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能力提升训练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能力提升训练

11、1《功》能力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分别在水平拉力F甲与F乙的作用下,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若不计较空气阻力,拉力F甲与F乙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 与W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就是()甲A、F甲>F乙B、F甲<F乙C、W甲>W乙D、W甲<W乙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A、推出后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就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与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就是一对平衡力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A、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力对物体一定做功B、功率大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就是吸收了热量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就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4、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就是A、1度电可以使一盏100W的灯泡正常工作10hB、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150WC、一个重为2N的皮球从10米高处下落3m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20JD、家用电扇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5A,则它的额定功率为55W15、如图所示,李晶将放在桌边的木块水平推至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作出了如下判断,您认为正确的就是( )A、木块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B、木块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C、木块所受的推力对它做了功D、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木块做功6、如图,将同一个木块先后放在甲、乙两个水平地面上,乙地面比甲地面粗糙,在拉力的作用下,均匀速直线运动相同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拉力两次做的功的关系:W甲=W乙B、在甲地面拉力的功率大C、物体在两个地面的动能大小难以比较D、在乙地面上的木块的重力做功较多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变C、机械效率低的机械,额外功跟总功的比值大D、对于机械,随着技术的改进,机械效率可以大于100%8、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她对课本所做功最接近于()A、0、02JB、0、2JC、2JD、20J9、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W1=W2η1=η2B、W1<W2η1<η2C、W1>W2η1>η2D、W1<W2η1>η210、下列关于“功”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机器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B、机器的功率不同,做的功一定不同C、相同的时间里做功越少,机器的功率就越小D、机器做功的时间越少,功率就越大11、在农忙季节,农田需要大量的灌溉用水,若水泵在0、5h内把360m3的水抽到5m高处(g 取10N/kg),则水泵对水做功的功率至少为( )A、1、8×106 WB、3、6×106WC、10 kWD、3、6×107W12、一起重机的钢索吊着重1000N的物体匀速上升4m后,又沿水平方向缓慢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的钢索对物体做的功就是( )A、7000JB、4000JC、3000JD、无法确定1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与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以相同速度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与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与W2,其功率为P1与P2、则( )A、F1<F2,W1=W2,P1<P2B、F1<F2,W1<W2,P1<P2C、F1>F2,W1>W2,P1>P2D、F1>F2,W1=W2,P1=P2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16、小明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沿水平方向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等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就是( )A、F1>F2 W1>W2B、F1=F2 W1>W2C、F1=F2 W1<W2D、F1<F2 W1<W217、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A、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快B、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C、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D、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长18、一名普通中学生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此过程中她对鸡蛋做的功约为( )A、0、lJB、1JC、10JD、100J19、有两只相同的水缸,需好几桶水才能盛满、现有甲、乙两位同学用相同的水桶从同一处取水分别倒入两个水缸内、甲力气大,每次均提一桶水;乙力气小,每次均提半桶水、在两位同学都使各自的水缸注满水的过程中( )A、甲比乙做的功多B、乙比甲做的功多C、两人做的功一样多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做功的多少20、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W1=W2,η1=η2B、W1=W2,η1<η2C、W1<W2,η1>η2D、W1>W2,η1<η2二、填空题221、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城市道路旁都有了排放整齐的公共自行车,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

初中物理《功》教案(精选10篇)

初中物理《功》教案(精选10篇)

初中物理《功》教案(精选1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初中物理《功》教案(精选10篇)“功”是机械能一章的第一节。

初中物理教案 功

初中物理教案  功

初中物理教案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深入探究功的内涵。

二、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2. 功的计算公式3. 功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功的概念、功的计算公式。

2. 难点:功的应用,尤其是如何运用公式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图片、动画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功的概念。

3.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动画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力学现象,如人提着物体上楼、推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功的关系。

2. 探究功的概念:提问:什么是功?谁能举例说明?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表示为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3. 学习功的计算公式:提问:如何计算一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功的定义,推导出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 × cosθ。

解释:F 表示力的大小,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cosθ 表示力和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的余弦值。

4. 应用功的计算公式: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如:一个力为10N 的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 5m,求这个力所做的功。

