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整体层面和各项循环关键控制点汇总

合集下载

公司内控风险点、控制点、控制措施框架和具体实施标准参照体系

公司内控风险点、控制点、控制措施框架和具体实施标准参照体系

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

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3)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施不到位,责任不落的总称。

能导致舞弊事件的发生,造成企业损失,影响企业信誉。

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

(2)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并关注资产减值迹象,合理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重视各项资致企业缺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

(3)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业拥有或控制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企缺,可能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或生产中断。

策、概预算编制与审核、项目实质次价高,工程监理不到位,项目资金不对象、范围、方式、条件、程序、担保限额和禁止担保等事项,规范调查评估、审核批准、担保执行等环节的工作流程,按照政策、制度、流程办理担保业务,定期检查担保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控不力,应对措施不当,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3)担保过程中存在舞弊行为,可能导致经办审批等相关人员涉案或企业利益受损。

度,全面梳理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规范工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环节的工贿赂,可能导致中标人实质上难以承担工程项目、中标价格失实及相关人员涉案。

(3)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技术方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依照法律规定和合同协议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行为。

企业应的资信状况调查不深,审批不严或越权审批,可能导致企业担保决策失误或遭受的程序和要求,定期检查和评价合同管理中的薄可能导致企业诉讼失败、经济利益受损。

(3)合同纠纷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企业层面内部控制的关键点

企业层面内部控制的关键点

· 121·
重视生态保护, 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 减少污染, 积 极开发节能环保项目, 积极响应国家产业结构政策调 关停并转高污染高排放项目, 加快开发低碳 整的要求, 环保项目, 积极研发高新技术, 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低 低能耗、 低排放和高效率、 高产出。 投入、 促进就业与保障员工权益是企业应尽的义务。 我 国企业在创造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 有责任也有义 务让尽可能多的劳动者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最大限 度地创造就业, 促进社会稳定; 同时企业必须依法保护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缴纳社会保险, 员工的合法权益, 不得克扣和拖欠员工薪酬; 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 组织建设, 积极开展员工职业教育培训, 帮助员工提高 。 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 五) 企业文化控制 良好的、 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诚实守信的经营理 念能够成为企业长久发展的内在动力, 会让员工坚定 地认同企业的战略目标、 经营方针和管理规范等, 会让 员工把实现自我价值与实现企业价值结合在一起, 产 生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增强团队凝聚力, 保持企业 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应当在生产经营的 的良好形象, 发展过程中, 提炼优良传统, 建立正面的, 积极向上的, 以人为载体的, 拥有自身特色的, 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 企业文化, 不能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 而忽略了企 业文化的内涵。 三、 评价内部控制的运行效果 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 并融入到生产经营过 那么对于运行情况如何, 则需要通过内部控 程中运行, , 制评价来反映 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对于一个企业加强 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 改进业务经营程序以及防范风 。 险等有着积极的作用 企业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 应当遵循全面性、 重要性和客观性的原则定期对企业 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环节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在企业 层面的内部控制范畴内, 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基本 》 、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 , 规范 以及本企业的内部 控制制度, 综合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围绕有关内部控 制要素, 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 发展战略、 人 力资源、 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这几大关键点进行评价, 找到设计和运行方面的控制缺陷, 制定缺陷整改方案, 保证内部控制体系得以持续、 有效的改进和发展。 综上, 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 至关重要, 很多企业衰败的原因都是在企业层面的内 部控制方面出了问题, 我国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远远 没有到位, 所以, 完善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建设、 实施、 评价尤为重要。

公司内控风险点、控制点、控制措施框架和具体实施标准参照体系

公司内控风险点、控制点、控制措施框架和具体实施标准参照体系

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

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3)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施不到位,责任不落的总称。

能导致舞弊事件的发生,造成企业损失,影响企业信誉。

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

(2)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并关注资产减值迹象,合理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重视各项资致企业缺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

(3)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业拥有或控制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企缺,可能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或生产中断。

策、概预算编制与审核、项目实质次价高,工程监理不到位,项目资金不对象、范围、方式、条件、程序、担保限额和禁止担保等事项,规范调查评估、审核批准、担保执行等环节的工作流程,按照政策、制度、流程办理担保业务,定期检查担保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控不力,应对措施不当,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3)担保过程中存在舞弊行为,可能导致经办审批等相关人员涉案或企业利益受损。

