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觉阈限的影响讲解

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觉阈限的影响讲解
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觉阈限的影响讲解

心理学实验报告

应用心理学专业

报告题目: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觉阈限的影响作者: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月日

目录

引言 (3)

1 方法 (5)

1.1被试 (5)

1.2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5)

1.3实验设计 (6)

1.4实验操作程序与主要步骤 (6)

1.4.1 棒框实验 (6)

1.4.1.1 实验注意事项 (7)

1.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7)

1.4.2 测定重量差别感受阈限实验 (8)

1.4.2.1 预备实验 (8)

1.4.2.2 正式实验 (8)

1.4.2.3实验注意事项 (10)

1.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10)

2 结果 (10)

2.1 认知方式与重量差别感觉阈限关系的数据分析 (10)

2.2 性别与认知风格关系的数据分析 (11)

2.3 性别与重量差别感受阈限关系的数据分析 (12)

3 讨论 (12)

4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觉阈限的影响

【摘要】本次实验旨在研究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以34名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试,首先使用EP705棒框仪对其认知风格进行测试,而后采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感觉阈限。这些被试中有女生30名,男生4名。分析后结果表明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所测出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阈限的影响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水平。

【关键词】认知方式;重量差别感觉阈限;棒框实验;恒定刺激法引言

本实验是教学实验,旨在锻炼同学们运用EP705棒框仪进行对认知风格的测试能力和将心理统计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的最早研究源于瑟斯顿(L.L.Thourstone),其后,Allport认为它是个人典型或习惯性地解决问题、思考、知觉、记忆等的模式,Tennant认为它是“个体的特征和一贯性的组织和加工信息方式”。现在心理学通用的定义是个体通过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智能因素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积极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从20世纪40年代早期到80年代,是认知风格研究发展的黄金时期,已存在的命名认知风格类型就多达三十多种。Riding等人1991年通过系统地分析人们对于认知风格的描述、对它们的测量方法和它们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以及有关模型间的相关性,将其综合为两个重要的认知风格维度,即整体-分析(Wholist- Analytic)维度和言语-表象( Verbal-Imagery)维度。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就是以整体-分析维度为

特征的认知风格维度之一。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飞机常常在云雾中翻滚,飞行员们因此而丧失方位感造成飞机失事。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A. Witkin) 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并由此发展出了著名的棒框测验。其主要特点是:在一个暗视场背景上,提供一个亮度均匀的框和棒,棒在框的内部,两者都可以单独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调节,并且有读数盘指针随时将框和棒的倾斜角度显示出来。结果显示:有的人在调节时将亮棒与亮框看齐,根据框主轴来判断垂直;而另外的一部分人利用感觉到的身体位置,把棒调成接近于垂直。威特金称前一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依存方式,后一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独立方式,此后又发展出更加简捷的测量工具——镶嵌图形测验(Embeded Figure Test简称EFT)。具体而言,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人们在加工信息过程中,倾向于以外部参照物或外部环境线索为指导,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特点则是指人们倾向于凭借内部感知线索来加工信息。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人有较强的认知改组能力,善于改组刺激模式或问题情景以符合当前任务的要求;而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的人缺乏这种能力,倾向于不加任何改造地接受现存的刺激模式或问题情景。人们还发现场独立性的人比场依存性的人在任务分析和知觉对象的区分上更有能力,而且场独立性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这使威特金得到启示,场独立性可能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原则有关,而这一原则是由H.Werner和K.Lewin提出的,他们认为:心理发展是由浑然一片向清晰分化,随着分化程度的逐渐增加,日益成熟的心理系统也就越来越完善而复杂。

差别阈限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强度差。恒定刺激法

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该法的特点是只用少数的几个刺激,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恒定刺激法也因此而得名。用该法测定差别阈限要呈现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一般情况下,经常确定一个能被感觉的某一个刺激强度为标准刺激。变异刺激的确定,要视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所确定的反应变量指标来确定。用恒定刺激法侧重量差别阈限时,一般要求被试在比较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后作“正”、“等”或“否”的判断。这样在总的反应系列里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它们分别就是差别阈限的上限L a和下限L b。上限和下限可以用直线内插法求得,并进一步计算差别阈限DL。

本次实验为教学实验,实验目的在于学习EP705棒框仪的操作方法,并学习采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感觉阈限,考察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

1 方法

1.1被试

本研究所用48名被试均从南师大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3级学生中选取,其中包括10名男生和38名女生,年龄均在20岁左右,其视力均正常或矫正正常,无色盲,但是不排除裸视具有“散光”特征的被试。

1.2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实验1:镶嵌图形测验、EP705棒框仪、高5厘米直径4厘米的不同重量圆柱体一套、记录纸;

实验2:高5厘米直径4厘米的圆柱体一套共8个,其中100克两个,88克、92克、104克、108克、112克各一个。

1.3实验设计

本实验由前后两个实验组成,首先进行EP705棒框仪上的实验,确定各自的认知风格,其中,自变量为方框的倾斜方向和棒倾斜的的角度和方向,因变量是被试测量的误差绝对值。第二部分为用恒定刺激法测出被试的重量差别感受阈限,并考察被试的认知方式对其是否具有显著影响。即用高5厘米直径4厘米的圆柱体一套共6个,其中100克两个,88克、92克、104克、108克各一个来进行重量差别感觉阈限的实验,其中,自变量为比较圆柱的重量,因变量为被试的感觉差异。

1.4实验操作程序与主要步骤

1.4.1 棒框实验

(1)主试将棒框仪上的方框调到向左或右倾斜17°左右的角度,把方框内的棒调到向右或向左倾斜5°(15°、25°、35°、45°)左右的角度;

(2)被试坐在棒框仪前,放松、双眼紧贴观察窗,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情况(休息除外)。(暗适应2~5分钟后施测,但现用的仪器不需要在暗室进行)要求实验过程中头部始终保持正直,一定不能随框的倾斜而倾斜。为了做到这一点,可用下额托将头部固定。

(3)主试告诉被试通过调节旋钮调节框里面的小棒,直到把棒调得与地面垂直。指导语:“这是一个调整小棒方向的实验。你把脸紧贴在这个观察孔往里看,就会看到里面有一个方框,框里有一个小棒。你转动这个旋转,那根小棒就跟着转动。现在要你把那根棒调到与地面垂直,调好后眼睛就离开观察孔,不要再往里看,等待下一次实验。每次都是我喊‘开始’,你就开始观察和调整。”

