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课件共27张PPT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共35张PPT)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7课: 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
歌颂自然之美、人性之美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绿野圣母》
《纱罩圣母》
《中世纪圣母子》
拉斐尔《绿野圣母》
对比两幅油画在背景、色彩、人物表情方面有什么差异?
中世纪人物像
《大卫》
对比两幅雕像有什么差异?
基督教神学 VS 人文主义
禁神欲性 的
肯定人的人性自然欲望
知神的,神本位 知我,人本位
神教权权束主缚义
文艺复兴的成就:
文学领域代表人物:“文学三杰”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16-
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
但丁对教皇尼古拉三世说: “你留在这里(指地狱)吧,
因为你受的刑罚是从公正迷信神学到讴歌人类
的……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 惨, 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 升…… 你们把金银当作你们的上帝, 和偶像崇拜者有什么不同?
彼得拉克:“人文主义之父”《歌集》
《歌集》之六
我
从迷信教诲我正那在到迷追信途逐的她仰欲那念飘人执忽学着不而定又的疯形狂象
她轻盈自如而又无拘无束 不停的在我踟蹰的脚步前跳荡 我劝告我的欲望不要胡追乱撞 但它不听我的劝阻,一味任性
倔强 看来规劝是徒劳无益的 因为爱神的本性向来富有反抗
只 要 凡 人 的 幸
A.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变 B.人性解放意识的觉醒 C.禁欲主义思潮的转变 D.罗马教廷权威的打破
-34-
课堂巩固: 2.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主张,人应该公开的 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 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的意大利( )
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 B.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 C.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D.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
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17课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路德选集》
①表明路德在控诉罗马教廷对欧洲各国教徒的经济剥削。 ②“因信称义”说是指信徒可以由于信仰而直接成为义人,可 以免去罗马天主教会的繁文缛节。
(1)据第一段史料指出路德是怎样抨击教皇的。有何影响? (2)结合史料,说明你怎样理解路德的“因信称义”说。
提示 (1)抨击教皇对金钱的贪婪。影响:冲击了罗马教皇及天 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2)路德的主张体现了这一时期蓬勃发展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 神学束缚,打破天主教会精神独裁,争取精神自由和反封建的 强烈愿望。
知识、真理和爱情的执着追求。其中蕴含了( )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解析:选 C。材料中表达了对现世幸福的追求,是人文主义的 思想,故选 C 项。
3.文艺复兴在继承希腊、罗马优秀文化的同时,希腊、罗马 的很多落后于时代的社会习俗、思潮也被继承。产生这种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对欧洲走向近代影响深远 B.资本主义生产力尚未达到彻底变革社会的水平 C.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对希腊罗马文化的偏爱 D.新旧时代交替之际的文化和社会冲突的必然
展和进行
会运动
形式 “复兴”古典文化
宗教“异端”
不 人物
知识分子为主
各阶层民众
同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
点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影响
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 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
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进 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为资
了道路
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
路
关 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
材料三: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 中的一个微尘。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 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 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当宣布要 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 害怕。” (1)根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 他们的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 提示 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 卫自己的信念。
①表明路德在控诉罗马教廷对欧洲各国教徒的经济剥削。 ②“因信称义”说是指信徒可以由于信仰而直接成为义人,可 以免去罗马天主教会的繁文缛节。
(1)据第一段史料指出路德是怎样抨击教皇的。有何影响? (2)结合史料,说明你怎样理解路德的“因信称义”说。
提示 (1)抨击教皇对金钱的贪婪。影响:冲击了罗马教皇及天 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2)路德的主张体现了这一时期蓬勃发展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 神学束缚,打破天主教会精神独裁,争取精神自由和反封建的 强烈愿望。
知识、真理和爱情的执着追求。其中蕴含了( )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解析:选 C。材料中表达了对现世幸福的追求,是人文主义的 思想,故选 C 项。
