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素与血管紧张素

合集下载

第23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

第23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

AT2受体

释放NO,部分对抗 AT1 受体作用
AT1受体:心血管、脑、肾、肾上腺、肝、肺等。
效应: 奋
腺髓
直接缩血管,升血压;促进醛固酮分泌;兴 突触前膜AT1受体,促进NE释放;兴奋肾上 质AT1受体,促进儿茶酚胺释放;血压。
AT2受体:广泛分布胚胎组织,随生长发育急剧下降 ,
可能与胚胎的生长、发育、分化有关。
ACEI与Zn++结合的基团不同,ACEI分为三类。 (1)含巯基(-SH)药物,如卡托普利。
(2)含羧基 (-COOH) 药物,依那普利。
(3)含磷酸基 (POO-) 药物,如福辛普利。
ACEI与Zn++的亲和力,与“附加结合点”的结合 数
决定强度,持续时间。通常含羧基药物与Zn++结合较牢 作用强而持久。

AngⅡ参与重构:
(1)AngⅡ增加心肌细胞内DNA,RNA含量及代谢转化, 增强蛋白质合成,促进心肌肥厚。
(2)AngⅡ还快速诱导c-fos,c-myc,c-jun原癌基因的 表达,促进细胞生长繁殖,参与重构。
第二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
ACE活性部位含Zn++,抑制剂要与含Zn++活性部位 结合,使酶失活。
第23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
第一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构成 RAS是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组成的体液
系统,在调节心血管正常生理功能及高血压、心肌 肥厚、充血性心衰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1.肾素(renin) 为蛋白水解酶,由肾小球旁细胞合成和分泌,
只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
不良反应(1)低血压:首剂药量不要过大。

第23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 自学

第23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 自学
第23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 23章肾素章肾素
第一节 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构成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RAS是由肾素 是由肾素、 RAS是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组成的体液 系统,在调节心血管正常生理功能及高血压、 系统,在调节心血管正常生理功能及高血压、心肌 肥厚、充血性心衰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肥厚、充血性心衰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1.肾素(renin) 肾素(renin) 为蛋白水解酶,由肾小球旁细胞合成和分泌, 为蛋白水解酶,由肾小球旁细胞合成和分泌, 只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 只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
低血压:首剂药量不要过大。 不良反应(1)低血压:首剂药量不要过大。 干咳:是停药主要原因, (2)干咳:是停药主要原因,不吸烟和老人发生率高 , ACEI之间有交叉性。 ACEI之间有交叉性。 之间有交叉性 (3)高血钾:醛固酮分泌减少,血钾升高。 高血钾:醛固酮分泌减少,血钾升高。 (4)无致畸但影响胎儿发育,甚至致死,孕妇禁用。 无致畸但影响胎儿发育,甚至致死,孕妇禁用。 (5)血管神经性水肿:较罕见但严重,在唇、舌和面 血管神经性水肿:较罕见但严重,在唇、 部,偶见喉头水肿,可能与缓激肽和代谢物有关 偶见喉头水肿, 。 (6)含巯基药,如卡托普利可引起味觉异常、皮疹、 含巯基药,如卡托普利可引起味觉异常、皮疹、
6. 阻止心血管病理性重构
阻止或逆转心肌肥厚和血管平滑肌增殖。 阻止或逆转心肌肥厚和血管平滑肌增殖。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疗高血压 特点( 对轻、中度高血压,单用可控制。 特点(1)对轻、中度高血压,单用可控制。 合用利尿药,效应↑ (2)合用利尿药,效应↑。 对肾性高血压(肾素高)疗效突出。 (3)对肾性高血压(肾素高)疗效突出。 对伴心衰、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可为首选。 (4)对伴心衰、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可为首选。 逆转心血管重构作用强。 (5)逆转心血管重构作用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什么是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 - 肾脏在调节血压长期的重要性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一组相关的激素,共同采取行动,调节血压。