(4)正式实验前可以让被试者练习1~2次,让其掌握方法,然后正式实验,按上述程序共做20次:方向框的倾斜度在17°左右变动,倾斜方向按“左右右左”的顺序排列;棒的倾斜度分别在5°、15°、25°、35°、45°左右变动,倾斜方向按“右左左右”的顺序排列。每次调好后眼睛就离开观察孔,不要再往里看,等待下一次实验。

(5)每次被试调整后,主试将误差的度数和误差的方向记录到表中(即所调的角度与真正垂直之差数,不记正负号,只取误差的绝对值)。

(6)计算结果: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每个被试棒框实验8次误差的平均数。

1.4.1.1 实验注意事项

A、在实验过程中,被试一旦离开观察筒口就绝对不能再次旋转旋钮,以免受到外界影响。

B、在实验过程中,不要让被试知道结果,主试也不能给被试任何暗示,当被试的判断标准不一致时,主试可适当提醒被试“前后的判断标准要一致”。

C、施测者调节框与棒就倾斜角度的过程不能让被试者看到,可采用两个方法:在施测者调节时,将仪器后面进光的部分遮上;另一方法可以让被试者闭目,施测者调好后再让被试者自己调节。

D、仪器的光源要在一项研究中保持一致。因棒框的不同亮度,对垂直判断的误差大小是有影响的。

1.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所用数据均采用SPSS 22.0进行录入和分析。所有数据没有遗漏和错误。由于数据较少,按照心理统计的严格理论来说不能做出合理的分析。但是因

为此实验为教学实验,因此可将所有的数据看成正态分布,以27%、73%为分界点划分成3类,分别为场独立型、场独立与依存并存和场依存型。

1.4.2 测定重量差别感受阈限实验

1.4.

2.1 预备实验

取一个100g的砝码为标准刺激,88g、92g、108g、112g为比较刺激,用优势手每组比较10次,共40次,比较时,每组标准刺激在前和在后的次数各半,将40次的比较排成随机顺序表,保证实验按随机顺序进行。做完预备实验后,计算出被判断的正确率,根据下列条件选择砝码。

(1)88g或112g有80%以上正确;

(2)92g或108g有80%以下正确。

同时符合A和B两个条件,选择第二套实验材料;如果A和B的正确率均未达到80%以上,则说明两套材料均不适合。如果A和B只有一个正确率达到了80%以上,选择符合条件的一套材料。

1.4.

2.2 正式实验

(1)依随机原则排出变异刺激(包括100克一个)呈现的顺序;然后变异刺激各与标准刺激(100克)配成一对,每对比较10次,为了消除顺序误差,10次中有5次先呈现标准刺激,另5次先呈现变异刺激。

(2)被试坐在桌旁,主试用粉笔在测试面上放刺激物处标出位置,也应将被试前臂接触桌面的位置用粉笔标出来,以便休息后仍可放回原处。

(3)实验开始时要向被试做示范操作:被试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住圆柱体慢慢上举,使它离开测试桌面约2厘米,2秒后放下(这时胳膊肘不要离开桌面),每对中呈现两个刺激的时间间隔最好不要超过1秒,以免被试的

第一个质量感觉消退,当被试放下第一个重量后,主试立即放上第二个重量。两次比较至少间隔5秒,以免各次感觉相互干扰,主试呈现刺激时,切莫让圆柱体碰被试的手。

(4)指导语:“现在请你一对一对地比较圆柱体的重量,当你听到我把圆柱体放在测试面上时,就用刚才示范的方法轻轻地把它提起,注意这时的重量感觉,放下后也要尽量保持住这个感觉。当拿起第二个圆柱体时,就用你对第二个圆柱体的重量感觉与第一个的重量感觉进行比较,如果你觉得第二个比第一个轻些就说‘轻’;如果你觉得重些就说‘重’;如果分不清就说‘相等’,这样一共要比较几十次,每次比较后必须作出判断,判断标准要尽量一致。请注意要你判断,第二个比第一个是轻、重还是相等。”

(5)按安排好的顺序呈现刺激,每次被试做出轻、重或是相等的判断,要在记录表相应的位置记下“+”“-”“=”,每比较10次后休息2分钟。

(6)换一被试重复上述程序的实验。

(7)统计结果

A、整理记录,将变异刺激在前标准刺激在后的判断记录中的“+”转换为“-”,“-”转换为“+”。

B、分别统计每个变异刺激被判断为轻、重和相等的次数,并列出相应的百分数,列成表格。

C、以变异刺激的重量为横坐标,以反应各变量刺激轻于、重于还是等于标准刺激的次数的百分数为纵坐标,把所得的结果画成三条曲线。

D、用直线内插法分别根据图表求出差别阈限

E、用同样的方法求出第二个被试的差别阈限

1.4.

2.3实验注意事项

A、主试呈现重量时要保持同一位置,第二个重量呈现的时间不可太迟。

B、当被试放下第一个重量后,主试立即换上第二个重量,最要不要超过1秒以免被试的第一个重量感觉消退。

C、两次比较至少间隔5秒,以免各次感觉相互干扰。

D、主试呈现刺激时,切莫让圆柱体碰被试的手。

1.4.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所用数据均采用SPSS 22.0进行录入和分析。所有数据没有遗漏和错误。为了研究认知方式与重量差别感觉阈限之间的因果关系,对认知方式和重量差别感受阈限平均值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觉阈限无明显影响。而后,我又分别对性别和认知方式、性别和重量差别感受阈限平均值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对认知方式无明显影响;性别对重量差别感觉阈限无明显影响。

2 结果

2.1 认知方式与重量差别感觉阈限关系的数据分析

表1 不同认知方式的重量差别感觉阈限描述性统计结果

组别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场依存性 13 3.00769 1.881250 .521765

场独立性 13 3.52769 2.949608 .818074 并存 22 3.56691 2.699421 .575518

总数 48 3.40483 2.537884 .366312 由表1可得:三组数据经方差齐性检验后得出显著性值为0.363,因此方差齐性成立。因此需了解其方差分析的数据。(见表2)

表2 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方差分析表

平方和df均方 F p 组间 2.825 2 1.412 .212 .810

组内299.896 45 6.664

总数302.720 47

根据表2的方差分析结果:不同认知风格方式的重量差别感觉阈限值之间的差异极其不显著(F=0.212,显著性水平p=0.810>0.05)。

从以上两个表中的统计结果综合可得:虽然三组之间在均值上有一定差别,但是其显著性水平只达到了0.810,没有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性水平,,因此不能说认知风格与重量差别感觉阈限有因果关系。

