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作业.ppt
合集下载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完整)PPT课件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不是基本反应类 型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基本类型
2Mg + O2 点燃 2MgO 3Fe + 2O2 点燃 Fe3O4 4Al + 3O2 点燃 2Al2O3 C + O2 点燃 CO2 4P + 5O2 点燃 2P2O5 S + O2 点燃 SO2
林
筒
三、关注空气质量
1.空气质量报告内容
空气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2.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大小与空气质量级 别、空气质量状况的关系:
污染 指数
0~50
51~100
101~ 200
201~ 300
质量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 种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它不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 是化合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 一个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 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 放出热量。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 的酿造等。
加压、降 温
氮气 液氧
原理: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
加压储存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应考虑的方面:
• 反应原理
• 仪器装置 • 收集方法 • 实验步骤
探究一: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不是基本反应类 型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基本类型
2Mg + O2 点燃 2MgO 3Fe + 2O2 点燃 Fe3O4 4Al + 3O2 点燃 2Al2O3 C + O2 点燃 CO2 4P + 5O2 点燃 2P2O5 S + O2 点燃 SO2
林
筒
三、关注空气质量
1.空气质量报告内容
空气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2.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大小与空气质量级 别、空气质量状况的关系:
污染 指数
0~50
51~100
101~ 200
201~ 300
质量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 种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它不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 是化合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 一个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 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 放出热量。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 的酿造等。
加压、降 温
氮气 液氧
原理: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
加压储存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应考虑的方面:
• 反应原理
• 仪器装置 • 收集方法 • 实验步骤
探究一: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我们周围的空气全单元复习 ppt课件
氧
(化学变化)
MnO2
氯酸钾 △ 氯化钾+氧气
实验室制法:装置:固+液
气 ;固+固 △ 气
步骤: 查、装、定、点、收、离、熄
气
收集: 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检验与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
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 气略大 能支持燃烧。(助燃性)
性质 化学性质:有氧化我们性周围能的空供气全给单动元复植习 物的呼吸。
。
我们周围的空气全单元复习
二、习题练习
10.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
列问题
(1)选用的铁丝应用 进行处理,这个变化属于
变化。
(2) 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
②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
③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是
。
我们周围的空气全单元复习
保护空气:污染的危害:② 臭影氧响层作破物坏的和生酸长雨,等。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防治措施 :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③使用清洁能源;
我②们改周善围的环空境气全状单况元复;习
④积极植树、造林、种
草等。
精品资料
(问题):
1、如果换成木炭、硫、或铁丝做此实验,行不行?为什么?
答:不行。如果换成木炭、硫做此实验,生成物是CO2或 SO2气体,瓶内气压不变,无明显现象出现。而铁丝在空 气中不燃烧,无法实验。
析 为1/5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 成:(空气属于混合物 )
空气 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 二氧化 其他
气体 碳
气体
空
体积 分数
78%
21%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PPT课件
反
……
应
的
类 型
其他 氧化反应
剧烈氧化 缓慢氧化→自燃
……
化
合
氧
反
化
应
反
应
分 解 反 应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木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条
木 炭
持续红热,产生一种无色、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
燃烧得更旺, 发白光,放 出大量热, 产生一种无 色、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
硫粉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燃烧,产生淡蓝色火 焰,放热,生成一种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 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无 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思考】 能否用木炭、硫、镁代替红磷做实验?
➢不能,因为木炭、硫燃烧生成了气体
点燃
C+O2=CO2
点燃
S+O2=SO2
空气组成的探究实验:
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照射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煤、石油燃烧
粉尘
工厂废气
污染物及污染源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污染的危害(产生的后果)一氧化碳
铁丝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 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在高温下能与许多
物质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具有氧化性;可以支持燃烧。
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
1、药品及化学反应原理 ⑴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⑵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⑶高锰酸钾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什么还要 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