它被称为一个系统,因为每个成分都会影响的其他成分,且为整体正常功能所必需。

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肾脏一起工作,是人体最重要的长期的血压调节系统。

虽然短期的血压变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几乎所有的长期的血压调整都由肾脏和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负责。

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如何工作?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成员是:肾素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当某种原因导致血压下降,在肾脏中的特殊细胞会探测到这种变化并释放肾素。

肾素本身不影响血压。

相反,它随血液流动并将无活性形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成血管紧张素I。

血管紧张素由肝脏产生,其非活性形式不影响血压,除非转变成血管紧张素I 。

血管紧张素I对血压有一定影响,但并未强到引起大的变化。

相反,大多数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一种作用更强的激素,可以造成大的血压变化。

这第二次转换主要通过另一个称为血管紧张肽转化酶(ACE)的作用在肺脏进行。

(这种转换可被一种重要的降压药–ACE抑制剂,阻止)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强效的激素,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引起血压升高。

它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功能- 刺激醛固酮的释放。

醛固酮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血管收缩剂,可导致血压明显升高,但更重要的是它可改变肾脏基线的过滤活动。

醛固酮可导致肾脏保留盐和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在体内的水量增加。

从而增加会引起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不会总留在血液中。

相反,它们存在了一段时间就被其它分子分解了。

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血压的短期和长期变化产生反应。

它被血压的突然下降激活 - 如发生失血,但也可被更小、更不显著的血压波动激活。

作为一种长期的血压调节因素,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具有恒定的基线水平,其实那就像一辆汽车的油门踏板。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ok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ok
AS促进持续性醛固酮释放而造成钠潴留 ; • 肾内RAS参与调节肾脏内肾小球-肾小管 平衡、致小血管血流减少和钠离子重吸 收; • 降低肾小球滤过压; • 从而增加血容量,导致血压升高。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 ③Ang II被血浆和组织中的ACE2、 氨基肽酶和中性内肽酶(NEP)酶解 ,在N—末端切去一个氨基酸残基, 生成七肽的血管紧张素III(Ang III),N—再失去一个氨基酸残基 而生成六肽的血管紧张素IV(Ang IV)。
• ④在脯氨酰肽链内切酶(PEP)和脯氨酸 羧基肽酶(PCP)的作用下,Ang I的C— 末端切去三个氨基酸残基,或Ang II的 C—末端失去一个氨基酸残基而形成七肽 的血管紧张素;Ang 9也可在ACE作用下, 在C末端失去两个氨基酸残基而形成Ang 7,继而Ang 7在氨基肽酶和NEP作用下, 在N—末端再切去一个氨基酸残基而生成 血管紧张素6,在N—末端再失去一个氨 基酸残基而形成血管紧张素5。
• ⑤上述的血管紧张素家族成员还可 在氨基肽酶、羧基肽酶和肽链内切 酶的作用下继续降解为无活性的小 肽片段。
RAS对心脏的损害
• RAS除了引起局部收缩冠状动脉之外,还能促进 心肌细胞内钙离子从肌浆网内释出和改变细胞 膜上慢钙通道的通透性,增加钙离子内流,使 心肌细胞内钙离子增高,增强心肌收缩力; • RAS还作用于心脏传导系统,使心率减慢,并使 心排出量降低; • RAS可促进心肌蛋白质合成,促进心肌细胞增生 、肥大,使心室壁增厚,管腔缩小,影响心脏 的舒张功能;
链式反应
• ①血浆中,或组织中的肾素底物,即血管紧张 素原(angiotensinogen),在肾素的作用下 水解,产生一个十肽,为血管紧张素I( angiotensin I, Ang I)。 • ②在血浆和组织中,特别是在肺循环血管内皮 表面存在ACE,Ang I在ACE的作用下,其C—末 端水解切去2个氨基酸残基,产生一个八肽, 为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 Ang II) ,也可在ACE2作用下,C—末端失去一个氨基 酸残基而生成九肽的血管紧张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咳嗽和皮疹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可 能会导致患者咳嗽和皮疹等不
良反应。
肾功能影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可 能会影响肾功能,因此在使用 时应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剂量
或停用。
电解质紊乱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可 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钾 、低钠等,应注意监测和纠正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和醛固酮水平。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和醛固酮水平。
肾素抑制剂
通过抑制肾素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Ⅰ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和醛固酮水平。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效果
血压调节
血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心输出量 、血管阻力、血容量和神经调节等。这些 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血压维持在一个 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VS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调节 系统,通过调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的水平来维持血压。当肾素释放时,它催 化血管紧张素原产生血管紧张素Ⅰ( AngⅠ),然后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 作用转化为AngⅡ。
液体平衡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还能促进醛固酮的释放,进而促进钠潴留,维持体内水 盐平衡。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经 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
目前已经明确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基 本组成和作用机制,并发现了多种与该系统 相关的生理和药理作用,为临床治疗高血压

