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指标计算口径

合集下载

节能减排统计指标的解释及算法

节能减排统计指标的解释及算法

附件2部分节能减排统计指标的解释及算法一、“十一五”与“十二五”节能减排统计指标的变化1、能源种类增加2种:焦煤及热力。

折标系数见附录1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2、增加的综合指标:二氧化碳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氨氮排放量、产品节能量、技术节能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按新方法统计)、氨氮排放量(按新方法统计)。

3、增加的行业指标:(1)发电行业:火电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量、发电量)、烟气脱硫机组容量占燃煤机组的比例(配备烟气脱硫装置的机组装机容量、燃煤机组装机容量)、烟气脱硝机组容量占燃煤机组的比例(配备烟气脱硝装置的机组装机容量、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发电装机容量(火电、核电、水电、风电、生物质、太阳能、其他非化石能源)、总发电量(火电、核电、水电、风电、生物质、太阳能、其他非化石能源)。

(2)建材行业:吨水泥综合能耗(生产水泥综合能源消费量、水泥产量)、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生产水泥熟料综合能源消费量、水泥熟料产量)。

(3)煤炭行业:露天矿采区回采率、薄煤层采区回采率、中煤层采区回采率、厚煤层采区回采率。

二、部分统计指标的解释及算法1、能源消费总量指在报告期内企业范围内实际消费的(用于生产和非生产过程)各种能源的总和。

能源消费总量=各种能源消费(包括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量和回收能消费量,折标准煤)的合计-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折标准煤)的合计-回收利用能源量(折标准煤)的合计。

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和其他工业生产性活动消费的能源,包括用作燃料、动力、原材料、辅助材料、工艺过程等;能源加工转换企业各能源品种的消费量,包括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量;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消费的能源;为工业生产活动进行的维修、设备大修理消费的能源;企业内部为生产活动服务的、不具有单独核算管理机构的交通运输工具消费的能源;企业机关(厂部、企业管理办公楼)消费的能源;改善生产、管理区域环境和劳动保护消费的能源。

节能减排指标核算方法

节能减排指标核算方法

节能减排指标核算方法
一、万元产值综合能耗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与
期内工业总产值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煤)/总产值(万元)既有工业企业、又有非工业单位的,对工业与非工业的万元产值
能耗应分别核算二、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吨标煤/万元)=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煤)
/增加值(万元)原则上,工业企业按照“生产法”计算增加值。

生产法计算公式: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应交增值税)-中间
投入(数据取自各企业财务报表)。

既有工业企业、又有非工业单位的,对工业和非工业的万元增加
值综合能耗指标应分别核算。

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指生产1 吨产品所综合消耗的热能,包括煤、油、焦、汽、电、煤气、柴油、新水、循环水等消耗。

各种产品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方法按照相关规定,其中有色金属产品的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执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指标体系》规定。

四、SO2、COD 排放量。

节能降耗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节能降耗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节能降耗评价指标及其计算节能降耗是指在不降低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手段,减少能源耗费和减轻环境负荷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节能降耗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1. 能源利用率(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EUE)能源利用率是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计算公式为:EUE=1-(能源消耗量/产出量)能源综合消耗指标是衡量单位产品或服务所消耗的能源总量的指标,计算公式为:CECI=能源消耗量/产出量3. 能源强度(Energy Intensity)能源强度是衡量单位GDP或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数量的指标,计算公式为:Energy Intensity = 能源消耗量 / GDP或产值4. 提高能源利用率(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EEI)提高能源利用率是衡量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EEI=(新能源利用率-旧能源利用率)/旧能源利用率5. 节能率(Energy Saving Rate)节能率是衡量节能措施节约能源的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Energy Saving Rate = (旧能源消耗量 - 新能源消耗量) / 旧能源消耗量6. 碳排放强度(Carbon Intensity)碳排放强度是衡量单位GDP或单位产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计算公式为:Carbon Intensity = 二氧化碳排放量 / GDP或产值7. 能耗强度(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能耗强度是衡量单位面积或单位人口所消耗的能源数量的指标,计算公式为: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 能源消耗量 / 面积或人口8. 节约标准煤(Economical Standard Coal,ESC)节约标准煤是将各种能源按照其热值折算成标煤的单位,用于衡量节能效果,计算方法依据能源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节能减排计算和分析”的补充说明