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功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同时,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功》教学设计

《功》教学设计

《功》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还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功》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

一、课程目标的设定在制定教学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目标。

对于《功》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设定如下的课程目标:1、掌握《功》的重要概念和定义;2、了解不同类型的《功》及其特点;3、掌握如何计算不同类型的《功》。

通过设定以上课程目标,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功》知识点时,有一个清晰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导入课程内容,介绍《功》的定义和重要性;2、讲解不同类型的《功》,并介绍其特点;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不同类型的《功》,并进行相关计算练习;4、总结教学内容,梳理重点和难点。

通过以上步骤的安排,我们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这一知识点。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对于《功》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选择如下的教学方法:1、案例法:通过讲解不同的《功》案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功》及其特点。

2、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合作学习:通过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形式,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协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的方式在教学评价的方式中,我们可以选择如下的方式:1、课堂作业:通过课堂作业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小组竞赛: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果。

3、考试:通过考试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选择适当的教学评价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

五、教学设计的实施在教学设计的实施中,我们需要将上述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效果。

高中物理_7.3《功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7.3《功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功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定义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定义;2.,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常指平均功率,为瞬时功率;2.,分析汽车的启动,注意知识的迁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科学的价值观。

【重、难点分析】1.重点:教学重点是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能懂得做功快慢表示的是能量转化的快慢,自然就能感悟出功率实际上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2.难点:理解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

学生往往认为,在某瞬时物体没有位移就没有做功问题,更谈不上功率了。

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个难点就不易突破,因此,在前面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在建立“功率”概念中,让学生体会用比值方法来建立一个新概念。

通过汽车起动过程的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设计测量人的做功功率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步骤】一、课前活动,引入课题二、功率的定义、公式和单位(主要采用启发式)三、功率和速度的关系四、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通过例题,加深对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概念的理解)五、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引导学生自学)六、拓展——汽车的启动师生共同小结板书设计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前一节课学习了功,知道功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但掌握不是很熟练,求功也是需要本节中进行渗透。

学生初中学习过功率,但是初中对功率的了解只是对功率的理解有所帮助,比如功率的物理意义,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而对瞬时功率平均功率的理解则需要借助高中建立的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来理解。

教案初中物理 功 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  功 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功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功的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 实际问题中功的计算。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绳子、小车、斜面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与功相关的图片,如人提水、推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功有什么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功。

二、探究功的概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绳子、小车、斜面等器材,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功的计算公式:功 = 力 × 距离× cosθ。

3. 学生代表分享实验结果和功的计算公式,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理解功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与功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电梯上升、人爬楼梯等,引导学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这些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关于功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查找有关功的资料、实际测量功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巩固练习和总结反思,加深学生对功的理解和应用。

功人教版教案

功人教版教案

标题:功人教版教案引言:功人教版教案是指基于功人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而制定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教师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功人教版教案的概念、编写要素以及应用价值,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析。

一、功人教版教案概述功人教版教案是功人教育机构独特的教学设计方案。

它以三位一体的理念为基础,即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以及注重学生的品格和思维发展。

功人教版教案从整体思维、多元评价等方面加强了课程的质量。

二、功人教版教案编写要素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教案编写的首要任务。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并需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设计教学方法。

3.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特点,列出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内容应精简、明确、具体。

4.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如讲述、示范、实验、讨论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针对性学习。

5. 教学过程:将整节课程的教学过程分解为多个小节,每个小节包括导入、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以确保整节课流程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6. 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评价方式,如课堂练习、小组活动、作业考查等,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发展情况。

三、功人教版教案的应用价值功人教版教案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教学质量:功人教版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设计合理,有助于教师清晰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功人教版教案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方法培养以及品格和思维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得到综合提升。

3. 强化评价体系:功人教版教案注重多元评价,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功》高中物理的教案

《功》高中物理的教案

《功》高中物理的教案
课程名称:高中物理
课时数:1小时
教学内容:功
教学目标:
1. 理解功的概念和定义;
2. 掌握计算功的公式;
3. 能够应用功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功的概念和定义;
2. 计算功的公式。

