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业课件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PPT课件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建筑物,它们都是人 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比如希腊的巴特农神庙, 埃及有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巴黎的圣母院, 而我 们中国又有什么伟大的建筑呢?(万里长 城,秦始皇兵马俑、圆明园等)其他的尚且还 在,而其中曾经被赞誉为“万圆之园”的圆明 园现在却只留下些断壁残恒……这不单是中国 人民的损失,还是世界人民的损失。今天就让 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写的关于圆明 园的文章。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称为
梦幻仙境的圆明园,被称为艺术瑰宝的圆 明园,经历了莫大的耻辱:1860年英法联 军冲入圆明园,能拿走全部拿走,10000多 名强盗个个满载而归;不能拿走的全部毁 掉,3500名强盗手持火把到处焚烧,熊熊 大火燃烧了整整三天,余烟一个月都没散 去,圆明园只剩残垣断壁。“一炬毁名园 ,千古江山留恨迹”。
合作探究
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统治者又是 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法兰西和英吉利。 统治者分别是拿破仑皇帝和维多利亚女 王。 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 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
合作探究
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请 你概括举出。
两个强盗进入圆明园,一个强盗洗 劫,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 可以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 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 装满了箱箧。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雨果的博大胸 怀和高尚品格。 2、体味本文鲜明的语言特色。 3、珍视人类的文明成果,尊重人类的文明 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19世纪 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 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 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 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 爱制“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 面人》《九三年》等。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优秀课件
其二,作者敢于对政府的错误进行批判,并 且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 把这份战利品归还中国,是为国家的长远计划, 也是爱国的体现。
其三,作者的爱国主义并不只站在狭隘的民 族观上,而是站在人类文化历史角度上看待劫掠 圆明园问题,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与爱国主义并 不相悖。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雨果是一个 怎样的人?
作者是一个具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 知,公正立场的人道主义者。
随堂练习
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1、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 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 巨大! 2、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 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 “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词语,具有极其 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作者用反语活画出了强盗的丑态,讽刺了侵略者 的卑劣行径,彻底揭穿了他们强盗的面目。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走近作者
【维克多·雨果】(1802— 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 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 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 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 制“恶”。
【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 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1.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 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 的主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 样是否不 “爱国”?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作者并非不爱国。 其一,在文中,作者说“治人者的罪行不 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 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可见,作者清楚地知 道这是政府的错误,而非法兰西人民的错误, 以正当的理由为人民辩护正是作者爱国的表现。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精品课件
1. 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 作者在信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说明自 己的态度,而是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具有极浓 的讽刺意味。这样写设 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 往下看,更能宣泄作者 愤怒的感情。
重点品析第3-5段
2. 作者极力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有什么作用? 【答案】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突出圆明园 的世界地位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以“美” 衬“丑”,突出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
5.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有什么表达 效果?
【答案】“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运 用反语讥讽英法两个强盗抢劫了大量财富,干 出了历史上罕见的破坏人类文明的罪恶行径, 蕴含着无比愤慨的情感。
阅读方法解密
反语表达效果分析法。 反语的作用是加强表达效果,产生幽默感、讽刺 性或更加强烈地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立场。这里 神庙、埃及金字塔、 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有何作用?
【答案】把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 场、圣母院相提并论,突出圆明园在世界艺术 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圆明园这 一世界奇迹的无比热爱和对人类文明的热爱。
4.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独句段作用分析法解答。这句话独 立成段,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在内容上和前一段 形成强烈的对比,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在结构 上起到过渡作用。这样一座神奇秀丽的园林建筑为什 么消失了呢?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过渡到对奇 迹消失的原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叙述上来。 [本册书《囚绿记》中也用到了此方法。]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40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一课一法
运用对比手法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对比要鲜明,所选事物要有比较点。 2. 对比方式要灵活,可运用插叙的手法,将前后发生巨 大变化的事物进行对比,也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直接展现。
