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wedfg 学习策略的研究进展现状以及自己的研究设想一、关于学习策略实质的探讨 20世纪 60年代,国外研究学习策略的热潮渐起,到 90年代,国内学者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
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的研究者对学习策略仍没有一个确切的、统一的定义。
国外心理学界对学习策略主要有以下五种看法: 11 认为学习策略就是学习的规则系统。
如 Duffy(1982)认为:/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21 学习策略是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过程。
如 Kail 和 Bisan(1982)认为:/学习策略是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 0;Dansereau(1985)认为:/学习是能够促进知识的获得和贮存,以及信息利用的一系列过程 0; Jones、 Amiran 和Katims (1985)认为:/学习策略是被用于编码、分析和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动或思维步骤0;Nisbet 和 Shucksmith (1986)认为:/学习策略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
31 把学习策略看做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
如 Mayer(1984)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地影响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动。
0 41 学习策略是学习监控和学习方法的结合。
Sternberg(1983)指出,学习中的策略(他称为/智力技能 0)是
1 / 12
由执行的技能(executive skills)和非执行的技能(nonexecutives skills)整合而成,前者指学习的调控技能,后者指一般的学习技能。
他指出,学习活动要达到高质量,这两种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
51 把学习策略看做是学习的程序与步骤。
如 Rigney(1978)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用于获取、保存与提取知识和作业的各种操作的程序。
我们综合前人的观点,把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学习对象的难易和学习情况的不同,而自觉调节和控制自身学习内容、时间、次序、步骤和方法的意向选择活动方式。
它是一个多水平、多层次、动态的操作系统。
重视学习策略的科学研究对解决当前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是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特别是能促进或改进因学习策略掌握不好或智力发育迟滞学生的学习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他们学习的困难。
二是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
教师通过学习策略的教学,可减少教学和训练时间,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
三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信息时代,个人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有限的,而掌握获取知识的策略才是至关重要的。
---------------------------------------------------------------最新资料推荐------------------------------------------------------
一、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的现状十年来,学习策略的教学与训练已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并发展了多种学习策略划教程.这些教程主要有: 1.丹塞路的学习策略指导教程该教程是由丹塞路等人编制的,是教给学生一些经认知心理证实的一些学习策略和技巧.教程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大学生.该教程由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两大类组成。
基本策略包括识别材料、应用各种技术理解、保持材料及对材料的回忆与使用. 支持策略是保证基本策略有效进行的各种策略,包括实现和维持基本策略操作的合适心境的方法,如处理挫折、疲劳、分心的各种技巧,控制和纠正正在进行的基本策略的各种技能。
该教程的指导步骤是: 激发学生学习策略的兴趣与欲望,如学习某种策略时,首先告诉学生学习该策略的意义、价值及其效果. 在教师指导下,具体学习某种策略.在不同学习情景中练习策略,并对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矫正。
2.芝加哥掌握学习阅读教程该教程是由琼斯等人编制的,由芝加哥教育厅 1976 年使用.使用对象主要为初中以下学生。
该教程加进了利于阅读的各种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程由九套教材组成,幼儿园一套,小学至初中的八个年级,每个年级一套。
每套教材由学生用的课本和教师的教学指南构成,教学指南包含
3 / 12
有教学要点、练习与答案等。
学生课本由许多单元组成。
教师根据思维过程循序渐进地对单元内容进行教学。
如在类比单元教学中,教师以六步循序渐进的步骤解决类比教学问题.这六步是构建类比问题的第一个单词的智力图式; 构建第二个单词的智力图式;、比较这两种智力图式; 决定这两个单词的相关度,选取合适的关系;构建第三个单词的智力图式;思考第四个单词是否可以拓展为第二对词语关系。
3.赫伯的内容指导教程该教程由赫伯等人编制,旨在用来提高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独立地学习和理解教师指定的学习材料的能力。
赫伯认为教师的教学不在于教学生阅读的内容,而应着重教学生怎样去阅读.因此该教程不是供学生使用的,而是供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所用,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终目的.该教程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用三种水平来理解课文 .第一种水平是字义水平,即使学生要明确理解课文所描述的各种事实。
第二种水平为释义水平,既要能说明、解释这些事实。
第三种水平是应用水平,即把课内外二学习策略研究存在的问题学习策略在中小学数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一)获得陈述性知识的数学学习策略陈述性知识是指数学教材所叙述的数学事实,如数学语言、符号、公理、原始概念等。
促进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和保持必须将其纳入良好的认知结构之
