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化学教学论

合集下载

化学教学论第一章

化学教学论第一章

或随后辅以理论分析和讲授,促使高师生真正懂得典型教例的含义,从中
受到启发,学到一些“本领”,并明确或树立先进的化学教育理念。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高师生“入门”,从教学技能
培养训练上教高师生“上路”,“上手”,从教科研思路上使高师生“开
点儿眼界”。
造的新物质。
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
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教育体制中设置,与化学科学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关学科的产生总是滞后于科学的 发展并且受教育教育实施主体的概念(价值观、人才观、
质量关等)的制约,而不均衡地迂回前进。
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
我国于1865年起始在学校里开设了化学课程。我国 早期的化学启蒙者-----徐寿所开创的译述欧西化学名著 及在《格致书院办学章程》中所倡导的授课方式(“学者
可任取某学,逐次讲习、如欲另习他学者,亦可商定考求”)和
教学方法(“所有功课,全赖学者自行工苦,殷勤习学,本书院不过略
助讲பைடு நூலகம்,以便明通”)以及考试制度和记分方法等
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
化学门科目主课有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应用化学、理论及物理化学实验及化学实验等,辅课有
微分积分、算学演习、物理学、物理学实习等
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
4
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 它的研究对象时化学教育系统,即研究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 作用及其 统一。 在组织实施本课程时一定要采取通过实践环节来带动有关理论学习的策 略,为高师生提供探究、体验和反省的情境和机会。也就是说,尽可能的 利用本届同学和往届同学的典型教例及优秀教师的示范(亲授或录像), 对高师生进行活动的榜样教育,或让他们结合实例相互访问、探讨,同时
让他们试探着去组织、设计并实施,学会解释、预测或控制探索的问题和 现象。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化学教学论科学教育是传授科学、技术及人文伦理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惯,培养学生成为有同情心的人,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人生。

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化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

教学设计是预先构思并表达关于教学活动目标、过程和结果的意象的观念结构和活动方案的过程。

教学模式是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一种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及体系。

化学教学策略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

教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它往往既含有操作的成分,有含有心智的成分,能影响教学活动的效率。

教学情境是指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学生所要研究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

化学教学实验是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或学生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化学实验仪器、设备和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实验条件下,改变实验对象的状态和性质,从而获得各种化学实验事实,达到化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5、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新课程的三种评价方式分别为纸笔测验评价、研究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

其中,纸笔测验评价注重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档案评价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研究和反思过程;活动表现评价则从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各项研究活动中的表现入手。

后两种评价方式值得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力提倡。

7、影响教材质量的因素包括目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测试等。

___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在教学情境设计和情境教学中,需要注意情境作用的全面性、全程性、发展性、真实性和可接受性。

教师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包括遵守语言逻辑规律、适应教育教学要求和符合化学学科特点等。

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

§ 2-1 化学课程发展概述 一、基于科学素养的化学课程
1.化学课程的概念
化学课程是为实现化学教育目标所设计的 全部内容。
2.科学素养的含义
一个是指有学识、有教养的(专家);另一个是 指能够阅读、书写和计算,有文化的(公民)。国 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的内涵包括:①基本了解 科学知识;②基本了解科学的方法;③基本了解科 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体系
5项一级主题 18项二级主题 共100条

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评价
倡导多元化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 活动表现评价 书面评价
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析
1.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高 中 课 程 具 有
更鲜明的时代特色 更宽广的选择空间 更深刻的人文内涵 更多样的评价方式 更全面的科学素养 更自主的探究活动 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更扎实的教学研究 更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种主要的化学教育价值观的比较
科学主义的化学教育观
让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 基本要素和基本结构,获得 智力上的发展,从而达到对 化学知识的保持、检索和迁 移。
人文主义的化学教育观
使学生受到化学的思 想和方法的熏陶,了解化 学与自己和社会生活的关 系,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 的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 潜能的培养和自我价值的 实现。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要素以及要 素之间形成的关系
宏观结构(课程的组织形式等)
化学课程
微观结构(课程目标、内容等)
§2-2 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 学科课程:是指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以 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所组成的课程。 优点: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有助学生学习 和巩固基础知识,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 缺点:造成和加深学科分隔,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 实际和社会实践,妨碍课程内容更新和综合素质提高。 ●活动课程:是指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界限,以学生的兴 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 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优点: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主动获得,重视学生在活动 过程中的各种经历、体验、感受和感悟。