2.2 性别与认知风格关系的数据分析

表3 性别的方差分析表

平方和 df均方F p

组间 .557 2 .278 1.701 .194

组内 7.360 45 .164

总数 7.917 47

根据表3的方差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重量差别感觉阈限值之间的差异极其不显著(F=1.701,p=0.194>0.05)

2.3 性别与重量差别感受阈限关系的数据分析

表4 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方差分析表

平方和 df均方F p 组间 4.583 2 .153 .779 .733

组内 3.333 45 .196

总数 7.917 47

根据表4的方差分析结果:所以不同性别的重量差别感觉阈限值之间的差异极其不显著(F=0.779,p=0.733>0.05)。

综上可得:重量差别感觉阈限值在认知风格上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F=0.212,p>0.05);认知风格在性别上也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F=1.701,p>0.05);重量差别感觉阈限值在性别上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F=0.779,p>0.05)。

3 讨论

由研究得到结论与前人研究有所出入,反思有以下几点原因:

(1)被试人数过少,不具有代表性;

(2)被试为心理系本班同学,对实验本身及其目的有一定了解,会影响到实验结果;

(3)心理系学生镶嵌图形测验做过多次,所以测验得到的实验结果不一定准确,这也会影响到后面的实验数据分析;

(4)由于实验室时间条件有限,有不可抗的其他因素干扰被试,影响实验数据;

(5)对于每个比较刺激,每个被试只做了四次比较实验,实验次数太少,致使结果不稳定。此外由于实验数据的不稳定,使对数据处理方式和标准也不同,这就导致了重量差别感受阈限值的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实验结果受到影响影响了实验结果。

(6)被试的疲劳程度等未完全考虑到得额外变量也可能对数据造成误差。

4 结论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本实验中,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受性没有显著影响;性别对认识风格不存在显著影响;性别对重量差别感受性也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以上变量之间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水平。

参考文献

[1]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30-249

[2] 邓铸.《应用实验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郑红.《心理学实验教材》

[3] 杨雪、邱晓均、胡希美, 吕建国.《不同认知风格大学新生空间想象力差异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

[4] 郑颖.《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研究现状及其教育意义》.今日南国.2010

[5] 高湘萍等. 心理实验指导手册.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62-65

[6] 张学民,舒华等主编,《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15-219

[7] 杨治良王新法.心理实验操作手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0

附录

性别偏离角度差别感觉阈认知风格

1 3.200 1.750 1

2 2.650 0.600 1

1 2.600 4.800 1

2 2.550 1.150 1

2 2.550 6.000 1

2 2.550 4.000 1

2 2.450 1.550 1

2 2.400 1.500 1

2 2.200 5.600 1

2 2.150 1.000 1

2 2.150 4.500 1

2 2.100 2.650 1

2 2.000 4.000 1

1 1.950 1.000 3

2 1.950 0.400 3

2 1.950 2.572 3

2 1.900 0.445 3

2 1.800 1.000 3

2 1.700 2.500 3

2 1.600 1.900

3 2 1.500 3.000 3 2 1.450 0.600 3

1 1.425 3.400 3

2 1.400 7.335

3 2 1.400 10.000 3 2 1.350 7.000 3

1 1.300 3.000 3

2 1.300 6.670

3 2 1.250 6.000 3 2 1.250 2.500 3 2 1.225 4.800 3 2 1.200 1.050 3 2 1.150 4.500 3 2 1.125 2.000 3 2 1.100 10.000 2 2 1.050 0.920 2 2 1.050 6.670 2 2 1.050 3.500 2 1 1.000 4.000 2 1 1.000 6.400 2

1 0.950 5.500 2

1 0.950 1.000 2

2 0.900 0.370 2

2 0.875 1.000 2

2 0.875 1.000 2

2 0.800 1.500 2 (数据已按照实验设计中所说的以被试棒框测验结果对其进行分组)

2017年辽宁教师招聘之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相关概念解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相关概念解析2017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也就是说,感受性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强弱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感觉阈限越小,感受能力越好,二者成反比关系。 例1:刚走进教室时,晓敏能够马上闻到教室中摆放的百合花散发的香气,而赵明需要用力闻才能闻到。这说明晓敏的( )强于赵明的,晓敏的( )小于赵明的。 A.感觉阈限、感觉补偿能力 B.感觉补偿能力、感受阈限 C.感觉阈限、感受性 D.感受性、感觉阈限 【答案】D。解析:晓敏能够马上闻到花朵散发的香气,而赵明却不能,说明晓敏的嗅觉比赵明灵敏,即晓敏的感受性强于赵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受性强意味着感觉阈限小,即晓敏的感觉阈限小于赵明的。 二、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 也就是说,绝对感觉阈限是感觉从无到有的最小刺激量,而差别感觉阈限是引起不同感觉的最小差异量。 例2:李丽写作业时突然停电,她先点了一根蜡烛,感觉房间不够亮。如果增加一至两根蜡烛,李丽仍感觉不到亮度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根左右时,她就能明显地感受到房间比刚才亮了。这种刚刚能使李丽感觉到亮度变化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 A.绝对感受性 B.绝对感受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答案】D。解析:感受性是一种能力,题目问的是量值,排除A、C项。李丽从点燃一根蜡烛到点燃十根蜡烛,从感觉不够亮直至感到足够亮,体现的是引起不同感觉的最小差异量,即差别感觉阈限。 三、易出的混淆项

