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学答案

合集下载

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

填空16名词4简答论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一、组织社会学的含义组织社会学:通过组织现象观察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学科。

它是通过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组织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来揭示社会组织及其活动的规律性。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组织社会学是指对专业组织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

(一)研究客体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客体是专业的组织形式。

专业的组织形式——企业、政府、社会组织(部分)。

我国对组织的分类以产业为标准:1.第一产业组织:以自然为开采对象的产业组织形式,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2.第二产业组织:在第一产业组织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包括工业(制造业、电子、煤气)和建筑业。

3.第三产业组织: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类。

流通部门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商业饮食、邮电通讯、物资供销和保管仓储业。

服务部门的行业可分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科教文卫等服务部门;社会公共服务机构。

以机构编制为标准的分类1.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包括国家权力、行政、司法机关等组织,各级各类党派组织,全国政协及各地办事处,人民团体等。

2.国家事业编制的组织:为国家制造和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们文化、卫生等需要,其经费实行预算拨款制的国家事业机构。

包括农、林、水利、气象、文教卫生、科学研究、勘察设计、社会福利、城市公用事业、交通事业组织等。

3.国家企业编制组织,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商业流通等活动,其生产的价值可用货币表现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包括冶炼、各类农场、建筑业、铁路交通、商业服务系统等。

9按职能进行分类:政府组织:包括立法机构、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检查和军队等,是整个社会的管理机构,其行为准则是促进社会效益最大化。

经济组织:各类企业组织,其行为准则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效率最优惠。

社会组织:多是非营利、非政府的第三部门组织。

10(二)研究的内容1.组织的基本结构形式组织结构:设计的结果部门化:组织内部的分工过程操作:指组织的表现,包括个人表现、合作表现、技术过程。

组织社会学答案

组织社会学答案

组织社会学一、选择1. 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a)直线式职能制结构形式b)矩阵组织结构形式:工程矩阵结构、产品矩阵结构、项目矩阵结构c)事业部制组织形式2.冲突变迁:传统观点、人际关系观点、相互作用观点3.冲突类型的功能分析:(一)正功能的冲突类型:超个人冲突、手段性冲突、非基础性冲突(二)负功能的冲突类型:个性化冲突、目的性冲突、基础性冲突二、简答1.组织的任务:(1)应付环境和技术的挑战(2)满足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3)统一成员的认识,以实现集体的目标(4)有效率,至少要做得比市场好2.组织的基本变项:人的变项、组织的变项、环境的变项3.组织社会学的基本任务:研究组织运用新设施或出现新的变化后对组织内外各要素产生的影响。

主要有:(1)在行政系统中,对政府行为的可行性,中央集权的局限性以及整体社会控制方式的研究;(2)在营利性组织中,对组织的规则的形成过程、复杂程度与组织发展的关系,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交易费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3)关于组织过程的研究;(4)关于各类新型组织的研究4.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一)理性系统组织理论:韦伯认为科层组织理论,科层制是最理想的组织形式泰罗指出专业化分工、合理化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的训练是组织效率的根本保障法约尔探讨了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的关系共同点:把组织看成一个理性的工具,认为组织的效率是源于组织的理性(二)自然系统组织理论:梅约主要研究组织非正式结构对工作效率的影响马斯洛和郝次伯格从不同角度考虑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麦克格雷戈探讨人性及人的行为假设与管理模式的关系问题共同点:把组织现象看成一个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认为组织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性工具,而是人们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结构,因此建立在情感认同基础上的非正式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动机、需求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影响重大(三)开放系统组织理论:共同点:人们的注意力已从组织内部转移到组织环境上,组织是被当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加以研究(四)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共同点:把组织看成行动者的系统,其解释逻辑也超越了以往组织理论最关注的效率合法性等问题5.韦伯关于权威类型的分析: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感召性权威韦伯关于科层制的基本观点:(1)基于职能专业化和劳动分工(2)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3)稳定不变的规章制度(4)职员非人格化(5)量才用人(6)行政效率6.科层制的局限性及其发展:正功能:(1)依据科层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机构是合理的,这种合理性表现为它能体现组织追求高效率的目标(2)专家和技术人员严格的规章和纪律、密切的配合,还有事本主义原则,这些共同保障了科层组织的运转(3)科层制在保证其成员行为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管理方式反功能:(1)严格的纪律、繁琐的规则是组织成员只照章办事,形成官僚主义人格,同时缺乏人格性(2)由于组织按专才选用人才,所以当遇到规则未能涉及的问题时,可能会束手无策,从而产生训练出来的功能的现象(3)权利过于集中,容易造成个人的独断和决策失误,同时组织中严格的分层级权利的明确划分,使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变得繁琐,缺乏应变力(4)事本主义原则把组织成员限制在工作范围内,缺乏感情沟通,久之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7.组织研究的系统方法:含义:系统是指相互作用着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联合体,表现形式有经济系统、通信系统、电气系统内容:(1)相互依赖的观念(2)整体性的观念(3)协同作用的观念8.目标制定的基本原则:(1)互惠原则(2)评估原则(3)选择原则9.选择原则的内容:(1)正确阐明组织目标的意图,详细说明目标系统之间的关系(2)说明目标的重要性,并制定详细的目标战略(3)确定实现目标途径的行动计划,把组合字目标具体化和分化为可操作性的目标(4)确定测量工作执行情况的衡量标准(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5)分析预期将发生的问题,给予目标实施以较大的灵活性和伸缩性(6)预算执行目标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预算)(7)选择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互作用的方式(个人目标的实现应以不损害组织目标为前提,或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来满足个人需求)(8)建立一套实用的考核机制,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客观评价10.目标管理的含义:有效的管理技巧,指组织上下级管理人员一起制定组织的共同目标,根据预期愿望来严格制定个人的职责范围,并用这个尺度作为组织经营的指导方针和评定个人所做贡献的标准(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效益的方法)11.组织结构的假设与变项:(1)组织的存在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2)每一组织都有一套适合其目标、环境、技术及人员的结构(3)当组织环境极其成员的感情要素均被理性规范所限制时,组织最为有效(4)专门化有利于选择个人的聪明才智(5)最佳的沟通和控制是权威和事本规则(6)结构可以有系统的设计和实行(7)组织问题常常以不适应的结构为特征,重新设计及改组结构就可以解决问题12.群体的类型:(一)根据结构特征: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二)根据群体所要实现的目标及由此决定的成员间作用的性质:(1)功能型群体:目的是为了能够稳定、持续的满足某种必不可少的、经常重复出现的常规性需要,它的最典型特征就是成员间建立了严格的上下隶属关系和正式的职位规范。