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化学部分,主要涉及溶液的概念、溶液的制备以及溶液的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溶液的定义、溶液的制备方法、溶液的浓度、溶液的稀释、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溶液的概念、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溶液的性质。

难点:溶液的浓度计算和溶液的稀释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烧杯、量筒、滴定管等)、实验药品(食盐、糖、水等)。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实验药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如盐水、糖水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溶液的存在,并引发学生对溶液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讲解溶液的定义、制备方法和性质。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溶液制备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

4. 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备不同的溶液,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医疗、饮食等。

六、板书设计溶液的概念、制备方法、性质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溶液的形成过程。

2. 计算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如何进行稀释。

3.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并说明其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了解了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溶液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溶液的概念、溶液的制备以及溶液的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溶液的定义、溶液的制备方法、溶液的浓度、溶液的稀释、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等。

(完整word版)化学教学论的整理供参考

(完整word版)化学教学论的整理供参考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新理念有哪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知识●给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理解化学,体验化学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机会实践、做实验、主动探究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化学知识对人类的贡献●对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2.三层次、两类型、三阶段指的是什么?●三层次: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两类型:必修选修●三阶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必修阶段高中选修阶段3.杜郎口教学模式与新课标有何联系?4.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实际、实践指的内容是?5.教师应该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目标,提出问题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新旧联系,启迪思维反馈调控,实现目标6.化学教学的特殊性原则有哪些?●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的原则●归纳共性与分析特征相结合的原则●形式训练与情景思维相结合的原则●年龄特征与化学用语水平相适应的原则7.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有哪些?●信息法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8.电化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电化教学是传统教学工具的补充、发展、和改革。

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教学方法的一种革命。

电化教学用于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增强学生感知;能帮助学生理解形成化学概念;能帮助学生掌握微观世界抽象化学原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9.什么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时间系统,它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一特定教学行为,或再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培训教师技能的方法。

10.STS教育是什么?STS教学是科学、技术、社会的简称。

11.标准化考试的几个概念常模参数、标准差、区分度、信度、难度、效度。

●常模参数:一定人群在测验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情况的概括性数字量度。

标准差: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区分度:衡量题目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是指一道题能够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来,即题目的鉴别力。

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美) R·布里斯著:《化学的今天和明天 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 性的科学》,华彤文,宋心琦,张德和,吴国庆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年; 2.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7 年; 3.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系统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年。
1-1 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 1-2 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1-3 化学教育的新视野 1-4 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
主要内容:
1-1 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
1.1.1 化学发展简介(课下自学) 1.1.2 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1.1.3 国外化学教育的发展状况(参看阅读材料,自己查找相关文献) 1.1.2 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几个时期:
2
1-4 化学教学论课程的目的、任务、教与学的方法考核
《化学教学论》的教学目标: 一是让学生获取先进的化学教育理论和观念; 二是让学生具备化学教学的实践能力; 三是能从事化学教学科学研究.
《化学教学论》基本要求是: 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高师生“入门”,从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教高师生“上 路”、“上手”,从教科研思路上使高师生“开点儿眼界”。总之,要为高师生 在教师专业的“应知、应会”的基本功上打好基础,利于他们在“职后定向教 育”研修、提高上不断攀登。
化学教学论
第 1 章 导论
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结合化学教学现状,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结 构,制定合理的学习和自我发展计划。 教学重点:
化学教育的新视野,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 教学难点:
化学教育的新视野,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
科学教育的广域4 目标: 1.态度。包括学生比较稳定的思想、兴趣和目的。 2.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探究过程;让他们按照探究过程来对待科学问题和 现象;让他们试探着去组织、设计并实施,学会解释、预测或控制探索的问题和 现象。 3.知识。发展学生关于科学事实、术语、概念、概括和原理的知识;同时还 包括它的社会含义、实际应用、历史方法和科学方法的应用。 4.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

[整理版]国家精品课程《化学教学论》电子教案全集精选全文完整版

[整理版]国家精品课程《化学教学论》电子教案全集精选全文完整版

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1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2-1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2-2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3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4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5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6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7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8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9-1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9-2课时计划(教案)编号:10“化学教学论”是教育学、心理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隶属于教育学中的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化学本科专业一门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微格教学实践三个部分。

