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妇幼保健院
定义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 导致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 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该病虽然病死 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 规模爆发和流行。 为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基孔肯雅热 防控工作,在卫生部2008年印发的« 基孔肯 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基础上, 制定本技术指南。
附件二: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调查 方案
• 一、调查目的 • (一)追溯可能的感染源和感染地点,掌握病例在病毒血症期的活 动情况。 • (二)掌握疫情三间分布,确定波及的范围。 • (三)了解周围环境的媒介伊蚊密度,评估传播风险。 • 二、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 (一)个案调查。 • 调查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情况、发病前旅行史和暴露史、就诊情 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居住地及发病后逗留 地点、共同暴露者情况等,详见“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 1、临床资料收集:通过查阅病历及化验记录、询问医生及病人、病 人家属等方法,详细了解病例的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 果等情况。核实与基孔肯雅热临床表现是否相符。 • 2、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调查病例发病前12天至发病后7天内的活 动情况。确定感染地点,判断该病例为输入性还是本地感染,明确疫 情可能扩散的范围。
• • • • • •
(二)病原学检测方法
• • 1、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 一般发病后7日内再多数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到 病毒核酸。冻存伊蚊标本也可进行基孔肯雅病毒 核酸检测。可采用RT-PCR和Real-time RT-PCR 等核酸扩增的方法检测 2、病毒分离鉴定。 常用Vero、C6/36等敏感细胞系开展病毒分离, 分离物可以免疫荧光法或核酸检测进行鉴定。 3、意义。 患者血清中分离到基孔肯雅热病毒和/或检测到 病毒核酸后,可确诊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
新发传染病基孔肯雅热研究概况课件
技术发展与创新
新检测技术的研发
疫苗与药物生产技术创新
利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手段,开 发快速、准确的新型检测方法,提高 疫情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疫苗和药物的生 产效率,降低成本,使更多人能够获 得及时有效的防护。
智能化数据分析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疫情 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防控策 略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持。
中医治疗
可采用中药汤剂、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缓解症状。
疫苗研发
80%
疫苗需求
基孔肯雅热疫苗的研发对于控制 疫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100%
疫苗研究进展
目前已有多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阶段,但尚未有疫苗获得上市批 准。
80%
疫苗研发挑战
疫苗需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和 人群的免疫需求。
影响
基孔肯雅热可引起严重的关节疼痛,导致患者活动受限,甚至丧失劳动能力。该 病对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可能更为严重,需要特殊关注和治 疗。
02
基孔肯雅热研究历史
起源与发现
02
01
03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 传染病,最早在非洲坦桑尼亚发现。
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引起患者 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
Gavi支持疫苗研发和接种项目,为基孔肯雅热等新发传染病的防控提供资金支持。
学术交流与合作
国际学术会议
全球各地的学术会议是交流基 孔肯雅热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研究者可以在会议上分享最 新研究成果、交流经验和技术 。
合作研究项目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有助于整合 全球资源,加强各国间的合作 与交流,共同攻克基孔肯雅热 等新发传染病难题。
7-一起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引起本地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第二部分:输入性病例处置--初步调查
发病和就诊经过
患者于8月20日22时许出现头疼,21日1时许出现发热症状,21日早上至衢
州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21日晚上患者症状加重,自觉体温升高,全
身出现皮疹,服用感冒药未见好转,到高家镇卫生院测体温39.2℃。22日
早上再次前往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转至衢州市人民医院浮石分院,
1952年,首次在非洲坦桑尼亚分离到CHIK病毒(人、蚊)。
据WHO报道,近年来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常发生基孔肯雅热的暴发和流行
。2006年,法属留尼旺岛的发病数高达27万人;印度当年报告的疑似病例
超过139万。2008-2009年,泰国、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报告了基孔肯
雅热疫情;2010年,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均有基孔肯雅热疫情
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一部分:基孔肯雅热概述--病原学
虫媒病毒
披膜病毒科
黄病毒科
甲病毒属
风疹病毒属
基孔肯雅病毒
另有27中可引起 皮疹和脑炎的病毒
黄病毒属
丙肝病毒属
登革病毒
黄病毒、其他多种 脑炎病毒
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对一个新发传染病, • 应当做哪些方面的思考?
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一部分:基孔肯雅热概述--流行病学
预警区:根据病人、隐性感染者和蚊媒等传染源 或媒介活动情况,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划定的 可能存在疫情扩散风险的区域。通常以核心区周 围的半径500米区域作为疫情处置的预警区。农 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屯,必要时或以行政 村甚至乡、镇划为预警区。在城市一般以疫点周 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预警区。
问题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十大步骤?