3.文艺复兴在继承希腊、罗马优秀文化的同时,希腊、罗马 的很多落后于时代的社会习俗、思潮也被继承。产生这种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对欧洲走向近代影响深远 B.资本主义生产力尚未达到彻底变革社会的水平 C.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对希腊罗马文化的偏爱 D.新旧时代交替之际的文化和社会冲突的必然
展和进行
会运动
形式 “复兴”古典文化
宗教“异端”
不 人物
知识分子为主
各阶层民众
同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
点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影响
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 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
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进 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为资
了道路
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
路
关 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
材料三: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 中的一个微尘。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 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 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当宣布要 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 害怕。” (1)根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 他们的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 提示 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 卫自己的信念。
《第17课 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PPT课件(吉林省市级优课)
有3万人靠这种行业过活,当时佛罗伦萨的毛织业是以工场手工
业(的3)方式阶进级行基生础产:的,企业家就是资本家,劳动者就是雇佣工 人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要求摆脱教会和神学的束缚
(4)文化基础: 意大利有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产
(5)人才优势: 汇集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2、成就
国家 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及成就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文艺复兴的扩展
莎士比亚
哥白尼
意大利 文学艺术
欧洲各国 科学
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大文豪,他塑造了许
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刻 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马 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 才之一”。恩格斯盛赞其作品 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 性、丰富性。莎翁的作品几乎 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
来世说:人本身是鄙贱的, 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 来世。
文艺复兴
1、背景(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起源于意大利?)
(1)社会背景:
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压抑了人和人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据(维2拉)尼经《济佛基罗础伦:萨年鉴》记载:“1338年,本城毛织业行会 所工属作商坊业有繁20荣0个,或最更早多出,现它们资每本年主生义产萌7万芽至8万匹毛呢......
中——世纪傅的雷觉《世醒界》美术名作
二十讲》
文艺复兴时期的巨
人
——恩格斯
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对宇宙怀 有无穷的疑问和不倦的求知 精神。这是人们从神权中解 脱出来的最重要的品格。
1994年他的72页笔记以3080万 美元的价格被人买走。
真理只有一个,他不 是在宗教之中,而是 在科学之中
文艺复兴并不是仅发生在意大利的个 别现象,它的发明成果通过意大利外 交官、受北欧国家君主雇佣的意籍将 军和印刷品在16世纪被传播到北欧国 家。印刷品加快了书籍和思想的传播。
业(的3)方式阶进级行基生础产:的,企业家就是资本家,劳动者就是雇佣工 人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要求摆脱教会和神学的束缚
(4)文化基础: 意大利有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产
(5)人才优势: 汇集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2、成就
国家 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及成就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文艺复兴的扩展
莎士比亚
哥白尼
意大利 文学艺术
欧洲各国 科学
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大文豪,他塑造了许
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刻 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马 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 才之一”。恩格斯盛赞其作品 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 性、丰富性。莎翁的作品几乎 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
来世说:人本身是鄙贱的, 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 来世。
文艺复兴
1、背景(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起源于意大利?)
(1)社会背景:
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压抑了人和人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据(维2拉)尼经《济佛基罗础伦:萨年鉴》记载:“1338年,本城毛织业行会 所工属作商坊业有繁20荣0个,或最更早多出,现它们资每本年主生义产萌7万芽至8万匹毛呢......
