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变态心理学概论

合集下载

变态心理学 第一讲

变态心理学 第一讲
• 探究原因:考察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 等影响因素; • 治疗:不同疗法的途径和效果等。
常见概念的区分
• • • • 神经病 neuropathy 精神障碍 mental disorders;mental illness 精神病 psychoses 心理障碍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与群体相关的变态行为
• 一、在人群中研究变态者的分布时,不同 人群对具体病种的发病率有所不同。
• 二、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经历,对心理障碍 的表达也不同。 • 三、由于不同群体的规范不同,可能在这 个群体中很普通的行为,在另一个群体中 则很古怪。
• 文化差异:心理障碍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伤 害是不同的。美国重抑郁症的终身发病率是台 湾人的四倍,新西兰几乎是美国的三倍。 • 特定文化恐惧症。 • 性别差异:性别同样影响心理障碍的表达。抑 郁的男性可能远离人群;抑郁的女人可能是依 赖人的。性别也影响对心理障碍的易感性。 Kohn,Dohrenwend和Mirotznik(1998)发现 抑郁、饮食障碍、焦虑在女性中更为常见;滥 用药物、反社会、偏执狂更多地存在于男性之 中。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个案研究 • 实验研究 • 调查研究
• 近代:对精神病人的管理。 • 早期精神病院:第一家只为发狂这服务的医院 始于5世纪的西班牙。大多数本着良好的宗旨, 但臭名昭著。 • 神病院的改革:第一次大范围提高综合性医院 的治疗效果是在18世纪后期。所有这些措施以 道德疗法为名流传开来,获得巨大成功。 • 到了19世纪后半叶,道德治疗逐渐被监督管理 所取代,并持续到20世纪40、50年代。在此期 间,一些残忍的方法被使用:前额叶切除术。
变态行为的标准
• 社会标准:以社会准则来判断行为的变态 与否。缺陷: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社会标准。 同样的行为在某一文化中被视为变态可能 在另一文化中被视为正常。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第一章绪论变态心理的概念和标准:变态心理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概念,一般认为,变态心理也称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判别变态的基本元素有7个:痛苦,适应不良,不合理,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少见的和非传统型,观察者不适,违背标准判断的标准: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非典型性反应经典4大学派对变态心理的基本观点:心理动力学派:主要关心的是心理动力(有意识或无意识)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

他们认为人内部的欲望和动机是一些相互冲突的力量,如果冲突解决的不好或未得以解决,他们就会焦虑,悲伤,人们将通过一些方式来保护自己,以免除这些焦虑和悲伤(弗洛伊德)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第三思潮两者均强调自由,选择,责任和意志力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存在主义:自由做出的选择才是个体真正的欲望和目标,当人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为自由选择的目标而努力时,成长就发生了,旨在发展人的独立性,目标指向的意志力以及责任感。

——————————————————————————(最大限度运用潜能)人本主义:马斯洛——人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充分发挥潜能)、罗杰斯——最有影响力——主张通过自我治疗解放自己行为主义:把异常行为看成是通过过去经验习得的结果,目标是希望从实验室里发现人类和动物学习的一般准则,并把这些法则运用到教学,工作,收容所,甚至整个社会,是一种世界观两个实验:1.俄国: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2.美国: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有三个假设:1.环境决定论2.采用实验法3.可以直接应用于异常行为刺激泛化:在一些情境中,个体不仅由中性刺激引起某个反应,相似的人或事都会引起这种反应正(负)强化:合理(不合理)行为时,给予奖励(惩罚)以保持或增强(减少或消除)这种行为认知学派: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想法,信念,期望,倾向以及对事件的解释会影响他的行为。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概论

