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误读
中外文化在交流中误读对方的例证
中外文化在交流中误读对方的例证误读这一概念原本用于描述阅读活动中的某种现象,通常在两层意义上被使用:一种是本意,英文表述为“misread”,释为“read and interpretwrongly”,意指在阅读活动中错误的或者不正确的理解和解释。
很显然,这里的误读就是错误。
另一种理解则把误读看作是对作品本文的创造性背叛。
这种误读尽管可能是对作者原意的背离,但却是一种“创造性背离”。
但把这一概念引入到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领域,考察人们在接受和理解异质文化时的反应,或者说处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时,我们会发现,同样存在着消极的与积极的误读现象。
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精神传统及其独特的规定性特征,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主体,作为他者的文化主体并不是沉默无声、可以任由人随意解释的,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如果无视别国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背景,就有可能出现完全错误的理解。
下面我就简单分类谈谈中外文化在交流中误读对方的例证一、对文化基本内容的误读18世纪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化发源于古代埃及文明。
又如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特定历史背景之下,一些西方知识分子对中国的“文革”所产生的乌托邦想象,17、18世纪,启蒙主义思想家将中国视为理想的“乌托邦”库藏,作为文明象征的典范或乌托邦,中国形象首先发挥了巨大的参照系的功能,许多启蒙思想家都拿有关中国的材料来比照批判欧洲社会。
另一方面,中国的这个典范或“乌托邦”还对启蒙思想家的社会改造方案起到示范作用,成为激发、刺激欧洲文明走向进步的一个精神动力。
,这些显然都属于对另一文化产生的背离其基本内容的误读。
二、受自己主观动机的支配而对异质文化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造,属于有意识的误读。
例如,欧洲的耶稣会教士来到中国,为了达到证明和传播天主教义的目的,他们在译介中国文化典籍时就会有意识地运用基督教文化观念来加以曲解和附会,比如著名的“以耶释儒”模式。
再如,众所周知,近现代中国思想和文学借鉴和吸取了很多西方成果,由于这种借鉴发生在特殊的半殖民历史背景之下,因此民族自强就成为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学的一个深层的意识原动力,在此基础之上的思想启蒙和文学实践在援引外来文化资源时都往往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中西方文化误读案例
中西方文化误读案例一、礼貌与谦逊中西方文化对于礼貌和谦逊的理解有所不同,这常常导致误读和误解。
在中国文化中,谦逊是一种美德,人们常常强调自谦和低调。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权利和自主,人们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自我推销。
因此,当中国人以谦逊和低调的方式表达自己时,西方人可能会觉得他们缺乏自信或者不够自信,而当西方人强调自己的优点和成就时,中国人可能会觉得他们自负和不谦虚。
二、时间观念中西方对时间的理解也存在差异,这导致了一些误读。
在中国文化中,时间的观念相对灵活,人们更注重人际关系和人情味。
因此,约会或会议常常会有一定的弹性,迟到几分钟是常见的。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被视为非常宝贵的资源,准时和遵守时间表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当中国人在约会或会议上迟到时,西方人可能会觉得他们不尊重对方的时间,而当西方人过于强调时间时,中国人可能会觉得他们过于注重事务和时间,缺乏人情味。
三、身体接触中西方对身体接触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这常常导致误读。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身体接触较为保守,普遍不喜欢和陌生人有太多的身体接触。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开放,习惯于和朋友之间有一定的身体接触,例如握手、拥抱等。
因此,当西方人习惯性地和中国人握手或拥抱时,中国人可能会感到不适和尴尬,而当中国人拒绝身体接触时,西方人可能会觉得他们不友好或者冷漠。
四、饮食习惯中西方的饮食习惯也有所不同,这导致了误读和误解。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通常会分享一些菜肴,大家共同品尝。
并且,人们习惯用筷子进食。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每个人通常会点自己的菜,享用自己的食物。
并且,使用刀叉进食是常见的。
因此,当中国人习惯性地把菜肴夹给西方人尝试时,西方人可能会觉得他们侵犯了自己的个人空间,而当西方人拒绝尝试中国菜时,中国人可能会觉得他们不够开放或者不尊重自己的文化。
五、言语间接性中西方文化对于直接与间接的言语表达也存在差异,这导致了误读和误解。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常使用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以避免冲突和尴尬。
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
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文化、吴文化(一)“文化”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及世俗对“文化”一词的误读“文化”一词,在不同的场合其涵义是各不相同。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古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
“他这个人真有文化”,是指某个人因为丰富的学识所透射出来的某种卓然不群的文化品味。
可见,“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当不确定的。
世俗对“文化”一词的误读1、等同于学历。
如,我文化不高,只读到小学五年级;学历证书,约定俗成地称为“文凭”——文化程度高低的凭证2、等同于素质。
如,这人随地吐痰,太没文化了。
3、等同于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及业务部门所涉及的业务工作。
如认为文化就是文化部门(国家文化部、各省文化厅、各市文化局及基层文化馆等)所涉及相关工作(剧目创作、剧团演出以及群众文化演出等)。
(二)中国古代对“文化”一词的理解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文化”,指的是“文治教化”,与没有教化的“野蛮”形成对照。
