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超声检查(CDUS)对颈动脉狭窄分级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cta颈动脉狭窄的分级标准

cta颈动脉狭窄的分级标准

cta颈动脉狭窄的分级标准
颈动脉狭窄的分级标准通常是根据颈动脉内膜厚度和狭窄程度
来进行评定的。

一般来说,颈动脉狭窄可以分为轻、中、重三个不
同的级别。

1. 轻度狭窄,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加,但狭窄程度不明显,通常
狭窄程度在30%以下。

2. 中度狭窄,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增加,狭窄程度在30%至69%之间。

中度狭窄可能会引起一些症状,如头晕、眩晕、视力模糊等。

3. 重度狭窄,颈动脉内膜厚度显著增加,狭窄程度在70%以上。

重度狭窄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症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中风。

除了以上的分级标准外,有时候还会根据具体的临床情况和影
像学检查结果来进行更详细的评定,以便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颈动脉狭窄的分级标准是根据狭窄程度来划分的,这有
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何确定颈动脉狭窄的超声检查标准?

如何确定颈动脉狭窄的超声检查标准?

如何确定颈动脉狭窄的超声检查标准?发表时间:2019-07-22T12:42:08.2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6期作者:何蔼伶[导读]成都人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颈动脉狭窄(carotid artery stenosis)主要是各类动脉粥样硬化症状所造成的颈动脉管腔狭窄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脑供血不足等症状,突发一侧肢体无力、瘫痪等情况,对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会产生较大影响。

近年来颈动脉狭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而超声检查为常见的检查方法,那么如何确定颈动脉狭窄的超声检查标准呢?一、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目的是什么?1.对患者颈部血管状态、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了解,明确患者的病变程度与病情发展状态。

2.对患者颈部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症状进行判断。

3.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动脉解剖结构进行检查,明确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

4.检查颈部血管的发育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血管先天性发育不良的症状。

5.对患者动脉瘤、动静脉瘘等血管状态进行检查,明确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二、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标准是什么?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中,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正常级,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低于50%,狭窄程度50%-69%;狭窄≥70%但未接近闭塞;接近闭塞;闭塞。

狭窄程度<50%。

临床诊断中需要结合超声诊断下影像学特征,患者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三、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流程是怎样的?1.第一步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中,需要明确图像的方位,对探头位置进行调整,颈动脉长轴图像相对比较清晰。

通常而言,超后侧位显示效果更加理想。

2.第二步对患者血流速度进行检查,明确患者颈动脉的状态。

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测量点需要在颈动脉分叉下方4cm部分。

取样容积需要全面放置在血管轴心线上。

合理调整多普勒检查的角度,在30-60°之间,更加准确的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

3.第三步使用彩色血流成像观察的方式,对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情况进行检查。

颈动脉狭窄的评估

颈动脉狭窄的评估

颈动脉狭窄的评估颈动脉狭窄的评估AuthorKaren L Furie, MD, MPHSection EditorsScott E Kasner, MDJohn F Eidt, MDJoseph L Mills, Sr, MDDeputy EditorJohn F Dashe, MD, PhD译审刘奇志, 主任医师,教授Contributor disclosures我们的所有专题都会依据新发表的证据和同行评议过程而更新。

文献评审有效期至: 2016-05 . | 专题最后更新日期: 2015-01-30.There is a newer version of this topic available in English.该主题有一个新的英文版本。

引言—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常用于评估可能由颈动脉狭窄所导致的脑梗塞问题。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狭窄导致的梗死部位可能较深,可为皮质下或皮质梗死。

然而,MRI和CT 检查未显示梗死时也可能存在颈动脉狭窄。

无症状或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的定义基于病史和体格检查,这取决于是否存在颈动脉部位缺血的症状或体征。

在有关颈动脉狭窄处理的大型临床试验中,在CT或MRI发现“静止性”梗死并不认为是症状性狭窄。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ICA狭窄部位缺血的放射影像学证据可能影响进一步处理。