06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与重点

药理学: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药理学: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上腺 ❖激动肾上腺髓质AT1受体,促进儿茶酚胺释放 ❖促进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导致①水钠潴留②心 血管重构
AngiotensinⅡ的生理作用
❖ 促进心血管重构
促进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上皮生长因子等) 的表达
促进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增殖肥大→心肌重构、血 管重构
❖ 对肾脏的作用
收缩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更显著) →肾血流量↓、 肾小球滤过压↑ →肾脏损伤
6~8h 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75%,受食物影响(餐前服) 血浆蛋白结合率30%,体内分布广(中枢、乳汁较少) 约50%的药物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ACEI代表药物:卡托普利(Captopril)
❖ 临床应用
高血压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糖尿病肾病: FDA唯一批准的药物
❖ 不良反应
除前述干咳等不良反应,还有: 青霉胺样反应(与含-SH基有关):皮疹、味觉异常、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学习目标
❖ 熟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理功能及与心血管 疾病的关系
❖ 掌握作用于RAS的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临床 应用、常见不良反应及代表药物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
❖ 糖尿病肾病及其他肾病 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压力,保护肾功能
ACEI的不良反应
AngII减少: ❖ 首剂低血压(3%):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的ACEI
多见,宜小量开始 ❖ 肾功能损伤:肾动脉阻塞或肾动脉硬化的双侧肾血管病
扩张出球小A>入球小A→肾小球灌注压和滤过率降低 →肾缺血
缓激肽蓄积: ❖ 干咳:被迫停药的主要原因 ❖ 血管神经性水肿:少见,发生于喉部可致命 ❖ 低血糖:特别是卡托普利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1](renin-angiotensinsystem, RAS)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 RAAS)是人体内重要的体液调剂系统。

RAS既存在于循环系统中,也存在于血管壁、心脏、中枢、肾脏和肾上腺等组织中,一起参与对靶器官的调剂。

在正常情形下,它对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心血管功能稳态、电解质和体液平稳的维持,和血压的调剂均有重要作用。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重要成份。

血管紧张素原经肾素途径生成AngⅠ,后者又经一系列不同酶的水解,生成许多不同肽段,组成血管紧张素家族,其成员包括:AngⅠ( 1-10 )、 AngⅡ( 1-8 )、 Ang Ⅲ( 2-8 )、 AngⅣ( 3-8 )、 Ang 1-9 、 Ang 1-7 、 Ang 2-7 、 Ang 3-7 等。

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及离子学说基础。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机制:(1)0期:再生性钠电流快钠通道电压依托性(2)1期:Ito ,一过性外向K+流(3)2期:决定平台期的离子电流主若是内向的L型钙电流和外向的延迟整流钾流。

另外,参与平台期的离子流还有一过性外向电流Ito和慢失活钠电流。

平台期持续时刻较长的重要缘故,是Ik1通道的内向整流特性阻碍了平台期内K+的外流。

Ca2+内流 Ica-L 慢通道-40mv 选择性不如Na+K+外流3.血管紧张素2及受体的生理功能。

•在众多的血管紧张素家族成员中, AngⅡ的作用最为重要。

AngⅡ要紧通过 AT 1 受体发挥其心血管作用,如血管收缩、加压效应、心动过速、中枢升压、增进醛固酮和儿茶酚胺分泌和刺激血管滑腻肌细胞增殖和水钠潴留,从而调剂血管张力并维持血容量。

