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剪辑专业知识讲座
基础视听语言PPT演示课件

2.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由起幅 运动 落幅三部分组成 运动:摄影机运动 被摄人物运动 综合运动
11
推镜头 向被摄主体方向推进或镜头焦距由广角推
至长焦,使画框由远而近,视距由大变小。
12
特点 视觉前移效果 画面由远视距景别逐渐过渡到近视距景别 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 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
29
3、光线方向 光线方向即光源位置与拍摄方向之间所形
成的光线的照射角度。 侧光 逆光 侧逆光 顺光 注意观察不同光线的造型效果 三点布光法:主光 辅助光 背景光(按造型
性质划分)
13
作用 突出主体 突出重点 突出细节 表现整体与局部 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
系 影响运动物体的动感 当推出的是人物脸部特写的时 常常是为了
表现某种原因引起的人物紧张或受到震撼 的精神状态 推镜头速度可快可慢 快紧张激烈 慢安宁幽 静 有抒情意味
14
变焦距镜头与移动机位推镜头的比较
以某种主观倾向表现出更为自然生动的真 实感和现场感
20
跟镜头 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
而进行拍摄的镜头 表现运动中的被摄对象 以及运动过程中周
围环境的全貌 后方向的跟镜头 可以表现出主观性视角
21
升降镜头 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镜头 升降镜头带来画面视域的扩展和收缩 形成
影视基础视听语言
主讲:郑添翼
1
学习要求
熟悉视听语言的各要素 学会敏感地发掘洞察影片中视听语言的运
用极其作用 为形成良好的影视鉴赏能力及日后的创作
打下基础
2
第一章 “视” 画 面
3
艺考编导视听语言课件

分镜头脚本创作实践
分镜头脚本创作实践的意义
分镜头脚本是导演在拍摄过程中使用的工具,通过分镜头脚本创作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分镜头的技巧和导演的 工作流程。
分镜头脚本创作实践的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剧本或短片构思,进行分镜头脚本的编写。在实践中,学生需要注重镜头的运用、场景的布置、 动作的设计等方面,以呈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
镜头调度技巧
包括推、拉、摇、移、跟等技巧,以及长镜头和 短镜头的运用,以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 达。
声音设计
声音设计定义
声音设计是指对电影或视频中的声音元素进行设计和处理,以达 到特定的听觉效果。
声音设计原则
根据剧本和导演意图,选择合适的声音元素,如音乐、音效和人 声等,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平台如网络视频、移动端等的发展,使得视听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观众 的观看习惯和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国际影视市场对视听语言的影响
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影视市场的交流与合作,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视听语言相互融合,产生了 新的视听风格和表达方式。
跨国制作
跨国制作使得视听语言更加多元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相互融合,丰富 了视听语言的内涵。
分镜头脚本创作实践的注意事项
学生需要注意分镜头脚本的细节、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拍摄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也需要 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分镜头脚本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01
视听语言发展趋势 与展望
数字化与新媒体对视听语言的影响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使得影像制作更加便捷,提高了影像的质量和表现力,为视听语言 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创新性表现手法
中国独立电影在视听语言方面不断创新,尝试运用新的拍 摄手法、剪辑技巧和音效设计等,以表现影片的独特风格 。
视听语言讲义(修改版)