行为治疗与认知治疗
三个发展阶段
行为治疗(1950-1970); 认知治疗(1960-1980); 认知行为治疗(1980以后)
巴浦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及其相关规律的 发现; 华生:行为都是受环境控制,对行为可以 进行预测和控制,行为主义将使心理学成 为“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
也许、爱真的不必分国度不必分年龄、不 必分美丑、甚至也可以不分性别、爱了就 爱了。诚挚祝福。 总是强调伦理,其实感情本身是建立在人 心灵深处的,同性不等于性滥交,只是情 投意合彼此相依,抛开性感情剩下的不正 是这些吗?祝福她们; 人人有爱的权利,能理解。 社会发现将会更加包容,更尊重别人的选 择。
从催眠到精神分析
技术创新:自由联想 贡献:
一是不需催眠也能接触到潜意识的心理活动, 确认了潜意识是人内心的功能状态; 二是扩大了适应症; 三是疗效显著而持久。
第二定位模式
1920s,地形模型被证明作为冲突的地图已 不充分。 无意识的愿望和冲动是与阻抗相冲突,而 非与意识和前意识相冲突,而阻抗也并不 是意识的或者被意识所了解的。即冲动与 防御都是无意识的。 心灵的基本冲突不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 而是在无意识内部。 结构模型认为自身的所有主要成分都在无 意识中,而重大的界限存在于自我、本我 和超我之间。
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
什么是变态?
变态——异常:心理、行为 异常——偏离常态
变态心理——异常心理现象
变 态 ? ?
他们正常吗?
他们正常吗?
有一位妇女在她的丈夫遭遇 地震去世之后,她变得情绪 非常低落,难以入睡,也没 有胃口。这位妇女是心理不 正常吗?
他们正常吗?
概括地说
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变 态行为的定义是不同的。普遍接受的定 义是, 违反社会准则或违背正常行为的 规则,这些行为从统计上来看是偏离正 常范围的行 为,并让自我感觉不好或不 适应,这样的行为称为变态行为。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疑病妄想
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 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即使通过一系 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
钟情妄想
患者坚信自己被异性钟情。 患者采取相应的行为去追求对方,即 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仍毫不置疑,而认 为对方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仍反复 纠缠不休。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第二节精神病性障碍
(一)精神病性症状
1.幻觉(hallucination) 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 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 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
(一)精神病性症状
2.妄想(delusion) 是病人在意识清晰下的一种病理性的 歪曲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功能紊乱、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5. 神经衰弱
一 焦虑性神经症
指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以广 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 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 运动型不安,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症和惊 恐发作.
(一)临床特征
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1)焦虑 (2)运动症状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4)警觉性提高
惊恐发作(Panic attack)
(1)突发,无相关特定情境, 不可预测。
(2)惊恐,伴有涉死感或失控感。 (3)严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4)发作时意识清晰。 (5)时间5-20分钟< 1小时 (6)呈发作性,间歇期有预期性焦虑
按 妄 想 内 容 分 类
被害妄想 关系妄想 影响妄想 夸大妄想 罪恶妄想 钟情妄想 嫉妒妄想 被洞悉感
如认为周围人的谈话是妄想: 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是与他有关。 【典型病例】 • 女 22岁 精神分裂症 患者近半年来自感痛苦,不愿与人接触,也不 愿去上班,说:“马路上人的一举一动都针对 我,有的人看到我就咳嗽,甚至吐痰,就是看 不起我,故意贬低我;有的人看到我冷笑,认 为我这人没有修养,素质差;商店里的营业员 对我态度也很生硬,说我这人很小气,没有派 头;单位里同事也指桑骂槐,讲我这人是垃圾, 看到我进办公室,故意扫地,赶我出门。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答案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答案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概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治疗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临床心理评估与分类诊断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精神分裂症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心境障碍与自杀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焦虑障碍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躯体形式障碍与分离性障碍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进食障碍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物质滥用与依赖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心身疾病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人格障碍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性和性别认同障碍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儿童心理障碍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心理异常与社会14.1复习笔记
14.2课后习题详解
附录:国内外心理学经典教材简评。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第一章变态心理学绪论变态心理学:广义的变态心理泛指健康心理的偏移,是对轻重不一的各种心理行为异常的总称;狭义的变态心理是指这种异常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以明显影响了个人的正常生活职业功能或自感痛苦,通常达到医学上当做“疾病”考虑的症状或综合症,即具有诊断意义的异常。

