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dbebb668e9951e79b8927d8.png)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1、(填空)广播总统:罗斯福;电视总统:肯尼迪;广播之父:德福雷斯特;电视之父:贝尔德2、(名词解释)炉边谈话:1932年,罗斯福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就任美国总统。
为了振奋民心,树立信心,罗斯福就职总统后的第8天决定使用广播发表演讲,广播节目名为“炉边谈话”。
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
罗斯福也被成为“广播总统”。
3、“这里是伦敦”:1940年8月18日,CBS《这里是伦敦》开始进行现场报道。
主持人爱德华默罗每次广播都以“这里是伦敦”开始,以“晚安、好运”结束。
他常常在战争第一线进行现场报道,用客观真实的报道让听众领悟到战争的性质。
这就是战地现场播报,它奠定了默罗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杰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杰出战地记者的地位。
4、美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无线电视网面向大众市场,仿佛百货商店;有线电视频道针对分众市场,类似于专卖店5、美国广播事业发展的特点:①商业电视占主体,等级结构奇特;②制播分离使独立制作公司发展强大;③节目形态呈多样化、专业化、本地化;④各式新闻频道角逐国内外市场6、美国商业电视网发展概况:等级结构奇特,制播分离7、在美国,全国范围内的电视网主要有五家:①全国广播公司NBC:隶属于美国无线电公司RCA;《今天》透明演播室、《老友记》星期四效应;NBC的性格:温柔的绚烂,多彩但不刺目;首次使用电视对总统竞选做现场实况广播;②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我爱露西》、《这里是伦敦》、《60分钟》(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幸存者》、《人人都爱雷蒙德》、《犯罪现场调查》;如今CBS节目日益老化,创新节目匮乏③美国广播公司ABC:《迪斯尼乐园》《根》《绝望的主妇》《丑女贝蒂》《实习医生格蕾》《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交换妻子》《Always Being Crazy》④福布斯电视网Fox:Fox的节目风格辛辣、刺激、反传统,在色情与暴力的边缘游走,却吸引了年轻人的传统。
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
![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823914665ce05087732134e.png)
1、广播电视的概念:广播电视是指制作并通过无线电波、电缆、光缆或其他手段向公众传播声音、图像及其他信息的活动。
2、1920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广播电台。
3、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定时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4、广播电视的传播形式:①地面无线广播电视〔主导公共服务〕②有线广播电视〔走向综合服务〕③卫星广播电视〔推动全球覆盖〕④网络广播电视/ 电视〔开拓新型服务〕5、我国第一家广播电台由美国人奥斯邦1923年在上海开办。
6、1926年,哈尔滨无线电台台长刘瀚建立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
7、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科夫发明了可以将场景图像转化为适和异地传输的电信号的工作器件---机械式扫描装置。
8、1900年法国人波斯基在巴黎国际电子大会上宣读论文是首次使用了“television”这个英文名词,意思是“看的见的远景”。
9、1923年俄罗斯人弗拉基米尔·兹沃里金发明了电视摄像管,随后又发明了电视显像管,被誉为“电视之父”。
10、卫星通讯源于1945年10月英国人阿瑟·克拉克发表的《宇宙中继站》一文,他在文章中提出利用赤道上空约35800公里静止轨道上的卫星作为“宇宙中继站”进行远距离通讯的设想,如在静止圆轨道上以120º间隔设置3颗卫星,就能实现全球通信,因此他被称为“通讯卫星之父”。
11、我国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85年8月,我国首次利用卫星传输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12、1995年,美国人史蒂夫·佩尔曼创造出了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工作原型,并将网络电视推向市场,用户只要装上网络电视机顶盒,就可以自动拨号到当地服务点,使所需的软件自动升级,便可以畅游万维网。
工信部AVS推我国首套3D电视系统
![工信部AVS推我国首套3D电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cfbda8b02d276a200292ed7.png)
消费者预期购买率与认知度反差大, 只有2 _% 03 的消费者有购买 隐私权、肖像权、 人身损害、 有线电视服务、 合同等民事纠纷; 第
3 D电视的想法。无论如何, 下半年3 D关注度显然会更高。 松下和 二编是广播影视行政案例 , 包括行政处罚、 行政许可、 行政赔 夏普都将今秋推出3 D电视, 夏普方面透露, 计划未来3 D电视在 偿、 行政强制、 行政处分、 行政复议等行政纠纷: 第三编是广播
量可增加 到6 套。 O
《 广播影视法律案例编析》出版发行
我国首部 《 广播影视法律案例编析》 由中国广播电 已 视出
29 万台, 0 年达到1 26 万台, O 2 .2 21 1 9 .8 2 1 年增长 ̄4 59 万 版社出版发行。 U 7 .9 该书由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涂昌波同志收集编写, 台: 而对应的产品渗透率为0 0 %、 .1 .8 50 %和1.4 销量增速 遴 选T8 件 案例 , 13 %, 8 分门别类 , 以案说 法, 明点评 , 简 通俗易懂 , 让
案例编析》 《 、 广播电 视法律制度概论》 版, 的出 填补了 我国广播
影视法制建设在该领域 的空 白, 是全国广电系统各单位进行普
法 教育 的重要 教材 , 社会 各界人 士投 身于广 播影 视领域 发 展 是
的重要入门书, 也是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参与广播影视法制
江苏省有线电视发展 已完成 “ 十一五”规划 目标
解 码 技术 国 家工程 实验 室 开发 完成 。 实验 室 由国家 发改 委于 道, 该 传送1 多个板块的数据广播公共信息。 0
2 0 年批准成立, 0 9 主要从事视频编解码算法、 芯片、 系统、 应用、
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广播电视概论》课后题答案
![《广播电视概论》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441c2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6.png)
绪论1:广播电视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怎样?人们对广播电视并不陌生。
其一,广播电视和亿万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其二,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
其三,广播电视是一种与人们接触最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
但人们对广播电视又是陌生的。
因此人们需要增加对广播电视工作及其事业发展情况的了解。