感觉阈限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

感觉阈限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作者:杜淑琳 作者单位: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刊名: 商场现代化 英文刊名:MARKET MODERNIZATION 年,卷(期):2010,(15)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条) 1.杨海莹.李占军消费心理学 2003 2.黄维梁消费者行为学 2005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薛红燕.王怡基于感觉阈限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32) 本文通过对感觉、知觉含义的介绍,指出了在营销中分析感觉阈限的必要性,并指出在营销活动中企业应如何在广告、价格、卖点促销、顾客满意度增加等方面更好地利用感觉阈限来实施市场营销策略,避免因消费者感知偏差产生的负面效果,提升营销业绩. 2.期刊论文王希.邵灿阈限法测量女性消费者服装打折程度偏好-中国科技信息2010(20) 本研究通过模拟消费者购物的真实场景,运用感觉阈限研究中的恒定刺激法探究女大学生对不同季节的衣服在不同时间进行促销时所打折扣的接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季节的服装,消费者的阈限随着上市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消费者对于夏季与冬季服装折扣的阈限相同,而春秋季服装折扣的接受阈限较低. 3.期刊论文孙丽少儿排球训练中动机对感觉阈限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 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在少儿排球训练中动机与感觉阈限间的关系后,通过实验的手段验证了动机对感觉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进而为少儿排球心理辅助训练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分析认为,动机强度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否则将增大少儿心理压力,影响感觉能力. 4.期刊论文于晶.王乐.韦玮.YU Jing.WANG Le.WEI Wei运动感觉的理论探讨与思考-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9,28(6) 运动感觉作为感觉的重要构成因素,是内、外部感觉器官运动的基础,也是心理活动得以产生的必备条件.鉴于运动感觉的重要作用,该文在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运动感觉的研究历程,并对运动感觉的生理机制、心理学特征、刺激源、运动感觉阈限、运动感觉剥夺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分析基础之上,指出了运动感觉未来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5.会议论文陈崚.秦玲.陈宏建.徐晓华感受性规律在蚁群算法中的应用<'*>)2002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优化过程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感受性规律让蚂蚁在具有感觉阈限的前提下受信息量的影响选择路径,同时自适应地修改路径上的信息量. 6.学位论文王天雄一种优化的基于子空间按位扫描灰度控制方法的研究与设计2008 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平板显示器已经在中小屏幕显示中代替了CRT,并且快速占据了计算机显示领域。我国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已经把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灰度是平板显示器显示效果的重要评定参数之一,目前平板显示器图像的灰度控制多采用脉宽调制的方法,顺序地扫描显示像素的点、行和帧,通过重复扫描显示像素点来获得灰度效果。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的灰度扫描时间冗余,并且对系统点时钟频率要求较高。另外,当显示控制器通过逆γ校正来对图像进行线性还原时,限于数据的扫描和传输频率,很难根据人眼视觉成像的规律对灰度数据进行非常深入的校正。所以在视觉成像时,灰度图像在高灰度级区间层次不分明,低灰度级区间存在灰度级损失的问题。 针对灰度级层次不分明和灰度级损失的问题,本文以插入式灰度级校正法的最大灰度级数值为基础,再运用抽值式校正方法,来扩展显示灰度级 ;针对灰度扫描时间冗余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划分策略和按位扫描的灰度扫描控制方法来提高扫描利用率。对上述两个改进方案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并通过功能仿真和FPGA验证,表明这两个方案可以应用于实际的显示系统中。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人眼视觉的差别感觉阈限,结合人眼视觉成像和显示灰度等级之间的联系,给出符合人体视觉区分效果的灰度级扩展方案。 2.对灰度扫描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子空间按位扫描的灰度控制方法来提高扫描效率,降低扫描系统的点时钟频率。 3.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128×96显示屏为目标屏,对单色显示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和设计。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上述改进方法,并通过LED显示屏构建系统验证平台,对设计思想的可行性和控制系统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7.期刊论文李郑阳.冯仕猛.LI Zheng-yang.FENG Shi-meng基于Tracepro软件的LCD TV 直下式背光源均匀性仿真-液晶与显示2009,24(4) 采用Tracepro软件模拟背光源不均匀现象时,模拟结果与人眼实际观察之间存在差异.分析了造成二者之间差异的原因,根据韦伯定律最小可觉差概念,提出了应用于判断液晶显示器背光源均匀性的公式. 将该公式拟合得到的人眼实际观察图与Tracepro的模拟追迹图相对比,以二者吻合度判断Tracepro参数设置的正确性.该仿真方法将Tracepro软件模拟与人眼实际观察结合起来,可帮助设计者在开发阶段更好地对产品进行评估. 8.期刊论文胡今天.艾剑峰浅析五大新闻诱惑-东南传播2007(4) "五大新闻诱惑"指的是容易突破"相对感觉阈限"①而产生负面效果的五个类型的新闻事实.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它们也是适应受众本能的受传条件.这五大新闻诱惑并不反映受众本能的认知动机的全部,但它们对人的认知动机的形成所存在的诱惑力则可以构成"新闻猛料",同时也具备了适宜研究"相对感觉阈限"上限的理论价值. 9.期刊论文胡今天"十大新闻诱惑"探析——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选取与受众心理把握-采写编2007(2) "十大新闻诱惑",指的是容易突破"相对感觉阈限"而产生负面效果的十个类型的新闻事实. "十大新闻诱惑"包括拥有如下刺激条件的新闻事实: (一)对抗刺激 10.学位论文何堃基于聚类的用户特征分析2008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管理思想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企业的宗旨正在经历着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通过用户特征分析,企

