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合集下载

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pH= 7
pH< 7
pH> 7
问题:表述溶液的酸碱性时有哪些方法? 哪种更准确?
2、pH
表示稀溶液中溶液酸碱性的一种方法
当C(H+)很小时,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时, 很不方便。化学上常采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
定义: pH = - lg [C(H+)]
当溶液的C(H+)或C(OH-)>1mol/L时,用pH表示 不方便且为负数,故直接用C(H+)或C(OH-)表示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常温下Kw仍为1×10-14。
25℃时,蒸馏水中c(H+) 和 c(OH-) 各是多少?向 其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或者NaOH溶液,c(H+) 和 c(OH-) 如何变化?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10-7
>10-7 <10-7
10-7
<10-7 >10-7
c(H+) = c(OH-)
c(H+)水 = c(OH-)水=
4. 常温下1×10-5 mol/L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水=?
解:
c(OH-)水= c(H+)水 = 结论:酸或碱溶液均对水的电离有抑作用。
若酸或碱的浓度相同,抑制的效果相同。
若水电离的H+或OH-小于10-7,溶液可能为酸或碱溶液。
4、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例1、25℃纯水电离出的c(H+) ? 1×10-7mol/L 100℃时,纯水电离出的c(H+)的变化呢? >1×10-7mol/L 例2、由上述数据可知,100℃时,水呈酸性,这种 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100 ℃时,水电离出的C(H+) = C(OH-),仍为中性。 【问题】: 0.01mol/L的盐酸中有OH-吗? 0.01mol/L的NaOH溶液中有H+吗? 如果有,则它们的浓度分别为多少呢?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3.2.1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3.2.1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变式训练 2 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B ) A.含 H+的溶液 B.c(H+)>c(OH-)的溶液 C.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D.pH<7 的溶液
知识点三
pH 与 Kw 的计算
【典例 3】 在 25 ℃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1×10-12mol/L,则该溶液的 pH 可能是( AD A.12 C.6 B.7 D.2
温加热到 90 ℃,溶液的 pH 不变的是( A.氯化钠 C.硫酸 B.氢氧化钾 D.葡萄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HCl 溶液中无 OH 有氯化氢分子 B.NaOH 溶液中无 H+ C.NaCl 溶液中既无 OH-也无 H+ D.室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 H+和 OH-,且 KW=c(H )· c(OH )=1×10
解析:B 选项只有在 25℃时,c(H+)=1×10-7mol· -1; L c1H+ c1 K + C 选项由于醋酸为弱酸, 所以 c(H )= cK, = = c2H+ c2 K 0.2 = 2,不是 2 倍。D 选项对于酸或碱溶液浓度大于 1 0.1 mol· -1 就不用 c(H+)和 c(OH-)的相对大小来表示酸碱性强 L 弱。
电离
与 c(H2O)都是常数,其乘积也必然
+ c(OH-) 。 是常数,通常用 KW 表示,则有 KW= c(H )·
KW 称为水的 离子积常数 ,简称 水的离子积 ,它反映 了水中 c(H+)、c(OH-)浓度的定量关系。
(3)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水 的离子积 变大 , 与化学平衡常数类似, 水的离子积常数也 1×10-14 。 100 ℃时, 只与温度 有关。 在室温下, = K 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课件(共21张PPT)

