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通道及附属出入口模板支架方案

合集下载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2)1.1.施工区段划分 (2)1.2.内部结构 (4)2.施工筹划 (4)2.1总体思路 (4)2.2进度计划 (5)3.模板、支架施工要求及方法 (5)3.1模板支架施工要求 (5)3.2模板及支架体系 (7)4.质量要求 (25)4.1一般要求: (25)4.2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25)4.3预埋件、预留孔洞允许偏差 (26)5.安全注意事项 (26)1.工程概况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Ⅰ-TS-05标塔园路站,采用明挖法施工(部分结合盖挖)。

1.1.施工区段划分(1)施工分段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分段按照避开楼扶梯、设备洞口位置,在柱跨的1/4~1/3设置。

本站设4个施工作业段。

如图1.1-1所示。

(2)施工分层(标准段)根据纵向施工缝的设置,车站竖向分底板→侧墙及中板→侧墙及顶板顺次垂直分三层进行施工。

如图1.1-2所示。

图1.1-2 施工分层图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I-TS-05标塔园路站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案图1.1-1 施工分段图1.2.内部结构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DK6+132.000,设计起终点分界里程分别为DK6+70.950、DK6+190.600。

车站外包总长度122.65m(净长119.65 m),外包总宽20.3 m(净宽17.3m),为地下两层10m宽岛式站台车站。

本站标准段挖深约16.2m,东端头井挖深约18.9m,西端头井挖深约18.4m,扩大段挖深约16.9m。

车站主体采用地下二层两跨(扩大段为两层四跨,西端头井为两层五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本标段主体结构形式均为钢筋混凝矩形箱体框架结构型式。

顶、中、底板与侧墙形成闭合框架,底、中、顶板设计为梁板体系。

同时为了车站内通风在车站两端设置风亭,确保空气流通;在四角人流较多处设置4个地面出入口。

主要结构尺寸:顶板厚800mm,标准段顶纵梁b×h=800×2000mm;中板厚400mm,端头井扩大端厚500mm,标准段中纵梁b×h=700×1000mm;底板厚900mm,端头井厚1100mm,扩大端厚1000mm,标准段底纵梁b×h=800×2360mm;中柱: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柱, b×h=1100×600mm。

地铁通道及附属出入口模板支架方案

地铁通道及附属出入口模板支架方案

地铁通道及附属出入口模板支架方案一、设计要求:1.结构稳定性:能够承受地铁通道及附属出入口的荷载,确保安全性;2.耐久性:采用高强度材料,能够抵抗长期使用和恶劣环境的侵蚀;3.经济性:合理选材和设计,降低成本;4.施工方便:支架的安装和维护方便。

二、设计方案:1.综合结构系统:支架采用综合结构系统,由主梁、剪力墙和地基构成。

主梁采用钢材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剪力墙选用钢筋混凝土,能够有效抵抗地震和风力荷载。

地基采用混凝土浇筑,确保支架的稳定性。

2.材料选择:主梁采用优质钢材,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地铁通道和出入口的荷载。

剪力墙选用高强度钢筋混凝土,能够抵抗外力荷载。

地基采用混凝土,保证支架的稳定性。

同时,选用防腐蚀材料,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

3.细节设计:-主梁设计:统一采用工字型或槽钢,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主梁之间采用连接件连接,确保整体的稳定性。

-剪力墙设计:剪力墙设置在支架的关键部位,能够有效分担荷载并抵抗外力。

剪力墙采用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搭板和模板的加固,确保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地基设计:地基设立在适当的深度,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稳定的基础。

地基与主梁之间采用固定件进行连接,确保整体的稳定性。

4.施工和维护:-支架的安装采用螺栓连接和焊接的方式,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维护时,应定期检查主梁、剪力墙和地基的状态,保证其完整性和稳定性。

-若有损坏或腐蚀,应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部件,以保证支架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三、经济性分析:1.材料选用合理,能够满足支架的强度要求,降低了材料的成本。

2.采用标准化设计和预制技术,减少了施工时间和人力投入,节省了成本。

3.维护成本低,只需要定期检查和保养,减少了修复和更换的成本。

以上是地铁通道及附属出入口的模板支架方案,结构稳定、耐久、经济、施工方便,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地通道支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

