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

合集下载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分析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分析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分析作者:梁艳来源:《速读·上旬》2021年第03期◆摘要:随着中外之间文化交流不断深入,文学翻译也已经成为重要交流途径。

但是在文学翻译中经常会出现文化误读的情况,导致文化翻译不够准确。

为此要重点加强对误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效解决文化误读现象,确保文学翻译的质量和水平全面增强。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误读;策略分析在文学翻译活动开展中,需要重点对文化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合理分析。

如果出现文化信息交流不准确,会引发碰撞与冲突,导致客观文化差异问题。

文化误读理论研究需要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准确理解。

翻译文学信息文化误读主要以诗学误读为主。

通过对文化误读进行不同性质的分解,能够增强文化误读的这些问题。

保证对文化误读现象准确把握。

一、文化误读的主要性质(一)选择性引起的目的性误读在文学翻译开展中,如果出现无意识或有意识误读,那么与读者个人思想具有密切关联。

在文化翻译实际中通过对文化误读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能够分为理解性误读和目的性误读文学,文学翻译最主要目的是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需要对原作品进行分析,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水平。

当下语言背景中,寻找与读者共鸣的重要元素,否则就算对原文内容进行完整的表述,但缺乏与读者之间的共鸣,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无法实现翻译的交流传播作用。

译者在阅读中需要自觉或不自觉选择不同模式与原文内容产生理性共鸣。

译者在既定翻译中需要将原文的语言内容进行表达,缩小兩者之间的差异,致使文化误读现象非常普遍。

例如在《围城》中,有很多象征性翻译。

通过送给别人红封套来表示贿赂,在国外为了避免红封套的颜色表达,使读者产生文化歧义,会通过以绿来代替红,因为在汉语中红的意思和英语中的绿色具有明显的相同性,在汉语翻译中充分考虑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使得读者能够更容易接受,但这样的方式会使得原文与文化出现明显的损失。

误读性也会导致语言文化的差异,如果忽略了这一重要前提,其目的性误读就属于理解性误读。

文学文本翻译中“误译的缘由及对策

文学文本翻译中“误译的缘由及对策

文学文本翻译中“误译的缘由及对策[摘要]文学文本翻译是本族文化与异文化的相互交流,“误译”现象在中外文化的传递中无处不在。

从翻译和文化的相渗互动、翻译主体的心理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前理解及意识性心理是造成文学文本翻译中“误译”的根本缘由。

因此,全面关照本族文化与异文化的异同是解决文本翻译中“误译”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文学文本前理解心理缘由策略一、文学文本翻译中“误译”的缘由1、前理解生发的误译翻译本身是一定文化背景中的翻译,我们常说翻译负有“文化传真”的使命,即文化信息的“原汁原味”,但在文学文本翻译这一具体的层面上,绝对的传真是不可能的。

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内特指出:“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其它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

”作为翻译中不可避免的误译,并非是单纯的表面现象,如果将某些误译置于宏观的文化背景下考察,那么它将会向我们揭示更深层的原因。

早期的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伦理价值观,西洋文学与中国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相冲突,但译者为了主体文化认可的目的,对译语进行加工,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如,福尔摩斯在1916年中华版《福尔摩斯全集》中是守法、护法的正义之士,所以有关福尔摩斯吸毒的描写在译成中文时却变成福尔摩斯说:要不是因为身体健康欠佳,精神状态不好,也不会吸毒。

可见,译者为了晚清社会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以鸦片可以止痛为福尔摩斯的行为开脱。

再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忠孝“仁、义、孝”是为人之基本道德准则,所以,严复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对其中提到的哈姆雷特,恐国人不解,处理为“罕木勒特,孝子也”。

虽然译者的创造造成了源语中的某些文化特征部分遗失,但是目的语中的某些文化特征则借此进入。

由于不同的文化沉积和文化传统,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文化的文化特征不可避免地渗入译作,误译的产生便是特定时空下前理解介入的结果。

2、有意、无意的心理生发的误译从审美接受和文学阐释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文学文本翻译中的“误译”分为“无意识误译”和“有意识误译”。

比较文学译介学翻译研究

比较文学译介学翻译研究

比较文学译介学翻译研究一、引言由于翻译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交流的必由之路,以对具有跨越特征的文学关系的研究为己任的比较文学自然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翻译研究。

