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平价理论在开放市场中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开放经济下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问题研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利率平价理论及市场有效性研究

开放经济下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问题研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利率平价理论及市场有效性研究

开放经济下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问题研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利率平价理论及市场有效性研究摘要:本文笔者围绕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外汇市场的有效性为实际案例以及外汇远期定价能否能够适应市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笔者将结合这几年来的思考对利率平价理论进行介绍;其次,笔者将会主要以中国银行的数据及相关数据对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出计量;第三,将对统计出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接下来笔者将介绍其认为统计结果的现实意义,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本文核心思想即笔者计划以利率平价理论计算的远期外汇价格为市场无套利的反映市场化的价格,将其与远期外汇的实际价格进行比较,从而从这一方面来衡量我国汇率市场化情况。

一、关于利率平价理论的介绍与思考利率平价理论的定义以及相关内容已经有各位金融前辈非常详细的论述,为此笔者主要介绍笔者对利率平价理论的核心思想和对利率平价理论的一些思考。

笔者认为利率平价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一个国家货币为标准计算的持有两个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资产的无风险收益率相等。

这一表述用公式表述即为:1+r =(1+r )F S 买入本国外国卖出其中:r 本国指本国利率;r 外国指外国利率;S 卖出指在本国的商业银行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即期汇率卖出价;F 买入指在本国的商业银行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远期汇率买入价。

(在本式中,远期外汇期限与国内外利率期限一致)笔者认为利率平价理论是既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指导性。

关于利率平价理论,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是利率平价理论的核心:(一)利率平价理论展示了金融定价的最核心思想之一即无套利思想利率平价理论公式表达式两端的相当于风险、期限等相关因素相同的资产收益率相同(二)利率平价理论揭示了什么情况下可以出现套利的机会。

即在等式不相等时,可能出现套利机会。

同时,如果等式两端长期不相等,可能意味着非市场的因素的存在。

(三)利率平价理论还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在利率平价理论和金融实务中,我们可以已知本国和外国在相同期限的利率和即期汇率,唯一不知道的就是面向未来的远期汇率。

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表现及修正

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表现及修正

一、 引言 在有关汇率决定理论中, 利率平价论是阐述国 内外利率水平差异对一国货币汇率起决定作用的基 本学说。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对金融市场实行严格 管制, 利率与汇率均由政府有关部门统一制定与调 整。资本的国际流动也受到严格控制, 因此 , 利率在 汇率决 定 过 程 中的 作 用 基 本 没 有 得 到 体 现。 自 1994年外汇体制 改革以来, 我国汇 率逐渐市场化。 那么, 现在利率平价论在中国的表现如何呢 ? 本文 将从实证出发展开分析。 二、 文献综述 张萍 ( 1996)于 1994 年外汇体制并轨以后第一 个完整描述中国利率平价特征。她提出 , 由于短期 资本的有限流动性、 汇率形成缺乏效率、 汇率预期形 成机制的简单化 , 当前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关系有悖 于利率平价理论。 孙明春、 张萍 ( 1997) 进一步研究, 对利率平价模 型进行修正 , 引入了交易成本的概念。他们认为, 修 正后的利率平价模型中 , 在利率平价线周围存在着 一个中性区间, 在这个中性区间里, 任何套利活动都 不可能获利。 易纲、 范敏 ( 1997)认为, 利率平价成立的前提条 件 ) ) ) 均衡的市场利率和货币的完全可兑换在中国 不成立 , 因此 , 利率平价在中国的解释能力不强。目
摘 要 : 利率平价理论是阐述国内外利率水平差异对一国货币汇率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学说 。 但人民币汇 率与利率 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 , 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表现失灵 。 究其原因 , 主要是由于 短期资本流动的有限 性 、 外 汇市场缺 乏效率和交易成本较高所致 。 可以考虑引入交易成本和 资本管制 , 对利 率平价 模型进 行修正 , 以更 好地解 释人民 币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 利率平价 ; 交易成本 ; 资本管制 中图分类号 : F82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 7796( 2007) 04- 0006- 04