认知方式的测定

【摘要】本实验目的是通过棒框测验和镶嵌图形测验,了解被试认知方式的差异,以及检测两种测试结果相关程度,学习测量场依存性的方法。本实验通过用棒框仪在仪器中将小棒调节到与地面垂直的方向和在镶嵌图形卡片中找出指定的简单图形的方法,对被试进行认知方式的测量,得出棒框实验误差平均度数和镶嵌图形测验分数,从而对两者结果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对场依存性进行性别差异的检验以及对两种测量方法的优异性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统计检验分析,得出结果为棒框实验误差平均度数和镶嵌图形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47,表示两变量是中等相关的,而两者之间不相关的双尾检验值为0.633,否定了二者不相关的假设。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文理科生在场依存性上未存在差异性;同时讨论使用棒框仪得到的数据是较好的实验指标及其原因,以及在实际生活中,了解认知方式在生活及工作中可以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棒框仪镶嵌图形心理分化场依存性场独立性 引言 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所习惯采用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外在参照还是依靠身体内在参照倾向。在实际生活中场依存性大小还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差异。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是不同的,认知能力是由水平产生差异的,认知风格则没有。因此场依存性大小不存在孰好孰劣的问题。最早致力于认知方式的研究并在许多领域做出开拓性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他从二十世纪40年代末就开始研究垂直知觉的问题。最初是让被试在一个小屋中坐在一把椅子上,小屋和椅子的倾斜角度都可以独立地调整。先由主试将小屋放在一个倾斜的位置上,再由被试调整他的座椅,使之和地面垂直。这叫做调整身体测验。后来Witkin 在暗室中呈现一个亮的方框,在亮框中间有一个亮棒,框和棒的倾斜角度可以独立地调整。 先由主试把框放在某一倾斜的角度上,再让被试把棒调整得与地面垂直。这叫做棒框测验。 第三种方法是有一个可以在圆形轨道上旋转的小屋,被试坐在小屋中一个可以调整倾斜角度的椅子上。小屋本身是和地面垂直的,但当小屋旋转时就有离心力和地心引力同时作用于被试的身体,使他产生身体倾斜的感觉。被试的任务是当小屋沿着轨道旋转时,把他的座椅调整得和地面垂直。这叫做转屋测验。 在上述三种测验中,被试调整座椅和亮棒的方式表现出很大的提地差异,有的以小屋或亮棒为参照点去调整,有的则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参照点进行调整。但就每一被试来说,调整的方式却有明显的一致性,即以小屋为参照点调整座椅者,也以小屋为参照点调整亮棒;以自己身体为参照点调整座椅者,也以身体为参照点调整亮棒。以小屋或亮棒为参照点调整者,Witkin称之为依存于场者(即场依存性大者);以自己身体为参照点调整者,则称之为独立于场者(即场依存性小者)。因为被试调整的倾斜位置是以角度来测量的,所以从场依存性最小到场依存性最大者之间是一个连续体,服从正态分布,也就是说有少数人处于连续体的两段,而大多数人则处于二者之间。 后来Witkin又让被试先看一个简单的图形,再让他从一个包括这个简单图形的复杂图形中把简单图形描绘出来,这叫做镶嵌图形测验。结果表明,场依存性大者从复杂图形中发现简单图形的困难较大,而场依存性小者则很容易发现。 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Witkin又提出了“心理分化”这个概念。从前三种测验可以看出一个人把自己身体从周围环境分化出来的能力,从镶嵌图形测验则可以看出一个人把简单图形从复杂图形中分化出来的能力,并且这种分化能力具有普遍意义。因此从垂直知觉和镶嵌图形测验中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认知的方式,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格特征。认知方式不过是分化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由于两种小屋测验需要比较复杂的装置,所以现在常用的知识棒框和镶嵌图形测验。由于后者可以做团体测验,使用的人更多。但从镶嵌图形中发现简单图形和被试者先前所受的几何、特别是立体几何训练关系较大。因此,不顾被试的具体条件,任意使用镶嵌图形测验对实验结果容易产生混淆。 本实验的目的:1、通过棒框测验和镶嵌图形测验,了解被试认知方式的差异。2、检验两种测试结果相关程度,学习测量场依存性的方法。3、分析认知方式是否存在性别差异。4、了解不同的认知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作用。 2.方法 2.1被试 xxxxxxxxxxx2010级应用心理学同学13名,9名文科生,4名理科生。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1.感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2.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皮肤觉) (2)内部感觉(饥觉、渴觉、内脏的通觉) (3)本体感觉(动觉、平衡觉) 3.知觉的种类 (1)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2)社会知觉(个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称为错觉(错觉在生活中的运用:服装、工艺、军事伪装) 4.感觉的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①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感受能力 ②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所需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量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注: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 (2)适应现象 ①明适应:由暗到明(如:从黑暗的电影院出来,刚开始 我们会觉得两眼发眩,什么也看不清楚,可经过几秒后, 我们的视力又恢复常态) ②暗适应:由明到暗(如:刚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 不清,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分辨出事物的轮廓)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嗅觉的适应现象) 所有感觉中,唯有痛觉不能适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 响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吃了糖果之后再吃苹果会 觉得苹果是酸的) 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 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弱光刺激可以提高听觉 感受性;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 觉”,如:看见红、橙、黄产生暖的感觉)

2017年顺德区公开招聘教师笔试备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概念解析

2017年顺德区公开招聘教师笔试备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概念解析 根据15年的考试时间,预计顺德2017年公办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时间在1月进行,教师招聘面试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你知道哪里有相关资料的吗?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17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公办教师招聘考试备考专题。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也就是说,感受性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强弱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感觉阈限越小,感受能力越好,二者成反比关系。 例1:刚走进教室时,晓敏能够马上闻到教室中摆放的百合花散发的香气,而赵明需要用力闻才能闻到。这说明晓敏的( )强于赵明的,晓敏的( )小于赵明的。 A.感觉阈限、感觉补偿能力 B.感觉补偿能力、感受阈限 C.感觉阈限、感受性 D.感受性、感觉阈限 【答案】D。解析:晓敏能够马上闻到花朵散发的香气,而赵明却不能,说明晓敏的嗅觉比赵明灵敏,即晓敏的感受性强于赵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受性强意味着感觉阈限小,即晓敏的感觉阈限小于赵明的。 二、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 也就是说,绝对感觉阈限是感觉从无到有的最小刺激量,而差别感觉阈限是引起不同感觉的最小差异量。 例2:李丽写作业时突然停电,她先点了一根蜡烛,感觉房间不够亮。如果增加一至两根蜡烛,李丽仍感觉不到亮度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根左右时,她就能明显地感受到房间比刚才亮了。这种刚刚能使李丽感觉到亮度变化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 A.绝对感受性 B.绝对感受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答案】D。解析:感受性是一种能力,题目问的是量值,排除A、C项。李丽从点燃一根蜡烛到点燃十根蜡烛,从感觉不够亮直至感到足够亮,体现的是引起不同感觉的最小差异量,即差别感觉阈限。 三、易出的混淆项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认知方式差异 与教育 (三).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 1.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认知风格,是个体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2.学生的认知方式多样,认知类型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问题情境可能适合不同的认知类型。 (1)场独立与场依存 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具有场依存认知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场独立性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场依存性学生一般较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他们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场独立性者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而场依存性者则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他们难以从复杂的情境中区分事物的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 另外,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学生对教学方法也有不同偏好。场独立性学生易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比较易于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反之,场依存性学生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因为他们需要教师提供外来结构,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与讲解 冲动型的学生对问题反应较快,但错误较多;慎思型的学生则反应较慢而错误较少。 场独立型学生不因外界的干扰而对学习产生干扰;场依赖型学生因外界刺激而对学习产生干扰。 对场独立性的研究对重视个别差异的学校教育有很大的意义。场独立型的学生,较少接受与人有关的社会讯息,喜欢独立思考,适合学习自然学科;个性偏于理性。 场依赖型的学生较轻易接受与人有关的社会讯息,对社会学科有较大兴趣;个性偏于感性。 (2)沉思型与冲动型 沉思与冲动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信息加工、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沉思型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而冲动型学习者则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末对问题作透彻的分析就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较快,但容易发生错误。但并非所有反应快的学生都属于冲动型,有的可能是由于对任务很熟悉,或者是思维很敏捷的缘故。 研究发现,沉思型学生与冲动型学生相比,表现出具有更成熟的解决问题策略,更多地提出不同假设。而且沉思型学生能够较好地约束自己的动作行为,忍受延迟性满足,此起冲动型学生,更能抗拒诱惑。此外,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的差别还在于,沉思型学生往往更易自发地或在外界要求下对自己的解答作出解释;而冲动型学生则很难做到,即使在外界要求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2011年大纲]: 1.认知发展与教育 (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的敏锐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是衡量感觉的一个尺度。 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分别用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感觉是由刺激物引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除刺激物性质要适宜外,刺激还必须达到适当的限度。如:手表、尘埃对人的刺激。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绝对感觉阈限,而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就叫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即感觉阈限的值越小,说明感觉性就越高。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在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尽管刺激强度又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强度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如:在原有100克重量中再加上1克,人们感觉不出它的变化,一定要加上3克或更多一些,人们才能觉察出前后的两种重量的差异。 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而这种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也成反比关系。 早在十九世纪前半叶,德国心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如

