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的概述一、品德的含义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1)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
(2)个人品德的内容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3)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区别:(1)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别人的存在、个别人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
品德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
(2)道德的内容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
而品德内容往往往仅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3)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二、品德的结构(一)品德的因素构成观点(名词解释、论述)在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四者紧密相连,彼此依存。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
它是品德的基础。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险。
它是品德的动力。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它是实现道德目的、动机的手段,也是品德的外部标志。
(二)林崇德的品德系统结构观点林崇德认为,品德结构是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的动态开放性的整体与系统。
它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1)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所谓动机系统就是与道德有关的需要的具体表现,其核心因素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2)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品德心理特征系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七章 品德的学习(第二节)
1.观察学习 在儿童生活的环境中,对他产生影响力 最大的人所表现的以身作则的“身教”具有 重要作用。班杜拉指出,行为(包括道德行 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也可以通过 观察学习而改变。通过观察学习,学习者的 道德行为受到榜样行为的多种影响,这些影 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形成新的 行为(2)消退已有的行为(3)抑制已有的 行为(4)解除对已有行为的抑制。
2.小组道德讨论 小组道德讨论即让学生在小组中就某个 有关道德的典型事件进行讨论,以提高他们 的道德判断水平。这是基于柯尔伯格道德判 断理论而设计的德育模式。小组讨论的内容 一般是能引起学生争议的道德两难故事,帮 助学生通过讨论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三、品德培养的思路与方法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 移情能力的培养 移情(empathy)是个体由真实或臆想的他 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的情绪、 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 是一种无意识的、有时又是十分强烈的对他 人的情绪状态的体验。移情作用是维系积极 的社会关系、促进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是人们内心世界相互沟通的桥梁。
三、品德培养的思路与方法
(一)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的途径 1.言语说服 有效的说服技巧有: (1)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 对于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来说,提供正反 两方面的论据更易于使他们信服,而对于受 教育程度低的人来说,只提供正面论据更好 些。
(2)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 在向学生说明某种道理时,有时教师需 要以理服人,即用严密、条理的论证来说明。 有时教师则需要以情动人,即在说明中带有 强烈的情绪色彩,以情绪、情感的感染来打 动学生。低年级学生偏向以情动人,高年级 学生偏向以理服人。
发展移情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表情识别 (2)情境理解 (3)情绪追忆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二、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一)社会规范的遵从表现为从众现象和服从现象。
社会规范学习是逐步积累交往经验的过程。
教育是用来传递一种特殊的经验传的系统,具有传递社会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动作经验与交往经验的职能,形成个体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使之学会做人。
社会交往是个体社会生活的基础。
个体要在群体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守社会规范所确立的交往规则。
个体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构建社会规范的遵从经验结构,完成个体的交往适应的过程。
特点:依从的盲目性;依从的被动性;依从的工具性;依从的情境性;依从是社会规范接受及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依从在个体社会规范接受及品德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规范的认同一般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上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于一致,从而产生自愿对规范的遵从现象。
人的社会生活体现的是与人交往的生活内容,这种交往生活不是个体的随意行为,而是以社会规范为指导的社会交往。
个体的社会行为是对交往情境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是主体对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自身的人际交往情境的社会性适应。
因此,个体的社会适应是通过学习与认同社会规范来实现的。
认同类型:偶像认同(出于对某人或团体的崇拜);价值认同(出于对规范本身的意义及必要性的认识)特点:认同的自觉性;认同的主动性;认同的稳定性作用:它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及品德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认同不是社会规范接受和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 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品德发展与学习 PPT课件
二、社会学习理论与道德行为培养 1、社会学习理论的要点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 模仿”的方式学到的,通过观察学习,学习者的 道德行为会受到榜样的多种影响,具体有四个方 面: (1)形成新行为。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模仿建 立起新的行为。 (2)消退已有的行为。假如榜样的行为受到惩罚, 学习者可以消退原先具有的行为反应。 (3)抑制已有的行为。 (4)解除对已有行为的抑制。
第三阶段:好孩子或好公民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
这一道德水平的个体已开始发展出一套独立的、超越社会团体的道德标
准。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个体能从法律和道义上较为灵活地判断是非,认为法律和道
德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契约,人们应该遵守,但如果法律、规则 不合理,也可以修改。
三、品德形成的过程
品德发展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 依从 认同 信奉
四、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遗传素质 家庭 学校 社会环境
