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回顾·拓展三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三》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f9664ab307e87101f696ed.png)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躯体怎能从狗的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囚 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躯体/怎能/从狗的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解释含义 :
为人进去的门:通往革命的道路
为狗爬出的洞:卖国求荣,苟且偷生的
方法
活棺材:牢房,社会上阴暗的事物
永生:为革命献身的爱国热忱
一个声音:法西斯分子的骄狂、阴险、 狰狞的声音和嘴脸
作品欣赏:
诗的上半节,作者以“人”与“狗”、“门”和“洞” 作对比,鲜明的阐述了革命者对于人的气节的崇高追求。
课外书屋
《红岩》 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 吴强的 《红日》 徐光耀的《小兵张嘎》 王愿坚的《小游击队员》 张品成的《赤色小子》
下节课学习《狱中联欢 》
回顾· 拓展三
交流平台
第三组共学习了《十六年前的 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 《一夜的工作》四篇课文,这四篇 课文都描写了革命先烈的事迹,谁 能选择其中的一篇课文用两三句话 来说一说革命先烈的事迹。
读对话,谈收获:
1、回顾本组课文写法上的特点: 共同点:均采用倒叙的写法,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让读者有身 临其境之感。 不同点: 《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结构紧凑 《灯光》线索清晰,细节描写突出。 《一夜的工作》以小见大,叙述结合。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论点鲜明,论述慎密。 2、交流“首尾呼应” 的写法 比如: 《十六年前的回忆》《匆匆 》《顶碗少年》
2019年人教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作业本 回顾拓展三 答案
![2019年人教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作业本 回顾拓展三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9e366fba1aa8114431d9ab.png)
2019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作业本回顾拓展三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shū jí chōu tì wō tóu cū bào(书籍)(抽屉)(窝头)(粗暴)mó guǐ kǔ xíng jū liú jié fàng(魔鬼)(苦刑)(拘留)(解救)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sǐ dé qǐ suǒ(精兵简政)(死得其所)zhòng yú tài shān qīng yú hóng máo(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二、多音字组词。
(转移/转身)(兴旺/兴盛/兴起)转兴(转动/旋转)(高兴/兴趣/即兴)三、体会下列词语的构词特点,并照样子写一写。
乱蓬蓬热腾腾(冷清清)(光秃秃)(静悄悄)(白茫茫)跳跃陈设(奔跑)(肥胖)(吵闹)(寻找)四、从“词语盘点”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残暴)的匪徒(陷入)困境(尖锐)的问题(解救)人质(含糊)的回答(审阅)文件(恐怖)的氛围(拘留)嫌犯五、阅读回顾。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共同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时刻牢记毛泽东主席的教导: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这四篇课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
其中,李大钊同志无私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牢牢地刻在我的心中。
(或灯光郝副营长为了后代的幸福和安乐英勇献身的情景等)2、本组课文在写作上也很有特点。
比如,《十六年前的回忆》的首尾呼应的写法,好处是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加深了我们的印象。
这样的写法很值得学习。
六、学习“日积月累”,完成练习。
1、这首诗的作者是叶挺。
这首诗是他在被国民党关押时写下的。
2、选择恰当的朗读停顿方式,在序号上打“√”。
√①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②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七、默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1]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1]](https://img.taocdn.com/s3/m/27a737c884254b35eefd34c7.png)
表决心 “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我现在已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开始 奋斗了,并且也永远不会改变这个理想,我会一直把这个好“志” 长立下去!
比喻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也有自己的理 想。这理想, 就像是目的地,等待着你前往; 这理想,就像是一座高峰,等待着你去攀登。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
对比式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不像明星那样绚丽 多彩,也不像科学家那么伟大,我只想当一株 默默无闻的“小草”。别人都说这个理想离我 太遥远,但是俗话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 理想的生活。”所以,她值得我为之努力。
• 第六,要大胆地设想,大胆地想 象,大胆地描述。当然还要注 意文章的完整,写出新颖的开 头和结尾。
理想背后的故事——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
一个人的理想,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许 是缘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也许是受一个人的影响; 也许是因为看了一本书;或许是因为一则新闻; 甚至是一句话受到了启发……你怎么会有这样的 理想的呢?
本次“交流平台”主要回顾两方面 的内容。 1、回顾本组课文所记录的革命先 烈的感人事迹。交流时,学生可以 着重回忆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一 个片段、一个细节。 2、回顾本组课文写法上的特点。
回忆一下本组有哪几篇课文?