21
一课一法
一例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 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 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 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导入
18世纪的中国历经康雍乾等数代帝王的苦心营造,一座辉煌 的“万园之园”展现在世人面前。但随之而来的一场浩劫却使这 座名园化为灰烬,仅留下几根石柱见证这段屈辱的历史。造成这 一浩劫的是当时的英法联军。这时候,欧洲 有一位伟大的文豪 站出来愤怒谴责这两个国家制造的这一暴行,义正词严,大义凛 然,发出了正义的呼声,举世震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雨果 的这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5
预习资料速查
作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19
者 简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介 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其代
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
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诗集《光与影集》,书信《就英法联军远
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和短篇小说
《“诺曼底”号遇难记》等。
1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第 一 课 时
2
学习目标
阅读目标
1 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富有激情和想象力的语言。
2 了解这封书信表达的观点,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优秀课件
03
文本解读
第一部分:从圆明园到万园之园
总结词
赞美、自豪、雄伟壮观
详细描述
圆明园被描述为“万园之园”,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巅 峰之作,作者对其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自豪地称其为“人 间奇迹”。
总结词
对比、反差、荒凉破败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 特勒上尉的信》优秀课件
2023-11-06
contents
目录
• 导入新课 • 整体感知 • 文本解读 • 重点难点突破 • 拓展延伸 • 作业布置 • 教师寄语
01
导入新课
背景介绍
19世纪末,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势衰微,欧洲列强纷纷侵略中国。法国和英 国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圆明园进行了掠 夺和焚烧。
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在信 中以悲愤的笔触谴责了英法联军的侵略行径,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人民的同情 和敬意。
Hale Waihona Puke 写作背景介绍• 18世纪末,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势衰微,欧洲列强纷纷 侵略中国。英法联军对中国的圆明园进行了掠夺和焚烧,这 一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谴责。伏尔泰作为一位著名思 想家和文学家,通过巴特勒上尉的视角,写下了这封信表达 了自己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谴责和抗议。
06
作业布置
阅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全文
总结词
理解信件内容
详细描述
学生需要认真阅读雨果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件全文,了解信件 背景、内容和观点。通过细致的阅读,学生可以理解到雨果 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行为的谴责,以及对东方艺术和亚洲文 化的尊重和保护。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63张PPT)
辞,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雨果真的会给
予他赞美吗?
今天,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举步断壁残垣之间,叩响历史沉重的回
音,去聆听遥远的国度震憾人心的质问。
上
首
下
巴 特 农 神 庙
希腊巴特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年,经历了两千多年后,雅典 守护神雅典娜高达12米的巨大金像早已不知所踪,只剩下46根高 达10米的那多立斯式圆柱坚守在那里,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 九版 上《语就文英九法上联第7军课远《征就中英国法给联巴军特远勒征上中尉国的给信巴》特P勒PT 上课尉件的 信》课 件( 共4 6 张P P T )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欧洲。”
以漫画的形式 形象再现强盗相互 勾结的丑恶嘴脸、 肆意掠夺的卑鄙行 径,讽刺力强。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 九版 上《语就文英九法上联第7军课远《征就中英国法给联巴军特远勒征上中尉国的给信巴》特P勒PT 上课尉件的 信》课 件( 共4 6 张P P T )
细读感悟
在雨果心目中,圆明园具有的地位
世界奇迹 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恍若月宫) 世世代代的结晶 为各国人民而建 亚洲文明的剪影
……
2.作者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美丽,给予圆明园高度评价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极力描绘圆明园的富丽堂皇,表明圆明园是世界 文明的瑰宝,而英法联军却因贪婪无知将其破坏得 荡然无存,更能揭露英法联军的罪恶,激起人们对 英法联军的憎恨之情,也为后文的谴责做了铺垫。
作者先交代了写作缘由,然后从描摹、赞叹圆明园之 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2、朗读第3段,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一下圆明 园的美。再想一想: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具 有怎样的地位?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件
整体感知
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
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
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2)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 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为侵略者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 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于 1861年11月25日,大义凛然地写下了这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 尉的信》,表达了自己的愤慨。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 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由于政治和文学方面的贡 献突出,在法国有很高的威望。代表作品有《巴 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 等。
恍如(huǎng) 琉璃(liú) 惊骇(hài) 瞥见(piē) 晨曦(xī) 缀满(zhuì) 规模(mó) 给予( jǐ)
当堂检测
3、反语,是一种修辞手法,就是通常所说的“说反话” 。下面各项中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是D( )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 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 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深入探究
1、文中第一自然段,作者把远征行为形容为“体面” 的,这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反语,表现了巴特勒上尉卑鄙无耻的丑恶嘴脸。
深入探究
2、“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该句运用了什么 手法?表达了什么效果?
九年级语文上册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箱箧】箱子。
整体感知
PART ONE
整体感知
Word accumulation
思考1:读文章,说说针对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巴特勒上尉 的态度如何? 他写信给雨果的目的是什么? 雨果的态度如何?
这次远征是体面、出色的!是文明对野蛮所 干的事情!我们将把这次胜利果实在杜伊勒 宫里展出,敬请光临。
强烈谴责 两个强盗:一个洗劫,一个放火!是野蛮对 文明所干的事情!
了雨果怎样的立场和态度?