中——世纪傅的雷觉《世醒界》美术名作
二十讲》
文艺复兴时期的巨
人
——恩格斯
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对宇宙怀 有无穷的疑问和不倦的求知 精神。这是人们从神权中解 脱出来的最重要的品格。
1994年他的72页笔记以3080万 美元的价格被人买走。
真理只有一个,他不 是在宗教之中,而是 在科学之中
文艺复兴并不是仅发生在意大利的个 别现象,它的发明成果通过意大利外 交官、受北欧国家君主雇佣的意籍将 军和印刷品在16世纪被传播到北欧国 家。印刷品加快了书籍和思想的传播。
第17课 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 教学课件
(2)“幸福在人间”——薄伽丘与《十日谈》
薄伽丘( 1313—1375 ),意大利作
家。写过传奇、叙事诗、史诗、短篇故
事等。他的杰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 谈》,小说描写 10 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 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 10天,轮流讲了100个故事,故书名《十
日谈》。它是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
(3)文艺复兴促进了科学上的革命
(4)开辟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
二、人文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运动
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路德为什么挑战教皇的权威? 问题探究: 身为神学博士、教授的马丁·路德为什么
会挑战教皇的权威?
材料一:在中世纪,适应自然经济的需要,神学家所提倡 的是禁欲主义,认为自甘奉行赤贫的生活才是获得上帝之爱的基 本条件,追求财富必然陷入贪婪的罪恶。……但商品经济不声不 响的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上帝——金钱。这个新上帝将以其自身的 力量迅速改变旧的道德秩序,它逐渐代替了封建特权和以地产为 衡量人们社会地位高低和拥有财富多少这一唯一尺度。 材料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的掠夺,负担最终落到了广大 劳动群众身上。他们看到教会获得的大量财富不是用于宗教目的, 而是被教士用在追逐尘世的享乐上,因而感到无比愤概……市民 也不满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 而是因为天主教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世俗君主 和贵族都窥见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到了反对 天主教的行列中来了。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用人
的眼光、世俗的眼光、现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 的社会。他广泛搜集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 并且敢于突破中世纪的神学观念,用新时代的 眼光,把人和现实生活放在中心位置,诠释古 典著作。他对古典文化的研究,对欧洲文艺复 兴运动和本人的创作,都产生了影响。因此,
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ppt1 北师大版优质课件
期最 负盛名的艺术大师,
他是有史以来最多才多 艺的天才之一,他是为 画家,建筑师,音乐家, 工程师和发明家,科学 家。其代表作是绘画 《蒙娜丽莎》和《最后 的晚餐》。
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
诗人”。
地狱篇: ……到了第二层,这一层的圈子比较小,其中 的痛苦却大得多,他使受苦者发出一片哭声……“老师, 这些受漆黑空气这样惩罚的都是些什么人”……将一千 多个因为爱情而离开人世的人指给我看,并一一说出了 他们的名字。
——《神曲.地狱篇》
天堂篇:在青年时代,他就为爱这样一位妇人跑去和他 父亲斗争……在宗教法庭上当着父亲的面,他和她结婚 了……神奇的爱情和甜蜜的对视,都是令人产生圣洁思 想的原因,可敬的伯纳尔多率先脱鞋,光着脚去追求这 样的天大幸福,跑着去还觉得慢。 —《神曲.天堂篇》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彼特拉克热爱生活,热爱美丽 的大自然,反对中世纪教会长期以 来宣扬的禁欲主义。他喜欢游览, 尤其喜欢登高远眺,领略自然风光。 他一生的创作很丰富,其中《歌集》 对以后的欧洲诗歌产生了巨大而持 久的影响,他成为享誉整个欧洲的 著名作家。
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 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 文主义的含义。
第17课 14—16世纪
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
探寻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基督教神学:上 帝主宰一切,人是毫无价值的,是上帝的奴仆,是上帝 的羔羊,只能忠顺地听从神的摆布。
教会和神学主宰欧洲,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二: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 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这些城市各自独立,为了在激烈 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他是有史以来最多才多 艺的天才之一,他是为 画家,建筑师,音乐家, 工程师和发明家,科学 家。其代表作是绘画 《蒙娜丽莎》和《最后 的晚餐》。
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
诗人”。
地狱篇: ……到了第二层,这一层的圈子比较小,其中 的痛苦却大得多,他使受苦者发出一片哭声……“老师, 这些受漆黑空气这样惩罚的都是些什么人”……将一千 多个因为爱情而离开人世的人指给我看,并一一说出了 他们的名字。
——《神曲.地狱篇》
天堂篇:在青年时代,他就为爱这样一位妇人跑去和他 父亲斗争……在宗教法庭上当着父亲的面,他和她结婚 了……神奇的爱情和甜蜜的对视,都是令人产生圣洁思 想的原因,可敬的伯纳尔多率先脱鞋,光着脚去追求这 样的天大幸福,跑着去还觉得慢。 —《神曲.天堂篇》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彼特拉克热爱生活,热爱美丽 的大自然,反对中世纪教会长期以 来宣扬的禁欲主义。他喜欢游览, 尤其喜欢登高远眺,领略自然风光。 他一生的创作很丰富,其中《歌集》 对以后的欧洲诗歌产生了巨大而持 久的影响,他成为享誉整个欧洲的 著名作家。
