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这学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经济观,社会主义观有了一些了解。

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渐渐了解到了一些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和观点,而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不仅仅是这些,于是我便想找一本书以了解他们的其他思想,于是看到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既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共产主义,提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他们对私有制,国家的起源很有见解。

课本中对马克思的思想讲解的较多,所以我想看看恩格斯的思想,是否与马克思的思想有不同之处,同时也想了解关于家庭,国家的起源,于是我便选中这本书。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是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作。

副标题为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

本书分为九个章节,分别是:1 史前各文化阶段 2 家庭 3 易洛魁人的氏族4希腊人的氏族5雅典国家的产生6罗马的氏族和国家 7克尔特人和德意志人的氏族8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9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论述了人类早期原始社会阶段和奴隶社会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

在书中,恩格斯阐述了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和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阶级本质及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指出国家和阶级、私有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的。

而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也是围绕着这几个观点而展开对古代历史的研究的。

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了解到很多关于国家起源,家庭制度,社会起源的问题。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剩余,私有制开始出现。

人类由原始社会的共同生活的制度,转换为奴隶制社会,国家也随之产生了。

同时婚姻制也在变化,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社会延续。

分析了女性被压迫的缘由,主张妇女要想获得自由必须独立起来,脱离男人的经济供给。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怀疑一切……”,拿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时,我便在书的扉页轻轻写上了这四个字。

这样做不为什么,只想告诉自己“今天的真理,可能就是明天的谬误”,难道不是吗?这个世上是没有绝对真理的,哪怕是被我们捧为神一样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他们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在推崇真理与实践相结合的今天,我怀疑一切,而这并不违背社会潮流,因为在这个社会专家说的未必是对的,名牌的未必是好的,眼睛看到的也未必就是真实的。

是的,我一直认为“眼见为虚,思想为实”才是对的,但这并不表明我就是唯心的,恰恰相反,我是一名忠实的理性的唯物主义者。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表象所迷惑,而看不清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最终是误导了别人,也欺骗了自己。

思想不同,深邃的思想让我们变得理性而不盲从,变得从容而不急功近利,恰如某句话所说的:“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思想,引领我们走向真实的世界。

我怀疑一切,但并不表明我否定一切,这个怀疑是有“度”的,否则,任何事都不会有个结果的。

就好像我并不相信马克思、恩格斯,但我知道从他们的著作中一定可以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然而,事实上我一直在抵制和排斥马克思,甚至不愿去读任何有关他的著作。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到大都在机械式的被灌输马克思的缘故吧!在崇扬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无论什么理论,只要挂上了“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牌子,就成了不可怀疑的真理,有点可悲可笑,在品牌盛行的年代,马克思主义也被挂上了“名牌”的标签,且经久不衰。

这种过多的强制性的灌输,剥夺了我思想的自由,削弱了我认识世界的能力,让我的思维空间越来越狭窄,着实让我心生厌恶与反感。

为此,老师让我们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时,我就十分的不情愿,不明白我们为什么非要学习马恩?西方的学生没学马恩,不也一样很博学很有思想吗?后来有一位老师跟我说:“学习马克思,就是为了批判马克思。

对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一点认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对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一点认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 家庭 、 有 制 和 国家 的起 源 》 简称 “起 源 》 ) 书 , 私 ( 《 ”一 是
恩 格 斯 根 据 美 国 民族 学 家 摩 尔 根 的 《 代 社 会 》 古 以及 马 克 思 生 前 对 《 代 社 会 》 作 摘 要 和 批 语 所 写 , 18 古 所 于 8 4年 在 苏 黎
世 出版 。《 源 》 书 共 九 章 , 书 名 直 观 地 体 现 了他 所 要 起 一 其
制 、 建制 、 本 主 义制度 后 , 归要 让 位 于公 有制 。《 封 资 终 起 源 》 三 至 八 章 , 门 论 述 国 家 的 起 源 , 了 全 书 大 部 分 篇 第 专 占
幅 , 以 说 , 家 庭 、 有 制 和 阶 级 的探 讨 就 是 为 了 引 出 国 可 对 私
二 、对 《 源 》 关 于 国 家 问题 的一 些认 识 起 中
制 家庭 , 后 是 较 固定 的个 体 婚 构成 的 专 偶 制 家 庭 , 达 了 最 到
阶 级 时 代 。《 源 》 九 章《 蛮 时 代 和 文 明 时 代 》着 重 论 起 第 野 , 述 了私 有 制 的起 源 和 阶 级 的 产 生 , 野蛮 时代 的 低 级 阶 段 , 在
家 的起 源 问题 。国 家 和 民族 皆源 于 氏族 的发 展 , 因此 , 格 恩
斯 在 第 三 章 对 易 洛 魁 人 氏族 特 点 进 行 了 描 述 , 后 在 其 后 之 的 几 章 里 , 希 腊 人 、 马 人 、 尔 特 人 和 德 意 志 人 的 父 系 对 罗 克 氏 族 情 况 进 行 了研 究 , 出 了 氏族 向 国家 发展 的 各 个 阶 段 : 得 氏 族 —— 胞 族 — — 部 落 — — 父 系 氏族 —— 地 区部 落 — — 部 落 联 盟 —— 国家 和 民族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1看完本书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