专业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更是如此2:什么是广播电视?人们往往从以下不同角度看待广播电视这一事物:由于广播电视是依赖现代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和文字信息的,而且拥有庞大的技术系统,人们把它作为通讯技术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方面发挥的无与伦比的作用,以及它在新闻传播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人们把它作为新闻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可以是一种最为普及、通俗、方便的教育途径,并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人们把它作为舆论宣传和社会教育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以一种独特的也是最易为人们接受的艺术方式向人们提供信息、审美欣赏和娱乐消遣,人们把它作为文化艺术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不仅成为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且可以通过传播信息的方式促进社会物质生产,还能够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人们把它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
当然,说广播电视是“通过电磁波传导方式”传送声音和图像节目,人们往往不太容易理解。
所以也可以通俗和具体的表述为“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节目”3:广播电视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大众媒介的发明和运用时人类传播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发生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相对原已存在的各种传播方式而言,广播电视不仅是“看”和“听”这些简单的传播形式的延伸,更是一个质的伟大飞跃,他使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并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和巨大的影响,广播电视业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普及、最受欢迎的大众传播媒介。
广播电视的高速度发展,给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变革,也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并日益发生着新的层出不穷的变化。
法学概论大纲
![法学概论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951a48a71fe910ef12df844.png)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为保证顺利地实施法学概论教学计划,科学地组织教材编写、教学指导及教学质量评估,依据中央电大《关于制定广播电视大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若干意见》的规定,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法学概论》是一门概要论述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课程。
在中央电大总教学计划中,《法学概论》属于文科类非法律专业公共基础课。
《法学概论》的教学目的是:普及法学知识,加强法制教育;为学习本专业的有关课程或其他法律课程奠定必要法学的知识的基础。
为此,要求学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概要地掌握法学的一般原理,了解我国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的主要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般法律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编法学基础理论第一章法的基本概念[学习要点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法的基本概念、本质和特征;理解法的作用及分类;了解法的起源和发展;对奴隶制法、封建制法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对比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理解法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第一节法的基本概念一、法与法律二、法的本质三、法的特征四、法的作用五、法的分类第二节法的起源和发展一、法的起源二、法的发展三、法系四、社会主义法第二章法的运行[学习要点和教学要求]掌握立法、执法、司法的基本概念、原则;结合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特点了解我国立法的原则、权限和程序;了解违法所要求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遭致的法律制裁;理解法律解释的本质。
[教学内容]第一节立法一、立法的概念二、立法的基本形式三、当代中国的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四、当代中国的立法程序第二节法的实施一、法的实施二、执法三、司法四、守法与违法第二节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一、法律责任二、法律制裁第三节法律解释一、根据解释的主体和法律效力不同,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二、根据法律解释的尺度不同,可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三、根据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同,可分为语法解释、逻辑解释、系统解释和历史解释第三章法的渊源与法律部门[学习要点和教学要求]了解法律渊源、法律部门的概念;掌握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和法律部门;比较法律汇编与编纂[教学内容]第一节法的渊源一、法的渊源的概念二、法的渊源的分类三、当代中国法的渊源第二节法律部门一、法律部门二、我国的法律部门第三节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第四章法律关系[学习要点和教学要求]学习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掌握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理解法律关系的产生、消灭、变更的原因。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题总结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666b4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42.png)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题总结什么是广播?答: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者导线向广大地区传达声音和图象符号的传播媒介。
按传输方式,可以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大类。
广播的产生标志着新闻传播进入了电子时代.广播分为电视广播和声音广播,电视广播又分为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声音广播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
广播的特点?答:传播的特点是由传播手段决定的,所以每一种媒介都有其不同的传播特点。
广播最大的特点是依靠声音传播的,以节目作为组织内容的基本形式,并且特定的传播方式最终诉诸受众的听觉,而电视还能带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些传播手段决定了传播有别于其他传播媒介的传播特点,包括传播速度、范围、准确性等方面。
优势主要在于:1、迅速及时.时效是新闻的基本特征,讲究时效是当今世界新闻媒介之间激烈竞争的焦点,是关系到新闻媒体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
恰恰在时效方面,广播具有其他传播媒介所不具有的优势.如果遇到突发的新闻事件,广播的播报与受众地收听几乎是同步的,广播设备简易方便,可变性比较强,可以随时插入最新的现场报道。
报纸的时效性相比广播要差,报纸报道的经常是昨天发生的事件,而广播可以通过电波直接把现场的声音传送到观众耳边.电视在这方面略差一点,虽然也可以现场直播并且还可以配送图象,但是在现实操作中由于电视节目制作的成本比较大,制造过程比较复杂。
在速度上没有广播有优势.随着广播技术手段的提高,虽然电视可以采用口播的方式播发突发新闻事件,但却不能同时配以画面。