视听语言讲义(修改版)第一节影视视听语言概述一、影视视听语言的早期形成史(一)萌芽时期:(1825—1895)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开启了影像视听时代的大门。
1825年发明的“幻盘”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最初始的基础;1872-1878年,英国摄影师慕布里奇的“奔马”拍摄实验。
1877年,雷诺(动画之父)的“活动视镜”利用该原理,但是在内容上进一步改进。
189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每次可放映半分钟,但每次放映只能供一人观看。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从缝纫机的运作工艺得到启发,发明了胶片以每秒16画格的均衡速度通过放映机片门的放映技术,使影像清晰稳定地投射到银幕上。
供大家观赏,终于迎来了电影的诞生。
(二)单镜头时期:卢米埃尔时期(1895—)《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基本特征:(路易•卢米埃尔)1、抓住了物体运动这个特征2、摄影选择的角度是电影化的3、出现了故事片(事件片)来自生活,有头有尾的时间4、全部是单镜头5、电影风格是纪实性,人为参与降到最低(三)戏剧性分镜头时期:梅里爱(1896-)《贵妇失踪》《太空旅行记》把杂耍、魔术与电影结合,把戏剧引入电影1、发明了电影特技(停机再拍、慢动作、快动作、到访、叠化)2、乐队指挥式的机位、死板的全景3、开始拍摄长故事片,开始戏剧式分镜头4、题材广泛,科幻、神话居多,审美上酷爱人工环境5、把舞台东西板报银幕上来6、电影的风格是表现性,假定性和故事性(四)电影结构的出现时期:鲍特(1904-)《一个消防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1、分场景,出现了分镜头和特写2、多个空间、多场景完成了叙事3、首次使用了平行蒙太奇,交叉剪辑4、出现了类型片(西部片)(五)完整的视觉语言形成时期:大卫•格里菲斯(美)代表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党同伐异》《一个国家的诞生》12本,1200多个镜头,使电影表现潜力得到空前的发挥。
艺考编导视听语言课件

目录
• 视听语言概述 • 视听语言基础知识 • 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 视听语言创作技巧 • 视听语言案例分析 • 视听语言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视听语言概述
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视听语言是一种以影像和声音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现代艺术形式,通过 画面和声音的组合与设计,传达特定的信息、情感和意义。
包括人声、音乐和环境音等,每种声 音都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剪辑与特效
剪辑与特效概述
剪辑和特效是电影后期制作中非 常重要的环节,能够通过镜头的 组合和技术的运用,增强电影的
表达效果。
剪辑技巧
包括剪辑点的选择、镜头的组接、 转场等,这些技巧能够使画面更加 流畅、有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特效运用
通过特效的运用,如音效、画面调 色、动态追踪等,增强画面的视觉 冲击力和真实感。
02
视听语言基础知识
镜头语言
03
镜头语言概述
镜头类型
镜头运动
镜头语言是电影制作中通过镜头和镜头的 组合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包括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 跟镜头等,每种镜头都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
通过镜头的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增 强画面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
画面构图
01
02
03
画面构图概述
。
03
《迁徙的鸟》
通过跟踪拍摄和空中视角,表 现出候鸟迁徙的壮丽景象与不
屈不挠的精神。
04
《美国工厂》
通过深入观察和访谈,运用纪 实手法展现出美国工厂的生产
线与工人的生活状态。
06
视听语言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发展对视听语言的影响
视听语言_剪辑

.
.
.
构图的变化原则
以上两点“美学原则”、“主题服务原则”是就一部影片中的 单个具体的画格的构图而言的。那么,对于由千万个单个画格所组 成的整部影片的画格的构图而言,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变化原 则”。
电影不是照片。观众不能忍受一部构图没有变化的电影。而变 化也正是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和它的魅力之所在。一部电影的变化 可谓千变万化,除了构图所表现的内容的变化外,构图形式的变化 也是一种重要的变化。下面我们所讲的景别、角度、运动(摄影机 运动)、照明、色彩等都属于构图形式的变化。
.
现代视听艺术的代表——电影
二十世纪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诞生了艺术的奇迹:电影、电 视。它第一次、也是终于实现了艺 术家千百年的梦想:使艺术走进了 人类的每一个家庭。
“文化学”学者曾这样概括: 二十世纪以前的人类是“文字的一 代”,二十世纪的人类是“影像的 一代”。
.
电影的视听语言要素
• 影像、声音、剪辑。──波布克(《电影的元素》)
二、如何划分一个镜头?
①(从拍摄角度讲):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停止 这段时间内被感光的胶片;
②(从剪辑角度讲):镜头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胶片; ③(从观众角度讲):镜头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胶片。
.
影片镜头分析
1、这段影片有多少个镜头? 2、分析这段影片的影像、声音、剪辑的 关系及表达的意境。
• 影像、声音、剪辑三者之间的关系:电影是视、听结合 的艺术,它首先是“视”,即“影像”,然后是“听”, 即“声音”,而这些“视”、“听”(影像、声音), 最后需要通过剪辑才能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
• 影像:除了演员的表演、物体的造型之外,影像构成的 主要元素有:构图、景别、角度、运动、照明、色彩。
编导艺考视听语言讲解课件

