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的护理-开颅动脉瘤术后图片

合集下载

《介入术后护理》PPT课件

《介入术后护理》PPT课件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 吸等指标,确保生命体征平稳。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 的止痛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等。
肿瘤介入手术的术后护理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保证 营养供给。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术后 恢复。
3
跨学科合作护理
加强与其他医疗学科的合作,整合多学科资源, 形成跨学科的护理模式,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 意度。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效率
标准化护理流程
01
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流程,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和准确性。
信息化护理管理
02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护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护理信息的
传递和处理效率。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 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肢体
功能恢复。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术后护理知识 ,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定期随访
术后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 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03
介入术后护理的要点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伤口护理
01
介入手术简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介入手术的定义
01
介入手术是一种通过非传统手术 方式,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引导, 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或诊断的手 术。
02
它通常在血管、器官或组织内部 进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 发症少等优点。
介入手术的种类
血管介入手术
介入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操作和植入物的影响,可能导致感染。感染

颅内动脉瘤栓塞介入术后护理ppt课件

颅内动脉瘤栓塞介入术后护理ppt课件

4、穿刺部位血肿。 – 穿刺点局部血肿易发生在术后6小时内,其原
因是,动脉硬化、血 管弹性差、术中抗 凝治疗或凝血障碍、 术后穿刺肢体活动 频繁等。术后观察 穿刺点局部有无渗 血,淤斑、血肿等情况。
出院指导
• 指导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良好 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预防感冒。
• 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 饮食要清淡,低脂低盐饮食,多食水果蔬菜,
[3] 吴秀华,潘福璎.3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护理体会[J],医学理 论与实践,2009,22(1).
[4] 施婷婷,汤俭芳.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0.
[5]王金霞, 贾莉.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 理[J]. 医药卫生:2016,6(1).
孔、语言及四肢活动情况,监测生命体征。
2、术后去枕平卧,清醒后给予高位,绝对卧
床24小时;持续低流量吸氧,有利呼吸,以减 少脑水肿和脑细胞耗氧; 3、严密观察要点: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 化,注意有无出现高血压、头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以尽早发现脑出血及脑血栓的形成。
穿刺肢体的护理
1、 避免曲膝和屈髋: 手术后患者股动脉穿 刺口留有股动脉鞘管,为防止鞘管弯曲、移位 、滑脱或折断而制动24小时 2、加压包扎:拔除股动脉鞘管后沙袋加压6小 时,注意末梢血运情况。穿刺侧肢体伸直并制 动24小时,协助患者每2-3小时翻身一次,预 防压疮。
• (2)前交通动脉瘤:常引起丘脑下部功能紊乱,尤见于 出血时,有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消化道出血等表现
• (3)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有时引起癫痫、轻偏瘫。 • (4)椎基底动脉瘤可出现肢体不对称的瘫痪,锥体束征
,甚至可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护理体会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介入手术将栓塞剂注入瘤体内,阻塞瘤体供血动脉,达到栓塞瘤体的目的。

在护理过程中,我参与了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护理工作,并积累了一些体会。

以下是我对这些体会的总结:1.术前准备在术前,我们要仔细查看患者的资料,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指征。

还要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术前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指标、心电图等,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2.术中监测手术开始后,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压等。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以及监测导管穿刺部位的情况。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和并发症,如过敏性休克、瘤体脱落等。

3.防止感染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在术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手术器械和导管的无菌。

出血和导管穿刺部位的感染是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血,并进行有效的止血措施。

术后,我们要定期更换导管固定带,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和清洁。

4.维持患者的舒适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或不适感。

我们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症状,及时给予轻微镇痛或舒适措施,如调整体位、给予床垫和枕头等。

5.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变化,出现任何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我们要给予适当的药物支持治疗,如镇痛药、抗呕吐药等。

此外,我们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出血情况,如果出现明显的出血或导管位置移位,需及时通知医生并进行处理。

6.定期随访和教育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颅内动脉瘤的缩小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我们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做好教育工作,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药物使用,防止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起来,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护理工作需要仔细、严密地执行,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谈谈脑动脉瘤介入手术后的护理方法

谈谈脑动脉瘤介入手术后的护理方法

谈谈脑动脉瘤介入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成都天府新区人民医院 610213当前,在治疗脑动脉瘤的过程中多采用介入手术,这种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开颅术相比具有多个方面的优点,比如具有较小的创伤面积,不会引起较多的并发症以及患者进行手术之后能够较快恢复等等。

近些年来,随着该手术方式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方法。

1.一般护理。

在对脑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手术之后,护理人员要使用相关的监护仪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以及生命体征等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

同时,护理人员还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并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从而使患者的脑组织供氧充足。

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将床头抬高30°左右,这有利于患者静脉中的血液回流,从而使患者的颅内压降低,并使脑水肿等症状减轻。

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的血压变化多加注意,如果患者的血压出现异常升高,护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降压措施,比如对患者静脉滴注硝普钠等降压药物,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滴注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药物输注的速度进行调整,避免患者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

2.穿刺点观察。

脑动脉介入手术结束之后,要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者的穿刺部位,同时还要使用沙袋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