知识小结:溶液稀释的PH计算有关规律
1、强酸(碱)每稀释10倍,pH值向7靠拢 一个单位。
2、弱酸(碱)每稀释10倍,pH值向7靠拢 不到一个单位 3、 pH=6或8时,不可忽略水的电离,只能 接近7; 酸碱溶液无限稀释,pH只能接近7:酸不 能等于或大于 7;碱不能等于或小于7。 4.酸(碱)溶液稀释时,OH-(H+)的物 质的量浓度将增大。
方法二:用pH计测定
三、pH的计算 酸性溶液,直接求pH 碱性溶液,先求pOH(或c(H+)),再求pH 混合溶液,先判断酸碱性, 再根据以上方法求 无限稀释接近7
➢pH计算1—— 强酸的稀释
例题:在25℃时,pH值等于3的盐酸溶液稀释到原来的 100倍,pH 值等于多少?
解: [H+]=
=1.0 ×10-5mol/L
➢pH计算4—— 强酸与强酸混合
例题:在25℃时,pH值等于1的盐酸溶液和pH值等于4 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pH值等于多少?
解:pH=-lg[H+] =-lg(1×10—1+1×10—4)/(1+1) =-lg5×10—2 =2-lg5 =1.3
关键:抓住氢离子进行计算!
➢pH计算5—— 强碱与强碱混合
关键:碱过量抓住氢氧根离子进行计算!
pH计算8 弱酸强碱或强酸弱碱混合
(1)PH为12 的NaOH溶液和PH为2的醋酸溶液等体积相 混合,则混合液呈__酸___性
(2)PH为12的氨水和PH为2的盐酸等体积相混合,则混 合液呈 __碱____性
(3)PH为2的盐酸和PH为12的某碱等体积相混合,则混 合液PH_大__于__等__于__7
√ 6、pH值相同的强酸和弱酸中[H+] 物质的量的浓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2.掌握影响水的电离的主要因素以及Kw与温度的关系。

3.学会有关水的离子积与PH的简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的关系分析,体会矛盾的对立统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第三章《水溶液的离子平衡》是应用第二章所学的化学平衡理论,进一步探讨水溶液中的离子行为。

而第二节是继化学平衡,离子平衡之后又一个重点。

通过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本质上认识溶液酸碱性,而且还可以指导后续有关盐类的水解及电解等知识的学习。

学生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特点,知道水是一种弱电解质。

2.学生已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以及电离平衡常数知识。

3.学生已掌握有关PH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有关Kw与PH的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由复习强弱电解质盐酸,醋酸的电离入手,提出问题—水是如何电离的?精确的导电实验表明,纯水大部分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但其中也有少量的水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说明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的电离H2O+H2O≒H3O++OH-简写为:H2O≒H++OH-我们可以写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分析:纯水的导电性实验测得,25℃,1L纯水中只有1×10-7摩尔水电离。

∴C(H+)=C(OH-)=1×10-7 mol/L而1L水的物质的量为55.6mol这与发生电离的水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电离前后水的物质的量可以看成常数。

得出水的离子积。

分析表格,得出规律,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

温度既然对水的离子积常数有影响,对水的电离平衡一定也有影响,那么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加酸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加碱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加某些盐促进水的电离,Kw不变。

【优教通】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优教通】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其次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标要求1.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

2.初步把握pH测定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争辩中的重要应用。

●课标解读1.了解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意义。

●教学地位本课时介绍了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在确定条件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利用pH,c(H +),c(OH-)等推断水溶液的酸碱性是本章的基础。

●新课导入建议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人们首先要拥有健康,才有可能获得财宝、地位和幸福。

健康从哪里来呢?水是生命之源,假如没有水,就不行能有生命。

风靡日本、欧美等国的活性离子水是一种高品质的饮用水。

离子水比一般水分子团直径小,渗透作用快,有利于消退体内过多的自由基,能够延缓机体年轻,且对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挂念治疗的作用。

它的诞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饮水领域的革命,善待生命,从水开头。

你知道水中有哪些粒子吗?【提示】水中有H2O、H+、OH-三种微粒。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支配:(1)看教材P45~4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学问1,水的电离”,并完成【思考沟通1】;(2)看教材P46~47页,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学问2,溶液的酸碱性与pH”,并完成【思考沟通2】。

⇒步骤1:导入新课并对本课时教材地位分析。

⇒步骤2:建议对【思考沟通1、2】多提问几个同学,使80%以上的同学都能把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学问的探究。

⇓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同学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4、5三题,验证同学对探究点的理解把握状况。

⇐步骤4:老师通过【例1】和教材P45~46页的讲解研析,对“探究1”的内容进行总结。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及水的离子积”可利用【问题导思】的设问由浅入深的进行,建议老师除【例1】外,再变换一下命题角度,可接受【老师备课资源】,以拓展同学的思路。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ph计算 课件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ph计算 课件