利率平价说的实证分析

利率平价说的实证分析
是平稳的 , 故 格 兰 杰 因 果 检 验 也 显得 没 有 必 要 。 ( 1 a ) 模 型 修 订 利 率 平 价 理 论 的 实 证分 析 本 文 根 据 事 先 构 造 的模 型 ( 2 ) 进 行 了数 据 的选 取 , 研 究 至 此 发 利率平价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投资者可 以运 用它来观 察预 现无法进行有效回归分析, 所 以必须进行模型修订 。 期汇 率 走 势 , 以便 从 中获 利 ; 货 币 当局 也 可 以利 用 利 率变 化 来 干 预 首先 , 我们 依然 对 E 、 R序 列 进 行 0 L S回 归得 到 回归 结 果 如 下 : 预期汇率 的变化 。 但是利率平价说成立 的条件也很苛刻, 这在一定 E = 6 . 8 8 4 0 — 0 . 2 0 7 2 R ( 3 ) 程度 上影 响 了它 的 实 践 性 。 所 以, 通 过 实 证 的 角度 来 分 析 利 率 平 价 t 值: ( 1 0 . 7 2 0 5 ) ( 一 2 . 5 0 7 2 ) 理 论 的有 效性 十 分 有 意 义 。 本 文 拟 采用 实 际汇 率 、 中 国加 权 平 均 一 P 值: [ 0 . 0 0 0 0 ] [ 0 . 0 1 7 6 ] 年 期 存款 利 率 与 美 联 储 联 邦 基金 实 际年 率 作 为 分 析 数 据 ,并 运 用 R =0 .1 68 6, F =6 .2 8 60, DW :0. 2 75 8 单位 根检 验 、 协整分析、 格 兰 杰 因 果检 验 、 回 归模 型进 行 实证 分析 , 回 归 方程 ( 3 ) 的D w值 非 常 小 , 远 远 偏 离 中心 值 , 可见 残 差 序 列
为:
存 在 较 强 的 一 阶 自相 关 。 其 次 虽然 各 个 系 数 的 P 值 较 为理 想 , 但 足 整个方程 的 R 仅为 0 . 1 6 8 6 , 说明整个方程 的显著性不 高, 人民币 汇 率 的 变 化 难 以用 美 中之 间 的利 率 差 来解 释 。 加 入 E 序 列 的 一 阶 滞后量 E (1 ) , 回 归 结 果较 理 想 , 如下: E= 0 . 1 6 9 0 + 0 . 0 2 7 8 R + 0 . 9 6 0 7 E( 一 1 ) ( 4 ) t值 : ( 5 . 0 0 8 7 ) ( 1 2 . 8 9 2 0 ) ( 2 2 . 5 9 1 2 )

利率平价理论在开放市场中的实证分析

利率平价理论在开放市场中的实证分析

利率平价理论在开放市场中的实证分析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利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贷款和储蓄决策,还对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利率平价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关注的是不同市场中的利率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在没有任何限制和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利率应该在全球范围内是平等的。

利率平价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市场力量的作用。

它认为,如果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利率之间的差异,那么资本将会通过国际的资本流动来寻找更高的利率。

这种资本流动将会导致市场之间的利率趋向平等,最终达到利率平价的状态。

这个理论的重要假设是市场的完全开放和流动性。

为了对利率平价理论进行实证分析,我们需要获取和比较不同市场的利率数据。

以外汇市场为例,我们可以观察一篮子货币的利率,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如果利率平价理论成立,那么我们应该看到货币之间的利率差异相对较小。

在实际分析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利率平价理论并不总是成立。

这有可能是由于不同市场之间存在不同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对不同市场的利率有所偏好。

此外,政府的干预和市场限制也可能影响到利率的平价状态。

然而,利率平价理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成立的。

例如,在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例如欧洲联盟内部的国家,由于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的整合,利率平价的状态可能相对更为稳定。

此外,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作为实证分析的一个方面。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之间应该存在某种关系,即短期利率应该反映长期利率的期望。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短期和长期利率之间的关系来检验利率平价理论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利率平价理论在开放市场中的实证分析是一个复杂且困难的问题。

虽然利率平价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在实际中并不总是成立。

因此,在实际政策制定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经济利率的稳定和平衡。

另一个相关的实证分析是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利率差异。

利率平价理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利率平价理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利率平价理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摘要】为了验证利率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的解释能力,本文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对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和远期汇率以及中美两国间利率水平差异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并不符合利率平价理论,对此,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关键词】利率平价汇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一、理论回顾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是揭示利率与汇率之间变化关系的理论,也是继购买力平价理论之后最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均衡汇率是通过国际抛补套利所引起的外汇交易形成的。

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从低利率国家流向高利率国家以谋取利润,同时套利者在比较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时,还要考虑汇率变动对收益的影响,即外汇风险。

套利者将套利与掉期业务相结合,以规避外汇风险。

大量掉期外汇交易导致低利率国家的货币远期汇率升水,高利率国家的货币远期汇率贴水。

随着抛补套利的不断进行,即期和远期汇率差价就会不断加大,直到两种资产所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等,这时抛补套利活动就会停止,即期和远期汇率差价等于两国利差,即利率平价成立。

因此,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观点为:两国货币的即期和远期汇率差价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高利率国家的货币远期汇率贴水,低利率国家的货币远期汇率升水。

当即期和远期汇率差价等于两国利差时,汇率和利率都达到均衡状态,套利空间消失。

利率平价模型为:。

其中id和if表示本国和外国利率;E和F表示即期和远期汇率,F>E表示本币贴水,F<E表示本币升水。

二、文献综述凯恩斯(1923)在其著作《论货币改革》中系统地阐述了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即利率平价理论,亦称远期汇率理论。