防治措施
人教版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共52张PPT)
固体+液体 气体
2. 收集装置和 收集方法
向上排 空气法 排水法 (较纯) 玻璃片
氧气的密度 比空气略大 氧气不易溶于水,不 与水发生反应
集气瓶
(由氧气的密度 和溶解性决定)
导管 集气瓶
导管
水槽
向上排空气法 (较干燥)
排水法 (较纯)
用加热法制取氧气的整套装置:
试管
铁架台 棉花
导管
酒精灯
集气瓶 水槽
2.催化剂 和催化作用 ⑴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 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特点:一变二不变)
本身的质量 二不变: 在化学反应的前后 化学性质 注意:①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并不是唯一的。
②没有催化剂并不是意味着不能进行反应,只是反应速率不同。
进入 集气 瓶内 水的 体积 小于 小于 1/5的 因
②温度没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导管中还残留有一些水。
③
进入 集气
①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后未立即塞紧瓶塞 ,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大量逸出,压强减小, 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增大。
瓶内
水的 体积 大于 1/5的 原因
②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瓶内气体受热
(白色,稳定,要高温才 能分解,需加入催化剂)
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加快这个反应的速率。
(三).加热高锰酸钾(KMnO4):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暗紫色或紫黑色, 较不稳定,稍加热 就分解,不需加入 催化剂)
2KMnO4
△ ===
K2MnO4 + MnO2 + O2 ↑
2. 收集装置和 收集方法
向上排 空气法 排水法 (较纯) 玻璃片
氧气的密度 比空气略大 氧气不易溶于水,不 与水发生反应
集气瓶
(由氧气的密度 和溶解性决定)
导管 集气瓶
导管
水槽
向上排空气法 (较干燥)
排水法 (较纯)
用加热法制取氧气的整套装置:
试管
铁架台 棉花
导管
酒精灯
集气瓶 水槽
2.催化剂 和催化作用 ⑴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 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特点:一变二不变)
本身的质量 二不变: 在化学反应的前后 化学性质 注意:①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并不是唯一的。
②没有催化剂并不是意味着不能进行反应,只是反应速率不同。
进入 集气 瓶内 水的 体积 小于 小于 1/5的 因
②温度没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导管中还残留有一些水。
③
进入 集气
①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后未立即塞紧瓶塞 ,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大量逸出,压强减小, 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增大。
瓶内
水的 体积 大于 1/5的 原因
②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瓶内气体受热
(白色,稳定,要高温才 能分解,需加入催化剂)
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加快这个反应的速率。
(三).加热高锰酸钾(KMnO4):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暗紫色或紫黑色, 较不稳定,稍加热 就分解,不需加入 催化剂)
2KMnO4
△ ===
K2MnO4 + MnO2 + O2 ↑
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件14 人教版
课题2、 氧气
• 一、性质 • 1.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的气体,
• ②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 ③不易溶于水。
• ④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
淡蓝色固体。
•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是常见的氧化剂
•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 复燃。
氧气的化学性质
1、硫和氧气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现象:1、蓝紫色火焰 2、放热
3、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2、木炭和氧气 木炭+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现象:1、发出白光 2、放热 3、生成一种 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铁和氧气
点燃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放热 3、生成黑色的固体
思考:集气底为什么要铺细沙或 者少量水?
•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
27、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励志名言: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28、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PPT课件
_进_入__集_气__瓶__约_占__瓶_内__空_气__体__积_的__1_/5___ d、结论:空气中O2约占1/5;N2约占4/5, N2
不支_持__燃__烧__,_也__不__能__燃__烧_,__难__溶__于水
e、探究: 液面上升小于1/5 原因:装__置__漏__气__,__红_磷__量__不__足_, __未__冷__却__至__室_温__就__打__开__了__止_水__夹5 。
(3) 利用气压的原理:
如图3所示,先在锥形瓶内加
入水,使长颈漏斗下端液封,
气
气体,只能收
气体与
体
集气体
液体充 分接触
19
(1)气体的收集装置: 当所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大时,气体从 bb 管进; 当所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小时,气体从 aa 管进。
当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 气体从 a 管进。
20
(2)洗气装置: ①干燥装置:应在瓶内装入的液体
物质是 浓硫酸 ,气体从 a 管进; ②除杂装置:若用其除去CO中的
22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 利用热胀冷缩:如图1所示,将导
气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管
口有 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好。
图1
(2) 利用气压的原理:
如图2所示,先在锥形瓶内加入水,使长
颈漏斗下端液封,关闭止水夹,再往
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为止,
静置, 水柱高度不变则装置不漏 气。
图2
23
白色
14
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__改__变__其 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质__量__
__和_化__学__性__质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 质。(一变两不变)
不支_持__燃__烧__,_也__不__能__燃__烧_,__难__溶__于水
e、探究: 液面上升小于1/5 原因:装__置__漏__气__,__红_磷__量__不__足_, __未__冷__却__至__室_温__就__打__开__了__止_水__夹5 。
(3) 利用气压的原理:
如图3所示,先在锥形瓶内加
入水,使长颈漏斗下端液封,
气
气体,只能收
气体与
体
集气体
液体充 分接触
19
(1)气体的收集装置: 当所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大时,气体从 bb 管进; 当所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小时,气体从 aa 管进。
当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 气体从 a 管进。