之后相关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血肿等现象,与此同时还要对患者术侧足背动脉搏动、皮肤的温度以及颜色等进行观察,如果出现明显变化或者其他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压迫患者穿刺部位的沙袋,6小时之后才能够移除,弹力绷带可在术后24小时解除,同时患者可下床进行小幅度的活动。

3.健康宣教。

脑动脉瘤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致残率。

患者中具有明确出血诱因大约占总数的40%左右,比较常见的诱因有剧烈咳嗽或运动、排便用力过大等等。

因此,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在术后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从而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尽量避免可能引发出血的诱因,比如过度劳累、高胆固醇饮食、吸烟饮酒等等。

颅内动脉瘤的术后护理

颅内动脉瘤的术后护理

颅内动脉瘤的术后护理目的: 探討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术后的护理特点和方法。

方法: 选择我科2009 年4 月~2010 年4月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患者手术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结果: 完全康复31 例、轻残12 例、重残4例、死亡3 例。

结论: 加强患者手术后的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手术后的康复率。

标签:颅内动脉瘤;手术;护理颅内动脉瘤(ICA)为动脉壁薄弱处的病理性膨出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 AH)的最常见原因, 是神经外科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常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发现确诊,其致死率、致残率高达42%[1], 约1/ 3 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运动、用力大便、咳嗽、头部创伤等, 早期诊断、治疗对于减少颅内动脉瘤的死亡和致残十分重要。

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的准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术后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确保疗效, 改善预后的必要手段。

由于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彻底性、可靠性, 术中可一并清除颅内血肿对防治脑血管痉挛和继发脑积水有确切疗效,以及相对于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济性, 仍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现将我科2009 年4 月~2010 年4 月50 例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0 例,其中男21 例,女29 例,年龄38~79 岁,平均51 岁,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由CTA 或DSA确诊为大脑前交通动脉瘤28 例,大脑后交通动脉瘤12 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其他部位5例。

2.术后护理措施2.1 一般护理:术后将患者安置重症监护病室,全麻未清醒的病人,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度,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麻醉清醒后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做好口腔皮肤护理,留置导尿管应保持通畅,尿道口每日 2 次消毒,更换尿袋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颅内动脉瘤手术前后的护理

颅内动脉瘤手术前后的护理

颅内动脉瘤手术前后的护理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之一。

临床上50%蛛网膜下腔出血系由于动脉瘤破裂所致。

此病起病急,病情重且病残率、死亡率均很高。

如抢救及时,非但免于死亡,还可以获得治愈。

近年来由于脑血管造影技术的提高,显微外科的技术应用,使颅内动脉瘤手术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良好的手术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现就我科颅内动脉瘤病人的资料,参阅一些书籍,总结护理心得如下。

一、术前护理1 预防动脉瘤再出血:颅内动脉瘤未破裂前毫无症状,但一旦破裂就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

据统计因出血而首次住院的病人中只有50%存活的。

因此,预防动脉瘤再出血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是术前护理的中心环节,应做好以下几点。

2 避免不良刺激,做好心理护理:不良的精神刺激,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升高而引起动脉瘤破裂。

对动脉瘤病人,一定要热情、亲切、诚恳。

对精神紧张,情绪悲观的病人,要多作解释,消除病人的疑虑,解除病人的思想负担。

3 监护病情,及时处理:据文献统计约40.2-60%的颅内动脉瘤病人,在动脉瘤行将破裂前,会出现某些警告性先兆,如局部头痛,眼痛,脸痛,视力减退,恶心,颈部僵硬等。

出现先兆时,应警惕有动脉瘤破裂的可能。

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颅内压增高表现,报告医生。

4 避免血压增高因素①预防咳嗽:咳嗽时胸腔压力增高,血压突然升高,易导致动脉瘤破裂。

因此病人入院后,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如有感冒咳嗽,可给化痰止咳药,必要时给抗生素治疗。

②预防便秘:动脉瘤病人,由于长期卧床休息,脱水治疗,常有便秘发生。

因排便用力,腹压加大,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

因此要鼓励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必要时给予轻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

③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高血压是引起动脉瘤破裂的主要原因。

一般每天测量血压1-2次,若病人血压升高,应遵医嘱给降压药,在出血后第一周末到第二周内,最易破裂再出血。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对于颅内动脉瘤这一疾病来说,主要是因为患者颅内动脉壁出现了“囊性膨胀”所导致的,一般来说,多因患者的动脉壁出现了局部薄弱所造成的出血,此外像是血流冲击所造成的出血也是造成患者出现出血的常见临床原因。

颅内动脉瘤这一疾病多发于40-60岁人群,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在脑血管意外发病类型中是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的。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多会采用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积极配合治疗是一方面,而介入治疗的围术期的护理则更为重要。

那么,你知道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如何护理吗?一、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辅助检查对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来说,首先就是通过“脑血管造影”来确定患者的动脉瘤的位置、数量、形态以及是否有血管痉挛等情况的出现,这是确诊动脉瘤最为常见的检查方法[1]。