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翻译研究已发展成为比较文学(译介学)的一个自成体系的、不可或缺的分支。

然而,随着中外翻译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翻译研究究竟应该自成一派还是被视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问题,仍然有很大的争议。

译介学属于比较文学中的媒介学范畴,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

从宽泛意义上来讲,译介学专门研究跨文化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的桥梁作用以及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价值,研究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文化信息失落与变形,研究“创造性叛逆”等问题。

在中国,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很多人对比较文学的认识还不清楚,对于把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联系在一起也表示不可理解。

很多人至今尚未弄清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有何关系,或者说不明白译介学与传统的翻译研究有何区别,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译介学和翻译研究这两门学科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何为译介学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研究。

其意思是指,对文学翻译、翻译文学及其文化层面上的翻译研究,是一种跨文化研究。

也可以说,译介学是对那种专注于语言转换层面的传统翻译研究的颠覆。

严格而言,译介学的研究不是一种语言研究,而是一种文学研究或者文化研究,它关心的不是语言层面上出发语和目的语之间如何转换的问题,而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神等问题,它关心的是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由此可见,比较文学中的译介学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中语言、文字与文学性相结合的部分,主要指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以及文化层面上的翻译研究,也是把翻译作为一种跨语际交流实践所进行的跨文化研究。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一、文化误读的起源翻译活动中的文化转向在20世纪70年代时,就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文学翻译中,学者们的课题主要是研究文化信息是否能得到准确的传递。

在交流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碰撞与冲突,主要是因为存在客观的文化差异性,因此,就涉及到了文化误读的理论研究课题。

想要忠实的表达出本文的涵义和文化意义,就必须正确的理解和阅读作品中包含的文化信息。

文化误读主要来源于诗学误读。

文化误读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主要是因为西方理论思潮的引进。

同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者都对它毁誉参半,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客观的现象。

有学者认为,其理论概念应采取合理、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这样学者们在谈论误读时,才不会对其草率而论,莫衷一是。

在最初的阶段,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正式提出了“误读”的文学理论术语。

在这本书中,哈罗德•布鲁姆还提出了“诗学误读”理论及“这种误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校正,但实际上必然是一种误泽”。

随后,误读在西方国家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和概念。

其与文学理论上的误读有一定的区别,在翻译学科中研究的文化误读是属于狭义的误读,只限于文学翻译中对文化信息存在偏离的理解与表达。

如果误读的绝对性和合理性太过于注重,那么翻译的严肃性与科学性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二、文化误读的误读性质当前文化文章在进行分类文化误读时,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是最常见的划分类型。

有的学者认为:无意识误读主要是受制于客观的原因影响,有意识误读则是和它相反的原因。

有意误读和无意误读及为自觉性误读和非自觉性误读。

通过文学翻译的实际实践,有学者认为,结合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表现,还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文化误读类型,主要是:理解性误读和目的性误读。

理解性误读、目的性误读和有意误读、无意误读进行相比较,理解性误读和目的性误读更能把文化误读形成的机制全面的体现出来。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DANGDAIJIAOYANLUNCONG2016年10月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韩娜娜(安阳学院河南安阳455000)一、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郑海凌在《文学翻译学》中给“文学翻译”归纳了一个定义,即文学翻译是艺术化的翻译,是译者对原作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审美的把握,是用另一种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完整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

从“把握”到“再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译者的翻译过程,而文化误读恰恰就产生在这个过程之中。

文学翻译的过程,首先便是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审美特征、艺术手法等进行准确的把握。

在译者的理解与原文作者达成一致之后,译者便要思索如何运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去表达原文读者的创作意图。

这种思索以及接下来的翻译行为实际上就是译者对原文本的再一次创作,这个“二次创作”过程便会携带译者本民族的文化特性。

1.译者的理解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具有形象化、民族化、个性化、典型化等特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个复杂丰富的文本。

在翻译行为中,译者首先是作为读者进入到原文本中的,他对文本所进行的首要任务不是翻译,而是理解。

理解的关键在于“视界融合”,即文本视界与读者视界的融合,或文本视界与解释者视界的融合,在这个理解过程中,误读也就产生了,最终误读会随着译者的语言进入到译文中去。

因此误读首先是针对理解而言。

在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图式文本。

作者把原语文本呈现在译者面前,译者通过纯文字的转换与逻辑的推理,对照已存在的知识建立一个图式文本,然后把它转换成译语文本。

在这个推理过程中文化的参与不可或缺。

翻译的前提是文化的共性,翻译的陷阱是文化的异质性。

不同的译者,由于认知结构中的文化图式不同,对同一文本可能产生不同层次的理解甚至误解。

中国人看到“银河”的字样时,其文化图式反映出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而西方人看到MilkyWay时,他们的文化图式中可能会浮现赫拉的乳汁或通往宙斯宫殿的乳白色道路等景象。