有4种诊断方式用于ICA的直接成像:•脑血管造影•颈部血管彩超(carotid duplex ultrasound, CDUS)•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本专题将总结这些不同技术的临床应用,以及它们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4)存储动脉病变部位的灰阶、彩色 多普勒、频谱多普勒图像。
(5)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报告内容
①双侧颈总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近段、 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管径、内膜、斑块 位置、大小、形态、回声特征。
②上述检测动脉各部位血流速度检测结 果分析。
2、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1)IMT及斑块的界定 颈动脉内-中 膜厚度≥1.0mm为内膜增厚,局限性 内-中膜厚度≥1.5mm定义为斑块。
D、锁骨下动脉闭塞(开口处) 血管腔 内充填均质或不均质回声,血流信号消 失,开口以远探及低速低阻力类似颅内 动脉血流信号。患侧椎动脉血流方向完 全逆转。
②锁骨下动脉窃血分级 Ⅰ级:隐匿型窃血 Ⅱ级:部分型窃血 Ⅲ级:完全型窃血
七、操作注意事项
1、注意仪器的调节,包括聚焦、灰阶 及彩色多普勒增益、脉冲重复频率、滤 波等。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速度时一定 要注意声束与血流之间的角度≤60°。
8、利用超声造影检查进一步评估斑块 的稳定性及血管狭窄的程度。
二、适应证
1、正常人群或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高 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筛查。
2、对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可逆性神经功能缺陷 (RIND)、黑朦等神经系统症状的病 人进行评价。
3、对无症状性颈部血管杂音、伴有心 脏杂音或拟行心血管手术患者进行评价。
③纵切面分别在颈内、外动脉水平上下方1~ 1.5cm范围内测量颈总动脉远段(分叉下 方)、颈总动脉球部(分叉部)、颈内动脉 近段(分叉上方)直径、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观察有无动脉硬化斑块。
④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上 述动脉的血流充盈状态。
⑤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近段、 远段)、颈总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近段、 远段)、颈外动脉的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 度并计算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或狭窄远端颈 内动脉)流速比值,分析血流频谱特征并鉴别 颈内外动脉(表1)

颈动脉流速分级

颈动脉流速分级

颈动脉流速分级是根据超声检测颈动脉血流速度来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一种方法。

中华超声医学分会将颈动脉流速分为四级,具体如下:
一级:收缩期血流速度小于125cm/s,舒张期血流速度小于40cm/s,表示颈动脉狭窄小于50%。

二级:收缩期血流速度在125cm/s到230cm/s之间,舒张期血流速度在40cm/s到100cm/s 之间,表示颈动脉狭窄率在50%到70%之间。

三级:收缩期血流速度大于230cm/s,舒张期血流速度大于100cm/s,表示颈动脉狭窄率在70%到99%之间。

四级:管腔狭窄达到99%,几乎没有血流信号,接近于闭塞。

请注意,这些分级标准是基于超声检测的血流速度来判断的,而不是根据颈动脉狭窄的实际程度。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颈动脉狭窄是指颈部主动脉内腔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多数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对于及早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一、临床症状。

颈动脉狭窄患者可出现头晕、眩晕、视物模糊、耳鸣、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卒中。

此外,颈动脉狭窄还可引起上肢活动性或静息性血流不足,出现上肢无力、麻木等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

1. 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发现颈动脉内腔狭窄情况,包括狭窄程度、斑块形态、斑块质地等。

2. 颈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能够清晰显示颈动脉内腔情况,对于狭窄程度、斑块形态等有较好的显示。

3. 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能够准确显示颈动脉内腔狭窄情况,对于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形态、斑块位置等有较好的显示。

三、血管内压力测定。

通过颈动脉内压力测定,可以了解颈动脉内腔压力情况,对于判断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四、其他辅助检查。

1. 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等指标,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2. 心电图(ECG),对于了解患者的心脏情况有一定帮助,排除心脏疾病对颈动脉狭窄的影响。

3. 脑电图(EEG),对于了解患者的脑电活动情况有一定帮助,排除脑部疾病对颈动脉狭窄的影响。

以上即是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血管内压力测定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颈动脉狭窄,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熟练掌握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宋明轩【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6(035)035【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1—6月该院收治的40例疑似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多普勒彩超(CDUS)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金标准,分析CDUS对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

