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史发展.

合集下载

新中国船舶发展史

新中国船舶发展史

新中国船舶发展史
新中国船舶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时期。

在此之前,中国的船舶工业相对较落后。

随着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国船舶工业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1949年-196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技术和设备,以恢复和发展中国的船舶工业。

中国成立了青岛和上海两座大型船厂,并开始建设一系列船舶修造厂和设备制造厂。

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1976年),这一阶段具有特殊的政治背景,船舶工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在此期间,船舶生产几乎停滞,焦点转向军事工业。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2年),这一阶段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的复兴和现代化。

中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并积极开展合作项目。

1980年代,中国船舶工业已经具备研发和建造各类商用船舶的能力。

第四阶段是进入新世纪后的发展(1992年至今)。

中国船舶工业在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的造船工艺和船舶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建造的大型商用船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同时,中国的船舶工业也开始朝着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等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新中国船舶发展经历了起步、停滞、复兴和崛起的过程。

中国的船舶工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之一,为
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船舶工业有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成为世界一流的船舶制造国。

中国船的发展史

中国船的发展史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科学技术的 进步,帆终于被机械所取代,帆船也逐渐发展成为装有引 擎的船,最先代替帆的是蒸汽机。开始的汽船是由明轮推 进的,然后又发展成为螺旋桨推进,接着人们又陆续发明 了涡轮机、柴油机、汽油机和核动力装置。 造船的材料,也由早期主要用木材发展到近代主要 用钢铁。有些现代的小船又采用玻璃纤维和塑料制成。 由于造船材料和船的行驶动力的不断发展,人们造 的船越来越大,装载的人和货物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 完善,航程也越来越远。
由于元朝经办以运粮为主的海运又继承和发展了唐宋的先进造船工艺和技术大量建造了各类船只其数量与质量远远超过前代据一些考古的新发现和古书上的记载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
中国船的发展史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的祖先还处于以采集和渔猎 为生的时期,他们活动的场所是森林、草原、江河、 湖泊。由于没有水上工具,深水的鱼群,可望而不可 得;河对岸的野兽,可见而不可猎;洪水袭来,来不 及逃避就得被淹死。他们在与天斗、与洪水猛兽斗的 长期斗争中增长了才干,增添了智慧。自然现象使他 们受到了各种有益的启发。“古观落叶以为舟”,就 反映了我们祖先早期对一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的认识。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自然现象,才引起人们航行的念头。 人骑坐在一根圆木上,就可以顺水漂浮;如果他还握 着一块木片,就可以向前划行。如果把那根圆木掏空, 人就可以舒适地坐在里面,并能随身携带上自己的物 品。这就是人们创造的最早的船——独木舟。
明朝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高峰。 由于元朝经办以运粮为主的海运,又继承和发展了唐 宋的先进造船工艺和技术,大量建造了各类船只,其 数量与质量远远超过前代据一些考古的新发现和古书 上的记载,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 配套之全,是历史上空前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 上的最高水平。在经过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两个发展 高峰以后,明朝的造船技术和工艺又有了很大的进步, 登上了我国古代造船史的顶峰。明朝造船业的伟大成 就,久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对世界 文明的巨大贡献。只是到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现代机 动轮船出现以后,我国在造船业上享有的长久优势, 才逐渐失去。

中国造船业发展史

中国造船业发展史

中国造船业发展史可追溯到商朝,那时人们已经会制造木船,而且技术要求也相当高。

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史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古代造船业:从商朝到明朝前期,中国造船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
地位,商周时已出现舵、船尾舵、船锚等部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船坞、水密舱壁等先进技术;隋唐时期,出现指南针用于航海;宋朝时,出现车船等先进的船只。

2.近代造船业:从明朝后期到新中国成立,中国造船业逐渐衰落,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船业几乎为零。

3.新中国造船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造船业的发展,先后建
立了一批船舶科研机构和大型造船企业。

4.现代造船业:进入21世纪,中国造船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世
界造船大国之一。

中国造船的发展历史

中国造船的发展历史

中国造船的发展历史一、古代造船中国的造船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代。

在古代,船只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

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船只的规模和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展现了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卓越成就。

二、近代造船近代以来,中国造船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造船业逐渐落伍于西方发达国家。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造船业才开始逐步发展壮大。

20世纪60年代,中国建造的木壳渔船和油轮相继问世,奠定了中国现代造船业的基础。

三、现代造船进入21世纪,中国造船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建造的船舶逐渐向大型化、高技术化方向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国家之一,建造的船舶种类涵盖了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船等各个方面。

四、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中国造船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船舶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一些领先的船舶企业也积极推进绿色造船,如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和清洁能源等,不断提高船舶的环保性能。

五、数字化智能化数字化智能化是中国造船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已经逐渐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船舶的建造效率和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

未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在中国造船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中国造船业发展史