“干干净净”是反语,暗指法国政府入侵中国,焚掠圆 明园是卑鄙的强盗行为。
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 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政府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中国人民 的财物归还给中国。
肆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雨果是一个怎样的人?
具有苏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和 公正立场的人道主义者。
壹 作者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的圆明园的?
圆明园是空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一座言语无法形 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作者用大理石,玉石,青 铜,瓷器,雪松,宝石,绸缎,神殿,后宫,城楼,神像, 异兽,琉璃,珐琅,黄金,脂粉,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 一眼眼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等无数华贵的象征, 铺就了一张华贵的想象画面,构成他心中的圆明园。正如他 所说“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空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 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
作者将英法联军比喻为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并环绕该 比喻展开,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劫掠圆明园事件的强盗行径。
伍 作者在揭示英法联军劫掠行径部分并未直接用强烈谴责 的语言,但是却到达了强烈谴责的效果。为什么?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加强了作者的情感 表达效果,加强了谴责效果。如“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 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 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英法联军劫掠行 径的本质是丑陋的,但是却表现得如此“风光”,作者正是 抓住了这一特征,运用反语的修辞,表现了英法联军不以为 耻反以为荣的丑陋,强化了谴责效果。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件
拓展延伸
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提示:可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经济、科技 落后,国力衰微等来谈“原因”;对“进步”应 与清末情况作比较。
总结
中国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只能靠 奴颜媚骨求得苟延残喘,这是历史的耻辱,民族的耻辱。 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它以年轻的姿态出 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超人的民族”定会青 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世界历史的画页上留下精彩 绚丽的一笔。
雨果(l802~1885)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 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 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 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 以爱制“恶”.
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 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 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 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 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 的文化遗产。
八国联军的炮火 轰开了万园之园 一双双数不清肮脏的手 伸向了圆明园 把秦砖汉瓦一齐搬进了船舱
而后火舌爬满了圆明园的名字 爬满了一个民族的耻辱的记忆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作者 感知
阅读
扩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比较阅读,体味有特色的语言。
3、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 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作用是什么?这两 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
英国和法国,这样说的作用揭露了英法 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的 丑陋面目。
一个强盗洗劫财务,一个强放火...
2.“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 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请体味这句话的含义。 这段话中包含了作者的愤概之情,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件(28页)
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号称 “万园之园”.历史上的圆明园, 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
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
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
地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 筑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相当 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始 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
导入: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 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 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 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 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 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雨果
题解 从标题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两个胜利者,一 个塞满了腰包, 另一个装满了箱 箧
通过描写(情态、 动作)强盗的丑态, 达到讽刺效果
强盗、窃贼、 行窃、偷窃
制裁、 抗议
直抒胸臆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
运
用
从前……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
副
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是真正的物主 词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1850—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 侵略战争,1858年5月攻陷大沽炮 台,同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8月攻陷 大沽,进占天津,直攻北京,10月 英法联军控制北京,焚掠圆明园, 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背景资料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 六年(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 挑起这场战争。次年英法组成联军,12月攻陷广 州。1858年5月英法舰队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 台,逼近天津。6月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代 表签订《天津条约》,11月又在上海签订中英、 中法、中美通商章程。沙俄趁机于5月间用武力迫 签《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外 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1859年英、法、美借口换 约又派军舰北上,6月突攻大沽炮台。清军奋勇抗 击,重创英法舰队。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汇报人:日期:contents •背景介绍•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与总结目录背景介绍01拿破仑三世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他试图通过殖民扩张和领土争夺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在此背景下,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事件得以发生。
19世纪中叶的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者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但实际上已经处于衰败状态。
这种封闭和落后的状态使得清朝成为了西方列强的侵略目标。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画家,他反对拿破仑三世的专制统治,追求自由和民主。
他的文学作品包括《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巴特勒上尉巴特勒上尉是参与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军事指挥官之一,他与雨果在社交场合上有过接触,但两人并没有深入的交流。
巴特勒上尉在战争中表现出一定的军事才能,但最终未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教学内容与目标02掌握本文以征询艺术品为话题展开论述的构思,理解文章中征询艺术品话题的内涵。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理解本文以征询艺术品为话题展开论述的构思,提高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本文,增强学生对艺术品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品的热爱和尊重。
030201本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文章中征询艺术品话题的内涵和构思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意义文章中的语言和修辞手法理解文章中征询艺术品话题的内涵和构思,掌握本文的主题和思想意义。
重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征询艺术品话题的内涵和构思,以及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和文化价值。
难点重难点解析教学方法与手段03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忆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已有知识,为新课导入做好铺垫。
激活学生的前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教学策略提供学习资源包,包括学习任务单、学习指南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
自主学习策略使用PPT课件,呈现图片、表格、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提高教学效果。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优秀课件
-.