本课程曾于1997年、2001年两度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旨在培养化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师教育能力,为他们成为优秀的中学化学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体系和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我校“化学教学论”课程,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内容体系结构,并添加了新的元素。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其中显性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微格教学实践三部分,随着时代变迁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本课程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字化探究实验”、“远程化学实验”研究实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引领基础教育进入数字化化学探究实验时代的新人才。

组织方式: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教学内容分为入门篇、理论篇、技能篇、实践篇,既保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和应用理论,更指导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提高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发展。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实验教学设计思想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进行实验内容设计,包括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务求所设计的学生实验符合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及实用性的原则。

教学方法:本学科的教学对象是化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因此我们在教学时着重体现师范性﹑示范性。

在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国家精品课程《化学教学论》电子教案

国家精品课程《化学教学论》电子教案

国家精品课程《化学教学论》电子教案第一章:化学教学论概述1.1 化学教学论的定义与意义理解化学教学论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2 化学教学论的发展历程了解化学教学论的历史背景掌握化学教学论的发展趋势1.3 化学教学论的基本原则与理念掌握化学教学论的基本原则理解化学教学论的教育理念第二章:化学教学目标与内容2.1 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理解化学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掌握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2.2 化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了解化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掌握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2.3 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与评价掌握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方法了解化学教学目标的评价体系第三章: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3.1 化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理解化学教学方法的意义与作用掌握化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策略3.2 化学教学手段的运用与创新了解化学教学手段的种类与特点掌握化学教学手段的创新与运用方法3.3 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评价与改进了解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评价指标掌握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策略第四章:化学教学环境与资源4.1 化学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理解化学教学环境的重要性掌握化学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方法4.2 化学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利用了解化学教学资源的种类与特点掌握化学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利用策略4.3 化学教学环境与资源的评价与改进了解化学教学环境与资源的评价指标掌握化学教学环境与资源的改进策略第五章:化学教学评价与反思5.1 化学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意义与作用掌握化学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方法5.2 化学教学反思的方法与策略了解化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掌握化学教学反思的方法与策略5.3 化学教学评价与反思的改进与提升了解化学教学评价与反思的改进与提升方法掌握化学教学评价与反思的有效运用策略第六章:化学教学中的学生学习与发展6.1 学生化学学习特点与需求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化学学习特点掌握针对不同需求学生的教学策略6.2 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掌握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方法6.3 学生化学学习评价与促进掌握学生化学学习评价的方法理解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发展的策略第七章:化学教学中的教师专业发展7.1 化学教师的角色与责任理解化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掌握化学教师的责任与专业要求7.2 化学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掌握化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与途径理解化学教师终身学习的意义7.3 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与自我提升理解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化学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与技巧第八章:化学教学研究方法8.1 化学教学研究的类型与方法理解化学教学研究的不同类型掌握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8.2 化学教学研究的设计与实施学习如何设计化学教学研究项目掌握化学教学研究的实施步骤8.3 化学教学研究的分析与报告学习如何分析化学教学研究数据第九章:化学实验教学论9.1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理解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与原则9.2 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学习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方法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技巧9.3 化学实验教学的评价与改进学习化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标准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第十章:化学课程与教材分析10.1 化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理解化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掌握化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与运用10.2 化学教材的类型与结构分析学习不同类型化学教材的特点掌握化学教材结构分析的方法10.3 化学教材内容分析与处理学习如何分析与处理化学教材内容掌握化学教材内容处理的策略第十一章: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11.1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理解信息技术对化学教学的影响掌握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11.2 化学教学多媒体资源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多媒体资源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掌握化学教学多媒体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技巧11.3 化学教学信息技术的评价与改进学习化学教学信息技术评价的标准掌握化学教学信息技术的改进策略第十二章:化学教学与文化12.1 化学教学与文化的相互影响理解文化对化学教学的影响掌握化学教学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2.2 化学教学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掌握跨文化化学教学的策略与方法12.3 化学教学文化的评价与改进学习化学教学文化评价的标准掌握化学教学文化改进的策略与方法第十三章:化学教学伦理与法律13.1 化学教学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规范理解化学教学伦理的重要性掌握化学教学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规范13.2 化学教学与法律的关系学习化学教学法律知识掌握化学教学法律风险的预防与应对策略13.3 化学教学伦理与法律的评价与改进学习化学教学伦理与法律评价的标准掌握化学教学伦理与法律改进的策略与方法第十四章:化学教学案例分析14.1 化学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分析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化学教学案例掌握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14.2 化学教学案例的编写与分享学习如何编写化学教学案例掌握化学教学案例分享的策略与方法14.3 化学教学案例的评价与改进学习化学教学案例评价的标准掌握化学教学案例改进的策略与方法第十五章:化学教学论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化学教学论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法了解化学教学论研究的新趋势掌握化学教学论研究的新方法与技巧15.2 化学教学技术创新与发展学习化学教学技术创新的动向掌握化学教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与策略15.3 化学教学论未来发展的展望理解化学教学论的重要性掌握化学教学论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家精品课程《化学教学论》的电子教案,共包含了十五个章节。