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 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 文主义的含义。
第17课 14—16世纪
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
探寻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基督教神学:上 帝主宰一切,人是毫无价值的,是上帝的奴仆,是上帝 的羔羊,只能忠顺地听从神的摆布。
教会和神学主宰欧洲,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二: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 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这些城市各自独立,为了在激烈 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北师大高中历史必修三—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PPT课件4
Raphael
西斯廷圣母
中世纪圣母 他画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像 是一位普通母亲,不像以前的圣母像那样神情呆滞、不可亲近
拉斐尔的这些画虽 是宗教题材,但画中 的母亲柔美,圣子可 爱,反映了人间圣母 的亲情。这就是文艺 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 造特征,通过宗教题 材展现人性的美,抒 发作者的情感。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The Last Supper
艺术领域
Michelangelo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1475、3、6日出生 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 他的艺术创作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 响,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 的气魄,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 义和为个人而奋斗的精神面貌,富于 人性和人的情感。被誉为“市民英雄 的创造者”
抨击教会的禁欲思想, 主张顺从人的天性。
《十日谈》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 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别墅里住了10天,讲 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通过这些故 事,作者揭露教会的黑暗腐败,讽刺教士的 奸诈和伪善,赞赏手 工业者、商人的 智慧和才干,歌 颂真挚的爱情和 高尚的情操,表 现了资产阶级对 人生的追求。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物理研究到了
根据材料概括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原因
梵蒂冈教廷从中古时代起即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
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
量遗存。 5、影响: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2019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7《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课件(44张)(共44张PPT)教育精品.ppt
D
1、文艺复兴是一场复古运动吗?
形式: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实质: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2、资产阶级为什么要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
化的形式?
当时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基督教文化
资产阶级 力量弱小
人性的启蒙
请同学们说一说文艺复兴时 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文 学 三 杰(前三杰)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意志
西班牙
代表人 莎士比亚 拉伯雷 伊拉斯谟
塞万提斯
代表作 《哈姆雷特》 《巨人传》
《愚人颂》
《堂吉诃德》
文学作品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 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 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写于1610年,描写的是古丹麦王子哈姆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部作品不但反映了 英国社会的政治现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哈姆 雷特这一形象,反映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 《哈姆雷特》书影 欣赏《哈姆雷特》的片段,体会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 人文主义主张。
拓展:文艺复兴在中国的传播
• 明末来华的传教士在布教的同时,也把文 艺复兴的成果带来了中国。在传播的科学 知识中以天文学为重要,但很不彻底,例 如反映人们意识形态和思想面貌的文学和 哲学并未传入中国,国人对文艺复兴文化 的理性认识要到五四运动以后 ——立长林在《明 末清初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流传》
古典文化的“再生”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背景?