组织社会学题库

组织社会学题库

组织社会学题库1. 引言组织社会学是研究组织内部结构、行为和变化的学科。

它关注组织中的个人、团队和组织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些常见的组织社会学题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学科。

2. 学科概述组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组织的形成、发展、变革、决策过程、权力和领导等方面。

它关注组织内部的社会关系、沟通、冲突和合作,并研究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

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组织的目标实现、员工行为、团队效能等问题。

3. 组织社会学题目3.1 组织结构与设计- 为什么组织结构对组织绩效有重要影响?- 什么是组织设计?请举例解释。

- 在什么情况下,组织应该进行结构重组?- 解释分工与协作在组织中的作用。

- 请描述功能性和地理性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优缺点。

3.2 组织文化与价值观- 解释组织文化的概念。

它如何影响员工行为和组织绩效?- 请列举几个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并讨论它们的特点。

- 如何建立和维护一个具有积极价值观的组织?- 什么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它与组织的长期成功有什么关系?- 分享一个您认为成功的组织文化建设案例,并解释其成功因素。

3.3 组织行为- 什么是组织间的沟通,它对组织效能有什么影响?- 如何管理组织内部的冲突和合作?- 请讨论组织中权力的来源和影响。

- 解释组织中的领导概念和类型。

- 在组织决策中,什么是集体决策?请列举一些常见的集体决策方法。

4. 结论本文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组织社会学题目,其内容涵盖了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文化与价值观以及组织行为等方面。

这些题目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组织社会学的知识,促进组织的发展和提升。

阅读和讨论这些题目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组织社会学,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相关的理论和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组织内部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社会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远亲不如近邻”反映了邻里的()。

A、情感性B、亲密性C、选择性D、非正式性正确答案:A2、由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

A、结构性流动B、自由流动C、水平流动D、垂直流动正确答案:B3、一个社会制度的正功能发挥最高的阶段是()A、开始期B、效能期C、形式主义期D、形成期正确答案:B4、帕累托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

A、文化发散论B、精英阶级理论C、政治循环论D、社会结构论正确答案:B5、社会群体至少由()人组成。

A、10 人B、3人C、2人D、5人正确答案:C6、根据社会角色的规范化程度可以将社会角色分为()A、内在角色和外在角色B、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C、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D、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正确答案:B7、按照一整套业已形成的条文规定,由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是()。

A、外部控制B、制度化控制C、宏观控制D、内在控制正确答案:B8、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生,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

A、非制度化的社会控制B、消极的社会控制C、内在的社会控制D、积极的社会控制正确答案:D9、小群体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群体的最合适的规模是()A、三个人B、十个人C、两个人D^五个人正确答案:D10、价值冲突论的现实基础是()A、冲突理论B、战争C、亚文化理论D、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冲突正确答案:D11、交换理论研究的主题是()A、合作关系B、强制关系C、交换关系D、冲突关系正确答案:C12、社会制度的核心特征是()A、约定性B、强制性C、社会性D、历史性正确答案:B13、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中,标签论的理论基础源于()。