艾因齐格(1937)在《远期外汇理论》一书中首次清楚地表述出了利率平价的思想,他的利率平价动态理论是对凯恩斯利率平价理论的综合和发展,他提出的一些基本原理为现代利率平价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 )汇 率 自由浮 动 ,包 括 即期 汇 率 直接 标价 法下 人 民币兑 美元 的 汇率 ;E . 2 I -
道 ,表达商品流动规律的购买力平价理 与远期 汇 率 ;
表示 下 一期 的 直接 标 价 法下 人 民 币兑美
论, 只能 为汇率 变动 提供 一个 长期 基准 ,
() 3 忽略交 易成本 ( 括技 术交易成 元 的汇率 。检验采 用 的是 20 包 02年 4月至
实 际情 况进 一步分 析和 探讨 了人 民币汇 率偏 离利 率平价 的原 因。
[ 关键 词]抛 补的利 率平 价理 论 ;非抛 补 的利 率平价 理论 利 率市 场化 [ 中图分 类号]F3 . 8 2 【 献标 识码]A 6 文 【 文章编 号】 10 -66 (0 0 0 —0 00 0994 2 1 ) 80 3-2
币 国际 化不 断 发展 的进 程 中 ,利 用利 率 在 抛补 利 率 平价 成 立 时所 需 的三 个前 提
平 价 理 论对 人 民 币的 汇率 进行 考 察是 有 假设 外 ,还需 满 足 以下两 个前 提假 设 :
次教

t K) DW 值 A 值 5 DF %髓界值 l
而 中期走 势 和 短期 波 动 ,基本 上 由国 际 本 如机会成 本 、 交易 费用等 和社会 交易成 2 0 0 8年 l 的数据 , 2月 相关 数据来 源 于美 资本 流动所 左 右 ( 杜金 珉 , 凌 云 : 利 本如外 汇管制 、 治稳 定性与银 行制度等 ) 国联邦 储 备 委员 会 网站 ,外汇 管 理局 网 郑 《 政 率平 价理 论 对我 国汇 率决 定 的适 用性 探


前 言
够 大 ,速 度要 足 够快 ,以致 在 瞬 间能 够

利率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

利率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

利率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一、引言利率平价理论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

它是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来进行的。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不同国家货币的汇率应随着所购买的一般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而调整,即不同国家货币的汇率应该是保持相对购买力平稳的。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不同国家的利率之差应该随着汇率的调整而抵消,以保持投资回报相等的机会。

本文将对利率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进行探讨,以了解实际情况与理论是否一致,并讨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二、实证研究方法利率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事件研究方法和均衡误差模型。

事件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特定事件对汇率和利率之间关系的影响来验证利率平价理论。

均衡误差模型则是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来检验利率平价理论在长期均衡下的有效性。

三、实证研究结果1.事件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危机和货币政策变化等事件上。

研究发现,在经济危机期间,资本流动逆转会导致国际利率差异放大,而利率平价理论失效。

此外,一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变化也可能导致利率平价理论的失效。

2.均衡误差模型的实证研究主要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检验利率平价理论。

研究发现,在短期内,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一定的错位,可以通过资本流动调整来达到平衡。

但长期来看,资本流动可能受到政策限制和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利率平价理论无法实现。

四、问题和不足之处1.利率平价理论假设了市场利率是完全竞争的,但现实中存在着各种市场摩擦和不完全竞争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利率平价理论失效。

2.利率平价理论没有考虑到货币政策的影响。

现实中,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市场利率的差异,从而影响利率平价的成立。

3.利率平价理论忽视了其他因素对资本流动和利率之间关系的影响。

例如,政策限制、市场冲击和预期变化等因素也会对利率平价产生影响。

五、结论利率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市场中存在着很多因素会影响利率平价的成立。

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且稳定的。

关于利率平价理论的分析

关于利率平价理论的分析

关于利率平价理论的分析一、利率平价理论综述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Keynes)于1923年首先提出的利率平价说(Theory of Interest Rate Parity),解释了了利率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短期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从而引起汇率的变化。

根据理论平价理论,投资者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把资金从利率较低的国家转向利率较高的国家.资金的流入将使利率较高国家的货币汇率的存在贬值预期.因此,两国之间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与两国的利息差异有密切的关系。

投资者投资于国内所得到的短期利率收益应该和按照即期汇率折成外汇在国外投资并按远期汇率买回本国货币所得到的短期投资收益相等。

一旦出现由于两国利率之差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差异,投资者就会进行套利活动,直至汇率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均衡水平。

虽然该理论的前提假设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利率平价说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收支、物价水平的范畴,从资本流动的角度研究汇率的变化,奠定了现代汇率理论的基础。

利率平价理论包括抛补的利率平价说(CIP)和非抛补的利率平价说(UIP)。

非抛补的利率平价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费雪敞开(Fisher Open)”。

理论界一般认为,只有在市场效率很高、具有信息高度透明和不存在任何扭曲的情况下,两种利率平价水平才会相等(CIP=UIP)。

二、抛补的利率平价理论抛补的利率平价理论的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等于两国货币的利率差异。

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即期升值而远期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即期贬值而远期升值。

抛补的利率评价理论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在公式的等式中,边为1+远期升水/贴水,右边则表示本/外国利率差异。