C(H+) =
=
=1 ×10-4mol/L =1 ×10-10mol/L
pH=-lgC(H+) =10
关键:抓住氢氧根离子进行计算!
练习
溶液的稀释
pH=3的稀盐酸加水稀释100倍 pH=2的稀硫酸加水稀释100倍
稀释后 溶液pH
5 4
pH=1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
9
pH=12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100倍
pH=7 (25℃)
碱性溶液: c(H+)<c(OH—)
pH>7 (25℃)
(一般不特别说明均指常温25℃)
2、pH=-lgC(H+)
相关计算:稀释不变性、酸以氢、碱以氢氧根、酸碱
比谁狠。
3、pH的测定
pH计算9 pH= 2的盐酸和pH= 13的氢氧化钠混合,
(1)若使混合后的溶液呈中性,则V酸/V碱=? (2)混合后溶液的pH=3 V酸/V碱=? (3)混合后溶液的pH=11 V酸/V碱=?
同pH的酸稀释相同的倍数,强酸和弱酸变化幅度大的是?
练习 A
常温下溶液的pH
0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1
2
3
4
5
中性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H+) C(OH-)
100 10-1 10-2 10-3 10-4
10-14 结论:
10-13 10-12
1.强酸(或强碱)每稀释10倍,
10-11 10-10
练习
1、有相同pH的三种酸HX、HY、HZ的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pH
的 变 化值 依 次 增 大 , 则 HX、 HY、 HZ的 酸 性 由 强 到弱 的 顺 序 是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区一等奖)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区一等奖)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等基本概念进一步理解并掌握。
2.通过练习,是学生会使用水的离子积和PH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手、脑、口并用;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 pH 的定义和测定溶液 pH 的方法;能进行 pH 的简单计算。
触摸高考:
高考选项正误判断
1.『2012·江苏卷』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
2.『2012·广东卷』常温下pH为2的盐酸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 )
3.『2013·天津卷』25℃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 ℃ NaCl溶液的Kw ( )
4.『2013·江苏卷』由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可以大量共存( )
二、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一、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______的电解质,H2O+H2O⇌H3O++OH-,简写为:__________________。
3、(1)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6mol·L-1,则此溶液有可能是()
(2)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9mol·L-1,则此溶液有可能是()
A、HCl B、NaCl C、NaHSO4D、NH4Cl
4、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出的阴离子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高三一轮复习——

高中化学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3、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4、掌握pH 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5、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一、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值 1.水的电离 H 2O + H 2OH 3O + + OH —简写为:H 2OH + + OH—实验测定:25℃纯水中 C(H +)=C(OH -)=1710-⨯mol/L100℃ C(H +)=C(OH -) = 1610-⨯ mol/L2.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 = C(H +)·C(OH -常温下: k w = 3.影响Kw 大小的因素是:注意: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在常温时,K W = ,K W 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只与: 有关。

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 w 如何变化?(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1000C 时,K w = c (H +)·c (OH —)=1×10-1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 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

对于中性水,尽管Kw 、电离度增大,但仍是中性水,[H +]=[OH -].(注:温度升高时K w 增大,所以说K w 时要强调温度。

)例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 (H +)=2.0×10-7mol/L ,则此时溶液中c (OH -)为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 (H +)=5.0×10-6mol/L ,则c (OH -)为 。

〖针对性训练〗1.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 +)=2.4×10-7mol/L ,则C(OH -)为( )A .2.4×10-7mol/L B .0.1×10-7mol/L C .714104.2100.1--⨯⨯ mol/L D .C(OH -)无法确定2.水的电离过程为H 2O H ++OH -,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k w (25℃)=1.0×10-14,k w (35℃)=2.1×10-14。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一))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一))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无 淀粉
无色→浅紫红色 无色→蓝色
3.(2022·江西·赣州市第三中学期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 A.用图1装置进行KMnO4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FeSO4溶液实验
B.如图2所示,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9.90mL C.图3为酸式滴定管,使 用后需洗涤干净,并轻轻放入烘箱烘干 D.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操作方法 如图4,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甲基橙 3.1~4.4 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黄
石蕊 5.0~8.0 红、紫、蓝
酚酞 8.2~10.0 无色、浅红、红
指示剂的选择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酚酞 强酸滴定强碱
甲基橙
红→无色 黄→橙
酚酞 强碱滴定强酸
无色→粉红
甲基橙 红→橙
强酸滴定弱碱 甲基橙 黄→橙
强碱滴定弱酸 酚酞
无色→粉红
【小试牛刀】(双选)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
2.(2021·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二月考)下列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或滴定 终点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 B )
选项 滴定管中的溶液 锥形瓶中的溶液 指示剂 滴定终点颜色变化
A
NaOH溶液
CH3COOH溶液 酚酞
无色→浅红色
B
HCl溶液
氨水
酚酞
浅红色→无色
C 酸性KMnO4溶液 K2SO3溶液
D
碘水
亚硫酸溶液
【小试牛刀】(2022·湖北·高二期中)某学生用量程为25mL的酸式滴定管量 取0.1mol•L-1的盐酸,开始时俯视液面,读数为1.00mL,取出部分溶液后,平视
液面,读数为13.00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 B )
A.大于12.00m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2.1水的电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2.1水的电离教学设计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