---------------------------------------------------------------最新资料推荐------------------------------------------------------ 中才能保证学生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
这就要教给学生在学习时根据情境提取信息和发问的技巧(策略)。
具体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技巧。
1. 注意的分配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对学习数学知识具有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等功能。
注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的注意,如集中注意于教材内容;一种是结构性的注意,如集中注意于大、小标题,各段的主题句或者导言,总结性的段落。
引导学生注意的分配可以采用新技术支持从而产生独特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交互性问题的个性化设计、以及刺激特点的改变等几个方面。
概括的运用在数学学习中,抽象概括过程是认清数学对象的本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桥梁,它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事实上,数学概念是对一类事物属性的概括,数学技能是对一系列数学活动方式的概括,数学思想则是数学知识结构的概括特征。
而只有概括了的一般概念和原理才具有较大的迁移力,故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抽象和概括。
概括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学习内容重点的概括,即在涉及分步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总结,识别关键性的知识等技巧的概括;一种是构筑知识框架的概
5 / 12
括,即以表格、网络图或摘要的形式提炼出某一专题、章节乃至学科的重要观点及其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形成一定的理论框架和知识网络。
新技术的利用,使学习概括有了理想的工具。
计算机技术能演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突出知识的重点,突破学习理解的难点。
它能提供动态的学习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容易在具体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相应的数学知识。
联想的技巧联想是以观察为基础,针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的特点,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想2. 3. 象的思维方法。
数学联想就是把原数学认知结构中与数学新知识有联系的知识经验分化出来,以提供内化新知识的衔接点和组织者。
新技术的利用,为数学学习中的联想插上了翅膀,利用计算机技术激发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知识经验,区分新旧知识的异同,分化与新知识有本质联系的知识经验,让学习者在不断做数学实验时产生联想,证实联想,最终使新旧知识建立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
(二)获得程序性知识的数学学习策略数学程序性知识是由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运用、数学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等知识组成的。
程序性知识学习不仅包括了解如何贯彻每一步骤,把个别技能整合为整体技能,而且还包括明确程序模式适用的条件。
---------------------------------------------------------------最新资料推荐------------------------------------------------------ 1. 掌握程序模式的技巧了解某一程序模式特点。
在学习某一程序性知识时,可以通过观察、推测,对程序模式提出某种假设,并进一步考证以检验其是否正确。
或者直接采用由书本或他人提供的理想模式,分析其特点。
比如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提升出数学思想方法,以掌握数学问题解决的内在依据,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程序模式。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这一学习技巧变得更容易把握。
选择有效序列。
在新技术支持下选择有效序列,可以采用目标分析法,寻求相应的步骤并形成序列,或者运用归因法,分析各阶段采取步骤成败的原因,确定每一步骤对完成学习课题的适应性。
新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掌握程序模式的适用条件,将选择有效序列与学习情境联系起来。
例如圆周率概念的学习,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法,在新技术支持下对圆周进行展开,同时跟踪测量圆周长和圆半径,引导学生发现圆周长与圆半径的比是一个定值,设计出问题解决的有效序列。
由于实验中的圆可以随意变化,学生很容易接受 P 的存在,并强化了对 P 的认识。
练习的技巧数学技能的学习离不开反复的练习。
新技术同样为数学训练提供很好的工具支撑。
在计算机中可以设计出寓教于乐的游戏型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各
7 / 12
种局部技能的练习达到自动化目的,再将各阶段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反复练习,使其中有的序列可以同时发挥作用,使局部技能整合为整体技能,最后将这一程序模式运用于各种性质的学习材料,以增强其迁移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新技术设计出对数学知识进行感性体验的练习活动,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练习技巧的掌握。
反馈矫正的技巧 2. 3. 将自己活动的结果与他人提出的或理想模式内化的标准相对照,及时发现不足并分析原因,然后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其中矫正还包括根据学习情境和自己的特点灵活转换有效序列的方式。
不断地反馈矫正可以促使认知技能逐渐完善。
新技术支持下的反馈矫正功能,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技术保证,较好适应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例如三角函数 y=A sin(Xx+7)学习,学生对 A、 X、 7 的认识,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反馈功能,主动观察、动手操作、摸索 A、 X、 7 的变化对函数图像的影响,自主地设计出一套问题解决的方案,并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不断地矫正方案,得出正确的结论,掌握相应的数学学习策略。