度,全面梳理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规范工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环节的工贿赂,可能导致中标人实质上难以承担工程项目、中标价格失实及相关人员涉案。

(3)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技术方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依照法律规定和合同协议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行为。

企业应的资信状况调查不深,审批不严或越权审批,可能导致企业担保决策失误或遭受的程序和要求,定期检查和评价合同管理中的薄可能导致企业诉讼失败、经济利益受损。

(3)合同纠纷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及关键要素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及关键要素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及关键要素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成既定目标和防范可能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的各种风险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风险因素,同时涉及到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各个角色和方面,因此其构成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整体规划和风险管理,下面将从体系构成和关键要素分析两个方面详细解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及关键要素。

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具备完整的构成和明确的管理职责,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与控制活动、信息与通信,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它为其他两个层面的控制提供基础和支持,即企业文化、人员素质、内部控制职责划分等。

风险评估与控制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项基本目标,即根据企业定位和目标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信息与通信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保障,即经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内部管理的高效运作,避免了纸质资料的大量存储和操作,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要素1、内部控制文化企业内控文化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它是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决定性因素,这涉及到企业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理念达成的过程和结果。

2、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主要由企业管理层和各个部门的员工组成,关键要素包括企业组织、授权、管理实践等。

3、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注企业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其变化的趋势,以及如何通过内部控制措施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4、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最直观的表现,它主要包括各类政策、流程、规范和标准等,目的在于明确责任人和控制点,保证控制环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想要达成企业超越业界水平的表现,一定需要优秀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

5、内部控制监控内部控制监控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日常监控和定期监控两个方面,日常监控意味着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定期监控意味着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总体审计审核。

第七章企业内部控制重点及考点总结

第七章企业内部控制重点及考点总结

第七章企业内部控制重点及考点总结第七章企业内部控制第一节: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与要素一、内部控制目标●內部控制的定义:內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董事会是內部控制实施的主体之一,此外,董事会、董事长也应受内部控制制约。

董事会是决策者,经理层是执行者,监事会是监督者,他们都是內部控制实施的主体;此外,內部控制还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实施。

●内部控制的目标:(一)促进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二)促进维护资产安全(三)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四)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五)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这是内部控制的终极目标。

内部控制能够向企业管理层实现前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但由于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管理层的逾越和串通舞弊等原因,难以确保每一个企业必定成功。

二、内部控制原则内部控制原则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基本指针。

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5项原则,即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原则。

三、内部控制要素(一)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更多体现的是约束和规范,但不能把它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因为它超出了企业的控制能力。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1.治理结构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组成的,决定公司内部决策过程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办法董事会负责监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2.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公司制企业中股东大会(权力机构)、董事会(决策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总经理层(日常管理机构)这四个法定刚性机构为内部控制机构的建立、职责分工与制约提供了基本的组织框架,但并不能满足内部控制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内部控制机制的运作还必须在这一组织框架下设立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职能机构。

控制关键点-内控制度要求关键控制点

控制关键点-内控制度要求关键控制点

序号主要法律规定项目二级项目序号主要控制关键点对应的文件名称文件中是否涉及该内容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备注《会计法》1、组织架构见《组织架构》《证券法》2、发展战略见《发展战略》《公司法》3、人力资源见《人力资源》4、社会责任见《社会责任》5、企业文化见《企业文化》1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2内部审计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监督的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1、目标设定1确保实现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2确保实现企业资产安全3确保实现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4实现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5实现企业发展战略2、风险识别1配套指引列示所有企业内外部主要风险,企业应形成风险清单,通过在日常或定期的评估程序与方法加以识别。

3、风险分析1应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对其确定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2应当组成风险分析团队,通过观察与分析,借助经验,采用调查问卷、面谈及研究讨论会等形式进行风险分析。

4、风险应对1以目标设定为基础,在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后,采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策略,将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2根据配套指引中的各项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三、控制活动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1每类经济业务的发生与完成,必须经过两个或以上的部门和人员,保证业务循环中的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之间进行检查与核对,一般应当加以分离的不相容职务有:(1)授权审批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2)执行业务职务与监督审核职务;(3)执行业务职务与相应记录职务;(4)财产保管职务与相应的记录职务;(5)授权批准职务与监督检查职务等。