变态心理的特征:1变态心理是统计学的偏移变态心理是社会规范的偏移变态心理是个人痛苦的体验变态心理是行为功能障碍对上述特征的综合考虑变态心理学的任务:变态心理学是在正常心理学心理学基础上研究异常心理活动,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表现形式和分类,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阐明其发生发展和转变的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运用于心理障碍的防治实践从现象上描述异常行为从理论上揭示异常心理的原因和机制从应用上研究异常心理的评估和诊断从是建设探讨心理障碍的防治和身心健康的维护学习变态心理学的意义:是异常心理识别和防治的需要对每一个的身心健康都有帮助提供洞悉人生和社会的新视角第二章影响变态心理形成的因素生物研究因素:遗传脑结构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病变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神经生化中枢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化学物质性别与年龄躯体疾病所导致的心理障碍表现特征:①躯体疾病为原发,心理障碍与其有关②心理障碍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和转归等与躯体疾病的变化基本一致③心理异常多呈现“昼轻夜重”的征象④有相应躯体疾病额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心理因素研究一个性特点:个性又称为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二认知因素: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知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像等三应对方式:应对又称应对策略,是指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己的影响时采取的各种策略,表现为具有个人化且习惯化的应对方式四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利用度社会因素研究一生活事件二日常困扰三工作应激四环境应激五文化应激六社会剥夺病因的相互作用一病因的分类1 致病因素:导致发病所必需的因素,是病因学的原发因素,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2 素质因素:指疾病潜在的易感性,是个体自身内在的因素3 促发因素:指紧接起病前作用于个体,促使疾病发生的事件,可以是躯体的、心理的或社会的4 条件因素:指本身并无致病作用但为致病因素发挥作用提供必要条件的因素5 附加因素:指疾病发生后附加于个体,导致疾病加剧或使病程持续下去的因素病因的相互作用1 单因论和多因论2 条件论和决定论3 内因论和外因论4 远因论和近因论5 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综合研究两种模式:“素质-应激模型”“基因-环境互补模型”第三章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模型:是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认识框架,一般在实践中通过研究和总结逐步形成生物学模型心理动力学模型行为模型认知模型存在-人本主义模型社会文化模型家庭模型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神经质焦虑:指自我不能控制本我本能产生的害怕,是一种恐惧的非现实的且不能与外部的威胁连接的感觉道德焦虑:指当自我受到超我惩罚威胁时产生的害怕防御机制:人在潜意识中自动克服本我和自我冲突时的焦虑,保持心理平衡和保护自我的办法压抑:又称潜抑,指把不能允许的念头情感和冲动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无意识中去,它是自我的中心防御机制,也是其他所有防御机制的基础第四章变态心理分类诊断与评估分类诊断和评估是认识和甄别变态心理现象的基本方法,也是变态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掌握变态心理分类、诊断和评估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技术对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基本概念1 疾病分类2 疾病诊断3 病理评估分类原则:单维原则、层次原则、独立原则分类方法:病因学分类临床特征分类心理特征分类其他方法存在问题:重症状轻病因重现状轻过程重数量轻性质重标签轻探索DSM-IV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CCMD-3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变态心理诊断临床诊断:指临床医师根据收集的感性资料,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按客观规律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找出疾病本质特点,按诊断标准确定诊断和处置原则的过程诊断原则一元诊断:指在临床诊断中对患者所有症状和体征尽可能用一种疾病来解释等级诊断:原指临床诊断中按疾病严重性和治疗迫切性对可能存在的多种疾病按主次和先后进行诊断排序循证诊断:指在临床诊断中注重客观依据、不断验证诊断的正确性多轴诊断:轴1精神障碍;轴2 人格特征、人格障碍或人格改变;轴3 躯体疾病;轴4 疾病或障碍的相关因素诊断思维:发病基础起病及病程临床表现病因与诱因焦点问题1 误诊情况:把精神活动正常变异诊断为精神障碍;未及时发现轻度精神障碍或早期精神障碍;将A病诊断为B病;原因病史收集欠详细可靠;病情表现不够充分;病情观察不够客观,症状识别不正确;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够完善或不能正确使用诊断标准;诊断思维过程不科学;科学发展水平所限,对某些疾病尚不能很好的识别;患者或病史提供虚假信息2 共病现象3 被精神病变态心理评估临床访谈与观察:1 摄入性访谈智力和思维过程感知觉障碍注意力和定向力情绪表现自知力行为和仪表2 个案史访谈3 检查性访谈仪表和行为言语和沟通过程思想内容感觉和认知内容情绪自知力和判断4 行为观察结构化临床访谈: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DSM-IV定式临床访谈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标准化量表:一般能力测验或量表人格测验或量表症状评定量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其他量表客观生物学标记:器质性标记内表型标记遗传学标记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①提出研究假设②确定研究对象和变量③选择研究方法④假设检验⑤结果解释和推论⑥发表论文和报告观察法:是由研究者直接观察并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进而分析所记录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的一种方法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案例研究:指个人或由个人组成单维团体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一种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研究设计类型:现况调查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等现况调查:又称为横断面调查,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调查的方法对研究人群中某种疾病或者健康状况以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从而描述该疾病或者健康状态在该研究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因素的相互关系病例对照调查:又称回顾性研究,它是一种从“果”到“因”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探索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因相关研究简单相关:指观察到的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并回答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的问题复相关:或多元回归分析,指观察到的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研究临床实验模型研究单被试研究ABAB研究设计多基线研究设计研究与伦理知情同意资料保密欺骗与解释报告结果数据处理第六章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精神症状的识别方法:1 纵向对比,即与其过去的一贯的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2 横向对比,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3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要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具体分析和判断精神症状特点:1 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2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3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4 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倒错内感性不适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即指不符合客观事物的知觉包括:生理性错觉病理性错觉幻想性错觉幻觉:指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感觉器官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按幻觉体验:真性幻觉假性幻觉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入睡前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在感知某一特别事物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空间距离等产生与该事物不相符合的感知类型: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时间感知综合障碍、空间知觉障碍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的联系。