其次就是“头部CT”以及“MRI”这一辅助检查主要是确定患者是否伴有动脉瘤出血的情况。

这类辅助检查的出阳率是非常高的,可以非常直接的根据患者出血的部位直接判定患者颅内动脉瘤出现破裂的具体位置。

但是一般来说,所采用的头部CT及MRI,在患者出现颅内动脉瘤出血一周左右是不易诊断的。

此外“MRI”的辅助检查区别于“CT”检查,核磁共振是可以对患者的血管造影有着清晰的成形。

二、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处理原则对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来说,可以分为“非手术性治疗”和“手术性治疗”。

非手术性治疗主要就是预防患者出现出血和多次出血的可能,以控制患者的脑血管不会出现痉挛的情况[2]。

比如会要求患者要适当的进行静养休息等等,其目的就是为了要维持患者的血压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状态。

此外可以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脑血流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测,一旦发现患者有脑血管痉挛的情况,可以尝试使用钙离子拮抗剂进行辅助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

此外像是采用抗纤维蛋白的溶解剂,有效抑制蛋白溶解酸的形成,其目的就是为预防患者出现颅内动脉瘤出现结痂后二次出血,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有肾功能障碍等疾病一定要慎用,因为极有可能会造成患者血栓的形成。

脑血管疾病介入术后的护理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介入术后的护理ppt课件

Page ▪ 4
精选课件
Page ▪ 5
精选课件
Page ▪ 6
精选课件
Seldinger 技术
股神经 股静脉
股动脉 股深动脉
Page ▪ 7
精选课件
腹股沟穿刺点:股动脉位于 股骨头中心内侧约约1cm处。 “X”指股骨头的中心。
Seldinger 技术
▪ 穿刺动脉 ▪ 移动套管针将针头回撤直到看到回血 ▪ 移动套管 ▪ 导丝插入 ▪ 固定导丝,针头撤出 ▪ 扩张通道 ▪ 导管通过导丝进入
精选课件
股动脉止血器操作示意图
Page ▪ 23
精选课件
股动脉止血器操作规程
操作步骤如下:
1、先将患者穿刺点周围清洁干净;
黑色魔鬼粘在大腿外侧,一人手压住
固定板,另一人固定绒布带,固定板
与大腿方向平行,压迫板与股动脉方
向平行,将止血器硅胶垫对准内创口
,壳聚糖止血贴覆盖外创口,固定腿
部和腰部绒布带(注意:一定要拉紧
(4)术中护士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发现血压升高,迅速准备好造影剂, 一旦动脉瘤破裂,及时准确地递送各种型号规格的填栓塞材料,为抢救 赢得时间。
Page ▪ 36
精选课件
回病房后脑出血
Page ▪ 37
精选课件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四、急性脑梗死的观察及处理
1、发生原因:与导管刺激使原有斑块脱落、导管内肝素滴注不畅导致 血栓形成,抗凝不足,操作时间过长有关 。
精选课件
1. 术前4小时禁食以免术中因麻药、化疗药引起呕吐导致窒息。 2. 按医嘱做抗生素试验,并做记录。 3. 穿刺部位皮肤准备范围为大腿内侧1/3至脐下,包括会阴部。 4. 除常规术前准备外,CT片、MR片等。 1. 5. 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

术前 给予心理疏导 , 缓解 因疾病所产生 的焦虑悲观思 想 , 严密 观察 生命 体征 , 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医生 并采取相应 的措施 ; 手
术后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做好各方面的监护与护 理。
手术前做好各项准备 , 确保手术的顺 利进行 J 。
2 2 术后护理 .
2 2 1 气道护理 : .. 手术后 患者 大多处 于 昏迷 状态 , 术后 给予 去枕 平卧位 , 头偏 向一侧 ; 等意识 逐渐恢 复给予按 时翻身 、 叩 背, 鼓励患者咳嗽 、 咯痰 ; 气管切开的患者需加 强气道 护理 , 及 时清理 口鼻腔 内的分泌物 , 保持气道 通畅。 22 2 引流管 护理 : 持引 流管 的通 畅 , 免管 道扭 曲、 .. 保 避 受
王群 芳 ( 州 省 瓮 安 县 草 塘 镇 中心卫 生 院 , 安 贵 瓮 草塘 500 ) 54 2
[ 摘
要 ] 目的 : 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效果的影响 。方法 :0例急性 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 2组 , 规组和干 6 常
预组各 3 , 0例 常规 组采用常规护理 , 预组在常规护理 的基础上 , 干 在术前 、 中对患者进行个体相关指导 、 术 心理护理干预 , 并观察
2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
23 1 动脉瘤 再破 裂 : . . 严密 观察 患者的生命 体 征、 血压 、 呼 吸 、 孔 、 识 , 压一 般 保 持在 收 缩 压不 超 过 10 m g 瞳 意 血 4 m H
( g= .3 3k a 、 1 mm H 0 13 P ) 舒张压不超过 9 m H , 0m g 过高的血
时 向医生汇报 , 以便及早做 出相应 的措施 。2 7例患者均 未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