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唱音乐指挥手势
合唱指挥手势视频教程
合唱指挥手势视频教程
对不起,我无法为您提供视频教程。
我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常见的合唱指挥手势的文字说明:
1. 开始/起立: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手掌向下,然后向上挥动,示意合唱团起立并准备开始演唱。
2. 停止:双手向下压,手掌向下,示意合唱团停止演唱。
3. 进入:双手掌心向上,轻轻向内向前推,示意合唱团开始演唱。
4. 声音控制:双手掌心向下,向下按压,示意合唱团减小音量。
5. 音高控制:右手由下向上移动,示意合唱团提高音高;左手由上向下移动,示意合唱团降低音高。
6. 节奏控制:双手掌心向下,以明显的节奏向下击打,示意合唱团保持统一的节奏。
7. 音色控制:双手指尖轻触拇指,示意合唱团切换音色。
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合唱指挥手势,具体的手势和动作会因指挥家个人习惯和乐曲要求而有所不同。
建议您在学习合唱指挥手势时观看一些视频教程或请教一位合唱指挥专家以获取更准确和详细的指导。
[全]指挥图-学会音乐指挥手势详解
指挥图-学会常用音乐指挥手势指挥图式今天的乐队和合唱队均离不开指挥。
指挥的任务之一就是“打拍子”,目的是使演奏者或演唱者按照击拍手势演奏或演唱出统一而又明确的节奏和速度。
学习音乐的人,不能不了解指挥的知识。
虽然大多数指挥家都有各自独特的指挥手势,但万变不离其宗,他们都遵循了以下的基本原则:1.每一小节的第一拍(即强拍)向下击拍。
2.每一小节的最后一拍向上击拍。
3.在次强拍上改变击拍方向(向左或向右)。
以下是常见拍子的指挥图式:初学者在练习视唱时,可结合指挥图式进行练习,这有助于学习者建立节奏感和增强对节拍运动的理解。
指挥史话指导合唱团和乐队合唱或合奏的人叫做指挥。
指挥的任务主要是控制演奏的速度和节奏,最终的目的是正确地表达乐曲的精神和作者的意图。
指挥时,右手负责击拍,左手辅助右手击拍或做表情提示。
指挥艺术发源于欧洲。
据记载,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有了指挥行为。
那时,有的人用手指挥,有的人甩头指挥,有的人用一卷谱纸指挥,还有的人用系着手帕的木棍指挥。
17世纪曾发生过有关指挥的不幸事件:法国音乐家呂利平时喜欢用手权指挥,1687年在一次为庆祝法国国王身体康复而举行的音乐会上,呂利失手用手杖击伤自己的足背,最后竟不治身亡。
在巴洛克时期,一般由古钢琴手向小提琴手颌首示意,然后小提琴手用弓子引导乐队演奏。
这种指挥者,只能给乐队提示出强拍和节拍速度。
到了19世纪中叶之后,各地成立的交响乐团越来越多,乐队作品的旋律、节奏及和声也越来越复杂,指挥的作用也就越来越重要,于是,指挥便发展成一门艺术,成为一种专业。
近代指挥法开始于柏辽茲和瓦格纳等人的时代,经过他们的改革之后,指挥法更加完善、更加受重视,而且从那时候起,用指挥棒指挥就成为规范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指挥手势图解
指挥手势图解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
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动作,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
(1)指挥的姿态要求:躯干稳直、泰然。
不能弯腰曲背,前弓后仰,不要耸肩,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和转向,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
头部做到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
随时用目光提挈大家注意,辅助手的动作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的到来,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
脚是站立的根基,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如"稍息"的位置。
重心的转移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地进行,但不宜太多,更不能随意走动、下蹲。
当然不是绝对的,一切都要符合指挥任务的需要。
双肩坦然而松弛,大臂微张,千万不要夹紧,肩关节随时都是放松的,双手完全得到解放,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
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现力的部位,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工具和武器,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
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不握拳,腕关节不下垂,不松劲,稍稍向前而不高仰,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如握小皮球状,能够随意地做任何动作。
双手抬举的高度,伸出的远近,根据所指挥的作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合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
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
(2)指挥法图解:2拍(2/2、2/4、2/8),强拍,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
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
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
大合唱指挥手势
大合唱指挥手势基本方法:指挥时两手上不超过肩,下不低过腰。
基本手势就是:下左右上。
要是想打出气势来,可以注意顿出拍点。
基本图式要准确,原则:动作简练、准确、美!不要过分夸张。
条件:深厚的底蕴,平常的积累,理解、体验音乐作品。
动作:大臂带动小臂,通过手腕连接,手型就是钢琴手型。
两脚不动,一前一后,不要并拢,那样站不稳,也不要丁字步,大概相隔一脚宽。
指挥前双手自然垂直于两脚侧,预备拍时勿把手举太高,以免合唱队员气息扎不下去。
细节注意:女老师指挥演出服一定要长袖,裙摆拖地,勿露鞋跟,袖口紧一点,不要大喇叭袖。
男士穿黑色西装即可,最好定做,衬衫露出两寸袖口,如果是很正式的场合,非要选择燕尾服,一定要裹腹带。
收拍:食指与大指一掐就好了。
练习方法:镜子是最好的老师,对着镜子多练。
容易犯的毛病:打拍时两手不要交叉,也不要碰到一块。
始终打在同一平面。
两手分工:右手是指挥的灵魂,控制速度,节奏。
左手是音乐的表情变化。
钢琴伴奏:钢琴伴奏要固定,最好弹正谱,若即兴伴奏容易与合唱队的和声不一致。
钢琴在左手边,头侧一点点,余光看看钢琴就行了,钢琴一响,指挥眼神马上回到合唱队员身上,用左手指挥钢琴,勿转身面对钢琴指挥。