A、社会互动论B、亚文化理论C、交换理论D、冲突理论正确答案:A14、社会学创立于()A、人类社会出现时B、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C、十三世纪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正确答案:B15、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 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A、角色失败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冲突正确答案:D16、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在()A、1978 年 12 月B、1958 年 6 月C、1979 年 3 月D、1952 年 8 月正确答案:C17、社会制度最核心的构成系统是()A、制度系统B、理念系统C、设备系统D、规范系统正确答案:D18、社会组织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A、一批稳定的成员B、特定的组织目标C、正式的组织机构D、明确的组织章程正确答案:B19、社会学家首先关注的是()对于越轨行为的影响A、自然环境B、个体的内心因素C、生物因素D、外在的社会结构正确答案:D20、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个人内在的过程引起的学者是()A、罗伯特•默顿B、弗洛伊德C、西塞・朗姆布罗索D、汉斯•艾森克正确答案:B21、职位升迁属于社会流动中的()A、代内流动Bs代际流动C、垂直流动D、水平流动正确答案:C22、用生物因素解释越轨行为的学者是()A、西塞•朗姆布罗索B、弗洛伊德C、汉斯・艾森克D、罗伯特•默顿正确答案:A23、下列行为属于中性越轨的是()°A、犯罪行为B、侵吞公款C、男青年留长发D、吸毒正确答案:C24、“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属于()A、政府组织B、政治组织C、经济组织D、非政府组织正确答案:D25、将社会阶层划分为六个的代表人物是()A、韦伯B、默顿C、马克思D、沃纳正确答案:D26、社会化的落脚点和结果是()。

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

名词解释1、组织社会学是指对专业组织(包括企业、机关)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

2、正式组织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具体包括:第一,每一组织都有其确定的目标,组织内的每个人也有各自的目标;第二,组织有一定的独特心理结构,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结构;第三,每一个组织都有其特定的技术结构;第四,组织是一种有结构的整体活动。

3、组织目标就是组织努力争取达到和所希望的未来状态。

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4、平衡性目标是指组织有意地作出了与它的客观环境相和谐的决策,采取了一种适应环境的战略。

5、改进性目标是指改进旧有的工作目标和以更高效率完成计划的愿望,由于现代社会环境变化迅速,组织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得需要,常常会改进或树立新的目标。

6、目标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技巧,它指组织上下级管理人员一起制定组织的共同目标,根据预期的愿望严格规定个人的职责范围,并用这个尺度作为组织经营的指导方针和评定个人所做贡献的标准。

7、组织设计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设立某种组织的过程,既包括对新型组织的设立,也包括对原有组织结构的改造,主要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组织设计;二是指一种设计方案或结果,这是一种静态的考察,主要表现形式是组织图式。

8、非正式群体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规模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9、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包括组织成员共用的人生观、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期望、态度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10、头脑风暴就是在决策环境中,对决策参与者不加任何限制,让头脑中的各种想法都能表达出来,从而形成科学决策地过程。

这种决策方法主要针对决策问题,如遵从压力,而制定的一种科学方法。

11、组织发展是指以人员优化和组织气氛协调为思路,通过组织层面的长期努力,改进和更新企业组织的过程,实现系统的组织变革,进行组织发展,往往要在一些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运用管理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以实现预定的组织变革计划和目标。

组织社会学题库(整理)

组织社会学题库(整理)

组织社会学题库1 ( 判断) 隐性目标是组织所成立的正规的和官方性目标,并正式印刷出来,主要供组织之外的股东、当局职员或宣传机构阅读。

A:正确B:错误2 ( 判断) 次要目标是组织所成立的正规的和官方性目标,并正式印刷出来,主要供组织之外的股东、当局职员或宣传机构阅读。

A:正确B:错误3 ( 判断) 显性目标一般比较笼统,只包含一些抽象的社会立项。

A:正确B:错误4 ( 判断) 隐性目标一般比较笼统,只包含一些抽象的社会立项。

A:正确B:错误5 ( 判断) 次要目标一般比较笼统,只包含一些抽象的社会立项。

A:正确B:错误6 ( 单项选择) 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经理〞这个称号是其在组织内的A:职位B:价值C:社会关系D:角色7 ( 判断) 平衡性目标可以向社会显示其存在的正统性和合法性。

A:正确B:错误8 ( 判断) 改进性目标可以鼓励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投入和认同。

A:正确B:错误9 ( 判断) 改进性目标是组织事实上所实际朝向的非官方目标,它可能与组织正式发布的目标不同。

A:正确B:错误10 ( 判断) 主要目标是组织事实上所实际朝向的非官方目标,它可能与组织正式发布的目标不同。

A:正确B:错误11 ( 判断) 组织目标在定义和实现方式上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完全一致。