浅析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规避方法

浅析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规避方法

浅析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规避方法作者:殷淑文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年第14期摘要:由于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文化的误读也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带来的冲突与碰撞,就必然会影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结合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探讨处理文化误读现象的规避方法,以期为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一些有效可行的方法,以此来更好地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误读规避方法一、引言从本质上讲,翻译活动本身就是文化交流过程中冲突与融合的结果。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集中体现了人类文化交流中的阻滞点和冲突之处。

那么,如何才能冲出误读的重围呢?文学翻译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增进民族之间的理解,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因此,在文化融合的宏观环境下,“语言的归化,文化的异化的统一”就成了决定文学译本在译语环境里“能否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关键策略”。

笔者根据文化误读的生成原因和具体表现,将其划分为理解性误读和目的性误读两种类型,并参照上文提出的总体策略,以《红楼梦》的霍克斯和杨宪益两个英译本中的文化误读现象为例(以下简称霍译本、杨译本),根据其具体的形成原因着重从文化层面上来分析探讨规避误读的方法。

二、避免理解性误读理解性误读的形成原因比较简单,是指由于译者受自身社会文化阐释体系的制约和对源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而对源语文本文化形成的语言层面上的理解性误差。

例一:(贾宝玉)忽又思及贾琏惟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

霍译本:Jia Lian who never considered anything but his own pleasure would certainly know nothing about the scientific preparation of cosmetics.杨译本:Chia Lien’s only interested in sex but has no consideration for girls.此例霍译本中出现的文化误读属于典型的理解性误读,原句中的“脂粉”并非是指女性化妆用品,而是用来借指使用这些化妆品的女性。

试述文学翻译中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试述文学翻译中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作业:试述文学翻译中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翻译中的文化误读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事实存在,无论是无意误读还是有意误读,都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应正视文化误读与误译,了解其消极影响和积极作用。

趋利避害,促进翻译质量的提高和文化间更好的理解与沟通。

误读和误译不利于跨文化交流。

误读、“曲解”、“误解”甚至“改变”原作,导致文学传播中部分信息的扭曲和丢失,使译文读者看不到源语文化的真相。

例如本世纪30年代,中国学界有人讨论哈姆雷特的“孝”与“不孝”的问题,应该说就是翻译造成的后果。

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为了互相了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果翻译中出现“误读”,那么交流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

因此,任何一位译者都应尽量避免翻译中的误读。

但是文化间的相互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误读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只能在不断的误读中,揭示作品的本真。

斯坦纳说:“在翻译史上,幸运的误读,往往是新生命的源泉。

”误读在文化发展中也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它使外国文学作品很容易在本国传播,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其中林纾的译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另外误读赋予文本新的意义,丰富原作的内容,重新发现原作的价值,甚至“创造”出文学名家,像茅盾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以及寒山诗在美国五六十年代的风靡等等。

有时,误读是由于译者自身文化的历史需求造成的,因而,误读还能促进本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

文化误读是文学翻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正确认识文化误读对文学翻译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误读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帮助我们认识外国文学是怎样通过本土文化的“过滤”来传播并产生影响的。

作为译者,我们应该加强自己的语言与文化能力,在翻译中尽量减少误读带来的弊端,不断提高跨文化翻译的水平。

论比较文学翻译研究

论比较文学翻译研究

论比较文学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翻译研究:跨文化交流与文学传播的重要途径关键词:比较文学,翻译,研究,跨文化交流,文学传播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世界文学的快速发展,比较文学翻译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不仅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还涉及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

本文将概述比较文学翻译研究的现状、方法、成果与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意义和方向。

文献综述近年来,比较文学翻译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文学作品在跨文化语境下的传播与接受、翻译的创造性与忠实性、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与对策等问题。

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对比较文学翻译的动态过程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以及缺乏对翻译实践中多元文化的等。

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翻译研究通常采用文本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