变态心理学-第1讲(变态心理学概述)

变态心理学-第1讲(变态心理学概述)
价值观念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来判断心理是否异常的标准。 凡是不符合社会文化标准或不符合规范的人并不都是心理异常。根据
社会常模判断心理异常还要考虑时间、地点、习俗和文化等条件的变化。 如:对“同性恋”的认识.
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
一、标准化区分:(李心天)
3、以病因与症状的存在与否为标准(医学标准) 有些心理异常现象是由于脑或躯体的器质性病变伴发。 如:器质性精神障碍。
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
一、标准化区分:(李心天)
4、以统计和测量的结果为标准
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
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郭连峰)
1、主观与客现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必须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幻觉、妄想、
自知力,现实检测能力)。
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
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郭连峰)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心理活动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部分应协调一致,若失去协调
心理障碍的定义
心理障碍是一种不被某种特定文化所期待或非典型的行 为反应,常常表现为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并伴随着痛 苦和功能性损伤而出现。
心理功 能紊乱
痛苦或 损伤
非典型 性反应
心理障碍
变态心理学相关概念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称病理心理学 (path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 理特征发生异常的科学,包括研究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 面的异常表现,探讨心理异常(心理障碍)的发生、发展、变化 的原因和规律。
波动的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不健康的心理是指一切偏离心理健康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
活动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等的比较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我国学者也提出了许多心理健康标志,归 纳起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心理 条件。智力低下者社会适应能力差,常常不 能适应集体生活与学习,心理压力大,健康 难以维持,需要特殊教育和护理。
(二)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表示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处于相 对平衡的状态,愉快的情绪反映出人的身心 活动和谐与满意。心理健康者能协调控制自 己的情绪,保持心境良好、乐观、开朗满意 的情绪状态占优势;而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 疾病的先兆。
1 变态心理学工作重点
描述:异常表现、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 程及预后 发现原因:考察生物学、心理学、社会方 面的影响因素等 治疗:不同治疗的途径及效果等
2 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心理异常的实质是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 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 观现实的歪曲反映。所谓功能障碍,在医学 上常常是指那些与器质性病变相对的难以用 一般的检查方法所证明的障碍,而这些正是 心理异常的特征。
常用诊断标准
国际疾病分类ICD-10(1992) 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IV(1994 2000)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 (2001)
CCMD系统在许多方面于ICD系统相似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主要分类
0 器质性精神障碍 1 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1 健康用祈祷来实现健康。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
VR/AR技术将为变态心理学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如通过模拟现实场 景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诊断标准与分类体系的争议
当前的心理障碍诊断标准与分类体系存在诸多争议,如分类过于宽泛、诊断标准缺乏客 观性等。
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且对于某些患者可能并不适 用。
认知评估
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逻辑等认 知功能。
行为评估
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评估其行为是否符合 社会规范。
常用心理测验与评估工具
智力测验
如韦氏智力量表,用于评估患者 的智力水平。
01
02
神经心理测验
用于评估患者的神经心理功能, 如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等。
03 04
人格测验
如MMPI、EPQ等,用于了解患 者的人格特征。
研究对象
包括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异 常心理行为,如抑郁症、焦虑症、精 神分裂症等。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对心理异常的认识
古代医学和哲学著作中已有对心 理异常的描述和解释,如《黄帝 内经》、《论语》等。
现代变态心理学的起源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医学 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 变,变态心理学逐渐从精神病学 中独立出来。
早期识别与干预
培训专业人员和公众识别变态心理的早期症 状,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06
变态心理学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Chapter
未来发展趋势
跨学科融合
变态心理学将更多地与神经科学、遗传学、生物学等跨学科领域进 行融合,以更深入地理解心理障碍的生物基础。
精准医疗

《变态心理学》笔记和名师钱铭怡习题详解

《变态心理学》笔记和名师钱铭怡习题详解

《变态心理学》笔记和钱铭怡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概论1.1复习笔记本章重点:1.变态心理学、心理异常和心理障碍的概念;2.变态心理的评价标准;3.变态心理的研究方法;4.实验法的分类;5.案例研究的优缺点。

一、变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一)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1.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译异常心理学,是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对心理障碍,包括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疗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

2.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描述现象:描述心理障碍的异常表现、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预后;(2)发现原因: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等方面看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3)治疗干预:探讨对心理障碍进行干预的不同的理论观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等。

(二)心理异常、心理障碍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这种用词方法是公众和专业人士均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说法。

心理异常一词可能更多地用于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而行为异常更加偏重表述个体外显行为的异常现象。

