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学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性属阳--- 高热、恶热、面赤脉洪数
热邪迫津外泄而汗出 消灼阴津 热邪伤人
口渴喜饮,咽干舌燥
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壮火食气
气随津脱 气虚:体倦乏力少气懒言
(2)热(火)性炎上:
热性似火 头痛、耳鸣、
风热上壅--燔灼焚焰
痛 蒸腾炎上 阳明热盛--齿衄、唇口糜烂
咽喉红肿、疼
(3)热邪易生风、动血:热邪易生风、动血, 是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易于引起肝风内动和血液
秋高物燥
1、燥邪的概念
燥————空气中水分缺乏----为秋季主气 燥邪——自然界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 燥病---人感受燥邪而出现一系列干燥症状者。 温燥---初秋夏热余气,久晴无雨,秋阳以曝, 与热相合侵犯人体;
凉燥---深秋近冬,西风肃杀,燥与寒相合侵犯
人体。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减退---畏寒. 喜暖
Biblioteka Baidu
内寒 阳虚气化减退,阴寒产物积聚---分泌物. 排
冷 泄物澄沏清
外寒内寒区别
外寒---易伤阳气---产生内寒.
内寒---卫外低下---招致外寒.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邪性冷,凛冽冰凉,性质属阴---寒内阴邪
12、下列属于湿性趋下的是:
A.妇女带下 B.咳嗽 便秘结 E.汗出恶风
三、双项选择题 13、耗气伤津的病邪有:( A.暑邪 B.热邪 C.湿邪
C.小便清长
D.大
)( D.风邪
) E.寒邪
14、风为百病之长是指:(
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类水---水属于阴---湿为阴邪 湿阻胸膈---胸闷 湿为有形 湿困脾胃---脘痞腹胀、大便不爽。 阻滞气机 湿停下焦---小便短涩
湿性属阴
脾阳不振 泄泻、小便短少、水肿。
易伤阳气 运化无权
(2)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重着之意。 “浊”,即混浊,秽浊 头重如裹 之意。 湿邪袭表 身体困重 沉重不移 经气阻滞
包括
病因学说——主要是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的学说。
二. 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1、询问求因法:详 细询问发病的经过及其有 关情况,推断其病因。
2、辨证求因法:即 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 进行综合分析,推求病 因。——“辨证求因”是 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三. 病因的分类:
阳—风雨寒暑
《内经》分类法 阴—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战乱不停,社会动荡---疫病发生、流行。
国家安定,防疫有效---控制疫病。
一、填充题
6、临床上见到瞤动 、抽搐等症,应归属在风性
的特性中。
7、燥邪的致病点 为 、 。
8、
生风动血。 9、 性趋下。
邪每多挟湿,
性开泄, 性收引,
邪易
10、疠气的致病特 点 、 。

二、单项选择题
11、六淫中具有升散上冲特性的是: A.风暑火 E.风燥湿 B.风寒燥 C.风暑湿 D.风燥暑
外伤受风---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4)风为百病之长:
长,首也。风为百病之长是指风邪致病极为广泛。
①风邪有兼邪同病的特点. ②风邪致病广泛.
(二)寒邪
1、寒邪的概念
寒——冷也,指气温的下降,---冬季主气. 寒邪——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外寒病——感受外界的寒邪为病。
外寒
伤寒---寒邪伤于肌表.阻遏卫阳.