2权利与职责应当明确地授予具体的部门和人员;3对于重要权力的行使必须接受定期独立检查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要素的主要控制关键点一、内部环境6、内部审计二、风险评估序号主要法律规定项目二级项目序号主要控制关键点对应的文件名称文件中是否涉及该内容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备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要素的主要控制关键点2、授权审批控制1授权审批控制的形式要分为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常规授权必须制定权限指引,特别授权要求其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四个方面作严格界定,防止特别授权被滥用,对于重大的的业务和事项要求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定。

内部控制关键节点及管理职责

内部控制关键节点及管理职责

内部控制关键节点及管理职责一、资金控制(一)资金管理风险与关键环节点控制1、资金管理风险资金,是指公司所拥有或控制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可以说,资金是公司进行经营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没有资金或资金不足,公司的经营活动就难以实现,因此,公司进行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至关重要.公司在进行资金管理过程中,至少应当关注以下风险:(1)资金管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导致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2)资金管理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3)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使用、核对和清理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可能导致公司受到处罚造成资金损失;(4)资金记录不准确、不完整,可能造成账实不符或导致财务报表信息失真;(5)有关票据的遗失、变造、伪造、被盗用以及非法使用印章,可能导致资产损失、法律诉讼或信用损失。

2、资金管理关键环节控制公司在进行资金管理、实施资金内部控制过程中,为减少或避免上述可能发生的风险,应加强以下关键环节控制:(1)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授权审批程序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2)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应当合法、合规,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使用、核对、清理、严格有效,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应当严格按规定执行;(3)资金的会计记录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4)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当完整记录,银行预留印签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

(二)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1、资金管理控制岗位职责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为“账款分离",公司实行资金内部控制,应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所谓“不相容岗位”,是指如由一人担任就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也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必须贯彻不相容职务分工的原则.2、公司中资金管理所涉及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4、《审批权限表》5、资金支付审批流程节点开始→用款人填写报销单或资金申请单并签名→各中心(办)负责人审核签字→财务主管、经理、负责人核准→总经理或职务代理人审批→财务部会计审核并编制记账凭证→出纳付款→结束6、资金支付审签人的责任规定(1)用款人应如实反映资金支付内容,在资金申请单、报销单上签字,对资金支付结果负直接责任;(2)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资金支付的真实性、合理性及必要性负责,并在此基础上审核签字,对资金支付的结果负责;(3)对资金支付具有最终审批权限的人员,对资金支付的结果负领导责任。

内控关键控制点及常用控制措施

内控关键控制点及常用控制措施

◎支票应每天送存银行。

如果将支票放在手边而不送存银行,就会增加舞弊的可能性。

有人可能将支票兑现存人自己的个人账户。

因此,支票应该于当天送存银行。

◎将现金收入转到保险拒里。

如果客户支付的现金或支票不直接到达公司,那么也就不存在滥用现金的问题,相关的控制措施也就不需要了。

因此,公司可以在银行设置一个钱柜,要求客户将支付的款项直接存放到这个钱柜里。

◎填写的支票不留空白。

如果填写支票时,支票的金额这一行留有太多的空白,伪造者就有可能插人一些数字或文字,使得最终支付的金额大于原先填写的金额。

如果利用相关软件在填开支票的时候将空白处打印上划线或字母,就可以避免这种损失的发生。

◎用墨水笔开具现金收据。

小额的现金收据有可能被涂改,使得涂改后的金额大于实际发生的金额,而涂改者可以从中渔利。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要求填写收据的时候必须使用墨水笔。

◎限制零用现金的数量。

如果日常的零用现金数额很少,则就不会有人去注意,也不值得偷盗。

而如果日常的零用现金数额很大,则就应该注意。

最好的方法是用卡代替现金。

◎作废的支票应粉碎。

由于作废的支票可以被恢复并用以支取现金,所以,为了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应该在作废的支票上盖上“作废”字样的印章,并将其粉碎使之不能再用。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在一个公司里,这是最重要的一项控制措施,因为它反映了所有的现金流人及流出情况。