1.神经病神经病是指当个体的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时个体表现为神经系统的不同的疾病,它属于临床医学中神经病学研究的范畴。

2.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又译心理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或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老年痴呆等,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

3.精神病精神病即指精神障碍中患者的心理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的接触的一组情况。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妄想障碍)和某些(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

精神病有三个特点:①现实检验能力严重受损;②社会功能严重受损;③缺乏症状自知力。

精神病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

4.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精神病学从医学的角度研究各种障碍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及规律,并采用以医学手段为主的治疗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治疗;而变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对不同障碍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采用心理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干预。

变态心理学概论

变态心理学概论

变态心理学概论概述:变态心理学,又称异常心理学。

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

工作重点:描述:异常表现、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预后。

发现原因:考察生物、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等。

治疗:不同治疗的途径及效果等。

几个概念的区分神经病(neuropathy)精神病(psychoses)神经症(neurses)心理障碍(mental-disorders)正常与异常的界定标准下面那些行为是异常的?一位男性与另一位男性在街上见面时互相亲吻。

(正常)一位妇女在喃喃自语。

(可能正常)一个年轻人在奋力砸碎一座文物雕像。

一位年轻女性连续多日拒绝进食。

一位中年男性披头散发手舞足蹈地对天大声呼喊。

以经验为标准;以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为标准;以统计个测量结果为标准;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变态心理学在古代历史早期的解释:埃及、早期的希伯菜人和希腊人的观点;Hippocrates(希伯克拉底)的观点;Galen(盖伦)的观点。

中世纪的情况:巫术(witchcraft);对于女巫的迫害。

治疗:驱魔;冒险式治疗;其他治疗。

变态心理学的诊断、评估方法观察法:实验观察、自然观察;会谈法:结构式、非结构式;心理测量:各种临床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

科学的研究包括下列几项内容:1、明确研究问题;2、提出研究假设;3、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4、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分析;5、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得出对假设的结论(徐淑莲,1989)。

采用实验法进行的实验是在良好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研究。

研究包括实验组、对照组,并通过控制其他无关变量,使得自变量的变化可以引起因变量的改变。

实验法研究例子返回抑制(IOR)是指对原先注意过的物体或位置所作的反应表现出的滞后的现象。

研究的假设为:1、与正常被试不同(正常被试在200--300毫秒出现返回抑制现象)。

精神分裂症被试返回抑制现象消失或延迟;2、不同类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返回抑制效应不同。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绪论课件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绪论课件
张,变态流行)
● 文质彬彬的人更容易变态。(变态和性格有很大
的关系)
●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变态。(正常与异常在某
种意义上是相对的,正常人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异常表现)
● 变态的人行为很古怪。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 绪论
一、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 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 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 绪论
举例:焦虑,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担心毕业找不到工 作,担心考研成绩不理想,担心自己感染H1N1,每个人担 心的程度不一样,但都在正常范围内,假如见到一个人因为 担心自己感染爱滋病毒,所以要不停的洗澡,每天花12个 小时洗澡,每天洗澡用的水高达5吨,否则他就感到担心不 自在,这样就是太过度了,我们说他就是不正常了。
纵向比较是指与其一贯的心理状态、人格背景
和行为方式相比较,看是否发生了令人无法理解的 改变。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 绪论
三、心理异常的定义
心理异常:由于器质性或心理原因,个体不能按照社会认 为适当及可接受的方式行动,以至本人或社会遭受有害后 果。
变态行为具有三个特点: 1、无目的性 2、无效用性 3、无助益性,有害性
以上各种判断方法都各有利弊,我们应该将各种标准 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判断,另外在判断过程中,如果一个 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判断起来并不困难,但 许多情况下,只是程度上的不同(量的变化),很难有一 个绝对的界定标准。
比如,一个人反复洗手,以至于手部皮肤损伤,却仍然 说自己的手不干净,这显然是变态了,但是我们却很难确 定一个人一天洗几遍手就是不正常的。我们大家有时也会 表现出一些与心理异常类似的行为和体验,大多数心理异 常者从外显行为和内部情感体验上讲,与其他人并无多大 差别,所以正常与异常心理只是一个性对的概念。