第二节
儿童品德发展的 理论与教育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与道德认知教育 (一)皮亚杰的道德判断二水平论 皮亚杰运用“临床法”对儿童道德认知水平 进行研究,提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经历三 阶段:
2、社会学习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1)合理地说明儿童的复杂道德行为的学习过程 (2)提示教育者重视榜样和“替代强化”的作用 (3)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道德教育的操作技术 ①使用榜样的技术。 第一,选择典型的榜样。 第二,榜样扮演。 第三,榜样目标分步呈现。 ②促进模仿的技术。 第一,反复示范。 第二,主动复演。 第三,及早反馈。 第四,提供模仿的心理安全。 ③促进迁移的技术 第一,适量的练习。 第二,提供变式的情境。
教育心理学 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
品德的内化过程(冯忠良P420)
依从 认同 信奉
LORE
三、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大众传媒等 学校与集体 家庭 同伴 自身的智力水平
暴力的基础就是对生命的极端漠视,这是值得更 深探究的问题,其中也有与暴力文化相关联的部分。 现代影视作品在不断追求血腥场面极端真实、极其 刺激的同时,也使暴力虚拟化了,使人们产生了再 暴力的东西都与人类感受无关的错觉。如今孩子们 喜欢玩的电子游戏更夸大了这一点。现在的电子游 戏一般内容都是格斗、射击、打杀之类,在游戏中 可以尽情使用暴力,因为在虚拟的世界里没有真实 的受害者。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 从行为后果考虑问题:不能偷,抓住会坐牢。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是否对自己有利:应该偷,药剂师坏,不便宜。
2、习俗水平(9-15岁)
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 合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
按照“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求得比人的赞许。应该偷, 否则妻子会死,别人会骂他没良心。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 (1)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 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2)个人的品德及其行为表现 体现了社会道德的内容。
2、品德的构成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对于行动准则 的善恶及其意
义的认识
伴随道德认知而产生 的,对人的到的需要 是否得到实现所产生
的一种内心体验
二、科尔伯格(Kohlberg)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两难故事法
根据道德两难问题研究得到如下阶段: 1、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学习辅导-规范学习【圣才出品】
第8章规范学习8.1复习笔记一、规范学习概述1.规范、规范学习的含义(1)规范的含义规范,是指对人们社会行为活动的规定,而社会行为的普遍性以及社会组织的多样性使得规范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规范具有广泛性,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分为以下几类:①依据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方式,可分为:道德规范、法律规范。
②依据适用范围,可分为:大型群体规范、小型群体规范。
③依据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可分为:政治规范、经济规范、社会生活规范。
④依据存在方式,可分为:成文的规范,不成文的规范。
(2)规范学习的含义规范学习,是指的是学生获得一定的规范认识,并努力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起内部的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
规范学习的心理实质就是通过对规范的内化形成对外部行为的调节。
①规范学习的两个过程:a.通过活动不断地将现实规范据为己有的内化过程;b.通过活动不断地将已有的规范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
②规范学习的发生:规范学习不是自发发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的心理变化而实现的。
③规范学习的内容:规范学习通过规范自主活动的反复实践,构建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的一体化结构,形成对人、对事、对己的基本态度,从而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交往经验,包括规范的认知学习、规范的情感学习、规范的行为方式学习三方面的内容。
2.规范学习的特点和作用(1)规范学习的特点①情感性。
情感反映了规范学习的本质特征,区别于一般的知识和技能学习。
在规范学习中,情感过程渗透认知学习和行为方式学习的所有方面,没有情感,就没有规范的内化。
②约束性。
规范不仅约束学生的认知与评价,还约束学生的行为方式。
但是规范学习的约束性并不完全是强制性的,规范学习的约束性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受动性相结合的体现。
倡导性规范重在唤起个体的某种精神力量;禁止性规范重在制约个体不合理的欲望与冲动。
③延迟性。
规范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发展。
教育心理学道德发展讲义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法律是人定的,不适于社会时应修正。
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有个人的生存哲学,对是非善恶有其独立的价值标准,有超越
具体原则的能力。 我国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协作组调查结果表明:
①儿童经历了从客观判断(依据行为外在结果)过渡到主观 性判断(依据行为的动机意向)的过程,转折年龄在6-7岁; ②我国儿童摆脱成人惩罚的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分 析判断的转折年龄在8-9岁之间。
(二)社会环境 首先,社会风气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电视、书刊等构成的大众传媒的影响。
(三)班集体与同辈团体
良好的班集体对儿童的品德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好的 班风能够构成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另外同辈团体构成了在父 母 (四)自身的智力水平
三、品德培养的方法
(一)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的途径
(五)效能性原则
不断向学生提问和测查,给学生评定成绩,以此促进学生使用学习策略, 并认识到使用学习策略的效果。
二、常见的学习策略
1、划线 2、做笔记 3、写提要 4、PQ4R法 5、提问策略
(1)提问类型 (2)提问序列 (3)提问中注意的问题
事先计划好问题 提问的风格应该简洁、明确、主题性很强。 给学生时间思考。 要让学生保持悬念。 对学生的回答应作出积极、及时的反馈。
一、道德认知的发展
(一)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 家。道德的实质包括: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对人类关 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这是公道的基础。
