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胠箧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2单元-孟子见梁惠王、胠箧
——《增广贤文》
赏读:为报答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羊 跪下来表示对父母之恩的一种感激,小乌鸦将食物口对口地喂养年老 的父母。这则《贤文》让人看后肃然起敬。
温馨
自
合
分层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韩诗外传》 赏读: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当子女想起去赡
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却已等不及离我们而去了。趁父母健在好好孝
珍爱他人的生命;而尊重生命,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然而,在当
今社会,我们仿佛正在日渐淡忘生命的可贵——对物质的贪欲,对 成功的痴迷,正在使我们对生命的意义产生错误的认识。
生命对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只有人们对这一问题有了真
切的认识之后,社会才会稳定有序。
温馨
自
合
分层
修身名句 ,报得三春晖。 —
—唐·孟郊 赏读:谁说小草稚弱的心可以报答三春阳光的温暖呢?
敬他们吧,不要等年华老去、双亲不在时懊悔。
温馨
自
合
分层
知识卡片
一、作家作品
孟子 ( 约前 372—前 289)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
代表之一。名轲,字子舆,或字子车、子居。邹 (今山东邹城东南)
人,鲁公族孟孙之后。孟子后受业于子思门下。曾游历齐、魏、滕、 宋等国,一度为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见用,晚年居邹,退而与弟
动词,送,发送
动词,发生,兴起 动词,拿出
动词,生长,长出
名词,头发
温馨
自
合
分层
动词,建置 形容词,治理得好,社会安定太平 动词,医治 动词,部署 动词,治罪 动词,对付 名词,国家 名词,诸侯国 名词,国都 名词,地方
温馨
自
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二单元-孟子见梁惠王1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 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 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 的头,微笑着说:“跳跳,
规律三:对话、引文,定句读
标志:曰、云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 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 人名省略
读一读,想一想,寻找规律
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 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 右皆呼万岁。 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 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 不胜。 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 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 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得降之/
实战演练:选断句正确的一项(2015辽宁卷)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 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
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 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
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 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
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
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
/护儿有功焉/
学以致用 熟能生巧
谢谢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 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 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
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 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 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 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 “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2.3 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胠箧》 本文具有强烈的刺世指向意义。庄子不满意所处的社会现 实,一针见血地指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现象, 认为“圣”和“智”是惑乱天下的主要原因,因而庄子提出 “绝圣弃知”的主张,摒弃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要求回到 “至德之世”,这表现了庄子社会观和政治观消极颓废的一 面。
——《劝孝歌》
赏读:有慈母在堂,在外流浪的儿子不会担心过冬的衣
服,因有母亲临行前密密细缝。此句和“慈母手中线,游子
身上衣”有异曲同工之妙。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赏读:为报答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 羊跪下来表示对父母之恩的一种感激,小乌鸦将食物口对口地
结合孟子的义利观,谈谈你对“义利”的看法。 提示 “义利”之辨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极重要的问题,
也是孟子思想中极重要的内容。但长期以来,孟子的义利之辨 受到诸多曲解。传统的观点认为孟子“重义轻利”,后来在认 同“重义”的前提下,有人对其是否“轻利”提出质疑,并针
对传统的“重义轻利”说,提出“重义但不轻利”的新解释。
思想。这一观点正式提出是在课文的最后一段。 文章一开头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惊人之论:生活中 人们眼里的聪明做法,岂不是为大盗积聚做准备吗?第二段 将此结论推广、提升,用反问句的形式指出:所有的智者、 圣人都是在为大盗积聚、准备啊!接下来第三段为了使圣智 之法成为大盗的工具的意旨表达得更显豁,文章假设了一段 盗跖和他手下的对话,并由此指出,圣人之道不仅有利于善
胠箧_庄周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胠箧_庄周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胠箧_庄周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上学的时候,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胠箧_庄周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胠箧先秦庄周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历年试题集