文本分析翻译文本的内在特征、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译者的主体性等;比较分析则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及其翻译,揭示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与共性;历史分析则探究翻译历史的发展演变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成果与不足研究成果方面,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与实践经验。

通过对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碰撞与融合、译者的身份认同以及读者接受等问题的探讨,该研究为跨文化交流与文学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不足,如对比较文学翻译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以及缺乏对翻译实践中多元文化的等。

结论比较文学翻译研究是跨文化交流与文学传播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关键词、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成果与不足以及结论等方面对比较文学翻译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

尽管该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有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未来研究应加强对比较文学翻译的动态过程和复杂性的认识,翻译实践中多元文化视角的介入,以及拓展对新兴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比较文学翻译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文学传播提供更多启示与实践指导。

解析比较文学中的翻译与误读

解析比较文学中的翻译与误读

解析比较文学中的翻译与误读作者:王维维王威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第01期[摘要]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工具,对于文学翻译来说,翻译不光是语言的翻译,也是文化的翻译。

不同文化间的文学翻译很容易出现误读。

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经常发生,文化误读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为民族文化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比较文学;翻译;误读[中图分类号]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1-0193-02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1.090 [本刊网址]http://翻译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行为之一。

翻译本身决不是一种纯技术性的操作,特别是文学艺术方面的翻译,它是给定条件的再创造。

西方将翻译诙谐地称作“创造性的叛逆”,这话诠释出了翻译的本质问题,也就是人们通过所接受的译作已不能完全把握它的原物,人们总是通过种种“误读”来重构作品。

人类的世界一直处在交流之中,人类历史上众多个民族之间的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融合。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域当中,最初针对翻译的深入研究较少,基本上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翻译只是被作为一种工具,使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直至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才出现论文较为深入的针对翻译的研究。

从此翻译就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而是成为了一种人们研究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的途径。

人们发现了在翻译的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研究的价值,于是关于翻译研究的论文、书籍等愈来愈多,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其中比较文学翻译的研究就是百花齐放中的一朵奇葩。

一、比较文学中的翻译与误读所谓文化误读,就是在解读另一种文化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或多或少片面地甚至错误地理解他种文化,也指由于主体文化的需求或主观动机的支配,对异文化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造,使其更符合自身的需要,更易与本土文化相融合。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文学误读现象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文学误读现象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误读现象汉教六班李若文 20110511449比较文学中的误读,是指接受者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时出现的差异性阐释。

岳黛云先生认为:“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读。

所谓误读,就是指把文化看成文本。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文学误读中的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

文学作品的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民族文学传统的沉积,而语言的差异又使得要在目的语中重现原语作品的形态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中国的五律、七律、词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瑰宝,特别是其工整的对仗、铿锵的音韵、整齐的格式、固定的语调起伏,这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独有财富,要完整地移植到他种语言是几乎不可能的。

英语文学的十四行诗、斯宾塞体、具象诗等,也是如此。

下面我们是我们组找出的几个例子,一是对于唐诗人韦应物的两句七言诗“春朝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可谓千古名句。

英国汉学家宾纳译为:On the spring flood of last night's rain.The ferry-boat moves as though someone were poling.张今在《文学翻译原理》中指出,这两行译文因用“似有人”译“无人”,两者反映的画面一动一静,违反同一律。

同时,原文的对仗、节奏在译文中都未能保留下来,英语读者无法欣赏到原文具有的艺术魅力。

而王守义与约翰·诺弗尔合作出版的《唐宋诗词英译》,该版本将以上两句译为:spring sends rian to the riverit rushes in a flood in the eveningthe little boat tugs at its lineby the ferry landinghere in the wildnessit responds to the currentthere is no one on board王译将原文的两行变成了7行,原文的14字变成了40字。

浅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

浅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

浅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

引言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比较文学翻译的研究出现了由原来单纯的语言层面的翻译向了解文化的转变。

而伴着全世界经济的迅猛增长,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也随之增加。

两种不同的文化间的沟通也就是用一种语言去认识和解释另外一种语言。

但是由于生活在一种文化里的人们在认识和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时候,常常会依照者自己原有文化的思维形式去对其他文化进行理解,这种情况或多或少就会产生一些文化误读。

而在文化理解的过程中翻译是一种最直接、最普遍的文化交流形式,尤其是在研究两种文化的文学作品的时候,翻译也会存在一些误读现象。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误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读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对翻译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呢? 笔者将在本文中逐一探讨。