基孔肯雅热
流行病学-----易感人群
人对CHIKV 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表现为显 人对CHIKV 普遍易感, 性感染或隐性感染。 性感染或隐性感染。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 但新老疫区有差异。 病,但新老疫区有差异。在新疫区或输入 性流行区,所有年龄组均可发病; 性流行区,所有年龄组均可发病;在非洲 和东南亚等长期流行地区, 和东南亚等长期流行地区,儿童发病较多 无性别、职业和种族差异。 。无性别、职业和种族差异。 本病主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热带地区 本病主要流行季节为夏 秋季, 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季节分布主要与媒介 的活动有关。 的活动有关。
病原学
CHIKV 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Semliki 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Semliki forest(SF) forest(SF)抗原复合群 病毒直径约70nm,有包膜,含有3 个结构蛋白 病毒直径约70nm 有包膜,含有3 70nm, 衣壳蛋白C 包膜蛋白E1 E2) (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 和E2)和4 个非结 构蛋白(nsP1、nsP2、 nsP4) 构蛋白(nsP1、nsP2、nsP3 和nsP4) 基因组为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 kb。 基因组为正链RNA,长度约为11 正链RNA 11~ kb。 CHIKV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酸、热、 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酸、 脂溶剂、去污剂、漂白粉、 70% 脂溶剂、去污剂、漂白粉、酚、70%酒精和甲 醛敏感
谢
谢
鉴别诊断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传播媒 登革热: 介相同,流行区域基本相同, 介相同,流行区域基本相同, 临床表现亦 类似,与登革热较难鉴别。 类似,与登革热较难鉴别。基孔肯雅热 发热期较短, 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 较长,出血倾向较轻。 较长,出血倾向较轻。鉴别有赖于实验 室特异性检测。 室特异性检测。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
恢复期
基孔肯雅病发病周期一般3到10天, 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状态 可完全恢复。部分患者持续性关节疼 痛和僵硬可达数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 上。
治疗
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 一般治疗 发热期应卧床休息,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采取防蚊隔离措施。 对症治疗 1. 降温:对于高热病人应先采用物理降温。有明显出血症 状的患者,要避免酒精擦浴。可使用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2. 止痛:关节疼痛较为严重者,可使用镇痛药物。 3. 脑膜脑炎的治疗:治疗要点主要为防治脑水肿。可使用 甘露醇、速尿等药物降低颅压。 4.关节疼痛或活动障碍者可进行康复治疗。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是由基孔肯雅病毒 引起,经伊蚊传播,以 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 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 病。
• 基孔肯雅热病毒
Hale Waihona Puke 传染源 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人 患该病时,在发病后2~5天内可产生高滴 度病毒血症,有较强的传染性。
基孔肯雅热
传播途径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 介。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而传播。
5、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 年青、佛手等)应每隔5-7天要换水 洗瓶、清洗根须。
6、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 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基孔肯雅热
7、一旦有发热、关节痛、躯 干部皮疹等不适症状应及时 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 免传染给家人。
登革热可防可控可治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人感染基孔肯雅热后的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2~12天,通常为3~7天。 急性期 1. 发热: 病人常突然起病,寒战、发热,体温 可达39℃,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淋巴结肿大。一般发热1~7天即可退热,有的病 人约3天后再次出现较轻微发热(双峰热),持续 3~5天恢复正常。有些患者可有结膜充血和轻度 畏光的结膜炎表现。
中医药治疗基孔肯雅热的临床研究课件
治 疗 疫 病 的 学 术 经 验
伤寒温病之间,并无明显界限
外感热性病的病性虽说与季节的转移、六气 的变化有关,但主要的还是决定于某种致病 因素(邪毒)的特定性质 霍乱:发病于暑湿交蒸的夏秋之间,但几乎 全是“寒中三阴”这种类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发生于寒风凛冽的冬 春季节,而其临床表现却不是“冬伤于寒” ,而是“温邪逆传营血,发斑动风” 肠伤寒发病最多的季节是秋末冬初,此时正 风高气爽,燥金司令,而患者却出现“湿热 缠绵”的证候
纲要
中医对疫病的认识 名老中医治疗疫病的学术经验 基孔肯雅热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基孔肯雅热的辨证论治 我们治疗基孔肯雅热的体会(小结)
中医对疫病的认识
古称疫疠、时行、天行、瘟疫等 《素问遗篇· 刺法论》:“五疫之至, 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论治的理法方 药 晋隋唐时期:王叔和、葛洪、孙思邈等 宋金元时期 :庞安时 、朱肱 、刘完素 、张从正、李东垣
27.27
33.33 24.24 33.33 6.06 18.18 3.03 39.39 24.24 42.42 12.12 24.24 63.64 24.24
8
11 12 8 1 4 2 6 6 15 8 7 7 8
44.44
61.11 66.67 44.44 5.56 22.22 11.11 33.33 33.33 83.33 44.44 38.89 38.89 44.44
黄淑玲,彭剑虹,董明国等.基孔肯雅热51例中医证候分析.新中医,2011年第1期
基孔肯雅热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中医卫气营血辨证标准[1] 病程分期 51例患者病程均有发热、皮 疹、关节痛表现,分为早、中、后期, 早期患者为病程第1~3天,以卫分证为 主要表现;中期患者为病程第4~7天, 以气分证为主要表现;后期多于病程的 8天以后,热邪渐退,但湿浊留连、郁 滞于关节,表现为关节肿痛迁延难愈
临床医师——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临床医师——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医友天下]所有,请勿非法复制转载!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virus,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
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
一、病原学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Semlikiforest(SF)抗原复合群。
病毒直径约70nm,有包膜,含有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
CHIKV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kb.病毒基因组编码顺序为5‘-NS1-NS2-NS3-NS4-C-E3-E2-E1-3’。
通过病毒部分E1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可将CHIKV分为3个组:第1组包含了全部西非的分离株,第2组是亚洲分离株,东、中、南部非洲的分离株构成了第3组。