感受性测定

感受性测定 目的 通过长度面积估计器的操作,测定长度差别阈限,学习平均差误法。 简介 平均差误法(The method of average error)是采用物理原理测量感觉阈限的一种常用方法。先呈现一个标准剌激,再令被试再造或复制它的大小,或要求被试调节变异剌激与标准剌激相等。该法的主要特点是; 1,在测定差别阈限时所呈现的变异剌激是连续变化的。 2,变异剌激的调整由被试自行操作,所以也称为调整法(The method of adjustment)。 3,被试调整得到的是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剌激值,其物理强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即平均误差),即是所求的阈限值。 4,变异剌激的调整允许反复操作,直到认为满意为止。 该法易产生误差的类型包括; 1,空间误差:是由于标准剌激或左或右的空间位置对被试的判断产生影响引起。 2,移动误差:由于变异剌激内移或外移的调整过程,而造成对被试的判断倾向引起。 3,常定偏向误差:是随常定的实验情景而产生的误差,如被试的错觉。 克服误差心理实验中常用方法是; 1,为控制空间误差,可变化标准剌激的方向,使其左右位置各占有一半的操作次数。分别记录在两种情况下的结果,比较两者差异,确定其意义。 2,为控制移动误差,在操作中有意安排内移或外移的次数各占一半。 3,用统计学的方法,采用分布的标准差或其他离中量来表示。

平均差误法的差别阈限确定; AE=∑∣X-S∣/N 式中,X——每次测定所得数据;S——标准刺激; n——测定总次数。 实验程序 实验一利用平均差误法测长度估计阈限 1,实验顺序安排: (1)为消除动作误差,全部实验中呈现的变异剌激应有半数长于标准剌激,另一半数短于标准剌激。 (2)为消除空间误差,全部实验中呈现的标准剌激应有半数在中心的左侧,另一半的次数呈现的标准剌激在中心的右侧。 (3)为了消除系列顺序的影响,实验中如每种方式各作8次测定,则每种方式可分为2次进行。 2,按“使用方法”1,2,3准备好实验仪器,实验图片选用长条的一种。 3,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对长度估计的实验。仪器的左边(或右边)的一条黑色条子是标准剌激。请你移动右边(或左边)的面板,使左右两段条子一样长。移到你感觉一样长后,报告好,以便记录结果。 4,被试理解指导语后,主试按实验顺序的安排,逐次呈现剌激。被试根据指导语要求进行操作,主试每次记录结果。 实验二估计面积比例的测量 1,参照“实验一”1。 2,按“使用方法”1,2,3准备好实验仪器,实验图片选用两三角形的一种。 3,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对面积比例估计的实验。仪器的左边(或右边)的一个黑色三角形是标准剌激。请你移动右边(或左边)的面板,使左右两三角形的面积一样大。移到你感觉一样大后,报告好,以便记录结果。 4,被试理解指导语后,主试按实验顺序的安排,逐次呈现剌激。被试根据指导语要求进行操作,主试每次记录结果。 实验三视错觉的测量 1,参照“实验一”1。

7-认知方式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认知方式有场依赖型(field dependence)和场独立型(field independence)、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三类。 场依赖型 场依赖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尤其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行为常以社会为定向,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交活动。因此,他们这类学生适合于那些强调“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 场独立型 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他们不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行为常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关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喜欢独处。因此,他们不适合于那些“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更喜欢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学习。 冲动型 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他们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搞清楚就开始解答。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冲动型学生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 沉思型 沉思型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慢,但错误率很低。沉思型学生在解决高层次问题中占有优势。 具体型 具体型学生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善于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必须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关信息,否则很容易造成他们对问题的偏见。研究表明,这类学生在结构化教学方法(如演绎法和讲解法)之下,成绩会更好。 抽象型 抽象型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认知时,能够看到某个问题或论点的众多方面,可以避免刻板印象(对人与事物认知的先入为主性),能够容忍情境的模糊性。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相关概念解析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也就是说,感受性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强弱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感觉阈限越小,感受能力越好,二者成反比关系。 例1:刚走进教室时,晓敏能够马上闻到教室中摆放的百合花散发的香气,而赵明需要用力闻才能闻到。这说明晓敏的( )强于赵明的,晓敏的( )小于赵明的。 A.感觉阈限、感觉补偿能力 B.感觉补偿能力、感受阈限 C.感觉阈限、感受性 D.感受性、感觉阈限 【答案】D。解析:晓敏能够马上闻到花朵散发的香气,而赵明却不能,说明晓敏的嗅觉比赵明灵敏,即晓敏的感受性强于赵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受性强意味着感觉阈限小,即晓敏的感觉阈限小于赵明的。 二、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 也就是说,绝对感觉阈限是感觉从无到有的最小刺激量,而差别感觉阈限是引起不同感觉的最小差异量。 例2:李丽写作业时突然停电,她先点了一根蜡烛,感觉房间不够亮。如果增加一至两根蜡烛,李丽仍感觉不到亮度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根左右时,她就能明显地感受到房间比刚才亮了。这种刚刚能使李丽感觉到亮度变化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 A.绝对感受性 B.绝对感受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答案】D。解析:感受性是一种能力,题目问的是量值,排除A、C项。李丽从点燃一根蜡烛到点燃十根蜡烛,从感觉不够亮直至感到足够亮,体现的是引起不同感觉的最小差异量,即差别感觉阈限。 三、易出的混淆项 本部分知识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如文中例1、例2的出题模式,题干给出具体情境,让进行考生选择。容易出现的混淆项是相对感受性和相对感觉阈限,希望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区分记忆,并细心做题。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认知风格的差异