中国造船业发展史

中国造船业发展史摘要:一、中国造船业发展史简介二、秦汉造船业的高峰三、唐宋时期的造船技术发展四、明朝造船业的顶峰五、近现代中国造船业的崛起正文:中国造船业发展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变革后,中国造船业逐渐崛起,成为了世界造船业的重要力量。

秦汉时期是中国造船业的高峰之一。

在这个时期,船只类型增多,规模扩大,行船动力、船舶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同时,秦汉时期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船舶制造家和航海家,如徐福、赵佗等,他们为中国的造船业和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宋时期是中国造船技术的又一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造船业的技术和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例如,唐朝时期发明了水密隔舱技术,使船舶的抗沉性能大大提高;宋朝时期则发明了车船,这是一种以轮桨驱动的大型战船,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和航行能力。

明朝时期,中国造船业达到了顶峰。

明朝的船舶制造技术和工艺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许多国家都慕名前来中国订购船舶。

明朝时期的船舶种类繁多,有宝船、战船、游船等,满足了不同用途的需求。

同时,明朝时期的造船业还涉及到了船舶设计和装修等领域,使得船舶更加美观实用。

近现代以来,中国造船业在历经曲折之后重新崛起。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造船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造船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如今,中国造船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了自主研发和建造各种类型船舶的能力。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造船国家之一,为全球海运业和海洋工程等领域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船舶和装备。

总之,中国造船业发展史是一部充满奋斗与荣耀的历史。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造船业不断积累经验,创新技术,培养人才,逐步崛起为世界造船业的重要力量。

中国船舶发展史简介

中国船舶发展史简介

中国船舶发展史简介
一、古代船舶
在古代,中国的船舶发展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制造木船,并且发展出了多种类型的船只,如战船、货船、渔船等。

在唐宋时期,中国的船舶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高峰,造船业也成为了当时的重要产业。

二、近代船舶
到了近代,中国的船舶发展逐渐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19世纪中叶,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造船技术和管理方法,中国的船舶制造逐渐走向现代化。

在20世纪初,中国船舶制造进入了黄金时期,各种类型的船只都在建造中。

三、现代船舶
随着全球化和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船舶制造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21世纪初,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船舶建造国家之一。

同时,中国的船舶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向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四、未来船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的船舶将会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船舶也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此外,未来的船舶也将会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船舶的安全性能。

总之,中国船舶发展史是一部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从古代的木船到现代的钢铁巨轮,再到未来的智能化船舶,中国的船舶制造业一直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的海洋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船的发展史

中国船的发展史

中国船的发展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船舶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对于人类的贸易、文化交流和探索海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世界上最早发展船舶的国家之一,中国有着悠久的船舶发展历史。

本文将以中国船的发展史为主题,介绍中国船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特点。

追溯中国船的历史,最早的船舶遗迹出现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些遗迹表明,中国古代人民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船舶进行捕鱼、贸易和海上征战。

而早期的中国船舶主要以木质为主,如凿船、蒸船等,以舢板为代表的扁船则被广泛使用于江河湖海之间的交通运输。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战国时期的楚国出现了大型木质战船“楚船”,具备了较高的航行性能和战斗能力,而秦朝时期的“秦船”则成为古代中国海上航行的重要代表。

而随着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汉朝时期的“蜀船”、“吴船”等各具特色的船舶类型也开始出现。

进入宋代,中国的船舶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南宋时期,中国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大江船”的巨型船舶,可以承载大量的货物和乘客。

而宋代还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艨艟”的巨型军舰,它们在海上航行时不仅能够抵御风浪,还能够发射弩箭进行战斗。

明代时期,中国的船舶技术进一步发展。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带领着庞大的船队穿越印度洋,到达非洲东岸,这一壮举展示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巅峰。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很多大型木质船舶,如宝船、宝塔船等,它们具备很高的航行性能和装载能力。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科技的发展,中国船舶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建立自己的船舶制造基地,如大连、上海、广州等地成为中国船舶制造的重要区域。

在此基础上,中国相继建造了一系列大型船舶,如运输船、军舰、客轮等,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在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船舶制造商在船舶设计、建造和维修方面具备了较强的能力,同时还在船舶科研和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发展史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发展史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早期,船舶主要用于捕鱼和交通运输。

随着时间的推移,船舶的种类和用途
逐渐丰富,成为了贸易和军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战国时期,中国的船舶制造技术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当时的船舶主要是木
质船,包括平底船、筏船、帆船等。

这些船舶可以载重、快速、稳定,被广泛
应用于军事和商业活动中。

秦汉时期,中国的造船业出现了第一个高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曾派大将
率领用楼船组成的舰队攻打楚国。