在“教化”的手段上,强调用诗书礼乐教化世人,而与以武力平服的“武功”相对。
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三)中国近代学者对“文化”的阐释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四)国外学者诸多的文化定义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
(五)现今通行的理解及定义文化指的是区域人群自古以来在这一区域创造出的与自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的、精神的成果总和。
(六)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系,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性的东西。
文化的消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真正消亡。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刻意地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在强势文化的打压、侵蚀面前。
(七)“吴”的释义1、大言,即大声说话《说文解字》:“吴,大言也。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一、文化误读的起源翻译活动中的文化转向在20世纪70年代时,就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文学翻译中,学者们的课题主要是研究文化信息是否能得到准确的传递。
在交流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碰撞与冲突,主要是因为存在客观的文化差异性,因此,就涉及到了文化误读的理论研究课题。
想要忠实的表达出本文的涵义和文化意义,就必须正确的理解和阅读作品中包含的文化信息。
文化误读主要来源于诗学误读。
文化误读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主要是因为西方理论思潮的引进。
同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者都对它毁誉参半,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客观的现象。
有学者认为,其理论概念应采取合理、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这样学者们在谈论误读时,才不会对其草率而论,莫衷一是。
在最初的阶段,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正式提出了“误读”的文学理论术语。
在这本书中,哈罗德•布鲁姆还提出了“诗学误读”理论及“这种误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校正,但实际上必然是一种误泽”。
随后,误读在西方国家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和概念。
其与文学理论上的误读有一定的区别,在翻译学科中研究的文化误读是属于狭义的误读,只限于文学翻译中对文化信息存在偏离的理解与表达。
如果误读的绝对性和合理性太过于注重,那么翻译的严肃性与科学性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二、文化误读的误读性质当前文化文章在进行分类文化误读时,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是最常见的划分类型。
有的学者认为:无意识误读主要是受制于客观的原因影响,有意识误读则是和它相反的原因。
有意误读和无意误读及为自觉性误读和非自觉性误读。
通过文学翻译的实际实践,有学者认为,结合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表现,还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文化误读类型,主要是:理解性误读和目的性误读。
理解性误读、目的性误读和有意误读、无意误读进行相比较,理解性误读和目的性误读更能把文化误读形成的机制全面的体现出来。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DANGDAIJIAOYANLUNCONG2016年10月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韩娜娜(安阳学院河南安阳455000)一、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郑海凌在《文学翻译学》中给“文学翻译”归纳了一个定义,即文学翻译是艺术化的翻译,是译者对原作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审美的把握,是用另一种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完整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
从“把握”到“再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译者的翻译过程,而文化误读恰恰就产生在这个过程之中。
文学翻译的过程,首先便是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审美特征、艺术手法等进行准确的把握。
在译者的理解与原文作者达成一致之后,译者便要思索如何运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去表达原文读者的创作意图。
这种思索以及接下来的翻译行为实际上就是译者对原文本的再一次创作,这个“二次创作”过程便会携带译者本民族的文化特性。
1.译者的理解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具有形象化、民族化、个性化、典型化等特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个复杂丰富的文本。
在翻译行为中,译者首先是作为读者进入到原文本中的,他对文本所进行的首要任务不是翻译,而是理解。
理解的关键在于“视界融合”,即文本视界与读者视界的融合,或文本视界与解释者视界的融合,在这个理解过程中,误读也就产生了,最终误读会随着译者的语言进入到译文中去。
因此误读首先是针对理解而言。
在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图式文本。
作者把原语文本呈现在译者面前,译者通过纯文字的转换与逻辑的推理,对照已存在的知识建立一个图式文本,然后把它转换成译语文本。
在这个推理过程中文化的参与不可或缺。
翻译的前提是文化的共性,翻译的陷阱是文化的异质性。
不同的译者,由于认知结构中的文化图式不同,对同一文本可能产生不同层次的理解甚至误解。
中国人看到“银河”的字样时,其文化图式反映出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而西方人看到MilkyWay时,他们的文化图式中可能会浮现赫拉的乳汁或通往宙斯宫殿的乳白色道路等景象。