2、覆盖面广。
广播通过电波传播,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电波所及,都可以接受到广播的节目,但电视媒介的接受设备成本比较高,而且容易受干扰,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往往效果不很理想。
报纸是固定的纸质印刷品。
报纸的发行收到地域交通的限制很多,往往制约了报纸的广泛传播。
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是什么?答:广播电视这种艺术形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顺应时代的呼唤而诞生.我们有必要清楚地看见广播电视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影响,这些具有社会属性的框架限制和约束着传播的内容和形态,而传播本身也牵动有时也震撼着整个社会的神经——广播电视就是如此地联系和平衡了有价值的事件与大众认识的关系,好象历史的杠杆,小心翼翼又责无旁贷地和谐协调着整个社会.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与我的生活有怎样的联系?答:1、广播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时期(1865-1928年)、发展成熟期(1930-1970年)以及竞争时期(1970年以后)。
广播电视学概论必考知识点
![广播电视学概论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e61e09f111f18583d05a98.png)
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KDKA。
它被认为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广播的优势:受众多、覆盖面广,伴随性收听,移动性收听;声情并茂,引发联想;参与性强,及时反馈;技术简便,成本低廉;广告便宜,相对回报比较实惠。
广播的局限性:转瞬即逝,不易保存;容易产生歧义;线性传播的制约性电视传播特点:现场转播的“共时空效应”;视听兼备多元信息符号;时效性强;家庭式收视;电视媒介传播的明星效应;显著的广告效应。
电视传播的局限: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线性传播,选性差;不良电视节目给社会的负面影响更为直接。
电视之父:英国人白尔德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36年11月2日,英国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视台。
调幅波与调频波的区别:①调幅波抗干扰性能差;调频波抗干扰强,音质逼真②调幅波声音保真度较差;调频波声音保真度较高③调幅波除直线传播外,还能通过地面绕射,电离层反射,所以传播距离远,可达数千公里以上,但容易造成电台互相串音或差拍啸叫。
而调频波是直线传播,传播距离较近,一般只达一两百公里,需用微波中继传送才能达到远方。
(卫星传播当然就更远了)无线电波传播的特点:无线电波的传播因波长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反射的情况还与电波本身的频率有关;无线电波的传播与电离层中的带电粒子——电子和离子的密度有关。
.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国营制度型;公共制度型;商业制度型。
.电视传播的制式:NTSC 制、塞康制(SECAM)、帕尔制(PAL)。
中国PAL制(帕尔)俄罗斯SECAM制(赛康)美国NTSC 美国四大广播电视网:NBC、CBS、ABC、CNN科学技术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起先导作用;广播电视事业需要先进的管理;生产力中人的发展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广播电视事业的运行环境。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一切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时也特指精神文化,及所有的价值结构,规范结构,信仰结构等。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9496f0be87101f69e31951c.png)
第四章 广播电视节目
一、广播电节目的分类
电视新闻节目
• 一、界定 • 电视新闻是以现 代电子技术为传 播手段, • 以声音,画面为 传播符号, • 对新近或正在发 生、发现的事实 的报道。
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1、消息类新闻:指的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新发生 的事态的新闻报道的节目形式。
2、节目主持人特点 西方: • 普遍年龄较大,在成名之前,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从 业经验。 • 他们往往入行时间早,从业时间长,但成名晚 • 新闻节目主持人影响力大,拥有较大的权力 • 拥有超群的采访报道能力和写作功底
中国: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多层 次性; 中国主持人发展进入良性 发展阶段。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 • 科班出身,毕业于播音与主持专门院校和专业的学 生。 • 以记者为主的采编等媒体从业人员转为主持人。 • 演员、歌手、模特、运动员等文体明星。 • 向社会上各行各业以及大学生公开招考的主持人。
语言风格:
李咏:猖狂 崔永元:平和、幽默 刘仪伟:老百姓的憨厚 张越:亲和力与文化底蕴
追求主持个性化的误区: 1、盲目追求个性化,忽视了 节目的内涵塑造 2、节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不 相配 怎样保持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1、与时俱进的形象包装 2、注重学习 3、个性发展与节目风格相统 一
二、记者
(一)广播电视采访的特点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管理
• 广播电视体制概述 • 体制就是指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包括制度和体系。 • 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一般有三种,公共服务,私营商业,公 有国营。 • 私营商业制 • 以营利为目的,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追求最高的收视率,迎 合低级趣味,以赢得广告收入。 • 以美国广播电视体制为例,NBC大卫.萨尔诺夫,CBS威廉.佩 利,ABC爱德华.诺贝尔,FOX默多克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f0ccb0ced630b1c58eeb50c.png)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法学概论》是一门概要论述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而在电大文科类非法律专业中设置的公共基础课。
开设《法学概论》的教学目的是普及法学知识,加强法制教育;为学习本专业的有关课程或其他法律课程奠定必要的法学知识基础。
为此,要求学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概要地掌握法学的一般原理,了解我国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的主要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般法律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法学概论》的基本内容包括:1、法的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法理学和宪法学。
法理学部分概要地论述法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例如,法的起源、本质及其历史类型,法律的制定程序,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法的实施等问题;宪法学部分概要地论述了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宪法的基本特征,我国的国家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等。