ADD TITLE HERE PLEASE
中军英
国远法 ?征联
1856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60 年 8 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炮 台,进占天津,9 月在通州八里桥打败
清军,直攻北京。10 月,英法联军在
汉奸的指引下,焚掠圆明园。后与清政
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天津
封要为 信写什 ?这么
01
理清思路
ADD TIT快LE速HE默RE读P课LE文AS,E 找出雨果对这件 事的看法。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 窃,有两名窃贼。
雨果先生是从哪些方面回复巴特勒上尉 的信的?
议论文的观点 就是要鲜明、 准确、简洁。
抓过渡句 抓总结句
02
文本探究
ADD TITLE HERE PLEASE
17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 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巨大皇家宫苑。 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
18
• 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绘画, 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 图书馆、博物馆,可以说,圆明园汇集了我国封建文化 艺术的精华。
19
圆明园的珍宝 20
讨论思辨
他这样做是不是不够爱国?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 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 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04
走进圆明园
圆明园在北京海淀区附近, 是清代名园之一。
15
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为环绕 福海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总称,共 占地5,200余亩。
16
里面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草,仿照 国内外名胜40景,有建筑物145处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优质课件
民“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创建了“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圆
明园,而“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闯进了圆明园,洗劫放火”,
使圆明园荡然无存。使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径,一清二楚。
文中多处对比的使用,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增加了
文章的艺术效果。
手法品析
妙用反语
反语又称“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 “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 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 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
作者的语言,但是却达到了强烈谴责的效果。
课文品析
• 雨果是一个怎样的人?
雨果对英法联军的态度 雨果与巴勒特上尉的交锋 雨果是否并不热爱法国
公正客观 不畏强权 深沉的爱
拓展训练
雨果作为一名法国人,但对法国的 “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 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批判这次“胜利”, 他是不“爱国”吗?
作者尽情挥洒笔墨以渲染圆明园的美景,显而易 见,也在为后文抒发感情、发表议论起铺垫作用。
手法品析
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相比,突出了圆明园
这东方艺术典范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鲜明对比
圆明园这一旷世之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的劫掠、焚毁相 比,暴露出英法联军的滔天大罪;
欧洲人的“文明”和中国人的“野蛮”相比,“野蛮”的中国人
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
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
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
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
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诺曼底”号
遇难记》
背景介绍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ppt课件
1、巴勒特将军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想得到雨 果的赞誉,他的愿望有无实现?雨果对此是什么立场 和态度?
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 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2、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 很自然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
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 结、胸怀博大,侠骨铮铮,敢于仗义执言。
洋风格的建筑群.
圆明园景色
浩然亭之秋
雾绕仙山亭
曾经仙境似的圆明园
会心桥之晨
冰雪鉴碧亭
圆明园还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 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圆明园的毁灭
英法联军于1860年攻入北京,经大肆掳掠 之后,又火烧圆明园,10月17日英军从南,法 军从北纵火,一连三日,火光烛天,烟灰俱灭。 1900年,八国联军又对圆明园第二次洗劫,于 是,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掌握字词
hài 惊骇
xī 晨曦 fà láng 珐琅
piē 瞥见
jí 给予
lù
朱鹭
qiè 箱箧
jié 洗劫
cái zāng 制裁 赃物
mán liú li 野蛮 琉璃
理清思路
理清文本思路,把握文本观点 1.快速默读课文,探究文章可分为几
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文本是一封信,作者在信中主要表
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号称 “万园之园”.历史上的圆明园 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
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
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
地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 筑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相当 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始 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 成.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两行 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 儿××、父××、你的朋友××等。在署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 “又附”,再另起一行书写未尽事宜。
·导学建议·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可能对课本的写作背景不太熟悉,教师 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深入理解课 文,引导学生切身体会这段屈辱史打下情感基础。
背景介绍: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 二次鸦片战争。作为侵略者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 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取得的所谓“胜利”捧场。但是,雨 果,这位正直的作家,他从人类良知的角度,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 恶,深切同情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写下了这封《就英法联军远 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反语。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说明强盗政府颠倒黑白,对 自己的掠夺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恬不知耻。
再读课文,完成填空。
·导学建议· 播放纪录片《圆明园》,投影圆明园的图片和资料(包括圆 明园的设计、圆明园的收藏、圆明园的养雀笼及圆明园的生肖 喷泉等),让学生对圆明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投影被英法联 军洗劫后圆明园残垣断壁的图片。两相对比后,让学生感受当 时中华民族所受的屈辱。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他是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 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的 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3)对英法联军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 出强烈的抗议,并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