皮亚杰在研究中采用了他独创的临床研究法,在实验中向 儿童提一些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针对儿童的错误回答,提出 规律性的东西。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第二章1、准备性原则2、图式3、同化4、顺应5、平衡6、客体永恒性7、自我中心 8、集体独白 9、守恒 10、集中化与去集中化1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13、皮亚杰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14、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15、新皮亚杰理论,以及新皮亚杰理论与皮亚杰理论的区别和联系16、最近发展区 17、自我中心言语 18、支架式教学19、维果茨基的发展观及其对教学的影响20、支架式教学和最近发展区的关系2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与维果茨基的发展观的区别和联系22、发展危机23、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发2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异同点25、经验论、先验论、建构论,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26、自我意识 27、自我概念 28、自尊30、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说3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3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33、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34、吉尔吉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35、情绪智力36、学习风格及其对教学的意义37、认知风格37、科尔勃的关于学习风格的两维坐标理论38、常见的学生认知风格差异及其对教师教学的启示39、性别角色认同40、刻板印象与刻板印象威胁41、性别偏向42、双性化第三章1、教师的角色2、教学效能感3、教师控制点4、所倡导的的理论、所采用的理论,以及两者的区别和关系,以及区分两者对教学的意义5、罗森塔尔效应及其实验研究6、自我应验效应7、维持性期望效应8、教师专业发展9、新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以及两者的区别10、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11、微格教学12、反思13、反思的成分、反思的环节、反思的方法,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如何指导教师进行反思14、职业倦怠15、情绪衰竭16、去人格化17、低个人成就感18、教师职业倦态的主要特征19、教师职业倦态的形成因素及其对策第四章1、学习的界定2、学习的作用3、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4、智慧技能5、认知策略6、加涅的学习层级说7、奥苏贝尔的学习性质与分类形式及其对教育的启示8、内隐学习 9、外显学习10、终身学习、远程学习、机器学习、真实性学习11、真实性智力活动12、大脑发展的关键期、特异化和可塑性第五章1、经典性条件作用2、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无条件作用、条件作用、中性刺激3、狗分泌唾液的实验程序4、消退5、分化、泛化,以及两者的区别6、自然恢复7、高级条件作用8、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9、小阿尔伯特恐惧实验及结论10、联结主义11、桑代克的饿猫开迷箱实验程序及其结果12、桑代克的学习律13、斯金纳箱实验的程序和结果14、操作性条件作用及其与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区别和联系15、强化、正强化、负强化、一级强化、二级强化16、惩罚、Ⅰ型惩罚、Ⅱ型惩罚17、普雷马克原理18、强化程式19、不同类别的强化程式,以及在实际的教育中教师在强化时应遵循的原则20、消退与维持21、操作性条件作用和经典性条件作用中分化和泛化的异同点22、程序学习23、行为塑造24、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观25、参与性学习、替代性学习26、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27、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28、班杜拉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实验研究第六章1、苛勒的黑猩猩实验和实验结论2、顿悟说3、托尔曼的迂回路径实验以及结论4、符号学习理论5、潜伏学习6、潜伏学习实验以及实验结论7、布鲁纳的认知表征理论8、编码系统9、学习结构10、发现学习11、结构教学观及其原则12、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及其理论不足之处13、有意义学习14、惰性知识15、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6、有意义学习的类型17、促进学生把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18、上位学习19、下位学习20、组合学习21、接受学习22、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区别23、先行组织者及其作用24、讲授教学的原则25、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26、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27、加涅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对学习过程所分的阶段28、讲授教学第七章1、建构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2、几种不同倾向的建构主义3、当代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4、学习共同体5、个人建构主义及其基本观点6、激进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及其缺陷7、生成学习理论8、初级知识获得和高级知识获得的差异及其教学启示9、乔纳森提出的知识获得的三个阶段10、随机通达教学及其理论依据11、认知灵活性理论12、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观点13、内化14、自下而上的知识、自上而下的知识,以及两者的区别15、分布式学习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16、情境性认知17、情境性学习18、认知学徒制19、抛锚式教学20、支架式教学21、内在学习22、外在学习23、人本主义和认知学派的意义学习的区别24、罗杰斯的学习理论(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及其对教育的影响25、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理论的区别和联系第八章1、学习动机2、学习动机的作用3、动机、兴趣、需要、期待、诱因、态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4、耶克斯--道德森定律5、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6、外部动机7、内部动机8、奥苏贝尔的动机分类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对教育的意义10、自我效能感11、效能期望12、结果期望12、自我效能感的功能和形成因素13、成就动机理论14、期望--价值理论(趋向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倾向)15、控制点16、内控、外控,及其对个体的信念的不同影响17、归因18、韦纳的归因理论19、韦纳的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20、能力实体观21、能力增长观22、表现目标23、掌握目标24、任务卷入的学习者25、自我卷入的学习者26、不同目标定向的学生的差异27、自我价值动机28、自我价值理论29、自我决定30、内化动机31、自我决定理论32、学习结果的反馈应遵循的原则33、习得性无助及其相关的实验研究34、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动机35、行为主义、认知学派、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在学习动机观点上的差异第九章1、知识2、知识的功能3、模式识别4、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以及三者间的联系5、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转化6、知识的表征7、命题8、命题网络10、结构良好领域知识11、结构不良领域知识12、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13、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14、表象15、命题与表象的区别16、图式及其特征17、脚本18、产生式19、知识建构的机制20、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21、特征表理论22、原型理论23、原型24、概念的结构25、不同类型的概念26、获得概念的形式27、概念形成28、概念同化及其形式29、范例理论30、布鲁纳的概念形成实验及其理论31、概念学习的方式32、概括不足33、过度概括34、概念关系图35、错误概念36、概念转变37、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38、波斯纳的概念转变模型中概念转变的条件39、如何促进学生错误概念的转变40、迁移 41、顺向迁移 42、逆向迁移 43、正迁移44、负迁移 45、近迁移 46、远迁移 47、低通路迁移48、高通路迁移 