教学难点:
1. 功的公式的应用;
2. 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小车、轨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呈现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功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讲解(10分钟)
1. 介绍功的概念和定义;
2. 讲解如何计算功的公式及其应用。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小车在轨道上往返运动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实验中所涉及的功的问题。

四、操练(15分钟)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解决一些功相关的问题,如计算物体所受的合力、加速度等。

五、总结(10分钟)
以小结的形式总结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并展示一些相关习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答。

六、拓展(5分钟)
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题目,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功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功的相关习题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案例导入,配合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的概念和应用。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应用案例的呈现,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初中物理 功教案

初中物理 功教案

初中物理功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功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功的意义,理解功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和定义。

2. 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 × cosθ。

3. 功的实际应用举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功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功?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有功的概念?二、讲解功的概念和定义(15分钟)1. 讲解功的定义: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表示为W,单位是焦耳(J)。

2. 讲解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 × cosθ,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θ是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三、举例讲解功的计算(15分钟)1. 举例讲解: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移动了一定的距离,如何计算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不一致,如何计算功?四、讲解功的实际应用(15分钟)1. 讲解功的意义:功是物理学中衡量能量转化的量度,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 举例讲解:功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如电梯、汽车等。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让学生思考:功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六、总结(5分钟)1. 总结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2. 强调功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了功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功的意义和重要性,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高中物理《功》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功》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功》教案1. 了解功的定义和公式,能够计算功的大小。

2. 了解功的物理意义,能够理解功的正负性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3. 掌握功的计算方法,能够解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功的定义和公式。

2. 功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功的正负性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2. 解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备课内容:功的定义和公式,功的物理意义,功的计算方法。

2.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PPT、练习题等。

3. 教学环境:教室、黑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入功的概念,介绍功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 提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二、讲解理论知识(15分钟)1. 通过例题,介绍功的定义和公式。

2. 分析功的物理意义及其正负性。

3. 讲解功的计算方法及相关的物理概念。

三、梳理知识点(10分钟)1. 总结功的定义和公式。

2. 总结功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3. 强调功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强调学习方法和练习策略。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解答问题。

※教学结束※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功的定义和公式,了解了功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步骤,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外,增加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高中物理功教案人教版

高中物理功教案人教版

高中物理功教案人教版1. 知识与能力:掌握功的概念,了解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能够应用功的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探索和实践的热情。

重点难点: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功吗?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 讲解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探讨功的应用和意义。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带领学生回顾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入功的概念。

2. 讲解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

三、示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若干实例,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实际计算。

2. 分析示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力、距离和功之间的关系。

四、练习与讨论(20分钟)1. 让学生进行练习,并与同学讨论解答方法。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五、小结与归纳(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功的重要性和应用。

2.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积极探索物理学习的乐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功的概念展开,通过概念讲解、示例分析、练习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初中物理《功》说课稿

初中物理《功》说课稿

初中物理《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功》。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功》这一概念位于初中物理力学单元的重要位置,是学生理解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围绕功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功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展开。

通过对这一概念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后续学习功率、机械能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计算功的基本公式,并能应用于简单的物理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直观感受功的概念,理解功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前一课学习的动力和阻力概念,引出功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当我们推物体时,我们对物体做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2. 探究新知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功的定义:“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功的大小与力和位移的关系。

实验中,学生可以亲手操作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移动的距离,并通过计算验证功的公式。

3. 巩固提高设计几个不同情景的计算题,让学生练习计算功,并讨论在不同情况下功的大小变化。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 总结归纳总结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物理意义,并强调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武术基本功》

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武术基本功》

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武术基本功》一. 教材分析《武术基本功》是二年级体育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功,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增强学生的体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和简单的武术动作。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但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他们的兴趣。

此外,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各有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这一点,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功,掌握基本手型、步型和简单动作。

2.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和简单动作。

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模仿法:学生跟随教师模仿动作,培养学生的动作感知。

3.游戏法:通过趣味性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场地准备:宽敞的操场或体育馆。

2.器材准备:武术剑、盾牌等道具(可选)。

3.音乐准备:适合武术练习的背景音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段生动有趣的武术表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简要介绍武术的基本功,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和简单动作,并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模仿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期间,教师可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确保学生掌握基本动作。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组合所学动作,进行简单的武术表演。