【阅读欣赏】1.沁园春.长沙2.雨巷.再别康桥3.大堰河---我的保姆【2016 年 1 月】1.大堰河的一个片段要求:( 1 ) 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 ( 2 ) 分析紫“色的灵魂”的含义。
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6.鸿门宴【2016 年 1 月】1.荆轲刺秦王中要求:对易水送别进行赏析。
2.烛之武退秦师要求:分析“之字:的三种用法。
7.纪念刘和珍君 8.小狗包弟 9.记梁任功先生的一次演讲10.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 11.包身工 12.飞向太空的航程【表达交流】1.心音共鸣2.园丁赞歌3.人性光辉4.黄河九曲5.朗诵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记叙要选好角度写人要突出个性写实要有点波澜【梳理探究】1.优美的文字2.奇妙的对联3.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1. 《论语》2. 《大卫.科波菲尔》1.荷塘月色2.故都的秋3.囚绿记【2016 年 1 月】1.荷塘月色要求:叠词表现力,分析荷塘月色中某一段叠词的作用,设计活动让学生感受叠词的效果。
2.故都的秋,秋槐图分析。
学生将本段概括为落蕊轻扫,让你修改并说明理由,抓住关键字词,句子分析。
3.故都的秋的练习三,列举写秋的诗,鉴赏其中一首。
4.氓.采薇5.离骚6.孔雀东南飞7.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田园居(其一)【2016 年 1 月】1.孔雀东南飞给一段话要求:朗诵,分析刘兰芝被婆婆赶回家的时候为什么要梳妆打扮。
2.氓( 1 )赏析余冠英翻译的《氓》的现代诗歌第一段,要求 :指导学生将这篇古文翻译成现代诗歌。
( 2 )氓中兴的修辞手法。
3.采薇要求:朗读,找出重章叠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8.兰亭集序 9.赤壁赋 10.游褒禅山记【2016 年 1 月】1. 兰亭集序要求不详。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2.我有一个梦想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016 年 1 月】1. 有一个梦想要求:分析排比句语势。
【表达交流】1.亲近自然2.直面挫折3.美的发现4.想象世界5.演讲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学习虚构【梳理探究】1.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2.修辞无处不在3.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名著导读】1. 《家》2. 《巴黎圣母院》1.林黛玉进贾府2.祝福3.老人与海【2016 年 1 月】1.祝福( 1 ) 要求:分析第一段,以及第一段第一句话的意义。
高中语文儒道互补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胠箧练习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二单元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胠箧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B.曷尝不法圣人哉C.罔罟之所布D.阖四竟之内解析:A项,“匮”同“柜”;C项,“罔”同“网”;D项,“竟”同“境”。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A.曷尝不法圣人哉法:效法.B.为之权衡以称之权:秤锤.C.则是重利盗跖也重:重视.D.削曾、史之行削:减除.解析:C项,重:增益。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盗亦有道乎..B.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是乃圣人之过也..C.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D.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殚残天下之圣法..解析:B项,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肯定和判断语气。
A项,“乎”均为助词,表疑问语气;C项,“矣”均为助词,表陈述语气;D项,“之”均为助词,的。
答案:B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B.此世俗之所谓知也C.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D.天下未之有也解析:D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是判断句。
答案:D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何以知其然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3/ 1知邪?彼窃钩者诛答案:窃国者为诸侯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2) 天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先前所谓的聪明的人,不正是替大盗积聚财物的人吗?答案:(1)所以说:鱼儿不能脱离深潭,治国的利器不能随便拿给人看。
胠箧原文及翻译及注音
胠箧原文及翻译及注音(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胠箧原文及翻译及注音一、简介《胠箧》是外篇中的一篇抨击儒家“圣人”及其所鼓吹的“仁义”的著作,深刻揭露了仁义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一针见血地指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2.3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PPT课件人教版
.圣人而治天下(形容词作动词,重用)
(7)则是重
.利盗跖也(形容词作动词,增益)
(8)而天下始人含其明
.矣(形容词作名词,视觉)
(9)胶
.离朱之目(名词作动词,粘住)
(10)非所以明
.天下也(形容词作动词,明示)
-13-
孟子见梁惠王
凝听作家故事
胠箧
了解作品背景
首 页
积累语言知识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4)乃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的)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只,仅仅)
-10-
孟子见梁惠王
凝听作家故事
胠箧
首 页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把握文脉主旨
何适而无有道邪(到……去)
(5)适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惑乱天下的主要原因。因而庄子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要求摒弃
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回到“至德之世”,这表现了庄子社会观和政治观
中消极颓废的一面。
-16-
孟子见梁惠王
句段点评
胠箧
多维探究
首 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审美鉴赏
1.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
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把握文脉主旨
6.明句式
(1)何以利吾国(宾语前置)