CHIKV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
对血细胞如原代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等不敏感。
CHIKV可感染非人灵长类、乳鼠等动物。
CHIK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酸、热、脂溶剂、去污剂、漂白粉、酚、70%酒精和甲醛敏感。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是CHIKV的主要宿主。
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1.患者: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人患该病时,在发病后2~5天内可产生高滴度病毒血症,有较强的传染性。
2.隐性感染者:是CHIKV的重要传染源。
3.非人灵长类动物:在丛林型疫源地内,亦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已证实非洲绿猴、狒狒、红尾猴、黑猩猩、长臂猿、猕猴和蝙蝠可自然或实验感染CHIKV,并能产生病毒血症。
基孔肯雅热的科普知识课件
目录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的预防与控制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与支持 基孔肯雅热的全球防控
什么是基孔肯 雅热?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简介:基孔肯雅热,又称为埃博拉 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 的急性出血热疾病。 病毒传播:基孔肯雅热是通过接触 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血液、体液或 被感染动物的体液而传播的。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基孔肯雅热的 全球防控
基孔肯雅热的全球防控
国际合作: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通过信 息共享、资源调配等方式展开合作,共 同应对基孔肯雅热的蔓延。 应急预案:各国建立基孔肯雅热的应急 预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疫情应 对能力。
基孔肯雅热的全球防控
宣传教育:加强公众教育,提 高基孔肯雅热防控意识,减少 疫情的传播。
基孔肯雅热的预防与控制
疫苗研发:科学家们正在积极研发基孔 肯雅热的疫苗,以提供更大的防控手段 。
基孔肯雅热的 治疗与支持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与支持
医疗治疗:目前,基孔肯雅热的治 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支持治 疗,如清洁伤口、补液等,而没有 特效药物。
心理支持:基孔肯雅热患者往往会 面临心理压力,需要得到家人和社 会的关怀和支持。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症状:基孔肯雅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头 痛、肌肉疼痛、喉咙痛、乏力等,严重 时可导致内出血、器官功能障碍肯雅热的预防与控制
戴口罩:在疫情期间,建议戴 口罩以减少接触病毒颗粒的风 险。 良好卫生习惯:经常洗手,保 持室内环境清洁,避免与感染 者接触等,可有效预防传播。
基孔肯雅热科普讲座
基孔肯雅热的未来挑战 国际合作
全球公共卫生组织需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基 孔肯雅热的挑战。
分享信息和资源,提升各国对该病的防控能力。
谢谢观看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传播途径
感染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等蚊子传播, 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人际传播较少,主要依赖蚊子作为载体。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流行区域
基孔肯雅热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部分南美地 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该病的传播范围有所扩大。
基孔肯雅热的症状
基孔肯雅热的症状
常见症状
基孔肯雅热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烧、关节痛、 肌肉痛、头痛和皮疹。
基孔肯雅热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2. 基孔肯雅热的症状 3.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4. 基孔肯雅热的诊断与治疗 5. 基孔肯雅热的未来挑战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定义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疾病, 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该疾病的名称来源于斯瓦希里语,意为“扭曲的 身体”,反映了其主量。
基孔肯雅热的症状
潜伏期
感染后的潜伏期通常为2至12天,症状在此期 间逐渐显现。
早期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加 重。
基孔肯雅热的症状
重症情况
虽然绝大多数病例为轻症,但少数患者可能 出现严重并发症。
如心脏、肝脏或神经系统的问题,需及时治 疗。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公众教育和社区参与是预防的关键。
基孔肯雅热的诊断与治疗
基孔肯雅热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基孔肯雅热的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症状及实 验室检测。
血清学检测和PCR检测可确诊感染。
基孔肯雅热危害及预防课件
基孔肯雅热诊 断和治疗
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
早期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 进行初步诊断。 确诊方法1: 血清学检测,如ELISA和 PCR等。
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
确诊方法2: 病原学检测,如基 孔肯雅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治疗方法1: 对症治疗,如控制 发热、痛风等症状。
病毒传播途径 及预防措施
病毒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病毒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叮咬 传播,也可以通过输血、器官 移植等方式传播。 预防措施1: 使用防蚊喷雾剂或 涂抹防蚊霜。
病毒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2: 穿长袖衣物和长裤,尽量 避免暴露皮肤。 预防措施3: 室内设置蚊帐或使用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传染 病,我们要加强预防措施,保护好自己 的身体健康。
注意避免蚊子叮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同时密切关注相关的疫情预警信息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基孔肯雅热危害及预防课件
目录 疾病概述 病毒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 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状况及预警 结语
疾病概述
疾病概述
疾病背景: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 雅病毒引起的一种热带传染病。 病毒传播: 通过受感染的突尼斯蚊 叮咬传播给人类。
疾病概述
症状: 发热、关节痛、头痛、肌肉痛等 。 危害: 可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 及生命。
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
治疗方法2: 病毒抑制剂的使用,如利 巴韦林。
基孔肯雅热的 流行状况及预
警
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状况及预警
流行状况: 基孔肯雅热主要分布在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非洲和 东南亚地区。 预警系统: 健康部门会定期监测和 报告基孔肯雅热的疫情,并采取相 应的措施进行预警和防控。
基孔肯雅热的科普知识PPT
基孔肯雅热是如何传播的?