重点课文: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2、《为人民服务》
略读课文:11、《灯光》 13、《一夜的工作》
鲁迅先生开始他的理想是想当一名 医生,远赴日本求医。后来,在一次偶然 之中,他发现医术只能救助中国人的身体, 而不能医治国人麻木的心灵,于是,他决 定弃医从文,用笔杆子唤醒中国人的灵魂。
为理想而努力——怎样实现理想?
理想是用来追的,不是用来想的。 巴金曾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 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就终有实现理想 的那一天 。”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三 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三 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fee555f111f18583d05aaf.png)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三 1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回顾“词语盘点”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积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
二、交流平台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
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读给大家听。
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三、日积月累1.谈话导入革命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与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情。
阅读这些诗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会在作者精炼的语言中看到他们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2.朗读《囚歌》,读懂主要内容。
a.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b.交流: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背诵《囚歌》。
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朗读、背诵。
四、课外书屋1.阅读《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目。
2.课外找其中一两本读一读。
3.召开“缅怀先烈、继承遗志”读书会。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三 2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交流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2.背诵《囚歌》。
3.阅读革命书籍。
教学重点交流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在习作中学会运用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写词语盘点二、交流平台1.读对话,想想这次我们交流的主题是什么?(本组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2.回顾课文内容(1)本单元每篇课文分别讲了什么?a.请学生分小组交流。
b.抽生说。
3.回顾《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写作方法(首尾呼应)。
4.结合所学课文《匆匆》等讨论首尾呼应的好处。
5.结合自己的作文谈谈自己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
二、日积月累1.读诗《囚歌》。
2.交流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叶挺生平。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三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三](https://img.taocdn.com/s3/m/97776627915f804d2b16c1c1.png)
读对话,谈收获:
1、回顾本组课文写法上的特点: 共同点:均采用倒叙的写法,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让读者有身 临其境之感。 不同点:《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结构紧凑 《灯光》线索清晰,细节描写突出。 《一夜的工作》以小见大,叙述结合。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论点鲜明,论述缜密。 2、交流“首尾呼应”的写法 比如: 《十六年前的回忆》《匆匆》《顶碗少年》 3、“首尾呼应”的好处:使文章结构紧凑,得到的印象和感 受也深刻。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水生!
日积月累
囚
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北伐将领,新四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创 始人、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享誉世界的政治 家、军事家。 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 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 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集中营。在国民党的种种利诱面前表现出了一个 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监狱的墙壁上题写下 了这首被后人广泛传诵的千古绝唱。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 一个声音/高叫着: •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பைடு நூலகம்
囚 歌 叶挺
• 我/渴望/自由, • 但我/深深地知道——— •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 • • •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三-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a592eb63d15abe23482f4dc8.png)
回顾·拓展三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交流让人感动的细节和学到的表达方法,理解“日积月累”中的革命诗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本组课文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现在让我们跟随小林和小东,共同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吧!请同学们同桌分角色合作朗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2、那么同学们,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呢?回忆一下本组课文,各课各有哪些写作特色呢?选择一、两篇课文,认真回顾阅读,想一想课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给你提示:(1)《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课文又是通过哪些描写表现了李大钊的崇高人格魅力?(2)《灯光》的叙事顺序有什么特点?课文中的哪些描写令你印象深刻?(3)《为人民服务》是什么体裁?作者的写作方法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4)《一夜的工作》中,作者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总理的高尚品质?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和前面5个自然段有什么不同?3、学生自主回顾课文,小组合作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4、全班交流,重点体会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二、日积月累2、朗读《囚歌》,你能从诗中读懂什么?学生交流初步感受。
3、要知道诗歌的真正内涵,首先必须了解诗歌的作者。
谁对这首诗的作者有所了解?结合学生的介绍展示叶挺的生平事迹。
了解了诗歌的作者和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现在,同学们对这首诗歌又有什么新的理解?6、让我们一起读出叶挺坚定不移的决心,读出革命者视死如归的大无畏吧!齐读诗歌。