A:正确B:错误12 ( 判断) 组织目标的人本主义特点指的是组织实现它一切目标的能力。

A:正确B:错误13 ( 判断) 组织目标的效率指的是组织花费资源与发生的成果之间的关系。

A:正确B:错误14 ( 判断) 组织目标的有效性指的是组织花费资源与发生的成果之间的关系。

A:正确B:错误15 ( 判断) 组织目标的人本主义特点指的是组织花费资源与发生的成果之间的关系。

A:正确B:错误16 ( 判断) 各种文化力量和法律力量迫使打点者当真对待作为个人的组织成员,并成认他们的特殊需要与愿望,指的是组织目标效率的表达。

A:正确B:错误17 ( 判断) 组织目标就是组织努力争取达到和所但愿的未来状态。

《组织社会学》完整版

《组织社会学》完整版

企业社会工作(周沛主编,复旦出版社,2010年版)
企业社会工作实务(高钟、王丰海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2年版)
第一章 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
第一节 组织现象与经典问题(参见《十讲》) 第二节 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组织概念及其运转过程 第四节 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状况
5
组织现象与经典问题
一、问题与现象:组织研究的课题
38
第二章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
第一节 组织与市场 第二节 组织与制度 第三节 组织与社会关系网络 第四节 有限理性与组织研究 其它:
科学管理理论、科层组织理论、人际关系理论、 组织协作理论、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制度学派理论、 组织环境理论、组织经济理论
39
第二章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第一节 组织与市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
组织:有结构的整体活动
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伴随正式组织运转而产生的。
正式组织
以理性原则为指导
非正式组织
感性因素为指导 以感情与融洽的关 系为标准 活动以成本与效率 行为规则是为共同 为主要标准,为此 的、不成文的行为 确保成员合作 规则
正式组织的延伸涵义:
(1)正式组织延伸了个体能力不足,即组织是一种实现目标 的工具或手段; (2)组织也是个体实现其自身目标的工具; (3)实现组织目标是个体目标实现的前提,成员必须共同努 力; (4)组织的效率较高
(二)讨论 钱德勒相关理论的缺陷:一是不能解释组织目标一致vs内部 结构差异;二是依然为解释“为什么需要组织”。
43
三、交易成本学派的基本思想
科斯、威廉姆森(1975《市场和等级制度》、1985《资本主义的经济制 度》) (一)威廉姆森的理论框架 基本概念:“有限理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行为的投机性倾向、 “小数现象”(如两个公司间通过合同成为双边关系,只有两个或很少 数目的公司参与。)这些现象的相互结合会产生市场失败问题。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课后习题-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课后习题-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第三编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第十章社会组织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答:(1)组织的概念①组织的两种理解:a.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初级群体;b.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

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②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a.组织的目标结构;b.组织的心理结构;c.组织的技术结构;d.组织的整体活动。

(2)组织的特点①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

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正式关系,交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向进行,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b.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②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的人类活动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a.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b.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c.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

组织是依靠特定的目标来维持其存在的,组织内部的一切活动也是围绕目标而进行的。

失去目标,便意味着组织活动失去其合理依据。

(2)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

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对内是指组织在制定方针、政策和策略时,要以满足目标要求为准绳。

②对外是指向社会大众宣告本组织的宗旨、性质和任务,明确其发展方向,使人们认识并了解这个组织,以便加入该组织或与该组织发生联系。

组织社会学——精选推荐

组织社会学——精选推荐

1.韦伯的理想类型韦伯的科层制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有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等级制度,权利是和职位相关联的,并且是非人格化的;第二,科层制的官员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在组织中有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专业化的人员,其毕生追求就是在组织制度里不断地晋升;第三,科层制组织一定是建立在理性-法理权威的基础上的补充:科层制产生的原因首先,它比其他形式的组织更具有效率。

资本主义经济要求高度的协调和严格按照时间效率办事;其次,由于国家之间的竞争,为了让国家更具有战斗力,就必须更有能力获得资源,国家之间普遍采用科层制。

2.目标替代(辨析)组织常常有过多繁文缛节的规章制度,不利于效率,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其行为有悖于韦伯提出的理想模式,表现出灵活性,使得组织有适应新的变化的能力。

组织的规章制度往往是由社会强制加给它的而不是理性产生的结果。

德国米歇尔斯认为当组织建立初始时的确是因为群体的需要建立起来,当组织规模越来越大时就一定要分化,逐渐产生了等级制度,形成精英和大众两极分化。

而精英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在这种过程中,组织的目标被精英个人目标替换了。

3.机制(名词解释):两个事物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经常发生的,易于识别的因果关系,但是这种因果关系诱发的条件或者后果却是不明朗的。

4.投机性倾向: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这一目标要求他策略地使用信息和机会,他就会采取这种投机行为。

