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对经济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需求对经济的影响

因为无论繁荣还是萧条,都是累积性的,自行加强的。也就是说,繁荣或萧条一经启动,就会在向前的路上越跑越快,越滑越远。比如在扩张时期,起初,可能只是某一行业出现亮点,有了新投资。企业主开始雇佣工人,购买原材料和设备。于是,就业人数增加,收入增加,拉动了需求,消费品生产受到刺激。原材料、设备的生产也有了起色。一花引来百花开,各个行业活跃起来,沉寂的资产盘活了。随着需求增长,价格和利润攀升,业界信心倍增。他们拿出闲置资金,或在金融市场大胆地融资,添置设备,更新机器,进行庞大的长期投资。金融机构受到感染,不再谨小慎微,而是放手扩大信用。公众的灵活偏好减弱,纷纷将手头资金投入资本市场。一切可用的资源都被动员起来,整个经济就会出奇地火爆。尤其是加速原理的作用,使得生产品生产,与消费品生产相比,波动更为强烈,来势更为凶猛。比如,年产量为1万双鞋的鞋厂,需要5万元的机器设备,若年折旧率为10%,则每年需要5千元用于机器更新。现在假定行情变好,鞋子订货增加了1千双,即消费品需求增加了10%,为了满足这一需要,鞋厂必须相应地扩大规模,增添5千元的设备。这样,连同固定资产更新,就要求社会提供1万元的机器设备。也就是说,消费品扩大10%,生产品就扩大100%。经济的气球,就这样越吹越大,以至后来到了一触即破的地步。

收缩的过程大致相仿。比如,由于央行收紧银根,或者金融机构压缩信贷,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导致某项大型建设因缺乏资金半途而废,于是,原材料或机器设备行业被迫削减产量。如果这种收缩限制在少数行业、几种商品上,只要有其他利好因素,颓势还可扭转。但实际上,往往是墙倒众人推。本来是几个行业不景气,投资需求减少,但很快会因失业增加,而波及到消费需求上。消费需求的减少,反过来又会变本加厉地影响生产品行业。结果,收缩从一个行业蔓延到另一个行业,就像瘟疫一样,迅速地传播开来。至此,人们已是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经济崩溃。之所以产生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因为有其他力量落井下石。首先是需求萎缩引起价格下降,而工资和其他成本却有一定刚性,于是到处发生亏损。这时,人们为保险起见,会减少存货,降低定货量和储备。这种市场行为,把萎缩成倍地放大,远远超过实际程度。其次,由于需求和价格走低,引起业界对前景悲观,并预期形势会进一步恶化,所以,不是十拿九稳,不会轻易进行大规模投资,有的甚至连设备更新都给省掉。这使得收缩被强化,衰退的速度大大加快。而这时候,银行为保全自己,不再轻易放贷,并加紧催收贷款;个人也出于谨慎动机,增加了灵活性偏好,纷纷撤走资金,从而使趋冷的经济雪上加霜。在收缩过程中,生产品和奢侈品下降的幅度特别大。这是因为收缩时,设备闲置,新投资减少了。经济低落,人们压缩开支,小车、住宅等奢侈品首当其冲。更重要的是,生产品的投资,主要是依靠对未来的预期。按照目前的经济走势,投资者普遍感到前途渺茫,不敢贸然投下赌注。结果,经济跌入了收缩的旋涡。

为什么繁荣和萧条会有尽头?是什么终结了扩张或收缩?无论扩张从哪里开始,其实质都是投资的迅速增长。因此,要想扩张能持续,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和资源,也就是说,必须有弹性的货币供给和弹性的生产资源供应。当经济摆脱萧条后,信用会急剧膨胀,闲置的设备、原料和劳动力比比皆是,投资者要风得风,要雨有雨,因此扩张初期,产量和就业会大幅度提高。但随着扩张的继续,投资者发现资金和资源不再是唾手可得。为筹集资金,寻找资源,他们不得不四处奔波。这时,产量和就业增势锐减,价格和成本却直线上升。而到扩张极点,各种资源已近枯竭,一个行业的发展,必须靠挤占其他行业的资源为代价,整个经济开始在钢丝绳上行走。人们有了某种不祥之兆。果然,将经济推下钢丝绳的力量出现了。中央银行为了减少国际收支赤字,或者补充准备金,或者防止资本外逃,或者遏制通货

膨胀,决定收缩通货;某些行业因节节升高的成本而难以为继,局部出现衰退;甚至一场洪水。灾难就此发生,经济掉头而下,危机出现了。收缩也并非无穷无尽。由于萧条,大量企业破产,设备原料闲置,失业大军充满街头,于是,生产因素的供给恢复了弹性。信贷收缩到了一定限度,为了利润,资金也要寻找去处,货币供给也恢复了弹性。随着企业不再倒闭,价格止跌趋稳,人们信心慢慢恢复。这时,一批企业家预感物价将要回升,抓住机会投资。少数冒险家进行逆向操作,在别人退缩时,注入大量资本以抢占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商,对长期信贷利率特别敏感,萧条时的低利率,成了他们投资的最佳时机。所以这些,使投资渐有起色。再加上政府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经济终于从萧条的泥潭挣扎出来,于是拐点又出现了。

对于有学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走向衰退和萧条始终是由总需求的收缩造成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不全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