篇说课旨在通过解读《植树的牧羊人》,让学生了解到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植树对环境的积极影响;2.掌握一些常见的植树方法;3.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2.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植树的牧羊人》,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植树的牧羊人》的故事情节和主题;2.分析并总结故事中的植树方法和环境保护意义。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2.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行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植树为什么重要?”,引发学生对植树和环境保护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故事(20分钟)让学生阅读《植树的牧羊人》故事,并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
3. 讨论植树方法(15分钟)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常见的植树方法,如种植适应本地气候的树种、合理配置植树空间等,并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4. 学习环境保护(15分钟)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或课堂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减少碳排放等,并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施环境保护措施。
5. 完成任务(20分钟)让学生分为小组,设计一个宣传植树和环境保护的海报或口号,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植树对环境的积极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展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进行评价。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一、教材背景《植树的牧羊人》是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13课,是一篇散文,作者是马致远。
本文主要讲述一个庄稼汉在植树过程中,充满信仰和用心的言行,让人们感受到植树的重要性和作为一个牧羊人的责任。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2.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3.掌握本文的生词和词语;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文章中人物性格、情感、意境,并体会文学寓意;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简单的散文;3.能够培养学生的植树意识和责任感;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树、护树意识;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3.培养学生的信仰、乐观和人格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文章主旨的理解和分析;2.讲解文章的修辞手法和思想内涵;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植树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2.理解文章中的古文表达和生词语汇的掌握。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1.熟读全文,理解文章主旨;2.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3.探究文章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内涵;4.学习生词、短语和古文表达;5.进行小组讨论或班级发言,探讨植树的重要性和方法,并分析散文中的语言、修辞和表达方式;6.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环境问题,并让学生参加植树活动。
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布置话题,引起学生兴趣;2.朗读法:这篇散文是古文,需要朗读;3.问题引领法:通过提问,让学生理解文章,探讨文章的思想和情感;4.互动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发言,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增强主动性和合作精神;5.视听并茂法:通过影片、图片或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进行视听体验。
五、教学安排第一课时1.教师通过情境导入法,引领学生了解植树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2.教师朗读全文,让学生跟读或朗读一段;3.学生自主阅读全文,理解文章主旨和精神内涵;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夸张、拟人等;5.教师带领学生探究文章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内涵;6.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查找生词,并回答问题。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 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植树的牧羊人》,下面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 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2)“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这句话写 出了牧羊人凭借他的勤劳和毅力使这片荒地蔚然成林,表达了作者对牧 羊人的崇敬、赞美之情。 (3)结尾段运用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总结出牧羊人的精神品质— —一个具有顽强毅力、执着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同时表达了作者 对牧羊人的敬佩与高度赞美之情。
板块七、布置作业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 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 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去寻找为社会默默做贡献的普通人,采 访并记录他们的事迹,写下自己的评价和感受。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利 于加深学生对牧羊人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把感悟 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在生活中。
第二部分(13~18)再见牧羊人,写了老人坚持植树的感人情景以及 高原环境的迥异变化。 第三部分(19~21)写与牧羊人最后一次相见,高原成了乐园,“他 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7.本文是以什么顺序叙述的?详写了哪些内容? 本文以时间顺序,详细写了“我”三次遇见牧羊人的经历。 明确: 一访牧羊人,画面一:废弃的村庄; 二访牧羊人,画面二:绵延的森林; 三访牧羊人,画面三:充满活力的乡村。
③从人与自然的角度看,牧羊人种植树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 意识,也激励世界各国的人们关注森林再生问题,促进世界环保事业的 发展,为森林再生做出了巨大贡献。 【设计意图】结合资料,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文章的主题,拓展学生 对文章主题认识的深度。
七年级语文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本课是一篇著名的绘本故事,作者虚构了一个在贫瘠荒原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突出人物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全文以叙事为主,展示牧羊人改造荒原的努力,最后以议论点题。
因此,本课在阅读方法上主要运用默读,在分析文本时主要采用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
本课重在学生自身从文本中获得的阅读体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自已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引导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价值取向。
二、说教学目标1、采用局外人“我”的第一人称视点叙事,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2、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的写作方法。
3、学习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4、培养热爱大自然,以及充满自信并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牧羊人这个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念,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