5.逆向选择:在合约的双方中一方拥有私有信息来达到自己的权利,而对合约另一方在合约中的利益带来不利影响。

6.隐性合同:指社会规范、专业化准则等不成文的但众所周知的制度。

7.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

第一,组织设计把一个即时市场变成一个重复市场,在重复博弈中商家为了长期获利会自主约束自己的行为;第二,增强监督力度解决隐蔽行为;第三,设计有效的激励制度。

8.道德风险(名词解释):在合同签订后,合同的另一方拥有私有信息,其行为又不能被另一方在不付出代价的情况下观察到。

社会学概论第七章练习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第七章练习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第七章群体与组织(共73道题)1.【单选题】群体功能的具体体现及组织的灵魂是(D)A成员关系B行为准则c社会成员D群体目标文字解析:P143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2.【单选题】属于人群类别的是(B)A消费者协会B看热闹的人群C工会组织的旅游团D训练的军队士兵文字解析:P144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3.【单选题】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可以把群体分为(D)A内群体和外群体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c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D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文字解析:P144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4.【单选题】家庭属于(A)A首属群体B次属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文字解析:P144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5.【单选题】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区分标准是(B)A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B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c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D群体的规模文字解析:P144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6.【单选题】初级群体概念的提出者是20世纪初的(B)A泰罗B库利c法约尔D巴纳德文字解析:P144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7.【单选题】个人社会活动领域拓展和活动能力增强的标志是(B)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c正式群体D外群体文字解析:P144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8.【单选题】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群体分为(B)A内群体和外群体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c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D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文字解析:P145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9.【单选题】霍桑实验的代表人物是(D)A泰罗B库利c法约尔D梅约文字解析:P145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10。

【单选题】内群体和外群体概念的最先提出者是(A)A萨姆纳B库利c法约尔D梅约文字解析:P145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11.【单选题】参照群体的概念是由(D)提出的。

A库利B萨姆纳C梅约D海曼文字解析:P146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12.【单选题】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称(B)A亲密群体B初级群体c同辈群体D次级群体文字解析:P146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13.【单选题】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B)A0~10人B0~20人c0~30人D0~40人文字解析:P146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14.【单选题】以性格、志向、兴趣、感情、个性等因素为纽带结合而成的一种非式群体是(B)A次级群体B伙伴群体C利益群体D参照群体文字解析:p147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15.【单选题】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的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这指的是(C)A团体B人群C组织D集体文字解析:P147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16.【单选题】组织经常对其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成绩考评和总结并作出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奖惩,这是一种(D)A预先控制B现场控制c结果控制D反馈控制文字解析:P148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17.【单选题】多以成文形式出现的组织沟通方式为(C)A纵向沟通B横向沟通C正式沟通D非正式沟通文字解析:P148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18.【单选题】在组织决策过程中,对已选择的行动方案进行评估,属于(D)A情报阶段B设计阶段C抉择阶段D审查阶段文字解析:P148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19.【单选题】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就是(B)A组织决策B组织沟通C组织控制D组织监督文字解析:P148考核考点:第七章群体与组织20。

组织社会学复习题

组织社会学复习题

组织社会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逆向选择:是指在合约的双方中一方拥有私有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私利,而对合约另一方在合约中的利益带来不利影响。

这种由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投机行为所产生的问题即合同前的逆向选择问题。

2.道德风险:是指在合同签订后,合同的一方拥有私有信息,其行为又不能被另一方在不付出代价的情况下观测到。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投机行为损害对方而获利。

3.战略联盟:也被称为企业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企业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基于各种协议而结成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双向或者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体。

它未达到正常的市场交易性质,但又并非是企业之间的合并,而是介于公平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的一种准市场网络组织。

4.虚拟企业:是指若干企业群体为了赢得和寻找某一市场,把某一复杂产品迅速开发出来并推向市场,从各自的现有资源中选出开发新产平的优势资源部分,基于彼此间的信息合作网络,将它们综合成一种边界模糊、超越空间约束的一种动态联盟。

它是一种超常规的企业形式,突破了传统企业有形的界限。

5.结构洞:在某些社会网络形式中,某个或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这种无直接联系或关系断裂的现象,从网络整体来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因而被称为“结构洞”。

结构洞的存在为主体提供了保持资源和控制资源的两大优势。

6.单位组织:更多的是指一种组织形式。

“单位”是一种德治性再分配体制内的制度化组织,其制度化的基础在于:国家成为组织所需资源的唯一获主要提供者,组织领导者完全取决于等级体制中的上级的决定,结构科层化与功能科层化相分离,以及单位成员的永久性就业。

7.单位体制:是指依赖单位组织形式运转的社会结构,表现为一种向上依赖和向下控制的社会制度特征。

8.社会网络:是指由彼此之间具有各种联系的不同行动者所共同组成的社会结构。

(1)社会网络是一个整体结构概念(2)这一整体结构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第十章社会组织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答:(1)组织的概念①组织的两种理解:a.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初级群体;b.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

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②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a.组织的目标结构;b.组织的心理结构;c.组织的技术结构;d.组织的整体活动。

(2)组织的特点①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

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正式关系,交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向进行,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b.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②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的人类活动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a.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b.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c.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

组织是依靠特定的目标来维持其存在的,组织内部的一切活动也是围绕目标而进行的。

失去目标,便意味着组织活动失去其合理依据。

(2)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

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对内是指组织在制定方针、政策和策略时,要以满足目标要求为准绳。