(2)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被动句)
(3)何适而无有道邪(宾语前置)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选修)2014届高三《中国文化经典研读》:2-相关读物 孟子见梁惠王胠箧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B.曷尝不法圣人哉C.罔罟之所布D.阖四竟之内解析A项中,“匮”同“柜”;C项中,“罔”同“网”;D项中,“竟”同“境”。
答案 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曷尝不法.圣人哉法:效法。
B.为之权.衡以称之权:秤锤。
C.则是重.利盗跖也重:重视。
D.削.曾、史之行削:减除。
解析C项,重:增益。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盗亦有道乎.B.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是乃圣人之过也.C.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D.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殚残天下之.圣法解析B项,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A项,助词,表疑问语气;C项,助词,表陈述语气;D项,助词,的。
答案 B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3分)A.世俗..之所谓至知者B.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C.为之权衡..以称之D.灭文章..,散五采解析A项“世俗”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都指“世俗之人,一般人”。
B项“不行”在文中的意思是“不能成为强盗”;C项“权衡”指“秤砣和秤杆”;D项“文章”指“文辞,文饰”。
答案 A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3分)A .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B .此世俗之所谓知也C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D .天下未之有也解析 D 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是判断句。
答案 D6.默写。
(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人者,人恒敬之。
答案 (1)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 (2)爱人者 人恒爱之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11题。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胠箧文言文翻译
胠箧文言文翻译导语:“胠箧”的意思是打开箱子。
本篇的主旨跟《马蹄》篇相同,但比《马蹄》更深刻,言辞也直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胠箧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胠箧文言文翻译原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胠箧的原文及翻译
胠箧的原文及翻译导语:胠箧,释义为撬开箱箧,后亦用为盗窃的代称。
也指撬开箱子,打开箱子。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胠箧的原文及翻译。
欢迎阅读!《庄子·胠箧》【原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①,则必摄缄縢、固扃鐍②;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③;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④,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⑤,耒耨之所刺⑥,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⑦,所以立宗庙社稷⑧,治邑屋州闾乡曲者⑨,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⑩,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11),大国不敢诛(12),十二世有齐国(13)。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14),比干剖(15),苌弘胣(16),子胥靡(17)。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18)?”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19),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不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而齿寒(20),鲁酒薄而邯郸围(21),圣人生而大道起。
掊击圣人(22),纵舍盗贼(23),而天下始治矣!【注释】①胠(qū):从旁打开。
箧(qiè):箱子一类盛物器具。
探:掏。
囊:口袋。
发:打开。
匮(guì):柜子,后代写作“櫃”,今简化为“柜”。
句中两个“为”字前一读去声,讲作“为了”;后一读平声,是“做”的意思。
②摄:打结,收紧。
缄(jiān)、縢(téng):均为绳索。
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素养评价:2.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胠箧-【含解析】
衡石量书整理课时素养评价三孟子见梁惠王胠箧(50分钟·58分)一、基础过关(3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也B.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餍:满足C.唇竭.则齿寒竭:缺失D.毁绝钩.绳而弃规矩钩:木匠画曲线的工具【解析】选A。
A项,亦:句首助词,无义。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B.阖四竟之内C.然则乡之所谓知者D.焚符破玺,而民朴鄙【解析】选D。
A项,“匮”同“柜”,柜子;B项,“竟”同“境”,疆界;C 项,“乡”通“向”,先前,从前。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选D。
都是代词,指“天下人”。
A项,①介词,表处所,从;②介词,表对象,向。
B项,①副词,才;②判断词,是。
C项,①连词,表顺承;②连词,表并列。
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B.此世俗之所谓知也C.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D.天下未之有也【解析】选D。
D项为宾语前置,其他三项是判断句。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B.窃国者为诸侯C.灭文章..论之..,散五采 D.故尝试【解析】选B。
A项,古义:不能行窃。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C项,古义:文辞,文饰。
今义:篇幅不是很长的单篇作品。
D项,古义:曾经试图。
今义:试,试验。
6.下列对课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夫”是官名,夏商周三代,官职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B.古代称小官吏为“庶人”,也称老百姓为“庶人”,课文中的“庶人”指的是老百姓。
C.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它是诸侯和天子祭祀祖先的地方,庶人不准设庙。