2、实体法部分,概要地论述我国现行各主要部门法律(实体法)的基本内容,包括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和经济法学等。
3、程序法部分,概要地论述我国现行各主要部门法律(程序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和仲裁法学等。
4、国际法部分,概要地论述调整国家间关系及涉外民事、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的基本知识,包括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等。
《法学概论》作为非法律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应有别于法律专业的法学课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掌握上。
对各章的具体教学要求如下:——法理学:正确认识法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了解并掌握法律的创制过程,法律关系的特征、要素,法的实施等。
——宪法学:了解宪法的一般原理和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明确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懂得如何遵守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
广播电视是我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广播电视是我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https://img.taocdn.com/s3/m/5fe2895f804d2b160b4ec0cf.png)
俄罗斯广播电视准入制度研究07新闻业务王婉婷学号72420050301047[摘要]俄罗斯的广播电视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许可制度是各国广播电视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联邦大众传媒法》中涉及广播电视准入制度的有大众媒体的创办、传播、广播电视许可证制度及国外信息传播等四个方面,虽然填补了空白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广播电视许可制度、《俄罗斯联邦大众传媒法》、金融寡头、西方传媒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生活着120多个民族,这为广播电视传播提供了广大的受众市场,又对传媒政策提出了极大挑战。
目前电视已经成为俄罗斯人了解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据称有40%的人每天通过中央频道获取新闻(而通过全国性报纸的获取新闻的人不超过20%)。
广播的普及率也高于报纸。
1999年的一项调查表明,82%的俄国人相对定时收听广播,完全不听广播的只占18%。
1毫无疑问广播电视在生活中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
目前电视节目能覆盖全俄境内、有稳定的收视群、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电视机构主要有三家:国有的俄罗斯广播电视公司RTR、俄罗斯公共电视台ORT以及私营的独立电视台NTV。
俄罗斯转型过程中在大众传媒特别是广播电视领域中的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对俄罗斯广播电视准入制度方面的法律规定进行初步的探讨。
许可制度是各国广播电视法都规定的行业准入制度,是广播电视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实施许可的主要形式有:许可证、执照、特许状、批准书、注册登记、资格证书、特许权协议、授权合同等。
尽管许多国家宪法都规定了新闻自由、广播自由、言论自由,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国家保证人人都能开办广播电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广播电视开办权由国家垄断,发达国家和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允许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开办广播电视,但是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并且须经监管部门许可同意,才能开办广播电视,否则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浏览)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浏览)](https://img.taocdn.com/s3/m/454a66146bec0975f465e28f.png)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一~第四章“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改革开放前)“主持人中心制”:当时被称为“珠江模式”,节目按大版块进行设置;主持人具有编、采、播、控的综合素质;主持人“提纲加资料”;现场直播(新闻和信息除外);听众通过热线电话的同步深度参与等。
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成立,办台方针“大众性、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被视为我国广播改革的第一次浪潮。
“惯性收视率”:一些香港电视台观众会“惯性的”,不假思索地首选无线台的节目,只有当无线台实在没有适合节目可看的时候才会选择转台,夸张的说法是有的香港家庭一年也用不上几次电视遥控器。
(1978年佳艺电视台倒闭后,香港免费电视领域形成了“两台参战,无线独大”的稳定格局。
两台实力悬殊导致“胜者不思进取,败者得过且过”的局面)△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第一次革命:语言的形成与使用第二次革命:文字的创制与运用第三次革命: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革命:无线电传播的发明与应用第五次革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阶段(1)起步时期(1949年前):主要在边远,解放军发展(2)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5年):强调新闻舆论功能+文娱功能(3)挫折、停滞时期(1966-1976年)(4)复苏、振兴时期(1977-1980年中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5)发展、繁荣时期(1980年后期至今)△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一、初创期(1958-1965)北京电视台的任务:宣传政治、传播知识、充实群众文化生活。
二、停滞期(1966-1976)节目数量少、样式单调、以转播“样板戏”为主。
三、恢复期(1977-1978)央视采用ENG,即“电子新闻采集”设备,新闻时效性增强。
四、发展期(1979年至今)①新闻、纪实类节目的发展。
②综艺节目的发展与繁荣。
③电视剧的生产逐步走向繁荣。
④体育类节目的发展。
⑤与海外业者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陆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与发展【圣才出品】
![陆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与发展【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ea5281785022aaea988f0f83.png)
第四章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与发展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三种理论模式1.广播电视取决于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作为电子传播方式的广播电视,与口头传播、印刷传播等方式相比,更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广播电视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广播电视的发明与发展需要三个基本条件:①信息远距离传输的能源;②电子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渠道;③传递的音频视频信息所借助的编码解码方式。