谢幕:上台台风要好,谢幕时侧身走,看准舞台位置,面朝观众致谢,原地转身,中间谢幕时上前一、两步转身致谢,再向前走一步转身开始指挥。
二、指挥基本动作及要求指挥的动作应该准确、简洁、美观大方,易于被了解,富有表现力:1)站立时,上身要挺直,两脚自然稍分,略成丁字形,左脚可稍上前一些,要站得稳而美观,指挥过程中忌身体大幅度摇摆。
2)面部表情要丰富,眼睛要能传神,善于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启发合唱队,协同一致地表达出作品内容,耳朵对音准就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及时纠正演唱发音不准的情况。
3)指挥时双臂抬起至胸前,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情况下应掌握在上与眉齐、下不低于腰部这一活动范围,挥动手臂时,要自然有力、舒展大方;手指不要伸直,手心自然保持弓形,忌两手心平行向上或向下,注意动作的中心是手腕部。
合唱指挥最基本手势.docx
合唱指挥最基本手势合唱指挥最基本手势合唱指挥有什么手势呢?下面是给大家收集的合唱指挥最基本手势,欢迎阅读。
一、弹上点的方法弹上点的预备与正常的预备一样,两手处在预备的位置上,没有点前的运动,像跳高时没有助跑的原地跳,之后突然向上发力,发力的瞬间便产生一个点(见图例10),此点的产生是靠瞬时的弹上运动而获得的,所以称之为“弹上点"简称“弹上)它相宜于节奏规律性较强的音乐片段,亦可在富有弹性或有断音标记的音乐中运用,是指挥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获点手法。
二、下行线弹上点之后的运动是典型的点后运动,获得的线是点后线,用虚线表示(见图例10),在连续获得弹点的运动中,产生上行线与下行线两条线,一条是上行线,是点后线,其次条是点后线回折的下行运动线,即“回折线)此时的下行线与击点时的点前线有着根本的不同,下行线是连续获得弹点运动周期的过程线, 不须要加速、加力,而点前线的加速、加力是获得击点的必定前提,这是两者的区分所在。
但是,下行线与点前线都起着对表演者的预料作用。
弹点因其由下而上进行,从点后线的方向(以右手为例)可分为三种:1.点上线。
2.点内线。
3.点外线。
练习时,要充分体会击点与弹上点的不同的‘感受。
尤其要留意击点的点前线和弹点的回折线的区分,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要留意到点,还要留意到线。
线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并不仅仅是点的一般过程,要正确处理好点与线之间的关系,充分相识点与线在指挥过程中的表现意义。
击点法在指挥过程中运用最多,弹点次之。
指挥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点更能表现出指挥的意图,是没有固定概念的,是以指挥本人的意图、习惯以及指挥对音响的需要而敏捷变换运用的。
如运用击点法指挥一段富有戏剧性强,速度、力度改变幅度大的音乐段落之后,用“弹上点,的指挥法指挥轻松、开心,富有跳动性的音乐片段时,指挥既得到了体力上的放松、休息,又获得了手势上的对比改变。
二四拍划V字型,正划一遍为一拍,然后反划为一拍,这样共两拍,一正一反为一周期三四拍划三角形,一边为一拍,共三拍,一个三角形为一周期。
合唱指挥最基本手势
合唱指挥最基本手势合唱指挥是指挥者借助手势和姿态来引导合唱团的演唱的一种技艺。
合唱指挥手势是指挥者用手和身体的动作来传达他们的意图和指示。
这些手势在合唱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协调和统一合唱团的演唱,使得演出更加精彩和有序。
在合唱指挥中,有一些最基本的手势是每个合唱指挥者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
1. 节拍手势节拍手势是合唱指挥中最基本的手势之一。
它用来传达音乐的节奏和速度。
指挥者用一个手掌起伏的运动来表示节拍,通常是向下击掌表示下一拍开始,然后向上拿起手掌表示一拍结束。
这个手势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合唱团的成员掌握音乐的节奏,并与其他乐器和声部保持同步。
2. 起始手势起始手势是用来向合唱团示意开始演唱的手势。
指挥者会将两只手置于身体前方,手掌向下,然后从中央向外展开手指,表示开始。
这个手势通常配合音乐的起始音使用,能够帮助合唱团的成员准确地开始演唱。
3. 停止手势停止手势是用来示意合唱团停止演唱的手势。
指挥者会将两只手向下压低,手掌向下,表示演唱停止。
这个手势通常配合静音的音乐部分使用,能够帮助合唱团的成员准确地停止演唱。
4. 强弱手势强弱手势是用来表示音乐的强弱变化的手势。
当音乐需要加强时,指挥者会将手臂向上运动,手掌变大,表示增强音量。
当音乐需要减弱时,指挥者会将手臂向下运动,手掌变小,表示减弱音量。
这个手势能够帮助合唱团的成员掌握音乐的动态变化,并在演唱中表现出来。
5. 转调手势转调手势是用来示意合唱团转至其他调式的手势。
指挥者会用一个手指指向上方表示向上调整半音,用一个手指指向下方表示向下调整半音。
这个手势通常在乐曲需要转调时使用,能够帮助合唱团的成员准确地转至所需的调式。
6. 延长手势延长手势是用来示意音符或音节需要延长的手势。
指挥者会用手掌向外推动的动作表示音符或音节需要延长。
这个手势在乐曲需要特殊的延音效果时使用,能够帮助合唱团的成员准确地延长音符或音节的时间。
7. 注视手势注视手势是用来示意合唱团成员需要抬头注视指挥者的手势。
音乐指挥手势图解
音乐指挥手势图解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
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动作,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
一、指挥的姿态要求:躯干稳直、泰然。
不能弯腰曲背,前弓后仰,不要耸肩,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和转向,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
头部做到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
随时用目光提挈大家注意,辅助手的动作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的到来,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
脚是站立的根基,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如"稍息"的位置。
重心的转移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地进行,但不宜太多,更不能随意走动、下蹲。
当然不是绝对的,一切都要符合指挥任务的需要。
双肩坦然而松弛,大臂微张,千万不要夹紧,肩关节随时都是放松的,双手完全得到解放,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
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现力的部位,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工具和武器,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
