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11认识物体-导学案-冀人版(2017)

合集下载

冀人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

冀人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想了解与植物有关的事情。
科学知识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
2.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顔色、气味、外形等内容。
重点难点
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注意:旁边同学最好不要走动。不要在有风的地方实验。纸片不要太厚,要细长。
汇报实验结论
教师指导学生讲述实验过程与结论。
让学生说说通过这个实验有什么感受?猜想不一定正确,需要实验验证。
(进入第三部分)
教师:我们学习科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下面我们来折纸飞机,放飞我们的科学梦想吧!
这些植物有什么特点?
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1:观察植物的颜色和形状
明确目的:植物的特点很多,我们先来观察植物的叶子、花的颜色和形状。
小组活动:学生观察,并将植物特点记录在活动手册第七页,不 会写的可以画下来贴照片。
提示:观察过程中要保持桌面卫生,爱护身边的环境。
集体交流:把观察的植物的特点如实进行描述。
教材分析:本课是“植物”单元的最后一课,与上一课是一般到特殊的关系。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运用感官、借助观察工具,以蒲公英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蒲公英”这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究具体植物的特征。
(四)交流汇报:
我们发现仙人掌。。。。
我们发现多肉植物。。。。我们发现水竹。。。。
小结:观察时我们要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认识植物,不同的植物可以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描述时可以从植物的枝、叶、花、果实的情况或者植物的颜色、气味、外形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描述。

认识物体-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认识物体-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认识物体-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材内容概述《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章节是关于“认识物体”的内容。

在这一章节中,主要介绍了物体的概念、形状、颜色、大小和重量等方面,并且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物体的性质和变化,开展探究和实验活动,丰富学习体验。

教学大纲中明确了在学完本章节后,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物体是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东西,从而培养学生的同化能力。

2.辨别物体的基本属性,如形状、颜色、大小、重量等。

3.掌握各种物体的性质,如硬度、柔韧度、压缩性等,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

4.发现和了解物体的不同变化,如生长、变化、运动等。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1.学会使用物体的基本属性来进行辨别和分类。

2.通过探究和实践,了解不同物体的性质和特点。

3.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评估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4.发掘和理解物体的变化及变化规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物体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物体的分类和辨别方法。

3.描述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和重量。

教学难点:1.学生可能存在对物体分类和辨别方法的混淆或不理解。

2.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巧来掌握简单的实验方法。

3.学生理解和解释物体变化的能力可能较弱。

教学方法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除了常规的讲授和课堂练习外,还需要加强探究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包括:1.演示法: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或图片等形式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物体形状、颜色、大小和重量等特征。

2.问答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彼此交流和分享不同的观点和实验结果,并且通过讨论来强化理解。

4.实践操作法:在教学中将实验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观察变化和结论。

5.游戏法:通过轻松活泼的游戏形式,增加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在开始本章节的教学前,可以用一些导入活动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体11认识物体》课教学设计1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体11认识物体》课教学设计1

《认识物体》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使学生可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辨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有关观点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必定的察看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经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合作研究和创新意识。

教课要点:1、对峙体图形有必定的感性认识。

2、使学生顺利达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

教课难点:划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课准备:1、每小组自备形状各异的实物、积木等。

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立体模型。

教课过程:一、导入:出示小叮当图,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小“朋友们喜爱小叮当吗?小叮当有很多小宝贝,你们都认识吗?”(教师出示几样物体,学生辨识)二、操作感知,形成表象,初步成立空间观点:1、分一分:但是这些小宝贝太乱了,小叮当想让能干的小朋友们帮帮忙,每个小组都有一篮子小宝贝,它们都混在一同了,有铁做的、塑料做的,大的小的,花的绿的等等。

和小组小朋友议论,你们以为哪些是同样的分红一堆,看看能分红几堆?整理放好。

2、议一议:小组里的小朋友谈谈你们是怎么分的。

3、指名报告议论状况:“其余组小朋友要注意听他们是怎么分的,待会给他们提点建议。

”你“们赞同他们的散发吗?有什么不一样建议吗?”4、再分一次:这组小朋友把小宝贝分得很清楚,他们把形状同样的分在了一同,分红了4堆,你们也会和这组小朋友同样,按形状来分吗?此刻请小朋友们再分一次,分完的小组可邀请别组小朋友观光,介绍一下你们怎么分的。

5、再指名几个小组报告。

6、出示课题:小朋友们真厉害,把本来乌七八糟的物体都分好拉。

今日我们就来认识物体。

教师板题:认识物体7、起名字:方才小朋友们把形状同样的物体分红了4堆,但是他们都还没闻名字呢!小朋友们都有好听的名字,小叮当的小宝贝也想有个名字。

谁能依据他们的形状,给每一堆物体起个名字呢?(教师展现出平面图,并配以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8、认一认:大家起的名字真好!此刻请小朋友们在小脑袋里记下这些图形和名字。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认识物体 冀人2017课标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认识物体  冀人2017课标版