在这部著作中科学的分析了人类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首先,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作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氏族在蒙昧时代中产生,伴随的是群婚制。

氏族内部没有统治和奴役,这是它的伟大之处也是它的局限性。

在这个时代,人类还要为食物的匮乏而殚精竭虑。

人口是极其稀少的,甚至说人口的增多是一种负担,两性之间的分工是自然纯粹产生的:男子出外打猎,女子从事家庭起居。

财产是共有的,也因为如此,妇女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在家中的地位比男性要高。

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兴起,游牧部落从野蛮人群众分离出来,男子能够提供更稳定的食物来源,女子还是局限在家庭内部,慢慢的男性的地位提升,形成了第一次的社会大分工。

野蛮时代伴随的婚姻制度是对偶婚制。

然而,也因为畜牧业的发展,食物出现了剩余,这就出现了交换的可能。

同时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也同时兴起,产生了对劳动力的极大需求,这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主人和奴隶。

阶级也就慢慢产生了。

男子在财产方面的极大控制权进一步提高了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女子因为在家庭中的早期优势,后面反而无法脱身慢慢成为了男子的财产。

也由此,对偶婚制慢慢的逐步过渡到了一夫一妻制。

可以说剩余财产的急速膨胀是社会制度变革的一个重要原因。

商人,作为第三次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也同期产生。

作为一个连接者慢慢的在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货币,这个神奇的社会资源分配中介也应运而生。

但是商业文明辉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周期性的商业危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大全5篇)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大全5篇)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大全5篇)第一篇: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一)恩格斯在《起源》这本书描绘了家庭的发展过程,即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专偶制家庭。

在血缘家庭中,每一辈人是一个婚姻集团,比如一辈人中的男女都互为夫妻,没有固定的婚姻关系;经过自然选择,在智力和体力上血缘家庭不如没有血缘关系的氏族之间的婚姻,进而淘汰了近亲结婚,也就产生了普那路亚家庭-群婚的最高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妇女占氏族的主导地位。

对偶制家庭是群婚发展到专偶制家庭的过度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量财富逐渐集中于男子之手,而且这种财富必须传给这一男子的子女。

为此,形成了专偶制家庭。

在专偶制家庭中,男子要养家糊口,没时间处理家务,因此男子需要一个贤内助,而女子地位低,难以养活自己,因此需要一个丈夫,双方或多方组建了家庭,形式有一夫一妻或多妻,当然也有特例,如西藏的多夫一妻。

在恩格斯看来,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社会延续。

男性统治,以父系然后以父权制的形式,仅仅是在有财产的男子与无财产的妇女间阶级分裂的结果。

“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

”“它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它“仍然是权衡利害的婚姻。

”只有妇女对男子经济依赖的消失,才会允许两性关系建立在平等和“真正的”爱情基础之上。

可知,生产力(经济地位)决定婚姻制度;其次婚姻并不是一直存在且两性关系不只有封闭的,比如血缘家庭和普那路亚家庭,它们是群婚,是开放的,是自由恋爱;最后,婚姻并不是单纯的两个人的恋爱,而是涉及到经济利益等很多约束,所以婚姻并不自由。

我认为未来的两性关系是开放性(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双方有保持伴侣关系的意愿,但又不受传统的一夫一妻制的限制,这意味着双方同意保持恋爱关系或伴侣关系,同时也能有与第三者发生亲密关系的自由。

)的,而不是一夫一妻制这种封闭式的。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_心得体会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_心得体会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一)恩格斯在《起源》这本书描绘了家庭的发展过程,即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专偶制家庭。

在血缘家庭中,每一辈人是一个婚姻集团,比如一辈人中的男女都互为夫妻,没有固定的婚姻关系;经过自然选择,在智力和体力上血缘家庭不如没有血缘关系的氏族之间的婚姻,进而淘汰了近亲结婚,也就产生了普那路亚家庭-群婚的最高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妇女占氏族的主导地位。

对偶制家庭是群婚发展到专偶制家庭的过度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量财富逐渐集中于男子之手,而且这种财富必须传给这一男子的子女。

为此,形成了专偶制家庭。

在专偶制家庭中,男子要养家糊口,没时间处理家务,因此男子需要一个贤内助,而女子地位低,难以养活自己,因此需要一个丈夫,双方或多方组建了家庭,形式有一夫一妻或多妻,当然也有特例,如西藏的多夫一妻。

在恩格斯看来,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社会延续。

男性统治,以父系然后以父权制的形式,仅仅是在有财产的男子与无财产的妇女间阶级分裂的结果。

"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

""它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它"仍然是权衡利害的婚姻。

"只有妇女对男子经济依赖的消失,才会允许两性关系建立在平等和"真正的"爱情基础之上。

可知,生产力(经济地位)决定婚姻制度;其次婚姻并不是一直存在且两性关系不只有封闭的,比如血缘家庭和普那路亚家庭,它们是群婚,是开放的,是自由恋爱;最后,婚姻并不是单纯的两个人的恋爱,而是涉及到经济利益等很多约束,所以婚姻并不自由。