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不握拳,腕关节不下垂,不松劲,稍稍向前而不高仰,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如握小皮球状,能够随意地做任何动作。
双手抬举的高度,伸出的远近,根据所指挥的作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合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
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
二、指挥法图解:(一)、2拍(2/2、2/4、2/8),强拍,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
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
(二)、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
合唱指挥手势及注意事项
合唱指挥手势及注意事项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
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动作,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
起拍起拍,即乐曲开始的拍子,是指挥所要重视和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内容,既要掌握各种不同拍子起拍的规律特点,又要掌握各种不同起拍的手势变化。
起拍的关键是起拍前的预备拍,预备拍决定着起拍的内涵和质量,动作要做得具体而到位,预备拍的技术含量包含了下列内容。
一、起拍的技术含量(一)呼吸。
根据不同乐曲的歌唱需要和不同的起拍形式,通过预备拍提示队员做好演唱前的呼吸准备,是预备拍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速度、力度。
通过预备拍的预示,队员将准确预测到乐曲将要开始的强弱与快慢,队员心中有数,才能放松大胆地进行歌唱。
在做预备拍时,指挥要有充分的把握和坚定的信心,这样才能有正确而良好的开始。
(三)表情。
手势做出预备拍的同时,还要通过脸部表情和眼神提示队员要以怎样的情感进行演唱,这是一种综合协调的统一,通过综合的预示,在一定时间内,队员得到正确的呼吸,明确乐曲的速度、力度和情感的表现的信息。
初学指挥者要养成将乐曲表情和手势表现协调统一的习惯,学会用眼睛说话,用表情提示,通过眼神与队员交流、沟通,传达指挥意图。
(四)预备拍。
根据音乐进入的拍子位置,双手有节奏地在其前一拍上(点后线)做出预备拍,并根据乐曲的力度、速度、表情需要,决定预备动作的不同内涵。
如四拍子的第一拍起,预备拍就是第四拍的点后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向上的预备运动与气息向下相矛盾,因此,动作要做得特别形象以示队员正确的呼吸,这样才能有好的歌唱准备。
预备(静止的)之后,预备拍(点后线)与点前运动(点前线)到击点是连贯而流畅的,队员可以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得到准确的指示。
二、起拍的预备与类型(一)强位起的预备。
在任何拍子的强位置上起拍,称为强位起。
合唱指挥的手势技巧
合唱指挥的手势技巧引言合唱指挥是指挥家通过手势和肢体语言来指导合唱团,协调合唱团的演唱动作和声音。
手势技巧是合唱指挥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指挥家更好地传达音乐意图,也能够提高合唱团成员的理解和表现。
本文将探讨一些合唱指挥的手势技巧,帮助指挥家们更好地指导合唱团,让演唱更加协调和出色。
1. 手势的基本原则在学习合唱指挥的手势技巧前,首先需要了解手势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几点需要注意的内容:•清晰明了:手势应该清晰明了,方便合唱团成员明白指挥的意图。
•协调一致:手势应该与声音和表情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慢而准确:手势不宜过快,要保证每个合唱团成员都能跟上指挥的指示。
2. 基本手势动作合唱指挥的手势动作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基本手势动作:2.1 上升手势上升手势是用来表示音高上升的动作。
指挥者将手从下往上移动,可以是从下往上拉,也可以是用指尖指向上方。
通过这个手势,合唱团能够清楚地感受到音乐的上升趋势。
2.2 下降手势下降手势是用来表示音高下降的动作。
指挥者将手从上往下移动,可以是从上往下压,也可以是用手掌向下。
这个手势帮助合唱团成员掌握歌曲的音调变化。
2.3 手势放大缩小手势放大缩小用来表示音量的变化。
指挥者将手慢慢向外伸展,表示声音逐渐增大;将手慢慢收回,表示声音逐渐减小。
这一手势可以帮助合唱团成员正确把握音量的变化。
2.4 节奏打击动作节奏打击动作用来表示歌曲的节奏感。
指挥者用手指敲击空气,向前向后打击可以表示乐曲的快慢节奏,向左向右打击可以表示乐曲的节奏变化。
这个手势有助于合唱团成员统一起拍子。
3. 手势的细节要点除了基本的手势动作,合唱指挥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要点,以提高指挥效果:3.1 眼神交流指挥者应该与合唱团成员保持眼神交流,通过目光示意或者注视来传达音乐意图。
眼神交流可以加深合唱团成员对指挥意图的理解,以便更好地配合指挥家的要求。
3.2 面部表情合唱指挥的面部表情是与手势相辅相成的。
指挥手势图解
指挥手势图解之阿布丰王创作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举措,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1)指挥的姿态要求:躯干稳直、泰然.不能弯腰曲背,前弓后仰,不要耸肩,防止不需要的移动和转向,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头部做到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随时用目光提挈年夜家注意,辅助手的举措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的到来,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脚是站立的根基,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如"稍息"的位置.重心的转移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地进行,但不宜太多,更不能随意走动、下蹲.固然不是绝对的,一切都要符合指挥任务的需要.