一、误读定义及内涵。

误读是产生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现象。

它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原有内容本身的含义和内容曲解,进行了错误性的阅读。

读者对于阅读内容通常可以分为“正读”和“误读”。

“正读”是读者能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艺术价值和作者的创作目的; 而“误读”则是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

乐黛云教授曾经给对误读进行过这样的解释,那就是误读是读者按照自己原有文化的思维形式,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去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理解方式。

20 世纪60 年代后期,美国当代着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就曾经提出一个非常着名的文学理论--即“影响即误读”理论,并且用此理论给“误读”定下一个新的含义。

布鲁姆提出在弗洛伊德尼和采之后,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不可能完全按照原文的含义进行理解,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修改和创造。

实际上很多人认为跨文化之间的文学阅读是一种“重新创造”,是另外一种创造性的阅读,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误读”现象。

二、翻译活动中的误读。

翻译是我们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文化沟通中所使用的一个非常重要手段。

但在某种方面来说,它所进行的过程里会不断出现由原来一种文化对另外一种或多种文化的误读。

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中的误读现象

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中的误读现象

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中的误读现象
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中,误读现象泛滥。

一方面,翻译者缺乏对原文文化背景的了解,将普通语言文字化,直接降低了翻译质量;另一方面,翻译者受到社会、宗教信仰以及语言习惯的限制,使得原文的信息得不到准确传达。

此外,无视语种复杂的文化层面,缺乏相关研究和知识积累,也是造成误读的源头。

因此,要尽量避免误读现象,翻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文化背景,在翻译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来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并加强对于不同语言文化的学习,要有真知灼见,调动自己所有的资源,从而实现准确无误的译文。

比较文学翻译、误译现象

比较文学翻译、误译现象

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是否会导致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为什么?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可分为无意识型的乱译、误译和有意识型的乱译、误译,当翻译的乱译、误译为无意识型时,我认为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不会导致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当翻译的乱译、误译属于有意识型时,我认为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会导致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

综述,翻译的有意识型乱译、误译是翻译的乱译、误译的一个部分,因此,我认为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是会导致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的。

情况一:在当前翻译的无意识型乱译、误译的基础上。

我认为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不会导致当前翻译的无意识型乱译、误译。

首先,翻译的乱译、误译是由翻译的跨时代、跨文化、跨语言、地理隔阂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简单的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就会导致当前翻译的无意识型乱译和误译;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和当前翻译的无意识型乱译、误译之间不是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包含翻译的乱译、误译,而翻译的乱译、误译是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次,不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时,翻译的乱译、误译依旧存在,创造性叛逆最早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罗贝尔●埃斯卡皮于1961年的论文《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的关键》一文中提出的,而翻译的乱译、误译是在翻译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翻译的乱译、误译出现时间自然是比创造性叛逆这个概念出现的时间早,所以,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不是导致翻译的乱译、误译出现的原因。

即使是到了现在,我认为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也不会导致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因为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是翻译出现及发展变化过程中固有的现象,而不是说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就会导致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

最后,在当前翻译的无意识型创造性叛逆基础之上的乱译、误译更多是由翻译过程中的客观因素造成的,而不受主观意识所控制,在当前翻译的无意识型创造性叛逆基础之上的乱译、误译,相信每一位翻译者在翻译时都会本着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作品本身的内容,而不会说有意识地去乱译和误译,因此,在翻译的无意识型创造性叛逆基础之上的乱译、误译不受一种主观的、被承认的创造性叛逆所影响。