“节能减排计算和分析”的补充说明

关于能源审计中
“节能减排计算和分析”的补充说明
根据经委“企业能源审计时应做好节能减排计算”的要求,现对需计算的减排指标和计算口径作如下补充说明:
1.需计算的减排指标
二氧化碳减排量;
二氧化硫减排量;
氮氧化物减排量;
COD减排量。

2.计算口径
(1). 二氧化碳减排量
二氧化碳减排量=产值节能量*二氧化碳减排系数(吨)
其中:
产值节能量=(2006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2005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2006年工业总产值(吨标准煤)
二氧化碳减排系数 2.46 (吨/吨标准煤)。

(2)二氧化硫减排量、氮氧化物减排量、COD减排量
二氧化硫减排量=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量-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
氮氧化物减排量=2006年氮氧化物排放量-2005年氮氧化物排放量;
COD减排量=2006年COD排放总量-2005年COD排放总量上述公式中各种排放量数据应由企业环保主管部门提供。

计量单位为吨。

节能减排计算方法

节能减排计算方法

光伏发电节能减排效果的计算方法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火电厂的耗煤发电数据:平均每千瓦时(即每度)供电需煤耗为360g 标准煤(理论值);然而工业锅炉每燃烧一吨标准煤,产生二氧化碳2620Kg及二氧化硫0.06Kg、一氧化碳0.0227 Kg、氮氧化物0.0360Kg、HC 0.0050Kg、烟尘0.0110 Kg等(因此燃煤锅炉排放废气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1.2MW光伏并网电站,年发电量约为180万度,即系统年节能量180万KWh,因此,项目的节能减排量为:(日新科技园为例)单位面积节能量=180万KWh÷3.09万m2=58.25KWh/ m2年节煤量约:360×1800000×10-3=648000(Kg) 标准煤年减排量约:CO2量:2620×648000×10-3=1697760(Kg)SO2量:0.0600×648000=38880(Kg)CO 量:0.0227×648000=14709.6(Kg)NOx量:0.0360×648000=23328(Kg)HC量:0.0050×648000=3240(Kg)烟尘量:0.0110×648000=7128(Kg)节能减排公式- 何谓节能减排[节能减排]:“能”指代“标准煤(热量单位)”;“排”指“二氧化碳(CO2)”排放或“碳(C)排放”。

[标准煤]: 亦称煤当量。

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我国把每kg含热7000大卡(29306千焦)的定为标准煤(ce),也称标煤。

标准煤严格意义上是一个热量单位。

即1kgce=70 00大卡=29306KJ≈29.3MJ。

表1 几种常用的能源热值及换算关系能源名称能源低位发热量折合标准煤系数备注原煤20934 KJ/Kg 0.7143 kgce/kg 1kgce=1千克标煤节能减排公式- “减排二氧化碳”和“减少碳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主要指标解释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主要指标解释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主要指标解释1.能源消耗总量。

能源消费总量是指在统计报告期内企业实际消费能源的能量总量。

能源消费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一次性直接消费,又称终端消费;另一种是加工转换消费,又称中间消费。

终端消费是对中间消费而言,是指能源不用于中间加工转换,而是直接投入到各种加热、动力等设备,用于生产和非生产活动的消费。

中间消费是指能源加工、转换企业(或车间)生产二次能源产品所消费的能源数量。

“能源消费总量”计算公式如下:能源消费总量=终端能源消费量折标准煤之和+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折标准煤之和-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折标准煤之和-回收利用能源折标准煤之和+能源损失量折标准煤之和能源中间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折标准煤之和-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折标准煤之和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可参见附件1。