1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绪论

1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绪论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心理异常,更
变态心理学:
侧重于形成机制上的理论探讨,且有更加 广泛的研究范围。 侧重于从医学角度对心理障碍的描述
病理心理学:
及其与精神病的联系,研究精神病理现象 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 疗、护理和预防等问题。
变态行为的重要特 征是异常行为导致个人
生活领域的心理功能低
下(disability)或功能 障碍(dysfunction),
包括个人社会功能或职
业功能、生活能力和人 际际关系能力等。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五)对上述特征的综合考虑
一、变态心理
二、特 三、任 四、意 征 务 义 异常心理 症状学 分类学
第二节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
三、文艺复兴到19世纪:科学至上与人道主义
(四)大脑与心理障碍
2.梅毒与麻痹性痴呆
传播途径:性交
潜伏期:10~30年(病原体攻击神经系统)
病症:麻痹性痴呆的行为异常 病原体:梅毒螺旋体(Schaudinn FR,1905)
第二节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
三、文艺复兴到19世纪:科学至上与人道主义
第二节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
三、文艺复兴到19世纪:科学至上与人道主义
(一)收容所的发展
这是心理障碍的救济时期。 15世纪至16世纪出现精 神病人的收容所(asylum)
第二节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
三、文艺复兴到19世纪:科学至上与人道主义
(二)Pinel的改革
法国Philippe Pinel开展人道主义运动, 他是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基本治疗的第一人。

第1章 概论(变态心理学)

第1章 概论(变态心理学)

2. DSM-Ⅳ(美国《精神障碍和统计手册》第4版)
1952年出版DSM-Ⅰ 1968年DSM-Ⅱ,
1980年DSM-Ⅲ,1987年DSM-Ⅲ-R,1994年DSM-Ⅳ
DSM-Ⅳ系统将所有精神障碍分为17大类:
1、通常在儿童和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 2、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 3、由躯体情况引起;未在他处提及的精神障碍 4、与物质有关的障碍 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6、心境障碍 7、焦虑障碍 8、躯体形式障碍 9、扮演障碍 10、解离障碍 11、性及性身份障碍 12、进食障碍 13、睡眠障碍 14、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 15、适应障碍 16、人格障碍 17、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
3、 ICD-10(1992年出版) 国际疾病及相关问题的统计分类标准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Problems, ICD)
精神卫生既是全球 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 题,也是较为严重的 社会问题。据调查, 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 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位, 约占疾病总负担的 20%,重性精神障碍 患者约1600万人。
本课程的目的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对于个人和社 会均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变态心理学的基本 概念和理论,分析常见心理障碍的原 因、心理病理机制和表现形式,以及 诊断与治疗的一般原则。

史泰龙
(3)精神病(psychoses):属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 研究的范畴。广义的精神病类似于精神疾病的 概念。狭义的精神病是指精神障碍中患者的心 理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缺失,不能应付日常 生活的要求并保持与现实的接触的一组情况。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和某些心境障碍。 (4)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orders):是许多不 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属心 理学研究范畴。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பைடு நூலகம்
• 精神病:(1)广义的,精神疾病;(2) 狭义的,重性精神病。 • 三个特点:1、现实检验能力严重受 损;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3、缺乏症 状自知力。 精神病分为功能性(精神分裂症、 偏执性或情感性精神病)和器质性(脑 器质性精神病、症状性精神病、中毒性 精神病等);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属于较 轻的功能性精神障碍。
五、心理异常的判别原则与标准 1、原则: • 心理与环境的统一 • 心理活动自身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 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
2、标准: • 以经验为标准 • 以社会常模与社会适应性为标准 • 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 • 以心理测验与实验的结果为标准
第二节 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原始社会 2、古代中国和希腊 3、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 4、18—19世纪 5、变态心理学的奠基
• • • •
心理失调 心理异常 心理疾病 心理障碍(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 行为失常的统称。心理学角度。更多指 神经症或焦虑障碍。它们与精神病不同) • 心理问题
三、对心理异常的理解 • (1)偏离统计学上的常模 • (2)偏离某文化常模 • (3)有威胁的行为 • (4)古怪或无效的行为 • (5)个人主观的不适
F.A. Mesmer (1734~1815)
最早施行催眠疗法的是奥地 利医生麦斯麦。1775年他设计了 著名的磁气桶装置,向病人输送 磁气,达到治病的目的。
•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精神病学基 础、人格心理学等 • 使用教材: • 1、梁宝勇主编 《变态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钱铭怡 《变态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 参考书: 1、王登峰主编 《变态心理学》 时代出版社 1994年 2、王玲 主编 《变态心理学》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年 3、王建平 《变态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4、吉峰主编 《变态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劳伦 阿罗伊等著,汤振宇等译 《变态心理学》第9版 上海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 2005年

变态心理学概论范文

变态心理学概论范文

变态心理学概论范文人类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主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那些偏离社会常态的心理状态,这些状态可能包括病理性的强迫行为、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通过研究这些异常状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心理变化和心理疾病的发生机制。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心理疾病的诊断和分类。

心理疾病的诊断是通过临床访谈、心理评估、观察和实验室测试等方法进行的。

常用的诊断分类标准包括《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 DSM)和《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简称 ICD)。