②对外是指向社会大众宣告本组织的宗旨、性质和任务,明确其发展方向,使人们认识并了解这个组织,以便加入该组织或与该组织发生联系。

(3)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组织社会学全套讲义

组织社会学全套讲义

《组织社会学》讲义绪论(第1周)第一章:组织管理理论(第2-4周)(讨论一周)第二章:组织环境与组织目标(第6周)第三章:组织结构与设计(第7周)第四章:组织行为与工作动机(第8周)第五章:群体结构与群体动力学(第9周)第六章:组织中的权力与领导(第11周)第七章:组织管理与决策(第12周)第八章:组织计划与控制(第13周)第九章:组织变迁与发展(自学)第十章:当代中国的社会组织与管理问题(第15-16周)一、什么是组织社会学组织社会学(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是研究社会组织、组织行为及组织管理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百科全书的定义:研究社会组织的建立、运行、变迁、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又可简称为组织理论或社会组织研究。

其研究对象是组织(Organization)。

周雪光:“简而言之,组织学是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组织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

(6页)相关学科:组织行为学——关于组织中人的行为、人际关系的研究。

故可以看作是组织研究的一个方面。

当然,组织行为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也有其自己的研究问题。

管理学——是对管理过程及管理者行为的研究。

但它可分为经济管理学、工商管理学、社会管理学等。

跟组织社会学直接相关的是社会组织的管理。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组织理论或组织社会学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1、什么是社会组织?它跟社会群体等概念的异同之处社会组织是指为达到某种特定目标而有目的形成的一类社会群体。

或者说,它是结构严密的社会次级群体。

因为在社会组织的内部,有明确的劳动分工和权力结构关系,其成员都担负着不同的角色和任务。

不同认识W.斯格特关于组织的三种不同界定:作为理性系统的组织(布劳和W.斯科特:由于……组织的突出特征是因其欲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被正式建立起来的,即所谓的…正式组织‟,23页)、作为自然系统的组织(组织是一种集合体)、作为开放系统的组织(组织是与参与者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体系;该体系根植于其运行的环境之中,即依赖于与环境之间的交换,同时又由环境建构。

组织社会学期末考试整理

组织社会学期末考试整理

一、单选共20分二、多选共30分三、简答共36分四、论述共14分一、组织社会学研究客体研究客体:是指专业组织形式,一般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行政组织(包括企业、机关)和一般社会组织,而社会组织又分为两类,即有章程的、联合的组织形式和没有章程的、自愿的组织形式。

二、组织研究的基本变项1、人的变项:在组织内部,人的因素是可变性最大的因素,也是对组织运转影响最大的因素,包括:人的需要、动机、态度、信仰与价值体系等;2、组织变项:与人的变相是一组相对概念,对人的因素进行控制和影响,包括组织的目标、基本结构、可调动的资源、领导者的素质及能力,科技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权力状况等;3、环境变项:是前两种变项的条件和基础,任何人的因素和组织的因素都受环境变相的影响。

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类。

宏观环境变项包括如组织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历史等;微观环境变项包括组织工作所面临的市场、内部关系、人力资源等。

三、正式组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组织社会学中所使用的组织概念)四、组织运转过程中,组织自身的制度化程序三个决策)P18也是资源的实施机制1、政策决策:政策决策直接支配整体组织的目标,并且与组织的首要功能即实现目标有直接联系,它涉及到组织发展的关键问题,如决定产品的性质与质量标准,改变工作规模,研究产品或劳务对象和组织内部活动的规模等等,它是组织发展的首要功能。

2、部署决策:是在政策决策基础上制定的决策,包括关于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实施的决定。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涉及人事、财务以及必需的物资设施的分配过程。

二是:涉及预算3、协作决策:是通过促进合作和加强组织内部关系的动力问题,以此来保证组织的整合。

例如:福利、报酬、晋升制度、组织文化、规章制度等。

组织的协作决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①强制:对不协调的行为进行处罚②诱导:对有价值的操作行为给予奖励③治疗:采用科学的方式,在寻找个人陷入困境的基础上,排除其障碍,满足组织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社会学一、选择1. 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a)直线式职能制结构形式b)矩阵组织结构形式:工程矩阵结构、产品矩阵结构、项目矩阵结构c)事业部制组织形式2.冲突变迁:传统观点、人际关系观点、相互作用观点3.冲突类型的功能分析:(一)正功能的冲突类型:超个人冲突、手段性冲突、非基础性冲突(二)负功能的冲突类型:个性化冲突、目的性冲突、基础性冲突二、简答1.组织的任务:(1)应付环境和技术的挑战(2)满足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3)统一成员的认识,以实现集体的目标(4)有效率,至少要做得比市场好2.组织的基本变项:人的变项、组织的变项、环境的变项3.组织社会学的基本任务:研究组织运用新设施或出现新的变化后对组织内外各要素产生的影响。