教学难点: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精妙的比喻,使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四、说学情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毕业进行初中学段的学习,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也大大提高了同时,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和口头表达能力,基于此,在教学中可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初一学生对生活、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对于文本延伸作者所想表达的生命与责任,学生可能不容易发现或体会,因而在本文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注意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态度,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生命的意义。
第二,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第三,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
《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植树的牧羊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植树的牧羊人》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之舟,所选课文都是关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借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在荒漠中植树造林,把荒地变成绿洲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向初中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但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和阅读经验有限,对于一些深刻的主题和复杂的情感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生字词,掌握“干涸、坍塌、酬劳”等词语的含义。
(2)了解故事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3)学习人物描写方法,分析牧羊人的形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默读、精读等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故事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学习人物描写方法,分析牧羊人的形象。
2. 教学难点:感受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第【1】篇〗《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植树的牧羊人》,我将从教材地位,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五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这一篇课文围绕选自第四单元弟14课,本单元课文体裁丰富,形式多样。
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处处彰显着理想的光辉和人格的力量。
本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漠中默默无闻种树的故事,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
赞美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本课的出现,可以让学生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给学生一次特殊的情感体验。
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作者情感难度不大,但在如何运用正确的写作方法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牧羊人那样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希望借这篇美好的文章唤醒孩子们的爱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而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本班学生聪明活泼的这一特点,在本节课上我主要采取了,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默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师点拨法。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会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草原上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牧羊人的语句,谈谈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2)合作探究阅读并谈谈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牧羊人以非凡的毅力,植树造林,种植希望和幸福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
五、教学过程:本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细节探究总结课堂,拓展延伸布置作业,课后巩固(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导入情节的创设,是兴趣激发的一个重点,也是创设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第1篇】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初中语文组考生,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植树的牧羊人》进行解读。
【板书题目】一、说教材《植树的牧羊人》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小说。
本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漠中默默无闻地种树的故事,他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
文章咱们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以及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好这篇文章,对于培养学生乐观坚强、勤劳坚韧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积极的意义。
二、说学情本文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这时的他们已经拥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对于人生意义和人格品质有自己的思考。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进行,这样对文本会有一个更加丰富的感受。
此外,这是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小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简要补充小说的基本知识,以引导学生形成对于小说这类文体的整体印象。
三、说教学目标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在小说教学的建议,紧扣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目标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将做如下设计:1.抓住作者对牧羊人的细致描写与高原情况的变化,把握文章线索;(是本课的重点)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运用评论深化主旨的写法,分析理解人物性格;3.感悟主人公朴实真挚的善念及执着的精神。
(人物性格分析和主旨感悟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一)说教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难点和教法学法。
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圈点勾画、指导和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这里,我主要采用圈点勾画法和讨论法。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精选7篇)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精选7篇)《植树的牧羊人》篇1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
2.理解牧羊人的品格。
3.理解牧羊人奇迹的意义。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作家、电影编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的作家之一。
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让•乔诺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
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动画短片奖。
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第一步,泛读课文,校正读音,积累词语,理解结构。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表现牧羊人品格的文字,用标出环境描写的文字,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用序号标出意义段,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要阅读的过程校正读音,积累词语:坍(tān)塌废墟(xū)流淌(tǎng)缝隙(xì)琢(zuó)磨沉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流淌:液体流动。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酬劳: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