地通道支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

地通道支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
地下通道的支架搭设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通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通道支架的搭设专项施工方案,包括准备工作、支架选材、施工步骤等内容。

一、准备工作
1.1 确定施工区域
首先需要确定地下通道支架搭设的具体区域,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方面的
尺寸数据。

1.2 清理施工区域
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和垃圾,确保支架搭设过程中无障碍物干扰。

1.3 安装支架搭设设备
准备好支架搭设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如支架材料、搭设工具等。

二、支架选材
2.1 选择合适的支架材料
支架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地下通道的安全和稳定。

2.2 考虑环境因素
在选择支架材料时,需要考虑地下环境的特点,如潮湿度、温度等因素,选择
适合的材料。

三、施工步骤
3.1 支架搭设准备
在支架搭设前,需要进行支架基础的设计和准备工作,确保支架有稳固的基础。

3.2 支架搭设
根据支架设计图纸,按照规定的位置和尺寸进行支架的搭设,确保每个支架的
连接牢固、稳定。

3.3 定期检查
在支架搭设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支架的安装情况,如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支架的安全性。

四、质量验收
4.1 完工验收
支架搭设完成后,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达标。

4.2 竣工报告
将支架搭设的全部施工过程整理成竣工报告,包括施工过程、质量验收情况等内容。

通过以上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地下通道支架搭设将更加规范和有效,为地下通道的使用和维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地铁车站附属模板支架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附属模板支架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附属模板支架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危大工程概况及特点 (1)1.2施工平面布置 (7)1.3施工要求 (9)1.4技术保证条件 (9)二、编制依据 (10)2.1编制依据 (10)2.2编制范围 (11)三、施工计划 (12)3.1施工进度计划 (12)3.2施工材料计划 (12)3.3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14)四、施工工艺技术 (14)4.1技术参数 (14)4.2工艺流程 (16)4.3施工方法 (16)4.4操作要求 (31)4.5检查要求 (36)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4)5.1组织保障措施 (44)5.2技术措施 (47)5.3监测监控措施 (59)六、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61)6.1施工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61)6.2特种作业及其他作业人员 (63)七、验收要求 (63)7.1验收标准 (63)7.2验收程序 (66)7.3验收内容 (67)7.4验收人员 (68)八、应急处置措施 (68)8.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69)8.2危险源辨识 (69)8.3重大危险源的处理措施 (71)8.4应急路线 (80)8.5应急救援相关单位通讯录 (81)8.6应急救援人员通讯录 (81)8.7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清单 (82)九、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82)计算书1:盘扣式顶板支架计算书 (83)计算书2:盘扣式顶板梁支架计算书 (92)计算书3:顶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103)计算书4:侧墙模板(单面支撑)计算书 (113)计算书5:柱模板(不设对拉螺栓)计算书 (123)计算书6:中隔墙模板(木模板对拉螺栓)计算书 (131)附件一思源站附属结构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36)附图一思源站附属支架平面剖面布置图 (136)附图二思源站附属场地布置图 (136)附图三思源站附属侧墙钢管对称布置图 (136)附图四思源站附属侧墙钢管斜称布置图 (136)一、工程概况1.1 危大工程概况及特点思源站为2号线一期工程的第6座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车站位于惠河路与规划大池路路口,沿惠河路敷设,车站东南象限为天惠超市、江宁宿舍,东北象限为江宁宿舍,西北象限为荣军医院,西南象限为第四人民医院。

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书)

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书)

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书)项目背景地铁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地铁主体结构的建设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

其中,高大模板支架是地铁主体结构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地铁工程的进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并附上相关的计算书,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方案概述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高效、安全和经济的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保证地铁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方案内容1.确定施工工艺:根据地铁主体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具体情况,确定最佳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流程、工序和施工方法等。

2.材料选用:选择优质的材料用于模板支架的制作,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3.设计支架结构:根据地铁主体结构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合适的支架结构,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4.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管,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工人和周围居民的安全。

模板支架施工流程1.确定支架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和地铁主体结构的要求,确定支架的具体位置和布置方案。