结果以阴性(正常)与阳性(狭窄或闭塞)作为切分点时,颈动脉CDUS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90.7%、91.9%,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32)。

而从临床治疗的角度考虑,以重度狭窄作为切分点,颈动脉CDUS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1%、89.5%、88.8%,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701)。

结论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对颈动脉狭窄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arotid stenosisor occlusion diagnosed with caroti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DUS). Methods Convenient choice in January to June 2015, our hospital of 40 cases of suspected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or occlus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y were both given CDUS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examination,based on DSA examination results as the diagnostic gold standard,analyzed the sensitivity de-gree,specific degree and coincidence rate of carotid stenosis or occlusion diagnosed with CDUS.Results With negative(nor-mal) and positive (stenosis or occlusion) as a segmentation point,the sensitivity degree,specific degree and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of carotid CDUS diagnostic were respectively 93.7%,90.7% and 91.9%,the consistency with the DSA diagnosis was good (Kappa=0.832).But considered from the angle of clinical treatment,based on severe stenosis as a segmentation point,the sensitivity degree,specific degree and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of carotid CDUS diagnostic were respectively 86.1%,89.5% and 88.8%,the consistency with the DSA diagnosis was general(Kappa=0.701). Conclusion Carotid CDUS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of early screening of the carotid stenosis.【总页数】3页(P196-198)【作者】宋明轩【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超声科,吉林吉林 132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2【相关文献】1.彩超在颈动脉狭窄,闭塞,斑块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J], 彩光2.增强磁共振成像与颈动脉造影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彭杰;王启伟3.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张威4.CTA检查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所致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J], 张志成;钟镇良;罗源峰;谢瑜冰5.颈部血管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杨代钻;吴岩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是指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导致血流受限的情况,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

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以下是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
1. 病史:首次发作的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尤其是有颈动脉狭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2. 体征:颈动脉狭窄患者可出现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部杂音等征象。

3. 影像学检查: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主要依靠颈动脉超声检查、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影像学检查。

其中,颈动脉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以评估颈动脉内膜增厚程度、斑块形态和血流速度等参数。

4. 诊断标准: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是颈动脉内径缩小50%以上。

根据狭窄程度不同,可将颈动脉狭窄分为轻度(50%-69%)、中度(70%-99%)和重度(100%)。

综上所述,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其中颈动脉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

诊断标准为颈动脉内径缩小50%以上,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及时诊断和治疗颈动脉狭窄,对预防卒中和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1 -。

超声颈动脉狭窄分度及诊断标准

超声颈动脉狭窄分度及诊断标准

超声颈动脉狭窄分度及诊断标准
超声颈动脉狭窄分度及诊断标准根据不同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度:
1. 无狭窄:颈动脉血流速度正常,没有任何狭窄表现。

2. 轻度狭窄:颈动脉内膜直径减小,但血流速度未达到狭窄的临界值。

一般认为,颈动脉内膜直径缩小30%-49%。

3. 中度狭窄:颈动脉内膜直径进一步减小,血流速度增加,出现湍流现象。

一般认为,颈动脉内膜直径缩小50%-69%。

4. 重度狭窄:颈动脉内膜直径明显减小,血流速度显著增加,湍流现象明显。

一般认为,颈动脉内膜直径缩小70%-99%。

5. 完全闭塞:颈动脉内膜完全闭塞,没有通过血流。

在超声检查中,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标准主要有两个:颈动脉内膜直径缩小和颈动脉血流速度升高。

根据颈动脉内膜直径的缩小程度和血流速度的改变,可以确定狭窄的程度。

超声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常根据狭窄比例、血流速度及溃疡斑等来确定。

比如,根据美国血管医学学会(SVS)和美国超声学会(AIUM)的标准,颈动脉内膜直径缩小≥50%、颈动脉血流速度增加≥125%或颈动脉估计狭窄流量≤40 ml/min都可以诊断为颈动脉狭窄。