我认为未来的两性关系是开放性(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双方有保持伴侣关系的意愿,但又不受传统的一夫一妻制的限制,这意味着双方同意保持恋爱关系或伴侣关系,同时也能有与第三者发生亲密关系的自由。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深刻探讨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到私有制社会再到最终的共产主义社会。

读后让人深思,引发了我许多思考。

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划分十分清晰。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不存在私有制。

而后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私有制悄然产生,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私有制的出现导致阶级的出现,社会分化加剧,国家也由此产生。

随着社会主义的建立,私有制逐渐消失,最终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

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极具逻辑性,值得深入思考。

恩格斯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之间的通联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指出,家庭是私有制的原始形式,通过男权制和家庭私有制,私有制得以继续存在并且得以扩张。

在一定程度上,家庭私有制也奠定了国家的基础。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通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这种深刻的洞察力,使我对人类社会的演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另外,恩格斯对国家的本质和作用做了深入思考。

他认为,国家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施暴力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存在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通过不同的手段来维护私有制的存在。

这一观点颠覆了我以往对国家的认识,使我对国家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

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也令人振奋。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私有制和阶级将会消失,个人不再受到经济的束缚,生产资料将成为全体人民的共有财产。

这种平等、公正的社会秩序使人心向往之。

然而恩格斯也指出,从现阶段到达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历许多曲折和艰辛的斗争。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

综合全书,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家庭、私有制、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的本质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分析,让人受益匪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家庭篇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家庭篇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得起源》读后感书目:《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得起源》家庭篇读书时间:2020/3/25----2020/4/2读书原因:了解性别平权的发展,深化理解唯物史观读书次数:第一次知识总结:一、分期方法摩尔根分期方法:根据生产资料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1、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作获取天然食物的辅助工具。

2、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

3、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

二、家庭和私有制1、血缘家庭:排除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性关系的家庭形式。

2、普那路亚家庭:排除了姊妹和性关系的家庭形式(群婚——氏族)蒙昧时代3、偶婚制(对偶家庭):指一男一女在长或短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偶居生活的婚姻形式.(群婚制向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制转变的过渡形态或中间环节)原始社会蒙昧时期和野蛮时期的交替阶段,盛行于野蛮时代,即原始社会晚期。

4、对偶婚向专偶婚的过渡:随着财富的增加,丈夫地位在上升,母系被废除,包含非自由人和父权的家长制建立。

5、父系专偶婚:一夫一妻制婚姻,以男性为主导。

(以淫游制和通奸制作为补充的是第一个源于私有制的家庭形式)心得体会:从读这本书开始到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了解到历史唯物主义,两相对照,会有更多的心得体会。

恩格斯写本书时,想来已经和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上初具规模或者已经形成体系。

所以在书的论述过程中从对于其他学者理论的引用到对于一些文献问题的修正都有理有据,在历史的维度上,将生产力关系的进步与两性关系的改变对于家庭形式的变化娓娓道来,作为一本思哲类书籍,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读,甚至恩格斯的一些反问和设问也极有趣味,发人深省。

当然,这些都属于行外话,仅代表个人观感。

言归正传。

生产关系的逐渐改变使得男女权力发生变换,血缘传承的需要衍生家庭组织,当把这种改变论证的透明与容易理解,又让人感到荒诞和无所适从。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13法李东亚《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暑假在家时期期间的闲暇时光,我翻阅了早已被老师提及多次的伟大思想家恩格斯的这本巨著,全书无一字不闪烁着理性睿智的光辉,在伟人的引领下,我仿佛以处在一个冷静的位置,亲身体验了人类的各个阶段。

恩格斯用九章的内容共讲述家庭发展史、氏族制度和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三大部分。

通过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研究, 不仅着重讲了原始社会, 还对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发表了深刻的见解,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指出了无限美好的光辉前景。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恩格斯关于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论述。

恩格斯在他的书中把国家的形成归纳为三种主要形式:雅典国家是在氏族内部发展起来的,“ 既然氏族制度对于被剥削的人民不能有任何帮助,于是就只有期望正在产生的国家”了。

罗马的国家是在外来的平民人数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形成的。

他们被剥夺了公民权,还要被迫服兵役、受军事训练,这就在事实上形成了一股新兴势力。

这股新兴平民势力对贵族反抗斗争的胜利,摧毁了旧的氏族制度,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罗马国家。

德意志国家是在征服外国领土的基础上直接产生的。

日尔曼人入侵罗马之后为了统治罗马,便将他们的管理机构迅速转化为国家机关,使军事首长演变成国家首脑,于是德意志国家形成了。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

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必然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

国家的产生就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马原读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马原读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马原读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不忘初心重温经典——《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代表作之一。

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后,整理马克思的手稿时,发现马克思对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所做的摘要和批语,恩格斯研究后认为有必要进行补充来写一部专门的著作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

此书于1884年用德文写成,同年10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其后被翻译成法、俄、英、日、中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1892年恩格斯写了《新发现的群婚实例》一文,作为本书附录。