(word完整版)化学教学论

(word完整版)化学教学论

第1章导论思考题1、你如何认识中国当今化学教育发展的趋向?2、你对化学科学与化学教育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3、你对化学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必要性是怎样认识的?4、你对教师专业是怎样认识的?你心目中的化学教师形象是怎样的?5、有人主张化学教育就是以化学科学知识武装青少年的一种社会实践。

你对这种说法有什么认识?化学教学论第2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思考题1、何为科学素养?结合我国实际,查阅相关文献,试讨论为什么要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2、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试结合国内外化学课程改革的实例,就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有何影响?试结合实例展开分析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建构的内容体系有何特点?内容标准是如何具体阐述的?5、化学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结合具体实例加以分析?6、高中化学新课程有哪些特点?各个课程模块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功能是什么?化学教学论第3章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思考题1、三种不同课程理念所对应的代表教材分别有那些?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

2、结合国内外某种化学教材,具体说明教材栏目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3、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典型案例,思考“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的编写理念。

4、试讨论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

5、以现行化学教材的某一单元为例,分析“先行组织者”及其作用.第4章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思考题1、化学教学设计可以分为哪些层次?这些层次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2、现代教学设计跟“备课”是不是一回事?请详细论述。

3、阅读4—6中的案例1—案例4,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角度比较各有哪些特点?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

4、请查阅资料,结合社会生活,设计一个实践活动方案.5、请选择化学新教材中一章一节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教学方案。

化学教学论第5章化学教学技能思考题1、什么是教学情境?常见的化学教学情境设计途径有那些?2、化学教师应该首先掌握那些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3、任选一个课题,进行教学情境设计,尝试跟同学讨论交流修改后,进行小组试讲。

(完整word版)化学教学论重点

(完整word版)化学教学论重点

1、化学科学的概念、价值及特点2、化学课程的价值3、科学素养的内容4、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5、 STSE教育的实质6、课程P20~257、教材8、课程标准9、英、美等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共同点10、初、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理念、内容及结构特点11、初、高中化学教材编写的理念、特点及栏目结构设置12、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巧及要求13、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14、化学教学设计的依据及基本层次15、化学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16、教学资源分析的途径和方法17、学情分析的途径和方法18、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和需要注意的事项19、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目的和方法20、化学教学方法和特点及选择、组合、优化21、化学事实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教学策略及实施22、我国科学探究的要素及科学探究活动设计23、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优化原则24、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25、化学教学评价的理念、功能及常用方法26、化学学习评价的理念、方法及功能27、说课的基本要求28、化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及内容29、化学教师的基本素质构成30、专家型教师的特征2、化学课程的价值①对个人的价值:指化学对于个体适应社会、个体职业选择、个体认知发展、审美体验等意义②对国家、民族的价值:指化学对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经济、军事的发展意义③对化学本身的价值:培养公众对化学的理解和热情,有助于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课程也为培养自己的建设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科学素养的内容①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②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③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基于上述三点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理解科学本身;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4、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①在处理与他任何与环境的关系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概念、方法、技术和价值进行抉择②认识到产生科学知识必须一来探讨过程以及概念学说③能够分辨科学证据和个人观点的不同④能够证明事实和学说之间的关系⑤能够分辨科学和技术对促进人类福祉的功能和限度⑥了解科学和社会的关系⑦明白科学来源与人类的视野,并理解科学知识的暂时性,当资料充分后知识会改变⑧因为拥有充分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能够赞赏别人的科学成就⑨对世界充满乐观的态度⑩能够采用和科学相同的价值观,所以能够使用科学和享受科学⑪能够终身持续探讨科学并增加其知识5、STET教育的实质(Stience technology social education)STS、CTS,均将培养目标转向更多加关心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所谓“应用领先观”的教育理念,即讨论问题不再是从化学学科开始,随后编排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应用及技术和社会的思考,而改变为从事项(主题)及应用性的问题出发,根据学要合理编制有关化学学科知识,即从强调个人(学生)与学科知识导向更多关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社会价值,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第一篇:化学教学论以德为主1在任何一种有组织的教育中,四种“知识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2 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的学习而设计的内容,他与教学的起点(课程目标)教学的过程(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科书)和教学结果(课程评价)密切相连,课程实施就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化学课程是为实现化学教育目标所设计的全部内容。