(1)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因) (2)新生的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的政治、 经济利益要求冲破神学思想的束缚。
(3)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 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教学课件共53张PPT
关于宗教
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 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规范、 仪礼、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
物理研究到了 尽头就是哲学,而 哲学研究到了尽头 就是宗教。
——杨振宁
我们心灵所不可企 圣彼得大教堂
及的东西就是宗教,它
的美和崇高只能间接
的、通过微弱的反光抵
达我们,感受到这些。
只是在这意义上,我才 是一个有宗教感情的 人。 ——爱因斯坦
宣扬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由。
来世/禁欲 → ←现世/幸福
要求现实享乐。
蒙昧主义 → ← 理性/经验
崇尚科学,追求知识。
一、文艺复兴
4、实质:
甲:文艺复兴就是 意大利人不满意当时教 会对文化的控制,重新 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 罗马文化,实际上就是 复古。
乙:不对,文艺复 兴是那些对教会不满的 先进人物以“复兴”古 代希腊、罗马文化为名, 开创新文化、新思想的 运动。
法国 拉伯雷 《巨人传》
西班牙
塞万 提斯
《堂吉诃德》
提倡个性解放
讽刺骑士制度,揭示教 会专横、社会黑暗
自然科学: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牛顿等
一、文艺复兴
2、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内涵: (1)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 冒险精神; (3)重视科学实验,追求知识。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的欧洲正在形成中的 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所发起的弘 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一、文艺复兴
5、影响:
“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 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文艺复兴期 间人文主义者的启发,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 命、宗教改革、政治革命,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 的时代,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北师大版历史高中必修3第6单元第17课 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 (课件1) (共26张PPT)
资本主义萌芽 (1)14 世纪,________________ 最早在意大利产生。 意识形态领域 打破封建神学的束缚,突出以人为本 (2)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在_____________
的思想。 2.兴起
资产阶级 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首先在 反映正在形成中的 ________ 意大利 兴起。 _______
2.代表人物 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 3.过程 (1)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① 序 幕 : 1517 年 , 为 反 对 罗 马 教 皇 兜 售 “ 赎 罪 券 ” , 张 贴 了
九十五条论纲 》 《_____________ 。
②主张 a.核心内容是主张信仰上帝和耶稣即可得救。 b.反对繁缛的礼拜仪式及各种名目的“圣礼”。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史料 史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 解读 抓住句中转折词
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 “并非……而 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 是……”,理解中
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 心句“是新兴资产
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 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 阶级反封建斗争在 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 意识形态上的反 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世界史· 近代史编》 映”。
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 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 阶级世界观 从意大利兴起,是意识形态领域(文 学和艺术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 的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从德意志开始的一场 社会思想政治运动, 群众基础广泛
不 同 点
将人们从宗教神学世界观中解放出 影响 来, 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 件
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 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 出来,动摇了罗马教 会的统治
的思想。 2.兴起
资产阶级 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首先在 反映正在形成中的 ________ 意大利 兴起。 _______
2.代表人物 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 3.过程 (1)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① 序 幕 : 1517 年 , 为 反 对 罗 马 教 皇 兜 售 “ 赎 罪 券 ” , 张 贴 了
九十五条论纲 》 《_____________ 。
②主张 a.核心内容是主张信仰上帝和耶稣即可得救。 b.反对繁缛的礼拜仪式及各种名目的“圣礼”。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史料 史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 解读 抓住句中转折词
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 “并非……而 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 是……”,理解中
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 心句“是新兴资产
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 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 阶级反封建斗争在 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 意识形态上的反 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世界史· 近代史编》 映”。
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 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 阶级世界观 从意大利兴起,是意识形态领域(文 学和艺术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 的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从德意志开始的一场 社会思想政治运动, 群众基础广泛