比较文学视域中的翻译研究

比较文学视域中的翻译研究

译文对比
Madame de Ré nal fut fidè l àsa promesse. Elle ne chercha en aucune maniè re àattenter àsa vie;mais,trois jours aprè s Julien,elle mourut en embrassant ses enfants. 德· 瑞那夫人忠实于她的诺言,她没有用任何方法自寻短见。但 在于连死后三天,她抱吻着她的儿子,离开了这个世界。‛(罗 玉君译) 她丝毫没有企图自杀;但在于连死后三天,她抱吻着她的孩子们 离开了人世。‛ (郝运译) 但是在朱利安死后的三天,她拥抱着她的孩子,离开了人世。( 闻家驷译) 然而,于连死后三天,她拥抱着孩子们去世了。(郭宏安译) 但在于连死后三天,她搂着自己的孩子,离开了人间。(罗新璋 译) 但在于连死后三天,她也吻着孩子,魂归离恨天了。(许渊冲译 )
张南峰概括为:‚以‘忠实’为目标的应用翻译学‛,其目的是 指导翻译实践,为翻译实践提供标准,对翻译质量提出批评。
严复: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 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译文对比和评析
译事三难:信、达、雅
译文对比 1. 炎热的谷里盛开着冈蔷薇,用了它们千数浅黄的花托 ,在日光中眺望。也开着许多别的花,明蓝的,黄的 和紫的,——郁闷的热躺在小谷上,并且抱着放香的 杂草。 2. 温暖的山谷里,到处是盛开的野蔷薇,无数淡黄色的 花钟凝望着太阳。那里还有好多别的花儿,浅蓝色的 ,黄色的,紫色的;小山谷里蒸腾的热气温暖着芬芳 的花草。

译事三难:信、达、雅
许渊冲:音美、意美、形美
秋风秋雨愁杀人 Sad autumn wind and sad autumn rain saddened me.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为女民兵 题照》) Most Chinese daughters have desire so strong, 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文学翻译中误读

文学翻译中误读
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出现在文学翻译中的误读的缘由:
第一,文学形态的差异;
因为国家民族的差异,从而导致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上的差异,也就使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作品在民族性,典型性和形象性上存在差异。但是语言又不是单纯的字,词,句的组合,而是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历史,哲学,艺术,心理等各方面的沉积,还是一种民族文学传统的沉积,因而,从一种文学到另一种文学的翻译远不仅是字,词,句之间的机械转换,而涉及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沉积和文学传统。文学作品的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民族文学传统的沉积,而语言的差异又使得要在目的语中重现原语作品的形态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文化翻译中针对文化误读的现象众说纷纭,但文化误读作为一种基于错误认知下的翻译形式,其本身是不提倡的。我们应当避免文学翻译中出现文化误读。毕竟庞德现象属于个例,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应该奉为圭臬,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文化误读”,正如Nide所讲:“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双文化甚至比双语更重要。”,它对加强文化交流,促进异质文化之间对话也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揭示不同文化的各自特点,更重要的是,他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在跨文化文学对话中,外国文学是怎样通过本土文化的“过滤”而传播和产生影响的。
第二,对原有文化的错误预设;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秦达指出:“语,以致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他人为,“笔译和口译中出现的最严重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的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误读通常源于译者对原语读解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指出译者应该“对自己头脑中的文化预设与各种“先结构”保持充分的认识”,人们往往由于过分熟悉这些东西而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翻译过程中茫然不觉地受到影响,造成误读失误。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具有形象化,个性化,民族化,典型化的特点。因此,文学语言必须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和民族性。任何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都必须是作品外在形态和内在意义的高度统一。翻译是异质文化交流中极其重要的路径之一。文化误读是指文学翻译中对自己本族或其他民族文化中的某些生僻或普遍问题产生误解的现象。文化误读虽是解读他者文化时所引发的普遍现象,却常常被简单定性为“错误”,遭到批评。然而我们面对中外译制文化,有必要跳出“译作与原作二元对立的封闭,静态的体系,进入语境,历史和文化等宏观动态的境地”,对误读现象进行更为深入地探究以发现隐藏其后的原因及其影响,从而更全面,更公正地审视误读现象。

语言文化的异质性与诗的“误译”

语言文化的异质性与诗的“误译”

语言文化的异质性与诗的“误译”——兼谈庞德中国古诗翻译的得失文/姜坤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与一定民族的成长紧密关联的,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状态的反映。

由于不同的背景,不同语言之间往往具有一些不对称的东西。

总体上说,就是语言具有异质性。

这种状况的存在,对于交流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障碍。

事实上,不仅不同语言之间,就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或者不同时代的同一语言往往也有一些不对称的地方。

只是作为同一语言的方言之间,以及不同时期的语言之间,在文化心理渊源和形态上是一致的,这些异质性的东西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障碍,因此常常被忽略不计。

而不同语言之间,比如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之间,不仅在文化渊源上几乎毫无共同之处,在表现形态上也完全不同。

这就意味着,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必然存在许多不对称。

就一般交流而言,语言的模糊性和语义的大差不差,似乎并不会带来太多的问题。

但对于特别强调文字背后意味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的翻译来说,就个问题就非同寻常了。