植树的牧羊人一、引入在我小时候,有一位老人,他姓王,在我们村庄里是一个有名的木匠。
他的家在山脚下,紧挨着一片茂密的树林。
每天清晨,他都会走出家门,牵着自己的几只羊,前往山林,做着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帮助农民植树。
二、故事情节当时,我们村庄的居民以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
由于季节性干旱和人类活动所致,一些山区土地上的树木被大量砍伐,导致土壤退化和水源不足。
为此,政府出台了《等外植树造林办法》,倡导全民参与植树和管护森林。
可是,当时由于经济原因和农业地位,许多农民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去参与植树。
而这位老人就成了他们中间的“牧羊人”。
他手上经常拿着一个小锄头和一把菜刀。
当他到达山林时,就把羊关在树林的一角,然后开始种植年轻的树苗。
他不仅植树,而且深度施肥和浇水。
在中午时分,他就会回家,但是他会留下羊在树林里,让它们帮助治理草和干草,也可以吃树皮、松树和树叶。
等到晚上,他再赶回山林,把羊带回家。
这已经是他每天坚持的工作了。
我们那个年代,植树造林工作是认真的;他的行动感动了我们所有村民。
我们甚至会积极参与植树活动。
三、故事启示老人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大量资金或者影响力而不去参与保护环境的工作。
我们可以从一点一滴开始,从自己的生活中开始,从最小的行动中开始,不断地改善环境,让我们的行动传递爱与责任。
老人的精神也提醒我们:在保护环境上,没有个人的能力太小,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热情与行动,去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可能做的不是像老人那样每天亲自去种树,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推动绿色生活,例如减少用塑料袋和不抛弃垃圾等。
在一个社会中,保护环境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贡献,不是政府和有钱人的专利。
老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四、结尾我在这里要表达我对这位老人的敬意。
他不仅帮助了我们的村庄,还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位“植树的牧羊人”,通过他们小小的行动,为环保事业的推动做出贡献。
虽然这位老人已经去世,但他所做的一切根深蒂固,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
各位领导、同行、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植树的牧羊人》,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练习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植树的牧羊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个单元共有四篇课文,都从不同的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彰显着理想的光辉和人格的力量。
单元提示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下,学习抓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
《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坚持种树,使荒漠变成美丽富饶的家园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从农夫身上可以学习什么精神,以及学习作者如何表达这一主旨的。
根据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制定为以下几点:
1.对文中出现的部分词语进行正音和释义,如:
正音:干涸废墟坍塌琢磨薰衣草乍看微薄薄荷榉
释义:干涸、坍塌、不毛之地、溜达、琢磨、沉默寡言
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环境的写作方法,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习牧羊人的优秀品质,养成保护环境的自我意识。
布卢姆认为:“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手要环节”,本节课的四个目标符合课文特点,适合学生学习掌握。
鉴于以上学习目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1和2。
二、说教法
鉴于七年级学生具备相应的认知能力,形象思维还比较丰富的特点,罗辑思维的能力已加强,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等特点,我
将以启发教学为主,配以问答法、讨论法、朗读法和讲授法辅助教学。
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问答法、讨论法教学,不仅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且学生自己也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同时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运用朗读法,教会学生如何能够以声传情的朗读,具备初步的朗读能力。
在教具上,我采用的是多媒体创设情景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主要教给学生以下两点:
1.掌握读书的方法,逐步学会读书,做到“四到”:
眼到——仔细看书,一览文意
手到——圈点勾画,摘记抄录
心到——揣摩领会,认真思考
口到——出声念书,熟读成诵
首先要求学生在默读过程中圈点批注,学生由于精神高度集中,眼脑作出快速反应,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共同得到锻炼,这样,进一步养成了学生自觉地阅读习惯。
2.学习抓住关键词、关键句理解文意的能力,形成较丰富的语感。
四、说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一个流程,这个流程设计合理学习的效率就高,反之,学习效率就要大打折扣。
由于本课篇幅较长,我设计了两个课时,以下说说我的设计。
第一课时:由六个环节构成。
(一)导入: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起与所学课文的联系,为此,我创设了以下导入语: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同学们认可这句话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看看主人公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做了多久,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什么?
该导入语采用激疑设问的方式引发学
生的思考,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对作者,要求学生用名、时、地、评、作的方法掌握。
这也是交给学生记忆作家知识的方法。
(三)释题: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关注题目。
【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1.百草园生活。
2.三味书屋生活。
】
(四)整体感知全文。
要求:默读。
读不准的字音看课下注释或用笔圈出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完成了教学目标1的学习。
(五)再次默读课文,为全文划分段落,理清结构脉络
(六)自由选择段落或找出环境描写的段落朗读,做到音义结合。
(五)(六)环节每次默读的要求不同,意在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后布置了两个作业1.掌握生字词。
2.熟读全文,找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思考牧羊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作业是为了巩固课上所学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第二课时:由六个环节构成
一、检查上一节课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二、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课文内容讨论牧羊人是个——
的人?
三、分析对比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问题一:第一次见面时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问题二:第二次、第三次见面时的环境有什么样的改变?
问题三:对比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学习后会得出以下认识:自然环境的改变,皆源于牧羊人持之以恒的付出——
种树,表达作者对牧羊人的崇敬之情,突出了课文的主旨。
四、探讨课文的主旨
围绕关键句展开讨论:怎么理解“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这两句话?文中两次提到“上帝”,其用意是什么?也可以结合思考探究三讨论。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大胆发言,只要有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五、总结写作特色
1.对比描写环境,突出课文主题
2.人物描写,细节生动形象。
至此,完成了对教学目标的学习。
最后,结合本课所学,布置以下作业: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一个人物。
(150字左右)
六:说板书:一篇优美的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称,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也易于学生学习。
根据求实、求精、求新、求美的原则,我采用的是内容归纳式板书,设计如下:
第一部分1:赞美牧羊人
植放羊、种树
树一见荒地、废墟
的第二部分2—20:三见牧羊人养蜜蜂、种树
牧二见满是树木
羊三见87岁
人充满生气、富饶第三部分21:再赞牧羊人
板书与授课同步进行,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过程,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