例如,即期美元/德国马克是$/DM,6个月远期汇率是如果美元6个月的利率是6%,马克为%,则马克升水等于:[1+()]/]2 =。

而利率差异等于[1+]/[1+]=。

式通常可以简化为:则:2() /=≈利率差==,因此,在抛补的利率平价理论中,两国货币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等于两国利率的差异。

利率平价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利率平价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利率平价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内容摘要:本文采用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对利率平价理论从图示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分别进行了验证,发现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拟合度较低,通过分析导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利率平价模型,并为加快我国利率平价的进程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利率平价抛补利率平价适用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利率变化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充分有效的金融市场条件下,利率、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一种自动平衡机制,而利率平价模型就是这种机制的抽象体现,同时弥补了购买力平价理论仅从商品和劳务角度考虑汇率决定思想的不足,成为解释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和短期汇率动荡的主要理论。

薛宏立(2002)研究认为我国的名义利率和名义汇率之间不存在利率平价理论所阐述的关系,进而引入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得出中性区间扩大的结论,熊原维(2004)进一步研究认为中性区间是不对称的。

郑春梅和肖琼(2006)、荀玉根(2007)等认为由于短期资本流动的有限性、外汇市场缺乏效率和交易成本较高,利率平价在中国表现失灵,可以考虑引入交易成本和资本管制,对利率平价模型进行修正。

江春、刘春华(2007)从新制度的角度对利率平价进行研究,认为由于深层次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利率平价在我国的拟合度较低,但随着我国产权制度的逐步确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货币自由兑换的逐步实现,利率平价在我国的拟合度正逐步优化。

颜伟等(2010)对利率平价理论等式进行调整,只检验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与中美两国利差是否存在稳定关系,从而得出即期汇率变化不仅受中美利差的变化,更多是受前期汇率影响。

综合以上研究,大多是考虑我国具体国情,加入交易成本以及资本管制以后利率平价理论的变化,采用的是年度数据。

相关理论介绍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使货币的对外价格(汇率),与货币的对内价格(利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利率平价理论就是研究利率与汇率之间相互关系。

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表现及适用性

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表现及适用性

随着 我 国经 济 的飞速 发展 , 人 民币汇 率 的地 位 越来 越 突
出 。 人 民 币 汇 率 及 利 率 的 联 动 机 制 对 国 家 经 济 发 展 具 有 重
和 汇 率 与 利 率 平 价 理 论 的要 求 拟 合 度 较 差 。
从 汇率 角度看 , 我 国传统 的产 权制 度 导致 均 衡 的人 民币 汇率在 我 国无法 形成 。若要 实现 人 民 币的 自由兑 换 , 应 建 立


利 率 平 价 理 论 的 发 展
利率 平价 理论起 源 于 1 9世 纪 6 O年代 , 1 9世 纪 9 O年代 德 国经济 学 家 Wo l s e Lo c c i 提 出利 差 与 远 期 汇 率 的 关 系 问
题; 2 O世 纪 初 Ke y n e s 创 建 了古 典 利 率平 价 模 型 ; 2 0世 纪 3 O
假设 下 , 投 资者 的抛补 套利 行为 让 国际 金融 市 场上 用 不 同货 币计 价 的相似 资 产 收 益率 趋 于 相 等 。该 理 论包 括非 抛 补 的
利率 平价 及抛 补 的利率平 价 两种学 说 。
根据 我 国汇率形 成 的路径 , 主要 从 以下 三个 制 约 因 素来 分析 人 民汇率偏 离 利 率
求 不具有 完 全弹 性 。
率 水平 的预期 变 动 率 决定 投 资 收 益 能 否 实 现 。三 是 汇 率 变
动 的 风 险 。投 资 者 们 往 往 在 远 期 外 汇 市 场 上 抛 售 高 利 率 国
二、 利 率 平 价 原 理
现代 的利率 平价 理论 成立 的前 提假 设 是 : 一 是 在 国 内 存
为止 。

浅谈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失灵现象

浅谈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失灵现象

浅谈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失灵现象引言利率平价理论是国际金融领域一种常见的理论模型,用于解释不同国家之间货币利率的均衡情况。

然而,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利率平价理论往往失灵,导致国内外利率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失灵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原理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在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不同国家货币的利率应该处于均衡状态,以实现无套利的效果。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如果两个国家的货币存在利率差异,投资者可以通过进行套利操作来获取无风险利润,从而引起资本的流动,最终导致利率重新平衡。

利率平价理论涉及多个因素,其中包括预期通胀率、资本市场的开放度、货币政策的效果等。

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利率平衡状态也会发生调整。

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失灵现象在中国金融市场中,利率平价理论往往失灵的现象比较常见。

以下是导致这种失灵现象的主要原因:1. 资本管制中国实行着相对严格的资本管制政策,限制了本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自由流动。

这导致了中国金融市场相对封闭,无法实现利率的自由调节和平衡。

同时,资本管制还导致了外汇市场的扭曲,进一步造成了国内外利率之间的差异。

2. 货币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相对较为宽松,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间。