全书包括2篇序言,9章正文。

在此书中,恩格斯用了大概一半的篇幅阐述关于氏族和国家起源的问题,在大量历史史实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得出阶级、国家是历史的产物,它按照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运行,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

书中第二章专门探讨家庭起源的问题,恩格斯“把历史过程当成一个整体来理解”,他把婚姻家庭确认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而非仅仅是私人领域的事情。

两性结合是人类再生产的方式,从最初的血缘群婚构成的血族家庭,发展到族外非血缘群婚构成的普那路亚家庭,后来又发展到松散的个体婚构成的对偶制家庭,最后是较为固定的个体婚构成的专偶制家庭,到达了阶级时代。

书中第九章着重论述的私有制的起源和阶级的产生,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生产力极不发达,人们只能集体劳动,集体消费,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凡是共同制作和使用的东西,都是共同财产”。

到了野蛮时代的中期阶段,青铜工具出现,生产力得到发展,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畜牧业与农业分离,个体劳动出现了,随之一些劳动产品和生产资料也归个体所有,私有制开始萌发。

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战俘不再被杀死,而是作为生产力的劳动工具——奴隶而存在,这时社会开始分裂为奴隶主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两大阶级。

家庭私有制国家起源笔记

家庭私有制国家起源笔记

前一段为我们的假设作了非常好的注解,后一段用红字标出的论述就彻底揭开了奴隶制的真面目: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产生并非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是人的好逸恶劳的本性导致的恶果。生产力的发展仅仅是使人的这种本能有机可趁罢了。生产力发展本身需要的是劳动分工,只有好逸恶劳的天性才需要奴隶。在同一页中恩格斯更加不容置辩地写道:
“罗马国家变成了一架庞大的复杂机器,专门用来榨取臣民的膏血。捐税、国家徭役和各种代役租使人民大众日益陷于穷困的深渊;地方官、收税官以及兵士的勒索,更使压迫加重到使人不能忍受的地步。罗马国家及其世界霸权引起了这样的结果:它把自己的生存权建立在对内维持秩序对外防御野蛮人的基础上;然而它的秩序却比最坏的无秩序还要坏,它说是保护公民防御野蛮人的,而公民却把野蛮人奉为救星来祈望。
“掠夺战争加强了最高军事首长以及下级军事首长的权力;习惯地由同一家庭选出他们的后继者的办法,特别是从父权制实行以来,就逐渐转变为世袭制,他们最初是耐心等待,后来是要求,最后便僭取这种世袭制了;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的基础奠定下来了。于是,氏族制度的机关就逐渐挣脱了自己在民族中,在氏族、胞族和部落中的根子,而整个氏族制度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它从一个自由处理自己事务的部落组织转变为掠夺和压迫邻近部落的组织,而它的各机关也相应地从人民意志的工具转变为独立的、压迫和统治自己人民的机关了。但是,如果不是对财富的贪欲把氏族成员分裂成富人和穷人,如果不是‘同一氏族内部的财产差别把利益的一致变为氏族成员之间的对抗’(马克思语),如果不是奴隶制的盛行(局部——笔者注)已经开始使人认为用劳动获取生活资料是只有奴隶才配做的、比掠夺更可耻的活动,那么这种情况是决不会发生的。
对此,我们不妨来作如下分析:
假如,人们没有选择战争来获得劳动力,而是选择了部落间的不断扩大融合,吸纳一切闲散人员或相对落后的部落成员的参加,来实现生产的扩大化,产品的多样化,以减轻劳动强度并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劳动者,情况又会怎样呢?实际上这并非假设,它完全是生产进行的另一种主要方式。因为战争毕竟是残酷的,它对于纯朴的劳动者来讲,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这一点或许连恩格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因为他接着如实地写道:

《家庭、私有制和国的起源》读书笔记

《家庭、私有制和国的起源》读书笔记

《家庭、私有制和国的起源》读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后根据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所作。

该书写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无产者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工人阶级运动此起彼伏。

经济上--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政治上-无产阶级日益觉醒,阶级矛盾激化,工人政治运动蓬勃发展;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共产党宣言的纲领作用。

该书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必要补充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出了创新的观点以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这部著作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丰富的史实材料为根据,缜密论证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做了科学的阐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规律。

粗粗读了一遍,个人感觉,恩格斯的这本书大致包含着两部分的内容。

其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来看前人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的研究和结论,是一种类似复述的阐释。

恩格斯写作《起源》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执行马克思的遗愿,完成马克思已经开始但未能完成的研究事业。

其二,是恩格斯个人研究成果对前人结论的修正和补充。

《起源》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丰富的史实材料为根据,缜密论证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学者歪曲历史、美化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谬论。

列宁对这部著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在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应重点看看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它是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其中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出,都是根据大量的史料和政治材料写成的。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是根据摩尔根对于家庭、氏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成果来论述国家的起源的,他论述国家起源的先后流程是:家庭、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国家。