第11课认识物体(1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物体的基本特征。

2.能比较出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的不同。

【科学探究】1.能用简单词语描绘物体的特征。

2.能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

3.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4.能对本课学习进行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1.能对常见物体的观察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的物体。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信息;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识别常见物体,描述常见物体的特征;比较物体。

学情分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特征,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常见和熟悉的。

但由于学生对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利用比较法认识物体还没有进行过专项训。

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特征,比较物体不同,为下节课学习“给物体分类”打下基础。

教学方法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观察、分析、比较。

实施教学方法时使用电子白板等信息化环境。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一)教师呈现词典、铅笔盒、乒乓球、橡皮、网球、作业本等物体,让学生说说这些物品是什么(说出名称),让学生知道词典、铅笔盒、乒乓球、橡皮、网球、作业本等都是物体,建立简单的物体概念。

(二)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呢?”出示:观察物体视频。

二、观察物体(一)明确任务“上面的物体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今天我们先从外部形态上找找它们的不同。

”(二)掌握方法:(比较的方法)观察物体前,教师与学生讨论交流“你想怎么观察?观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等问题,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思考,通过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活动以4人小组形式进行,可以用感官观察,可以先比较物体的颜色有什么不同,说说各是什么颜色的。

用这种方法依次比较物体的形状、薄厚、轻重、表面粗糙程度等有什么不同。

提示观察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同学和自己,观察要细致等。

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5页上。

常见材料-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常见材料-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常见材料-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学会使用常见的材料,如金属、纸张、布料、玻璃、塑料、陶瓷等。

2.掌握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例如金属锅、玻璃杯、塑料袋等,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讲解常见材料的特点和用途(10分钟)(1)金属•特点:坚硬、耐用、导电、导热。

•用途:制造家电、交通工具、建筑等。

(2)纸张•特点:柔软、轻便、透气。

•用途:制造书籍、画纸、包装材料等。

(3)布料•特点:柔软、可塑性强、透气、吸湿。

•用途:制造衣物、家纺、装饰品等。

(4)玻璃•特点:透明、坚硬、耐用、难以燃烧。

•用途:制造窗户、饮料杯、仪器仪表等。

(5)塑料•特点:轻便、柔软、防水、不易受到腐蚀。

•用途:制造日常用品、家电、玩具等。

(6)陶瓷•特点:坚硬、不易磨损、易于清洁。

•用途:制造餐具、装饰品、建筑材料等。

3. 分类练习(15分钟)将一些常见的物品展示在课桌上,例如钱币、布料、纸张、乐高积木、盆栽等,让学生根据它们的材质进行分类。

老师可以给出提示:“这个物品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是塑料还是陶瓷?是纸张还是布料?”4. 材料识别游戏(20分钟)将一些模糊不清的物品放在袋子里,并让学生通过触摸、摇晃等方式猜测它们的材质。

例如:球体是金属的还是塑料的?触摸起来光滑的物体是玻璃还是陶瓷?等等。

5. 总结归纳(10分钟)•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在家中寻找更多关于不同材质的物品,并归纳总结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学生口述自己的体会和体验,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总结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展示与分类练习,让学生了解了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但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较紧,建议在后续课程中适当延长分类和识别游戏的时间,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材料的分类和识别能力。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体12给物体分类》课教学设计3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体12给物体分类》课教学设计3

《给物体分类》教课方案科学知识目标能依据物体的外面特点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科学研究目标能察看、比较物体的不一样。

能用多种感官、从不一样角度对物体分类。

能简要描绘研究过程、陈说结论,并与同学议论与沟通。

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省评论。

科学态度目标能对物体的分类表现出研究的兴趣。

能照实描绘察看到的现象。

愿意聆听、分享别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和叙述自己的看法,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科学分类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帮助。

教课要点能用多种感官、从不一样角度对物体分类,并用语言描绘出来。

教课难点经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1.多种水果如不一样颜色的樱桃、香蕉、荔枝等;准备多种蔬菜如黄瓜、不一样品种的西红柿等。

打印的商场物件小图贴等。

科学学生活着手册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引出问题1、师取出盛满果蔬的“百宝箱”。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百宝箱”,哪个小朋友敢把手伸进去摸一摸,而后告诉同学们你摸到的是什么?2、找3名学生到前方来摸,并说出自己摸到的果蔬是什么样的,先自己猜一猜摸到的是什么,而且把摸到的果蔬放在讲桌上。