(2)广播电视的发展还依赖于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对广播电视业的投入;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与丰富的内容资源。
(3)社会对信息的需求程度也直接促进了广播电视的发展程度。
(4)广播电视的发展依赖于巨额的广告营销收入。
(5)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影响广播电视的发展水平。
2.广播电视组织结构与体制(1)大部分国家的政府对广播电视的管理与控制相对印刷媒体而言都较为严格,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量:①广播电视必然会占用公用资源——无线电频率资源,因此,这些公共资源可以由谁使用,谁不能使用,如果使用需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及资质等,便需要一定的专门机构来进行适当的分配和管理。
②无线电频率资源是有限的,广播电视机构受到频率资源的限制而不能无限度地发展。
③由于广播电视媒体生动形象的传播特点,更容易为人接受,受众门槛相对也较低,因此对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通常也有更为严格的选择,以使广播电视媒体更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需要及社会主流民意的支持。
(2)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形态依照不同的标准一定会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传播学者Wiio以“政府对媒介管理方式”与“媒介所有权”为两个向量,形成四个象限的划分(见图4-1)。
图4-1媒介所有权—控制类型图(Wiio,1983)在世界各国,由于社会制度、经济模式的不同,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也各不相同。
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在管理体制上可将不同的广播电视机构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的体制模式:①国有/国营型广播电视机构国有/国营型的广播电视机构属全体国民所有,但通常是由政府(或执政党)直接来建立、管理、控制的一种类型。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832b286192e45361066f5bf.png)
第十三章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13.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多体制并存的世界广播电视1.广播电视体制的概念狭义上是指广播电视的所有制和经营管理机制;从广义上来说,涉及广播电视机构在整个国家中的格局以及国家对其法制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制度。
广播电视体制的核心是传媒的所有制性质,它决定了媒体的管理方式、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具体的运转方式等。
由于所有制、法人形式、经费来源等方面的不同,当今世界形成了多种广播体制并存的局面,其中又以英国为代表的公营体制、以美国为代表的私营商业体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国营体制这三种广电体制最为典型。
2.公营体制(公共事业体制)(1)公营体制概念这种体制以追求公众利益为核心目标,公营体制下广播电视事业是一项公共事业,由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或公司)来管理,国家不直接出面管理,也不由商业集团(或个人)控制,其所有权不再由国家所有,而是归独立的法人单位所有,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在法制范围内独立组织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
与传统的国家公营体制相比,不但不会受到商业集团的控制和商业利益的影响,也不受政府或政党的干预,能较好地体现创办者(社会各界或某个公众团体),的独立意愿,较好地履行公共利益职能。
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台都实行这种体制。
如英国广播公司(BBC)、日本广播协会(NHK),以及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很多国家的主要电台电视台。
(2)公营体制的特点①资产为国家所有,但电台、电视台保持相对独立,作为“特殊法人”存在,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运作;②根据法律规定,组成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进行领导管理,其成员有较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具体业务由电台、电视台自主组织,政府依法加以规范和监督;③公营广播电视的经费来源最主要的是收音机、电视机用户按照规定缴纳的执照费用;④公营体制旨在实现教育、告知和娱乐大众的多重目标,同时保证节目的多元性、高质量和普及性。
3.私营商业体制(1)私营商业体制的概念在这种体制下,广播电视本身就是一种企业实体,资产为私人所有,自主经营。
《法学概论》课程说明
![《法学概论》课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066946b58fb770bf78a5572.png)
《法学概论》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及地位:
《法学概论》是为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
二、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介绍: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周世伟主编的《法学概论》。
其主要内容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宪法、民法(上)、民法(下)、劳动法、经济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部分,要求学员对这几部分内容有总的了解,重点应当是法学基础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合同法、诉讼法的内容。
该教材主要特点是在理论上以充分、实用为度,在内容的编写上以介绍具体的法律、法规为主;章节中除理论知识外,还包含有案例分析、资料、小思考等内容,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三、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
通过《法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同学应了解我国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框架和我国法律制度的现状,了解我国主要部门法律的主要内容。
使学员理解、认识我国法的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增强守法的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目的。
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的内容的基础上,能初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法律方面的法律问题。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考点整理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b48d162cc58bd63086bdb4.png)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整理一、填空1、广播的定义:①广义: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地区的人们,有规律的传送含有节目内容的视频、音频信号,上述机构、传播内容及传播过程本身统称为广播系统。