基孔肯雅热是如何传播的?
传播途径
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蚊子的叮 咬。
感染该病毒的蚊子在叮咬健康人时会将病毒 传播给他们。
基孔肯雅热是如何传播的?
潜伏期
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2到12天,平均约为7天 。
在潜伏期内,患者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但 依然可以传播病毒。
基孔肯雅热是如何传播的?
全球合作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基孔肯雅热及其 它蚊媒疾病的挑战。
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可以更有效地防控 类疾病。
谢谢观看
尤其在蚊子活跃的时段,如黄昏和黎明,需特别 注意防护。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公众教育
提高公众对基孔肯雅热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了解 ,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社区组织可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防蚊知识 。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对症治疗
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基孔肯雅热,主要是 对症治疗。
患者可使用镇痛药和解热药来缓解症状,如 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休息与水分
感染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并保持充足的水分 摄入。
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和缓解症状。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医疗咨询
如出现严重症状或有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就 医。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基孔肯雅热的未来展望
基孔肯雅热的未来展望 疫苗研发
目前正在研究基孔肯雅热疫苗,但尚未进入广泛 应用阶段。
疫苗的成功研发将有助于控制该疾病的传播。
基孔肯雅热的未来展望
公共卫生措施
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疾病监测,将有助 于降低基孔肯雅热的发病率。
基孔肯雅热:不容忽视的病毒感染!
基孔肯雅热:不容忽视的病毒感染!描述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一种始发于非洲的病毒性传染病。
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发现本病流行,1953年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
“基孔肯雅”这个名称音译自坦桑尼亚的Swahili土语,意思是“屈肢痛”,形容病人因严重的关节疼痛而蜷缩着身体的特征体态。
这种传染病主要分布于冬季气温18℃以上的非洲及东南亚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症状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2天~4天,也可长达7天至12天。
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躯干部皮疹等,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结膜充血、腹痛或出血症状。
初期症状容易与感冒、关节炎、登革热等病混淆,导致误诊,恢复期可长达几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上,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多为对症治疗。
基孔肯雅热病毒(Chikungunya)曾在2014年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多米尼加等加勒比海地区。
据泛美卫生组织当年发布的通报,多米尼加共和国在两周内的疑似病例数增加了62279人,全国已发现疑似感染37万多人。
其实自2004年以来,这种病毒的传播范围迅速扩大,在亚洲和非洲造成了空前规模的持续流行,感染了200万多人,在一些地区感染率高达68%,并迅速蔓延至印度洋群岛等地。
2007年,疾病传至欧洲,在意大利东北部形成了一次局部爆发。
2013年12月泛美卫生组织确认第一个美洲基孔肯雅热病例。
至今该病已经迅速蔓延至美洲加勒比海及周边30多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高达50多万人。
这次流行加剧了世界卫生组织对这种病毒的担心。
基孔肯雅热病毒是一种核糖核酸(RNA)病毒,该病在传播上与登革热类似,可以通过蚊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疾病。
该病最早的记录于1952年坦桑尼亚南部地区的一次爆发,而“基孔肯雅”这个名字来自于基马孔德(Kimakonde)语,意思是“变成歪扭的”,指的是患者因为严重疼痛而不得不弯腰。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为2-12天,通常为3-7天。
基孔肯雅热科普宣传PPT课件
基孔肯雅热的 重要性
基孔肯雅热的重要性
全球范围传播: 基孔肯雅热在 全球范围内都存在传播风险, 特别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等地区。
对公共卫生的挑战: 基孔肯雅 热是一种公共卫生问题,预防 和控制基孔肯雅热对于维护社 会健康非常重要。
基孔肯雅热的重要性
个人责任: 每个人都应当关注基孔肯雅 热的预防和治疗,共同努力阻断传症: 基孔肯雅热的症状包括 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 。并发症可能包括脑炎、出血等。
预防基孔肯雅 热
预防基孔肯雅热
消灭病媒蚊: 消除蚊子繁殖的 环境,如清理水源、使用蚊帐 等。
个人防护措施: 使用驱蚊剂、 穿着长袖长裤、避免进入蚊子 密集的区域等。
预防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科 普宣传PPT课件
目录 介绍基孔肯雅热 预防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 基孔肯雅热的重要性 如何应对基孔肯雅热 结语
介绍基孔肯雅 热
介绍基孔肯雅热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 热是一种传染病,由基孔肯雅 热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蚊虫叮 咬传播。
病毒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登革 热蚊(按蚊)叮咬传播,也可 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人的 血液和体液传播。
如何应对基孔 肯雅热
如何应对基孔肯雅热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基 孔肯雅热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宣传正确的预防知识和措施。
加强监测和报告: 建立健全的 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掌 握基孔肯雅热的传播情况。
如何应对基孔肯雅热