2、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

3、掌握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4、了解溶液酸碱性。

过程和方法:通过水的离子积的计算,加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 +、OH -关系的分析,理解辩证的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

教学难点:水的离子积。

教学过程:【引言】在研究电解质溶液时往往涉及到溶液的酸碱性,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跟水的电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从本质上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就要了解水的电离情况。

所以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水的电离。

【板书】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探究实验】用灵敏电流计测定纯水的导电性【学生得出结论】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着微弱的电离。

水分子与水分子在相互碰撞作用中生成了极少量的水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同时水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又可反应生成水。

【投影展示】通过精确的实验测到,在25℃时,1L 纯水中测得只有mol 1017-⨯的水发生电离。

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着微弱的电离。

G其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O H O H 22+-++OH O H 3通常简写为:O H 2-++OH H【板书】OH O H 22+-++OH O H 3通常简写为:O H 2-++OH H【师】请同学生们分析: 纯水中)(H +c 和)(OH -c 之间的关系。

【生】相等。

【师】在25℃时,1L 纯水中测得只有mol 1017-⨯的水发生电离,推测)(H +c 和)(OH -c 为多少?显什么性(提示:酸性、碱性和中性)。

【设疑】你能写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吗?在数值上,)(H +c 和)(OH -c 的乘积称作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的离子积,用w K 表示,)(OH )H (w -+⋅=c c K 。

w K 是一个只取决于温度的常数。

【板书】2、水的离子积)(OH )H (w -+⋅=c c K ,w K 只取决于温度的常数。

高中化学选修四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ppt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四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ppt课件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阳泉十一中学
第一课时
2021/8/6
1
探究实验 精确的纯水导电实验
灵敏电流计
灯泡
G
现象: G 指针摆动
不亮
2021/8/6
H2O+ H2O
H3O+ +OH-
H2O
H+ +OH-
结论:水是 极弱 电解质
能发生 微弱 电离
2
一、水的电离 H2O
c(H+)水=c(OH-)水 <1×10-7 mol/L
4、盐(第三节详细介绍)
2021/8/6
7
巩固练习
(1)常温下,浓度为1×10-5 mol/L的盐酸溶液中, 由水电离产生的c(H+)是多少?
解: 酸溶液中Kw = c(H+)酸 ·c(OH-)水
c(H+)水 = c(OH-)水=
=
Kw c(H+)酸
2021/8/6
12
二、c(H+) 和 c(OH-) 与溶液酸碱性、pH的关系
1、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法
(1)c(H+) 和 c(OH-)
(2)c(H+) 和 c(OH-)都较小的稀溶液(<1mol/L) 用pH表示。
pH = - lgc(H+)
例: c(H+) = 1×10-7
pH = - lg10-7 = 7
10
高考链接
(08上海卷)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H+)=1.0×10-13 mol/L ,该溶液可能是( A )
①二氧化硫
②氯化铵水溶液
③硝酸钠水溶液 ④氢氧化钠水溶液
A.①④
B.①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说课稿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说课稿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是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问题。

水的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理论的重要应用,溶液的 pH 则是在水的电离基础上对溶液酸碱性的定量描述,这部分内容不仅对深化学生对化学平衡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学习盐类的水解平衡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2、教材内容的组织教材首先通过实验引出水的电离平衡,并介绍了水的离子积常数。