认知风格的差异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最早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按照个人的独立性来划分,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独立型:有坚定的个人信念,善于独立思考,不易受他人的暗示,在困难和紧急情况下表现得沉着冷静,能独立的发挥自己的力量,甚至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顺从型:独立型差,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势,容易不加批判的接受别人的意见,按照别人的意见办事,在困难和紧急情况下惊惶失措。 后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根据场理论将人的性格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种。前者也叫独立型,后者也叫顺从型。 场独立者的特点: (1)对外在线索不敏感,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较少的受暗示性。 (2)关注于概念和抽象原则 (3)容易完成需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成分和重新组织材料的任务,认知改组技能高。 (4)对他人不感兴趣,喜欢孤独的与人无关的情景 (5)行为是非社会定向的 (6)不善于社交,社会技能低 场依存者的特点: (1)更多的利用外在参照确定自己的行为 (2)具有较强的受暗示性和较少的独立性 (3)认知改组技能低,通常不易从习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中摆脱出来 (4)对他人感兴趣,优先注意自己所参与的人际关系网络的状况 (5)社会技能高,善于社交。 与学习的关系: 第一,场独立性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场依存性学生一般较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他们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 第二,场独立性者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而场依存性者则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他们难以从复杂的情境中区分事物的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 第三,场独立性学生易于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场依存性学生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

认知方式的测定

xxxxx学校心理学实验报告 姓名: xxx 单位: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合作者:xx xx xxx xxx xxx xxxxx 实验名称认知方式的测定 【摘要】目的:本实验目的是通过棒框测验和镶嵌图形测验,了解被试认知方式的差异,以及检测 两种测试结果相关程度,学习测量场依存性的方法。方法:本实验通过用棒框仪在仪器中将小棒调 节到与地面垂直的方向和在镶嵌图形卡片中找出指定的简单图形的方法,对被试进行认知方式的测 量,得出棒框实验误差平均度数和镶嵌图形测验分数,从而对两者结果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对场 依存性进行性别差异的检验以及对两种测量方法的优异性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统计检验分析,得 出结果为棒框实验误差平均度数和镶嵌图形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93,表示两变量是中等 相关的,而两者之间不相关的双尾检验值为0.192,否定了二者不相关的假设。结论:本实验结果表 明男女在场依存性上存在差异性;同时讨论使用棒框仪得到的数据是较好的实验指标及其原因,以 及在实际生活中,了解认知方式在生活及工作中可以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棒框仪镶嵌图形心理分化场依存性场独立性 引言 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所习惯采用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外在参照还是依靠身体内 在参照倾向。在实际生活中场依存性大小还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差异。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是不 同的,认知能力是由水平产生差异的,认知风格则没有。因此场依存性大小不存在孰好孰劣的 问题。最早致力于认知方式的研究并在许多领域做出开拓性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 (Herman A, Witkin,1916-1979).20世纪30年代,他在做空间定向和垂直知觉的经典实验研 究时,发现了认知方式的场依存性—场独立性问题。他在身体顺应测验,框棒测验和转屋测验 中对身体进行垂直定位时误差也较小;反之,被试在棒框测验中不能准确的将棒调到垂直状态, 在身体顺应测验和转屋测验中对身体进行垂直定位时误差较大。这说明个体在许多活动中存在 着对外部线索和身体内部线索依赖程度的一致性,在这一连续体的两端分别被称为场依存型和

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觉阈限的影响讲解

心理学实验报告 应用心理学专业 报告题目: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觉阈限的影响作者: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月日

目录 引言 (3) 1 方法 (5) 1.1被试 (5) 1.2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5) 1.3实验设计 (6) 1.4实验操作程序与主要步骤 (6) 1.4.1 棒框实验 (6) 1.4.1.1 实验注意事项 (7) 1.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7) 1.4.2 测定重量差别感受阈限实验 (8) 1.4.2.1 预备实验 (8) 1.4.2.2 正式实验 (8) 1.4.2.3实验注意事项 (10) 1.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10) 2 结果 (10) 2.1 认知方式与重量差别感觉阈限关系的数据分析 (10) 2.2 性别与认知风格关系的数据分析 (11) 2.3 性别与重量差别感受阈限关系的数据分析 (12) 3 讨论 (12) 4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觉阈限的影响 【摘要】本次实验旨在研究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以34名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试,首先使用EP705棒框仪对其认知风格进行测试,而后采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感觉阈限。这些被试中有女生30名,男生4名。分析后结果表明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所测出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阈限的影响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水平。 【关键词】认知方式;重量差别感觉阈限;棒框实验;恒定刺激法引言 本实验是教学实验,旨在锻炼同学们运用EP705棒框仪进行对认知风格的测试能力和将心理统计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的最早研究源于瑟斯顿(L.L.Thourstone),其后,Allport认为它是个人典型或习惯性地解决问题、思考、知觉、记忆等的模式,Tennant认为它是“个体的特征和一贯性的组织和加工信息方式”。现在心理学通用的定义是个体通过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智能因素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积极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从20世纪40年代早期到80年代,是认知风格研究发展的黄金时期,已存在的命名认知风格类型就多达三十多种。Riding等人1991年通过系统地分析人们对于认知风格的描述、对它们的测量方法和它们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以及有关模型间的相关性,将其综合为两个重要的认知风格维度,即整体-分析(Wholist- Analytic)维度和言语-表象( Verbal-Imagery)维度。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就是以整体-分析维度为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认知方式差异 (三).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 1?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认知风格,是个体所偏爱 的信息加工方式。 2?学生的认知方式多样,认知类型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问题情境可能适合不同的认知类型。 (1)场独立与场依存 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 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具有场依存认知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场独立性学生一般偏爱 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场依存性学生一般较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他们对人比对物更感 兴趣。场独立性者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而场依存性者则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 的知觉方式,他们难以从复杂的情境中区分事物的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 另外,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学生对教学方法也有不同偏好。场独立性学生易于给无结构 的材料提供结构,比较易于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反之,场依存性学生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因为他们需要教师提供外来结构,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与讲解 冲动型的学生对问题反应较快,但错误较多;慎思型的学生则反应较慢而错误较少。 场独立型学生不因外界的干扰而对学习产生干扰;场依赖型学生因外界刺激而对学习产 生干扰。 对场独立性的研究对重视个别差异的学校教育有很大的意义。场独立型的学生,较少接 受与人有关的社会讯息,喜欢独立思考,适合学习自然学科;个性偏于理性。 场依赖型的学生较轻易接受与人有关的社会讯息,对社会学科有较大兴趣;个性偏于感性。 (2)沉思型与冲动型 沉思与冲动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信息加工、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沉思型学 生在碰到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 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而冲动型学习者则倾向于很快 地检验假设,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末对问题作透彻的分析就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较快,但容易发生错误。但并非所有反应快的学生都属于冲动型,有的可能是由于对任务很熟悉,或者是思维很敏捷的缘故。 研究发现,沉思型学生与冲动型学生相比,表现出具有更成熟的解决问题策略,更多地提出不同假设。而且沉思型学生能够较好地约束自己的动作行为,忍受延迟性满足,此起冲 动型学生,更能抗拒诱惑。此外,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的差别还在于,沉思型学生往往更易 自发地或在外界要求下对自己的解答作出解释;而冲动型学生则很难做到,即使在外界要求下必须作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备考方式:客观题备考,常考题型为例子反选和定义反选。 这个知识点涉及到3对词汇,我们一一介绍,首先来看一下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人要产生感觉需要两个条件。比如我听到一个声音,首先需要有声音,这是外界刺激,涉及到的是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其次,我必须有听觉,如果我是个聋子,不管声音多大,都听不到声音。听觉指的是机体的感觉能力,涉及到感受性的问题,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其次,我们再来看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那么,是否只要有声音,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呢?不一定。比如,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在20HZ~20000HZ之间。假设我呈现一个15HZ的声音给你听,你会告诉我没有声音,然后我继续增加声音频率,18HZ、19HZ,你还是觉得没有声音,一直到我增加到20HZ 时,你可能会觉得,刚刚听到一点声音。在这个例子里,20HZ就是你的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而你对20HZ的感觉能力就是绝对感受性,指有机体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现在,你已经听到有声音了,我又给你一个新的任务。我给你呈现两个声音,让你来判断两个声音是否一样。其中一个仍然是20HZ的声音,另一个我从21HZ开始逐级增加。当两个声音刺激相差很小时,你会觉得两个声音一模一样。但是随着两个声音频率差别越来越大,在某一个频率的时候,我们假设是25HZ,你会告诉我这两个声音不一样了。在这里,25HZ-20HZ=5HZ就是我们说的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