国际合作与协调: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 应对基孔肯雅热的挑战,分享经验和资 源。
接种疫苗: 目前还没有可用的疫苗来预 防基孔肯雅热,但疫苗研制正在进行中 。
基孔肯雅热的 治疗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
基孔肯雅热的意思-基孔肯雅热是什么意思
基孔肯雅热的意思|基孔肯雅热是什么意思基孔肯雅病毒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
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
该病临床症状与登革热类似,容易误诊。
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
中国曾于80年代报道在云南人群中发现存在基孔肯雅病毒感染,近期检疫部门又在赴斯里兰卡务工回国人员中检出输入性病例。
为指导临床医生和传染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的监控,做好蚊媒密度监测和控制,有效防范和处置疾病的本地传播和流行,制定本技术指南。
基孔肯雅热- 病原学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Semlikiforest(SF)抗原复合群。
病毒直径约70nm,有包膜,含有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
CHIKV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kb。
病毒基因组编码顺序为5’-NS1-NS2-NS3-NS4-C-E3-E2-E1-3’。
通过病毒部分E1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可将CHIKV分为3个组:第1组包含了全部西非的分离株,第2组是亚洲分离株,东、中、南部非洲的分离株构成了第3组。
CHIKV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
对血细胞如原代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等不敏感。
CHIKV可感染非人灵长类、乳鼠等动物。
CHIK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酸、热、脂溶剂、去污剂、漂白粉、酚、70%酒精和甲醛敏感。
基孔肯雅热- 传染源法国2005年3月暴发基孔肯雅传染病以来,迄今已有18.6万人受到感染。
基孔肯雅热病百科
基孔肯雅热病百科基孔肯雅热病(Korean Hemorrhagic Fever),又称流泪热,是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疾病主要流行于亚洲地区,尤其是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
基孔肯雅热病的病原体为基孔肯雅热病毒属于Bunyaviridae科中的Hantavirus属。
本文将全面介绍基孔肯雅热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一、病因基孔肯雅热病的病原体为基孔肯雅热病毒,主要通过啮齿动物(如田鼠)传播给人类。
当感染的啮齿动物排泄出带有病毒的尿液、粪便或唾液时,人类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破损皮肤接触后易受感染。
此外,人与人之间也可通过直接接触病毒感染者的体液和分泌物传播病毒。
二、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呼吸时,病毒可通过空气悬浮粒子传播给他人。
2. 食物和水源污染: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污染的水也会感染病毒。
3. 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尿液、粪便或唾液与健康人的皮肤接触,或眼睛、鼻子、口腔等黏膜接触均可传播病毒。
三、临床表现基孔肯雅热病通常具有以下临床特征:高热、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泻、出血等。
病程分为发热期、高热期、恢复期三个阶段。
1. 发热期:持续3-5天,体温逐渐升高,伴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
2. 高热期:持续2-8天,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伴有出血现象如皮肤瘀点、黏膜出血、鼻出血等。
3. 恢复期:持续数天至数周,病情逐渐好转,体温回归正常。
四、治疗方法目前,基孔肯雅热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支持性治疗为主。
患者需要严密监测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对于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以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氧疗等辅助治疗。
五、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基孔肯雅热病的发生和传播,以下措施应得到广泛应用:1. 防止啮齿动物叮咬:减少与啮齿动物接触的机会,避免被其咬伤或抓伤。
2. 加强卫生与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避免密闭环境。
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专题方案
附件1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重要特性旳急性传染病。
1952年初次在坦桑尼亚证明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
本病重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导致了大规模流行。
一、病原学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旳Semliki forest(SF)抗原复合群。
病毒直径约70nm,有包膜,具有3个构造蛋白(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个非构造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
CHIKV旳基因组为不分节段旳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 kb。
病毒基因组编码顺序为5’-NS1-NS2-NS3-NS4-C-E3-E2-E1-3’。
通过病毒部分E1基因旳系统发生分析可将CHIKV分为3个组:第1组涉及了所有西非旳分离株,第2组是亚洲分离株,东、中、南部非洲旳分离株构成了第3组。
CHIKV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
对血细胞如原代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等不敏感。
CHIKV可感染非人灵长类、乳鼠等动物。
CHIKV对理化因素旳抵御力较弱,对酸、热、脂溶剂、去污剂、漂白粉、酚、70%酒精和甲醛敏感。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是CHIKV旳重要宿主。
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旳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旳重要传染源。
1. 患者: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是重要传染源。
人患该病时,在发病后2~5天内可产生高滴度病毒血症,有较强旳传染性。
2.隐性感染者:是CHIKV旳重要传染源。
3.非人灵长类动物:在丛林型疫源地内,亦为本病旳重要传染源。