所谓狭义,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所 谓广义,还要包含了镜头里表现的内容、人 物、行为、环境甚至是对白,即影视的剧作 结构,又称蒙太奇思维。在广义的意义上讲, 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视听语言编辑而成的 文章,只不过这文章不再仅仅存在于白纸之 上罢了。
网址:
网址:
9、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作用
在中国的文化环境当中,有文化的人或者说读书人更爱一种 曲折,一种东方的、儒教的委婉。这一点与西方是完全不同 的。这就决定着西方的视听语言在语境的营造上同中国有着 很大的差别。比方说西方可能更注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而 中国人可能更喜欢故事本身,也就是更关注镜头呈现出的情 节。所以,中国的视觉是有寓意的影象,深刻的,而且其深 刻性必须完全育于故事中,绝对不是直白和热烈。否则很可 能被有知识和思想的人士指斥为庸俗和无聊。这是中国特色 的欣赏文化,不追求感官而要求思维。不过,随着生活方式 的改变和文化的衰变,这种欣赏文化也开始转变--好莱坞的 标准成了世界的标准。但是,唯一不变的是语法,这个是相 通的,因为人的生理结构是相似的。
网址:
3、视听语言或者说视听表现元素
观点①:“画面、音响、表演、和蒙太奇方法”── 观点②:“画面、音响、色彩……”── 观点③:“影像、声音、剪辑。”──波布克(《电影 的元素》)。 我同意波布克的观点。即“影像、声音、剪辑”。 影像、声音、剪辑三者之间的关系:电影(电视)是视、 听结合的艺术,它首先是“视”,即“影像”,然后是 “听”,即“声音”,而这些“视”、“听”(影像、声 音),最后需要通过剪辑才能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声画合 一。即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的合一。
5
网址: 3、语言的特点 Nhomakorabea
大学影视课程——视听语言:5 剪辑

•
镜号
画面内容
景别
拍摄角度
镜头运动
音乐音响
时长
拉片分析
艺术特色
• 整个场面运用了新闻片的纪实手法拍摄。在构成上很 讲究,视觉形象运动很有章法层次。在这场戏中我们 可以看出蒙太奇组接的几个重要艺术功能:
• a.蒙太奇创造动作
• 它展示并强化戏剧冲突。反动军队逼近和人群奔逃重 复了二十多次,向上与向下运动的对比组接产生了新 的含意,如无声的语言激发了观众。这也印证了爱森 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两种不相连的镜头组接所产生 动作和新的含意。
• b.蒙太奇创造节奏
• 通过节奏功能,形成各式各样艺术气氛,表现内容, 抒发感情。 这场戏要表现反动军队残暴地屠杀人民, 导演运用了大量的镜头素材。以蒙太奇的组接产生了 很强的艺术节奏,如婴儿车的一段,婴儿的哭喊,车 的滑动以及周围观众惊恐欲绝的面部表情。特写的交 替,快速组接,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唤起人们对 屠杀的愤恨。
二、蒙太奇的内涵
• 其一,蒙太奇是影视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 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 其二,蒙太奇是影视艺术基本的结构手段和 表现方式;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 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
其三,蒙太奇是影视剪辑的具体技巧和
技法进行镜头间的基本组接,这是蒙太
奇的基础意义,即狭义理解。 蒙太奇是整个影视片的思维方法、结构
• 20世纪20年代以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库里肖 夫等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全面论述 了蒙太奇的美学价值和艺术规律。 • 1.库里肖夫: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 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内的并列。 • 库里肖夫效应充分说明了蒙太奇不仅能够表现 感情,而且能够创造情感。
• “奥德萨阶梯”一共分四个段落:
视听语言-基础知识PPT课件