对此,中外学者早有论述。

德国语言学家吉伯尔在《诗的翻译中语言和思想上的变形》一书中,论证了译文与原文的差异正是语言的特质造成的。

德国启蒙主义哲学家狄德罗认为,诗的韵律就是心灵的节奏,从这个角度看,诗歌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甚至说:“所谓诗,就是在翻译过程中丢失的部分。

”从诗的语言差异效果出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大师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所谓“诗不可译”,绝不是说诗歌不能用另一种语言翻译出来,问题在于,可以翻译出来的是诗的音响、韵脚等所有感性形式及所有物象,然而却不能让读者感受到差异印象。

这差异印象就是翻译诗后难以感受到的,也是无法翻译的。

按照什克洛夫斯基的解释,差异印象是通过选择用词、词的组合、句子的搭配和曲折婉转中的细微的不同寻常性来产生。

这对于非本民族语言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的,只有生活在此语言天籁中的人,并具有敏锐的差异感,才能对语言规范的任何偏离有所感受,才能象感官印象那样去引起惊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

引言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比较文学翻译的研究出现了由原来单纯的语言层面的翻译向了解文化的转变。

而伴着全世界经济的迅猛增长,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也随之增加。

两种不同的文化间的沟通也就是用一种语言去认识和解释另外一种语言。

但是由于生活在一种文化里的人们在认识和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时候,常常会依照者自己原有文化的思维形式去对其他文化进行理解,这种情况或多或少就会产生一些文化误读。

而在文化理解的过程中翻译是一种最直接、最普遍的文化交流形式,尤其是在研究两种文化的文学作品的时候,翻译也会存在一些误读现象。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误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读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对翻译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呢? 笔者将在本文中逐一探讨。

一、误读定义及内涵。

误读是产生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现象。

它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原有内容本身的含义和内容曲解,进行了错误性的阅读。

读者对于阅读内容通常可以分为“正读”和“误读”。

“正读”是读者能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艺术价值和作者的创作目的; 而“误读”则是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

乐黛云教授曾经给对误读进行过这样的解释,那就是误读是读者按照自己原有文化的思维形式,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去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理解方式。

20 世纪60 年代后期,美国当代着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就曾经提出一个非常着名的文学理论--即“影响即误读”理论,并且用此理论给“误读”定下一个新的含义。

布鲁姆提出在弗洛伊德尼和采之后,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不可能完全按照原文的含义进行理解,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修改和创造。

实际上很多人认为跨文化之间的文学阅读是一种“重新创造”,是另外一种创造性的阅读,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误读”现象。

二、翻译活动中的误读。

翻译是我们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文化沟通中所使用的一个非常重要手段。

但在某种方面来说,它所进行的过程里会不断出现由原来一种文化对另外一种或多种文化的误读。

在我们进行翻译时出现的文化误读实际是指翻译者因为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近而错误地对原文进行加工改造,并把这些经过加工改造的错误文化信息展示到译文中。

如果从主观性的角度上看,翻译者在进行文学比较时所出现的翻译误读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蓄意误读,另外一种是无意误读。

蓄意文化误读是翻译者由于受本身主观动机的制约从而造成的误读,是一种有意识地加工改造或者曲解。

无意文化误读一般是指翻译者的语言底蕴不够或者存在一些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错误地把不正确的文化信息译到译文当中,从而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误译或错译。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体现着它所代表的时代和环境,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

为了了解另外一种文化,进行跨文化间的交流,翻译是我们常常使用的一种媒介手段。

所以当翻译工作者对某一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他也就在进行一种跨文化间的交流,从一种文化进入另外一种文化。

对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对照、比较、研究,最后创作出他的译文。

但是由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要充分地评估自己的译文,不能出现过大或过多的误译或错译。

翻译者要充分思考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

光从表面上来看,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的误读没有传达出翻译的“信”,没有体现出对原文的忠实性。

但是,我们不能仅从表面来看,只是重视讨论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没有从文化的层面上去看这个问题,这里涉及到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有些译者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对作品有深刻的印象,在翻译一些国外的作品时按照自身文化习惯把外国的主人公的姓名翻译过来。

这也说明,翻译仅用“信”即忠实原文这样的标准定位为唯一的标准的话,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