银行的现金支票清单应该与企业内部记录仔细核对,以确保双方的记录都没有被改动。

同时,还需要将银行对账单与企业的银行日记账进行核对,以发现两者是否有不符之处,以及不符之处是否是因为有人私自提取企业的银行存款或支取支票造成的。

此外,有关人员还应核对公司所有的银行存款账户,以确定是否存在支票方面的舞弊。

而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人员应该与掌管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人员分离,以避免相关人员通过涂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掩盖其不法行为。

最后,如果能通过网络查看银行的在线记录,就可以每天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这样就能够更加及时地发现并纠正舞弊。

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包括什么

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包括什么

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包括什么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包括什么一是审批控制点。

把收支审批点作为关键点,是为了控制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审批权限的合理划分是资金营运活动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审批活动关键点包括:制定资金的限制接近措施,经办人员进行业务活动时应该得到授权审批,任务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办理资金收支业务;使用资金的部门应提出用款申请,记载用途、金额、时间等事项;经办人员在原始凭证上签章;经办部门负责人、主管总经理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并签章。

二是复核控制点。

复核控制点是减少错误和舞弊的重要措施。

根据企业内部层级的隶属关系可以划分为纵向复核和横向复核这两种类型。

前者是指上级主管对下级活动的复核;后者是指平级或无上下级关系人员的相互核对,如财务系统内部的核对。

复核关键点包括:资金营运活动会计主管审查原始凭证反映的收支业务是否真实合法,经审核通过并签字盖章后才能填制原始凭证;凭证上的主管、审核、出纳和制单等印章是否齐全。

三是收付控制点。

资金的收付导致资金流入流出,反映着资金的来龙去脉。

该控制点包括:出纳人员按照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收付款,并对已完成收付的凭证加盖戳记,并登记日记账;主管会计人员及时准确地记录在相关账簿中,定期与出纳人员的日记账核对。

四是记账控制点。

资金的凭证和账簿是反映企业资金流入流出的信息源,如果记账环节出现管理漏洞,很容易导致整个会计信息处理结果失真。

记账控制点包括:出纳人员根据资金收付凭证登记日记账,会计人员根据相关凭证登记有关明细分类账;主管会计登记总分类账。

五是对账控制点。

对账是账簿记录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报表生成前一个环节,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起到重要作用。

对账控制点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账实核对等。

六是银行账户管理控制点。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规定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

银行账户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包括银行账户的开立、使用和撤消是否有授权,下属企业或单位是否有账外账。

8.2 资金管理循环内部关键控制点汇总表

8.2 资金管理循环内部关键控制点汇总表

被审计单位:编制人:日期:索引号:
会计期间或截至日:复核人:日期:页次:
说明:根据前述资金管理循环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评价,注册会计师需要识别资金管理循环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并根据具体审计计划拟定的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对拟信赖的设计有效并被执行
被审计单位:编制人:日期:索引号:会计期间或截至日:复核人:日期:页次:
(二)资金管理循环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汇总表
被审计单位:编制人:日期:索引号:
会计期间或截至日:复核人:日期:页次:
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不同关键控制点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法,包括:关键控制点形成记录的检查(资金管理循环内部控制关键点检查底稿)、关键控制点执行情况的询问(资金管理循环内部控制询问测试表)、观察(资金管理循环内部控制观察测试表),以及必要时对关键控制点的重新执行。

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作者:王秀果来源:《经济师》2012年第04期摘要:文章通过学习18项应用指引,总结出各类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从而为企业全面实行内部控制提出帮助。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层面控制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178-02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为此,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全面分析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找出关键控制点,制定控制措施,形成控制制度,为全面实行内部控制做好准备。

笔者通过深入学习18项应用指引,总结出了各类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供大家制定控制制度时参考。

企业应当分别在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实行18个方面的内部控制,其关键控制点如下。

一、企业层面控制1.组织架构控制。

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等。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1)科学地设计内部机构,合理进行权责分配,治理结构运行有效,确保企业科学决策和良性运行。

(2)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能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3)不相容职务要分离。

组织架构中的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可行性研究和决策审批、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

2.发展战略控制。

企业要当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制定分阶段和年度计划,编制全年预算,将年度目标分解落实,并将其相关信息传递到全体员工,同时完善发展战略管理制度和配套保障措施,确保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关键点及其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关键点及其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关键点及其控制作者:高绍维当前,企业要在世界资本体系中健康有序运行,首先要保障和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