已证明非洲绿猴、狒狒、红尾猴、黑猩猩、长臂猿、猕猴和蝙蝠可自然或实验感染CHIKV,并能产生病毒血症。
(二)传播途径。
基孔肯雅热健康宣教
04
基孔肯雅热可能引发公共卫生危机,如大规模疫情爆发、医疗系统崩溃等
经济影响
医疗支出:基孔肯雅热可能导致医疗支出增加,影响家庭和政府财政
旅游业影响:基孔肯雅热可能导致旅游业收入下降,影响相关产业和地区经济
劳动力损失:患病可能导致劳动力损失,影响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
国际贸易影响:基孔肯雅热可能导致国际贸易受阻,影响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
使用蚊帐:在睡觉时使用蚊帐,可以有效防止蚊虫叮咬。
避免在蚊虫活跃时间外出:避免在黄昏、黎明等蚊虫活跃时间外出,减少被蚊虫叮咬的风险。
卫生习惯
01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刷牙等
03
避免蚊虫叮咬:使用蚊帐、驱蚊剂等防蚊措施
02
保持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整洁,定期清理垃圾
04
减少接触感染源:避免与疑似感染者接触,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自我调节,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病情恢复
基孔肯雅热的社会影响
4
公共卫生问题
01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02
基孔肯雅热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关节疼痛、发热、皮疹等
03
基孔肯雅热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如医疗资源紧张、劳动力损失等
谢谢
传播途径
蚊虫叮咬:基孔肯雅热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
接触传播: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如握手、拥抱等,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血液传播:通过输血、器官移植等方式传播
症状表现
发热:体温升高,通常在38℃以上
关节疼痛:关节疼痛,尤其是膝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
基孔肯雅热诊治及护理
x
01.
基孔肯雅热的认识
02.
03.
目录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
基孔肯雅热的护理
1
基孔肯雅热的认识
病因及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伊蚊叮咬
02
症状:发热、关节痛、皮疹等
03
病因: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
01
预防措施:防蚊、灭蚊、避免蚊虫叮咬
04
症状及诊断方法
症状:发热、关节痛、肌肉痛、头痛、皮疹等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心理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基孔肯雅热的相关知识,提高预防意识
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增强社会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3
基孔肯雅热的护理
饮食护理
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调节免疫功能
抗生素:预防和控制继发性感染
物理治疗方法
按摩:通过按摩肌肉和关节,减轻疼痛和僵硬
运动疗法: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冰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关节处,减轻疼痛和肿胀
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关节处,缓解疼痛和僵硬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减轻疼痛和炎症
心理治疗及康复指导
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避免脱水
饮食卫生:注意餐具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
食物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生冷
生活护理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消毒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
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
一、病原学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Semliki forest(SF)抗原复合群。
病毒直径约70nm,有包膜,含有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
CHIKV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 kb。
病毒基因组编码顺序为5’-NS1-NS2-NS3-NS4-C-E3-E2-E1-3’。
通过病毒部分E1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可将CHIKV分为3个组:第1组包含了全部西非的分离株,第2组是亚洲分离株,东、中、南部非洲的分离株构成了第3组。
CHIKV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
对血细胞如原代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等不敏感。
CHIKV可感染非人灵长类、乳鼠等动物。
CHIK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酸、热、脂溶剂、去污剂、漂白粉、酚、70%酒精和甲醛敏感。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是CHIKV的主要宿主。
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1. 患者: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人患该病时,在发病后2~5天可产生高滴度病毒血症,有较强的传染性。
2.隐性感染者:是CHIKV的重要传染源。
3.非人灵长类动物:在丛林型疫源地,亦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已证实非洲绿猴、狒狒、红尾猴、黑猩猩、长臂猿、猕猴和蝙蝠可自然或实验感染CHIKV,并能产生病毒血症。
(二)传播途径。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albopictus) 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而传播。
实验室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目前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
(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CHIKV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表现为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