收引
同时发作又伤 阳
(三)湿邪
1、湿邪的概念 湿————指空气中水气的弥漫---为长夏主气 湿邪——自然界中具有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 的外邪。
外湿病——感受外界的湿邪为病。
内湿病--脾虚生湿为病。
湿邪入侵(外湿)———影响脾的运化————湿自内生
(内湿),脾虚生湿(内湿)——湿邪入侵(外湿)。
寒邪伤人,阴盛阳气无力驱散,反被其伤---
寒邪袭表,卫阳被遏---恶寒无汗,鼻塞清涕
如 寒中太阴,脾阳受损---脘腹冷痛.呕吐腹泻
寒中少阴,心肾阳虚---恶寒踡卧,手足厥冷
下利清谷,精神萎糜
(2)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义. 感受寒邪---寒伤阳气---阳虚失于温煦推动---气血凝结,经脉阻滞---不通则痛。
津气两虚
口渴喜饮 尿赤短少 气短乏力 甚则昏倒
不省人事
(3)暑多挟湿:
暑季炎热 多雨潮湿 热蒸湿动 湿气弥漫 暑热证:发热、烦渴
湿阻证:四肢困倦、胸闷呕 吐、
大便溏而不爽 寒————阴邪 热————阳邪
六淫属性归类
风、燥————阳中之阴邪 湿————阴中之阳邪
暑————同于热,亦为阳邪
二、疠气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又称为 “疫气”,“疫毒”,“戾气”,“异气”,“毒 毒”,“乖戾之气”等。 疠气引起的疾病称为“疫病”,“瘟病”,或 “瘟疫病”。 疠气所致之病有————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
妄行的病证。
肝风内动 内侵于肝 (热极生风)
热邪
高热、抽搐
两目上视 角弓反张
侵犯血脉
吐血、衄血、 便血、尿血、 加速血行 出血 皮肤发斑、 灼伤脉络 妇女月经过 多、崩漏。
(4)热邪易扰心神:
火热之邪 入于营血 影响心神 轻者心神不宁 心烦失眠 狂燥不安 神昏谵语
重者扰乱心神
(5)热邪易致疮痈:
外感病因——是指来源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 鼻侵入人体的而发病的病因。如六淫、疠气。
一、六淫
1、概念: 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 候。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无害。
六气异常——太过或不及 非其时而有其气 对人体有害
气候变化过于急骤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六——指六气。 淫——太过、浸淫之意,泛指反常。
湿性
湿留肌肉 筋脉关节
四肢酸重 (着痹) 关节疼痛 固定不移 肌肤不仁
秽浊不清---排泄物、分泌物秽浊不清 面垢眵多,舌苔厚腻 湿疹浸淫,潮湿不净 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血,
(3)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 滞。
湿性粘滞是指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点。
①症状的粘滞性:
湿邪致病--多见到粘滞不爽,粘滞不清的症
没有内生。
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所化,具酷热之性,火热 属阳---暑为阳邪。 其性炎热---高热、面 目红、脉洪大 赤、 心烦不宁、甚则 易扰心神--突然昏倒、不省 人事
暑邪伤人
(2)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
暑邪伤人 暑性升散 腠理开泄 多汗
耗伤津液 气随津脱
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 肉---疮疡痈肿。
(六)暑邪
1、暑邪的概念
暑————夏季的火热的之气。
暑邪————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中的
火热外邪。
暑病————暑邪为病。
暑与温是同一病邪,发生在夏至之前者——温
病;而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者——暑病。
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暑病只有外感,
第六章
[目的要求]
病 因
1.掌握中医探讨病因的主要方法。 2.掌握六淫各自的致病特点和疠气的致病特点。 3.掌握七情、劳逸、饮食内伤致病的规律和特点。 4.了解外伤、诸虫、 药邪、医过及先天因素的致 病概况.