试述文学翻译中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作业:试述文学翻译中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翻译中的文化误读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事实存在,无论是无意误读还是有意误读,都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应正视文化误读与误译,了解其消极影响和积极作用。
趋利避害,促进翻译质量的提高和文化间更好的理解与沟通。
误读和误译不利于跨文化交流。
误读、“曲解”、“误解”甚至“改变”原作,导致文学传播中部分信息的扭曲和丢失,使译文读者看不到源语文化的真相。
例如本世纪30年代,中国学界有人讨论哈姆雷特的“孝”与“不孝”的问题,应该说就是翻译造成的后果。
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为了互相了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果翻译中出现“误读”,那么交流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
因此,任何一位译者都应尽量避免翻译中的误读。
但是文化间的相互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误读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只能在不断的误读中,揭示作品的本真。
斯坦纳说:“在翻译史上,幸运的误读,往往是新生命的源泉。
”误读在文化发展中也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它使外国文学作品很容易在本国传播,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其中林纾的译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另外误读赋予文本新的意义,丰富原作的内容,重新发现原作的价值,甚至“创造”出文学名家,像茅盾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以及寒山诗在美国五六十年代的风靡等等。
有时,误读是由于译者自身文化的历史需求造成的,因而,误读还能促进本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
文化误读是文学翻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正确认识文化误读对文学翻译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误读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帮助我们认识外国文学是怎样通过本土文化的“过滤”来传播并产生影响的。
作为译者,我们应该加强自己的语言与文化能力,在翻译中尽量减少误读带来的弊端,不断提高跨文化翻译的水平。
张西平:坚定文化自信 正确看待误读
古建家园-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张西平:坚定文化自信正确看待误读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
与此同时,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存在偏差、误读的现象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针对文化误读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张西平、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原文化参赞尹亚利、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石嵩。
记者: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日渐频繁,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此过程中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文化误读,这些误读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张西平:文化误读分为负面误读与正面误读。
负面误读有两种,一是西方传统的意识形态对中国崛起的不习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中国,这种所谓的误读其实是一种文化偏见;二是民众的误读,他们站在自己国家立场上来看我们的时候,也会从负面来解读,比如个别国家对中国人不信教感到很敏感、不理解,此类误读并不属于意识形态性的,而是根据自己的宗教信仰来看另一个文化时所产生的。
正面误读是指对中国文化做过分夸奖的解释。
解读之人因为本国家存在一些问题,故而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表面上看是对中国进行赞扬,实际上是要通过赞扬中国来批评自己国家的政府,这样的误读对中国文化实则是一种夸大。
尹亚利:当前国际上出现的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误读有所不同。
一种是对我们传播的中华文化内容的误读。
提到中国文化,很多外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功夫、中餐,既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更缺少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认知。
一种则是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本身的错误解读。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力度加大,一些关于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观点有所抬头,认为有可能出现文化上的“修昔底德陷阱”。
记者: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张西平:不同的文化相遇之后,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传统对另一个文化做出解释,这是造成文化误读的主要原因。
翻译中文化误读产生原因
翻译中文化误读产生原因的研究摘要: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现象的产生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因此,对其原因的探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影响译者的多种因素入手,探究误读现象产生和出现的原因。
文化误读映射出不同历史背景下译者对不同伦理模式的遵从,从中揭示出译者主观伦理观念的动态变化和译者自觉意识的增强对于误读的产生影响巨大。
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07-0000-02科学技术以及文化的发展,使得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此各种文化和语言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
可以说,世界正处于跨文化交流的潮流中。