恩格斯在书的开头谈到了人类社会的起源,通过动物驯养,随着工具的发明,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了家庭,在原始状态中,先后出现了血缘家庭,普那路家庭,对偶制家庭,专偶制家庭,在书的28页恩格斯采用摩尔根的话说:“家庭是一个能动的因素,它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的发展,从较低的形式进到较高的形式”,在普那路家庭形式的时候,产生了母系氏族,在对偶制家庭的时候,父系氏族取代了母系氏族,在专偶制家庭的时候,子女成为了父亲财产的继承人,家庭是国家形成的雏形。

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心得体会.doc

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心得体会.doc

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组织理论的视野里,马克思是以社会冲突视角来解读社会存在形态的先驱,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其亡友读摩尔根《古代社会》所作笔记的基础上,继承其社会冲突的观点,写作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如果说以社会冲突理论来解释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还很有些道理的话,以它来解释家庭的起源所得出的结论却不可避免地有些荒谬了。

如同说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恩格斯说,家庭是性别统治的工具。

在家庭里,男性占有财产决定了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地位。

恩格斯设想了一个解放女性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由于男性不再占有生产资料,女性也参加工作,所以女性大可不必为了生活的缘故而委身于男人;她们的子女由社会统一设置的福利院来抚养,因此也不会成为她们从家庭中解放出来的羁绊。

如此,女性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爱或者不爱。

(恩格斯论述到此,继续使用“委身”这个词,其俯视的姿态泄露无遗。

)可是我却不能想象,如果我不能与我的爱人、孩子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我能感受到什么被解放的乐趣!恩格斯并且说,由于男性不再拥有财产权的优势,他因而与女性处于平等的地位,因此会忠诚于他的爱人。

这一论断的可笑之处只要举一下他挚友的例子就一目了然了。

马克思一生生活窘迫、与燕妮相爱至深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这并不妨碍这位伟大的领袖与他的女仆生一个私生子,心得体会《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家庭的功能,远不是恩格斯所解释的那样,是男性统治女性的工具。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家庭从一开始就与社群不同。

这个不同正是因为家庭与社会对个人的意义完全不同。

社会是个人获取生活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所在,而家庭的功能却是满足(至少是偏重于满足)个人的情感需要。

如果说社会冲突模型对家以外的社会是有解释力的,那是因为物质利益或者权力利益往往是一个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而在家庭中,情感的满足绝对是投桃报李的双赢博弈。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国家与婚姻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篇文章中,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地论述了原始社会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解释了家庭、私有制的产生以及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客观规律,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实质,阐明了国家将随着消除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的实现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一、关于国家那么恩格斯为什么要写作这篇文章呢?这是由于十九世纪70-8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和理论斗争的需要。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问题显得十分突出,这是由于在这个时期,资产阶级除了加强他们的国家机器镇压工人和劳动人民之外,还在理论上尽量美化资产阶级的国家,企图使工人阶级放弃争夺国家政权、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革命道路。

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还曾经宣传过国家起源的“契约论”,承认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但是当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国家后,就把国家说成是永恒存在而不可侵犯的了。

恩格斯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要彻底打破这种迷信,决定从理论上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1、国家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我们知道,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

当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这就是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阶级压迫的机关,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社会管理机构的客观要求,是控制社会冲突,使社会有序发展的客观力量,但是国家不仅具有阶级性,还具有社会性。

任何脱离社会性和阶级性的去认识国家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但这又不等于说国家就有“两个本质”。

只能说在这对矛盾体里,阶级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社会性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这对矛盾统一体是相互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课题。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探讨人类社会组织的起源,以及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在社会演变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家庭的起源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其起源至今仍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

据人类学家的研究发现,早期的人类社会是以母系氏族为主要形式的。

在这个时期,家庭的组织形式更多地是以母系血缘关系为基础,家族关系更为紧密。

这种家庭组织形式对于人类社会的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塑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

二、私有制的出现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分工的深化,私有制逐渐在人类社会中出现。

私有制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动力。

私有制的出现也带来了阶级分化和社会矛盾的加剧,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三、国家的兴起国家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过程中,国家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组织形式,对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家的兴起使得社会组织形式更加复杂,政治权力体系更加稳定,社会秩序更加有序。

总结回顾通过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进行全面评估,我们深入地了解了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

家庭作为基本单位,私有制的出现和国家的兴起,构成了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重要篇章。

在社会演变的过程中,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人类社会组织形式演变的重要环节。

家庭作为基本社会单位,私有制的出现和国家的兴起,构成了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三个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它们塑造了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通过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进行全面探讨,我对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关注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为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一点认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对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一点认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对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一点认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1. 引言1.1 概述本文是对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一点认识进行阐述和探讨的读书笔记。

在这篇论文中,将会对恩格斯的学术背景、当时社会环境与思潮以及《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内容进行简介,并深入解析其主要观点。

此外,也将呈现学界对于这一学说所持有的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并最终得出对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结论。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括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文章所涉及到的内容以及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将重点介绍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背景,包括恩格斯的学术背景、当时社会环境与思潮以及《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简要介绍。

第三部分将详细解析该理论中涉及到的三个主要观点,即家庭的起源与演变、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国家作为私有制压迫工具产生和本质解析。

第四部分总结了学界对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评价,包括正面评价观点和负面评价观点。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对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探讨了对恩格斯观点的自我认同与争议的讨论。