主要有:(1)在行政系统中,对政府行为的可行性,中央集权的局限性以及整体社会控制方式的研究;(2)在营利性组织中,对组织的规则的形成过程、复杂程度与组织发展的关系,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交易费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3)关于组织过程的研究;(4)关于各类新型组织的研究4.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一)理性系统组织理论:韦伯认为科层组织理论,科层制是最理想的组织形式泰罗指出专业化分工、合理化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的训练是组织效率的根本保障法约尔探讨了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的关系共同点:把组织看成一个理性的工具,认为组织的效率是源于组织的理性(二)自然系统组织理论:梅约主要研究组织非正式结构对工作效率的影响马斯洛和郝次伯格从不同角度考虑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麦克格雷戈探讨人性及人的行为假设与管理模式的关系问题共同点:把组织现象看成一个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认为组织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性工具,而是人们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结构,因此建立在情感认同基础上的非正式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动机、需求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影响重大(三)开放系统组织理论:共同点:人们的注意力已从组织内部转移到组织环境上,组织是被当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加以研究(四)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共同点:把组织看成行动者的系统,其解释逻辑也超越了以往组织理论最关注的效率合法性等问题5.韦伯关于权威类型的分析: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感召性权威韦伯关于科层制的基本观点:(1)基于职能专业化和劳动分工(2)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3)稳定不变的规章制度(4)职员非人格化(5)量才用人(6)行政效率6.科层制的局限性及其发展:正功能:(1)依据科层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机构是合理的,这种合理性表现为它能体现组织追求高效率的目标(2)专家和技术人员严格的规章和纪律、密切的配合,还有事本主义原则,这些共同保障了科层组织的运转(3)科层制在保证其成员行为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管理方式反功能:(1)严格的纪律、繁琐的规则是组织成员只照章办事,形成官僚主义人格,同时缺乏人格性(2)由于组织按专才选用人才,所以当遇到规则未能涉及的问题时,可能会束手无策,从而产生训练出来的功能的现象(3)权利过于集中,容易造成个人的独断和决策失误,同时组织中严格的分层级权利的明确划分,使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变得繁琐,缺乏应变力(4)事本主义原则把组织成员限制在工作范围内,缺乏感情沟通,久之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7.组织研究的系统方法:含义:系统是指相互作用着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联合体,表现形式有经济系统、通信系统、电气系统内容:(1)相互依赖的观念(2)整体性的观念(3)协同作用的观念8.目标制定的基本原则:(1)互惠原则(2)评估原则(3)选择原则9.选择原则的内容:(1)正确阐明组织目标的意图,详细说明目标系统之间的关系(2)说明目标的重要性,并制定详细的目标战略(3)确定实现目标途径的行动计划,把组合字目标具体化和分化为可操作性的目标(4)确定测量工作执行情况的衡量标准(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5)分析预期将发生的问题,给予目标实施以较大的灵活性和伸缩性(6)预算执行目标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预算)(7)选择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互作用的方式(个人目标的实现应以不损害组织目标为前提,或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来满足个人需求)(8)建立一套实用的考核机制,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客观评价10.目标管理的含义:有效的管理技巧,指组织上下级管理人员一起制定组织的共同目标,根据预期愿望来严格制定个人的职责范围,并用这个尺度作为组织经营的指导方针和评定个人所做贡献的标准(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效益的方法)11.组织结构的假设与变项:(1)组织的存在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2)每一组织都有一套适合其目标、环境、技术及人员的结构(3)当组织环境极其成员的感情要素均被理性规范所限制时,组织最为有效(4)专门化有利于选择个人的聪明才智(5)最佳的沟通和控制是权威和事本规则(6)结构可以有系统的设计和实行(7)组织问题常常以不适应的结构为特征,重新设计及改组结构就可以解决问题12.群体的类型:(一)根据结构特征: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二)根据群体所要实现的目标及由此决定的成员间作用的性质:(1)功能型群体:目的是为了能够稳定、持续的满足某种必不可少的、经常重复出现的常规性需要,它的最典型特征就是成员间建立了严格的上下隶属关系和正式的职位规范。

(2)项目型群体:是为了在预定时间内、按照预定的质量标准或效率标准完成工作和任务的完成情况。

其特征是成员通常具有与任务分工相联系的不同背景及不同的专业领域,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沟通和相互关系都被预先规定,以平行的关系为主。

是一种双重领导。

(3)兴趣-友谊型群体:由那些具有共同信仰、共同利益、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个人组成。

13.群体关系的制约因素:(一)任务的确定性:与群体打交道的其他群体或人员(人的因素)、与群体输出、输入有关的资源、设置状况(物的因素)(二)目标差异性:时间取向、目标取向(三)相互依赖性(并列型、单向型、双向型)14.群体冲突的原因:(1)夸大自身的影响力(2)提高群体的综合地位(3)增加资源的份额15.非正式群体的功能:(一)对工人的意义:(1)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2)提供获得地位的机会(3)情绪反映的充分表露(4)提供独立的机会(二)对管理者的意义:(1)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2)有助于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3)提供工作满意感(三)消极作用:(1)抵制变革(2)目标上的冲突(3)遵从行为的问题(4)谣言问题16. 管理者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一)管理者需做到:(1)承认其存在的必然性(2)影响他的发展方向,使之为正式群体服务(二)管理者遇到问题:(1)工作地位评估的矛盾(2)如何对待公平分配的问题(3)工作与工作外地位不一致的矛盾17.组织文化的含义: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形式,是组织客观存在的一部分。