此举旨在提高学生的动作连贯性和协调性。

高中物理《功》的教案

高中物理《功》的教案

高中物理《功》的教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功的概念和公式。

2.掌握计算功的方法。

3.能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包括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相关示意图。

2.准备教学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计算功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功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功的概念和定义(10分钟)
1.讲解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介绍功的单位和量纲。

三、示例演练(15分钟)
1.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功。

2.学生根据示例练习计算功的方法。

四、教学实验(2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测量物体在斜面上移动的功。

2.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做功的大小。

五、课堂讨论(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功的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意义。

六、总结复习(5分钟)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七、布置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实验的设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初中物理《功》教案

初中物理《功》教案

初中物理《功》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功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例图片或实物。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力的作用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提问: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什么关系?二、探究功的概念(15分钟)1. 介绍功的定义:力对物体做功,就是力使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并且力的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同。

2. 讲解功的计算公式:功 = 力 × 距离× cosθ,其中θ是力和物体移动方向的夹角。

3. 引导学生理解功的单位:焦耳(J)。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出示实例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分析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

2. 让学生用功的计算公式计算实例中的功。

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力和距离,以及如何计算功。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即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提问: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功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能与电功》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能与电功》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电能和电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如何计算电路中的电功;
-电能表的使用方法。
2.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设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下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计算给定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阅读电能表,计算家庭用电量;
-分析实际电路,判断电功率的类型。
2.教师指导:在学生做题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3.答案解析:针对练习题,教师进行统一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总结归纳
2.阅读家庭电能表,记录一个月内的家庭用电量,分析家庭用电高峰时段,并提出相应的节能建议。
要求:以图表形式展示电能消耗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节能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以下问题:
a.如果一个电器在1小时内消耗了0.5千瓦时的电能,那么这个电器的电功率是多少?
b.一台标有“2000W”字样的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2000W,那么它在1小时内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例如:讨论如何合理使用电器,减少能源浪费,保护环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电能和电功的概念。向学生展示一个正在工作的电风扇,让学生思考电风扇是如何工作的,电能是如何转化为机械能的。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电风扇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吗?这个过程中,电能是如何被消耗的?

111《谏逐客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11《谏逐客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二段:运用事例分析论证。

(摆事实)第三段:运用理论分析论证。

(讲道理)第四段:收束文章,照应全文。

结论部分(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逐客”为过,观点,却并不急于继续批驳,而是充分陈述客卿之功,这样既避免了过分针锋相对,有给秦王一个正面的良好印象,为下午批驳错误意见做好了铺垫。

第二段分为四个层次,前三层分别从珠宝、美女、音乐几个方面说明秦王“取物”的标准,第四层把“取人”与“取物”相比较,揭示秦王“逐客”的错误本质。

第三段承接第二段最后一层,从正反两方面批驳“逐客”的错误。

回扣第一段。

第四段归结全文,进一步论证“逐客”危及国家安全。

作为文章的结尾,包举全文,宏阔有力,掷地有声。

)(二)朗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开头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明确:①开门见山的表明观点,先破后立,指出驱逐客卿的做法是错误的。

有话直说,迎合日理万机、野心勃勃的秦王的性格。

②语气谦和,对于秦王定下的逐客大忌,李斯不便直接出言反对,所以干脆将过错推给秦国的“吏”们。

这也避免了将矛头直指秦王,易于被君王接受。

2.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反面假设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第一段举了四个史实,历数秦国先君启用的客卿对秦的贡献;最后用秦的发展事实证明客卿有功。

(举例论证)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3.本段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三)朗读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第二段可以划分几个层次?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一段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段首至“何也?”):举例论证第二层(“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至“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举例论证、假设论证第三层(“夫击瓮叩缶”至“适观而已矣”):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第四层(“今取人则不然”至段尾):类比论证2.第二段整体是如何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的?类比论证:物——人取物原则: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用人原则: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结论:重物轻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说明重物轻人绝非一代明君所为,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纳客与逐客之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功率》教案