这些舰队中配备有各种作战舰只,显示了当
时造船技术的精湛。

唐宋时期,中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时期,迎来了第二个高峰。

这一
时期的船舶种类和形式日益丰富,包括海船、江船等。

海船中包括大型的海商船、海战船等,江船则包括货船、客船等。

这些船舶不仅结构严谨、外观华美,而且在装备和防御方面也非常完善。

明清时期,中国的船舶制造技术达到了巅峰,船舶种类和用途更加丰富多样,
包括战船、贸易船、渔船、客船、驳船等等。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
格和特点,为世界造船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造船业发展史

中国造船业发展史

中国造船业发展史摘要:一、中国造船业的历史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2.秦汉时期3.宋元时期4.明朝时期5.近代中国船舶工业二、现代中国造船业的发展1.世界船舶市场的繁荣2.中国承接新船订单的情况3.中国船舶制造业的优秀表现正文:一、中国造船业的历史发展中国造船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元前770 年至前221 年),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器制造业逐渐成为当时手工业的重要部门,分工也愈加细密。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 年至220 年)是我国造船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船只类型多,规模大,行船动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宋元时期(960 年至1368 年),造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的船只已经采用了推进器等先进技术。

明朝时期(1368 年至1644 年),造船技术和工艺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登上了我国古代造船史的顶峰。

二、现代中国造船业的发展近年来,世界船舶市场空前繁荣,新船订单创纪录地达到近2.5 亿载重吨。

2007 年,散货船引领国际造船市场,成为国际造船市场持续兴旺的主要因素。

据统计,2007 年中国承接的新船订单中,散货船为8150 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8%;韩国3730 万载重吨,占25.5%;日本1640 万载重吨,占11.2%;欧洲480 万载重吨,占3.3%。

其中,我国承接17 万—20 万载重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130 艘、2307 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4%。

近年来,我国船舶制造业表现优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纪录。

以江南造船厂为代表的我国船舶制造业,不仅在产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还在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绿色环保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中国船发展史简介

中国船发展史简介

中国船发展史简介一、古代中国船舶的起源和发展1.1 船舶的起源中国船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发展。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最早的船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沿海地区。

1.2 新石器时代的水上交通在新石器时代,中国沿海地区的人们开始利用木材和竹子制作简单的木筏和藤艇,用于渡海捕鱼、贸易和探索未知地域。

1.3 商代的航海技术进步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船舶发展的重要时期。

商代的人们开始使用高级的船舶制作技术,例如桨、帆以及舵的使用。

1.4 战国时期的船舶发展战国时期,中国各国政权开始相互争斗,船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各国开始建造大型战船和运输船,用于海上作战和贸易。

二、中国古代船舶的分类和特点2.1 木质船舶在中国古代,木质船舶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这些木质船舶通常采用榫卯结构,通过拼接木板或者使用木头雕刻成形。

2.2 帆船帆船的出现使得中国的海上贸易和航海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帆船利用风力进行航行,使得跨海贸易和远洋航行成为可能。

2.3 平底船平底船是中国古代船舶的另一种常见类型。

平底船通常用于内陆水域的航行,例如大江和湖泊。

平底船具有浅吃水的特点,便于在水深较浅的地区航行。

2.4 造船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不断发展,逐渐掌握了锻铁和焊接的技术,从而制造出更加坚固耐用的船舶。

三、中国船舶的衰落和复兴3.1 清代的衰落清代是中国船舶发展的低谷期。

由于清朝政府限制海外贸易,船舶建造和海洋探险的活动大大减少,船业逐渐衰落。

3.2 近代的复兴近代中国在与西方列强的战争中饱受侵略,船舶建造和航海技术受到严重限制。

但是随着近代工业技术的引进和近代化的进程,中国船舶产业逐渐复兴。

3.3 当代中国船舶的发展目前,中国船舶已经实现了从大型货轮到军舰、邮轮和豪华游艇等各类船舶的全面发展。

中国在新材料、造船技术和海洋装备制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四、中国船舶的未来展望4.1 创新科技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无人船等新技术将在中国船舶产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促进船舶的设计和制造水平的提高。

船的发展史

船的发展史

船的发展简史船的起源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过河困难的问题。

若河浅和水流慢,人们就可以涉水渡河。

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们就无法过河。

后来,一些人发现抱着树枝或粗的树干,就可以浮渡过河。

于是,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把树枝捆成一扎,做成木筏。

或把粗树干挖空,使它成为独木舟就可以过河了。

古代篇木筏最早、最简单的木筏是由多根树干捆扎而成的木排。

中国有悠久的航海及造船的历史。

考古证明,至少在7000年前,中国已能制造竹筏、木筏和独木舟。

最早、最简单的竹筏是由多很竹竿捆扎而成的竹排,沿江河顺流而下,也可以用桨、橹、篙来推进。

木船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发现木筏不好控制,容易发生事故,而且坐得多也不舒服,于是人们就发明了木船,它比木筏安全,而且能装更多的货物。