不 同 点
将人们从宗教神学世界观中解放出 影响 来, 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 件
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 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 出来,动摇了罗马教 会的统治
高中历史第6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17课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形式
“复兴”古典文化
宗教“异端”
人物
知识分子为主
各阶层民众
不同点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精神 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为西
影响 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 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
发展开辟了道路
了精神枷锁,为资产阶级夺取
政权开辟了道路
关系
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 和深化
二、宗教改革的人文精神 1.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 ②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2)兴起: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滕贝格大教堂门口,张贴了《 九十五条论纲 》,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欧洲历史舞台上出现了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改 革运动。这场运动最初出现在德意志,接着波及瑞士、英国和法国等西欧 国家。
A、B、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123456
5.(2019·汕头高二质检)马丁·路德认为:政府必须掌握在世俗统治者手里,家 庭必须对政府负责,人世间的教会作为一种世俗组织,也要归世俗政府管理。 这一观点 A.否定了神学对人们的精神控制
√B.有利于加强世俗君主的权力
C.使德意志建立起统一的国家 D.得到欧洲贵族的普遍支持 解析 根据材料“政府必须掌握在世俗统治者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负 责”“人世间的教会作为一种世俗组织,也要归世俗政府管理”,都在强调 世俗君主的权威,故B项正确。
(2)加尔文 ①著作:《基督教原理》。 ②思想主张:主张“ 信仰得救 ”,人人都可以通过阅读《圣经》信仰耶稣而 直接与上帝沟通。提出了“ 先定论 ”的神学学说。他认为人的“得救”与否, 是上帝预先决定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在生前从事业的成败中体会到自己是 不是上帝的选民。
北师大版17课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
“德国是教皇的奶牛”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 皆因自身的腐败” 。 ——摘自《西方宗教史》
“当购买‘赎罪券’的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之 时,就是灵魂升天之日。”
——教会僧侣
《兜售赎罪券》
(1)、背景:
(1)思想:文艺复兴的影响,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 越多人的质疑,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都有人文精神的启蒙
然而到了中世纪(约476年~1453年),
西欧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黑暗愚昧的时代。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
基督教神学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 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
的“始中祖世逐纪出伊”甸的园西,欧罚,其人在文满精是荆神棘湮和没蒺了藜!的
大地上终身劳苦。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
说明人的本性是爱美的,也是有欲望的,目的 在于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
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的扩展
16世纪以后:高潮
意大利
哥白尼
欧洲 各国
文学艺术 科学
请思考文艺复兴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 复兴吗?其实质是什么?
文艺复兴:指14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 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 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表面是 思想文化界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是人文主义。
“幸福在人间”——薄伽丘与《十日谈》
第四天第一个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 年,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 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 “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 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 鹅回家吧。”
问题探究: 在材料中,薄伽丘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薄伽丘希 望用这个故事说明什么?目的何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济: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根本原因 2、阶级: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与逐渐成长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 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 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 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 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明了什么? 清代袁枚在《子不语》中记述:五台山某禅师收了一个年仅二岁小沙
弥。师徒在山中寺院修行,从不下山。十多年后,禅师带弟子下山。 那位已长成青年的小沙弥,一路上所遇见的牛马鸡犬皆不识。禅师指
顺从人性 教:“此牛也,可耕田;此马也,可骑;此鸡也,可报晓;此犬也,
可守门。”这时,一位美貌少女走了过来,沙弥惊问:“此又是何 物?”师傅惟恐弟子见色动心,非常严肃地告诉他:“此名老虎,人 若靠近她,必遭咬死,尸骨无存。”晚间回归山门,禅师问沙弥: “你对今日下山所见之物,是怎么想的?”沙弥答:“一切东西我都 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她不得。”
17课 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
绿色奥运 人文奥运 科技奥运
想一想: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主题体现了什么精神?
教皇为国王加冕
梵蒂冈教皇国
一千年的精神黑暗
中世纪(5世纪—14世纪),有一千多年的历 史,在这一千多年中,欧洲社会发展基本处于 停滞状态。一般的历史学家对欧洲中世纪的评 价不高,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在中世纪政 教合一的体制下人性受到极大的压抑。教会藐 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 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 外没有任何意义。
下面哪些词汇可以反映中世纪人 们主要的精神状态?