因为它脱离了实际社会和环境,没有体现出该部作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翻译过程必须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目标语言进行分析研究的。

三、翻译中产生误读的原因。

众所周知,在比较文学翻译研究当中,因为文化背景的不相同,翻译者是不可能避免翻译误读现象的发生的,而且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还很高。

每一本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都会有它自己独特的性质,例如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特质,并且这些不容易在另外一种语言文化中体现出来。

并且翻译活动还存在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翻译,或多或少体现翻译者所在的时代和文化的环境。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由于风俗习惯、知识框架和思维模式上都有着一定
程度上的不同,所以,这样的读者就会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

这种读者所独有的“期待视野”事实上在他阅读另外一种文化的文学作品前就已经有了的观点、立场和思想方法等。

这也造成了翻译者对原文文本内容的理解含有一部分自己的主观想法,而这种新创造出来的主观想法就会对原文化中的文学作品造成一定的误读。

这样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一些创造性的翻译就不可避免地。

尤其在翻译跨文化的文学作品时,因为翻译者不同的“期待视野”,创作出来的译文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为了不断地满足读者所持有的期待视野,有些翻译者就会对原有作品不断地进行加工修改,以便于译文可以在译文的文化和环境中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翻译家林纾,他翻译了很多的外文作品,但他的译文中有很多不符合原文意图的曲解和添加,这就扩大了读者的文化视野。

他在翻译外文作品的时候,同时兼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用能够让中国读者理解的中国文化诠释或误读西方的作品。

在这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翻译者文学翻译过程中先是一位读者,其次才是一名翻译工作者。

四、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作用。

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文学作品会被重新理解并产生一些新的含义,所以它会体现当时的时代和环境的情况,甚至会超越那个时代和环境。

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影响下,翻译存在着误读。

也是这样在翻译中出现的误读让译文有了它不同于原文学作品的审美含义。

这样在历史的角度上看,这种主体文化被翻译中出现的误读体现得更为丰富了,这也对历史文化发展和文化沟通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推进意义。

而且还能从不同的角度地完全扩展译文文化的解读。

例如,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尼采提出向往权利是人类生活中最强的意志。

按照德国人文化意识的解释,那就是“我愿成为其他民族的主宰者”。

有权利的人持有一种“像对待蚊虫一样,无任何良心的悲悯击毙它。

”的态度来对待那些等级比较低并没有任何权利的人们; 而当年茅盾对于尼采作品就有了误读。

茅盾的解读是: “唯其人类有这‘向权力的意志’,所以不愿做奴隶来苟活,要不怕强权去奋斗。

要求解放,要求自决都是从这里出发。

倘然只是求生,则猪和狗的生活一样也是求生的生活。


从上述解释中可知,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在特定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的语境下,会产生出非常丰富的译文文化的艺术表达,这样可以不断启发翻译者文
学意识,让文学创作和翻译过程形成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关系。

同时,因为译文中出现的文化误读不能正确地表达外来文化的内容,会造成错误的信息,不利于正常的跨文化沟通。

而研究这种文化误读现象也会帮助了解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消化这在客观上非常利于译文文化文学的发展。

反之,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翻译误读也对文学的发展有一些不好的影响。

众所周知,翻译误读实际上就是对原文化文学作品的错误认识,修改了原文的真实含义,这样就会造成文学作品在交流和传承的过程中有所流失和误译。

译文的读者不能够正确全面认识和了解原文文化的真实含义和精神本质,真正的文化交流效果体现的就会不充分。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者还要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读。

五、结语。

文化误读常常会出现在文学翻译,这种现象显而易见的。

由于受到时代、环境、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鲜明地突出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曲解与修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一种文化的文学作品在另外一种新的文化和环境里获得了新的诠释。

也就是说翻译实际上是一种文学的创造性行为,是翻译者根据自己处于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影响所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文学创作。

但是这种创造性文学创作是受到一定限制的,也就是说原有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内容和创作出来的译文同时都要限制翻译者。

翻译者只能在读者能够接受的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性。

同时,翻译者还要考虑读者和译文的接受语境。

所以,翻译不是单一的创作性活动,它是不同的两种语言文化体系的相互制约。

翻译者既是表达原文内容的人,还是原着内容的重新解读的人。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翻译工作者的任务不应该单纯复原和传达原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全部含义,还应该在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原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并且对跨文化交际之间的文学交流有益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