这是一种伟大的进步。

帆船木船航行时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它的抗风能力较差。

只有当抗风浪能力较强并能借助大自然风力进行远距离航行的木帆船出现后,人类的航海活动才能更为主动。

这可是人类最早的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体现。

车船唐宋时期为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时期。

这个时期的舟船不仅种类多、体积大,而且工艺先进、结构坚固、载量大、航运快、安全可靠。

沙船船的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是明朝。

据一些考古的新发现和古书上的记载,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

郑和下西洋的船就是其代表。

但这也是中国古代舟船史的尾声。

近现代篇蒸汽机船詹姆斯·瓦特他在1765年发明了双缸蒸汽机。

1768年他与国伯明翰轮机厂的老板博尔顿合作,专门研制了一台用于船舶推进的特殊用途的蒸汽机,这就是世界上早期蒸汽机船上普遍使用的博尔顿--瓦特发动机,从而完成了船舶动力的第三次革命。

船舶的推动力从人力、自然力转变为机械力,船舶用蒸汽机提供的巨大动力,使人类有可能建造越来越大的船,运载更多的货物。

第一艘完全使用蒸汽动力推进的船是"皮罗斯卡皮"号,它是法国人马奎斯建造的。

中国的造船业崛起历程

中国的造船业崛起历程

中国的造船业崛起历程中国是世界造船史最为悠久的国家。

南北1.8万公里漫长海岸线,中国文明与大海有着密不可分联系。

而得天独厚自然条件,使中国造船技术自古拥有令世界赞叹的伟大成就。

先秦时代有史为证,夏商西周主要使用是木板船。

而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一定程度上促进造船技术发展,帆、舵、浆相继出现,造船技术随之增长。

秦汉时期秦汉造船业在继承先秦造船业技术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

这一时期,船只不仅数量庞大且类型众多,甚至可以建造高技术楼船史料记载,秦国平息两广战争中,动用了一支能运输50万石粮食的大船队。

秦一统后,始皇帝则先后进行了5次极大规模海上巡游。

两汉时朝,水师彪悍,楼船是其主力。

各种作战舰只,在舰队最前列冲锋船名为“荣登”,速度快者称为“奔马”。

楼船一般高10余丈,甲板建有高高楼层,每层设有防御冷箭矮墙,同时具备发射弓弩的窗孔,船体蒙有皮革,旗幡林立,声势浩大。

三国时期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吴之地,造船业极其发达。

据记载,吴国船高达五层,可容纳3000人,马匹80。

而孙权御舟“飞云”“盖海”则更是蔚为壮观,吴国造船业之兴盛,独步领先世界。

魏晋南北朝北方高马,南方巨舟。

南北朝江南可以建造1000吨大船,南齐科学大咖祖冲之,肇建千里船“车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其装有浆轮,如同现代汽车引擎。

“车船”原理非利用自然风力,而利用人力以脚踏车轮的方式推动船舶前进。

这为后来船舶的动力改进方面扩宽了视野与思路。

唐宋时期唐宋是丝绸之路由陆转海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扩展,经济繁盛,皆为造船技术发展提供强大基础和动力。

唐朝为满足海上贸易以及漕运各类需求,相继在扬州、浙东、洪州、嘉兴、金陵等地设立大型船厂。

史书为证:“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

弦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贸往来,昧旦永日。

”唐朝外交及航海,可谓满城尽带黄金甲,盛哉!唐朝船舶种类齐全,其船舶体积大,构造坚固,平稳性良好。

中国船的发展史

中国船的发展史

中国船的发展史我国不仅陆疆广大,而且河流众多,海域辽阔,因此中华民族不仅有一部光辉的陆上进化史,而且也有一部壮丽的水上开发史。

而一部水上开发史必然也是一部舟船发展史。

中国舟船发展史绵延数千年,最早还得从远古说起。

在原始社会初期,先民们尚以渔猎和采集为生,他们的活动范围被局限于靠水很近的地域。

但由于没有一定的工具,他们无法捕捞深水中的鱼群,无法狩猎河对岸的野兽,不仅如此,如遇洪水泛滥,他们甚至连生命都不能保全。

恶劣的环境与求生的本能迫使人类去思考,人们开始寻求一种可以浮于水上的工具,以期猎取更多的食物和战胜洪水的危害。

然而究竟什么东西能够浮于水面而不沉?长期与自然界的抗争不断增添着人们的智慧,自然现象的反复出现也给人以一定的启迪。

“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世本》)“古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淮南子·说山训》),古人终于认识到某些物体具有浮性,自然漂浮物成为人们创造舟船工具的最早诱因。

经过长期实践,古人创制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这是一种用树干或竹子并排扎在一起的扁平状物体。

