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单元专项练习 课内外文言文联读(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课内外文言文联读)

篇目(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

四端

..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

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 材料二: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摇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曰:“被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

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

..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

..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B.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C.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D.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端,即“四心”,为孟子思想的重要概念;“四端说”是其“性善论”和仁政学说的基石。B.四海,指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四海或海内。

C.圣人,本指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完美境界的人,或指称某一领域出类拔萃者,如“书圣”王羲之,“画圣”顾恺之。

D.子贡,孔门十哲之一,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善经商,有“端木遗风”之典传于后世。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孟子以人性为前提,以政治为指归,由仁心推导出仁政:不忍人之心是人固有之仁心,因而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B.材料一中,孟子在讨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原因时,以“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忧惕恻隐之心”一事为例进行分析论证。

C.材料一中,孟子以“人之四体”喻“仁德之四端”,生动贴切,强调了“四端”与生俱来的特性,同时又为后文论述张本。

D.材料二通过公孙丑与孟子的问答,讨论了“何谓浩然之气”这一问题;这种问答体的形式,在后来的赋体文中经常出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2)“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5.在材料二中,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养吾浩然之气”?请逐条陈述。

【答案】1.A 2.C 3.D 4.(1)不是为着要在同乡朋友中间博取名誉,也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2)(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5.①要通过不断地积累正义来促其产生;②靠正直去培养;③要时时刻刻使之合乎正义与道德;④不要置之不管,也不要妄自助长;⑤行为要无愧于心。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

不要像那个宋国人一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长不快而去拔高它的人,非常疲倦地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啦!”他的儿子小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已经枯死了。“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为定语后置句,“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作“宋人”的定语,在“宋人”前断开,排除CD。

“视”的宾语是“之”,后面要断句,“苗”是后句主语。排除B。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C.“‘画圣’顾恺之”错,“画圣”为吴道子。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讨论了‘何谓浩然之气’这一问题”错。材料二先总后分,分别讨论了“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两个问题,选项分析不全面。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所以”,……的原因;“要”,通“邀”,邀取、博取;“乡党”,同乡;“要誉于乡党朋友”,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是“于乡党朋友要誉”;“恶”,厌恶。

(2)“恶”,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什么,哪;“敢问夫子恶乎长”,宾语前置句,“恶”作“长”的宾语,正确语序是“敢问夫子长恶”;“知言”,识别各种言论;“养”,培养。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意思是: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启发我们靠正直去培养。

根据“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意思是: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所以提示我们要通过不断地积累正义来促其产生,要时时刻刻使之合乎正义与道德。

根据“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意思是“(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它,不能停止下来;心里不能忘记它,也不妄自助长它”,启发我们不要置之不管,也不要妄自助长。

根据“行有不谦于心,则馁矣”,意思是: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