其他专业组织和研究中也可能存在不同的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只是初步判断,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方法来综合评估。

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1—6月该院收治的40例疑似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多普勒彩超(CDUS)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金标准,分析CDUS对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

结果以阴性(正常)与阳性(狭窄或闭塞)作为切分点时,颈动脉CDUS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90.7%、91.9%,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32)。

而从临床治疗的角度考虑,以重度狭窄作为切分点,颈动脉CDUS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1%、89.5%、88.8%,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701)。

结论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对颈动脉狭窄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arotid stenosis or occlusion diagnosed with caroti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 Methods Convenient choice in January to June 2015,our hospital of 40 cases of suspected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or occlus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y were both given CDUS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examination,based on DSA examination results as the diagnostic gold standard,analyzed the sensitivity degree,specific degree and coincidence rate of carotid stenosis or occlusion diagnosed with CDUS. Results With negative(normal)and positive(stenosis or occlusion)as a segmentation point,the sensitivity degree,specific degree and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of carotid CDUS diagnostic were respectively 93.7%,90.7% and 91.9%,the consistency with the DSA diagnosis was good(Kappa =0.832).But considered from the angle of clinical treatment,based on severe stenosis as a segmentation point,the sensitivity degree,specific degree and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of carotid CDUS diagnostic were respectively 86.1%,89.5% and 88.8%,the consistency with the DSA diagnosis was general(Kappa=0.701). Conclusion Carotid CDUS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of early screening of the carotid stenosis.[Key words] Carotid stenosis;Color doppler ultrasound;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近年來,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1]。

《2024年彩色多普勒超声、CTA、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对比分析》范文

《2024年彩色多普勒超声、CTA、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对比分析》范文

《彩色多普勒超声、CTA、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对比分析》篇一摘要: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准确性。

通过回顾性研究,对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严重时可引发脑卒中。

因此,准确诊断颈动脉狭窄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CTA和DSA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本文将对其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本院近两年内收治的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共200例。

2. 诊断方法(1)彩色多普勒超声:使用高频超声探头检测颈动脉,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

(2)CTA: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颈动脉进行三维重建,观察血管狭窄程度。

(3)DSA:通过数字减影技术,观察颈动脉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三、结果分析1. 诊断准确性(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5%,误诊和漏诊率相对较高,可能受到操作者技术水平和患者体位等因素的影响。

(2)CTA:诊断准确率为92%,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清晰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

(3)DSA:诊断准确率为95%,为三种方法中最高,能够直观显示血管形态和血流情况,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优势与局限性(1)彩色多普勒超声:操作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好,适用于初步筛查和随访观察。

但受操作者技术水平和患者体位等因素影响,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2)CTA: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能够清晰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但对于狭窄程度较轻的病变可能存在漏诊现象。

(3)DSA:诊断准确性高、直观性强,能够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但属于有创检查,可能引发并发症,且费用相对较高。

四、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TA和DS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各有优势与局限性。

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频谱,测量收缩期峰值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血管狭窄时要注意鉴别狭窄的位置与椎动脉 开口水平的关系。
实用文档
(4)存储动脉病变部位的灰阶、彩色 多普勒、频谱多普勒图像。
(5)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报告内容 ①双侧颈总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近段、
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管径、内膜、斑块 位置、大小、形态、回声特征。 ②上述检测动脉各部位血流速度检测结 果分析。
实用文档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但出现 以下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重症脑血管病、不合作患者及不能 耐受检查者。
2、 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
实用文档
四、仪器设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常规采用5~ 10MHz线阵探头。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 位置高、血管位置较深、体型肥胖或颈 部短粗,必要时可用2~5MHz凸阵探头 或5~8MHz小凸阵探头或2~3.5MHz 扇形(相控阵)探头。
实用文档
2、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1)IMT及斑块的界定 颈动脉内-中 膜厚度≥1.0mm为内膜增厚,局限性内 -中膜厚度≥1.5mm定义为斑块。
实用文档
(2)斑块的评价
1)根据斑块声学特征: ①均质回声斑块:分低回声、等回声及
强回声斑块。 ②不均质回声斑块:斑块内部包含强、
中、低回声。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3、评估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支架的 位置、扩张程度、残余狭窄及治疗后相 关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信息。
4、超声引导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 术后动脉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 随访评估。
5、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实用文档
6、评价颈部血管的先天性发育不良。 7、检测动脉瘤、动静脉瘘等血管结构