公众的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二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

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一是理解科学本身;二是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4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是国家教育意志,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载体,课程结构的革新与实践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5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

必修课程模块有2个,化学1,化学2;选修课程模块有6个。

每个模块2学分,学生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学分。

高中化学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倡导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开展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建议理工类修至8个学分,化学类修至12个学分。

8 教材概念和形式(什么是教材呈现的形式)在传统观念中,化学教材就是学生学习的化学课本,即教科书,教科书是唯一的教材。

是教学内容的源泉和主宰。

现代观念认为,电子的,纸质的,视听的学习材料均可称为教材。

9 栏目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名实相副整体自洽数量适当便与运用 10 化学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教学设计经历了设计意识由朦胧到清晰,理念由自发到自觉,操作由经验到规范的发展过程。

国家课程《化学教学论》电子教案

国家课程《化学教学论》电子教案

国家精品课程《化学教学论》电子教案第一章:化学教学论概述1.1 化学教学论的定义与意义理解化学教学论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2 化学教学论的发展历程了解化学教学论的历史背景掌握化学教学论的发展阶段及主要成就1.3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熟悉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化学教学论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第二章:化学课程与教学目标2.1 化学课程概述理解化学课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方法2.2 化学教学目标明确化学教学目标的内容与分类学会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方法2.3 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理解课程标准的作用与意义熟悉教材的编写原则与结构第三章:化学教学方法与策略3.1 化学教学方法掌握化学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学会选择与运用化学教学方法3.2 化学教学策略理解化学教学策略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方法3.3 化学教学手段与技术了解化学教学手段的种类与作用掌握化学教学技术的应用与创新第四章:化学教学评价与测量4.1 化学教学评价概述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概念与作用掌握化学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4.2 化学教学测量熟悉化学教学测量的内容与方法学会制定化学教学测量工具4.3 化学教学评价与反思掌握化学教学评价的结果分析与处理学会进行化学教学反思的方法与技巧第五章: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5.1 化学教学设计概述理解化学教学设计的概念与流程掌握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5.2 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学会分析化学教学案例的方法与技巧掌握化学教学案例的编写与评价5.3 化学教学设计实践能够独立完成化学教学设计学会对化学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与完善第六章:化学实验教学论6.1 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与作用理解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6.2 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与策略学习化学实验教学的常用方法学会设计化学实验教学方案6.3 化学实验安全与实验技能培养掌握化学实验安全的基本知识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第七章: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7.1 化学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理解化学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外延掌握化学课程资源的分类方法7.2 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学习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方法学会化学课程资源的利用技巧7.3 化学课程资源的应用与实践能够运用化学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学会对化学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第八章: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8.1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的意义理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的基本原则8.2 化学教学信息技术的种类与功能学习化学教学信息技术的种类掌握化学教学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使用方法8.3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学会设计化学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案第九章:化学教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9.1 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化学教学研究的方法论学会运用化学教学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9.2 化学教学论文的写作技巧学习化学教学论文的写作规范掌握化学教学论文的写作步骤与要点9.3 化学教学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学会展示化学教学研究成果掌握化学教学研究成果的交流技巧第十章: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10.1 化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与趋势理解化学教学改革的驱动力与挑战掌握化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10.2 化学教学创新的理念与实践学习化学教学创新的理念学会化学教学创新的实践方法10.3 化学教学改革的策略与路径掌握化学教学改革的策略与路径能够规划化学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化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解析:化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

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

第一章导论P1 化学1.化学本身学科性质美国化学家布里斯罗概括: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

2.化学研究对象:(1)自然界里存在的物质(2)人类创造的新物质3.化学中最具创造性的工作:设计与创造新的分子。

P6 化学教育1.人们必须正确定位并实施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化学教育承载着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特殊任务。

2.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促进社会、学科、人的发展)(1)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2)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3)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4)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P10 化学教学论1.化学教学论的任务: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教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