1.3 目的本篇长文的目的是深入探究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并全面解析其中所述的主要观点。

通过这篇文章,旨在加深读者对于该学说背后思想与理论的理解,并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把握恩格斯对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等问题所提出的独特见解。

同时,还将展示学界对该学说不同观点的评价,以促进读者对这一学说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立分析。

2. 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背景:2.1 恩格斯的学术背景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是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著者之一。

他与卡尔·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以及其他重要著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恩格斯曾深入研究过自然科学、经济学和哲学等领域,并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这使得他具备了全面系统地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为后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一重要著作的撰写打下了基础。

【简读素看】家庭和爱情——《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笔记之一

【简读素看】家庭和爱情——《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笔记之一

【简读素看】家庭和爱情——《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笔记之一编者按:相信科学,因为科学是真相,科学是真理,科学是自然,科学是天道。

家庭和爱情——《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笔记之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著。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是人存在于社会的主要形式,原始人类就有家庭观念,从人类组成社会之始就有家庭的存在。

婚姻是家庭的主要内容,家庭的形式随着婚姻的变化而变化,从群婚到对偶婚再到专偶婚,现在应该叫个体婚姻。

在婚姻的长河中,爱情一直处在边缘地位,使得现代以爱情为婚姻基础的观念很尴尬。

爱情无疑是美好的,恩格斯说:性爱的最高形式是爱情。

美好归美好,那些长期使得爱情居于边缘地位的因素并没有消失,所以追求爱情的路还很长。

挤占爱情在婚姻中位置的两个因素是繁衍和财产。

从群婚到对偶婚,重要的变化就是避免近亲结婚。

那时还处在部落时代,一个部落的女人只能到另外的部落去找丈夫,有利于部落产生健康的后代。

对偶婚具有随时解除婚约的特点,孩子跟着母亲生活。

孩子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种社会规则。

专偶婚的出现是和私有制产生同时发生的,是男人处于主导地位的结果,核心内容是要求女人的专一,对于男人并不是硬性的约束。

特点是父母决定子女的婚姻,往往成为资产重组和权力交换的产物。

这一点从西方国家王室婚姻、从古代和亲制度等都能看到。

到了个人婚姻时代,个人对爱情的追求才明确被提出。

门当户对是婚姻的重要条件,是被标价的买卖,男女双方都标价。

梳理一下爱情的位置:群婚时代可能是爱情的显现区,喜欢谁就是谁;对偶婚时代就要听从母亲的准许了,对于爱情还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到了专偶婚就让位于财产的传承,基本上失去了爱情的位置。

这里需要说明,卖淫的存在是群婚制的遗存,是专偶制的补充,是爱情的栖息地。

那么到了个人婚姻时代,恢复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在道德层面是无可撼动的。

有地位回归的意思,其实只是希望回归,事实上,远古时代,物质极为贫乏,很难以感情左右性行为。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读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

恩格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探析了人类历史的起源,专业性较强,文字稍显枯燥,尝试很多次都读不下来,今天耐着性子读下来,在阅读中始终从唯物史观视角进行理解,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人类发展至今,文字可考的不过五千年。

关于史前史的著作越来越多,但能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分析史前史,恩格斯这本小册子当属经典。

唯物主义总是能自觉地从当时的生产力、生活资料、生产工具等方面来判断、审视人类生存史上每一寸艰难的前进。

因此,唯物主义者,如作者恩格斯,在文中随处可以发现其对于史前发展的客观评价与崇敬之情。

是的,从最初的语言(蒙昧时代低级阶段主要成就),到以鱼类为食物及火的使用(蒙昧时代中极阶段标志)、再到弓箭的发明(蒙昧时代高级阶段的标志,从制陶术的开始(野蛮时代低级阶段的标志)、到动物的驯养和植物的种植(野蛮时代中级阶段的开始,且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东西两个大陆发展进程开始分化)、再到铁矿石的冶炼、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仅限于东半球),恩格斯在此根据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中描绘了这幅人类经过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达到文明时代的开端的发展图景。

而其中蕴含着的最重要的讯息是:它们(以上所有划时代的进步)都是直接从生产中得来的。

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神造,也不仅仅是传说,它们都是先人经历漫长的生存探索和难以想象的艰辛实践才创造出来的。

对,我想强调的是,这是创造,一如我们今天任何一项惊天动地的发明和变革。

甚至,它们对于彼时的史前人类的意义超过了今天多数伟大创新对于我们当代人的意义。

历史没有捷径,生存从来不易,人类从始至终都在做一个命题: To be or not to be.尊重历史,尊重每一位曾经为了生存而奋斗不息的先人,尊重每一次历史的重大突破、人类的小小进步。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如下:
1.本书系统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及其发展,揭示了原始社会、私有制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2.本书以唯物史观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第一次把唯物史观引入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科学地说明人类历史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3.本书揭示了原始社会的特点,阐述了家庭的发展演变,以及在私有制产生之后,父权制家庭出现,财产继承问世,子女从属于父亲的父权制家庭公社中逐渐解放出来。