颈内动脉狭窄超声评价标准

颈内动脉狭窄超声评价标准

颈内动脉狭窄超声评价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评价标准可能会因医院、医生或研究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此外, 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评估方法,但其结果需要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血管造影)和临 床症状综合考虑,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因此,建议在具体的临床情况下,咨询专 业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评估和建议。
颈内动脉狭窄超声评价标准
颈内动脉狭窄是指颈部内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可能导致脑血供不足和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颈内动脉狭窄评估方法,以下是一般的超声评价标准:
1. 颈内动脉内膜厚度(IMT):超声图像中测量颈内动脉壁内膜厚度,通常以毫米(mm )为单位。超过1.5mm被认为是异常的。
2. 颈内动脉狭窄程度:通过超声图像测量颈内动脉狭窄的程度,一般以百分比表示。常用 的评估标准是根据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颈内动脉狭窄超声评价标准
- < 50%:轻度狭窄 - 50-69%:中度狭窄 - 70-99%:重度狭窄 - 完全闭塞(100%):动脉完全阻塞
3. 颈内动脉血流速度:通过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颈内动脉血流速度,以评估动脉狭窄对血 流的影响。一般来说,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增加可能与狭窄相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超声颈动脉狭窄是指颈动脉内膜斑块引起的血管腔狭窄,是造成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超声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位置,了解血管壁的状况,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决策。

本文旨在介绍超声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包括定义、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诊断标准将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颈动脉狭窄,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文章将从概述、正文和结论三个方面进行叙述,以全面而系统地呈现关于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的相关内容。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先介绍超声颈动脉狭窄的定义和临床表现,包括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以及常见症状。

随后,我们将详细讨论超声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程度和定位,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指导。

最后,我们将对这些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的意义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超声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并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希望本文对广大医生和研究者在超声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文章的结构设计旨在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全文的脉络和主要内容,同时使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得以体现。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的背景和作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文章结构部分则在本文中起到引领读者的作用,通过给出文章目录的形式,列举了关于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的各个章节和主要内容,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而目的部分则明确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即通过分析和总结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的相关信息,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分析

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分析

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情况。

方法:选取92例疑似颈部动脉狭窄患者(184条颈动脉血管)。

对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运用NASCET法与截面积法分别计算动脉狭窄程度,再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DSA)检查确诊,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一致性。

结果: 以DSA检查结果为参考标准,彩超NASCET法与截面积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Kappa检验显示彩超与DSA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71)。

结论:彩超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率,是临床中用于颈动脉狭窄高危患者的重要筛查方法。

【关键词】颈部动脉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是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老年人颈动脉狭窄的原因之一,而对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有助于尽早为脑血管患者开展治疗,提高预后效果。

因此,本文针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本院门诊及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共计92例疑似颈部动脉狭窄患者(184条颈动脉血管)。

其中男性51例,女性41例;年龄46至79岁,平均年龄(61.6±2.31)岁。

1.2 纳入标准入选病例符合我国第4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①患者疑似颈动脉狭窄,有头晕、目眩、耳鸣、嗜睡、偏盲、手足麻木、肢体偏瘫等症状;②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长期吸烟史等情况;③无精神系统疾病,无严重认知障碍;④非哺乳和妊娠、月经期女性;⑤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3方法应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选用频率为7~10MHz的线阵探头。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超声估测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超声估测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超声估测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超声估测以二维图象、彩色血流显像和脉冲多普勒检测所得的血管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来评估。