•AT2受体具有拮抗 AT1 受体的功能,起着舒张血管,降低血压,调剂水盐代谢,抑制细胞增殖,增进细胞分化、凋亡等作用。

•在循环系统中,AngⅡ通过与相应的AngⅡ受体结合产生生理学效应:①AngⅡ可直接使全身微动脉收缩,血压升高,也可使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多。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未来研究方向
探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细胞分子机制
深入研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以揭示其在高血压发病 中的作用。
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
基于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深入了解,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更 多可能性。
临床应用研究
开展临床应用研究,探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对临床实践的影响和潜在应用
01
优化高血压治疗方案
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研究,可以制定更符合患者个体情况的
高血压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2
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不仅与高血压相关,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其作用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03
促进转化医学发展
应激,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总结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还与糖尿病、慢性肾脏病、骨质疏松等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详细描述
在糖尿病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在慢性肾脏病中,肾素-血 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衰竭。此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还与骨质疏松 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通过影响骨形成和骨吸收来调节骨骼健康。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血管疾病
总结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心肌肥厚、心力衰 竭和动脉粥样硬化。
详细描述
血管紧张素II可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导致心肌肥厚。此外,它还通过 促进醛固酮分泌和交感神经兴奋来加重心脏负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在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病机制中,血管紧张素II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以及炎症反应和氧化

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计算

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计算

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计算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Renin-angiotensin ratio, RAR)是指体内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的比值。

肾素是一种由肾脏分泌的酶,它参与调节血压和水盐平衡的过程。

血管紧张素是一种由肾脏产生的激素,它能够收缩血管,增加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的计算方法是将血浆中肾素的浓度除以血浆中血管紧张素的浓度。

这个比值可以反映肾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动程度,进而对高血压、肾脏疾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的正常范围是0.5-2.5。

如果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高于正常范围,说明肾素的分泌过多或血管紧张素的产生不足,可能与肾脏疾病、肾血管病变等有关。

如果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低于正常范围,说明肾素的分泌不足或血管紧张素的产生过多,可能与低血压、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有关。

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血液样本来测定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的浓度,进而计算出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来判断其肾脏功能、血压调节等方面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在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能够准确评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动程度,有助于指导药物的选择和调整。

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也提供了一种辅助手段。

除了肾脏疾病和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还与其他一些疾病有关。

例如,某些肿瘤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可能升高,可能与肿瘤产生的激素有关。

此外,一些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的异常,例如肾上腺增生性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是评估肾脏功能和血压调节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定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的浓度,可以计算出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进而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对于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等患者来说,了解自己的肾素血管紧张素比值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研究进展(全文)

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研究进展(全文)

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研究进展(全文)肾素-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是一个酶促级联系统。

肾素由肾小球旁细胞分泌,作用于肝脏合成的底物血管紧张素原,形成十肽的AngⅠ。

AngⅠ主要在肺循环中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裂解形成具有收缩血管和促进醛固酮分泌功能的AngⅡ。

参与RAAS代谢的主要脏器包括肾脏、肝脏以及肺脏,但有证据表明其他组织也可能完成RAAS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调节全身RAAS水平并发挥生理功能。

目前有充足证据表明,RAAS成分在心血管组织中表达并发挥作用[1,2,3,4]。

但是,心脏不同部位的内分泌功能是否存在差异,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

心房在内分泌功能方面具有生理学基础,心房组织很有可能在心脏局部RAAS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1.脏器/组织局部RAAS的发现:RAAS的最终活性产物AngⅡ具有升高血压,抑制球旁细胞活性以及拮抗醛固酮的水钠潴留作用。