原始人在实践中认识到单根竹木虽具浮力,但因其为圆形,浮在水中易滚动且面积窄小,运载力有限,如将数根并扎,则在水中可平稳漂浮且运载量增加,既可载物又可载人。

筏子,古时也称为“桴”、“泭”,或“箅”。

继编木为筏之后,又有“刳木为舟”(《周易·系辞》)。

“刳”是割开、挖空的意思,“舟”是指古代船舶的直系祖先——独木舟。

它是一种用独根树干挖成的小舟,其制做过程是:先选用一棵粗大挺直的树干,将不准备挖掉的部位涂上湿泥,然后用火烧烤未涂湿泥的部位,待其呈焦炭状后,再用石斧等工具砍凿,这样疏松的焦炭层很快就被“刳”尽,如此反复多次,独木终被“刳”成带槽的舟。

有了舟,人们尚不能在水中随意行驶,还必须有推动独木舟行进的工具。

“剡木为楫”(《周易·系辞》),即是指古人制桨的方法,“剡”的意思是削。

“楫,捷也,拨水使舟捷疾也”(《释名·释船》)。

中国造船简史

中国造船简史

中国造船简史中国造船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夏朝时期,中国就开始了造船的活动。

当时的船只主要用于农业、渔业和贸易活动,形状简单,以木材为主要材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造船技术逐渐发展。

在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中国的造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时,船只的结构和设计得到了改进,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如龙骨和船板的结合。

这些改进使得船只更加坚固和稳定,能够承受更大的负荷。

随着宋朝的兴起(公元960年-1279年),中国的造船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宋朝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达到了顶峰。

当时,中国的造船师傅们掌握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如船体结构设计、船体加工、船体装配等。

他们还发明了许多造船工具和设备,如锯子、斧头、凿子等。

这些技术和工具的应用使得宋朝时期的中国船只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1912年),中国的造船业进一步发展。

明朝时期,中国开始使用更先进的造船技术,如采用螺钉固定船板和采用铁索连接船体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明朝时期的中国船只更加牢固和稳定。

清朝时期,中国的造船业继续发展。

当时,中国开始使用更多的金属材料来制造船只,如铁和钢。

这些金属材料比木材更加坚固和耐用,使得船只更加适应大海环境。

20世纪初,中国的造船业面临了许多挑战。

由于历史原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的造船业发展缓慢。

但随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造船业开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造船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近几十年来,中国的造船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家之一,拥有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设备。

中国制造的船只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出口到世界各地。

中国造船业在技术和规模上都取得了巨大突破。

如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厂和最先进的造船设备。

中国制造的船只种类繁多,包括商用船只、军用舰艇、海洋工程设备等。

这些船只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而且在质量上也具有竞争力。

中国造船史发展

中国造船史发展

140.8m
郑和所率船队比今美国航母战斗群还 庞大,有一次所率的大船便达62艘, 船队人员总编制为27800人,是目前世 界上最大航空母舰——美国尼米兹级 核动力航母全员编制的四五倍。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展开,比较著名的
有军火和轮船的综合企业——江南制造总局,专门 从事造船的福州船政局。1865年,第一艘蒸汽轮船 “黄鹄号”建成。但技术比国外落后七八十年。洋 务运动虽以“自强”“御海”为出发点,但在外国 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最终未建成自己的民族造船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承接了外国订单,但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国造船业完全停滞。
• 现状以及未来:2011年年底,在世界航运业持续 低迷的情况下,中国造船业确实进入了一个接单 难、交单难、融资难、成本高、利润低的寒冬时 期,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以建造常规船为主, 订单仍主要集中于散货船领域、技术含量低、劳 动密集型企业,所以在未来2-3年,国内将有50% 船企面临被淘汰。在新一轮船舶行业洗牌过程中, 国有大型船企将明显受益于船舶振兴规划,而众 多民营中小型船厂将逐渐转化为大船企的配套企 业,或者折戟出局。
专业资料?明朝的国内政治和对外政策的需求使明朝的造船技术和工艺出现了新的飞跃登上了中国古代造船业发展的顶峰然而随之而来的明代海禁政策却使得中国的造船技术迅速衰败清代前期的海禁政策进一步阻碍了中国造船业的技术发展与创新使中国从航海与造船业的高峰上迅速跌落造船技术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造船业严重萎缩在列强坚炮的攻势下显得力不从心
春秋吴国“大翼”战船
吴 国 “ 楼 船 ”
秦汉时期,开过战争与海外丝绸之路对穿的需求积 极的促进了造船技术的发展,先秦时代的楼船,到汉武帝 时,已发展为巨型主力战船。顾名思义,船大到可以在上 面建高楼才叫“楼船”。据《史记· 平準书》记载,楼船 高十余丈,相当于今二十几米;楼分三层,分别叫“庐”、 “飞庐”、“雀室”,其中雀室是瞭望指挥平台,方便观 察水上敌情。

中国轮船发展史

中国轮船发展史

中国轮船发展史引言:中国轮船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那时西方船舶技术开始传入中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轮船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与变革。

本文将从清朝时期开始,概述中国轮船发展史的主要里程碑和特点。

清朝时期:在清朝时期,中国轮船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进行了大规模的贸易,这促进了轮船技术和航运业的引进。