然后,在理解水的电离平衡的基础上,引入溶液 pH 的概念,阐述了pH 的计算方法和测定方法。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溶液 pH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了解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能力高二学生的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3、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主动,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水的电离平衡,能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

(2)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含义,能进行相关计算。

(3)理解溶液 pH 的概念,掌握 pH 的计算方法和测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 pH 的计算和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3章知识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3章知识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3章知识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高二化学选修四第3章知识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载体的科学以研究物质的结构、变化。

小编准备了高二化学选修四第3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水溶液1、水的电离H2OH++OH-水的离子积常数KW=[H+][OH-],25℃时,KW=1.010-14mol2L-2。

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KW增大。

2、溶液的酸碱度室温下,中性溶液:[H+]=[OH-]=1.010-7molL-1,pH=7酸性溶液:[H+][OH-],[H+]1.010-7molL-1,pH7碱性溶液:[H+][OH-],[OH-]1.010-7molL-1,pH7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1)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是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态存在,少部分以离子形态存在,存在电离平衡,主要包括弱②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CH3COONa+H2OCH3COOH+NaOH③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④弱酸弱碱盐双水解。

Al2S3+6H2O=2Al(OH)3+3H2S(3)水解平衡的移动加热、加水可以促进盐的水解,加入酸或碱能抑止盐的水解,另外,弱酸根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相混合时相互促进水解。

三、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1)概念当固体溶于水时,固体溶于水的速率和离子结合为固体的速率相等时,固体的溶解与沉淀的生成达到平衡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

PbI2(s)Pb2+(aq)+2I-(aq)Ksp=[Pb2+][I-]2=7.110-9mol3L-3(2)溶度积Ksp的特点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且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并不改变溶度积。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处理这节课的一些看法: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

只有认识水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才能从本质上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pH。

本节的学习也为盐类的水解及电解等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

教材从实验事实入手,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

由此引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而引出水的离子积,并使学生了解水的离子积是个很重要的常数。

在25℃时K w=c(H+)*c(OH-)。

学生了解在室温时,不仅是纯水,就是在酸性或碱性稀溶液中,其c(OH-) 与c(H+) 的乘积总是一个常数—1×10-14。

使学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没有OH- ,而是其中的c(H+)>c(OH-);在碱性溶液中,不是没有H+,而是其中的c(H+)<c(OH-);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没有H+和OH-,而是c(H+)=c(OH -)。

.使学生了解溶液中H+浓度与OH -浓度的关系,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评价建议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本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特点,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2、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水的离子积的运算,提高有关的计算能力,加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认识。

2、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运用电离平衡基本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 、OH-关系的分析,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由水的电离体会自然界统一的和谐美以及“此消彼长”的动态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水的离子积,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3.2-第一课时-水的电离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3.2-第一课时-水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 水的电离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H 2OH ++OH -。

2.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c (H +)·c (OH -)×10-14。

3.K W 只受温度的影响,不受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温度不变,K W 不变。

4.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

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 2O +H 2O H 3O ++OH -,简写为H 2OH ++OH -,水的电离常数K 电离=c (H +)·c (OH -)c (H 2O )。

2.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改变条件 水的电离 平衡 溶液中 c (H +) 溶液中 c (OH -) 升高温度 右移 增大 增大 加入酸 左移 增大 减小 加入碱 左移 减小 增大 加入活泼 金属(如Na)右移减小 增大1.[双选题]下列微粒中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且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的是( ) A .HSO -4 B .C 2H 5OH C .Na D .[ O H]-解析:A 项HSO -4电离出H +使溶液显酸性抑制水的电离;B 项C 2H 5OH 是非电解质,对H 2O 的电离无影响;C 项金属钠使H 2O 电离平衡向右移动;D 项为OH -,抑制水的电离。

答案:AD水的离子积常数[自学教材·填要点]1.推导由精确的实验可知,25℃时,1 L纯水( mol)只有1×10-7 mol H2O电离,则c(H2O)几乎不变,可视为常数,又因为K电离为常数,所以c(H+)·c(OH-)=K电离·c(H2O)为一常数,记为K W。

2.表达式K W=c(H+)·c(OH-);25℃时,K W=×10-14。

3.影响因素水的离子积K W,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K W增大。

4.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还可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说课稿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说课稿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问题。