双肩坦然而松弛,年夜臂微张,千万不要夹紧,肩关节随时都是放松的,双手完全获得解放,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暗示力的部位,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工具和武器,小臂、年夜臂,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不握拳,腕关节不下垂,不松劲,稍稍向前而不高仰,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如握小皮球状,能够随意地做任何举措.双手抬举的高度,伸出的远近,根据所指挥的作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所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举措.(2)指挥法图解:2拍(2/2、2/4、2/8),强拍,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举措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丰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力圆顺和线条化的.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的击拍举措向下进行后,反弹举措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举措,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发生交叉.第二拍弱拍的击拍举措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幅度不宜过年夜,反射举措顺势向上弹起.拍击拍举措,第三拍反射举措由里向上弹起.4拍(4/2、4/4、4/8),是一种复拍子,它的强弱周期性规律是: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第一拍强拍,两手应坚持适当距离,向下作击拍举措,反射举措沿击拍举措自然向上弹起,注意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一拍的反射举措实际上也成为指挥第二拍的准备举措了.第二拍弱拍,指挥举措在第一拍指挥举措的里侧,击拍举措幅度相应收小,反射时两手不能发生交叉,至多两手掌部稍有重叠.第三拍是次强拍,击拍举措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反射举措顺势向上弹起.第四拍是弱拍,顺着第三拍反射举措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四四拍击拍举措,反射举措由里侧向上弹起.6拍(6/2、6/4、6/8),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反射举措向上弹起,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二、第三弱拍,指挥举措都在第一拍指挥举措里侧,举措幅度显著收小,注意不要让双手发生交叉.第四拍是次强拍,击拍举措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并注意控制举措幅度),反射举措弹起时回向里侧.第五拍弱拍,举措幅度显著收小,击拍举措略斜向外侧,反射举措顺势向上弹起.六拍击拍举措,反射举措由里侧向上弹起.特殊拍子:五拍子是一种混合拍子,它有两种组合方式.二拍+三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七拍子也是一种混合拍子,它有三种组合方式.二拍+二拍+三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二拍,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二拍+三拍+二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一个拍子是一段行程,完成一拍手要返回来准备走下一个拍子或者说为了划到下一拍子开始,这个举措即“反射”或者叫“弹回”,也就是图上那么多圈圈的缘故.反射举措首先是为了顺畅的达到节拍点而服务的.如果您的手腕足够放松,固然,熟记节拍点——举措将是圆滑和自然的;例如在欢快的歌曲里,这个行程真的是用“弹跳”过去的.最后别忘了鞠躬,指挥应该面向观众鞠躬,然后下台.。
大合唱音乐指挥手势1
合唱的一切表现要求,好与不好首先是依靠内在听觉来分辨的,没有好的内在听觉就无从要求好的表现。因此指挥及合唱队员,应对提高自己良好的内在听觉进行不断的努力。特别对指挥来说,更加需要先行一步,才能对合唱队员提出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指挥应当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10.左右手的配合。一般是左手掌握感情,右手掌握拍子,要学会节省每只手的作用,如指挥单声部时,能够用单手完成的任务尽量不去用双手。右手准确地给予拍节,左手协助右手做起拍、止拍和加强音乐表情的作用,可协助某一声部延长而不影响右手的击拍,可协助指示各声部进入等。总之,指挥的双手配合应是均衡的协调、统一的完美。但要切记,虽然左手很重要,但右手准确的击拍仍占主要位置,两手的配合主功能仍属右手。指挥在台上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提示演奏员。一部作品常常规模庞大,演奏者往往不能在看谱的同时记住所有排练时要求的所有细节,这时,指挥在台上的手势会起到提示作用。二、决定一些无法定量的处理。比如,演奏员记得某处指挥要求渐慢或渐快,到底慢多少,快多少,从哪里开始慢,到哪里回到原来的速度等等这些,是无法量化在谱面上的,只能看指挥临场的表达,因为艺术是需要情绪的,不是写下来就行了的。三,临场发挥。演出,本身会让人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中,指挥常常在演出中迸发出排练时没有过的激情和想法,所以,演奏者必须注意指挥在台上的动作,并且要和指挥配合默契,一旦指挥出现了排练中没有的处理,演奏者反应要快,要立即表现出来。这种临场发挥常常是相当精彩且不可复得的。四,表现性,增强作品感染力。这一点并不是所有指挥都有,指挥各有各的风格,有的指挥看上去沉默,热情都在心里和手上,有的指挥则表演性很强,在音乐传达感情的同时,指挥自己也在用形体动作给观众传达着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有的指挥确实有指挥给观众看的成分,比如最典型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
指挥手势图解