4.本书批判了资产阶级学者摩尔根的阶级调和论,以及当时流行的其他一切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者的谬论。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一、家庭的起源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社会组织形式。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原始人类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生活在小规模的氏族社会中。

在这个阶段,家庭结构主要是以核心家庭为基础,由父母和子女组成。

家庭成员在共同生活、合作劳动中建立了亲情关系,形成了最早的亲属关系和家庭体系。

1. 家庭的功能家庭在原始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人类繁衍后代的基本单位,还承担着教育、社会化、情感交流等多种功能。

在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传授生存技能、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生活。

2. 家庭的演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也逐渐发生着变化。

从最初的核心家庭演变为扩展家庭,再到大家庭和复合家庭,家庭结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

家庭的功能也逐渐扩展,不再仅限于生育和教育,还包括了经济支持、情感交流和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

二、私有制的起源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在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中,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

1. 私有制的定义私有制是指个人或集体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产品和财产的制度和制度。

它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2. 私有制的起源私有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进入农耕社会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采用种植和畜牧的方式进行生产,土地、农具、牲畜等生产资料成为个人所有。

由此,私有制开始逐渐形成,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巩固和扩展。

三、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组织和管理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

国家的起源与私有制和家庭密切相关,三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1. 国家的形成国家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

在原始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迁,部落和氏族的血缘关系逐渐被私有制和家庭关系所取代。

这导致了社会力量的不平衡,最终催生了国家的形成。

2. 国家的功能国家作为社会生活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管理资源分配等多种重要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怀疑一切……”,拿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时,我便在书的扉页轻轻写上了这四个字。

这样做不为什么,只想告诉自己“今天的真理,可能就是明天的谬误”,难道不是吗?这个世上是没有绝对真理的,哪怕是被我们捧为神一样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他们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在推崇真理与实践相结合的今天,我怀疑一切,而这并不违背社会潮流,因为在这个社会专家说的未必是对的,名牌的未必是好的,眼睛看到的也未必就是真实的。

是的,我一直认为“眼见为虚,思想为实”才是对的,但这并不表明我就是唯心的,恰恰相反,我是一名忠实的理性的唯物主义者。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表象所迷惑,而看不清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最终是误导了别人,也欺骗了自己。

思想不同,深邃的思想让我们变得理性而不盲从,变得从容而不急功近利,恰如某句话所说的:“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思想,引领我们走向真实的世界。

我怀疑一切,但并不表明我否定一切,这个怀疑是有“度”的,否则,任何事都不会有个结果的。

就好像我并不相信马克思、恩格斯,但我知道从他们的著作中一定可以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然而,事实上我一直在抵制和排斥马克思,甚至不愿去读任何有关他的著作。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到大都在机械式的被灌输马克思的缘故吧!在崇扬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无论什么理论,只要挂上了“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牌子,就成了不可怀疑的真理,有点可悲可笑,在品牌盛行的年代,马克思主义也被挂上了“名牌”的标签,且经久不衰。

这种过多的强制性的灌输,剥夺了我思想的自由,削弱了我认识世界的能力,让我的思维空间越来越狭窄,着实让我心生厌恶与反感。

为此,老师让我们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时,我就十分的不情愿,不明白我们为什么非要学习马恩?西方的学生没学马恩,不也一样很博学很有思想吗?后来有一位老师跟我说:“学习马克思,就是为了批判马克思。

”我十分的赞同,学习是为了批判,而不是用来照搬照套的。

或许马恩在完成这些著作时并未想过他们的理论会轰动世界、影响世界,又或许他们正等待着有谁来推翻或超越他们的理论呢!于是,怀着一颗批判与怀疑之心,我拜读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其中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很多人名,地名,氏族名称均未曾听过和了解过,所以读起来尤为吃力,书本也被我划得密密麻麻,满是问题和问号,我知道,有些问题问的幼稚,但人类的思维不正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吗?首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第一个疑惑就是,在1884年第一版序言中恩格斯说:“摩尔根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在主要特点上发现和恢复了我们成文史的这种史前的基础,并且在北美印第安人的血族团体中找到了一把解开希腊、罗马和德意志上古史上那些极为重要而至今尚未解决的哑谜的钥匙。

”而后又说:“在这里,摩尔根所掌握的差不多只是第二手的材料,而关于德意志人的章节——除了塔西佗以外——还只是弗里曼先生的不高明的自由主义的赝品。

”试问,这第二手材料的可信度有多高,第一手材料在哪里,有源自哪里?当然这只是我单纯的层面上的怀疑,除非我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的材料是错误的,否则我的怀疑也是难以成立的,但试想想,用这第一手材料来论证我们成文史的史前基础,真的很有说服力吗?如果材料是假的,那恩格斯这本书的理论是否会被全部推翻,就好像如果有一天某位科学家发现我们人类并非由猿人,那么达尔文的进化论也就无从所谓“科学”了!当然,避开这个问题(因为这些材料谁也无法辨真伪,真相已被历史尘埃所淹没),我还是很欣赏摩尔根的理论,尤其是在推翻麦克伦南内婚制和外婚制对立的问题上,尤为精彩。