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碰撞冲突与融合吸收的过程。
而语言却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语言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社会的文化”。
因此,西方翻译理论家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转换。
所以在这个转换与融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文化误读。
,往往很难摆脱自身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总是根据自己熟知的一切进行选择、切割和解读。
这种现象就是文化误读。
翻译作为涉及多种文化因素的语言活动,难以避免文化误读的产生,可以说,文化误读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这种必然性体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因为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忽视或无视文本的时空和视角去解读、传释文本,因而译文会产生多层面的误读。
由此可见,文化误读已经成为翻译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因此对于文化误读的研究也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深入地了解和分析误读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文化误读的因素同样也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对于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政治倾向所引起的误读。
翻译总会受到特定语境下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由于译者将他自身的政治倾向带入文本解读中,文本阅读便难以超脱政治,从而使得文学文本具有阶级性和政治性,甚至将翻译文学作为政治革命和政治斗争强有力的武器。
这样的“政治阅读”在晚清的小说翻译中尤显突出。
例如:(1)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最早是1903年由苏曼殊翻译题为《惨世界》。
文化误读的概念
文化误读的概念引言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共同的、群体性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合。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和理解上常常产生误读,这种误读被称为文化误读。
本文将探讨文化误读的概念、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原因分析语言障碍1.说话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表达观点和意图时,语言的运用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英语中的直接表达在某些文化中被认为是冒犯或无礼的行为,导致了误读的产生。
2.语义差异:不同的语言可能存在词义上的差异,同样的词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这种语义差异容易导致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
社会习俗差异1.礼节和礼仪: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礼节和礼仪,在跨文化交流中容易引发误读。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拒绝他人的邀请是一种礼貌的表达方式,但在其他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不友善或不尊重。
2.时间观念:不同文化对待时间的态度和管理方式也不同。
一些文化注重准时和高效率,而另一些文化则更加注重人情味和灵活性。
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时间观念的差异也容易造成误读。
价值观差异1.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的宗教信仰对价值观念有深远影响。
一些行为在一个文化中被认为是正常和合理的,但在其他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不可接受。
这种差异引发了文化误读的产生。
2.社会结构和角色:不同文化对待社会结构和角色的态度和看法也有所不同。
在某些文化中,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被重视,而在其他文化中,集体主义和责任感更为重要。
这种差异容易导致误读。
影响及解决办法影响1.交流障碍:文化误读会导致交流的困难和严重的误解,进而影响跨文化合作和发展。
2.情感冲突:误读可能会导致情感冲突和误解,为文化之间的友好关系带来困难。
解决办法1.提高文化意识和教育:通过加强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对文化误读的预防和解决能力。
2.跨文化培训:提供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培训,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文化差异。
3.建立友好关系:建立和谐、友好的跨文化关系可以减少误读的发生,增加相互理解和信任。
中西方文化误读案例
中西方文化误读案例
【案例一】
背景:在一个国际交流会上,中国学生小明和美国学生John进行了一次跨文化交流。
他们在交流中不慎发生了误会。
情景1:
小明:你好,John,听说你最近去中国旅游了?
John:是的,我去了上海和北京。
我还是觉得西方城市更好。
小明:哦?那你为什么觉得西方城市更好呢?
John:西方城市更现代化、发达,而且人们也很自由,很开放。
小明: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中国的城市不现代化吗?中国人不自由吗?
情景2:
小明:我看到你穿着中国的传统服装,很奇怪呢。
你是在干什么?
John:我喜欢中国的文化,觉得中式服装很酷。
小明:可是你并不是中国人,穿着中式服装是否有点不合适呢?
误解分析:
在情景1中,John的表述中暗含了西方城市更自由开放的观念,这与中国的政治、社会制度有所冲突,因此小明对此产生了误解。
John并不是在贬低中国,只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由于他没有给出具体的比较对象,导致了误读。
在情景2中,John对中国文化的崇拜和喜爱使他选择穿着中式服装。
小明对这个行为感到奇怪并提出了疑问。
这是因为在中国,穿着传统服装通常是出于特定的场合和身份,对于非中国人来说,穿着中式服装可能被视为不适当或缺乏尊重。
教训:
这个案例展示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误读和观念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应该更加强调对方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表达个人观点时要更加清晰明确,避免产生误解和冲突。
文化误读的积极案例
文化误读的积极案例
“XXX人文对话”是XXXXXX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科交叉平台发起并打造的学术对话平台。
其创办初衷在于依托XXXXXX大学百年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充分利用XXXXXX大学在文、史、哲、艺术等人文学科的优势,力求打破学科间的藩篱,通过学科间平等、自由、开放的对话交流,实现思想的汇聚、融合、碰撞、创新,推进人文学科的时代性发展。
这既是XXXXXX大学建设“双一流”学科的必然要求,更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北师大作为国家人文学科重镇理当承担的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
在这一前提和初衷下“XXX人文对话”首期活动提出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误读’”这一主题。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既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社会、人民做出的主动选择。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误读”是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
它的产生既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又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既涉及语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多层面的理论探究,又可对当下的文化传播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引。
在这一议题下,八位发言人分别从各自关注的领域和学科出发,给出了不同视域下的观察和理解。
主题发言之外,与会学者之间还展开了热烈讨论,不同学科互相激发、交叉、延伸,促进了人文学科的相互渗透、共同进步。
文学翻译与文化误读
文学翻译与文化误读杨松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误读;误读理论;接受美学摘要:文学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有许多制约因素,难免会出现误读现象。
因此文化误读成了文学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从误读理论和接受美学两个方面阐述了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理论基础,然后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成因及表现,再后分析了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最后指出应慎重对待误读以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世界文学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06)06-0175-04收稿日期:2006-09-18作者简介:杨松芳(1970-),女,辽宁沈阳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外语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学与文化和翻译理论与实践。
社会科学家SOCIALSCIENTIST2006年11月(第6期,总第122期)Nov.,2006(No.6,GeneralNo.122)20世纪80年代后期,翻译研究,尤其是文学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的转向。
也就是说,从单纯的语言学层面的翻译研究转向了对文化的关注。
那么文化误读就成了文学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到底什么是误读呢?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接下来本文将逐一探讨。
一、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理论基础1.“误读”概念及其理论内涵“误读”是阅读学中的一个术语,本义是指偏离阅读对象本身意思和内容的误差性阅读。
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就把读者对某一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分为“正读”和“误读”。
前者指读者对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的理解与作者的创作本义相符,反之成为“误读”。
[1]关于误读现象,国内亦有其他学者对此做了阐发。
乐黛云教授曾从文化的宏观角度对误读做过如下界定:“所谓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
文化误读的例子
文化误读的例子文化误读的例子1. 中国饮食文化误读•背景: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有很高的知名度。
•误读例子:有些外国人认为中国人喜欢吃狗肉,认为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解释:实际上,在中国,吃狗肉并不是普遍的食用习惯,只有一部分地区的人群才会食用狗肉。
这个误读可能是由于外国媒体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片面报道引起的。
2. 日本礼仪文化误读•背景:日本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有着独特的礼仪文化。
•误读例子:有些外国人误以为日本人见面时要鞠躬,并且认为鞠躬的角度和时间能够显示对方的尊重程度。
•解释:虽然日本人在特定的场合会进行鞠躬,但鞠躬的方式和程度并不是用来衡量对方尊重程度的唯一标准。
此外,对于和外国人的交流,日本人往往会更加注重互动和友好的姿态。
3. 印度手势文化误读•背景: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的国家,有着丰富多样的手势文化。
•误读例子:一些外国人可能会误解印度手势,例如在印度人使用头部稍微颔首时,常被误以为是同意或赞同对方的观点。
•解释:实际上,印度人使用头部稍微颔首的手势是表示在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意见,并不一定代表同意或赞同。
这个误读可能是由于外国人对于不同文化中手势的理解差异引起的。
4. 西方饮酒文化误读•背景:西方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酒文化,例如法国的葡萄酒文化和英国的下午茶文化。
•误读例子:有些外国人可能会将西方国家的饮酒文化与酗酒行为等同起来。