1842年,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了多个港口,为轮船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会。

随后,英国、法国等国家的轮船开始频繁来往于中国沿海各大港口。

近代发展:到了19世纪末,中国轮船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891年,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国营轮船公司——中国轮船总公司,标志着中国轮船业的国有化。

国家开始大力投资兴办轮船公司,以保障海上贸易和国内运输的需求。

同时,中国的造船工业也得到了发展,开始自主设计和建造轮船。

1902年,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轮船“中华轮”下水,标志着中国轮船业实现了从引进到自主发展的转变。

中华民国时期:辛亥革命后,中国成立了中华民国,轮船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27年,为了整合轮船业资源,国家成立了中国航务总公司,统一管理和运营轮船业务。

此时,中国轮船业的规模和运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海运贸易也进一步繁荣。

然而,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争的影响,中国轮船业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遭受了重大损失。

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轮船业再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实施经济改革,轮船业也迎来了市场化的改革。

国家逐步放开轮船市场,允许民营企业参与轮船运输业务。

此后,中国的轮船船队规模和运力都得到了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船舶运输国之一。

现代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中国轮船业在现代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大力推动船舶技术的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航运组织和国际船级社,加强与国际轮船业界的合作和交流。

如今,中国的轮船船队已经涵盖了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等各类船舶,成为全球航运业的重要一员。

我国的船舶发展史

我国的船舶发展史

我国的船舶发展史陆上交通靠车马,水上交通靠舟船。

历尽沧桑的我国古代造船业当年曾雄踞于世界前列,把欧洲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我国古代造船起步于遥远的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三个高峰时期,这就是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朝时期。

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先秦时期的造船从“伏羲始乘桴[fú浮]”(《物原》)和“伏羲氏刳[kū枯]木为舟”(《周易系辞》)等远古传羲说来看,最早的船只——筏和独木舟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问世。

大自然各种常见现象的反复出现,启迪着我们祖先的思想。

早期的人类以捕鱼、打猎为生。

捕鱼需要下水,打猎也常常过河。

我们的祖先发现,木头和树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于是,有人走进水中,抱着一块大木头试了试。

结果,不但没有沉下去,而且木头还把人托出水面。

这样,人们就学会抱着木头渡水了。

但是,人的双手抱着木头怎能捕鱼呢?后来,人们把砍下来的树干,用石斧和火,将一面削平、挖空,造成了第一只独木舟。

我们的祖先在造出独木舟的同时,还发现把几根树木捆扎在一起,也可以产生更大的浮力,载着人行驶在水面上。

这样,就有人制成了木筏。

比起独木舟来,木筏的使用面积大,制作起来更容易一些。

有了木筏,人们往返河流的两岸,在水中运行,再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

受到木筏的启发,人们想到了自己身边其他能够做成筏的东西。

只要能浮在水面上,并且能结扎在一起的东西,他们都要拿来试一试。

于是,人们又制成了竹筏、草筏和羊皮筏等。

特别是其中的竹筏,更受到人们的欢迎。

竹子这种材料,质地坚韧,重量轻,中间空,浮力大,容易捆扎,并且不怕水长时间浸泡,用它制作成竹筏,又方便又耐用。

把几只竹筏串成一排能运大量的东西。

独木舟和筏是远古祖先最简陋的也是最重要的渡水工具。

有了这样的渡水工具,我们的远古祖先就能进行水上捕捞和迁徙航行了。

关于远古祖先制作独木舟和筏的故事,古书上曾有记载。

其中大禹制作独木舟的神话就非常有趣。

中国近现代船舶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船舶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船舶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期。

以下是该时期中国船舶发展的一些关键节点:
船舶引进和民营船厂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这个时期,西方国家的先进船舶技术开始引进到中国。

外国势力在中国租界地区建立了多个船厂,以满足对于商业和军事船只的需求。

此外,一些中国的民营船厂也开始崛起,例如上海的江南造船厂。

船舶工业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40年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船舶工业逐渐蓬勃发展。

上海的江南船厂、汉阳造船厂等成为当时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

中国开始自主设计和建造各类船舶,包括民用货轮、客轮以及军用舰艇。

抗战时期的船舶制造(1937年-1945年):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船舶工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战时期,中国政府将船舶制造作为战略任务之一,大量投资于造船业。

中国船厂为战争提供了大量的军用船只,包括炮舰、驱逐舰等。

此期间中国船舶工业实现了一定的技术突破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船舶工业(1949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船舶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多个大型的船厂和造船基地。

中国开始自主设计和建造各类舰船,包括潜艇、驱逐舰、航空母舰等,实现了船舶工业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近现代船舶发展经历了从船舶引进到自主设计和建造的转变。

在各个历史阶段,船舶工业都在不断演进和壮大,起到了重要的经济和国防作用。

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也在不断追求创新和技术提升,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船舶制造大国。