3、老师也参加此中,摸到果蔬,描绘摸到的果蔬的样子,让学生猜老师摸到了什么,而后把摸到的果蔬也放到讲桌上。

4、师:蔬菜和水果对小朋友的身体健康是特别有利处的,平常我们要多吃水果蔬菜。

请爱吃水果蔬菜的小朋友举起小手。

5、哪位小朋友谈谈都爱吃什么水果,学生沟通:我最喜爱吃香蕉;我最喜爱吃鸭梨;我最喜爱吃荔枝那谁来谈谈最喜爱吃的蔬菜是什么呢,学生沟通:我最喜爱吃豆角;我最喜爱吃黄瓜;6、开启百宝箱。

教师:你们瞧,今日老师把你们爱吃的水果蔬菜拿来了。

二、研究过程——给果蔬分类开启宝箱:出香蕉、黄瓜、西红柿、豆角、等,请同学们描绘出你认出的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等这些外面特点,并记着它们的特点。

提出问题:同学们认识了不一样水果和蔬菜的外面特点,有的特点是同样,比方颜色,形状等,我们将拥有同样特点的果蔬放到一同,这就是分类。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物体 12 给物体分类》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物体 12 给物体分类》优质课教学设计_1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前面学习的知识,下面老师就要考考你了?你们有没有信心?
1、猜一猜
学生闭上眼睛,老师出谜语,猜一猜是什么形状的?(课件演示)
2、认一认
出示特殊的长方体模型进行辨认
小结:长方体长长的、方方的,有6个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在长方体上能够找到长方形,正方体四四方方的,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见到那些物体的形状是球?
如果没有这种形状,你觉得可以吗?(不可以)
(2)师:除了这些不同的球会滚动,你还发现了谁会滚动?
生:药瓶、薯片桶、杯子等
师:谁愿意上台演示它们是怎样滚动的?
(学生上台演示向前、向后或向左、向右滚动)
这样的滚动和球有什么不同?
生:它们滚动不像球那样乱滚动,是有方向的。
小组内说一说,汇报交流,完成表格。
名称
长方体
正方体
相同点
有6个面
不同点
6个面大小不一样
在长方体上能找到长方形
6个面一样大都是正方形
师:这些物体的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而这个物体的形状,我们叫做长方体和正方体。
说一说,你带来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4)小结:我们刚才一共认识了几位好朋友?
3、听故事
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的用处,如圆柱可以做车轮
4、欣赏图片,说出图中物体的形状是什么?
5、连一连
辨认不同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猜谜语积极性高,掌握不同形状的特征。
学生在辨认中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点,掌握观察物体的面区分两者的方法。
学生想出不同的办法,引导学生体会不同形状在生活中的用处不同。

给物体分类-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给物体分类-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给物体分类-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物体分类的概念,并掌握基本的分类方法。

2.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物体进行分类。

3.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判断的能力。

4.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物体分类的概念。

2.掌握基本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判断的能力。

2.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堆杂乱无序的物品,例如:笔、纸、水杯、书、橡皮等;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出“分类”这个概念,穿插与真实生活中的分类体验,并引发学生对于分类的认识和相关信息。

2. 课堂探究2.1 基本分类方法的引入教师用小玩具,例如动物卡片、形状积木等示范,引导学生用分类法进行分类,并告诉学生用颜色、形状、用途等不同的特征,可以进行分类。

2.2 分类法的练习让学生自己组织物品进行分类,划分出不同的组,可以根据和爸爸妈妈的生活经历或其他分类方法,不同的样本筛选方式将样本划分不出几组,让学生彼此交流、展示归纳结论。

2.3 归纳总结分类法的规律针对刚才的分类结果,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分类法的规律和特征,并让学生总结归纳各类分类法的特征。

3. 集体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完成一些与物体分类相关的小任务,例如:组织游戏名物品,对图书进行编目分类等。

督促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和理解物体分类的方法,获得对分类法的深入了解。

4. 课堂小结教师向学生简要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加深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后续的学习方向。

五、课后作业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物品,进行分类。

2.教会爸妈、亲友基于分类法整理属于自己的玩具、文具等物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学生在开放的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讲出自己的想法;同时,通过合作小组的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获得更好的成长。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注重学生积极性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物体 11 认识物体》优质课教学设计_3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物体 11 认识物体》优质课教学设计_3

教材:冀教版(一)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内容:11 认识物体1.能说出物体的基本特征2.能观察比较出物体的不同3.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4.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重难点分析:重点:能说出物体的基本特征难点:能观察比较出物体的不同教师准备:乒乓球、网球、海绵、木棒学生准备:铅笔盒、作业本、词典、橡皮、铅笔教学过程: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意图过程与一、导入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教材上出示的物体,让学生说说这些物品是什么?建立简单的物体概念。