•解释:虽然西方国家中有些人有酗酒问题,但绝大多数人对于饮酒有着适度和礼仪的要求。
西方国家的饮酒文化注重品味、搭配和享受,而非纯粹的过量饮酒。
5. 伊斯兰教文化误读•背景: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特点。
•误读例子:一些外国人可能会将伊斯兰教与恐怖主义等等联系起来,认为伊斯兰教信徒普遍具有极端思想。
•解释:实际上,伊斯兰教的信徒大部分都是和平主义者,尊重生命和他人。
恐怖主义行为与伊斯兰教教义的解释和实践是两码事,不能简单将二者混为一谈。
迪斯尼电影《花木兰》的文化误读研究
声屏世界2021/8“所谓文化误读,指的是在文化交流活动中,人们对于异族的一些文化现象所做出的与该民族截然不同的特殊解读”,[1]文化误读是伴着跨文化传播而存在的。
随着全球化趋势加深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影视媒介逐渐成为各国文化交流和竞争的重要形式,因此,其中的误读现象也较为普遍。
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取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并由众多华人演员参与演绎,虽大量运用中国元素但从深层文化角度看还存在许多误读现象,值得人们深入探讨。
《花木兰》文化误读的呈现形象塑造的夸张变异。
首先,在电影中国版的海报上,画面接近上世纪90年代的设计风格,从当下的审美角度看过于陈旧,土气十足。
其次,在影片中木兰被安排去相亲时腮红浓艳、额头涂黄、眉毛粗黑,夸张了“对镜贴花黄”的妆容,接着出现的媒人脸上的胭脂涂得也十分浓。
而这种外在形象上的丑化在国外影片中也曾出现过,比如美国电影《上气》中满大人的反派扮相、《末代皇帝》中慈禧太后的形象等。
另外,片中木兰在从军前就活泼自由、无拘无束,在媒人面前的举动带有喜剧色彩,并不符合我国温婉的传统女性形象,而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可知,从军前的她应是一个勤劳淳朴、沉默孝顺、端庄善良的少女,这些内在形象也都被迪斯尼进行了主观变异。
中国元素的错误运用。
片中开始的镜头出现了水稻田地和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确实是中国建筑的文化符号之一,但《木兰辞》流行于北朝,水稻田地和客家土楼在当时都是不存在的;木兰故事中人物应是北朝晚期的装扮,但在电影中,木兰相亲时的总体妆容服饰都类似于唐朝女子,皇帝等人的造型装扮也与北朝差别很大,是将历史元素错误地杂糅在一起形成的;还有灯笼、太极、凤凰等,都是刻意凸显出的中国元素,呈现出固定化、简单化的刻板印象。
文化价值的肆意改编。
一、“忠”“孝”意义的曲解。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即臣民对君主的绝对服从,“孝”,即子女对父母的顺从敬仰。
文化误读的例子
文化误读的例子
1. 在西方国家,许多人会将日本的鞠躬礼仪误解为弯腰表示崇敬或讨好对方的行为,然而在日本,鞠躬是用来表示尊重、感谢或道歉的正式礼仪。
2. 在中国,长辈之间会给晚辈红包作为新年或生日的礼物,但是在西方国家,给钱袋子作为礼物被视为不合适的行为,因为在他们文化中这样做被视为贿赂或炫耀财富。
3. 在印度,左手被视为不洁的,因此用左手接受食物、递送物品或触摸他人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然而,在西方国家,没有明确的禁忌,左手使用被视为个人的选择。
4. 在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女性头部和身体的裸露被视为不合适和冒犯的行为,因此穿着过于暴露或不遮盖头部是被禁止的。
然而,在西方国家,允许个人自由选择着装风格,裸露和不遮盖头部被视为个人权利和表达自由。
简论文化误读的定义和分类
文化长廊简论文化误读的定义和分类任宋莎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体系和文化内涵有所不同,因此文化误读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阐述了文化误读的定义和分类,希望能对文化误读现象有较清晰的理解。
关键词:文化误读;改写作者简介:任宋莎(1989-),女,四川阆中人,现任职于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193-01一、简介误读通常被认为是正读的反面,是错误性的阅读或解释,因此误读被认为是错误的阐释行为,这是一种植根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二元范式的看法。
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首次把“误读”用作一种文学批评概念,最初其仅局限于“诗学误读”领域,此后此概念通过理论延伸,扩展到包括翻译研究的其他学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文学和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被广泛关注,出现了“文化转向”,因此有了关于“文化误读”的研究。
二、文化误读的定义不同的文化自然也存在着差异,而且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可通约性,特别是当异质文化之间互动时,文化误读便不可避免。
这些都被诸如历史环境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所制约着,因为文化是“由社会成员共有的信仰信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组成的一个体系……通过社会成员的学习一代代传承下去”(Bates and Plog, 1990),狭义上主要指“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辜正坤, 2007)。
由此可见,从纵向上看,文化具有传承性;从横向上看,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同时,生存在特定的时段的人的理解具有历时性和局限性,倾向于根据自我的视野和前见去理解(Gadamer, 1989)。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文化误读的产生。
在乐黛云和勒•比松所编书《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1995)中,一些中国学者阐释了自己关于“文化误读”的见解。
文化误读
中西方文化误读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狭义上讲,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
“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
“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
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
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理念观,价值观等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差异。
以自已国家的文化背景去看待它国文化,就会造成对它国文化的误读,甚至会闹出笑话来。