②声音广播:通过一定的电声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地区的人们,有规律的传送含有节目内容的音频信号,上述机构、传播内容及传播过程本身统称为声音广播系统。
(声音广播分为调频广播(FM)和调幅广播(AM),其中调频广播的清晰度大于调幅广播。
)③电视广播:通过一定的声电、光电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地区的人们,有规律的传送含有节目内容的视频和音频信号,上述机构、传播内容及传播过程本身统称为电视系统。
(电视广播分为甚高频和超高频,数字电视和卫星电视都属于超高频。
)2、第一个广播电台1920.11.2 【美】匹兹堡KDKA电台3、1936.11.2 【英】BBC——世界电视事业的开端4、彩色电视三制式:NTSC【美】PAL【德】(中国)SECAM【法】5、3颗卫星覆盖全球。
6、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美】奥斯邦“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我国第一家自办的官方电台东三省无线电台我国第一家自办的民营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7、全国广播工作会议①1952 第一次②第二次口号“向苏联学习”③1956 第四次承前启后,意义重大(双百方针,允许开展广播批评)④1958 第五次(大跃进)1958.5.1 北京电视台我国第一家电视台⑤第十次“自己走路”⑥1983 第十一次——广播电视史上的里程碑体制改革:“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第三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8、香港无线台:TVB、A TV澳门卫视-旅游频道——全球最早的华语卫视旅游台台湾无线台: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公视9、广播电视制式:国家经营型(国有):中国、美国之音VOA公共机构经营型(公有):BBC、NHK商业型(私有):CNN、TVB、A TV、CBS10、新闻出版总局——最高行政部门11、广播电视语言:声音、图像(声音三要素:语言、音乐、音响)12、新闻节目在新闻类节目中占主导地位。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667844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8.png)
播送电视学概论复习资料〔综合版〕一、选择题〔*多为多项选择题,注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有可能在选择题中涉及〕:①中国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P238〕②中国境内最早的播送电台是由美国人奥斯邦与1922年底在**创办。
(P59)③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座官办播送电台是"**播送无线电台〞。
(P59)④播送作为一项事业,是从国民党创办的中央播送电台开场的。
〔P60〕⑤1958年4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第一套3个频道的黑白电视中心设备及黑白摄像机,并于当天在生产厂家开路试播成功,李晓兰、莫瑄表演的小歌剧"姑嫂河边"首次被搬上了中国试验性电视屏幕。
〔P8〕⑥1958年5月1日,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宣告诞生,开场试验播送,当晚播出的新闻节目有工农战线代表的座谈会和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
试播4个月后,9月2日正式播送。
〔P8-P9〕⑦1973年5月1日,我国彩色电视试验播送开场。
同年10月1日,、津、**三大城市进展彩色电视节目微波试传成功,同日,电视台彩色电视转入正式播出〔P9〕⑧电视制片人〔普遍采用的方法〕首先出现在1993年5月1日,当天的"东方时空"首次出现制片人这一新词。
〔P408〕⑨1958年5月1号我国第一座电视台——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诞生。
〔P76〕⑩1983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播送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播送、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确定了采取播送卫星覆盖全国的方针〔P77〕〔了解〕1962年2月14日,**地区第一个电视台--国立教育电视试验播送电台问世,1969年10月31日中国电视事业有限股份公司〔中视〕开播,首先推出连戏剧。
1971年"华视’开播。
**电视事业形成鼎足局面,三家公司均为商业电视体制。
1984年5月起进入三个台的频道,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以及所谓的"**电视台〞纷纷涌现,**电视进入了多元开展时期。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课后习题及详解(第十三章 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圣才出品】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课后习题及详解(第十三章 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0723a9d8bd63186bdebbc0a.png)
第十三章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1.目前世界上的广播电视体制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目前世界上的广播电视体制主要有:(1)公营体制①公营体制的概念公营体制以追求公众利益为核心目标,公营体制下广播电视事业是一项公共事业,由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来管理,国家不直接出面管理,也不由商业集团或个人控制,其所有权归独立的法人单位所有,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在法制范围内独立组织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又称为社会公营体制。
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台都实行这种体制。
如英国广播公司(BBC)、日本广播协会(NHK),以及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很多国家的主要电台电视台。
②公营体制的特点a.资产为国家所有,但电台、电视台保持相对独立,作为“特殊法人”存在,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运作。
b.根据法律规定,组成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进行领导管理,其成员有较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具体业务由电台、电视台自主组织,政府依法加以规范和监督。
c.公营广播电视的经费来源最主要的是收音机、电视机用户按照规定缴纳的执照费用;其次是少量的国家财政拨款,也包括一定量的广告收入。
d.公营体制旨在实现教育、告知和娱乐大众的多重目标,同时保证节目的多元性、高质量和普及性。
(2)私营商业体制①私营商业体制的概念在私营商业体制下,广播电视本身就是一种企业实体,资产为私人所有,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国家只是依据法律调控管理。
私营商业体制以美国最具代表性,美国在广播创办之初即为此体制,又在1934年由国会通过的《通信法》最终确定下来,目前,私人经营的商业电视占美国全部电视台的80%以上。
②私营商业体制的特点a.以市场为导向,以广告等经营性收入为创办经费。
b.重视受众需求,以提高自己的视听率和市场占有率。
c.在激烈的相互竞争中,不断改进经营管理、不断更新传播技术,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以获取生存空间。
d.以营利为目的,把商业利益放在首位,甚至有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罔顾社会责任。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a5401c75022aaea998f0ffa.png)