指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过程中所形成的的共同价值观体系。

18.组织文化的特征:(1)创新与冒险意识(2)严谨的工作态度(3)目标定向性程度(4)人际导向程度(5)团队精神的程度(6)进取心的养成(7)稳定性的程度19.组织文化的类型:学院型组织文化、俱乐部型组织文化、棒球队型组织文化、堡垒型组织文化20.组织文化的功能:(一)显功能:(1)外部功能:分界线的作用使所有成员在基本共识统一的前提下顺畅地沟通与交流考虑组织利益达成对测量方法和纠偏的共识(1)内部功能: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概念有助于增强社会组织的稳定性形成对权利和地位的共识友爱、奖与罚、善与恶、意识形态与宗教(二)潜功能:组织变革的障碍、组织多元化的障碍、组织兼并和收购的障碍21.文化渗透:指跨国公司派往东道国工作的管理人员基于其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的巨大不同,但并不试图在短时间内迫使当地员工服从其母国的人力管理模式,而是凭借母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所形成的文化优势对于公司的当地员工进行逐步的文化渗透,使其母国文化不知不觉深入人心。

22.如何对待文化渗透:(1)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2)继续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使其走向世界(3)警惕西方文化的渗透,认清其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3.组织权力的含义及意义:(一)含义:指在特定情境的相互作用的体系中,作用者根据自己的意图成功地影响作用对象的能力(二)意义:(1)任何权利都依赖于特定的组织情境,离开情境组织的权力也就自然消失(2)权力根植于相互作用体系(3)权力是施加影响的潜在能力(4)权力表现为对作用对象的成功影响,即权力关系必须包含某种主体意志性24. 权力类型:强制权、奖酬权、法定权、专家权、关联权、信息权、职能权25.组织冲突的含义及内容:(一)含义:指相互作用的各方(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组织个体与组织之间、组织不同群体之间)由于价值体系的差异,或在稀有资源的分配过程中的矛盾所引起的对立或斗争(二)内容:(1)冲突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冲突双方有直接和公开的行为接触(2)冲突的发生既有主观根源,也有客观基础(3)冲突的目的是通过某种行为给对方以伤害和破坏26.冲突变迁:传统观点、人际关系观点、相互作用观点27.组织冲突的类型:(一)发生层次和领域:(1)个人内冲突(2)个人间冲突(3)超个人冲突:指冲突参与者以群体代表的身份进行冲突的情境,代表者的行为内化了群体目标、群体利益和群体期待,他的行为代表群体的行为。

(二)以冲突行为与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之间的关系:(1)手段性冲突(2)目的性冲突(三)(1)基础性冲突:是一种原则性冲突,它涉及相互关系赖以建立的共同目标、核心价值观、根本利益的分歧和矛盾。

(2)非基础性冲突28. 冲突类型的功能分析:(一)正功能的冲突类型:超个人冲突、手段性冲突、非基础性冲突(二)负功能的冲突类型:个性化冲突、目的性冲突、基础性冲突29.组织决策含义及特点:含义:指组织(如企业)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取一个满意的方案并付实施的过程特点:目标性、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30. 最优方案与满意方案:取得最优方案的条件:(1)决策者了解与组织活动有关的全部信息(2)决策者能正确辨识全部信息的有用性,并据此制定出无疏漏的行动方案(3)决策者要准确地计算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上述条件很难具备:(1)很难收集到所有信息(2)决策者的利用能力有限(3)人们对未来的认识能力和影响能力有限(4)即使利用现代手段找到最优方案,但实施代价很大,与收益相比可能不划算。

31.有限理性模式的含义与基本观点:含义:指人的能力和局限性决定了很难做出完全合理或理性化的方案。

基本观点:(1)决策是各种压力相妥协的产物(2)并不是在占有全部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的(3)不可能找出所有方案后再选择最优方案32.组织沟通的功能:(1)沟通是正确决策的基础(2)沟通是有效控制的手段(3)沟通是促进关系的手段(4)沟通是协调关系的手段33.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一)以产业为基础进行的分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二)以企事业、国家机关、党派及人民团体机构编制的性质为标准的分类:国家机关编制组织、国家事业编制组织、国家企业编制组织(三)按职能进行分类:政府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四)按照规模分类: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大型组织(五)按内部关系的分类: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二、名词解释1.组织目标的分类:(一)根据服务对象:(2)主要目标:指那些直接关系到组织主要受益人群体的需求和愿望之满足的目标,是组织为之奋斗的最终目的(3)次要目标:满足次要受益人群体的需求和愿望的目标(二)根据时间长短: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三)对待目标有意、无意方面:(2)平衡性目标:组织有意地作出了与它的客观环境相和谐的决策,采取了一种适应环境的战略,是组织保持在市场和资源上占有相对份额的战略(3)改进型目标:改进旧有的工作目标和以更高效率完成计划的愿望,由于现代社会环境变化迅速,组织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常常会改进或树立新的目标2.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