能源消费总量具体包括:①用于生产本企业的产品、工业性作业和其他生产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②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消费的能源;③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消费的能源;④用于劳动保护及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⑤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企业(如造船厂、汽车制造厂),向成品轮船、汽车中添加动力用油,应算作企业的能源消费,不作为工业生产消费,应作为非工业生产消费和交通运输工具消费。

不包括以下各项:①由仓库发到车间,但报告期最后一天并未消费,这部分能源应在办理假退料手续后计入库存量,不能以拨代消;②回收的余热、余气不作为能源消费量统计;③拨到外单位,委托外单位加工用的能源;④调出本单位或借给外单位的能源。

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在统计报告期内工业生产用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后进行汇总,并扣除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折标准煤的汇总量。

有能源回收利用的企业,在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应扣除这部分回收利用的能源。

计算公式如下: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用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之和-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折标准煤之和-回收利用能源折标准煤之和。

节能减排计算方法.doc

节能减排计算方法.doc

光伏发电节能减排效果的计算方法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火电厂的耗煤发电数据:平均每千瓦时(即每度)供电需煤耗为360g标准煤(理论值);然而工业锅炉每燃烧一吨标准煤,产生二氧化碳2620Kg及二氧化硫0.06Kg、一氧化碳0.0227 Kg、氮氧化物0.0360Kg、HC 0.0050Kg、烟尘0.0110 Kg等(因此燃煤锅炉排放废气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1.2MW光伏并网电站,年发电量约为180万度,即系统年节能量180万KWh,因此,项目的节能减排量为:(日新科技园为例)单位面积节能量=180万KWh÷3.09万m2=58.25KWh/ m2年节煤量约:360×1800000×10-3=648000(Kg) 标准煤年减排量约:CO2量:2620×648000×10-3=1697760(Kg)SO2量:0.0600×648000=38880(Kg)CO 量:0.0227×648000=14709.6(Kg)NOx量:0.0360×648000=23328(Kg)HC量:0.0050×648000=3240(Kg)烟尘量:0.0110×648000=7128(Kg)[节能减排]:“能”指代“标准煤(热量单位)”;“排”指“二氧化碳(CO2)”排放或“碳(C)排放”。

[标准煤]: 亦称煤当量。

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我国把每kg 含热7000大卡(29306千焦)的定为标准煤(ce),也称标煤。

标准煤严格意义上是一个热量单位。

即1kgce=7000大卡=29306KJ≈29.3M J。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

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44/12=3.67)。

节能降耗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节能降耗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节能降耗评价指标及其计算随着全球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降耗已成为各国共同的挑战。

在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评价节能降耗的效果与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节能降耗评价指标,并详细讨论它们的计算方法。

一、总体能耗总体能耗是评价一个企业、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能源消耗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通常由能源消耗总量除以对应的产出或服务总量得到。

例如,对于一个工厂来说,总体能耗可以用单位产出能耗指标来衡量,即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能源。

计算方法为:总体能耗 = 能源消耗总量 / 产出或服务总量二、单位面积能耗单位面积能耗是评价建筑物能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描述了单位建筑面积所消耗的能源量。

单位面积能耗可以用于评价住宅、商业办公等各类建筑物的节能情况。

计算方法为:单位面积能耗 = 能源消耗总量 / 建筑物面积三、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值能耗是评价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单位产值能耗是一个关键的评价指标,可以用来比较企业之间的能源利用效率。

计算方法为:单位产值能耗 = 能源消耗总量 / 产值四、能源消耗强度能源消耗强度用于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

它通常由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标来描述,即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量。

能源消耗强度的计算方法如下:能源消耗强度 = 能源消耗总量 / 国内生产总值(GDP)五、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是评价能源利用品质的重要指标。

它描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通过建立能源平衡表来计算,将输入能源、输出能源和能源损失进行比较,得出能源利用效率的具体数值。

六、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表示单位GDP或单位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为:碳排放强度 = 碳排放总量 / 国内生产总值(GDP)或能源消耗总量综上所述,节能降耗评价指标包括总体能耗、单位面积能耗、单位产值能耗、能源消耗强度、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强度等。