广播电视概论一、名词解释1. 网络媒体(第三章)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的代表,是以互联网络为载体,采用数字形式,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影像视频、数据信息统一综合处理,混合式传播,并以互动形式与受众进行交流的一种全新的传媒形式。
2.“四级办电视”(教材第二章)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提出由中央和省级、地市级、县级四级一起办电视,实现混合覆盖的方针,及大地推动了中国电视事业的全面发展。
3.地球村(第四章)麦克卢汉指出,电视和卫星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经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信息在瞬息之间即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4.社教节目(第五章)广播电视社会教育节目,简称社教节目,是指以传播政治、思想、伦理和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广播电视节目。
5.电视制式(教材第一章)电视制式使是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所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在电视信号的传递过程中,不同国家采用了不同的三基色分解和组合的技术手段,这就导致了彩色电视制式的不同。
现今世界上主要存在NTSC/PAL/SECAM三种制式。
6.广播电视节目(教材第八章)广播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广播电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它是一个时间上有一定的长度、内容上有一定的主题、形式上有一定的模式的多层次系统。
7.广播电视传播的界面人物(第七章)界面人物是指经常在广播电视节目出现,以自己的声音或图像直接与受众见面的传播者,通过其报道、播讲、解说和串联等工作,实现媒介和受众的沟通和交流,其中主要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和采访记者。
二、简答题8. 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主要有哪几种?(教材第一章)标准答案:广播电视制度主要有国营制度型、公共制度型和商业制度型三种。
(答:1、国营制度型。
广播电视完全由国家控制,从人事调配、传播内容到经费支持,均由政府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广播电视的概念:广播电视是指制作并通过无线电波、电缆、光缆或其他手段向公众传播声音、图像及其他信息的活动。
2、1920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广播电台。
3、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定时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4、广播电视的传播形式:①地面无线广播电视(主导公共服务)②有线广播电视(走向综合服务)③卫星广播电视(推动全球覆盖)④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开拓新型服务)5、我国第一家广播电台由美国人奥斯邦1923年在上海开办。
6、1926年,哈尔滨无线电台台长刘瀚建立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
7、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科夫发明了可以将场景图像转化为适和异地传输的电信号的工作器件---机械式扫描装置。
8、1900年法国人波斯基在巴黎国际电子大会上宣读论文是首次使用了“television”这个英文名词,意思是“看的见的远景”。
9、1923年俄罗斯人弗拉基米尔·兹沃里金发明了电视摄像管,随后又发明了电视显像管,被誉为“电视之父”。
10、卫星通讯源于1945年10月英国人阿瑟·克拉克发表的《宇宙中继站》一文,他在文章中提出利用赤道上空约35800公里静止轨道上的卫星作为“宇宙中继站”进行远距离通讯的设想,如在静止圆轨道上以120º间隔设置3颗卫星,就能实现全球通信,因此他被称为“通讯卫星之父”。
11、我国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85年8月,我国首次利用卫星传输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12、1995年,美国人史蒂夫·佩尔曼创造出了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工作原型,并将网络电视推向市场,用户只要装上网络电视机顶盒,就可以自动拨号到当地服务点,使所需的软件自动升级,便可以畅游万维网。
13、广播电视的属性:①经济属性(广播电视的基本属性,回答广播电视为何物的基本问题)②政治属性(广播电视的本质属性,回答广播电视为谁服务的本质问题)③文化属性(广播电视的固有属性,回答广播电视满足人们何种需求的根本问题)14、经济属性为什么是广播电视的基本属性?*(简答)①广播电视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广播电视活动属于社会生产活动,企业体制是组织生产的基本体制③广播电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15、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于1962年出版了《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针对知识信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包括五大类:(1)教育,(2)研究与开发(3)通讯媒介(广播电视等),(4)信息设备,(5)信息服务。
17、文化属性为什么是广播电视的固有属性?①广播电视的根本功能是发布新闻资讯,推进社会教育,提供文化娱乐,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②广播电视本身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③广播电视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18、梵蒂冈广播电台是世界上第一座宗教广播电台,以宣传天主教教义为宗旨,向世界各地天主教会传播罗马教廷的重要活动和信息。
19、美国环球广播电台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电台之一,以宣传基督教为宗旨,使用70多种语言播出。
20、英国广播公司三项服务内容:公共服务内容、辅助服务内容和商业服务内容。
21、为什么说我国广播电视集宣传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于一体?*(简答)P36①广播电视机构作为我国新闻宣传单位,宣传服务是其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②广播电视机构作为我国国有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是其基本义务和根本要求③广播电视机构作为我国大众传媒机构,商业服务是其生存需要和发展要求第二章1、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法律关系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三者缺一不可。
3、广播电视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包括广播电视的运营机构、从业人员、监管机构和受众。
4、广播电视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
物是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的第一种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中可以作为财产权利对象的物品和一切物资财富,比如广播电台、电视泰德采编设备、制作设备和播出设备,发射台的发射设备和发射的无线电波等。
行为是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的第二客体,是指具有法律意义的人的活动,包括作为或不作为。
智力成果是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的第三客体,是指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脑力劳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具体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包括新闻作品、文艺作品、娱乐游戏作品等。