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过度的流动性,同时也造成了资金供大于求的问题。

这使得国内利率相对较低,与国际市场上的利率存在明显的差异。

3. 预期通胀率中国的通胀水平相对较低,与国际市场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通胀压力较小。

在预期通胀率较低的情况下,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国外市场,从而导致国内利率的失灵。

利率平价理论失灵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利率平价理论失灵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1. 资金流出由于国内利率较低,外国投资者倾向于将资金投资到其他国家,以获取更高的回报率。

这导致了资金的流出,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外利率差异的存在。

2. 难以吸引外国投资国内利率过低使得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减弱。

利率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

利率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率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姓名:王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数量经济学指导教师:徐剑刚 20030512 摘要利率平价理论主要考察利率如何影响汇率的变动,由于它是汇率决定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二,因此一直以来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本文即通过考察自1970年代初以来的最新数据,使用多种计量方法研究利率平价关系。

首先,本文以二十三个OECD国家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回归方法检验名义利率平价。

结果表明如果用短期利率进行检验,名义利率平价不成立;相反,用长期利率进行检验时,名义利率平价成立。

其次,本文分别采用约翰逊协整检验和群体协整检验方法对这些国家进行实际利率平价检验。

结果显示实际汇率、长期实际利率差和累计经常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之差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再次,本文还通过协整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方法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中美两国实际利率差和中国累计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三者之间也存在着协整关系。

最后,本文以名义利率平价条件为基础,分析在资本项目开放下,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说明实行更为灵活汇率制度的国家享有较多的货币政策独立性。

关键词:利率平价约翰逊协整检验群体协整检验货币政策独立性TheEmpiricalStudyoftheInterestRateParityTheoryABSTRACTTheinterestrateparitymainlyinvestigateshowtheinterestrateinfluencestheexchangerate.Andsinceitisoneofthemostimportantfoundationsforthetheoryonthedeterminationofexchangerate,itbecomesthefocusoftheresearchers.Thispaperistryingtotesttheinterestrateparitythroughmanyeconometricmethodswithlatestdatasetssincethel970’S.Firstly,thepaperconductstheordinaryregressionmethodonthenominalinterestrateparity,usingdatafrom23OECDcountries.Theresultconfirmsthatthenominalinterestrateparityholdsinthelongrun.Secondly,thepapercarriesempiricalstudyontherealinterestrateparitythroughJohansencointegrationtestandpanelcointegrationtest.Theoutcomesaysthatthereiscointegrationrelationshipamongrealexchangerate,longrealinterestratedi娲mntialsandcumulativecurrentaccount.Thirdly,thepaperexplorestheconnectionbetweenrealeffectiveexchangerate,realinterestratedifferentialsandcumulativetradebalanceinChina,byusingthemethodofcointegrationtestandVARmodel.Thepaperdiscoversthatthereisalsosomecointegrationrelationshipamongthreetimeseries.Finally,basedonthenominalinterestrateparity,thepaperteststherelationshipbetweenexchangerateregimeandmonetaryindependenceintheopencapitalmarketsandfindsthatthosecountrieswhohavemoreflexibleexchangerateregimesgainmoremonetaryindependence.Keywords:intemstrateparityJohansencointegrationpanelcointegrationmonetaryindependence利率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一引日在现代开放经济中,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剧,外汇交易活动不断增多,国际外汇市场正日益成为各国金融机构关注的焦点。

第三章开放经济中的金融市场利率平价2

第三章开放经济中的金融市场利率平价2
银行表示,外汇市场交易额大幅上升的原因,包括对冲基金——尤其是 使用定量交易模型的对冲基金——活动大幅增加,以及散户投资者兴趣 提升。
国际清算银行(BIS)3年一度的最新调查显示,英国市场在全球外汇交易额 中所占比例已经从2004年4月31.3%,跃升至2009年4月的34.1%。这几乎是 最大竞争对手美国的两倍多。美国市场所占比例则从19.2%降至16.6%。
外汇交易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已经不再是新闻。根据国际清算银 行(BIS)的调查,目前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量比美国债券市场要大6倍, 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量的30倍。2008年6月全球外汇市场每日的交易额 达到3,500亿美金。
参与者
客户:可分为三类: 一是交易性的外汇买卖者 二是保值性的外汇买卖者 三是投机性的外汇买卖者 还有零星的外汇供求者
注意:按国际惯例,都从银行角度来看买卖。 所谓买汇,就是银行从工商企业那里买入外汇而支
付本国货币的过程。 所谓卖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出而收回本国货币的
过程。
--大多数银行间的交易都是外国货币与美元的交换
主要货币在全球外汇市场中的使用情况 (左:主要货币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中的比率;右:场外外汇衍生品市场主
2007年各国日均外汇交易量数据表(OTC市场)
资料来源:国际清算银行,Triennial Central Bank Survey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Derivatives Market Activity in 2007 - Final results
全球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从2004年4月的1.88万亿美元增至2009年4月的 3.21万亿美元,激增71%。国际清算
S€ S’€
Q€
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表示,美元/欧元汇率与欧元 供给之间就存在正相关关系:当欧元升值,美元/欧元 汇率就会上升。由于德国消费者购买美元的数量增加, 他们把欧元兑换成美元,因此,欧元的供给上升。