提出探究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二、探究与发现活动:观察物体明确任务:观察前我们要有明确的目的,今天我们观察物体,物体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今天我们先从外部形态上找找它们的不同。

观察方法:教师与学生讨论“你想怎么观察?观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最后依次比较物体的形状、薄厚、轻重、表面粗糙程度。

观察比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能说出物体的基本特征能观察比较出物体的不同能用语言描述方法汇报交流:小组汇报、交流、评价得出结论: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很多方面不同。

反思评价:小组反思自己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三、应用与拓展观察海绵与木棒,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二者之间有哪些不同。

四、课后作业观察家中的物体有哪些不同?观察的结果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反思这节课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主要是让孩子们动手去摸,去感受,不仅仅通过眼睛去看去比较物体的不同,还用手去摸,去感觉他们的不同,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小组合作探究效果较好,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体11认识物体》课教学设计2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体11认识物体》课教学设计2

11、《认识物体》教课目的科学知识:能说出物体的基本特点能比较出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拙程度、形状等方面的不一样。

科学研究:能用简单的词语描绘物体的外面特点。

能察看、比较物体的不一样。

能简要描绘研究过程、陈说结论,并与同学议论与沟通。

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省与评论。

科学态度:能对常有物体的察看表现出研究兴趣。

能照实描绘察看的物体。

愿意聆听、分享别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和叙述自己的看法;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鉴于对物体外面特点的初步认识,认识物体的不一样特点对人类有不一样的用途。

教课准备:乒乓球、词典、铅笔、科学书、洗碗巾、鞋盒盖。

课时安排:课时教课过程:(一)情境与问题猜谜导入:“像糖不是糖,有圆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劳苦不怕脏。

”(橡皮)第一个猜出谜语的同学前台领奖:你获得奖品你高兴吗?把你的愉悦分享给大家。

告诉同学们你获得了一块什么样的橡皮?生:棒棒糖样五彩缤纷的橡皮。

师:你是用那种感官知道的?生:眼睛。

师:我们用眼睛认识了橡皮这样的物体,我们如何用更多地感官认识物体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11课《认识物体》。

(二)研究与发现活动一:察看物体1、认识资料师:今日我们要认识哪些物体呢?看看老师桌子上的物体都有什么?乒乓球、词典、铅笔、科学书、洗碗巾这些都是生活中常有的物体。

1、同学们桌子上也有这样的物体,察看桌子上的物体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指引学生运用感官开始对物体进行仔细的察看。

2、小组沟通这些物体的形状和颜色、报告。

生:乒乓球是黄色圆形的......活动二、比较物体的不一样1、师:方才我们从形状和颜色上认识了这些物体,它们是不一样的。

想找出它们的不一样我们要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除了用眼睛看我们还能够用手摸一摸,掂一掂、指引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物体进行察看比较。

2、学生进行察看比较。

3、沟通报告。

4、小结: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拙程度、形状等很多方面不一样。

(三)应用与拓展1、比较下边的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海绵和木棒、两把椅子、四支铅笔。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体11认识物体》课教学设计0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体11认识物体》课教学设计0

精选文档
集体备课教课设计
年级一年级学科备课时间 5.8 主备教师
课题认识物体
联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身旁常有物体下手,让学生经过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教课目标使其意识到观察事物离不开感官,用感官观察、认识物体是进行科学研究不行缺乏的重要方法
1.运用看、听、摸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2.认识各种感官的
教课重难点
作用。

教课准备
多媒体,卡片
教课方法
解说法讲课时间讲课教师教课过程
1.发言:同学们今日带来了一些我们身旁常有的水果、饮料、学惯用品、
体育用品、玩具等,我们把这些都称为“物体”。

我们是如何认识这些物体的呢?
2.学生谈论。

活动一:它们各有什么特色?怎么辨识它们?1.初步认识辨识物体的方法。

1)观察自己带来的物件,你能说一说它是什么?有什么特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观察颜色,形状,厚薄,比较一下
认识物体
颜色红色,黄色,绿色等
板书设计
形状圆形,长方形等
物体
厚薄厚度
教课反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物体
【学习目标】
1.认识物体的基本特征
2.比较物体在各方面的不同
【学习重难点】
1.准确描述物体
2.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海绵与木棒有什么区别?
2.铅笔和钢笔有什么区别?
3.乒乓球和网球有什么不同?
4.观察物体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5.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来判断物体?
二、达标检测
1.如何使用我们的感官来观察物体?
2.舞台有什么基本特征?
3.比较两个物体时,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4.通过学习,你队伍图有什么了解?
5.简要说说不同的物体特征对人类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