这些作用又能够反馈性抑制球旁细胞分泌肾素,从而使AngⅡ合成减少,引起血压和血容量下降。

早期研究显示,大多数AngⅡ的生成发生在大动脉,由血清中RAAS成分合成[1]。

在后续的观察中发现,RAAS成分除了在大动脉,还能够被多种组织利用和合成[2,3,4],这些发现使学者开始关注组织内局部RAAS。

在RAAS的经典途径中,肾素由肾脏合成释放,血管紧张素原在肝脏内合成,醛固酮则由肾上腺合成分泌。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肾脏以外的组织往往缺少肾素的合成,而肾素原(肾素的无活性前体物质)则在人体中大量表达。

因此,曾有学者认为肾素原可通过肾素原受体转化为肾素,这一途径也是局部RAAS调控中的一环[5]。

然而,研究显示不论是肾素原还是肾素原受体在转基因大鼠中过量表达,均不能引起AngⅡ水平发生改变[6];并且与肾素基因敲除不同,肾素原受体基因敲除是致死性的[7],这可能是由于肾素原受体与液泡表面H+-ATP酶有关。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激活PLC,水解PIP2 激活PLC,水解PIP2 PLC 生成IP3和DAG。 生成IP3和DAG。第 IP3 二信使IP3和DAG分 二信使IP3和DAG分 IP3 别促进细胞内贮存 钙释放与激活PKC, 钙释放与激活PKC, PKC 引起蛋白质磷酸化 的瀑布反应。 的瀑布反应。
激活PLD 激活PLD
AT1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
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成员, AT1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成员, 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 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 Ang II与AT1结合后,引起G蛋白与受 II与 结合后,引起G 体第3环的C末端结合, 体第3环的C末端结合,从而触发多条 信号途径。 信号途径。
AT1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
脯氨酰肽 链内切酶
中性内 肽酶
局部RAS与循环RAS的关系 局部RAS与循环RAS的关系 RAS与循环RAS
大量的研究提示,局部RAS独立于循环RAS, 大量的研究提示,局部RAS独立于循环RAS,因为局 RAS独立于循环RAS 部组织可表达RAS的各种成分,并以自分泌、 部组织可表达RAS的各种成分,并以自分泌、旁分 RAS的各种成分 泌和胞内分泌的方式调节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 泌和胞内分泌的方式调节器官、 和结构。人类80% 90%的AngII都是经糜蛋白酶途径 80%和结构。人类80%-90%的AngII都是经糜蛋白酶途径 催化而来的,ACEI对此无抑制作用。 催化而来的,ACEI对此无抑制作用。 对此无抑制作用
ACE2
2000年 2000年,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血管紧张素转 化酶, 化酶,即ACE2 。 ACE2是ACE的同类物,也是一种含锌金属蛋白 ACE的同类物 的同类物, ACE一样 一样, 酶。与ACE一样,ACE2也是一种锌依赖性金属 蛋白酶,能水解Ang I。 蛋白酶,能水解Ang I。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药理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药理
近年来,新型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一些新药在疗效和 安全性方面有所提高。
这些新型药物有望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已经上市多年的降压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的受体,从而 降低血压。
近年来,新型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一些新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有所提高。
这些新型药物有望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新型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是治疗醛固酮增多症等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其作用机制 是通过阻断醛固酮的受体,从而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血管紧张素的产生与作用机制
产生
血管紧张素主要由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的作用下 转变而来。
作用机制
血管紧张素能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引起血管收缩、血压 升高、醛固酮释放等生理效应。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
抑制血管紧张素与受体结合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通过竞争性抑制血管紧张素与受体 结合,从而阻断其生理效应。
功能概述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 主要功能是维持人体血压的稳定 ,调节体液平衡,以及参与心血 管系统的调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血压调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人体 内最重要的血压调节机制之一,通过 调节血管紧张度和血容量来维持血压 稳定。
体液平衡
该系统也参与体液平衡的调节,通过 调节肾脏对钠、钾、氯等电解质的重 吸收和排泄,维持体液渗透压的平衡。
肾脏疾病治疗
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降低 尿蛋白排泄,延缓肾损害的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组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理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病理生理意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的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研究展望0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组成肾素是一种水解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由肾脏颗粒细胞分泌。