2.研究对象:化学教育系统,即研究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3.对教育的理解: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第二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P13 化学课程1.什么是化学课程?化学课程是为实现化学教育目标所设计的全部内容。

2.化学课程包括什么?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它与教学的起点(课程目标)、教学的过程(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科书)和教学的结果(课程评价)密切联系3.化学学科的属性:化学教育的探究属性和社会属性,赋予基础教育化学课程以特定的内涵4.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重要归宿5.化学课程的主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6.化学课程的界定:(1)知识与技能方面(2)过程与方法方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21 课程结构1.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1)必修课程是每一位学生为达到规定的学业要求必须学习的课程,一般是工具性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知识和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

(2)选修课程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倾向等要求自主决定是否选择的课程,它从性质上可分为限制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

化学教学论[5篇范例]

化学教学论[5篇范例]

化学教学论[5篇范例]第一篇:化学教学论化学教学论是高校化学(师范)专业的一门教育必修课程。

理论部分阐述化学教学的原理、原则,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化学说课的理论及化学教学的组织、设计、实施、测量和评价的理论;分论部分分析化学教学各专题的内容要求及教学方法;实践部分主要以试讲或微格的形式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培养学生独立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具备优良的从教素质。

印象最深、受益最大的实例:回想我的高中化学学习生活,我记得我的化学老师非常关注每一位同学对他所教内容的掌握程度,有时甚至还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一对一的免费辅导,所以他跟我们走的比较近,同学们也都很喜欢他,我觉得他是一名成功的化学教师。

现在回想起来,这位化学教师其实在平常的教学中运用了很多化学教学论里面的许多理论呢!学习化学教学论的必要性: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教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我们的师范生在将来当教师时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少吃些苦头,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不至于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再浪费时间来摸索,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一点。

而且学了这门课程之后,可以让教师懂得如何把握课堂进度,如何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甚至于还可以设计课堂教学,推进化学教育事业的进步,充实化学教育内容。

基于以上观点,我认为学习化学教学论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议:1、化学师范类的专业必须开设《化学教学论》这门课程。

2、理论联系实际,让理论真正转化为学生内部的知识,使其将来当老师时能够实际运用。

3、授课时可以结合一些相关事例,可以播放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视频等。

第二篇:化学教学论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案列—网络媒体教学设计案我们选择了在课堂教学应用的一个案列:网络媒体教学设计案列。

关于多媒体教学设计案列教学中应用较多,在此不再讨论。

一、网络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法 1.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包括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和学习结果的描述等。

(完整)化学教学论

(完整)化学教学论

1、化学教学论的定义:是研究化学教育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化学教学系统2、中学化学教材教法课程开设于1932年,我国化学教育始于19世纪60年代3、考标准化考试涉及的量化指标及其含义:1)效度2)信度3)难度与区分度效度:表示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关程度,它是衡量考试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信度:表示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考试结果之间的相关程度,它也是衡量试卷质量的重要指标难度与区分度:用得分率或答对率表示试题的难易程度,一般考试的难度分布要求在0.3—0.8之间,总难度适中,区分度是衡量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

4、导入新科技能的构成程序是:集中注意、明确目的、进入课题5、化学中的“课程"指:化学课程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亦即课程方案(或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或教材)中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6、化学新课标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7、化学教学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8、教学目标:预期的教学效果9、教育部在2001年6月8日正式颁布的《教育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10、教学方法的十六字方针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亦多法、贵在得法11、《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1)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2)化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3)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4)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5)注重科学渗透,关心科技发展6)构建新的评价体系12、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教学活动主体、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活动技术手段、教学活动方法、教学活动情境13、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要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14、教案的基本型式:15、化学教科书是遵循化学课程标准,依据构建教科书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杰哥的原则编织而成的16、高中化学新课标是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两部分构成,选修包括的6个模块分别是: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必修分为2部分:化学1、化17、教案是在制定课时备课时完成的18、中学教学常用的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谈话—讨论法19、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第五版)刘知新主编复习总结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第五版)刘知新主编复习总结

化学教学论第一章:导论1.奏章学堂章程,1903年规定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型期2.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3.科学教育的广域四个目的:态度、过程、知识、技能。