利率平价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利率平价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利率平价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联系越来越紧密,利率变化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充分有效的金融市场条件下,利率、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一种自动平衡机制,而利率平价模型就是这种机制的抽象体现。

在资本收支对外汇供求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利率平价理论弥补了仅从商品和劳务角度考虑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不足,成为解释国际间短期资本流动及短期汇率剧烈动荡的首要理论。

虽然利率平价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际资本高速流动下汇率决定的影响因素及外汇市场上汇率波动的特点。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金融市场逐渐扩大开放,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日益增多,世界金融市场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利率平价理论对当前我国的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选择均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论文的写作思路是先通过回顾利率平价的历史,从凯恩斯的静态利率平价理论开始,再研究艾因齐格的“互交原理”,为现代利率平价理论的研究打下铺垫。

现代利率平价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这其中又包括对抛补利率平价原理的修正和对非抛补利率平价原理的修正。

在前述理论的基础上,论文再通过其在中西方国家的适用性分析和比较,找出人民币汇率偏离利率平价的原因,并导出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利率平价模型,最后为加快我国利率平价的进程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论文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利率平价理论,弄清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解释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利率与资本流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通过利用货币市场工具来调节外汇市场的供求和汇率,从而为控制金融风险和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利率平价理论人民币汇率国际资本流动适用性分析【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F822.0【目录】:摘要6-7Abstract7-11第1章导言11-151.1选题依据及意义111.2国内外文献综述11-121.3论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12-131.3.1研究方法12-131.3.2主要观点131.4论文的框架结构13-15第2章利率平价理论的历史发展15-222.1凯恩斯以前关于利率平价理论的研究152.2凯恩斯的利率平价理论15-192.2.1抛补的利率平价16-172.2.2非抛补的利率平价17-182.2.3从利率平价说角度对远期外汇市场的分析182.2.4对凯恩斯的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18-192.3动态的利率平价理论——互交原理19-22第3章现代利率平价理论22-323.1无偏差远期汇率原理223.2无偏差利率原理22-233.3非抛补利率平价原理的修正233.4抛补利率平价原理的修正23-283.4.1机会成本对抛补利率平价的影响23-243.4.2交易成本对抛补利率平价的影响24-263.4.3引入买卖差价后对抛补利率平价的修正26-283.5抛补套利、商业套头及远期外汇投机决定实际均衡的利率平价理论28-303.6现代利率平价理论的政策涵义及其结论30-323.6.1现代利率平价理论的政策涵义30-313.6.2现代利率平价理论的结论31-32第4章利率平价理论在开放市场中的适用性分析32-394.1利率平价与套利32-334.2利率平价与时间套汇33-344.3利率平价理论在发达国家的实证检验34-39第5章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金融市场的适用性分析39-515.1基于利率平价的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关系的实证分析39-405.2人民币汇率偏离利率平价的原因分析40-445.3中国利率平价模型的表达形式44-475.4当前外部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影响47-515.4.1目前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及其在中国适用性的影响47-485.4.2目前制度环境对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适用性的影响48-51第6章加快中国利率平价进程的相关对策建议51-546.1短期措施516.2长期措施51-54总结与展望54-55参考文献55-57致谢57-58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59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开放市场中利率平价理论的分析和运用

开放市场中利率平价理论的分析和运用

开放市场中利率平价理论的分析和运用在经济学中,开放市场政策是一种主要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的政策工具。

其中,利率平价理论也是开放市场政策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指导原则。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在理想的市场条件下,两个国家之间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货币的利率差异。

具体来说,如果两国货币之间的利率差异为正值,那么汇率就应该以贬值的方式调整,以反映高利率国家的货币在市场上的折扣;反之,则应该以升值的方式调整。

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利率的差异来源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系列因素,如货币供求关系、国际投资流动等。

在这种假设下,利率平价理论可以被用于分析和预测汇率的走势,并为开放市场政策提供一定的指导。

利率平价理论的运用能够对国际资金流动产生影响。

根据理论,如果一个国家的利率高于其他国家,那么资本流动就会流向该国,从而导致其货币贬值。

这可以促使国内出口商品更具竞争力,提高经济的出口收入。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利率低于其他国家,资本流动就会流出该国,导致其货币升值。

这会削弱国内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利率平价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实际市场中存在各种非理性的因素,如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者的情绪等,这些因素可能使理论的预测不准确。

其次,理论仅考虑了利率因素,而忽略了其他诸如贸易差额、政治因素等对汇率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利率平价关系的影响。

综上所述,利率平价理论是开放市场政策中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和预测汇率走势,为国际资金流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然而,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和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利率平价理论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继续探讨利率平价理论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分析其在开放市场中的运用。