这些分类标准可以帮助心理学家确定个体所患的具体心理疾病类型和程度,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变态心理学研究中,还探讨了心理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机制。

心理疾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环境压力、心理创伤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研究人员使用各种方法来了解这些因素对心理疾病的影响,例如神经影像学、遗传研究和心理学实验等。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找到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

变态心理学还探讨了心理疾病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心理疾病不仅对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还可能导致社会功能的受损,包括工作能力下降、人际关系破裂等。

因此,心理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有效的治疗和康复计划,个体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功能水平。

最后,变态心理学还研究了心理疾病的防治策略。

通过对心理疾病的研究,我们可以开发出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例如心理教育、心理疗法、药物治疗等。

变态心理学的目标是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并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变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探讨心理疾病和异常心理状态的重要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变态心理学概论
我们现在就介绍变态心理学的这个概论。

变态心理学的英文是abnormal phychology,你可以看得很清楚,ab这个字头,我们就知道是一种“变异、异常”这样的,normal是”正常“。

所以,我们这个词是容易理解的。

但是,在这儿要声明一下,因为我们的这个课程一直以来都叫《变态心理学》,我们在编那本变态心理学书的时候,我们也有过考虑,题目想改为《异常心理学》,因为“变态“,多少有一些贬义,因为有的时候说这个人,你说不好听的话,说贬义的话,就是说这个人变态,这个的词是带有贬义的。

如果说“异常”,那么和“正常”对应,我们相对的觉得那个词更好一些,但是因为传统上这个课程是一直是这样叫的,我们就没有能够改得了,就是从编辑和从课程安排就都按照这个,但是大家知道,你现在看到一些书,也有翻译作“异常心理学”的,实际上,从我们的角度看,”异常心理学“相比”变态心理学“的翻译要更好一点。

那我们再接着来说,就是心理学里边有不同的分支,大家一上本科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了《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讲的是正常人的心理学方面的一些规律、感知觉、思维、记忆、注意,等等。

我们这个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的是异常心理学现象,异常心理学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这样的一个科学,所以这个和正常的是不一样的。

那么正常人是怎么样,我们经常都有一些研究的基础在那,那我们对异常也有很多的研究。

我们想要了解异常的现象,我们就需要从一些症状、描述性的现象入手。

所以,我们看了变态心理学工作的重点:首先是描述异常的表现和正常现象的区别。

对于异常现象,我们又可以把它看作是障碍、是疾病,还有病程和预后,他如果发病,从起病开始,他大概是怎么样一个发展,这个过程会多长,他得病以后未来的情况会是怎么样的,这个就是我们讲的病程和预后的一个情况。

这个就是变态心理学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这个课程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第二,就是我们只知道他的现象和正常现象的区别还不够。

一个人,好像看起来好好的,为什么他会出现一些异常的表现?他怎么就会得病了、出现心理障碍了呢?我们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它的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我们要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等等各个方面来看,为什么一个人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现
象。

这个是第二个部分的工作重点。

我们每一次讲到障碍的时候,每一个障碍我们都会有所介绍。

第三个部分是治疗。

治疗是从不同的途径进行治疗,然后还会讨论效果。

这个部分是变态心理学的内容里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有一个情况,是变态心理学这个课程不把它作为最重点内容,我们会提及一些治疗,但是我们重点放在最重要的地方,放在第一个部分。

其次,是发现原因。

那么治疗,我们会提及,将来未来你们上到高年级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概论的课程,或者是如果有同学,将来上研究生的课程,专门学习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治疗和咨询、干预的部分,在那个地方会提的更多,这个就是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的工作重点。

下面就有一些问题问大家,因为我估计上这个课大家可能有一些新鲜,然后觉得“唉,这个课是讲什么?跟我们平常理解的一些概念有什么一样有什么不一样?“那我们就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心理障碍和精神病,它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大家想一下,待会我们不每个同学来问,我们就举手。

你觉得心理障碍与精神病不同的请举手(差不多都举手了)。

有觉得相同的吗?我应该先问相同(没有是吧),都认为是不同的。

“心理障碍持续的加重,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精神病”这句话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你考虑一下,同意的,现同意的,请举手(不是太多)。

那都是不同意的吧,不同意的,请举手。

好像有个别同学。

好谢谢,大部分是不同意。

但是有个别同学是拿不准是吧,也没有同意,也没不同意,有吗?我们今天待会看看。

这个精神病和神经病的概念,我们有3个答案,“相同”“不同”“不清楚”。

精神病和神经病,因为我们看影视作品或者是我们平常看到一些人觉得那个人有点异常的时候,有人就会脱口而出说“这人神经病”,听见过这么说法吧,那个影视作品里也有什么“哎,这人怎么来了就撞了我一下,神经病”,然后他就走了,有这样的。