(四)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基孔肯雅热主要分布于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在非洲主要流行的国家为坦桑尼亚、南非、津巴布韦、扎伊尔、塞加尔、安哥拉、尼日利亚、乌干达、罗得西亚、科摩罗、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马约特岛、塞舌尔及法属留尼旺岛等国家和地区。
在亚洲有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
2005-2007年本病在印度洋岛屿、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广泛流行,导致数百万人患病。
2.人群分布: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但新老疫区有差异。
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所有年龄组均可发病;在非洲和东南亚等长期流行地区,儿童发病较多。
无性别、职业和种族差异。
3.季节分布:本病主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季节分布主要与媒介的活动有关。
4.输入性:凡有伊蚊存在地区,当伊蚊达到一定密度且自然条件适合时,如有CHIKV传入,就可能引起流行或暴发。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一)发病机制。
基孔肯雅热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有如下看法。
1.病毒直接侵犯:人被感染CHIKV的蚊子叮咬,约2天后即可发病。
发病后第1~2天是高病毒血症期,第3~4天病毒载量下降,通常第5天消失。
病毒通过其包膜上的E1、E2蛋白与巨噬细胞、上皮细胞、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室管壁膜细胞、小脑膜细胞等细胞上的受体结合,然后通过网格蛋白(calthrin)介导的细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并在细胞复制,导致细胞坏死和凋亡。
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或胎儿死亡。
动物实验证明病毒易侵犯新生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脾及结缔组织。
2.免疫机制:有研究发现,患者病后2~6天血清中一些细胞因子浓度增高,如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CXCL-10)、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化学趋化蛋白-1(MCP-1)和干扰素γ诱导的单核因子(MIG/CXCL9)等,而且以CXCL-10增高为主。
患者血清中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及Th2细胞因子,如IL-1β、IL-6、IL-10和IL-12的浓度保持在正常围。
在恢复期,CXCL-10和MCP-1的浓度下降,由于CXCL-10的功能是在细胞免疫反应中对Th1细胞起化学趋化作用,因此病情严重程度及进展可能与其浓度持续在高水平相关。
另外,动物实验证明,干扰素 起着主要的抗病毒作用。
(二)病理改变。
1.骨骼肌:主要感染成纤维细胞,在肌外膜检测到大量的病毒,肌束膜和肌膜有少量的病毒,而且肌外膜可见巨噬细胞浸润;在肌纤维基底层可见小单核细胞。
在感染CHIKV 的新生小鼠中可见严重的坏死性肌炎,表现为严重的肌纤维坏死、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
2.关节:关节囊成纤维细胞可见病毒抗原。
3. 皮肤:深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可见病毒抗原。
4.中枢神经系统:小鼠实验显示,脉络丛上皮细胞严重的空泡变性,脉络丛上皮细胞、室管壁膜细胞和小脑膜细胞有大量的病毒,但脑实质及构成血脑屏障的微血管上皮细胞未见明显改变。
5.肝脏:免疫标记及透射电镜显示,在病毒感染小鼠的肝窦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Kupffer细胞可见病毒抗原及出芽。
6.脾脏:在红髓中观察到病毒抗原。
四、临床表现本病的潜伏期为2~12天,通常为3~7天。
(一)急性期。
1. 发热:病人常突然起病,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淋巴结肿大。
一般发热1~7天即可退热,有的病人约3天后再次出现较轻微发热(双峰热),持续3~5天恢复正常。
有些患者可有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的结膜炎表现。
2. 皮疹:80%的患者在发病后2~5天,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疹间皮肤多为正常,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
数天后消退,可伴有轻微脱屑。
3. 关节疼痛:发热同时,多个关节和脊椎出现疼痛、关节肿胀,可伴有全身性肌痛。
关节痛多为游走性,随运动加剧,晨间较重。
病情发展迅速,往往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关节功能丧失,不能活动。
主要累及小关节,如手、腕、踝和趾关节等,也可能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的剧烈疼痛是本病的特点。
关节积液少见。
X线检查正常。
4.其他: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脑膜脑炎、肝功能损伤、心肌炎及皮肤黏膜出血。
(二)恢复期。
急性期后,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状态可完全恢复。
部分患者持续性关节疼痛和僵硬可达数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上。
个别患者留有关节功能受损等后遗症。
五、实验室检查(一)一般检查。
1.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少数患者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轻度降低。
2. 生化检查:部分患者血清ALT、AST、肌酸激酶(CK)升高。
3. 脑脊液检查:脑膜脑炎患者脑脊液检查符合病毒性损伤的改变。
(二)血清学检查。
1.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采用ELISA、免疫层析等方法检测,捕获法检测IgM抗体的结果较为可靠。
一般情况下,发病后第1天出现IgM抗体,第5天多数患者呈阳性。
2.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抗体测定(IFA)、免疫层析等方法检测。
一般情况下,发病后第2天出现IgG抗体,第5天多数患者呈阳性。
(三)病原学检查。
1. 核酸检测:采用RT-PCR和Real-time 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
一般发病后4天在多数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
2. 病毒分离:采集发病2天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C6/36、BHK-21和HeLa等敏感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依据。
1. 流行病学资料:生活在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或12天有疫区旅行史,发病前12天有蚊虫叮咬史。