7、多么荡气回肠的《囚歌》,把它积累背诵下来吧!三、课外书屋1、此刻,相信《囚歌》的“旋律”仍然回荡在同学们心中,我们都深深震撼于革命者的崇高和伟大。
那么你还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故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指名3到4位学生进行交流。
2、课文给我们推荐了一些书籍,其中就描写了许多革命者的英勇事迹。
六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三四五七八日积月累
![六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三四五七八日积月累](https://img.taocdn.com/s3/m/de2c55ebff00bed5b8f31ded.png)
六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三四五七八日积月累上册三:轻诺必寡信。
《老子》名无信不立。
《论语》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有所其诺,纤毫必尝;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氏世范》四: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绿色生命。
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其实地上根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故乡》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
许广平《欣慰的纪念》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号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益于谋财害命的。
《门外文谈》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有点。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致颜黎明》七: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八: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独具匠心引人入胜古香古色余音绕梁不落窠臼雅俗共赏美不胜收脍炙人口曲高和寡妙笔生花阳春白雪笔走龙蛇不同凡响别具一格下册三:囚歌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够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四:正直是道德之本。
——(埃及)迈哈福兹《平名史诗》眼泪无法洗去痛苦。
——(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
——(英国)戈尔丁《蝇王》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
——(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守信是以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捶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夜,迎来光明。
——(危地马拉)阿图斯利亚斯《玉米人》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人打败的。
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三
1.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舍( )忘死奋不( )( ) 临危不( ) 鞠躬尽( )
我能用( )这个词语来赞扬李大钊,用( )这个词语来褒扬郝副营长,用( )这个词语来颂扬张思德,用( )这个词语来赞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2.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______,将我连这_______一齐烧掉,我应该在______与_______中得到______!”这句诗选自______的《______》。
(2)在我国的文学长廊中,有很多革命题材的小说。
如杨益言、罗广斌的《______》,里边写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再如刘知侠的《______》、吴强的《______》、徐光耀的《_______》等,都塑造了很多或可歌可泣或机灵活泼的革命者形象。
3.仿写句子。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像园丁一样,培育出满园的花朵。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年龄
历史老师说,您的年龄最大,在今天的山山水水中,
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我却看见了您青春的笑容……
语文老师说,您非常年轻,啊!妈妈,
正焕发出火红的青春。
您当然和普通人不一样,
从方志敏伯伯的遗著里,——只要沐浴着阳光、雨露,
我见到您苍老、忧愁的皱纹;就会越活越年轻!
(1)这里的“您”指的是______,作者把自己当作“您”的______。
诗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感情。
(2)类似方志敏这样的英雄还有____、____,赞美英雄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等。
(3)“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正焕发出火红的青春”前后矛盾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实践。
有的同学认为:“我们现在还小,还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你赞同这个观点吗?具体说说你的看法。
回顾·拓展三
1.生顾身惧瘁临危不惧奋不顾身舍生忘死鞠躬尽瘁
解析本题考查对四字词语的积累和理解。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注意“临危不惧”的“惧”字右半部分的“具”里边有三横,“鞠躬尽瘁”的“瘁”是病字旁加“卒”字。
再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本单元课文中每个人物的特点选择词语填空。
2.(1)烈火活棺材烈火热血永生叶挺囚歌
(2)红岩示例: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铁道游击队红日小兵张嘎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默写的能力。
第(1)题的完成是建立在对《囚歌》准确
默写及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的基础上的。
要完成第(2)题,必须熟读并记忆“回顾·拓展三”“课外书屋”的相关知识。
要提高语文成绩,增强能力,第一要诀是背诵。
3.示例:天使一样把健康送至千家万户警察天神一样降尽人间恶魔
解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本题仿写要注意两点:一是句式要与例句一致,构成排比句;二是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要恰当。
4.(1)祖国孩子热爱祖国
(2)示例:赵一曼董存瑞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3)不矛盾。
因为“德高望重”写出了祖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火红的青春”写出了祖国今天的新面貌、新成就。
解析此题考查阅读诗歌的能力。
(1)题,朗读诗歌片段,句句是对祖国的赞美,特别是“从方志敏伯伯的遗著里”这一句,更有提示作用,因为方志敏的遗著是《可爱的中国》。
(2)题,注意课内课外积累。
(3)题,知道了“德高望重的老人”和“火红的青春”具体指什么,也就明白了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赞美祖国的,因此不矛盾。
5.示例:不赞同。
我认为“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不分能力大小,也无关年龄大小。
我们虽然只是小学生,但在社区里,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在学校里,在老师、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热情的双手去帮助他们,这些都是为人民服务。
解析本题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先审题,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现在还小,还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这种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因此答题时要先表示否定的看法,再陈述不赞同这个看法的理由,最后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举例说明作为小学生怎么做是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