节能减排计算

节能减排计算

节能减排计算
供能面积:100000000m2
冷指标:80W/ m2
热指标:60W/ m2
冷负荷=冷指标×供能面积
热负荷=热指标×供能面积
则Q冷=8×109KW Q热=6×109KW
夏季供能天数150天
冬季供能天数90天
假设我们供能的业态全是住宅,每天24小时全天候供能,夏季考虑0.5的参差系数,冬季考虑0.6的参差系数
全年供冷量=冷负荷×日供能时间×供冷天数×0.5
全年供热量=热负荷×日供能时间×供热天数×0.6
则夏季全年供冷量=1.44×1013KWH
冬季全年供热量=7.776×1012KWH
传统供能方式(夏季冷水机组+冷却塔,冬季燃煤锅炉)夏季COP取3.2
=4114285714285.71KWH
则传统夏季耗电量=夏季全年供冷量
COP
=8886857142.8KWH
冬季锅炉耗电量=冬季全年供热量
0.7
传统全年总耗电量12486857142.9KWH
可再生能源夏季COP取3.5,冬季COP取3
=3291428571.4KWH
则可再生能源夏季耗电量=夏季全年供冷量
COP
冬季耗电量=冬季全年供冷量
=2073600000KWH
COP
可再生能源全年总耗电量5365028571.4KWH 较传统能源耗电量节电7121828571.4KWH
每吨标煤可发电2500kwh
则可节约标煤2848731.4吨。

节能减排统计指标的解释及算法

节能减排统计指标的解释及算法

节能减排统计指标的解释及算法附件2部分节能减排统计指标的解释及算法一、“十一五”与“十二五”节能减排统计指标的变化1、能源种类增加2种:焦煤及热力。

折标系数见附录1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2、增加的综合指标:二氧化碳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氨氮排放量、产品节能量、技术节能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按新方法统计)、氨氮排放量(按新方法统计)。

3、增加的行业指标:(1)发电行业:火电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量、发电量)、烟气脱硫机组容量占燃煤机组的比例(配备烟气脱硫装置的机组装机容量、燃煤机组装机容量)、烟气脱硝机组容量占燃煤机组的比例(配备烟气脱硝装置的机组装机容量、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发电装机容量(火电、核电、水电、风电、生物质、太阳能、其他非化石能源)、总发电量(火电、核电、水电、风电、生物质、太阳能、其他非化石能源)。

(2)建材行业:吨水泥综合能耗(生产水泥综合能源消费量、水泥产量)、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生产水泥熟料综合能源消费量、水泥熟料产量)。

(3)煤炭行业:露天矿采区回采率、薄煤层采区回采率、中煤层采区回采率、厚煤层采区回采率。

二、部分统计指标的解释及算法1、能源消费总量指在报告期内企业范围内实际消费的(用于生产和非生产过程)各种能源的总和。

能源消费总量=各种能源消费(包括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量和回收能消费量,折标准煤)的合计-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折标准煤)的合计-回收利用能源量(折标准煤)的合计。

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和其他工业生产性活动消费的能源,包括用作燃料、动力、原材料、辅助材料、工艺过程等;能源加工转换企业各能源品种的消费量,包括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量;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消费的能源;为工业生产活动进行的维修、设备大修理消费的能源;企业内部为生产活动服务的、不具有单独核算管理机构的交通运输工具消费的能源;企业机关(厂部、企业管理办公楼)消费的能源;改善生产、管理区域环境和劳动保护消费的能源。

节能减排的计算方法

节能减排的计算方法

节能减排的计算方法节能减排是指通过采取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为。

节能减排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下面将介绍节能减排的计算方法。

一、节能计算方法节能是指在相同或更好的服务质量下,通过改善设备、工艺、管理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的行为。

节能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基准能耗为了衡量节能的效果,需要先确定基准能耗。

基准能耗是指在没有采取节能措施前的能耗水平。

一般会通过调研、测量和对比等方法来确定基准能耗。

2.测算节能量在确定基准能耗后,可以根据新的能源消耗数据来计算实际节能量。

实际节能量等于基准能耗减去改进后的能耗。

3.计算节能率节能率等于实际节能量除以基准能耗,再乘以100%。

节能率的计算可以量化能源消耗的降低程度。

4.分析节能效果通过对节能率的分析,可以评估节能措施的效果。

如果节能率达到一定的标准,说明节能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减排计算方法减排是指通过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为。