49、特殊迁移 50、非特殊迁移51、不同类别的迁移及其区别和联系52、形式训练说53、相同元素说和共同要素说,以及两者的区别54、概括化理论并结合实验(水下打靶实验)说明55、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型56、转换--关系理论及相关实验57、现代迁移理论58、如何“为迁移而教”第十章1、技能及其特点2、技能和知识、技能和习惯的区别及联系3、动作技能、心智技能,以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4、专门心智技能5、一般心智技能6、技能的作用7、动作技能的特点8、粗大技能 9、精细技能 10、连贯技能 11、不连贯技能12、封闭性技能 13、开放性技能 14、动作程序图式15、波斯纳的动作技能形成的三阶段模型16、冯忠良的动作技能形成的四阶段模型17、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18、动作技能的遗忘进程及其与记忆的遗忘进程的比较19、练习曲线20、练习的高原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21、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五阶段模式22、冯忠良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23、心理模拟法的过程第十一章1、问题的分类3、结构良好问题、结构不良问题,以及两者的区别5、问题解决6、问题空间7、传统观点、信息加工观点以及现代认知学派观点的问题解决的模式8、问题表征9、算法式10、启发式11、手段--目的分析,及其与爬山法的区别12、一般问题的解决过程13、功能固着 14、反应定势 15、酝酿效应1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7、批判性思维18、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9、专家和新手的区别20、几种不同的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方法21、创造性思维22、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区别与联系23、创造性思维的特点24、创造性思维的过程25、脑激励法26、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第十二章1、学习策略及其特征2、麦克卡对学习策略的分类3、元认知及其成分4、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和策略5、认知策略6、元认知策略7、资源管理策略8、元认知和学习策略的关系9、自我调节学习10、复述策略11、前摄抑制和前摄促进12、倒摄抑制和倒摄促进13、过度学习14、复述策略15、精细加工策略16、总结精细加工策略,并举例说明17、组织策略18、总结组织策略,并举例说明19、元认知知识20、元认知控制21、元认知计划策略22、元认知监控策略23、元认知调节24、时间管理策略25、学业求助策略(执行性求助和工具性求助)26、总结几种常见的学习策略,并举例说明27、PQ4R法28、几种有代表性的学习策略教学模式第十三章1、品德2、品德的结构3、品德发展的实质4、社会规范学习5、对偶故事法6、道德两难故事法7、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及不同阶段的区别8、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9、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情感理论10、自居作用11、内疚12、移情 (共情)13、亲社会行为14、社会学习理论关于道德研究的三个经典实验及其结论15、模仿学习16、冯忠良关于品德内化过程的三阶段论17、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18、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19、品德综合培养方法,并结合实际例子具体说明其中一种方法20、不良行为21、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并结合自身情况谈谈如何矫正不良行为第十四章1、教学目标2、行为目标表达法3、认知目标表达法4、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及其评价方式5、情感目标水平及其学习结果6、动作技能目标水平7、任务分析8、行为--内容矩阵表9、教学模式10、直接教学11、直接教学的教学过程及其适用条件12、探究学习13、萨奇曼的探究训练模式14、基于问题学习(PBL)及其特征15、在PBL中,如何向学生呈现问题的情境16、PBL的基本环节17、合作学习18、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19、几种合作学习模式20、个别化教学21、程序教学22、直线式程序、分支式程序24、掌握学习、独立学习26、适应性教学27、几种主要的个别化教学模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28、几种主要的课堂空间设计形式,并分析其利弊29、三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及其各自优缺点30、认知负荷31、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影响因素32、教学媒体33、计算机辅助教学第十五章1、课堂管理2、课堂氛围3、课堂的特征4、课堂管理的阶段5、课堂管理的目标6、教学时间的4个层次7、参与结构8、如何设计课堂规则和程序9、在开学前几周,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老师10、问责制11、团体警觉12、教师如何鼓励学生投入学习13、如何预防常见的课堂不良行为14、如何处理常见的课堂不良行为15、如何应用后果来消除不良行为16、学生课堂上出现不良行为的原因及其对教学的启示17、行为矫正及其具体程序18、以家庭为背景的强化19、整班代币强化20、集体绩效系统?21、如何矫正不良行为第十六章1、学习评定2、学习评定的功能3、如何通过学习评定结果来激励学生4、课程本位评定5、几种学习评定的模式及其特征6、布鲁姆提出的诊断性评定、形成性评定、总结性评定,以及三者的异同7、常模参照评定、标准参照评定,以及两者的区别8、良好评定的指标9、如何根据评定方式来进行教育决策10、标准化测验11、标准化测验的类型12、斯坦福--比奈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13、几种常见的成就测验14、标准化测验的优缺点15、标准化测验的新进展16、教师自编测验及其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区别20、构造性反应题21、教师自编测验的题目类型和具体的试题形式22、真实性评定及其类型23、概念图24、案卷分析25、操作评定26、几种不同的评定结果的方式。
大三教育心理学导论了解学习与发展
大三教育心理学导论了解学习与发展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学习与发展的学科,旨在深入了解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作为大三学生,了解教育心理学对于我们今后的教育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学习和发展的关系以及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它通过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探讨教育活动对个体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关注学习者的整体发展,包括智力、性格、学业成就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二、学习与发展的关系学习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学习是通过经验和实践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而发展则是个体在学习中逐渐变得更加成熟和发展得更好。
学习推动发展,而发展则为学习提供更好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学习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为我们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三、认知发展与学习认知发展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它关注个体在认识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育者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四、情感发展对学习的影响情感发展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个体的情感状态与学习密切相关。
情感稳定、积极的学生更容易专注于学习,表现出更好的学术成绩。
而情感困扰的学生则容易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积极面对学习中的挑战。
五、教育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实际教育中。