指挥手势图解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动作,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1指挥的姿态要求:躯干稳直、泰然;不能弯腰曲背,前弓后仰,不要耸肩,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和转向,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头部做到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随时用目光提挈大家注意,辅助手的动作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的到来,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脚是站立的根基,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如"稍息"的位置;重心的转移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地进行,但不宜太多,更不能随意走动、下蹲;当然不是绝对的,一切都要符合指挥任务的需要;双肩坦然而松弛,大臂微张,千万不要夹紧,肩关节随时都是放松的,双手完全得到解放,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现力的部位,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工具和武器,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不握拳,腕关节不下垂,不松劲,稍稍向前而不高仰,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如握小皮球状,能够随意地做任何动作;双手抬举的高度,伸出的远近,根据所指挥的作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合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2指挥法图解:2拍2/2、2/4、2/8,强拍,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第二拍弱拍的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幅度不宜过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第三拍弱拍顺着第二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三拍击拍动作,第三拍反射动作由里向上弹起;4拍4/2、4/4、4/8,是一种复拍子,它的强弱周期性规律是: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第一拍强拍,两手应保持适当距离,向下作击拍动作,反射动作沿击拍动作自然向上弹起,注意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一拍的反射动作实际上也成为指挥第二拍的准备动作了;第二拍弱拍,指挥动作在第一拍指挥动作的里侧,击拍动作幅度相应收小,反射时两手不能产生交叉,至多两手掌部稍有重叠;第三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第四拍是弱拍,顺着第三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四四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6拍6/2、6/4、6/8,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反射动作向上弹起,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二、第三弱拍,指挥动作都在第一拍指挥动作里侧,动作幅度显著收小,注意不要让双手产生交叉;第四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并注意控制动作幅度,反射动作弹起时回向里侧;第五拍弱拍,动作幅度显著收小,击拍动作略斜向外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第六拍弱拍,顺着第五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六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特殊拍子:五拍子是一种混合拍子,它有两种组合方式;二拍+三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七拍子也是一种混合拍子,它有三种组合方式;二拍+二拍+三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二拍,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二拍+三拍+二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一个拍子是一段行程,完成一拍手要返回来准备走下一个拍子或者说为了划到下一拍子开始,这个动作即“反射”或者叫“弹回”,也就是图上那么多圈圈的缘故;反射动作首先是为了顺畅的到达节拍点而服务的;如果您的手腕足够放松,当然,熟记节拍点——动作将是圆滑和自然的;例如在欢快的歌曲里,这个行程真的是用“弹跳”过去的;最后别忘了鞠躬,指挥应该面向观众鞠躬,然后下台;。
合唱指挥手势教程
合唱指挥手势教程引言合唱指挥是指在合唱团演唱时,指挥家运用手势来指导合唱团的演唱。
通过合理的手势指导,合唱指挥可以传达节奏、音高、音量等信息,使合唱团的演出更加协调、有力和准确。
本文将介绍合唱指挥常用的手势,帮助合唱指挥家提高指挥水平,为合唱团的演出增添魅力。
手势基础合唱指挥的手势基于音乐的节奏和情感,下面是几个常用的手势基础:1.上下滑动手指:这个手势代表乐曲的音高变化,向上滑动表示音高升高,向下滑动表示音高降低。
2.做圆形:以手腕为中心,做一个圆形运动,代表音乐的重复或连续性。
可以用于指导重复的旋律或连续的音符。
3.手指合拢:将手指合拢,代表音乐的停顿。
可以用于指导乐曲的特定节拍停顿。
4.左右挥动手臂:这个手势代表乐曲的节奏。
向左挥动手臂表示强调左边的音符,向右挥动手臂表示强调右边的音符。
以上是合唱指挥的基础手势,后续将介绍更多的手势和技巧。
节拍和拍子合唱指挥的核心是传达节拍和拍子的信息。
节拍是音乐的基本单位,拍子是节拍的组合。
合唱指挥可以用手势来表示节拍和拍子,常用的手势包括:1.用指挥棒敲击区分拍子:指挥家可以使用指挥棒或者手指来敲击,以区分节拍和拍子。
通常,每个拍子敲击一次,每个节拍敲击两次。
2.用挥动手臂指导节拍:指挥家可以用挥动手臂的方式来指导节拍,向下挥动手臂代表节拍的开始,向上挥动手臂代表节拍的结束。
合唱指挥家需要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拍子,通过手势的灵活运用,帮助合唱团准确地把握节奏和拍子。
音高和音量除了节拍和拍子,合唱指挥的手势也用于传达音高和音量的信息。
以下是合唱指挥常用的手势:1.上下滑动手指指导音高:向上滑动手指表示音高升高,向下滑动手指表示音高降低。
这个手势可以帮助合唱团在演唱时保持正确的音高。
2.手臂的高低和大致形状指导音量:手臂向上高举表示音量增加,手臂向下低垂表示音量减小。
同时,手臂的形状也可以指导音量,伸直的手臂代表强烈的音量,弯曲的手臂代表柔和的音量。
音高和音量的传达需要配合节奏和拍子的指导,通过手势的综合运用,指挥家可以帮助合唱团演唱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情的合唱曲目。
指挥的基本动作2
指挥的基本姿势
指挥时两脚的位置一般是:左脚在前,右脚稍后,成 “稍息”姿态。两脚的距离不超过肩宽,这种站立姿势比 较容易把握重心;两手与身体的距离大约在15—45厘米之 间,不要过于贴近身体,两手上下活动范围通常是高不过 眉,低不过腰。指挥大型合唱队或歌曲中有特殊变化时, 手的活动范围可以超过头部,也可以低于腰部。合唱队指 挥最好用指挥棒,右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夹住指挥棒, 左手手掌向下,手指微弯曲,五指稍稍分离,如拍蓝球状, 能随意做任何动作。