2.制作模板支架:按照设计要求和计算书中的数据,制作模板支架的各个部分,确保质量和精度。

3.安装支架:将制作好的支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组装安装到地铁主体结构的指定位置,确保支撑的牢固和稳定。

4.调试测试:在支架安装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工作,确认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完成验收:经过调试测试合格后,对支架进行验收,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计算书附录本文附上了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的相关计算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支架的设计参数和要求•材料的选用和强度计算•支架结构的承载能力计算•支架的抗震和稳定性计算•施工过程中的负荷计算和安全系数分析结论通过本文的详细分析和讨论,我们设计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上了相关的计算书,为地铁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支持。

地铁车站附属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附属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1)1.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1)1.2出入口及风亭概况 (2)2.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22)2.1编制依据 (22)2.2编制原则 (22)3.施工计划 (23)3.1工程目标 (23)3.2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 (23)3.3施工措施 (26)3.4工程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26)4.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28)4.1施工方法 (28)4.2施工工艺 (34)5.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41)5.1质量标准及监测方法 (41)5.2质量保证措施 (43)5.3安全组织保证措施 (50)5.4安全制度保证措施 (52)5.5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53)5.6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58)6.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分工 (62)6.1施工管理 (62)6.2资源配置计划 (63)7.验收要求 (67)7.1模板、支架的验收 (67)8.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68)8.1 环境保护体系 (68)8.2文明施工及保证措施 (70)8.3环境保护及保证措施 (70)9.施工监测 (72)9.1监测项目 (72)10.应急预案 (75)10.1应急领导机构 (75)10.2应急物资配置 (76)10.3危险源分析 (77)10.4 应急预案 (79)10.5事故报告 (82)10.6善后处理 (83)10.7事故调查与处理 (83)11.计算书及平面布置图 (85)板模板(碗扣式)计算书 (86)墙模板(组合式钢模板)计算书 (101)地铁车站附属结构主体模板及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地铁车站附属共设2组风亭,5个出入口,5个疏散口。

其中2B、3B出入口位于中州大道东侧通过1、2号过街通道与车站相连,1号、2a、3a出入口位于中州大道西侧直接与车站主体相连,2B出入口东侧现状为东易力天体验馆;3B 出入口东侧为红星美凯龙家具广场。

地铁车站附属周边环境如下图1-1。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2)1.1.施工区段划分 (2)1.2.内部结构 (4)2.施工筹划 (4)2.1总体思路 (4)2.2进度计划 (5)3.模板、支架施工要求及方法 (5)3.1模板支架施工要求 (5)3.2模板及支架体系 (7)4.质量要求 (25)4.1一般要求: (25)4.2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25)4.3预埋件、预留孔洞允许偏差 (26)5.安全注意事项 (26)1.工程概况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Ⅰ-TS-05标塔园路站,采用明挖法施工(部分结合盖挖)。

1.1.施工区段划分(1)施工分段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分段按照避开楼扶梯、设备洞口位置,在柱跨的1/4~1/3设置。

本站设4个施工作业段。

如图1.1-1所示。

(2)施工分层(标准段)根据纵向施工缝的设置,车站竖向分底板→侧墙及中板→侧墙及顶板顺次垂直分三层进行施工。

如图1.1-2所示。

图1.1-2 施工分层图图1.1-1 施工分段图1.2.内部结构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DK6+132.000,设计起终点分界里程分别为DK6+70.950、DK6+190.600。

车站外包总长度122.65m(净长119.65 m),外包总宽20.3 m(净宽17.3m),为地下两层10m宽岛式站台车站。

本站标准段挖深约16.2m,东端头井挖深约18.9m,西端头井挖深约18.4m,扩大段挖深约16.9m。

车站主体采用地下二层两跨(扩大段为两层四跨,西端头井为两层五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本标段主体结构形式均为钢筋混凝矩形箱体框架结构型式。