教育者可以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还可以用于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例如学习困难、行为问题等,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支持。
六、教育心理学的职业发展前景了解教育心理学对于大三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九章 儿童品德心理与发展)
第九章儿童品德心理与发展一、填空题:1、品德发展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依据社会道德向儿童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儿童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这一矛盾推动了儿童品德的发展。
当然,外部教育影响是品德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自我教育是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
2、品德发展是四个因素协调、统一发展的过程,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是动力,道德意志起调控作用,道德行为是前三者的综合表现,也是个体品德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3、皮亚杰认为,儿童在6 岁以前处于无道德规则阶段,他们在游戏中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而儿童在6——10 岁期间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其道德判断都基于对规则的无条件服从。
4、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主要不是直接强化的操作学习,而是替代强化的观察学习。
5、道德认识是一种对于是非、好坏、善恶的行动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其中,道德观念是指社会道德现象在人脑里留下的表象;道德概念是指社会道德本质特征的反映;道德信念是个体坚信自己的道德观念正确,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伴随着内心体验而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6、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
7、道德意志就是人在道德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体现在道德行为中。
8、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在:认识具有模糊性;情绪具有对立性;意志具有脆弱性;行为具有逆反性。
二、选择题:1.人们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体验是(B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小学低年级儿童往往会将“我妈妈说的”“我们老师说的”挂在嘴边,表明其道德发展阶段处于皮亚杰所说的( B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3、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A )。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4、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C )。
2014年教育学强化班-教育心理学讲义第三讲
四、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一)家庭环境 客观方面: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家庭人口结构 主观方面:父母的期望,家庭气氛,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 (二)学校 1.受教育程度与道德发展的关系 2.道德教学的作用 3.道德训练的作用道德动机:唤起行为,反映水平,处理情境, (三)个性 自我调节 1.个性倾向性 道德理想:仿效伟人,精神需要,动机核心 2.个性心理特征 人生观:动力。思想倾向性,行为出发点,习惯 能力:认知能力 自我意识:监控结构。提高策略性和道德评价 气质:影响品德结构(平衡性)和过程(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 性格:良好的、经常的、稳固的特征。
三、品德发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根据道德两难问题研究得到如下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依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为准则 第二阶段: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 2、习俗水平(9-15):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 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第三阶段:人际和谐为准则,“好孩子”取向 第四阶段:以权威与社会秩序为准则 3、后习俗水平(15-):摆脱外在因素,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 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 第六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三)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1.联系: 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个体品德的内容是社会道德在 个体身上的具体反映。 品德有对道德有反作用,一个社会历史时期的个体品德又集中构成或影响着 社会道德或社会风气。 2.区别: (1)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产生于社会需要,品德产生于个体需要。 (2)品德与道德反应的内容不同。 道德是对社会关系的理性反应,品德反应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需要之间 的关系。 (3)品德与道德表现形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 社会道德对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品德对个体的道德行为起支配 调节作用。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与道德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对象。
道德是由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动规范。
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不以个人的存亡为转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最高水平是道德信念)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第二节品德的形成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指南,成为人的道德信念。
二、道德品质形成的开端与基本条件(一)、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多开端性(可以从知、情、意、行根据实际选择)(二)、条件1、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2、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
3、在道德实践中情感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三、道德品质形成的特殊性1、知情意行在教育活动中经常是同时存在、共同发生作用、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2、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3、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来形成(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同伴交往)四、品德形成的理论(一)皮亚杰的理论1、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对偶故事)2、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10岁是分水岭),过程不可逾越。