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的发展轨迹发现,建立有效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保证企业有序运行,而且可以促进全球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经济。

一、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不断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控制水平,不管对企业自身还是整个经济社会的顺利有序运行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企业而言,强化内部控制可以帮助管理层理顺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及时发现和规避潜在风险,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经营。

企业身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甚至致命影响,企业管理层只有不断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才能有效应对越来越多的风险,提升发展空间、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

其次,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要不断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深化管理改革。

只有建立健全以风险方法和控制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深化企业改革发展,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企业唯有通过强化风险管控、内部控制,才能真正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预防和抵御风险,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有效运行,从而推动市场体系的健康发展。

最后,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可以有效保证企业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而减少管理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从这个角度讲,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强化内部控制对于保障投资者和公众的合法权益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点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面对日益融合的世界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外部条件,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这使得企业处于高风险之中。

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战略风险、决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

企业内部控制整体层面和各项循环关键控制点汇总

企业内部控制整体层面和各项循环关键控制点汇总

公司整体层面部控制控制目标控制措施1 行为规公司制定行为规,并使员工充分掌握和严格遵循1 公司制定并经董事会批准后下发"员工职业道德守则"。

2 人力资源部对员工培训,通过调查问卷,考试等形式确保员工充分了解职业道德守则的要求。

3 公司所有员工均签署年度"员工职业道德承诺函",确定已经知晓守则,并严格遵循;对于知晓的违规行为已经报告管理层;各级人事部门负责检查和汇总所有的员工声明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4 定期通过培训等方式向员工强调道德守则和诚信的重要性。

5 将"员工手册"公布于公司供外部人员查阅。

2 人力资源建立规的员工招聘、培训、晋升、考核机制。

1 公司建立健全有关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晋升、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

2 在关键岗位人员的招聘或晋升时应履行必要的背景调查等程序。

3 在员工招聘、培训和晋升时,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对所需人员的技能和学识等组织实施。

4 定期对公司员工进展工作业绩评价考核,并以此作为续聘、晋升等依据。

3 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根据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明确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

1 有完整的组织构造图,清晰表述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报告责任。

2 管理层每年审阅公司现有的组织构造。

3 明确关键岗位的职责。

4 授权与审批建立和完善公司主要经济活动的授权与审批权限,并规执行。

1 明确重要经济业务活动〔如资本性支出、资金支付及投融资活动等〕管理与审批等权限的分配。

2 各级管理人员被授予的权限与其所处职位相匹配。

5 防舞弊建立舞弊风险防机制,明确检举举报渠道,防和发现舞弊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或减少损失。

1 制定并下发"反舞弊规定"和"公司举报受理、调查、处理方法"。

2 对员工进展"反舞弊规定"和"公司举报受理、调查、处理方法"的宣传、培训。

3 各部门对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每年定期进展了自我评估及报告。

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包括什么

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包括什么

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包括什么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包括什么一是审批控制点。

把收支审批点作为关键点,是为了控制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审批权限的合理划分是资金营运活动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审批活动关键点包括:制定资金的限制接近措施,经办人员进行业务活动时应该得到授权审批,任务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办理资金收支业务;使用资金的部门应提出用款申请,记载用途、金额、时间等事项;经办人员在原始凭证上签章;经办部门负责人、主管总经理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并签章。

二是复核控制点。

复核控制点是减少错误和舞弊的重要措施。

根据企业内部层级的隶属关系可以划分为纵向复核和横向复核这两种类型。

前者是指上级主管对下级活动的复核;后者是指平级或无上下级关系人员的相互核对,如财务系统内部的核对。

复核关键点包括:资金营运活动会计主管审查原始凭证反映的收支业务是否真实合法,经审核通过并签字盖章后才能填制原始凭证;凭证上的主管、审核、出纳和制单等印章是否齐全。

三是收付控制点。

资金的收付导致资金流入流出,反映着资金的来龙去脉。

该控制点包括:出纳人员按照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收付款,并对已完成收付的凭证加盖戳记,并登记日记账;主管会计人员及时准确地记录在相关账簿中,定期与出纳人员的日记账核对。