随心所欲 无拘无束 张扬个性 思想开放 以人为本 神权至上
禁欲苦行 压抑人性 麻木顺从 愚昧迷信 言论自由 追求享乐
一、探源文艺复兴 • 什么原因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
西欧商人在清点钱币
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新兴资产 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了增加财富,就需要扩大业 务,改进经营,提高效率,因而也就需要……各种人才。他们要 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务的教师,医 生,建筑师,艺术家等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趣…….
4、直接原因:教会神学禁锢人们的思想
文艺复兴的概况
14-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后逐渐扩展到欧洲
国别
代表人物Βιβλιοθήκη 代表作意大利 (文艺复兴初期“三杰”)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神曲》
《歌集》、人文主义之父
《十日谈》
意大利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英国 (文艺复兴后期)
达芬奇 《蒙娜丽莎》等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等 米开朗基罗 《大卫》等
伦萨,迎面遇见一群美人丽性的姑不娘可。儿泯子即灭问:“这是些什么东西?”
父亲急忙说:“赶快低头,眼睛看着地下,别去盯着她们。”“可是 她们叫啥名字呢?”儿子刨根问底。父亲赶忙编瞎话:“她们叫‘绿 鹅’。”说来也怪,小伙子生平还从没见过大千世界,更没见过女人
这两则故事说 。他对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没兴趣,却令其父大感意外地说道:“父亲
巩固练习 1.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
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2.欧洲文艺复兴出现的经济因素( C)
A、宗教改革的发生 B、意大利的文化遗产 C、资本主义萌芽 D、新航路的开辟
薄伽丘:关注的是人的自然本性;
莎士比亚:提升了人性的高尚和尊严,更崇尚人的理性。
历程: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人性至上
讨论
通过对以上作品的解读,谈 一谈你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的理解。(内涵)
人文主义内涵(核心):
人文主义:即肯定人、注重人性,
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14-17世纪) 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 “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 么事件?
请比较以下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
回归人性
中世纪圣母子图
追求自由
雕塑:《安东尼·奥索》 米开朗基罗:《大卫》
追求真理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 1616),英国大文豪, 他塑造了许多富有个 性的人物形象,深刻 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 思想。他为世人留下 了37个剧本。代表作 《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等
“人”被发现指的是14至17世纪的文艺 复兴运动;
“世界”被发现指的是15世纪末的 新航路的开辟;
探究 : 文艺复兴运动是否是一 场复古运动呢?
性质: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 化的名 义下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三、文艺复兴的意义
1、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2、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感受名著的魅力,领略人文主义的风采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 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 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 灵长!
作者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有何不同? 这种不同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等
二、感受文艺复兴
薄伽丘与《十日谈》
(1313-1375)
《十薄日伽谈丘》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 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 故名《十日谈》。
感受名著的魅力,领略人文主义的风采
意大利文学巨匠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一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 位父亲把儿子送到深山修行,儿子长到18岁时,父亲带他下山去佛罗
3、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 文化。
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中世纪神学观念:
原罪说:亚当、夏娃偷吃禁果 ,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 帝将其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 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 苦。 赎罪说:人间不是幸福,人只 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 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 ,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 幸福。 来世说:人本身是鄙贱的,应 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 世。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 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 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 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 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明了什么? 清代袁枚在《子不语》中记述:五台山某禅师收了一个年仅二岁小沙
弥。师徒在山中寺院修行,从不下山。十多年后,禅师带弟子下山。 那位已长成青年的小沙弥,一路上所遇见的牛马鸡犬皆不识。禅师指
顺从人性 教:“此牛也,可耕田;此马也,可骑;此鸡也,可报晓;此犬也,
可守门。”这时,一位美貌少女走了过来,沙弥惊问:“此又是何 物?”师傅惟恐弟子见色动心,非常严肃地告诉他:“此名老虎,人 若靠近她,必遭咬死,尸骨无存。”晚间回归山门,禅师问沙弥: “你对今日下山所见之物,是怎么想的?”沙弥答:“一切东西我都 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她不得。”
17课 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
绿色奥运 人文奥运 科技奥运
想一想: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主题体现了什么精神?