D.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文档:第2单元 相关读物 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 Word版含答案
相关读物 孟子见梁惠王箧[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庶.人(shù) 百乘.(shèn ɡ) 弑.君(shì)胠箧..(qū qiè) 缄縢..(jiān ténɡ)扃.(ji ōɡ jué) 罔罟(ɡǔ)耒耨.(nòu) 掊.击(pǒu) 斗斛.(hú)斧钺.(yuè) 擿.玉(zhì) 擢.乱(zhuó)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匮”同“柜”)(2)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乡”通“向”,先前,从前)(3)罔罟之所布(“罔”同“网”)(4)阖四竟之内(“竟”同“境”,疆界)(5)子胥靡(“靡”通“糜”)(6)擿玉毁珠(“擿”通“掷”,扔掉)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发⎩⎪⎪⎨⎪⎪⎧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动词,打开)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动词,发射)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动词,征发)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动词,抒发)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促织》)(动词,发掘)使人发.书至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送)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动词,发动)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五人墓碑记》)(动词,拿出)(2)交⎩⎪⎨⎪⎧ 上下交.征利(副词,互相)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交情)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并序》)(名词,交往的人)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名词,盟约)台隍枕夷夏之交.(《滕王阁序》)(名词,交界)(3)独⎩⎪⎨⎪⎧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副词,仅,只有)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表反问,难道)鳏寡孤独.(名词,老而无子的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副词,独自)(4)固⎩⎪⎪⎨⎪⎪⎧固.扃(动词,加固)唯恐缄縢、扃之不固.也(形容词,牢固)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形容词,坚决)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名词,险要的地势)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副词,本来) (5)为⎩⎪⎨⎪⎧有不为.大盗积者乎(介词,替)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介词,向)化而为.鸟(《逍遥游》)(动词,成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语气词,表反问)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不远.千里而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名词作动词,讲求义)(3)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后)(4)曷尝不法.圣人哉(名词作动词,效法)(5)而身处尧舜之安.(形容词作名词,安稳的地位)(6)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利)(7)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名词作状语,对外)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故尝试..论之古义:曾经试图。
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
相关读物 孟子见梁惠王 箧[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庶.人(shù) 百乘.(shèn ɡ) 弑.君(shì) 胠箧..(qū qiè) 缄縢..(jiān ténɡ) 扃.(ji ōɡ jué) 罔罟(ɡǔ) 耒耨.(nòu) 掊.击(pǒu) 斗斛.(hú) 斧钺.(yuè) 擿.玉(zhì) 擢.乱(zhuó)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匮”同“柜”)(2)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乡”通“向”,先前,从前)(3)罔罟之所布(“罔”同“网”)(4)阖四竟之内(“竟”同“境”,疆界)(5)子胥靡(“靡”通“糜”)(6)擿玉毁珠(“擿”通“掷”,扔掉)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发⎩⎪⎪⎨⎪⎪⎧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动词,打开)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动词,发射)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动词,征发)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动词,抒发)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促织》)(动词,发掘)使人发.书至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送)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动词,发动)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五人墓碑记》)(动词,拿出)(2)交⎩⎪⎨⎪⎧ 上下交.征利(副词,互相)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交情)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并序》) (名词,交往的人)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名词,盟约)台隍枕夷夏之交.(《滕王阁序》)(名词,交界) (3)独⎩⎪⎨⎪⎧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副词,仅,只有)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表反问,难道)鳏寡孤独.(名词,老而无子的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副词,独自) (4)固⎩⎪⎪⎨⎪⎪⎧ 固.扃(动词,加固)唯恐缄縢、扃之不固.也(形容词,牢固)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形容词,坚决)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名词,险要的地势)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副词,本来) (5)为⎩⎪⎨⎪⎧ 有不为.大盗积者乎(介词,替)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介词,向)化而为.鸟(《逍遥游》)(动词,成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语气词,表反问)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不远.千里而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名词作动词,讲求义) (3)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后) (4)曷尝不法.圣人哉(名词作动词,效法)(5)而身处尧舜之安.(形容词作名词,安稳的地位)(6)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利)(7)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名词作状语,对外)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故尝试..论之古义:曾经试图。