减排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基准排放基准排放是指在没有采取减排措施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可以通过调研、测量和对比等方法确定基准排放。

2.测算减排量在确定基准排放后,可以根据新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来计算实际减排量。

实际减排量等于基准排放减去改进后的排放量。

3.计算减排百分比减排百分比等于实际减排量除以基准排放,再乘以100%。

减排百分比的计算可以量化温室气体排放的降低程度。

4.分析减排效果通过对减排百分比的分析,可以评估减排措施的效果。

如果减排百分比达到一定的标准,说明减排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示例分析假设工厂通过改进工艺,降低了能源消耗。

在改进前,该工厂的能耗为1000吨标准煤,温室气体排放为2000吨二氧化碳。

改进后,能耗降低到800吨标准煤,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600吨二氧化碳。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计算,可以得到节能率为20%,减排百分比为20%。

通过上述示例可以看出,节能减排的计算方法是通过量化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降低程度来评估节能减排行为的效果。

节能减排各项主要指标解释

节能减排各项主要指标解释

节能减排各项主要指标解释(一)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指标。

1.能源消耗总量。

能源消费总量是指在统计报告期内企业实际消费能源的能量总量。

能源消费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一次性直接消费,又称终端消费;另一种是加工转换消费,又称中间消费。

终端消费是对中间消费而言,是指能源不用于中间加工转换,而是直接投入到各种加热、动力等设备,用于生产和非生产活动的消费。

中间消费是指能源加工、转换企业(或车间)生产二次能源产品所消费的能源数量。

“能源消费总量”计算公式如下:能源消费总量=终端能源消费量折标准煤之和+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折标准煤之和-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折标准煤之和-回收利用能源折标准煤之和+能源损失量折标准煤之和能源中间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折标准煤之和-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折标准煤之和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可参见附件1。

能源消费总量具体包括:①用于生产本企业的产品、工业性作业和其他生产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②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消费的能源;③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消费的能源;④用于劳动保护及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⑤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企业(如造船厂、汽车制造厂),向成品轮船、汽车中添加动力用油,应算作企业的能源消费,不作为工业生产消费,应作为非工业生产消费和交通运输工具消费。

不包括以下各项:①由仓库发到车间,但报告期最后一天并未消费,这部分能源应在办理假退料手续后计入库存量,不能以拨代消;②回收的余热、余气不作为能源消费量统计;③拨到外单位,委托外单位加工用的能源;④调出本单位或借给外单位的能源。

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在统计报告期内工业生产用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后进行汇总,并扣除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折标准煤的汇总量。

有能源回收利用的企业,在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应扣除这部分回收利用的能源。

计算公式如下: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用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之和-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折标准煤之和-回收利用能源折标准煤之和公式中的“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对外供热、洗煤生产、炼焦生产、石油炼油生产、煤气生产、煤制品加工产出的能源,不包括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电以及自产自用的热力。