高中物理《功率》教案

功率【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单位。

2.理解功率的导出式P=F·v的物理意义,并掌握其用法,会利用功率的两个公式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3.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了解平均功率、瞬时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和方法1.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功率的实际意义,通过功率的定义过程,体会应用比值方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

2.学会求解各种不同的功率。

3.运用功率的不同表达式分析和解决动力机械的运动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严密思维的习惯。

2.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种类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1.功率的表达式P=F·v的物理意义和运用。

2.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器材】投影仪、投影片、录象资料、CAI课件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功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身边生活寻找做功快慢的事例,并思考机械与人或畜力做功快慢的差异。

)预测学生所举事例可能有:1、人上高楼(如8层楼)时,乘电梯比走路要快得多;2、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3、挖土机与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务,人花的时间要长得多;4、从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机比人工要快得多;5、……(列举生产、生活中发生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功率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无处不在,研究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物理现象,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物理规律研究的价值,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人们十分关注做功的多少。

然而不同的机械或人,其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

(分析一些生产事例、工作场面,或展示一些做功快慢不同的图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功》教学设计
第十一章 第一节 《功》教学设计
课题
一、功
授课 冯小玲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

下没有做功?
学 过程与方法 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思考、回答、交流、讨
分析:
论。
培养学生分
F≠0
析、概括、
S=0 没有做功(劳而无功)
总结能力
(2)冰壶在平滑的冰面上滑行
分析:
分析、总结
F=0
S≠0 没有做功(不劳无功)
(3)提箱子在水平路上走
分析:
F≠0
S≠0

F⊥S 没有做功(劳而无功)
学 归纳总结:不作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反馈练习:
培养学生的
程 (1)当你抱着一摞书不动时,你累吗?你对书
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直观法(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 阅读指导法 讨论法归纳法
教具
小车、粉笔盒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 新课
1、提问: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受力前进,小车 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积
受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对小车有“成效”,做
极思考问
了贡献?
观察小车、粉笔盒的运 题。
2、举起粉笔盒,举力对粉笔盒的移动做了贡 动状态,思考并评价这 使抽象的知
二、功的计算:
1、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W=FS
2、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J 1 焦=1 牛·米(1J=1N·m) 1J 的物理意义:
课后 反思
思维能力和

做功了吗?为什么?
阅读理解能
计 (2)用力推讲台时,讲台没有动,人累吗?人

对讲台做功了吗?
按教师提出的问题思
(3) 用脚踢球时,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过程 考、讨论,并交流自己
中,人对球做功了吗?
的观点。
(4)人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走,人对书包做
功了吗?人背着书包上楼时,人对书包做功吗?
111《功》教学设计
课堂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小结
各小组进行本节课的 评估与交流。
布置 布置作业: 作业 1、课本 64 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2、课时配套练习本节内容
培养学生的 学生分析计 算能力
板书 一、力学中的功
设计
1.功的含义:
2.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二、功的计算:
作用在物理上了力越大、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力学里
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
离的乘积。
板书:1、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W=FS
2、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J 1 焦=1 牛·米(1J=1N·m) 1J 的物理意义:
课堂 练习
3、例题:在平地上,用 50 N 的水平推力 动手计算 推动重 100 N 的箱子,前进了 10 m,推箱子的 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 1.5 m,他做了多少功?(g=10 N/kg)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

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概括能力。
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请学生观察多媒体图片中力做功的例子,起
学 重机吊起货物、马拉车,并提问“你知道用什么
过 标准来判断是否做功吗?”分析、总结一下力学 观察、思考、回答各图
程 中的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分组讨论总结。 中力做功和没有做功
设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的原因,分析、概括、
计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要因素。
3.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培养学生的
111《功》教学设计
播放多媒体图片,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
发散思维能
以下三个实例,看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并总结归
力。
纳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1)人用力推石头而没有推动
献,取得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对物理做了功。在 两个力的作用成效。 识形象、具
演示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体,便于学
生接受。
一、力学中的功
1.功的含义: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 分析、总结
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
培养学生观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
察、分析、
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