首先,利率平价理论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判断汇率走势的依据。

当两国之间的利率存在差异时,投资者可以通过将资金从低利率国家转移至高利率国家,以追求更高的回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市场中利率平价理论的分析和运用张晨*(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30009)摘要本文着重分析利率平价理论在开放金融市场中的汇率决定作用,以及市场投机活动对利率平价的影响,从而寻求适合我国企业运作的防范风险的方案。

关键词利率平价套利掉期时间套汇理财1 引言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发展是利率平价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由于国际间资本移动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决定货币汇率(尤其是短期汇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当今国际经济社会中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极其重要的内容和表现之一,国际资本移动规模不断扩大,利得与风险同在。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金融市场逐渐扩大开放,企业界的国际经济交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日益增多,世界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本文主要运用利率平价理论研究开放市场中货币汇率的决定机制,进而分析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2 利率平价理论的内容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亦称远期汇率理论,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1923年提出,后经爱因齐格等经济学家发展而成的。

凯恩斯认为,在远期汇率的决定方面,“最根本的因素是有关两个金融中心市场的短期资金的利息”。

因而可以通过分析抛补套利所引起的外汇交易来说明远期汇率的决定机制。

理论的假设条件:①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无障碍,即处在开放市场中。

②套利资金的规模是无限的、充足的。

③忽略交易成本(如银行手续费、邮费等)。

在以上假设条件下,利率平价理论认为:远期差价(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额)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

高利率国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定贴水(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低利率国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为升水(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

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牟取利润。

但套利者在比较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时,不仅考虑两种资产利率所提供的收益率,还要考虑两种资产由于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变动。

套利者往往将套利与掉期业务结合进行,以避免汇率风险,保证无亏蚀之虞。

大量掉期外汇交易的结*张晨,1968出生,硕士,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学、国际金融。

果,是低利率货币的即期汇率下浮,远期汇率上浮;而高利率货币的即期汇率上浮,远期汇率下浮。

由此低利率国货币就会出现远期升水,高利率国货币则有远期贴水。

随着抛补套利的不断进行,远期差价会不断扩大,直至两种资产所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等,这时抛补套利活动就会停止。

这样远期差价正好等于两国利差,即利率平价成立。

假定A 国利率水平为a I ,B 国利率水平为b I ,s E 为即期汇率(以A 币表示的B 币价格),f E 为远期汇率。

1单位A 国货币在A 国内投资所获收益为)1(a I +;在B 国投资时,首先在即期市场换取B 币数量s E /1,到期收回)1(1b s I E +,再按原先约定的远期汇率换回A 币数额f b s E I E ⋅+)1(1。

若在两国进行投资的收益相等,抛补套利行为就停止下来。

即: )1(1b s f a I E E I +=+ 整理得: ba s f I I E E ++=11 (1) 从式中可见,如果b a I I >,则s f E E >,即远期外汇出现升水。

反之若b a I I <,则s f E E <,远期外汇出现贴水。

令:P 表示远期外汇升(贴)水率,可将(1)式整理得:b b a b b a s s f I I I I I I E E E P +-=++-+=-=11)1(1 (2)或 b a b b I I PI P I P -=+=+)1( 因为P 和b I 都是分数,所以其乘积b I P ⋅通常较小,可以省略。

由此得:b a I I P -=(3)说明远期外汇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差。

式(2)或式(3)就称为利率平价。

3 利率平价理论在开放市场中的实证分析Ⅰ 由式(3)可知在开放金融市场中进行套利的条件是:s s f b a E E E I I ->- 套利活动的结果会导致 s sf b a E E E I I -=-,即达到均衡状态(利率平价)。

下面举例说明。

若已知纽约市场年息为5%,法兰克福市场的年息是8%,按6个月投资计算两国的利率差是1.5%;再已知两国的货币汇率为即期汇率:1美元=2.4马克,6个月远期汇率:1美元=2.424马克,远期差价率P 为1%,利率差大于远期汇率差。

如果不考虑有关交易手续费,此时投资者具有套利机会。

假定某投资者持有100万美元,可以在6个月内进行投资,他将资金直接投放于纽约市场,利息收益为100万×(1+5%×21)-100万=2.5万美元。

然而如果他将美元换成马克,投资于法兰克福市场——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卖出美元现汇,买进马克现汇;然后为避免汇率风险同时做掉期业务,即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卖出一笔相当于投资本利和的马克期汇,买进美元期汇。

计算其利息收入:(2.4马克×100万)×(1+8%×21)=249.6万马克;249.6万马克÷2.424马克=102.97万美元,最后再减去本金:102.97万美元-100万美元=2.97万美元,其结果在法兰克福市场投资比在纽约投资多收益4700美元(=2.97万-2.5万)。

不管投资者是用自己的闲置资金还是借款投资,不管是美国的投资者,还是德国或其它国家投资者,均可以这样进行套利。

上述分析可知,套利条件是德国利率与美国利率差大于远期差价率。

用图1说明,OC 表示两国利差,OD 表示即、远期汇率差,OA 上任何一点的利率差等于即、远期汇率差。

Q 点存在套利条件。

套利资金在国际间流动的结果使外汇市场的供求发生变化,即期市场上美元供给马克需求增加,使美元对马克的即期汇率下跌;远期市场上美元需求与马克供给增加,使美元对马克的远期汇率上升。