中国造船通史

中国造船通史

中国造船通史一、古代造船技术的发展古代中国造船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夏代时期。

当时的造船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目的,用于建造军舰和运输船只。

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采用榫卯结构进行连接,以增强船体的稳定性和强度。

此后,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和海外探险的需求,造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造船技术的重要时期。

当时的造船技术在木材选材、船体设计和船舶装备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

创新的船型设计和船舶装备的改进,使得中国的船只在当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船舶之一。

二、宋代造船技术的繁荣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是造船技术最为繁荣和发展的时期。

宋代的造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船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而且船舶装备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宋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船舶,如“大宋木牛流马”和“大宋宝船”等。

这些船舶不仅在航行速度和载货能力方面具有重大突破,而且在船舶装备的应用上也大大提高了船只的战斗力和航行安全性。

三、明清时期的衰落与复兴明清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经历了一段衰落期。

由于内外原因的影响,造船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然而,在清朝中后期,随着对海洋力量的重视和对海洋贸易的发展,中国的造船技术再度复兴。

清朝建立了一系列的造船厂和船坞,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造船工匠,推动了中国造船技术的进步。

四、近代造船技术的崛起与发展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技的进步,中国的造船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在20世纪初,中国的造船业迅速崛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造船国之一。

中国的造船企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设备,同时也大力推动自主创新。

在此期间,中国建造了许多著名的船舶,如“华丽号”、“远东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号”等。

五、现代化造船业的发展当前,中国的造船业正朝着现代化和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造船企业不仅在造船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而且在船舶设计、船舶装备和船舶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造船技术发展史

中国造船技术发展史

中国造船技术发展史稿子一嗨呀,亲!今天咱来聊聊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史,那可真是超级精彩!你知道吗,老早以前,咱们的祖先就开始琢磨造船这事儿啦。

那时候的船简单得很,就是几块木板拼凑在一起,能在水上漂着就不错啦。

可咱中国人聪明呀,慢慢地就有了改进。

到了唐宋时期,那造船技术可是突飞猛进。

当时造的船又大又结实,能装好多货物,还跑得挺快。

那时候的中国船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呢!外国商人都抢着坐咱的船来做生意。

明朝的时候就更厉害啦!郑和下西洋的大船,那叫一个壮观。

那么大的船,在海上航行那么远,得有多少厉害的技术在里面啊。

再后来,咱们经历了一些困难时期,造船技术的发展慢了下来。

但是咱们可没放弃,一直在努力追赶。

现在呀,中国的造船技术那可是世界一流!各种高科技都用上了,造的船又先进又漂亮。

不管是大船还是小船,都不在话下。

咱们不仅能自己造,还能出口到别的国家,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造船的厉害!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咱们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特别牛?稿子二亲,咱们一起来聊聊中国造船技术的那些事儿哈。

很久很久以前,咱们老祖宗就想着怎么在水上走得更稳更快。

一开始的船小小的,可能就像个大木盆。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有变化啦。

秦汉时期,船变得稍微大了点,能运更多的东西。

到了隋唐,那可不得了,造船的工艺越来越精细。

船的造型也好看了,速度也快了不少。

宋朝的时候,航海贸易越来越多,造船技术就得跟上呀。

于是就有了各种专门用于贸易的船,里面的设施也越来越齐全。

明清时期,虽说有过波折,但也有亮点。

像郑和的船队,那规模,那气势,绝对让人惊叹。

近代呢,咱们国家落后了一阵,造船技术也被别人甩在了后面。

但咱们中国人不服输啊!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可牛啦!咱们的造船厂里,各种现代化的设备,技术人员们的智慧,造出了一艘艘超级厉害的船。