3、发展阶段:①自我中心主义(2~5岁):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
②权威阶段(6~8岁):权威的规则与要求不能更改。
③可逆阶段(8~10岁):平等阶段,道德行为准则只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用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
④公正阶段(11~12岁):真正的平等。
4、评价:研究有创造性;但当时影响不大。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1、前习俗水平(0-9岁)(1)、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2)、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取向(享乐主义)2、习俗水平(9-15岁)(1)、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取向(4)、第四阶段: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取向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1)、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2)、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心理学5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
实验三:
在一项实验中,他们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配一个实验员。 等实验员与学生建立了融洽关系并得到学生的信任后,主 试分别让四组为孤儿院募取捐款。第一组实验员向学生宣 传捐款,救济孤儿的意义,同时自己慷慨解囊,捐出钱款; 第二组的实验员对向本组学生宣传不去救济孤儿,把钱留 给自己的好处,本人也表现得极端吝啬,不向募取捐款的 主试捐钱;第三组实验员宣传慷慨仁慈,自己却不掏钱捐 款;第四组实验员宣传贪婪,自己钱越多越好,劝说学生 不要捐款,但他自己却毫不吝啬地向主试大批捐款。实验 结果是:第一组学生全部捐了款;第二组学生没有一个为 孤儿捐款;第三组尽管实验员把救济孤儿的意义讲得头头 是道,并赢得了本组学生的好感,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并没 有按实验员说的去做,而是仿效实验员的行为,不捐钱款; 第四组的学生正好相反,大多数学生对宣传贪婪的实验员 表示反感,却又学着他的样子捐出钱款。
• 自我强化:个体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 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方式来增强、维持行为的过程。
3.自我调节理论
• 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 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 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 自我调节论强调了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作用,表 明人具有理性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示意图认知的 能力,能合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4.自我效能理论
预期是认知与行为的 中介,是行为的决定 因素。他进一步把预 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 能预期。
• 结果预期:是对某种 行为导致某种结果的 个人预测;
• 效能预期:是个人对 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 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 结果的预期。
• 自我效能: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 力操作行为的预期。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政策引导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 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品德教育, 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
。
06
当前研究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当前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研究的挑战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当前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研究 方法主要依赖于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 验,这些方法可能无法完全反映现实 生活中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05
品德教育的实践策略与建议
家庭品德教育的策略
01
02
03
04
树立榜样
家长应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良好的道 德行为。
情感引导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通过情感引导帮助孩子理解道 德规范。
家庭规则
建立家庭规则,让孩子明确知 道哪些行为是家庭中可接受的 ,哪些是不可接受的。
奖惩措施
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第六阶段: 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
01
总结词
艾森伯格认为亲社会道德行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特征和发展重点。
02 无私阶段(0-3岁) 儿童表现出无私的行为,没有明显的道德判断和行为 准则。
03
自我肯定阶段(3-7岁)
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我价值,表现出一些 亲社会行为来获得他人的赞扬和认可。
02
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机制
社会规范的认知过程
感知阶段
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感知社会规范,形成初步印象。
理解阶段
个体运用思维对社会规范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 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接受阶段
个体在社会规范的认知基础上,产生认同和接受的 态度,愿意遵循社会规范。Βιβλιοθήκη 会规范的模仿与内化模仿阶段
心理学第04章_中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24
下面就是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的一个实例,著 名的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 ❖ 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告诉她的丈夫 海因兹,本镇一位药剂师发明了一种新药可以救他 的妻子。但是这个药剂师一剂药要价2000元,十倍 于他的成本。海因兹竭尽全力,只借到一千元,他 恳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延期付款。药剂 师拒绝了他的恳求,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晚间闯进药店偷走了药,治好 了妻子的病。
7
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 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要求,是对一定
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 为规范的完整体系。 ❖品德的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 ,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可见,从 反映内容上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 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8
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产生的力量❖ 这个丈夫该不该偷药?为什么? ❖ 海因茨倘若被捕,法官该不该给他判刑?为什么?