4.通常被教师或研究者采用的化学教育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采访法,实验法统计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5.化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大学前化学教学系统及研究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6.2000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第二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1)新中国成立以来化学课程的变革:初建体系时期;相对稳定时期;发展变革时期;修订完善时期(2)科学素养框架构建的化学课程包括:一、科学内容,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三、科学的推理过程,四、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五对科学的积极态度(3)我国自1996年起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二、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

(4)在2001年义务教育、2003年普通高中两个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中,都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课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领域给予明确的界定。

(5)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6)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7)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三、根据化学学科的特征。

(8)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突出科学探究目标;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9)合成路线的内容标准描述方式的多样化:一般应符合四个要素,也称abcd法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完整word版)化学教学论课后题答案

(完整word版)化学教学论课后题答案

1.化学教学论的设课目的和学习任务是什么?答:化学教学论的设课目的为:使师范生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掌握化学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化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化学教学和进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一句话,就是培养师范生毕业后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化学教学论的学习任务:(1)在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2)理解化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化学课程标准,熟悉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内容。

(3)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特点、教学的一般原理和主要方法。

(4)具备教学设计、组织化学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5)了解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能够调查、收集、处理、分析教学信息、资料,具备初步教学研究的能力。

(6)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和努力方向,不断激励自己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发展。

2.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化学教学论这门课?答:基于化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设课目的和学习任务,要学好本课程,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认识端正态度;(2)讲究方法提高能力第一,学会比较;第二,学会总结,结合化学教学论的学习,一方面是对文献、资料的总结,另一方面是对教学实践的总结,能把对教学的感性认识(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三,学会交流。

交流就是把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形式与他人沟通。

语言交流是教师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3)善于积累勇于实践。

2.认真阅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谈谈你对其中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答: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课程基本理念:(1)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化学学习环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2)化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3)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4)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5)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6)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可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化学课程的价值,既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同时又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6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

1.使学生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就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

()错误,修正:不仅要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而且要学会“怎么获得”和“如何应用”,以及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发展过程就基本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

2.国际上调查公民科学素养主要考察对三方面内容的了解程度:科学术语和概念;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正确)3.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错误,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列内容应达到的最高学习要求。

错误,“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涉及的内容应达到的最低(基本的)学习要求。

5.化学教学论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错误,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是在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门交叉学科。

6.化学学习策略可以解释为化学学习方式。

()错误,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修正:化学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化学学习活动中有效地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二、简答题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四种“知识支柱”,请用英文和中文分别表达这四种“知识支柱”【参考答案】1、该书提出的四种知识支柱是:学会认知(learningtoknow )学 会做事(learningtodo )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tolivetogether )学会生存(learningtobe )2. 简述21世纪初的全国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

课程:化学1化学23.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A )与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B )建构的内容体系 分别如下:试通过分析比较,阐述两者的特点。

A :内容体现传统的教学观念,偏重化学学科知识,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完整word版)化学教学论复习总结

(完整word版)化学教学论复习总结

化学教学论第一章1.奏章学堂章程,1903年规定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型期2.通常被教师或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采访法,实验法统计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3.它的研究对象是大学前化学教学系统及研究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4.2000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5.科学素养框架构建的化学课程包括一科学内容,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三科学的推理过程,四,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五对科学的积极态度6.我国自1996年起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二,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第二章1.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2.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突出科学探究目标;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合成路线的内容标准描述方式的多样化:一般应符合四个要素,也称abcd法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行为主体a是学生通常省略,行为条件c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方式或范围的限制,有时也可以省略行为。

行为动词b、行为条件c和表现程度d在目标中的地位或顺序不同,往往导致内容标准表述方式的不同4.基础化学课程面临的挑战(论述)具体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一、名词解释:1、科学教育:可简要的表述为传授科学、技术及人文伦理的教育。

其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变成有同情心的人,使他们能够独立考虑怎样面对人生。

换言之,可将科学教育简括为培养全体国民的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的过程。

2、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它与教学的起点(课程目标)、教学过程(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科书)和教学结果(课程评价)密切相连,课程实施就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3、化学课程目标:是人们赋予化学课程教育功能时所规定的最底教育要求是为实现化学课程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预设的结果,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

4、教学设计:就是预先构思并表达关于教学活动目标、过程和结果的意象的观念结构和活动方案的过程;狭义的教学设计仅仅指构思、表达教学活动方案的工作。

5、教学模式:是在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一种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及体系。

10、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将化学实验置于一定的化学教学情景下,为实现一定的化学教学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化学实验教学”。