CHENLI
38
影片的三幕结构决定了影片的整体框 架,在这个框架之中如何展开具体的 故事,则需要引入“段落”与“场景” 的概念。
CHENLI
39
1.1.2
段落
CHENLI
40
影片中的段落是指: 在单一思想指导下的一个构
成影片的镜头组合.(也就是说着 一个段落交代的是一件事情,或 几件事情的内容和思想是相同的, 也就是构成影片叙事的每一场 戏。)
up)故事. 让观众明白: 1 故事的前提与情境; 2 故事主人公以及主人公内心需 求与现实之的中端是故事发展的主
体部分,也是对抗部分
(confrontation) 对第一幕主人公的需求设置现实 上的障碍,产生戏剧性的冲突.
CHENLI
37
第3幕 影片的结尾(end).既是整个故事
CHENLI
41
《花木兰》这部影片共分为12个段落, 构成影片的三幕,而如何表现每一个 独立的表现意图,则要从构成段落的 “场景”来谈起。
CHENLI
42
1.1.3
场景
CHENLI
43
一 场景的重要性
“场景”是构成影片的关键因素,虽然说”幕” 与”段落”是构成影片整体结构与完整影片叙 事的重要单位,但是影片中角色的内心需求,推 动剧情向前发展的某个戏剧性细节,都是以场 景内的某个动作来完成的.
24
CHENLI
25
形式性元素 光影 色彩 构图
CHENLI
26
CHENLI
27
CHENLI
28
CHENLI
29
CHENLI
30
1.3 听觉语言的表述方法 声音 影视艺术声音的类型包括:人声、音乐、音响
视听语言_剪辑