二、数学言语及其优化的策略技术学习策略包括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
数学学习策略研究中加强数学元认知研究,数学言语及其优化
---------------------------------------------------------------最新资料推荐------------------------------------------------------ 的策略技术是一个关键。
数学言语(Mathematical Speaking and interionrizing)是个体借助数学语言接收、加工、传递数学信息的动态过程,也就是了解数学语言和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进行思维的动态过程二、数学言语及其优化的策略技术学习策略包括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
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认知策略和元认知应是学习策略的核心。
数学学习策略研究中加强数学元认知研究,数学言语及其优化的策略技术是一个关键。
而数学言语(Mathematical Speaking and interionrizing)是个体借助数学语言接收、加工、传递数学信息的动态过程,也就是了解数学语言和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进行思维的动态过程。
数学言语是运用数学语言的过程和产物,是数学语言的个人变体,是个体根据其所掌握的数学语言知识产生和理解数学语言的行为,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如数学交流、数学阅读等都是数学言语活动。
因此,数学言语既是社会活动,又是思维活动。
表达和领会是它的两方面。
它是学生顺利实现对数学知识建构,进行数学思维的途径和手段。
从言语方式来看,数学言语实际上可分为言语表达和言语接受;
9 / 12
从言语形态来看,数学言语又可分为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指大脑对外部信息进行分解、转化、取真的一个数学思维过程,外部言语是指主客体间的信息传递。
言语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之间的转化过程,其间的内部言语环节是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外部言语的压缩和内化。
内部言语主要涉及言语活动过程中的心智操作;外部言语主要涉及言语活动过程中的感官操作,其中心智技能是言语能力的核心。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了-活动内化论。
在此基础上,另一位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进一步拓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智力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他们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是主体外部物质动作向内部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大致要经过定向化、操作化和内化三个环节。
如言语心智技能(内部言语能力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环节。
(一)提高数学内部言语有效性的策略技术 1.出声思考即把内部言语操作外部言语化。
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特点及其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方面依据外部言语可以直接观察、分析人的内部言语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出声思考,激活和提高内部言语的进行。
---------------------------------------------------------------最新资料推荐------------------------------------------------------ 2.自我提问[3] 自我提问是由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以促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产生直觉或顿悟,从而对新知识加深理解。
研究表明,在促进内部言语理解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比教师提出的问题更为有效。
我们也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供学习者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单,不断地促进学生进行内部言语、自我反省而提高学习特别是问题解决的能力。
例如,解决数学问题时参照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G.polya)总结的/怎样解题 0 表,就能很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言语定向、操作和内化。
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数学言语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对数学语言进行互化、翻译,构建心智图象是数学内部言语的核心,/学习知识表面化的根源往往是在数学语言的学习中语义处理和句法处理之间配合不当,形式和内容的脱节实质上是数学语言符号和公式与它们所表示的东西的脱节。
因此应加强数学语言训练,/俯而学,仰而思 0,深刻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突出言语操作,加强问题的表征、精细加工,构建正确的心智图象。
例如解决著名的残缺棋盘问题、集合语言的教学都是进行数学语言训练的好时机。
4.加强数学阅读,优化变式练习数学知识的掌握实质上是程
11 / 12
序性知识的掌握,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须经过三个阶段:陈述性知识)))变式练习)))程序性知识。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数学阅读,优化陈述性知识习得流程;优化变式练习,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转化;通过信息的增加、冲突,引起有效的内部言语。
(二)提高数学外部出声言语有效性的策略技术相互提问,加强复述,增强数学对外部的交流,开展说题教学,撰写数学小论文等都是提高数学外部言语有效性的策略,相对于内部言语的策略技术,这些策略技术更易操作和控制,但要注重/小步距、 /精而有效,凸现学生的主动性、智慧性。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喜欢、乐意和敢于言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