他说:“在氏族内部,严格禁止通婚,因此某一氏族男子,虽能在部落以内娶妻,并且照例如此,却必须是在氏族以外娶妻。

这样,要是氏族是严格外婚制的,那么包括了所有这些氏族的部落,便成了同样严格内婚制的了。

这就彻底推翻了麦克伦南人为地编造的理论的最后残余。

(1891年第四版序言)”,的确,当我们把两个矛盾的东西摆在一起时,谬论就自然无处藏身了。

看完序言,对此书有了初步的了解。

紧接着我又随着恩格斯游历于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正是在此中,我看到了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发展和变更。

再然后我有就见到了国家是如何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此时人类已经历了两次大分工,一次是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另一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

两次社会大分工使人类步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并随着氏族制度的衰落,国家的产生迎来兴盛发展的春天。

对于家庭的起源,我始终弄不懂家庭是如何产生,又因何而产生的?这一点无论是摩尔根还是恩格斯似乎都没有很好的解释,但对于家庭的形式和发展还是描述的很明确的,只是有些地方仍没有充分的例子证明。

在第二章节:家庭的第一段描述中,摩尔根把在易洛魁人中间盛行的,一种双方可以轻易解除的个体婚姻,称为“对偶制家庭”,我很奇怪,难道这就是对家庭起源的描述?其接下来所描述的“对偶制家庭”中的现象,在今天看来是荒谬怪诞的,更为重要的是摩尔根、恩格斯好似没有表明这些结论从何而来,那么,我们又如何对此信服呢?我不知道我们为何要去研究史前史?我也未曾详读过摩尔根的著作,因而对于他的理论产生了深深的疑问。

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去探究过他的理论依据的来源,他所描述的史前史真实度有多高?倘若他的理论是事实加伪造的,那我们该如何在从中帅选真理呢?我们走的太远了,以致无法再去追究远去的历史,否则怎么没人去研究史前史之前的历史呢?历史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让我们不要遗忘的太快,如果已经遗忘,又何必强求寻觅却终无果呢?讲完家庭,接下来就探讨一下私有制吧!私有制与家庭是紧密相连的,正是有家庭,有对物占有的继承关系的存在,才有家庭的某一成员会拼命奋斗赚钱的动力。

而母权制之所以会被父权制所取代,很大部分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吧!记得有人曾说,私有制是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与进步的。

我并不认同,相反我认为私有制是罪恶之源。

在当代,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基础,是先于资本主义存在的。

资本主义从封建主义的转变,并未触动私有制这个公共的前提,所以一旦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候,私有制还是会被完整的继承下来。

那么如果“剥削”是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罪恶,私有制不就是那个万恶之源吗?在此书的最后一章节,我看到一段令我生畏的话语:“文明时代以这种基本制度完成了古代氏族社会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但是,它是用激起人们的最卑劣的冲动和情欲,并且以损害人们的其他一切秉赋为代价而使之变本加厉的办法来完成这些事情的。

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

如果说在文明时代的怀抱中科学曾经日益发展,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一再出现,那也不过是因为在积累财富方面的现代的一切积聚财富的成就不这样就不可能获得罢了。

”多么可怕呀,我们活着是为了财富,是为了满足贪欲,难怪我们今天崇尚物质追求,饱暖思淫欲……这些都是我们对唯物主义的误解所造成的呀!试问,生活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拜金社会,你快乐吗?你的快乐能持续多久?好了,私有制就先说到这里吧!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恰如前文所提到过的,两次社会大分工,引领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门槛,而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氏族制度不能与之相适应,渐渐的衰落,国家则取而代之。

当然按马恩的说法是:“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简言之,国家就是阶级斗争不可协调的产物。

此书分别考察了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

分别是雅典(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罗马、德意志。

这三个有力的证据充分的证明了氏族的衰落与国家的兴起。

但我还是有些地方不太明白,在最后一章节中提到:“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

现在我们正在以迅速的步伐走向这样的生产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这些阶级的存在不仅不再必要,而且成了生产的真正障碍。

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

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

”这一段话让我想起我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我们现在的社会还存在阶级斗争吗?如果不存在,那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没有消失?此外,我还想到一点,如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必然会消失,那么必将会有更好的制度来取代国家。

那个未知的制度会是什么呢?我想到了欧盟,几个国家的结合体,政治经济一体化,独立发行货币,具有国家的特征,却又要优于国家,世界会不会朝着那样的方向发展呢?还有在摩尔根对文明时代的评断中,有这么一句话,“社会的瓦解,即将成为以财富为唯一的最终目的的那个历程的终结,因为这一历程包含着自我消灭的因素。

”鉴于这句预言式的话语,我们该如何发展完善保全国家的长治久安呢?我的见解是减少人们的物欲,自古清心寡欲之人才活得长久,我想国家应亦如此。

那么如何减少物欲呢?我以为要注重文化教育,用优秀文化熏陶人们的利益之心,使人们在政治上不贪图权贵,在经济上不贪图富贵!总的来说,我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应该崇扬儒家与道家思想。

的确,国家的产生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

看完此书,除了满腹的疑惑外,我唯有深深的憧憬,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