下面就例举一些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例子:所有社会都有接触时的问候语,到了另一个国家时,最好先弄清楚什么时候该用相当于“早上好”或“你好”的当地表达方式向人问候。
什么时候可用当地的表达方式来表示非正式的“哈罗”或“嗨”。
英语国家说的“你好吗”只是个问候语,不是个问题,只要礼仪性地回答一声“你好吗”告诉对方你哪儿痛,哪儿不舒服就错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姓名:学号: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化误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摘要]:由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接受者在理解异质文化时,因“文化过滤”而导致的“文化误读”成为了,跨文化文学交流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同文化“模子”之间的文学交流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接受者的语言差异、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还要在“期待视野”中寻找理据。
以此来研究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并看到它们都可能产生的积极误读和消极误读。
[关键词]:文化误读;意向;文化模子;期待视野;关于误读的探讨已有很多,文学研究者早已超越了误读是错误的解读这一粗浅认识,把误读和创新连在一起。
美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布鲁姆(Harold Bloom)的“影响即误读”的观点,认为误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校正”;法国学者罗伯特·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 )在他的《文学社会学》(1987)一书中说:误读是“创造性的背叛”;保罗·德曼在《盲点与洞见》(1971)中也竭力推崇误读。
那么文化误读是怎样产生的呢?曹顺庆教授在《比较文学论》中详细的对此进行了研究,概括而言就是:文化交流活动中由于文化过滤的作用,而导致发送信息的减损和接受者文化的渗入,从而造成影响误差,即文化误读。
文化误读像文化过滤一样是复杂的,是接受客体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的表现。
它分为有意识误读和无意识误读,从其后果来看,可分为积极误读和消极误读。
1无意识误读无意误读往往是由于译者对源语文化缺乏足够了解或受本民族文化背景的制约而产生的。
例如,庞德在译《神州集》时,并不懂中文,对中国的文化也缺乏了解,他的翻译完全建立在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者Fenellosa留下的有关汉诗、汉字的注释和解说的笔记之上。
所以在翻译时,误读了一些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词语。
在译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译成:But you,Sir,had better take wine ere your departure,For you will have no friends about youWhen you come to the gates of Go.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友人去西北边疆的诗,其中“阳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它位于河西走廊,北与玉门关相对。
自汉代以来,一直都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门户,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
在文学作品中,“阳关”被文人骚客反复吟颂,具有了丰富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读者心中“,西出阳关”唤起的是遥远、大漠、悲壮等联想。
庞德把“阳关”误译成“gates of Go”,使该词背后蕴藏的文化意味荡然无存,中西方这种语言上的差异,使英美读者也难以从词汇表面体会到中国读者心中的那份感受。
以上可以说是无意识误读造成的文化丢失,但在实际情况中这种误读恰恰促进本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庞德在《神州集》中翻译的一系列中国古诗,作为反英美诗歌传统的一面旗帜,推动了印象诗派的成长与发展。
在这场跨文化孕育诗歌新芽的运动中,最有趣的地方是它是源于误读的成果。
中国古典诗歌格律严谨,但庞德不懂中文,他无法理解中国古诗在声韵和形式结构方面受到的约束;他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诗歌中的意象,因此对英美意象诗人来说,中国古典诗歌是纯粹以意象为基础的。
有了这种理解,他就引中国古诗为范本,提出英美诗歌要想摆脱传统的种种束缚,必须效法中国古诗;但他绝对没有想到,中国诗歌在中国的文学与文化传统中,事实上受到种种规条的约束和限制。
正因为庞德对中国诗歌传统没有认识,他才能按照自己文化的需求误读误译中国古诗,用以支持和发展他们提出的新诗歌理论。
这正如斯坦纳所说:“在翻译史上,幸运的误读,往往是新生命的源泉。
”误读在文化发展中也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它使外国文学作品很容易在本国传播,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其中林纾的译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另外误读赋予文本新的意义,丰富原作的内容,重新发现原作的价值,甚至“创造”出文学名家,像茅盾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以及寒山诗在美国五六十年代的风靡等等。
有时,误读是由于译者自身文化的历史需求造成的,因而,误读还能促进本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
价值观念的不同,也会造成文化误读现象的产生。
在中国,龙被赋予了“吉祥”、“高贵”、“皇权”等涵义,但在西方“dragon”的意象则与“龙”大相径庭。
英语词典对“dragon”的释义是“一种想象的有翼、能喷火、蜥蜴状的巨大怪物”。
在《圣经》和英语文学作品中“dragon”是魔鬼和罪恶的象征,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是一种恶兽,最终总是被英雄杀死。
迪斯尼电影《Mulan I》中“中国龙”被换成了“蜥蜴”的形象,这显然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文化意向。
这也正说明了中国龙在西方世界还是一个未曾读懂的信仰。
人们在接触异质文化时,往往很难摆脱自身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总是根据自己熟识的一切进行选择、切割和解读。
误读被视为文化交流中的壁垒,但跨文化交流往往是伴随文化误读进行的。