第一节 起拍的指挥动作
起拍的指挥动作可分为预备、吸气、起唱三
个步骤。在实际指挥时,这三个动作是连续 进行的。 预备 吸气 起唱
第一节 起拍的指挥动作
1.预备
首先由伴奏者给一个歌曲的开始音,随后指
挥者双手提起做出预备动作,双手的位置和 距离既要便于下一个步骤——吸气,又要考 虑到歌曲从第几拍开始进入。
指挥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动作上的问题:
一、果断性 果断性来自指挥的绝对把握性,而绝对的把握性又来自指挥
的自信心。一个指挥进行充分的精心准备,包括对作品的理 解和细致的分析。指挥的动作切忌优柔寡断、含糊不清,速 度和图式线条以及各种预示都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
第七节 指挥动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
制作
——李宽亮 郝余粮 杨小丰
指挥的任务
指挥的任务主要有两点:一是掌握拍子节奏;二是
掌握歌曲的感情。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求指挥不 仅能够统一大家唱歌的节奏,更主要的是运用指挥 的手势、表情或动作来启发大家的情绪,通过正确 处理歌曲的快慢、强弱、声音、情绪等方面的变化, 把歌曲的主题思想生动而准确地表现出来。
以上的休止 双手先停在休止前一拍音 乐的拍点上,待休止时值 终了,接用起拍指挥法, 指挥后续音乐的进入。 如:勃拉姆斯的《摇蓝 曲》。
指挥手势图解
指挥手势图解之南宫帮珍创作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 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 叫做“拍节法”.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 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举措, 强拍是由上向下, 弱拍是由下向上.(1)指挥的姿态要求:躯干稳直、泰然.不能弯腰曲背, 前弓后仰, 不要耸肩, 防止不需要的移动和转向, 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头部做到自然仰面, 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 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随时用目光提挈年夜家注意, 辅助手的举措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的到来, 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脚是站立的根基, 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 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 如"稍息"的位置.重心的转移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地进行, 但不宜太多, 更不能随意走动、下蹲.固然不是绝对的, 一切都要符合指挥任务的需要.双肩坦然而松弛, 年夜臂微张, 千万不要夹紧, 肩关节随时都是放松的, 双手完全获得解放, 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腕, 掌, 指是最灵巧而富于暗示力的部位, 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工具和武器, 小臂、年夜臂, 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 不握拳, 腕关节不下垂, 不松劲, 稍稍向前而不高仰, 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 如握小皮球状, 能够随意地做任何举措.双手抬举的高度, 伸出的远近, 根据所指挥的作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所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 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举措.(2)指挥法图解:2拍(2/2、2/4、2/8), 强拍, 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 略由里向外进行, 第二拍返回.在指挥实践的时候, 除举措要明确, 精神要集中和丰满以外, 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 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力圆顺和线条化的.3拍(3/2、3/4、3/8), 强拍, 弱拍, 弱拍:第一拍强拍的击拍举措向下进行后, 反弹举措由里侧向上弹起, 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举措, 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发生交叉.第二拍弱拍的击拍举措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 幅度不宜过年夜, 反射举措顺势向上弹起.三拍击拍举措, 第三拍反射举措由里向上弹起.4拍(4/2、4/4、4/8), 是一种复拍子, 它的强弱周期性规律是:强拍, 弱拍, 次强拍, 弱拍.第一拍强拍, 两手应坚持适当距离, 向下作击拍举措, 反射举措沿击拍举措自然向上弹起, 注意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一拍的反射举措实际上也成为指挥第二拍的准备举措了.第二拍弱拍, 指挥举措在第一拍指挥举措的里侧, 击拍举措幅度相应收小, 反射时两手不能发生交叉, 至多两手掌部稍有重叠.第三拍是次强拍, 击拍举措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 反射举措顺势向上弹起.第四拍是弱拍, 顺着第三拍反射举措自然回落之势, 向下方作第四四拍击拍举措, 反射举措由里侧向上弹起.6拍(6/2、6/4、6/8), 强拍, 弱拍, 弱拍, 次强拍, 弱拍, 弱拍:第一拍强拍, 反射举措向上弹起, 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二、第三弱拍, 指挥举措都在第一拍指挥举措里侧, 举措幅度显著收小, 注意不要让双手发生交叉.第四拍是次强拍, 击拍举措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 并注意控制举措幅度), 反射举措弹起时回向里侧.第五拍弱拍, 举措幅度显著收小, 击拍举措略斜向外侧, 反射举措顺势向上弹起.第六拍击拍举措, 反射举措由里侧向上弹起.特殊拍子:五拍子是一种混合拍子, 它有两种组合方式.二拍+三拍, 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 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七拍子也是一种混合拍子, 它有三种组合方式.二拍+二拍+三拍, 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二拍, 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二拍+三拍+二拍, 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一个拍子是一段行程, 完成一拍手要返回来准备走下一个拍子或者说为了划到下一拍子开始, 这个举措即“反射”或者叫“弹回”, 也就是图上那么多圈圈的缘故.反射举措首先是为了顺畅的达到节拍点而服务的.如果您的手腕足够放松, 固然, 熟记节拍点——举措将是圆滑和自然的;例如在欢快的歌曲里, 这个行程真的是用“弹跳”过去的.最后别忘了鞠躬, 指挥应该面向观众鞠躬, 然后下台.。