四是记账控制点。

资金的凭证和账簿是反映企业资金流入流出的信息源,如果记账环节出现管理漏洞,很容易导致整个会计信息处理结果失真。

记账控制点包括:出纳人员根据资金收付凭证登记日记账,会计人员根据相关凭证登记有关明细分类账;主管会计登记总分类账。

五是对账控制点。

对账是账簿记录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报表生成前一个环节,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起到重要作用。

对账控制点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账实核对等。

六是银行账户管理控制点。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规定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

银行账户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包括银行账户的开立、使用和撤消是否有授权,下属企业或单位是否有账外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内容有哪些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内容有哪些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内容有哪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至关重要。

内部控制制度就像是企业的“免疫系统”,能够帮助企业识别、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提高运营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那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内容究竟有哪些呢?首先,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

它涵盖了企业的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企业文化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能够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治理结构方面,企业应当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

股东会作为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拥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董事会负责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决策执行,对股东会负责;监事会则负责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行为,确保其合法合规;经理层负责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执行董事会的决策。

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也十分重要。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规模,合理设置内部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和权力真空。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企业文化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积极向上、诚信守法、风险防范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其次,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环节。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通过风险评估,企业能够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应当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等步骤。

企业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来识别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

在风险分析阶段,要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与核心

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与核心

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与核心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管理、运作和财务方面的一系列制度与制度设计,以及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改善的活动。

它是保证企业运营及财务信息真实可靠,资源有效利用,保障公司利益,预防风险,防范各种可能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在企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指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关键要点和重要内容,是保障企业运作和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并有效防范各种风险的重点所在。

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环境: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之一是控制环境,即营造健康的管理氛围和组织文化,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和理解,为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创造条件。

这包括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层廉洁从业环境、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制度等。

通过建立健全的企业文化,树立正确认识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使员工能够自觉遵守内部控制制度,从而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之一。

企业应通过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形成全面、系统的风险清单,并据此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种风险。

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可以找出潜在的风险点,及时制定应对措施,规避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3.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各种内部控制措施和程序,包括合理分工、职责明晰、审批流程、内部审计等,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并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经营活动,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持续性。

4. 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记录和报告机制,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方便上级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

要加强内部沟通与协调,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和协作互助,共同维护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5. 监督与评价:监督与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至关重要。

内部控制体系就如同企业的“免疫系统”,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应对各种风险,保障企业的运营合规、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以及经营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那么,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要素究竟是什么呢?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它涵盖了企业的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方面。

良好的治理结构能够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一言堂”的现象。

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机制。

合理的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可以使各部门和岗位之间分工明确、协调配合,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情况。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监督机构,要保持独立性和权威性,能够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评价。

人力资源政策则关系到企业能否吸引、留住和发展优秀的人才。

企业应制定科学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和薪酬福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环节。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通过风险评估,企业能够及时识别这些风险,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流程。

首先,企业要收集与风险相关的信息,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信息。

内部信息可以来自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数据、内部审计报告等;外部信息可以来自行业研究报告、政策法规变化、竞争对手动态等。

然后,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如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为了防范风险、实现控制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整体层面内部控制控制目标控制措施1 行为规范公司制定行为规范,并使员工充分掌握和严格遵循 1 公司制定并经董事会批准后下发《员工职业道德守则》。

2 人力资源部对员工培训,通过调查问卷,考试等形式确保员工充分了解职业道德守则的要求。

3 公司所有员工均签署年度《员工职业道德承诺函》,确定已经知晓守则,并严格遵循;对于知晓的违规行为已经报告管理层;各级人事部门负责检查和汇总所有的员工声明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4 定期通过培训等方式向员工强调道德守则和诚信的重要性。

5 将《员工手册》公布于公司网站供内外部人员查阅。

2 人力资源建立规范的员工招聘、培训、晋升、考核机制。

1 公司建立健全有关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晋升、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

2 在关键岗位人员的招聘或晋升时应履行必要的背景调查等程序。

3 在员工招聘、培训和晋升时,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对所需人员的技能和学识等组织实施。

4 定期对公司员工进行工作业绩评价考核,并以此作为续聘、晋升等依据。

3 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根据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明确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

1 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图,清晰表述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报告责任。

2 管理层每年审阅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

3 明确关键岗位的职责。

4 授权与审批建立和完善公司主要经济活动的授权与审批权限,并规范执行。

1 明确重要经济业务活动(如资本性支出、资金支付及投融资活动等)管理与审批等权限的分配。

2 各级管理人员被授予的权限与其所处职位相匹配。

5 防范舞弊建立舞弊风险防范机制,明确检举举报渠道,防范和发现舞弊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