20
(2)洗气装置: ①干燥装置:应在瓶内装入的液体
物质是 浓硫酸 ,气体从 a 管进; ②除杂装置:若用其除去CO中的
22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 利用热胀冷缩:如图1所示,将导
气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管
口有 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好。
图1
(2) 利用气压的原理:
如图2所示,先在锥形瓶内加入水,使长
颈漏斗下端液封,关闭止水夹,再往
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为止,
静置, 水柱高度不变则装置不漏 气。
图2
23
白色
14
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__改__变__其 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质__量__
__和_化__学__性__质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 质。(一变两不变)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说课课件(共16张PPT)
实验器材:可乐瓶、 葡萄糖酸锌小药瓶
实验原理:
NaHCO3+HCl=NaCl+H2O+CO2↑
创新之处: 1、实验用品来自生活,常见 易得,体现绿色应用; 2、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
02 可乐瓶的上部分
可乐瓶的上部分自制净水装置 可乐瓶的上部分=钟罩
02 可乐瓶的上部分
实验药品:蜡烛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器材:可乐瓶、 水槽、剪刀、瓶盖、 量筒
实验原理:
2NaOH+CO2=Na2CO3+H2O 蜡烛燃烧消耗装置内氧气,压强减小 氢氧化钠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液面上 升。
创新之处: 1、一高一低两支蜡烛尽量 消耗完装置内的氧气; 2、实验操作便捷。
03 可乐瓶底部分和瓶口部分
井穴板
漏斗
03 可乐瓶底部和瓶口部分
业厅主管至今。 我今天竞聘的岗位是中介代理部副经 理,我竞 聘的优 势有以 下几方 面: 1、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和业务系统使用 能力, 有利于 做好信 息统计 和银保 通系统 的
推广应用和使用指导。 2、熟悉业务流程。5年的柜面工作使 我对于 各项业 务流程 包括中 介代理 业务的 各
项流程非常熟悉,有利于指导一线中介 代理业 务的顺 利开展 。 3、沟通和协调能力。通过做柜面主管 工作和 理赔调 查
学情分析
1.知识水平: 学生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对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的原理,氧气的性质、用途、制法,二氧化碳的性质等有了一定 的认识,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微粒观、守恒观等等。一年的化学学习也具备了 一定的化学思维方式。能根据所学回忆相关的知识点,通过知识点的再现→ 知识网络的再构。 2.能力水平:初中生好奇心强,对事物的认识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初步具 备了收集、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和一些的化学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师 生合作的实验过程中进一步摸索出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心理特点:鉴于九年级的学生处于善于发问,善于质疑的阶段,在教学 中,让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原理:
NaHCO3+HCl=NaCl+H2O+CO2↑
创新之处: 1、实验用品来自生活,常见 易得,体现绿色应用; 2、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
02 可乐瓶的上部分
可乐瓶的上部分自制净水装置 可乐瓶的上部分=钟罩
02 可乐瓶的上部分
实验药品:蜡烛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器材:可乐瓶、 水槽、剪刀、瓶盖、 量筒
实验原理:
2NaOH+CO2=Na2CO3+H2O 蜡烛燃烧消耗装置内氧气,压强减小 氢氧化钠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液面上 升。
创新之处: 1、一高一低两支蜡烛尽量 消耗完装置内的氧气; 2、实验操作便捷。
03 可乐瓶底部分和瓶口部分
井穴板
漏斗
03 可乐瓶底部和瓶口部分
业厅主管至今。 我今天竞聘的岗位是中介代理部副经 理,我竞 聘的优 势有以 下几方 面: 1、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和业务系统使用 能力, 有利于 做好信 息统计 和银保 通系统 的
推广应用和使用指导。 2、熟悉业务流程。5年的柜面工作使 我对于 各项业 务流程 包括中 介代理 业务的 各
项流程非常熟悉,有利于指导一线中介 代理业 务的顺 利开展 。 3、沟通和协调能力。通过做柜面主管 工作和 理赔调 查
学情分析
1.知识水平: 学生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对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的原理,氧气的性质、用途、制法,二氧化碳的性质等有了一定 的认识,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微粒观、守恒观等等。一年的化学学习也具备了 一定的化学思维方式。能根据所学回忆相关的知识点,通过知识点的再现→ 知识网络的再构。 2.能力水平:初中生好奇心强,对事物的认识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初步具 备了收集、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和一些的化学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师 生合作的实验过程中进一步摸索出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心理特点:鉴于九年级的学生处于善于发问,善于质疑的阶段,在教学 中,让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PPT课件20 人教版
泡产防止生_;_水_松_槽__开中__的手__水一__倒_段_流__炸_有_裂__水试__管,__若。 液面不下降,则
法
时间后,导管内有一 段水柱,则说明装置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的气密性良好。
练习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 (提示 :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 试管 ;② 集气瓶 ;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文字表达式:
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 5. 三大环境问题:(1)酸雨: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 (2)温室效应:二氧化碳(CO2)等 (3)臭氧空洞:氟氯烃(氟利昂)
注意点
1.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物质,一般不作为空气污染物, 但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2. 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方法是看物质的种类,不是看元素 的种类。
由一种物质组成
特性 举例 联系
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各成分 具有固定的组成和
保持原有的性质
性质
空气、盐水、糖水、石油、雪碧、氧气、二氧化碳、
海水等
水、五氧化二磷等
混合物
分离、提纯 混合
纯净物
讨论:(1)如何判定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吗? (3)空气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吗? (4)冰水是由冰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吗?
2思.实考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在该实验使 倒瓶 吸中内 入能气瓶否体内用减水小的硫,体、压积木强就减等炭小于或,消铁水 耗丝倒 的吸 氧来入 气代瓶 的替内 体, 红磷测定空积气,从中而氧得气出的氧气含的量体?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