教皇为国王加冕
梵蒂冈教皇国
一千年的精神黑暗
中世纪(5世纪—14世纪),有一千多年的历 史,在这一千多年中,欧洲社会发展基本处于 停滞状态。一般的历史学家对欧洲中世纪的评 价不高,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在中世纪政 教合一的体制下人性受到极大的压抑。教会藐 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 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 外没有任何意义。
下面哪些词汇可以反映中世纪人 们主要的精神状态?
随心所欲 无拘无束 张扬个性 思想开放 以人为本 神权至上
禁欲苦行 压抑人性 麻木顺从 愚昧迷信 言论自由 追求享乐
一、探源文艺复兴 • 什么原因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
西欧商人在清点钱币
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新兴资产 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了增加财富,就需要扩大业 务,改进经营,提高效率,因而也就需要……各种人才。他们要 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务的教师,医 生,建筑师,艺术家等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趣…….
4、直接原因:教会神学禁锢人们的思想
文艺复兴的概况
14-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后逐渐扩展到欧洲
国别
代表人物Βιβλιοθήκη 代表作意大利 (文艺复兴初期“三杰”)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神曲》
《歌集》、人文主义之父
《十日谈》
意大利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英国 (文艺复兴后期)
达芬奇 《蒙娜丽莎》等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等 米开朗基罗 《大卫》等
伦萨,迎面遇见一群美人丽性的姑不娘可。儿泯子即灭问:“这是些什么东西?”
父亲急忙说:“赶快低头,眼睛看着地下,别去盯着她们。”“可是 她们叫啥名字呢?”儿子刨根问底。父亲赶忙编瞎话:“她们叫‘绿 鹅’。”说来也怪,小伙子生平还从没见过大千世界,更没见过女人
这两则故事说 。他对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没兴趣,却令其父大感意外地说道:“父亲
巩固练习 1.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
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2.欧洲文艺复兴出现的经济因素( C)
A、宗教改革的发生 B、意大利的文化遗产 C、资本主义萌芽 D、新航路的开辟
薄伽丘:关注的是人的自然本性;
莎士比亚:提升了人性的高尚和尊严,更崇尚人的理性。
历程: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人性至上
讨论
通过对以上作品的解读,谈 一谈你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的理解。(内涵)
人文主义内涵(核心):
人文主义:即肯定人、注重人性,
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14-17世纪) 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 “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 么事件?
请比较以下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
回归人性
中世纪圣母子图
追求自由
雕塑:《安东尼·奥索》 米开朗基罗:《大卫》
追求真理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 1616),英国大文豪, 他塑造了许多富有个 性的人物形象,深刻 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 思想。他为世人留下 了37个剧本。代表作 《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等
“人”被发现指的是14至17世纪的文艺 复兴运动;
“世界”被发现指的是15世纪末的 新航路的开辟;
探究 : 文艺复兴运动是否是一 场复古运动呢?
性质: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 化的名 义下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三、文艺复兴的意义
1、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2、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感受名著的魅力,领略人文主义的风采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 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 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 灵长!
作者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有何不同? 这种不同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等
二、感受文艺复兴
薄伽丘与《十日谈》
(1313-1375)
《十薄日伽谈丘》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 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 故名《十日谈》。
感受名著的魅力,领略人文主义的风采
意大利文学巨匠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一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 位父亲把儿子送到深山修行,儿子长到18岁时,父亲带他下山去佛罗
3、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 文化。
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中世纪神学观念:
原罪说:亚当、夏娃偷吃禁果 ,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 帝将其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 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 苦。 赎罪说:人间不是幸福,人只 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 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 ,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 幸福。 来世说:人本身是鄙贱的,应 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