11、化学实验设计:是指实验者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依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等在头脑中进行的一种规划。

12、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13、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

15、教师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教学论(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教育:可简要的表述为传授科学、技术及人文伦理的教育。

其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变成有同情心的人,使他们能够独立考虑怎样面对人生。

换言之,可将科学教育简括为培养全体国民的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的过程。

2、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它与教学的起点(课程目标)、教学过程(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科书)和教学结果(课程评价)密切相连,课程实施就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3、化学课程目标:是人们赋予化学课程教育功能时所规定的最底教育要求是为实现化学课程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预设的结果,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

4、教学设计:就是预先构思并表达关于教学活动目标、过程和结果的意象的观念结构和活动方案的过程;狭义的教学设计仅仅指构思、表达教学活动方案的工作。

5、教学模式:是在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一种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及体系。

6、化学教学策略:所谓化学教学策略,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是根据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组织各种基本活动方法,调节、控制主体的内部注意、感知、思维和操作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内部定向指导、监控和调节的准绳。

7、教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它往往既含有操作的成分,有含有心智的成分,能影响教学活动的效率。

教学技能是联系有关认识和教学能力的桥梁。

8、教学情境:是指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此外,教学情境中也可能含有社会性的人际交往。

9、化学教学实验:所谓化学教学实验是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或学生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化学实验仪器、设备和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实验条件下,改变实验对象的状态和性质,从而获得各种化学实验事实,达到化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10、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将化学实验置于一定的化学教学情景下,为实现一定的化学教学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化学实验教学”。

11、化学实验设计:是指实验者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依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等在头脑中进行的一种规划。

12、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13、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

14、概念图策略:是指学习者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概念的意义以及其他概念之间联系的一种策略。

15、教师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16、教师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作为对象,对其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修正自己的决策、行为,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17、行动研究:即指教师对具体教学情景所作的一种反思性研究,它旨在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育实践,改进实践得以进行的情境,促进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解以及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

二、填空
1、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2、化学课程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分析课程与综合课程。

3、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课程模块(化学1、化学2)和6个选修课程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映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组成。

4、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化学学科的特征。

5、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新课程三种评价方式: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

以书面作答方式进行纸笔测验将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习档案评价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学习和反思过程,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收集档案的内容;活动表现评价是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如实验、调查、设计等)的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来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后两种评价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值得大力提倡的。

7、影响教材质量的因素:目的;目标;内容;教、学与交流的方法、测试。

8、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9、教学情境设计和情境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情境作用的全面性 2、情境作用的全程性 3、情境作用的发展性 4、情境的真实性5情境的可接受性。

10、教师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要求?1、遵守语言逻辑规律 2、适应教育教学要求 3、符合化学学科特点
11、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导向性问题;形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12、依据实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化学实验设计分成以下三种类型?1、物质的制备(或合成)实验设计 2、物质分离与提纯实验设计 3、物质的表征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应遵循的5种原则:科学性原则;绿化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简约性原则。

13、化学实验设计(方案)优选标准:效果明显;绿色化,操作安全;装置简单;易操作、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

14、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具有驱动性、具有诱发性、具有易参与性、具有可生成性、具有多重教育功能。

15、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具体的学习技巧或规则,如做笔注、画线等都是具体方法。

16、化学学习的三大领域:宏观的、微观的、分子的。

“可观察现象的宏观世界,分子、原子和离子微粒构成的微观世界,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元素符号构成的符号世界”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影响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因素。

17、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职业特殊能力和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能力三个方面。

18、化学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化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

19、教师反思的具体方法:写教学日志;观察与交流;专题研究;再现反省;行动研究。

20、建构主义学问系理论的四要素:情景、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

三、问答
1、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答: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底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答:1、构建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 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7、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3、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和优化?
答:1、适合课题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2、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3、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 4、学校的设备条件 5、适合教师自身水平和风格。

按时完成教学进度或任务。

4、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有那些?
答:1、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2、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3、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 4、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5、探究性学习与启发式教学有什么关系?
答: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是由自我驱动,而在启发式教学中是被教师驱动的,其实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学生可以进入自我驱动的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式教学中经常需要来自教师的启发、示范、指导、讲解、精致等。

6、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答:1、反思有利于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2、反思有助于教师的自知和自我理解3、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

7、教师反思的过程?
答:1、确定所要关注的内容2、观察与分析3、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4、实际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