我们现在就把这个概念,我们上了这个课将来要搞清楚这些概念。

现在,同意第一个选项的有同学举手,“相同”,咱们都不同意,“不同”差不多都举手了,有不清楚的吗?那好,那我们现在就是都选择不同意。

我们曾经在大学里边做过一项调查,刚才的问题就是我们调查的问题。

这个调查,我们就是说心理障碍与精神病不同,刚才我们也是大部分同学,举的是不同啊,你们和他们的比例,可能比80%还高一些,那“心理障碍继续加重,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精神病。

”刚才咱们的同学没同意这个观点,那看来从02年到现在大学生对这个事情的认识有变化了,至少我们北大学生有变化了。

所以这是
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

那是不是持续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精神病。

那么,当时的同学同意的是六十八百分之六十八左右,那现在看来你们都不同意。

那这个你们要加分的,因为确实这个答案不是这样。

我们要看他原来是怎么回事,然后再看他是不是精神病。

因为比如说,有人说强迫症是一种心理障碍,那么强迫症状持续加重,时间长了会变成精神病吗?有的人刚开始表现为强迫症状,后来诊断是精神分裂症,这样是有的,是他前期表现为类似强迫症状,但是它确实后期发展看出来了,但是如果你真的就是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类疾病,他不会持续加重了以后变成精神分裂症,所以这个答案要看情况。

下面呢,精神病和神经病的概念区分。

咱们刚才可能有一两个同学没举手,但是基本上绝大部分同学都举
手了,比他们的比例还高,就是说是不同的。

这个呢,也是答对了,因为这是
两个概念。

我们下面就对几个概念的区分来介绍一下。

首先,就是神经病。

刚才我们说,虽然影视作品包括可能我们同学以前在哪碰到过什么事情也说过某人看起来有一点你觉得不对头或者是你很不喜欢的怪异的情况,你会说“神经病”,会脱口而出。

但是,这个概念不是我们在异常心理现象里头主要要介绍的内容。

神经病主要是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它是医学里边的一个概念,神经病学研究的范畴。

那么神经系统出现损害、出现障碍的时候,表现为神经系统的不同疾病,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简称他做“神经病”。

那么有些社会上的人不了解这些情况,他会觉得有异常现象的时候,他去看病,他不到精神科,他不到临床心理科,他不到心理门诊,他去哪呢?他去神经科。

所以这个就是他们的一个不了解的概念,就是他以为那个是神经系统的疾病,他以为是神经病。

也有的人说这个人有异常了,他就说他神经病,这个是一个社会上的误解,我们学习了以后不要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神经系统疾病我们列了两个。

一个是已经去世的,演超人的那个演员,就是李夫,他是从马上摔下来以后,后来就高位截瘫不能动了,可能大家知道。

这个就是神经系统受到损害了。

演人猿泰山那个史泰龙,大家都说他很酷。

他很酷呢,实际上它是有疾病的,它是面部神经有麻痹的,所以他不会像我们正常人有那么丰富的表情,他也不会去笑,他这块是没有表情的。

所以那种是神经系统疾病。

咱们神经解剖也学了是吧,我们学了神经解剖就知道,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脊髓这些出了问题的时候,他会出现这个神经系统的疾病。

那我们第一个概念就是神经病。

第二概念呢就是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通常你看到的英文是mental disorders,
这mental disorders从我们心理学的人来看我们更愿意把它翻译作心理障碍。

这个mental其实在心理卫生的角度它就是mental health。

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这个精神病学界、心理学界没有争议,都翻做心理卫生,当然也有人翻作精神卫生,那个比较少。

但是在精神障碍,最早精神病学里边它就翻了精神障碍,所以我们现在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这个词汇,是写的精神障碍,但是我们心里知道在英文是一样的。

通常在精神病学领域我们看到精神障碍这个词,包括的内容就是你去翻精神病学的实物,包括精神病学研究的所有的内容,比如说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等,这些内容很多也在我们变态心理学里边,会有一些重叠。

在精神病学里头提到我们讲的同类的这样的障碍,你会看到,他们就是也描述这个现象,他的障碍。

然后也会找原因,之后的治疗,以及他在原因的分析上,实际上它更偏重于医学领域,更偏重于丛神经生化生物学的角度去看,为什么出现异常现象。

同时治疗,也会从医学的角度,比如说药物方面来考虑,如何进行干预,那这个呢是有侧重不同的,但是这两个领域有很多内容在介绍异常现象的表现的时候是会重叠的。

这一点请大家注意。

17;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