人身利益是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的第四种客体,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是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客体。
例如,电台、电视台形成的知名品牌利益,著名播音员、著名主持人、著名节目栏目形成的品牌利益等都属于人身利益范畴。
5、广播电视法律关系的内容:①广播电视运营机构的权利和义务②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③广播电视监管机构的权利和义务④受众的权利和义务6、受众的权利主要表现在:(1)言论表达权。
(2)知情权。
(3)接近权。
(4)人身权。
(5)媒介消费权7、立法是指特定主体依据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律的活动。
(了解)8、广播电视立法大致包括国内的成文法、判例法以及国际法,广播电视法律体系有各国国内的成文法、判例法及国际法中有关广播电视的规定构成。
9、成文法通常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以成文习惯是出现的法律规定。
(了解)10、我国广播电视成文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11、*1924年北洋政府交通部颁布了我国广播史上的第一部法规---《关于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的暂行规则》12、民商法中涉及广播电视的法律规定主要有:(1)《民法通则》(2)《合同法》(3)《公司法》(4)《著作权法》(5)《侵权责任法》13、经济法中主要有:(1)《广告法》(2)《证券法》(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反不正当竞争法》(5)《价格法》14、诉讼法中主要有:(1)《民事诉讼法》(2)《刑事诉讼法》(3)《行政诉讼法》16、判例法:判例是指司法机关先前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成为以后审理同类案件的依据,既具有先例作用的司法机关的判决,包括国内司法机关的判决和国际司法机关的判决。
(了解)17、国际法的造法方式主要有三种:条约、国际习惯法和为各国承认的一般法律原则。
18、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各国主权平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以武力相威胁和使用武力,以及民族自决原则等。
19、《世界版权公约》(1952年日内瓦缔结,1955年生效)20、《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1886年9月9日在伯尔尼通过)21、广播电视立法理据:一、频率资源稀缺理论二、公共利益理论三、言论自由理论四、社会责任理论22、1925年美国商务部长赫伯特·胡佛在第四次在年度广播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广播通讯中的“公共利益概念”。
23、言论自由理论源于英国政治家约翰·密尔顿,1644年他在《论出版自由》的演讲中指出:让我有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做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24、综观各国广播电视成文法,大致有三种立法体例:一是广播电视法,二是通讯法,三是传媒法。
25、广播电视专项立法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统一立法。
二是分别立法。
(我国属于分别立法)26、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制定了通讯法(通讯多媒体法)对广播电视和通信活动进行统一规范。
27、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通过大众传媒法对广播电视、出版等活动进行规范。
第三章2、广播电视监管机构:一、统一监管机构二、行政手段3、美国、英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对公共、商业和宣传服务类广播电视进行分别管理。
美国通过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对商业广播电视和电信活动实施统一管理,通过公共广播公司(CPB)对公共广播电视活动实施管理,通过联邦政府广播管理委员会(BBG)对政府的国际广播电视活动实施管理。
4、广播电视的监管主要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行业自律。
5、法律手段主要包括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手段。
6、对于司法手段,主要包括司法调查、司法调解、司法审判、司法执行等方式。
7、行政手段主要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指导、行政执法、行政调解、行政裁定、行政任免等方式。
8、经济手段主要包括:1)价格手段2)财税手段3)设立基金(价格、税收、财政、信贷利率、汇率等)9、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技术标准、技术加密、监测等手段。
10、*(大题)广播电视监管特点:一、监管理念:法律治理与政策规制相结合二、监督目标:公共性、竞争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三、监管方式:事前审批引导与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四、监管趋势:技术中立于监督融合相结合第六章1、广播电视节目导向性规则有哪些?P1551981年相关规定,报刊、新闻、广播电视必须严格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进行宣传,坚决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精神文明等。
1983年,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成为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等。
1997年,广播电视事业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播电视应当真实公正。
2、德国广播电视国家条约规定下列节目禁止播出:(1)煽动种族仇恨或者表现残忍的和其他不人道的暴力行为,其表现手法反映出对这种暴力的歌颂或者淡漠,在描写暴力行为或不人道行为过程时,使人的尊严受到伤害。
(2)歌颂战争者。
(3)色情节目。
(4)可能对青少年的道德造成严重伤害的。
3、我国禁止制作和播放载有下列内容的节目:(1)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3)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4)泄露国家秘密的;(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扬淫秽、迷信或者宣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4、群众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包括:(1)听众、观众通过热线电话等形式参与的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台的直播节目或栏目;(2)有听众、观众现场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或栏目;(3)现场转播其他部门的有听众、观众参与的节目。
5、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具备“延时装备”、“储存电话”等技术保障设施;(2)具有较高政策水平、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相对固定的编播人员;(3)导演、演员、主持人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电话编辑、节目监制等编播人员须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4)有比较完善的节目操作程序和管理规定;(5)有处理不测情况的应对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