水的电离是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延伸和拓展,溶液的酸碱性则是水的电离平衡在实际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水溶液中的离子行为,为后续学习盐类的水解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等内容。

其中,水的电离平衡是理解溶液酸碱性的关键,水的离子积常数则是定量描述水的电离程度的重要物理量,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则是将抽象的离子浓度转化为直观的数值,便于实际应用。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学生在必修 1 中已经初步了解了溶液的酸碱性和 pH 的概念,在选修4 第一章和第二章中学习了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平衡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能力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但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他们理解。

(三)学习兴趣学生对于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往往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溶液的酸碱性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可以通过联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水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及意义。

3、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能够进行 pH 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思维导图】【微试题】1.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K+、Cl-、NO3-、S2-②K+、Fe2+、I-、SO42-③Na+、Cl-、NO3-、SO42-④Na+、Ca2+、Cl-、HCO3-⑤K+、Ba2+、Cl-、NO3-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⑤【答案】B2.(2014·山东卷)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 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 (NH4+)= c (CH3COO‾)【答案】D3.(2012·海南高考·11)25℃时,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a =b B.a >b C.c (A-)= c (Na+) D.c (A-)< c(Na+)【答案】C4.(1)与纯水的电离相似,液氨中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2NH3 NH4++NH2- ,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液氨中含有NH3、NH4+、NH2-等微粒B.一定温度下液氨中C(NH4+)·C(NH2-)是一个常数C.液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C(NH3) = C(NH4+) = C(NH2-)D.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 = C(NH2-)(2)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①在液氨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放出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一、水的电离1.电离方程式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2H2O□01H3O++OH-,简写为□02H2O H++OH-。

2.水的离子积常数K w=c(H+)·c(OH-)。

(1)室温下:K w=□0310-14_(mol·L-1)2。

(2)影响因素:只与□04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05增大。

(3)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06电解质水溶液。

(4)K 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 w□07不变。

3.外界因素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结论:(1)加热,□33促进水的电离,K w□34增大。

(2)加入酸或碱,□35抑制水的电离,K w□36不变。

二、溶液的酸碱性1.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c(H+)>c(OH-),溶液呈□01酸性,25 ℃时,pH□02<7。

c(H+)=c(OH-),溶液呈□03中性,25 ℃时,pH□04=7。

c(H+)<c(OH-),溶液呈□05碱性,25 ℃时,pH□06>7。

2.溶液的pH(1)定义式:pH=□07-lg_c(H+)。

(2)溶液的酸碱性跟pH的关系室温下:(3)pH的测定①用pH试纸测定把小片试纸放在□10表面皿上,用□11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与□12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确定溶液的pH。

注意:a.pH试纸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湿润,否则待测液因被稀释可能会产生误差。