节能减排指标计算指导意见

节能减排指标计算指导意见

节能减排指标计算指导意见1、矿井综合能源消费量:即考核期内矿井的用电消耗量和用煤消耗量之和,折算成标煤。

标准煤折算系数为:1吨原煤=0.7143T标煤1度电=0.123千克标煤2、单位生产综合能耗:即矿井生产吨煤能耗=矿井综合能源消费量/考核期内矿井原煤产量。

3、节能量:即考核期内矿井节约的电能和煤耗。

4、煤矿在用主通风机工序能耗(1)、计算公式610fWEQ P=⨯⋅ (1)其中:E f-统计报告期煤矿在用主通风机工序能耗。

kW·h/Mm3·Pa;W-统计报告期主通风机耗电量,kW·h;Q-统计报告期主通风机抽出(压入)的风量;m3;P-统计报告期主通风机的平均全压;Pa。

(2)、煤矿在用主通风机工序能源消耗限额等级指标5 、煤矿主排水工序能耗的计算(1)、 计算公式E S =Hc Q W ⋅⋅100·γ1·(1)其中:E S —统计报告期煤矿主排水工序能耗,kW ·h/(t ·hm ); W —统计报告期煤矿主排水的耗电量,kW ·h ; Q —统计报告期煤矿主排水排至地面的矿井水总量,t ;H c —主排水泵实际排水高度,m ;γ—斜井排水工序能耗修正系数,(见附录A ),对于立井取值为1。

斜井主排水工序能耗修正系数γ值(2)、煤矿主排水工序能耗的限额分级指标按表1的规定执行 表1 煤矿在用主排水工序能源消耗限额等级指标6、 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工序能耗的计算(1)、 计算公式:2.398ln(10)k g WE P Q⋅=⋅ (1)式中:E k -空气压缩机工序能耗,kW ·h/m 3 ;W -统计报告期空气压缩机总耗电量,包括空压机用电,循环或复用水用电及其它辅助用电,kW ·h ;Q -统计报告期空气压缩机组公称排气量,m 3; P g -统计报告期空气压缩机组平均绝对排气压力,MPa 。

节能减排指标考核细则 (1)

节能减排指标考核细则 (1)

节能减排指标考核细则
安全环保与节能部负责解释
一、节能节水
1.未完成国家节能考核年度任务指标的,扣2分。

2.未完成省级节能主管部门考核年度任务指标,且给集团公司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扣2分。

3.符合上述两项扣分条件,但在当年的绩效考核中未予扣分的,在下一年度绩效考核中进行追溯扣分。

4.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节能节水任务指标考核,按照企业未完成的比例扣分,超额完成的不加分。

(1)承担节能和节水指标任务的,计算公式为:
扣分=1.2×(1-企业年度节能量/年度节能量考核指标)+0.8(1-企业年度节水量/年度节水量考核指标)
(2)仅承担节能指标任务的,计算公式为:
扣分=2×(1-企业年度节能量/年度节能量考核指标)
二、污染减排
污染减排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污染物考核指标,1项指标未完成扣3分,总计扣5分。

三、累计扣分
累计扣分超过5分的,按5分扣减。

节能减排指标计算口径(1)

节能减排指标计算口径(1)

计算口径1、万元产值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 标准煤)。

(在规划中总产值均按现价计算,主要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见17)计算公式:万元产值能耗(吨标煤)=消耗折合标准煤总量(吨)——----------------------- n 总产值(万元) 2、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

计算公式消耗折合标准煤总量(吨)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吨标煤)= ---------------------工业增加值(万元)3、万元产值取水量,是指企业每万元产值所消耗的新鲜水量(吨)4、万元增加值取水量,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消耗 的新鲜水(吨)。

计算公式:万元增加值取水量(吨)= ------- 新鲜水用量(吨)----------------------- r 工业增加值(万元) 5、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 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工业总产值 (现行价格、新规定 )指根据修订后的本年生产成 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 价值的计算原则, 按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 (不含增万元产值用水量(吨) 计算公式:二 新鲜水用量(吨) = 总产值(万元)值税销项税额)计算的工业总产值。

凡自备原材料,不论其生产繁简程度如何,一律按全价计算总产值;凡来料加工,一律按加工费计算总产值;凡会计产品成本核算时计算了成本的差额价值,总产值中就应包括,否则,不包括;按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6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节能减排的计算方法

节能减排的计算方法

节能减排的计算方法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1度(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CO2)、0.03千克二氧化硫(SO2)、0.015千克氮氧化物(NOX)。

为此可以推算出以下公式计算:节约1度电=减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272千克“碳”节约1千克标准煤=减排2.493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68千克“碳”节约1千克原煤=减排1.781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486千克“碳”(说明:以上电的折标煤按等价值,即系数为1度电=0.4千克标准煤,而1千克原煤=0.7143千克标准煤)根据相关资料报道,CO2(二氧化碳)的碳(C)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中,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推荐值为0.67、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参考值为0.68、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参考值为0.69,与以上的推算值(0.68)基本相当。