1 制定并下发《反舞弊规定》和《公司举报受理、调查、处理办法》。

2 对员工进行《反舞弊规定》和《公司举报受理、调查、处理办法》的宣传、培训。

3 各部门对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每年定期进行了自我评估及报告。

4 各部门随时对可能出现的舞弊风险进行自我评估及报告。

5 针对发现的舞弊风险,实施必要的检查程序,以确定舞弊迹象所显示的舞弊行为是否已经发生,及时做出适当整改措施。

6 针对发现的舞弊风险,对内控缺陷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根据重要性及影响程度进行分级管理,落实责任部门,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损失,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监督。

7 公司的检举举报热线、信息、电子邮箱有效、畅通;监察室对收到的检举举报信息,均按照《公司举报受理、调查、处理办法》的规定,履行了记录和审阅手续,确保相关举报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8 各类举报信息均按照《公司举报受理、调查、处理办法》的调查程序进行了调查和记录。

9 公司监察室定期分类汇总当期收到的检举举报信息及相应的调查处理情况,上报管理层或审计委员会。

6 防范经营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公司在实现经营目标过程中 1 公司制定并下发《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落实风险控制原则,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2 对员工进行《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的宣传、培训。

3 成立由公司管理层组成的风险评估委员会。

4 市场销售部门应对拟进行销售价格调整和推出新的重大营销策略等变动事项,进行事前风险评估,指定规避风险策略或措施,上报风险评估委员会。

5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流程。

6 明确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权限分配和审批程序。

7 相关部门对拟进行的较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事项,进行事前风险评估,制定规避风险策略或措施,提交公司董事会讨论或上报公司高管层。

8 建立健全股权投资管理的内部制度和管理流程。

9 明确股权投资管理权限分配和审批程序。

10 相关部门对拟进行的重大股权投资项目等事项,进行事前风险评估,制定规避风险策略或措施,提交公司董事会讨论或上报公司高管层。

11 公司在股权投资持有期间,通过对子公司董事会事务管理、委派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方式,加强对子公司管控,防范经营和财务风险。

12 建立健全融资与担保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流程。

13 明确融资与担保的管理权限分配和审批程序。

14 财务会计部应对重大股权和债权融资进行事前风险评估,制定规避风险策略或措施,提交公司董事会讨论或上报公司高管层。

15 财务部门应对国家的会计政策变动等事项,进行事前风险评估,制定规避风险策略或措施,上报风险评估委员会。

16 建立健全公司关联交易的管理制度,明确关联交易管理职责、管理权限和管理流程。

17 明确关联交易重要环节(如关联交易的设计、成本和价格的确定等)的执行原则和审批程序。

18 明确关联交易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的内容以及授权审批程序。

19 相关部门对拟进行的关联交易事项进行事前风险评估,制定规避风险策略或措施,上报总裁办公会,必要时上报董事会审批。

20 企业法律部门应对重大法律事项进行事前风险评估,制定规避风险策略或措施,上报风险评估委员会。

21 每年至少一次定期召开风险评估委员会会议,围绕公司每年确定的经营发展目标,对各部门分析与预测影响目标实现的主要风险、影响程度及控制现状进行讨论,提出改进风险控制的措施,明确风险控制责任单位或个人,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22 遇有重大预测事项,启动风险评估委员会特别会议进行风险评估报告。

23 风险评估委员会管理并监督各部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24 风险评估委员会将风险评估报告定期报管理层审阅。

7 分析生产经营和落实经营目标对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分析和报告,对存在问题采制定了明确年度的经营发展等目标,并落实实施。

1 按照规定的财务报表分析程序和摸版,对财务报表数据或关键财务指标的重大及异常波动进行分析,以发现可能的重大错报、漏报。

2 定期召开生产经营分析会,财务等部门汇总生产经营信息,向公司管理层报告,分析预算执行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 各部门根据会议要求对需改进事项进行组织落实。

1 公司制定了经董事会批准的年度经营目标、财务预算及资本性开支计划。

2 公司应每季度向董事会报告年度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及下一季度将要发生的重大交易等事项。