肾素的性质肾素主要作用是将血管紧张素原水解成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进一步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催化生成血管紧张素II。

肾素的作用肾素的性质与作用血管紧张素的性质血管紧张素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活性物质,属于多肽类激素。

血管紧张素的作用血管紧张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此外,血管紧张素还具有促进醛固酮分泌、促进心血管细胞增殖、诱发心肌肥大等作用。

血管紧张素的性质与作用肾素的分泌主要受肾脏血流量的影响,当肾脏血流减少时,肾素分泌增加;而当肾脏血流增加时,肾素分泌减少。

此外,Ang II、Ang III和Ang IV等血管紧张素肽类也可通过负反馈调节肾素的分泌。

肾素的调节血管紧张素的调节主要受Ang II和Ang III的负反馈调节以及AT1和AT2受体的调节。

Ang II和Ang III可抑制肾素的分泌,而AT1和AT2受体则可促进或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和作用。

此外,Ang II和Ang III还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器官来调节血压和其他生理功能。

血管紧张素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作用0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理功能1肾素的生理功能23当肾脏血流量减少或肾脏受到损伤时,肾脏中的球旁器细胞会分泌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肾素分泌后,会与血管紧张素原结合,生成血管紧张素Ⅰ,进而刺激血管平滑肌收缩,引起血压升高。

血管收缩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Ⅲ-1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保水保钠排钾。

促进醛固酮的合成和释放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功能血管紧张素Ⅱ是血管紧张素中最重要的成员,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等心血管效应。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 状带分泌,保钠排钾。
肾单位的结构
曲部 近端小管
直部
肾小管 细段
髓 袢
肾 单
直部 远端小管

曲部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球旁复合体
பைடு நூலகம்
球旁细胞 致密斑
球外系膜细胞
球旁细胞: 入球微动脉平滑肌转化的上皮样