这正如“misunderstanding”由前缀“mis”(错误)加上“understanding”(理解)构成的。
2 有意识误读在文学翻译中,有些误读是主体文化和译者有意选择的结果。
译入语文化由于本身的发展需要,对源语文化的某些层面加以强调,另一些层面加以弱化或忽视。
第一,消除原语意象与译入语意象之间的文化冲突。
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当原语意象与译入语意象发生冲突或是不太契合的时候,译者就要进行比较与选择,甚至改变原文意象,其结果往往就是我们看到的创造性叛逆。
“红色”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阳光、幸福、热烈、繁荣、运气等,在现代则更具有革命的意义,而在英语中则缺少这些象征的意义,更多是与暴力和流血相联系。
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就意识到这种文化冲突,在很多情况下他都采取了有意误读的做法,进行了创造性叛逆。
如贾宝玉的“怡红院”就成了“Green Delights”,“怡红公子”就成了“Green Boy”。
再如,,“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所指意义并无实质上的差异,但在内涵意义方面有时却相差甚远。
英语中的“You are a lucky dog”译为中文是“你是一个幸运儿”,“too old a dog”译为“上了年纪”。
这样,虽然所表达的语义相当,但英语中所内含的幽默感在通顺达意的译文中已经消失了,dog一词在原文中所体现的形象、风趣和幽默的语言特色也随之不复存在了。
第二,关照译入语读者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这是从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那儿借用的术语。
它是指“作品在读者心中要求引起的美感需要,无论是全新的还是传统的”。
按照法国比较文学大师布律奈尔的说法,“期待视野”是真正的“过滤器或筛选机”。
从这个意义上看,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伴随着“误读”就是必然的,不可回避的。
今年3月15日,温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中外记者会上的翻译张璐,正是凭借着中西合璧的智慧,引起了人们对她的普遍赞扬。
其间温总理引用了《离骚》诗句:“亦余心之善兮,虽九死岂犹未悔”。
张璐译文为: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near to my heart,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直译为: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决不会后悔。
张璐正是把中国汉语中的“九死”翻译成“thousand times”(上千次),考虑到了西方文化中的“期待视野”,这样的翻译很地道,也很容易被外国记者所理解。
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向本族语读者介绍外国文学或向外国读者介绍本民族的文学。
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本不知道译文读者是谁,因此,他只能对潜在的读者的“期待视野”进行预测,目的是要让译文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融合。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译者必须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审美情趣,甚至政治环境,决定翻译的战略战术,有时不得不对原文进行“歪曲的重构”,造成偏离原作的“误读”。
当然,有些有意误读是译者运用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去衡量异质文化造成的,这必然会造成文化传播的偏差。
20世纪30年代,《简·爱》被译入我国,1935年12月伍光建从英文文本节译的《孤女飘零记》就是其中一种译本。
当时对外国文学的引进不仅仅以研究外国文学为目的,主要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评价作品并不被译者重视。
伍光建译本有一个极短的序言,针对作品的评价只有一句:“此书于描写女子爱情之中,同时并写其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气概,为女子之最高人格。
”这是20世纪30年代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有代表性的评价,它关注的是女子爱情及人格两个非常现实的方面,为以后关于《简·爱》的批评定下了基调。
以后近70年内,在各版本《简·爱》的译者序里不难发现,每个译者序里几十年不变的评价是关于对宗教虚伪性的批判,妇女要求独立的诠释。
直到2004年,《简·爱》中的精彩片断“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被选入上海市中学语文课本的“爱情如歌”单元,其中体现的不仅是爱情,更多是人的自尊、自重的人格力量,成为对学生的一种人生观的教育。
美籍华人叶维廉教授在《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一文中指出“文化模子的歧异以及由此而起的文化的模子的歧异”是比较文学研究者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文化在不同的文化模子中穿梭产生变异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导致文化产生变异原因之中以文化过滤以及因它引起的文化误读最为突出。
所谓文化模子,即以某种价值为原则为根据形成的历史生活传统。
这又让我想起了由梁家辉和蒋雯丽主演的电影《刮痧》,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别人种了九千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打一声招呼摘来便吃,当人家制止时,他不但不听劝阻,而且还大打出手毁了人家的桃园。
别人辛辛苦苦炼好的丹丸,他拿来就吃,还把主人打得头破血流,临走还毁了人家的制造车间,像这样一个野蛮顽劣的猴子,竟被许大同(梁家辉饰)在电子游戏中描绘成英雄……”。
控方雇佣的美国律师在法庭上这样描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用以证明移民美国的许大同有暴力倾向。
孩子身上刮痧后出的痧,也成了指控许大同实施暴力的有力证据。
在美国这种“文化模子”下,中国人心目中机智、敢于反抗天庭、追求自由的孙悟空,到了美国变成了“不守法”的公民形象;中国传统的疾病治疗方法——刮痧,无论怎样向美国人解释都难以是他们相信,它可以有效排毒、舒筋通络、调整阴阳,“出痧”是刮痧后的正常反映。
至此,许大同真的是百口莫辩,只得放弃孩子的领养权了。
显然,在文化交流中,消除“文化模子”的歧异是不可能的。
那我们应怎样尽量减少“文化模子”造成的误读呢?在《跨文化之桥》一书中乐黛云教授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中说明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过滤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