2019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学习资料专题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胠箧》课时训练·达标巩固区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下交征.利征:求取,追逐B.不夺不餍.餍:满足C.故逐.于大盗逐:驱逐D.何适.而无有道邪适:到【解析】选C。
逐:追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解析】选C。
C项,“而”均为转折连词。
A项,①助词,的;②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项,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代天下人。
D项,①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②助词,表示停顿。
3.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与“何以利吾国”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未之有也B.此世俗之所谓知也C.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D.故跖之徒问于跖曰【解析】选A。
A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B项,判断句;C项,被动句;D项,状语后置句。
4.翻译句子。
(1)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从来没有讲仁的人遗弃自己父母的;从来没有行义的人不顾自己的君主的。
(2)既然这样,那么先前所谓的聪明的人,难道不正是替大盗积聚的人吗?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
太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
”“子恶死乎?”曰:“然。
”任曰:“予尝言不死之道。
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
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
是故其行列不斥,则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
孟子见梁惠王-胠箧51页PPT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孟子见梁惠王-胠箧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二单元 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
【语句品评】 1.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 不为大盗守者乎? 【句意品读】人们熟知的那些智者、圣人,他们为社会或国家做出了 重大的贡献,为社会或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但他们的 成果却往往被“大盗”盗取和利用。 【知行启迪】庄子的这一观点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圣人之道不仅有利 于善人,也能给“大盗”带来好处。联系当今社会,比如人情事理本 是我们礼仪之邦文明的象征,但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潜规则。
2.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判断句。“此……也”是判断句的标志。这就是一般人所说 的聪明做法。 2.判断句。“……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那些所谓的圣人, 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用来明示天下的。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2021/8/252021/8/252021/8/2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52021/8/25August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词,加固 形容词,牢固
《廉颇蔺相如列传》 形容词,坚决
《过秦论》 名词,险要的地势
《六国论》 副词,本来
介词,替 《桃花源记》 介词,向 《逍遥游》 动词,成为
《鸿门宴》 语气词,表反问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 名词作动词,讲求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后
名词作动词,效法 形容词作名词,安稳的地位
第2单元相关读物孟子见 梁惠王胠箧
shù qū qiè jiōɡ jué nòu yuè
shènɡ jiān ténɡ
ɡǔ pǒu zhì
shì
hú zhuó
“匮”同“柜”
“乡”通“向”,先前,从前 “罔”同“网” “竟”同“境”,疆界 “靡”通“糜” “擿”通“掷”,扔掉
动词,打开 《卖油翁》 动词,发射 《陈涉世家》 动词,征发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利 名词作状语,对外
曾经试图。 用来……
不能通晓。 不能行窃。 文饰,文辞。
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做法。 那些所谓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来明示天下的。
因而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 怎样使我的国家得利?
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绳呢? 天下是没有的。 (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 从前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心,苌弘被车裂,子胥被抛尸江中任 其糜烂。
《五人墓碑记》 动词,抒发 《促织》 动词,发掘 《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送 《五人墓碑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名词,交情
《归去来兮辞 并序》 名词,交往的人
《过秦论》 名词,盟约
《滕王阁序》 名词,交界
副词,仅,只有 《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表反问,难道 名词,老而无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