2.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病程2~5天出现皮疹,多个关节剧烈疼痛。
3. 实验室检查:(1)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2)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3)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基孔肯雅病毒RNA;(4)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
(二)诊断标准。
1. 疑似诊断: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无流行病学史者,但具有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
2. 确定诊断:疑似诊断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者。
(三)鉴别诊断。
1.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传播媒介相同,流行区域基本相同, 临床表现亦类似,与登革热较难鉴别。
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出血倾向较轻。
鉴别有赖于实验室特异性检测。
2. O’nyong-nyong等甲病毒感染:O’nyong-nyong病毒、Mayaro病毒等甲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和基孔肯雅热相似,不易根据临床表现和一般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需要通过特异性检测进行鉴别诊断。
由于这些病毒之间存在抗原性交叉,对血清学检测结果需要仔细分析。
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是鉴别这些病毒感染的主要方法。
3. 传染性红斑:由细小病毒B19引起,首先出现颧部红斑,伴口周苍白,2~5天后出现躯干和四肢的斑丘疹。
关节受损表现为多关节周围炎,较多发生在近端指趾关节、掌关节,可侵犯腕、膝和踝关节。
细小病毒B19特异性抗体和核酸检测阳性。
4.其他:本病还需与流感、麻疹、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湿热、细菌性关节炎等疾病相鉴别。
七、治疗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
(一)一般治疗。
发热期应卧床休息,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采取防蚊隔离措施。
(二)对症治疗。
1. 降温:对于高热病人应先采用物理降温。
有明显出血症状的患者,要避免酒精擦浴。
可使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2. 止痛:关节疼痛较为严重者,可使用镇痛药物。
3. 脑膜脑炎的治疗:治疗要点主要为防治脑水肿。
可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药物降低颅压。
4.关节疼痛或活动障碍者可进行康复治疗。
八、出院标准体温恢复正常,隔离期已满(病程大于5天)。
九、预后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
十、预防基孔肯雅热的预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
尽量就地治疗,以减少传播机会。
患者在病毒血症期间,应予以防蚊隔离。
隔离期为发病后5天。
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应及时上报。
(二)切断传播途径。
病室中应有蚊帐、纱窗、纱门等防蚊设备。
消灭蚊虫和清除蚊虫孳生地。
(三)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疫苗。
主要采取个人防蚊措施。
附件2参考文献1.Ross RW. The Newala epidemic. III. The virus: isolation, pathogenic properties and relationship to the epidemic. J Hyg(Lond), 1956,54: 177-191.2.Powers AM, Brault AC, Tesh RB, et al.Re-emergence of chikungunya and o’nyong-nyong viruses: evidence for distinct geographical lineages and distant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J Gen Virol, 2000, 81: 471-479.3.Strauss JH, Strauss EG. Viruses and human diseases.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2002: 76-85.4.Schuffenecker I, Iteman I, Michault A, et al. Genome microevolution of chikungunya viruses causing the Indian Ocean outbreak. PLoS Med, 2006, 3: e263.5.Khan AH, Morita K, Parquet M del C, et al.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chikungunya virus and evidence for an internal polyadenylation site. J Gen Virol, 2002, 83: 3075-3084.6.Sourisseau M, Schilte C, Casartelli N,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reemerging chikungunya virus. PLoS Pathog, 2007, 3: e89.7.Yada JS. A special issue on chikungunya. ENVIS News Letter, Issue 2, 2006, 3: 1-12.8.Couderc T, Chrétien F, Schilte C, et al. A mouse model for chikungunya: young age and inefficient type-I interferon signaling are risk factors for severe disease. PLoS Pathog, 2008, 4: e29.9.Lee N, Wong CK, Lam WY, et al. Chikungunya fever, Hong Kong. Emerg Infect Dis 2006, 12: 1790-1792.10.Saxena SK. Re-emergence of the knotty chikungunya virus: facts, fear or fiction. Future Virol, 2007, 2: 121-126.附件3撰写工作专家组德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兴旺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王爱霞协和医院教授王世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海林省地方病防治所研究员何剑峰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蔡卫平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曾争大学第一医院病毒研究室主任/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85/200806/36039. htm(于中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