合唱指挥艺术肢体语言的运用
合唱指挥艺术肢体语言的运用
艺术肢体语言是指指挥在指挥合唱团时运用肢体动作和表情来传达意图的一种艺术形式。
合唱指挥的艺术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使合唱团成员更好地理解指挥的意图,从而更好地呈现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合唱指挥通过手势来传达节奏和速度的感觉。
当指挥想要加快合唱速度时,可以用手臂向前快速挥动;当指挥想要放慢合唱速度时,可以用手臂向下缓慢挥动。
手势的大小和频率也可以表达出不同的节奏感和速度感。
合唱指挥还可以用手指的动作来准确地指示合唱团成员应该唱出的具体音高。
合唱指挥通过肢体姿势来表达音乐的表情和情感。
当指挥指挥合唱团唱出柔和悲伤的音乐时,可以缓慢地摆动身体,并低头表达出沉郁的情感;当指挥指挥合唱团唱出欢快明亮的音乐时,可以挺胸抬头,手臂高举,展现出活力和喜悦的情感。
通过姿势的变化,合唱指挥可以让合唱团成员更好地理解和传达音乐的情感色彩。
合唱指挥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意图。
当指挥想要强调某一部分的重要性时,可以用眼神与合唱团成员进行直接的交流;当指挥想要表达柔和温柔的情感时,可以放松面部肌肉,微微展示笑容。
面部表情的运用可以增强指挥与合唱团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共鸣,共同创造出更出色的音乐效果。
合唱指挥还可以通过整个身体的动作来展现出音乐的节奏感和动感。
指挥可以用身体的摆动和步伐来传达出音乐的律动和韵律感,带动合唱团成员一起奏响美妙的旋律。
通过身体的运动,合唱指挥可以将音乐的力量和激情直观地传达给合唱团成员和观众,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指挥手势图解
指挥手势图解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
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动作,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
(1)指挥的姿态要求:躯干稳直、泰然。
不克不及弯腰曲背,前弓后仰,不要耸肩,防止不需要的移动和转向,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
头部做到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
随时用目光提挈大家注意,辅助手的动作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的到来,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
脚是站立的根基,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如"稍息"的位置。
重心的转移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地进行,但不宜太多,更不克不及随意走动、下蹲。
当然不是绝对的,一切都要符合指挥任务的需要。
双肩坦然而松弛,大臂微张,千万不要夹紧,肩关节随时都是放松的,双手完全得到解放,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
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示力的部位,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工具和武器,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
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不握拳,腕关节不下垂,不松劲,稍稍向前而不高仰,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如握小皮球状,能够随意地做任何动作。
双手抬举的高度,伸出的远近,根据所指挥的作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合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
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
(2)指挥法图解:2拍(2/2、2/4、2/8),强拍,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
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丰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
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发生交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合唱音乐指挥手势
合唱指挥和训练者的手势动作,除了表达音乐作品内容的发展和意图外,也必须与歌唱声乐的要求相吻合,至少不能对声乐的要求产生对立。
特别在呼吸和共鸣的要求上,应给合唱队员以极有力的影响和支持。
在演唱时,往往因指挥的动作过分夸张,手的部位过分手提高,而影响队员合唱队员失去气息应有的支持。
这样会造成演唱的音准偏高而气息短促。
相反有时因指挥的动作较低而面部表情以“锁眉”代替了“提眉”,因而影响合唱队员的上部共鸣的畅通,这样会造成音准的偏低。
总之合唱队员指挥的动作除了表达作品意图外,也必须与歌唱生理和心理要求互相支持和吻合。
这样将对演唱造成更好的效果。
往往在排练或演出前有这种情况:合唱队员因刚刚起床或感到疲劳,一般练习往往一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有关肌肉一时活动不起来,此时可在已进行一般练习之后,从已演唱过的作品中选用一句,作为练习。
而作为练习的乐句必须是:
1、由低音跳到较长的高音。
2、高音上所用的字必须是开口字
在排练作品时,对咬字和吐字的要求,无论如何都不能放松。
并且要结合声乐发声的要求。