5、照明(光)
按光的性质可分为 : 直射光:直射光具有发光强度高,有明显的方向性,照射 物体时,明暗面对比强烈,界限分明,投影实而鲜明, 而且光质较为强硬,所以,直射光又叫硬光 。 • 散射光:光质柔和,没有明显的方向性,照射物体时, 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过渡层次较多,没有鲜明的明暗交 界线,光照平柔,也没有鲜明清晰的投影。因此,散射 光在影视中被称为软光
特写 :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作用: 1、特写可以表现人物瞬间 的表情、情绪,展现人物的 生活背景和经历。
2、特写起到放大形象、强 化内容、突出细节等作用, 会给观众带来一种预期和探 索用意的意味。
3、角度
角度
垂直变化
水平变化
平角
仰角
俯角
正面
侧面
背面
注意:电影中的平角是指成年人视力水平线的平角。有些影片为了达到特 殊的艺术效果,便采取压低平角,即变成儿童的视力水平线的平角,甚 至是动物的视力水平线的平角。
什么是视听语言?
• 视听语言,顾名思义是指由“视觉”与“听觉”两方面综合而成 的一套“语言系统”,是对影片中画面、声音艺术表现形式的总 称。 • “视听语言”如同文学一样,也拥有自己的单词,造句措辞,语 性变化,省略,规律和文法,运用它可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经过前人的摸索与实验,当今的视听语言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艺 术表现手段。
按光的方向可分为:
• 顺光:灯光高度与摄影机高度相接近、相处在同一个水平面 上,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的拍摄方向相一致,为顺光, 也叫正面光。 • 前侧光:光源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成45度左右角 称为前侧光或侧顺光、斜侧光。
• 侧光:光源投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成90度左右角的光 线为侧光。 • 侧逆光:又称后侧光、反侧光,光源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的 拍摄方向成135度角左右的光线为侧逆光或者后侧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五.转场技巧 1.利用动作
前一段最后一个镜头主体动作与后一段第一个镜头主体的 动作,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相互关联,这个动作就可以作为前 后两段的过渡因素,前后镜头中的主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 同。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2.运动分切的基本原则 A. 分切的数量
分切的数量太少,运动不能充分展现 分切的数量太多,会影响到运动的连贯性
2.“动接动” 如果画面中同一主体或不同主体的动作是连贯的,可以
动作接动作,达到顺畅,简洁过渡的目的,我们简称为“动 接动”。 A.主体相同、运动形式不同的镜头相连,应除去镜头相接处 的起幅和落幅。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三.画面组接的剪辑点 1、动作剪辑点
以画面元素的“形体动作“为基础,结合实际生活中的 活动规律来处理。《毕业生》 2、情绪剪辑点
以“心理动作”——人物喜、怒、哀、乐的表情为依据 来处理。《浪潮》《躲猫猫》 3、情节剪辑点
以情节的发展节奏为依据处理《雅虎广告》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4.“动接静”或“静接动” 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组接,同样需要遵循这个规律。 如果一个固定镜头要接一个摇镜头,则摇镜头开始要有起
幅;相反一个摇镜头接一个固定镜头,那么摇镜头要有“落 幅”,否则画面就会给人一种跳动的视觉感。
2.同体转场 同体转场是指前后的两个段落借助同一物体转场。
3.相似体转场 利用两个主体的相似之处,比如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4.遮挡镜头转场 在前一个镜头中主体从纵深处迎着镜头走来,不断靠近
B.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的镜头相连,应除去镜头相接处 的起幅和落幅。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3.“静接静” 如果两个画面中的主体运动是不连贯的,或者它们中间
有停顿时,那么这两个镜头的组接,必须在前一个画面主体 做完一个完整动作停下来后,接一个从静止到开始的运动镜 头。
错位的感觉。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四.镜头组接原则 1.起幅与落幅
前一个镜头结尾停止的片刻叫“落幅”,后一镜头运动 前静止的片刻叫做“起幅”
落幅
起幅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镜头,直至挡住镜头,下一个镜头已是另外一个场景,以达 到转场的目的。
5.声音转场 声音转场是利用声画的对列来连接镜头,使段落的衔接
十分利索顺畅。《雅虎广告》《中国队勇夺世界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二.运动分切 1.为什么要进行运动的分切
现实生活认识事物的角度是单一的,而影像给了人从多 种角度、多种距离观看事物发展过程的机会。
因此用若干片断将运动的典型部分拍下,从多方位反应 运动,与只用一个镜头连续地拍下整个运动过程相比更为生 动有趣。
3.环形句型 把前进式与后退式句型结合在一起运用,表现情绪的跌
宕起伏。 远景--全景――近景--特写--近景――全景--远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4.注意避免的组接方式 同一机位,同一景别,同一主体的镜头,会产生跳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B.分切点的选择 在运动的过程中进行组接
C.位置的匹配 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保持相对稳定
D. 运动的匹配 表现对象自身运动的连贯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四.景别变化的基本原则 1.前进式句型
景物由远景--全景――近景--特写逐渐过渡,表现 由低沉到高昂向上的情绪发展。
2.后退式句型 景物由特写--近景――全景--远景逐渐过渡,通
过由细微到宏观的空间变化,表现从紧张到舒展的情绪变 化。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3.分切方法 A.在同一视轴上分切
用不同的景别来表现一个动作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B.从相反的方向分切 对象运动的两个反方
向交替出现,可以获得简 单的视觉变化,并且有助 于提高运动的节奏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一.剪辑的概念 影视艺术创作包括了三个不同特点的阶段:
剧本创作,用文字写出视觉与听觉形象 拍摄阶段,将影像与声音分别记录下来 剪辑阶段,将拍摄完成的一系列镜头按照视觉习惯、运动
规律,合理的、创造性的重新组接成完整的银幕形象,是 影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再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