大到能装好多好多货物的巨轮,小到速度超快的快艇,啥都能造。

这一路走来,中国造船技术就像一个孩子慢慢长大,越来越强大,是不是很了不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榫接钉合是我国唐代就已使用的造船技术,是在榫
接的基础上再用铁钉钉合的双保险技术,产品比单 纯只用榫接技术要结实得多。 我国传统建筑常用榫 接技巧,榫接是两块木质材料一个做出榫头,一个 做出榫眼,两个穿到一起,靠材料的摩擦力将两块 材料固定在一起,运用得当整个结构体可以结合得 相当牢固,但运用不当则可能出现脱榫现象。
140.8m
郑和所率船队比今美国航母战斗群还 庞大,有一次所率的大船便达62艘, 船队人员总编制为27800人,是目前世 界上最大航空母舰——美国尼米兹级 核动力航母全员编制的四五倍。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展开,比较著名的
有军火和轮船的综合企业——江南制造总局,专门 从事造船的福州船政局。1865年,第一艘蒸汽轮船 “黄鹄号”建成。但技术比国外落后七八十年。洋 务运动虽以“自强”“御海”为出发点,但在外国 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最终未建成自己的民族造船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承接了外国订单,但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国造船业完全停滞。
汉代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已经成熟,标志在于可以建
造高于十余丈的三层楼的楼船外,还有类型繁多的各种船 只,还发明了浆、橹、风帆、尾舵 等,船舶推进工具的 日益完善和广泛使,北方连年战乱,大批人民辗转流
徒到政局相对稳定的南方,南迁人民带去了先进的科学知 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兴修塘堰,使原落后于北方的 南方生产迅速得到提高,经济的繁荣和相对安稳的政局为 发展造船业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在先秦汉造船业的基础 上三国时期的造船业又有所发展。孙吴所据之地江东,历 史上就是造船业发达的吴越之地,政权所建不就便有五千 艘船舰,吴国的战舰最大的上下五层可载三千民士兵。
宋代的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造船厂中修、
造船舶的工作平台,是修理和建造船舶的场所。)并创造运
用了滑道下水的方法,宋的造船业比以前更具特色、 船高大、结构更坚固合理并开始使用指南针导航。
• 明朝的国内政治和对外政
策的需求使明朝的造船技 术和工艺出现了新的飞跃, 登上了中国古代造船业发 展的顶峰,然而随之而来 的明代海禁政策却使得中 国的造船技术迅速衰败, 清代前期的海禁政策进一 步阻碍了中国造船业的技 术发展与创新,使中国从 航海与造船业的高峰上迅 速跌落,造船技术的发展 停滞不前,甚至倒退,造 船业严重萎缩在列强坚炮 的攻势下显得力不从心。
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造船业快速
发展。经历了艰苦创业时期(1949~1966),曲折前进 (1966~1978)改革开放时期(1978以后)。20世纪50 年代我国引进了苏联的“技术转让”,设计并建造了我国 第一代军用快艇与炮艇。1966年的十年动荡,干扰了船舶 工业的正常发展,步履艰难,建造了主要以柴油机为动力 的第二代运输船型,也有了万吨级远洋船“朝阳号”。 1978年以后是船舶工业一下子被激活,改革开放后,我国 造船工业发展成就巨大,由原来的世界第十七位跃升至第 三位,能够建造多种巨型船舶,最大吨位达30万吨,出口 到60个国家和地区。 2010年,在显示造船业竞争力的3大 指标—接受订单量、未交付订货量、建造量方面,中国都 跃居世界第一。
利用木榫(sun)乃至铁钉连接或鏠合的
至商代时,中国已经发明并使用了风帆,船有了帆 就大大推荐了速度,这也是人类对自然风力资源 具有创造性地开发。
• 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
争频繁,为了集结兵力、运 输军粮货物及对远方进行外 贸交易,使造船跟航海迅速 发展,东南沿海的吴国、赵国 都设置了“船宫”作为造船 工场。船舶的种类真多了, 数量增大了。商船和战船已 经分开,战船是民用船只发 展而来,但战船既要有防御 能力又要有进攻能力,在船 只的结构性能装备上都要比 民用船只高,所以战船水平 的高低标志着各诸侯国造船 能力经济实力和整体生产力 的高低。
The Development of Shipbuilding
-------Chinese shipbuilding
中国造船史绵延数千年,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了, 先民究竟在什么时候创造舟船已经很难考证,但至 少可以说中国是发明舟船最早的国家。在新石器时 期就已经广泛地使用了独木舟和筏,并对筏和独 木舟不断地进行改革,然后出现了新型的木板船, 由筏和独木舟发展到木板船,这是造船史上的飞跃。
•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 造船史上的第二高峰 期,中国古代造船业 的发展自此进入成熟 时期,这一时期海外 贸易的扩大与繁荣为 造船技术的发展提供 了强大动力,唐朝的 造船技术在当时可是 世界上领先地位,最 突出的是在造船工艺 商已广泛使用了榫接 钉合的木工艺和水密 隔舱的先进技术。 •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一个舱区 。
• 现状以及未来:2011年年底,在世界航运业持续 低迷的情况下,中国造船业确实进入了一个接单 难、交单难、融资难、成本高、利润低的寒冬时 期,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以建造常规船为主, 订单仍主要集中于散货船领域、技术含量低、劳 动密集型企业,所以在未来2-3年,国内将有50% 船企面临被淘汰。在新一轮船舶行业洗牌过程中, 国有大型船企将明显受益于船舶振兴规划,而众 多民营中小型船厂将逐渐转化为大船企的配套企 业,或者折戟出局。
春秋吴国“大翼”战船
吴 国 “ 楼 船 ”
秦汉时期,开过战争与海外丝绸之路对穿的需求积 极的促进了造船技术的发展,先秦时代的楼船,到汉武帝 时,已发展为巨型主力战船。顾名思义,船大到可以在上 面建高楼才叫“楼船”。据《史记· 平準书》记载,楼船 高十余丈,相当于今二十几米;楼分三层,分别叫“庐”、 “飞庐”、“雀室”,其中雀室是瞭望指挥平台,方便观 察水上敌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