b.用广泛pH试纸读出的pH只能是整数。

②pH计测定:可精确测定溶液的pH。

三、中和滴定1.实验原理利用酸碱□01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

浓度为c(NaOH)=□02c(HCl)·V(HCl)V(NaOH)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酸、碱溶液的□03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水中 c (H+) = c(OH-) = 1×10- 6 mol/L
(1)KW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W增大。和溶液浓度无关。 (2)水的离子积是指纯水或稀水溶液所有c(H+)与所有c(OH-)的 乘积,与溶液的酸性、中性或碱性无关。即温度一定时, 任何 稀水溶液中KW为一常数。
讨论1: 25℃ 0.01mol/L的HCl中,c(H+) =? c(OH-) =? 水电离出的c(H+) =? c(OH-) =? 讨论2:25℃ 1×10- 10 mol/L的HCl中,c(H+) =? c(OH-) =? 水电离出的c(H+) =? c(OH-) =? 注意: (3)不同水溶液中,c (H+) 与c(OH-) 不一定相等,但任何水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与c(OH-)一定相等。 (4)极稀溶液中,水的电离不能忽略。 酸溶液: KW = [c (H+)酸+c (H+)水] c(OH-)水 碱溶液: KW = [c (OH-)碱+c (OH-)水] c(H+)水
3、常温下, 0.1mol/L的Ba(OH)2溶液中,c(OH-)=? pH=13 的Ba(OH)2溶液中,c(OH-)=? 4、常温下,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 溶液的pH=?
讨论1: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不同温度下 其离子积常数为: K ( 25C) 1 10 14,K(35C) 2.1 10 14。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常温)
c (H+) c (OH-) c(H+)和c(OH-) 大小比较
纯水 10-7mol/L
10-7mol/L
加少量盐酸
变大 变小 c(H+)>c(OH-)
变大
c(H+)<c(OH-)
c(H+)=c(OH-)
【结论】
溶液的酸、碱性跟 c(H+)、c(OH-)的关系 25℃, c(H+)/mol· L-1 = 1×10-7 > 1×10-7 < 1×10-7
D、某温度下,纯水中 c (H+) = 10 -5 mol/L ,某酸中
c (H+) = 10 -2 mol/L ,则水电离出的c (H+) =0 mol / L 2、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
. 1 1.0 10 B /L c( H ) 2.4 10 7 mol L , 则c(OH mol )为: (A)
1、c(OH-) = 1×10-2mol/L的碱性溶液中,pH为多少? 14 K 1 10 W pH lg{C ( H )} lg lg 12 C (OH ) 1102 2、c(H+)=10-6mol/L的溶液在25℃ 、100℃的pH=? c(OH-)=?
溶液酸碱性是指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c
(H+)与c
(OH-)关系
溶液酸碱性 中性 酸性 碱性
c (H+) = c (OH-) c (H+) > c (OH-) c (H+) < c (OH-)
思考:若为100℃呢?
注意:c(H+)越大,溶液酸性越强;c(O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7
A . 2.4 10 7 mol / L B. 1.0 10 7 mol / L
1.0 10 14 C. mol / L 7 2.4 10 D. c(OH )无法确定
1.0 10 14 C . mol /0 L 2、( 98 全国)用水稀释 .1mol / L 氨水时,溶液中随水量 3 、 7 2.4 10 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B) D. c(OH )无法确定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一、水的电离
(一)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H2O + H 2O H3O+ + OH - 可简写为: H2O H+ + OH -
注意: 1、无需外界条件水就电离出H+和OH2、室温下,5.56×108个水分子中只有一个电离。 (二)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的影响 c (H+) 条件改变 平衡移动方向 加HCl 加NaOH 升 温 加 水 ← ← → 不 变 ↑ ↓ ↑ 不 变 c(OH-) ↓ ↑ ↑ 不 变 电离程度 ↓ ↓ ↑ 不 变
注意:加酸、加碱对水的电离都是抑制作用。
(三)水的离子积常数
H2 O
H+ +OH-
K电离 =
c(H+) ·c(OH-) c(H2O)
c(H2O) ·K电离 = c(H+) ·c(OH-) Kw
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 c (H+) • c(OH-) KW = 10-14
25℃ 纯水中 c (H+) = c(OH-) = 1×10- 7 mol/L 100℃ KW = 10-12 注意:
c(OH ) A. c( NH 3 H 2O ) c( NH 3 H 2O ) B. c(OH )
C. c( H )和c(OH )的乘积 D. OH 的物质的量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
(一)溶液的酸碱性 比较下列情况下,c (H+)和c (OH-)的值或 变化趋势(变大或变小): 加少量 氢氧化钠 变小
对比:酸的强弱、溶液酸性强弱
(二)溶液pH pH = -lg{c(H+)} c(H+) =10-pH
若某溶液c(H+)=m×10-n mol· L-1,该溶液pH为:pH=n-lgm 例如:25℃时,纯水或中性溶液, c(H+) = 1×10-7 mol/L,
溶液pH为: pH = -lg{c(H+)} = -lg(1×10 -7) = 7
A. c( H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在35C时,c(H ) c(OH ) C. 水的电离度: (25C) (35C) D.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B C ) A、 25℃ ,某稀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 10 -12mol/L,则 该溶液是碱性溶液。 B、某温度下,纯水中 c (H+) = 2×10 -7 mol/L 。滴入盐酸, c (H+) = 5×10 -6 mol/L ,则 c(OH-) = 8×10 -9 mol/L 。 C、某温度下,向盐酸中加水, c(OH-)增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