26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 ,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他们用来作为道德 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 自身的利害关系。
27
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LOGO
第四章 中学生 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问题:
品德与 社会性
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学生品德的发展
第二节 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 (自学)
2
学习目标
❖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 点。
❖ 理解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 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习题答案习题一、填空题1。
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2。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
3。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4. 是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享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的称号。
5.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的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选择题1.()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A 黄翼B 孙国华 C陆志伟 D陈鹤琴2.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和表格,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回答,从而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叫( ).A 问卷法B 观察法C 个案法D 书面调查法3。
在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方法称为( )。
A纵向研究 B追踪研究 C横向研究 D横断研究4。
我国第一份公开发表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术杂志()在1985年创刊。
A 《心理发展与教育》 B《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C 《心理发展》D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5.根据观察的时间安排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A全面观察 B集中观察 C 重点观察 D分散观察三、判断题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 )2.普莱尔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3.美国的格塞尔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领域,进行了有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4.自然实验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控制比较严格,所获得的数据的可重复性高,数据比较可靠,结论经得起考验。
()5.以赞科夫为代表进行了“教育与发展"的实验研究,使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日益相结合. ()四、思考题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2。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一、1.《一个婴儿的传略》2。
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 学习情境十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六个阶段
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映
教育启示
一、前习俗水平(5—10岁)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和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也就是说,这一水平的道德观念纯粹是外在的,儿童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个人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
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
三个水平
六个阶段
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映
教育启示
二、习俗水平(11—15岁)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成年。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奖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学、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能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和认识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一)态度与品德的联系
(1) 两者的实质相同,即都是一种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2) 两者的形成方式一样,都是习得的结果。
(3) 两者的构成成分相同,即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学习任务一 辨析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二)态度和品德的区别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学习目标
1
识记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结构。
2
能够区分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3
述评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两种道德发展理论。
4
理解并识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学习目标
5
了解小学生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6
掌握小学生品德形成(改变)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题一、单项选择(11*1)1.品德的心理结构不包括()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皮亚杰认为在10岁以后,儿童的道德行为处于()A.无律阶段B.独立阶段C.他律阶段D. 自律阶段3.科尔伯格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A.对偶故事B.沙盘游戏C.道德两难D.守恒实验4.道德判断处于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表明其道德认识水平是()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5.品德心理的核心成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6.品德是许多心理成分的“有机结合体”,在品德形成过程中被称为催化剂的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7.激发个体道德的主要内部动力是()A.道德情感B.道德修养C.道德认识D.道德行为8.“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说的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9.品德形成的初始阶段是()A.内化阶段B.依从阶段C.认同阶段D.反应阶段10.在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个体行为开始具有一定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特点是处于()A.内化阶段B.依从阶段C.认同阶段D.反应阶段11.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是()A.同感B.以病人为中心C.移情D.自我二、判断(10*1)1.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2.品德就是道德。
()3.品德就是个性。
()4.品德发展的实质是个体对社会生活的适应。
()5.品德是个体在道德观念下不自觉进行某种道德行为的活动。
()6.皮亚杰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
()7.良心是自我意识在道德方面的体现。
()8.自律阶段的道德认知一般是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
()9.科尔伯格按照个体道德判断结果的性质,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
()10.内疚是严厉的超我和附属的自我之间的紧张,它作为一种惩罚的需要而表现出来。
()三、名词解释(3*4)1.社会规范学习2.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3.亲社会行为四、辨析(1*15)1.品德和道德在本质是相同的。