一. 基本概念:
病因——就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又称为致病因素。 六淫 疫气 七情 饮食 劳逸 外伤 寄生虫 药邪 医过 先天因素
宣降失司
损伤肺络
喘息胸痛,痰中带血
大肠大便,干燥不畅
(五)热(火)邪
1、热(火)邪的概念 热——指气温的升高,旺于夏季。 热邪——自然界中具有火之炎热特性的外邪。 外热病---热邪为病。 温、热、火的关系: 温为热之渐 称为温热之邪,火热之邪 火为热之极 热----归属于邪气 “少火” 指具有温煦生化作用的阳气 火 “壮火” 指火热之邪
状-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涩滞不畅。
②病程的缠绵性:
湿性粘滞,胶着难解---致病多反复发作,或 时起时伏,缠绵难愈,病程较长。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水性趋下,湿类于水, 故湿邪有趋下的特性。湿邪致病也具有易于伤及 人体下部的特点。 湿性类水 水性趋下 淋浊、带下
湿邪多袭阴位
泄痢、足部浮肿
(四)燥邪
内因—经络受邪入脏腑
张仲景分类法
外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 壅塞不通 其他病因—房室、金刃、虫兽
六淫侵袭——外因
“三因学说” 分类法 七情所伤 饮食劳倦 跌仆金刃 不内外因 内因
虫兽所伤 宋· 陈言(无择)著: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外感病因——六淫、疠气
现 代 分 类 法
内伤病因——七情、劳逸、饮食失宜
空气传染 疠气传染途径
口鼻而入
饮食入里
发病
蚊叮虫咬
食 物 传 播
飞 沫 传 播
蚊 虫 叮 咬
疫 水 接 触
病人
携带者
隐性感染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疠气 空气、 食物等 人群中传播 传染性 强烈 流行性
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内伤杂病 六淫致病 疠气致病 一种疠气 发病较缓 发病较急 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笃 一种疫病 临床症状 基本相似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水湿痰饮、瘀血、结石 其他病因——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 先天因素
【练习题和思考题】 一、填充题 1、中医病因学的特点为: 2、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是: 二、简答题 3、何谓辨证求因? 。 、 。
4、何谓病因和病因学说?
5、中医对病因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第一节
外感病因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六淫之邪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而
发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3)地区性——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 关。
(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又 可 两种以上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
(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发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干,干燥,涩,涩滞。
燥性干燥 吸水伤津
感受燥邪 燥性涩滞
皮肤官窍 鼻干咽燥 失于滋养 口唇燥裂 皮肤干燥 皮肤粗糙 津不载气 痰少难咯 组织失泽 小便短少 大便干结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 喜润恶燥 开窍于鼻 外合皮毛
肺阴受损
燥邪伤人 自口鼻入
燥易伤肺
干咳少痰,痰粘难咯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 寒性收引是指寒邪具有收缩,牵引样的特性。 感受寒邪---“寒则气收”---气机收敛闭塞 病在肌表---腠理收缩,汗孔不开---无汗 病在经络---筋脉收引,气血不通---关节屈伸 不利,拘挛作痛 伤阳 寒邪致 病 凝滞 伤阳---加重寒凝.收引 寒凝
收引
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等等,包括了现代许
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疠气与六淫的区别: 六 淫 疠 气
感受邪气
入侵途径 发病形式
六淫邪气
肌表、口鼻
传染性外邪
口鼻
正强不病、正虚 无论老少强弱,触 发病,初起多为 之即病,发病急骤, 表证 来势猛烈
传染与否
病程预后
可有传染
病程较短,易痊 愈
强烈传染性
病程较长,病势危 重,死亡率高
热-----多为外感 火-----常可内生
外热内热互相影响:
阳盛则阴病 外热 外热损伤阴液 阴虚易招热入
内热虚证
感受风、寒、湿、燥、暑之外邪或情志刺激,或气
机郁阻,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形成火热证候,故又有
“五气化火”、“五志化火”、“气有余便是火”
之说。
2、热(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1、气候反常: 久旱酷热 水涝 滋生疠气 湿雾瘴气 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 空气 滋生 水源 污染 发病 疠气 传染 食物 3、预防隔离工作不好: 预防失当 疠气传染性强 人触之皆病 疫病流行 隔离不好
发病
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疠气的发生与疫病的 流行也有一定的影响。
升发 风为阳邪,其性 向上
伤人头面 —— 袭阳位 —— 肌表、腰背 腠理开
向外
汗出 脉证表现 ——
恶风
脉浮缓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是指风邪具有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的特 征。 “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
(3)风性主动: 风邪具有使物体摇动的特性,故其致病具有类似摇 动的症状。 如 风邪侵袭---头眩目晕、肢体震颤、口眼歪斜.

内生五邪——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产生 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五种病 理反映,其临床表现与风寒湿燥火六淫致病 相似,究其原因,不是外来之邪,而是由内
而生。
(一)风邪
1、风邪的概念:
风———一种无形的流动的气流。春季主气,四季皆有. 风邪——自然界中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 外风病——风邪为病。 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性。 风性开泄是指风邪侵犯人体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