形态学指标内径狭窄百分比和面积狭窄百分比, 是通过二维图象或彩色血流图象上进行测量来完成的。

内径狭窄百分比测量取纵断面, 面积狭窄百分比测量作横断面。

对于对称性(向心性)狭窄, 可计算内径狭窄百分比或面积狭窄百分比, 而非对称性(偏心性)狭窄者则应计算面积狭窄百分比。

当管腔内斑块或血栓回声很低, 用二维图象难以确定狭窄部管腔的内缘时, CDFI可帮助狭窄部残留管腔的显示。

内径狭窄百分比计算方法内径狭窄 % =〔(D - d )/ D 〕×100%D:正常管腔直径 d:狭窄部残留腔内径国外对内径狭窄百分比计测方法通常采用NASCET和ECST二种标准, 二者计测不同点: NASCET 法是以狭窄处内径与狭窄远端正常内径计算; ECST是以狭窄处内径与狭窄处水平正常内径来计算。

由于NASCET法选用狭窄远端的正常内径相对较窄, 而ECST选用狭窄处水平正常内径(估计值), 因该处有斑块形成, 管壁弹力纤维组织破坏的影响, 测值较正常增宽。

因此, 采用不同测量方法, 可造成同一个病变的狭窄程度判断有差异, 以致造成有高估或低估的不同结果。

此外, 也有学者提出应尽量使用狭窄前正常动脉内径计算, 因为, 狭窄前部正常管径受狭窄部影响相对较少, 但若狭窄发生在颈内动脉起始段, 则无法获取狭窄前正常管径。

面积狭窄百分比计算方法:面积狭窄 % = 〔( A - a ) / A〕×100%A:正常管腔面积a:狭窄部残留腔面积血流动力学指标根据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参数和比值来估价, 目前, 多数研究认为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 1狭窄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2狭窄处的舒张期末流速(EDV); 3ICAPSV / CCAPSV比值。

2003年Grant等报告美国放射学会超声专业专家共识会议提出标准其方法如下:1内径狭窄<50%者:PSV<125cm/s,EDV<40cm/s,ICAPSV/CCAPSV<2.0;2内径狭窄50-69%者:SPV: 125-230cm/s, EDV: 40-100cm/s, ICAPSV/CCAPSV: 2.0-4.0;3内径狭窄 >70%~接近完全阻者:SPV>230cm/s,EDV >100cm/s,ICAPSV/CCAPSV> 4.0。

【微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要点及狭窄分度

【微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要点及狭窄分度

【微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要点及狭窄分度
超声检查技术要点
1、颈动脉超声检查应该包括:纵切面和横切面
①在血管横切面上测量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目测狭窄程度、评价斑块;
小编注:①为什么不在纵切面测量血管内径——因为在纵切面上你不能保证你所扫查
到的切面属于该血管的最大切面;
②为什么不在纵切面测量血管内中膜厚度——在纵切面你只能观察到一
个“面”的内中膜情况,并不能观察血管整个环形的内中膜情况,如果是纵切,可能你
观察到的切面刚好属于正常,而该点延续的环形区域中可能存在异常的内中膜而你没
有观察到。

②在血管纵切面上采集多普勒频谱。

2、多普勒采集规范:多普勒取样线与血流方向之间的角度<60°,尽可能接近60°,如
果入射角>60°,即使进行了角度纠正,测量结果也不准确。

3、常规采集以下部位的彩色多普勒频谱:
①颈下部颈总动脉(CCA)
②紧邻颈动脉分叉处的CCA
③颈内动脉(ICA)近段、中段及远段
④颈外动脉(ECA)起始部
⑤如果灰阶或彩色血流图像观察到可疑狭窄,则在可疑狭窄处采集多普勒频谱测量
血流速度。

颈动脉狭窄的探查部位
多普勒频谱探查颈动脉狭窄,重点包括三个区域:狭窄前、狭窄处、狭窄后段
颈内动脉狭窄的分度
颈内动脉狭窄的分度尚无统一标准,以下#华盛顿大学建立的颈内动脉狭窄多普勒超声
诊断标准#和#共识委员会制定的根据灰阶和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的分级标准
#,供大家参考
理论来源:温朝阳·《血管超声经典教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