五、简答(22分)1.简述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7分)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什么;(7分)3.分析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8分)六、论述(30分)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15分)2.试述如何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15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5 CDCBA 6-10 BACBC 11 C二、判断1-5 √××√× 6-10 √√×√√三、名词解释1.社会规范学习答:社会规范学习是指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外在的行为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及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
2.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答: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严重违反道德规范的、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
四、辨析答:此观点错误,品德和道德是本质不同的两个概念,简单的说, 品德具有个体性而道德具有社会性。
五、简答1.简述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答: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称为服从的阶段。
又可分两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
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
(2)权威阶段(5-8岁)思维正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
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
他们了解规则对行为的作用,但不了解其意义。
他们常以表面的、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认为服从成人就是最好的道德观念,服从成人的意志就是公正。
如果违背成人的法则,不管动机如何都应该受抵罪的惩罚,而且惩罚越厉害越公平。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逐渐代替了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
意识到准则是一种保证共同利益、契约性的、自愿接受的行为准则,并表现出合作互惠的精神。
开始以动机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认为公平的行为都是好的。
关于惩罚,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
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什么;答:(1)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已能辨识有关是非好坏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他是从行动的物质后果或是能否引起快乐(如奖励、惩罚、博取欢心等)的角度,或是从提出这些要求的人们的权威方面去理解这些要求的。
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行动的物质后果决定这一行动的好坏,不理会这些后果所涉及的人的意义或价值。
他们凭自己的水平作出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而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关心的是置身于苦恼和避免痛苦、自由限制和忧虑。
这个阶段相当于皮亚杰的"客观责任感"。
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
正当的行动就是满足自己需要的行动,偶尔也包括满足别人需要的行动。
人际关系被看作犹如交易场中的关系。
他们相互之间也有公正、对等和公平的因素,但往往是从物质的、实用的途径去对待。
所谓对等,实际上就是"你对我好,我也就对你好",谈不上什么忠诚、感恩或公平合理。
儿童一心想自己的需要,但也能体会到别人也有正当的需要。
从而,他有时愿意为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以平等的方式去"作出妥协"。
(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已能理解维护自己的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的重要性,而不理会那些直接的和表面的后果。
儿童的态度不只是遵从个人的期望和社会的要求,而且是忠于这种要求,积极地维护和支持这种要求,并为它辩护。
对与这种要求有关的个人和集体也一视同仁。
这一水平也包括两个阶段:阶段1:人际关系和谐协调的或(愿做一个)"好孩子"的定向阶段。
好的行为就是帮助别人、使别人愉快、受他人赞许的行为。
这很大程度上是遵从一种老看法,即遵从大多数人的或是"惯常如此的"行为。
皮亚杰的"主观责任感"是在本阶段出现的。
阶段2:"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
倾向于权威、法则来维护社会秩序。
正当的行为就是克尽厥职、尊重权威以及维护社会自身的安宁。
儿童认识到社会秩序依赖个人乐于去"尽本分"和尊重适当建立的权威。
(3)后习俗的、自主的或原则的水平,这一水平上,人们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自己的解释,而不管当局或权威人士如何支持这些原则,也不管他自己与这些集体的关系。
这一水平也分为两个阶段:阶段1:社会契约的、墨守成法的定向阶段。
一般说来,这一阶段带有功利的意义。
正当的行为被看作是与个人的一般权利有关的行为,被看作是为全社会所认可、其标准经严格检验过的行为。
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个人价值和个人看法的相对性,同时相应地强调为有影响的舆论而规定的那些准则。
除了按规章和民主商定的以外,所谓权利,实际上就是个人的"价值"和"看法"。
这样就形成一种倾向于"法定的观点",所不同的是可以根据合理的社会功利的理由改变法律与秩序(不是像阶段4那样固定在法律与秩序上)。
在法定范围以外,双方应尽义务的约束因素即自由协议和口头默契。
这就是美国政府和宪法的"官方品德"。
阶段2:普遍的伦理原则的定向阶段。
公正被看作是与自我选择的伦理原则(要求在逻辑上全面、普遍和一致相符的、由良心作出的决断),这些原则是抽象的、伦理的,如金箴(基督)、绝对命令(康德的)等;它们不是像圣经上的"十诫"那样的具体的道德准则。
这些实质上都是普遍的公正原则,人的权利的公平和对等原则,尊重全人类每个人的尊严的原则。
3.分析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答:两个视角,分别是微观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学校)、学生的内部心理原因。
(详见分析见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第433页)七、论述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答:(1)家庭环境与培养良好品德。
家庭成员关系氛围作风对学生的品德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庭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家庭中各成员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对每个孩子影响极大,对其思想品德,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甚至是远大理想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果家长能采用民主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上就会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家长采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容易使其养成不良的品德行为习惯。
因此,认识到家庭教育方式的重要性,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实施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而,家长要在家庭中加强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要对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科学的认识;家庭中采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关键是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对孩子教育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家长采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2)学校集体与培养良好品德班集体信念情感意志师德师风班级舆论等因素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都有一系列影响。
教师要创造良好的集体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培养。
如教师通过自身良好的师德在学生面前起表率作用。
陶行之先生曾说过:“教师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
”做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应躬身共做,要求学生守的规矩,自己应躬身共守。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垂范作用的概括,教师应充分发挥师德的表率作用,运用教师人格的感召力,当好学生的楷模又如通过学校、班级中的榜样影响学生。
教师可通过学校、班级中的榜样影响学生。
教师在管理中,应树立良好的榜样。
榜样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榜样可以将教师所讲的道德内容具体化,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
(3)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众传媒,二是社会风气。
首先是大众传媒。
学生正处在一个不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社会的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他们的意识形态有十分显著的可逆性,所以意识形态领域健康与否是学生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网络既可以为孩子们打开通向世界的窗户,有时,它又是孩子们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