第三章 感觉、知觉与观察力的培养

第三章 感觉、知觉与观察力的培养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理解感觉、知觉、感受性、感觉阈限、适应、错觉等基本概念,以及感受性的变化形式,掌握知觉的基本规律和培养观察力的方法。 第一节 感觉、知觉概述 一、 感觉、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切高级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保证机体与环境平衡的重要条件。 感觉剥夺实验(Sensory Deprivation),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荷比(D.O.Hebb)等首创的一种试图控制或去除对人的感觉刺激的一种实验方法。 (二)知觉 知觉 (Perception )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人虽然以感觉作为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但都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 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一)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二)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一)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External Sensation) 接受外部刺激并反映外部事物特征,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等。其感受器位于体表。 内部感觉(Internal Sensation ) 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并反映内脏器官的状态。内部感受器主要接受体内各种化学和物理刺激,主要包括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和内脏感觉 (二)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错觉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的基本特性 一、感觉的基本特性及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Sensitivity) 只有当刺激物的作用达到一定强度的时候,才能引起感受器的反应,发放神经冲动引

认知风格差异

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对学习影响很大,值得我们予以重点研究。 一、认知风格的内容 认知风格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指个体在知觉和学习中处理信息的方式; 二是指个体对作业作出反应而使用的各种策略。 西格尔和库柏(1974)所确认和研究的某些认知风格有: (1)注意刺激的整个特征与考察刺激的细节相对; (2)区分刺激为几大范畴与区分刺激为许多小范畴相对; (3)直接的归纳思维与逻辑的演绎思维相对; (4)快速冲动的反应行为与缓慢费力的解题行为相对; (5)客观事物分类的倾向,依据(a)可观察到的特征与(b)功能、时间或空间上的相似性,或与(c)某些共同的抽象特征相对; (6)将自己的认知结构强加于考察对象的结构之上的倾向性与凭考察对象的特征及其来龙去脉而构成自己的知觉的倾向性相对。 每一种认知风格及其变式,都会导致学习结果在速度和精确性方面以及在品质方面的差异。在心理学上用概念速度解释第一个方面,用心理分化解释第二个方面。 二、概念速度的差异 概念速度指人们在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似乎合理的可资选择的学习情境中,决定作出反应的冲动性或沉思性的程度。当面临某一学习情境并出现许多相似答案,但其中只有一个是测验题的正确答案时,在认知上冲动的学生动作迅速,甚至往往未对全部给予的选择检查完毕就能作出选择。相反,在认知上沉思的学生则需审查全部的选择,并在作出选择反应前能仔细考虑每项选择。 一般来说,认知冲动的学生反应快,但易出错。认知沉思的学生则相反。但也有些人既快又准确,有些人既慢又不准确,当然也有人作业反应快,是因为他们熟悉这作业,并不是具有冲动行为风格。 概念速度受许多因素影响,但父母的榜样作用与家庭的社交活动明显地影响一个人的概念速度。概念速度不一定影响学习效果,因为学习的成功,是由使用的策略同作业本身的要求的吻合性决定的。因此对教师来说,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而不必强行改变它。对那些缺乏有效学习认知风格的学生,要为他们提供掌握较有效的解题技能训练。例如,梅辛鲍姆和古德曼(D.MeiehenbanmandJ.Goodman,1971)在一项成功实验中,训练迅速但不准确的反应者自言自语以便指导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行为。教师首先边示范边讲解怎样一步一步地完成作业,然后要学生自己完成同样的作业,而教师从旁给予出声的指导。接着师生分别一边完成这一作业,一边自己进行出声的指导,最后当获得连续的成功后大声的自我指导便变成轻声低语,而后变成默默自语。实验的意图是通过教师明确指导示范和学生自我指导的实践,训练冲动而又粗心的学生得以有条不紊地、细心地进行学习或解决问题。 三、整体性知觉方式和分析性知觉方式 心理分化,是指人在知觉中选出特征的方式,也就是整体性知觉方式与分析性知觉方式。具有整体性知觉方式的人,很难从包含刺激的背景中将刺激分辨出来。他们的知觉易受错综复杂背景的影响,如在他们熟知图形的背景上添加一些纵横交错的线条,他们就可能感到难以认出这个熟知的图形。而具有分析性知觉方式的人,其知觉较稳固,不易为背景变化而改变,他们总是把观察的刺激同背景区分开。在同他人的接触中也善于分析,不被个人感情左右。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