细胞,可分泌肾素。

复 致密斑:远曲小管近血管极侧的上皮所
合 体
分化 成的钠离子感受器。
四.降压特点:
1. 不伴有心率↑、水钠潴留(醛固酮↓); 2. 阻止或逆转心血管病理性重构,保护心、脑、肾脏; 3. 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4. 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紊乱。 5. 不易产生耐受性 。
五. 不良反应
1. 首剂低血压:多发生于首次用药。 2. 刺激性干咳:是病人停药的主要原因。
➢AT2 血管紧张素受体2,广泛分布于胚胎期,尤其是血管形成期 表达最高,炎性反应或者组织重建时表达会再次上调。AT2受 体兴奋后激活缓激肽/ NO/cGMP级联反应引起血管扩张、血压 下降,平衡AT1受体介导的血管收缩反应,被认为是它能够拮 抗AT1受体的机制。
RAAS的研究现状
➢AngIII 又称Ang(2 ~ 8),可以作用于AT2受体,能刺激中枢 神经释放加压素,升高血压。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还作 用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递质的释放,促进水钠储留,升 高血压。
激活AT2受体,激活缓激肽-NO途径,扩血管,降血压,抑制心血 管重构。
二. AT1受体拮抗药的特点:
1. 与ACEI的抗高血压、治疗心衰疗效相似。 2. 影响缓激肽降解作用小,
不良反应少,不出现干咳、血管神经水肿等。 3. 可拮抗经糜酶旁路产生的AngⅡ,较ACEI的抑制作用更完全。 4. AngⅡ激活AT2受体作用加强,缓激肽-NO途径:NO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5. 与ACEI合用时,对抑制心脏重构,降压,降低血浆醛固酮有良好的 相加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于血管运动中枢,促使末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刺激加压素和ACTH的分泌
组织RAS的作用 组织器官中广泛存在独立于血循环RAS之外的组织RAS, 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对分泌细胞自身或周围邻近的细胞发 生作用。 组织型RAS:调节血压,水、盐代谢
可能比循环RAS具有更重要、更直接的生理 病理意义
AngⅢ:刺激醛固酮分泌、调控肾血流与AngⅡ效应相同但较弱 AngⅣ:可能与大脑循环的调节有关,有舒血管作用
前肾素 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
内肽酶
AgnⅠ
ACE
Agn-(1-7)
AngⅢ AngⅣ 灭活片段 氨基肽酶
AgnⅡ
AgnⅡ受体
RAS的组成
第二信使
细胞反应
RAS的生理作用:
对心血管的作用
对醛固酮分泌的作用 对脑的作用 组织RAS的作用
RAS
对心血管的作用
AgnⅡ
直接使血管平滑肌收缩 正性肌力性作用 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E增多
RAS
对醛固酮分泌的作用
RAS的促醛固酮分泌作用是其基本的生理作用
又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RAS
对脑的作用
作用于脑穹隆下器官,产生渴觉,饮水
低肾素性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动脉狭窄
肾血流减少
肾入球小动脉 压力下降
醛固酮 分泌增加
血管紧张素 增加
肾素分泌 增加
肾小球旁器 受刺激
原醛
钠潴留
细胞外液增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肾素分泌 减少
肾小球旁器 受抑制
有效血容量增多
两种高血压(肾素分泌异常的原理)
肾素
属于天冬酰胺蛋白水解酶家族。
生成部位:主要在肾小球旁器,其他如血管、心肌、 脑、肾上腺等。
特性:具有高度的底物特异性,血管紧张素原是已知 的唯一底物
血管紧张素原 属于α2球蛋白 合成和释放部位:肝脏 被肾素水解后形成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Angiotensin Ⅰ converting enzyme,ACE 是一种单肽链的水解酶 存在部位:主要在肺(肺血管内皮) 其次在肾(近曲小管细胞) 特性:不具有底物特异性 除了AngⅠ,还水解其他蛋白,如缓激肽。 作用:水解AngⅠ,形成AngⅡ,作用于心血管、肾脏 及肾上腺,导致RAS的多种生物效应。
肾素释放的调节



压力感受器 致密斑 交感神经 体液因素
压力感受器理论
球旁细胞作为微小压力感受器监测肾灌注压 肾灌注压 肾素分泌
致密斑理论
致密斑的功能相当于化学感受器,监视远曲小管中钠、 氯负荷 钠负荷 肾素分泌
交感神经理论 直接控制球旁细胞和致密斑 引起入球小动脉收缩,扩大对压力感受器和致密斑 的信息 根据体位改变调节肾素释放
肾素与血管紧张素
罗 玫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 是机体调节血压、体液容量及肾脏多种生理过程的重 要因素之一。 作用方式:内分泌(循环RAS)、自分泌或旁分泌 (组织RAS) 靶组织或靶器官:心血管、肾脏等
RAS的组成:
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受体 血管紧张素多肽
体液因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负反馈作用
RAS与高血压的关系


高肾素性高血压 正常肾素性高血压 低肾素性高血压
高肾素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单侧肾动脉栓塞 单侧慢性肾盂肾炎 肾动脉狭窄 恶性高血压:肾小动脉弥漫性病变
正常肾素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RAS不起作用,晚期发生肾损时 RAS参与 症状性高血压:库欣病、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狭窄
血管紧张素受体 分布部位:主要在肾小球,肾小管部分也有分布 两种血管紧张素受体:AT1和AT2 AT1调节AngⅡ的绝大部分生物学效应
血管紧张素多肽
AngⅠ通过丙基内肽酶的作用而形成Ang-(1-7) Ang-(1-7):认为拮抗AngⅡ 血管舒张、抗增殖、纤溶增强、抗氧化应激
AngⅡ[Ang-(1-8)]通过氨基肽酶的作用而形成AngⅢ [Ang-(28)] 、 AngⅣ[Ang-(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