8绩效考核确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建立高级管理层薪酬与绩效目标实现挂钩的机制 1 薪酬委员会与公司管理层根据公司经营预算目标签定的业绩考核合同并上报董事会批准。

2 董事会根据公司经营预算目标完成情况,实施对公司管理层的考核并与薪酬挂钩。

9计算机信息建立与公司经制定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1 建立健全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度、明确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职责、管理权限和管理流程。

2 计算机信息系统战略规划、重要信息系统政策等重大事项由董事会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3 计算机信息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保持独立,且有正式的数据传输工作。

4 计算机信息管理部门,人员设置和组织结构与公司业务复杂程度和规模相适应。

5 电子数据处理工作被合理的监督。

1 对接触计算机系统的授权划分级别:禁止、只读、可读可写、可读可删除;进入计算机系统需要密码,密码是经过谨慎的设计,保密并且定期变换。

2 有相应的措施检测违规进入并作出反应。

3 建立程序和文件的档案库,并由专人负责。

4 所有数据都备份并保存在计算机设备以外的安全地方。

5 对控制文档进行归档,且由主管人员定期复核。

6 计算机信息管理部门在组织内建立流程,以保护信息系统和技术免受病毒影响。

10董事会与法律顾问沟通建立董事会定期与法律顾问沟通的公司的法律顾问应出席董事会的有关会议,讨论重大的交易事项、法律事项及违反道德守则等事项,以确保上述事项对公司的影响及法律风险降到最低。

11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执行统 1 根据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和维护公司会计政策,并监督执行。

2 财务负责人评估公司采用的重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3 财务经理将公司统一的会计制度手册和会计处理办法下发给相关财务人员,或将手册放置在所有财务人员能公司应该采用最新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所有新业务产生的交易需要经过复核以决定恰当的会计处理方式。

置。

4 就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尤其是新下发的会计处理办法,财务经理组织对会计人员的培训,确保公司会计政策得到统一执行。

5 财务经理复核会计人员的相关会计凭证,确保会计处理符合公司的制度要求。

1 公司财务会计部每季度收集最新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正常经营活动、关联方业务变更情况。

2 对新业务和特殊业务需提交关键事项会计处理的请示上交财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负责判断新业务的会计处理,并下达批复文件。

12审计委员会 1 保证内部审计适当独立于管理层。

2 审计委员会成员符合法规对于独立性及经验的要3 审计委员会按规定履行自身的职责,对公司外部审计的工作计划等实施监4 审计委员会定期审阅公司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监督其真实性、完整5 建立审计委员会定期与外部审计师及公司内审部门沟通的机6 审计委员会履行自我评估的职能 1 审计委员会需对由公司管理层提名,内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审查同意。

1 董事会中应聘有独立董事、非执行董事,并履行聘任考察程序,确保其独立性。

2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按照《审计委员会章程》履行职责,其成员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并有一名财务会计背景的成员。

1 审计委员会要审议批准公司聘请的外部审计师及审计业务范围、内容、收费等,并判断审计师的独立性,形成审计委员会的会议纪要。

1 审计委员会应定期审阅或审批公司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

1 审计委员会定期与外部审计师单独讨论财务报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公司内控建设情况及管理层态度。

2 审计委员会定期与内审部门单独讨论公司内部审计的工作情况。

1 审计委员会定期对履行监督职能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13内部审计 1 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

2 制定内部审计年度计划,明确审计工作重点,并落3 确保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1 制定并下发《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并按照要求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1 内审部门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应在评估风险优先次序的基础上,确定年度审计范围和工作重点,经管理层批准后报审计委员会审阅。

2 审计工作计划应包括风险评估监督、内控评审、经营过程监督控制、经营效益及经济责任审计等。

1 内审人员定期参加有关业务培训,学习会计、审计、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新知识。

2 内审部负责人结合绩效考核,对内审人员职业素质定期进行考核,并做好考核记录。

3 内审部门应对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等审计全过程的审计质量加以控制,特别是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重要环节的质量。

4 完善审计基础管理,及时做好审计文档的归档工作。

14跟踪检查整改措施和追踪举报调查事项 1 对内控评审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整改落2对举报追查事项进行追踪监督,确保舞弊防范机制运行有效。

1 内控评审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并向管理层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