唱歌不等于说话,首先每个字必须在好的气息的支持和共鸣位置的状态中进行。
必须细致处理,不然就会唱得“含混不清”。
合唱训练中有关咬字吐字的规律,必须贯彻到排练中去。
使每个队员成为一种习惯,特别关于“归韵”和“收声”的问题,必须服从声乐的发声要求。
这样才能达到“字正腔圆”的境地。
在练习时,多采用些音量较弱的作品,多用“半声”的唱法,这样对训练是有利的。
合唱的一切表现要求,好与不好首先是依靠内在听觉来分辨的,没有好的内在听觉就无从要求好的表现。
因此指挥及合唱队员,应对提高自己良好的内在听觉进行不断的努力。
特别对指挥来说,更加需要先行一步,才能对合唱队员提出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指挥应当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指挥是合唱队的支柱与灵魂。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合唱队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同时他又是一个表演者,所以作为一个合唱指挥首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文学造诣及较高的艺术审美鉴赏力,方能使合唱队的训练达到科学性、思想性及艺术性内在与外在的完美协和统一。
所以指挥的动作要经过一定的手势——指挥的语言,来引导演员对音乐的表现,指挥的动作要省,即根据作品的内涵、语气速度、力度的对比准确而精炼地去设计每一个动作,做到动作大小适度。
“点”到情绪到,不去浪费任何一个设计的动作。
准,即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换气点以及你的预示和眼神情感。
美,即指挥的动作要协调、富于舞蹈性,动作要美观大方并有可欣赏性,将你内心的感情融会在你的动作之中,这样就会给观众留下美的享受。
因此,指挥的动作姿态要端庄大方,
雍容可亲,情感真挚,通过指挥的表演激发演员的情感,同时通过演员的演唱使观众得到最有价值的艺术享受。
指挥的击拍方法有以下几点:
1.身体挺拔端正、两脚站稳、肩放松、腿稍分开,给人一种稳定感,达到一种外形和谐的美。
2.指挥的动作要适度,不要过分地夸张,尽量减少多余的动作,做到准确而精炼。
通常是右手掌握节拍,左手提示各种表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3.根据作品的内容,指挥在处理作品强弱、动作上要有一种“重力向下、离心向外”,即重拍、强拍手势向下,弱拍、轻拍向外的动势规律。
手臂不要抬得过高,基本上是在胸前,尽量减少大臂挥手,要以小臂带动手腕,肘关节作为上下运动的枢纽,手腕、手指的关节要灵活,并富有弹性,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要掌握动作的中心部分是手腕。
一般指挥快速的动作,主要靠手腕去表现,速度越快,动作越小。
大臂主要用于速度慢、力度大、较辉煌、声势浩大的作品。
小臂则根据作品强弱快慢的变化起一个枢纽带动作用。
4.指挥的动作线条要有一定的技巧,富有音乐性,而不能太平铺直叙,太常规化、简单化。
在学会图式的基础上必须掌握一定的指挥技能,动作要做到和你内心世界是相辅的,感受和动作是统一的,这叫做手中有拍,心里有内容。
5.指挥要善于调动每个合唱队员的积极性和挖掘出演员们最大的潜力,在作品的处理和表现上要有独到之处,从而体现音乐表现的最高意境。
6.指挥的拍子有明拍、暗拍,明拍是眼能看得见的拍子,而暗拍则是“隐伏”在心里的拍子,这种“隐伏”拍是靠你的感觉和心里节奏,使“点”到位,使合唱队员不但理解明拍意图,也能意会你暗拍中的拍点、节奏及情绪。
7.指挥要有案头工作,对作品要有分析能力,如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段落之间的变化、对比,作品的内涵节奏、速度、力度、强弱、快、慢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千万不要“遍遍过、句句抠”,使演员对作品再也引不起新鲜感。
这就是你排练的失败。
8.简单地说,指挥的艺术就是起拍和预备拍的艺术,因为预备拍就给演员提示了速度、力度及情感。
清晰的击拍点是指挥的灵魂,是音乐时值准确的体现。
指挥的拍子、图形是永远不能改变的,但指挥的主观能动性和他巨大的潜能是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
无论快慢及各种复杂的拍子的交替,只要指挥能掌握好击拍点,合唱队就能达到统一整齐。
9.起拍与收拍。
起拍:起拍是指挥音乐开始前的预备动作。
无论作品是热情奔放,或抒情优美,或威武雄壮,或深情细腻,当它发出声音的一刹那,是最能抓住和影响听众的情绪,而引起这些情绪的力量就是音乐艺术
所追求的最佳效果,“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
指挥家们对起拍动作有以下几个内容:准确的速度,是慢还是快,还是中速鲜明的力度,是弱还是强,还是不弱不强。
丰富的表情,是优美抒情还是坚强有力度。
起拍的预备动作是一个虚拍。
这个虚拍是音乐开始的前一拍的图示,也是精确地给演员开始演唱的呼吸口,使演员们统一→吸气→张口→演唱,也就是预备→虚拍→实拍的过程。
在某些多声部的演唱中它的声部是依次进入时,除了要给预备动作以外,还要绐其他声部进入提示。
如《怒吼吧!黄河》它进入顺序是男高、女低、女高、男低……
收拍:就仿佛是话说完了,故事讲完了。
那么无论是热情的、激烈的、宁静的、柔和的或是神秘的,等待的是指挥用手势鲜明地交代清楚,给观众以完美的结束感。
反之,如果不确切、不干净、不适度、不恰当,你就破坏了音乐的完整性,你可能会使作品艺术表现前功尽弃,留下后悔和遗憾!所以收拍是作品表演成功与完美的关键。
10.左右手的配合。
一般是左手掌握感情,右手掌握拍子,要学会节省每只手的作用,如指挥单声部时,能够用单手完成的任务尽量不去用双手。
右手准确地给予拍节,左手协助右手做起拍、止拍和加强音乐表情的作用,可协助某一声部延长而不影响右手的击拍,可协助指示各声部进入等。
总之,指挥的双手配合应是均衡的协调、统一的完美。
但要切记,虽然左手很重要,但右手准确的击拍仍占主要位
置,两手的配合主功能仍属右手。
指挥在台上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提示演奏员。
一部作品常常规模庞大,演奏者往往不能在看谱的同时记住所有排练时要求的所有细节,这时,指挥在台上的手势会起到提示作用。
二、决定一些无法定量的处理。
比如,演奏员记得某处指挥要求渐慢或渐快,到底慢多少,快多少,从哪里开始慢,到哪里回到原来的速度等等这些,是无法量化在谱面上的,只能看指挥临场的表达,因为艺术是需要情绪的,不是写下来就行了的。
三,临场发挥。
演出,本身会让人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中,指挥常常在演出中迸发出排练时没有过的激情和想法,所以,演奏者必须注意指挥在台上的动作,并且要和指挥配合默契,一旦指挥出现了排练中没有的处理,演奏者反应要快,要立即表现出来。
这种临场发挥常常是相当精彩且不可复得的。
四,表现性,增强作品感染力。
这一点并不是所有指挥都有,指挥各有各的风格,有的指挥看上去沉默,热情都在心里和手上,有的指挥则表演性很强,在音乐传达感情的同时,指挥自己也在用形体动作给观众传达着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有的指挥确实有指挥给观众看的成分,比如最典型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