当汇率变化使即、远期汇率差增大最终等于利率差时(OD 扩大,使Q 点落在直线OA 上),例如即期汇率为1美元=2.380马克,远期汇率为1美元=2.415马克,此时的即、远期汇率差约1.5%,大致相等于两国6个月的利率差,套利条件消失,套利活动停止,汇率达到均衡,即处于利息平价状态。

Ⅱ 由式(3)可知,当ss f b a E E E I I -<-时,会导致另一方向的套利活动,这就叫时间套汇,套汇结果也会导致外汇市场的汇率达到均衡态,即ss f b a E E E I I -=-。

假设德国和美国的利率分别是8%和5%,按6个月计算有1.5%的利率差。

可是美元对马克的即期汇率是1美元=2.35马克,远期汇率是1美元=2.42马克,即、远期汇率差为3%,此时尽管美国的利率较低,但由于在远期外汇市场上美元价格相对较高,持有马克资金的投资者就可以趁此机会投资于美元资产获利。

若投资者把235万马克直接投放于法兰克福市场,6个月投资收益为9.4万马克(=235万×8%×21)。

然而如果他将马克换成美元再投资于纽约市场,其收益增加,(235万马克÷2.35马克)×(1+5%×21)=102.5万美元,102.5万×2.42马克=248.05万马克,再减去235万马克本金后净收益13.05万马克,比前者收益9.4万马克增多了。

这种为了套取远期外汇市场上更高的汇价而不惜接受较低的利率水平的投机活动叫时间套汇,又叫远期套汇(如图2所示)。

S 点存在远期套汇的条件,即利率差(OC)小于即、远期汇率差(OD)。

套汇资金在国际间流动的结果使得汇率随之变化,当汇率变化使即、远期汇率差缩小最后大致等于两国利率差时,(OD 缩小,S 点移动到A 点),套汇条件消失,汇率变动也停止。

此时又达到了利息平价的均衡状态。

4 利息平价理论在企业的经营、理财活动中的运用Ⅰ 我国进口企业在以外币作为支付货币的延期付款情况下,可以运用利息平价理论对货款支付方案进行选择。

若有方案①立即购入与支付外汇相同期限、金额的远期外汇,其每1单位外汇的本币支出是f E ;方案②立即借入本币换成外币并投资于外国资产,到支付日取出用于支付。

借入本币的金额应考虑投资利率与兑换汇率因素后等于须支付的货款,即:bs I E +1;因为借款日后还要归还,所以支付成本最终是)1/()1(b a s I I E ++。

经过计算选择两种方案中每单位外汇的本币支出成本较低的方案。

如f b a s E I I E <++)1/()1(,应采用方案②。

Ⅱ 当我国出口企业预定在一定时间后有外汇收入的场合,可以选择以下两个方案中收益较多者,即方案①立即卖出与外币收入相同期限和金额的远期外汇,每单位外汇的本币收入是f E ;方案②立即借入外币换成本币并投资于本国资产,到期收回的本利是收入,同时用出口收入偿还外币借款。

在考虑借入外币资金的利率和兑换汇率时,此方案的本币收入是)1/()1(b a s I I E ++。

如经计算f b a s E I I E <++)1/()1(,应采用方案①。

Ⅲ 企业在筹资时,运用利息平价理论对国内外市场进行比较。

方案①在国内市场筹资,每单位本币的成本是)1(a I +;方案②在国外市场上筹资,并将外币资金换成本币,采用抵补保值方法确定归还外币借款的成本,其成本是f s b E E I /)1(+,可计算选择两方案中成本较低者,以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

图2 利息平价与时间套汇5 结论利率平价理论虽然产生于20世纪初,但理论的基本核心对于指导今天的金融市场运行仍然不为过时,尤其是在金融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

只有深刻领会利率对汇率的决定机制,就能够在开放市场中找到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

理论还为企业投资理财方案的优选提供决策依据。

利率平价理论在当今开放的金融市场中的运用具有广阔的拓宽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1 瞿卫东. 金融工程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年8月第1版: 442—4452 许少强. 外汇理论与政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5年9月第1版: 833 刘园.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1998年12月第1版: 45—754 刘舒年. 国际金融.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1997年2月第1版: 73—78Analysing and Applying of the 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 in theOpen MarketZhang Chen(Management Departmen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30009)Abstract The paper analyse the decisive act of 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 in foreign exchange rate in the open market and the affect of speculate to the interest rate parity,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schemes that suitable for our enterprises to aviod the financial market risk.Keywords Interest Rate Parity Arbitrage Swap Time Arbitrage Financing2020年2月17日星期一09:12:21 2.17.202009:1209:12:2120.2.179时12分9时12分21秒Feb. 17, 2017 February 20209:12:21 AM09:1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