应该说,该系数与火电厂的发电煤耗息息相关,发电煤耗降低、排放系数自然也有所降低。

用同样方法,也可以推算出节能所减排的碳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系数。

各种能源与标准煤的参考折标系数名称参考折标系数(吨标煤)原煤(吨)0.7143洗精煤(吨)0.9000其他洗煤(吨)0.2850型煤(吨)0.6000焦碳(吨)0.9714其他焦化产品(吨)1.3000焦炉煤气(万立方米)6.1430高炉煤气(万立方米)1.2860其他煤气(万立方米)3.5701天然气(万立方米)12.1430原油(吨)1.4286汽油(吨) 1.4714煤油(吨)1.4714柴油(吨)1.4571燃料油(吨)1.4286液化石油气(吨)1.7143炼厂干气(吨)1.5714其他石油制品(吨)1.2000热力(百万千焦)0.0341电力(万千瓦时)4.04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口径
1、万元产值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

(在规划中总产值均按现价计算,主要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见17) 计算公式:
2、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

计算公式:
3、万元产值取水量,是指企业每万元产值所消耗的新鲜水量(吨)。

4、万元增加值取水量,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新鲜水(吨)。

5、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吨标煤) =
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指根据修订后的本年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的计算原则,按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计算的工业总产值。

凡自备原材料,不论其生产繁简程度如何,一律按全价计算总产值;凡来料加工,一律按加工费计算总产值;凡会计产品成本核算时计算了成本的差额价值,总产值中就应包括,否则,不包括;按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6、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生产法”是目前绝大多数工业企业最常用的方法。

公司规划中均按“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

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7、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它反映了水体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COD越高,污染越严重。

由于公司各企业没有COD浓度的检测设备和手段,因此统一按照国家一级排放标准60毫克/升浓度计量。

由于酒店企业没有废水排放计量装置,因此统一按照(新鲜水用量的85%-循环利用水量-污水处理水量)计算废水排放量。

计算公式:
COD排放量(吨)=60毫克/升×废水排放量(万吨)/100
8、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两项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的排放量。

计算公式: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万吨)= SO2排放量(万吨)
+ COD排放量(吨)/10000
9、万元营业额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的营业收入所消耗的折合能源量(吨标准煤),是考核酒店等商业企业能源消耗的主要指标之一。

10、万元营业额用水量,是指企业每万元的营业收入所消耗的新鲜水量(吨)。

计算公式:
11、万元营业额电耗, 是指企业每万元的营业收入所消耗的电能(千瓦时),是考核酒店等商业企业能源消耗的主要指标之一。

12、新鲜水用量,是指新鲜水的取用量,不包含水处理循环利用和中水利用的水量。

13、吨氨综合能耗,又称为合成氨综合能耗,是指合成氨工艺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折算为标准煤之和与报告期合成氨产量(以下简称合成氨产量)之比。

计算公式:
合成氨综合能耗(公斤标煤/吨氨)=[报告期合成氨工艺消耗的各种能源总量(公斤标煤)-输出能源量(公斤标煤)]÷合成氨产量(吨)
14、发电综合水耗,是指发电企业生产一千瓦时电量所需耗用的新鲜水量(千克/千瓦时)。

计算公式:
15、综合厂用电率,是指发电企业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的总和占总发电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Array综合厂用电率(%)
16、综合标煤耗,是指在秸秆发电和垃圾发电企业生产一千瓦时电能所需消耗的标准煤的量,其中标准煤的量特指燃烧
中投入的原煤或燃油按热值转换成标煤的克数;电力指发电
量,含综合厂用电量和上网电量。

计算公式:
17、主要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发电量折标煤用3.27
用电量(万元产值能耗)折标煤用1.229
一度电折合1克二氧化碳(1万KW折合10吨二氧化碳)
节水 29.4吨/万千瓦时
二氧化硫0.045吨/万千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