顶、中、底板与侧墙形成闭合框架,底、中、顶板设计为梁板体系。

同时为了车站内通风在车站两端设置风亭,确保空气流通;在四角人流较多处设置4个地面出入口。

主要结构尺寸:顶板厚800mm,标准段顶纵梁b×h=800×2000mm;中板厚400mm,端头井扩大端厚500mm,标准段中纵梁b×h=700×1000mm;底板厚900mm,端头井厚1100mm,扩大端厚1000mm,标准段底纵梁b×h=800×2360mm;中柱: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柱, b×h=1100×600mm。

地铁车站主体模板、支架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主体模板、支架施工方案

武汉市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23标段虎泉站车站主体结构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地铁二号线项目经理部二00八年八月二日虎泉车站主体结构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技术规范;3、简明施工计算手册;4、公路施工手册:桥涵;5、施工图纸。

虎泉站主体结构剖面图二、工程概况虎泉站为地下二层箱形框架结构(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标准段宽18.7米,站台宽10米。

车站一共设四个出入口,分别通向四个方向,便于乘客选择不同的进出站方向。

车站主体结构由底板、独立柱、边墙、梁,中板及顶板等组成,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底板厚度为900mm、中板厚度为400mm、顶板厚度为800mm。

现浇边墙厚度为700mm,高度为6000mm。

独立柱有三种截面形式,最大截面为700*1300mm,高度为4600mm。

混凝土现浇梁断面有几种规格尺寸,其中最大宽度有1200mm,最大高度有1500mm。

三、施工计划1、施工进度计划虎泉站主体施工工期12个月,具体安排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2、材料使用计划周转料根据分段长度配置,计划中板及顶板各配置4套多功能碗扣架和竹胶板模板,主要周转料计划见下表。

周转料倒运及钢支撑拆装的水平、垂直运输方式以龙门吊机为主,汽车吊配合。

主要周转料计划表3、机械设备使用计划拟投入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具体见表4.4-1。

拟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4、劳动力机计划主体结构施工作业人员详见劳动力配备表。

主体结构施劳动力配备表四、施工工艺技术1、总体施工方案车站主体结构采用单向多工作面平行流水作业方式组织施工,按诱导缝、施工缝分块、分层浇注。

结构现浇支架采用WDJ多功能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满堂支架。

模板采用1.5cm竹胶板。

2、主体结构施工段落划分⑴主体结构分段划分的原则分段长度不宜超过16m;分缝处宜在两柱之间梁跨1/4~1/3范围内;中板预留孔洞砼一次灌注;竖向施工分作三层。

[北京]地铁车站出入口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含模板计算书)

[北京]地铁车站出入口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含模板计算书)

北京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施工*合同段##车站附属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中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 1.1编制依据------------------------------------------------------------------------------------------------------------- 1 1.2 编制原则------------------------------------------------------------------------------------------------------------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第三章施工准备------------------------------------------------------------------------------------------------------- 3 3.1技术准备------------------------------------------------------------------------------------------------------------- 3 3.2人员准备------------------------------------------------------------------------------------------------------------- 3 3.3材料准备------------------------------------------------------------------------------------------------------------- 3 3.4机具准备------------------------------------------------------------------------------------------------------------- 4 3.5运输准备------------------------------------------------------------------------------------------------------------- 4 3.6试验检验工作 ------------------------------------------------------------------------------------------------------ 4 第四章施工部署------------------------------------------------------------------------------------------------------- 5 第五章模板设计及施工方法--------------------------------------------------------------------------------------- 7 5.1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 7 5.2模板的配置 --------------------------------------------------------------------------------------------------------- 7 5.3模板及支撑体系的安装----------------------------------------------------------------------------------------- 13 5.4模板及支撑体系拆除-------------------------------------------------------------------------------------------- 16 5.5模板工程技术措施 ----------------------------------------------------------------------------------------------- 17 第六章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21 第七章模板及脚手架计算书-------------------------------------------------------------------------------------- 24 7.1墙模板计算书 ----------------------------------------------------------------------------------------------------- 24 7.2顶板模板计算书 -------------------------------------------------------------------------------------------------- 34 7.3人防梁模板计算书 ----------------------------------------------------------------------------------------------- 43第一章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站车站附属结构结构施工图A版》(2010.9)《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 编制原则(1)执行国家及北京市政府所制订的法律、法规,并做到模范守法、文明施工。

地铁车站模板支架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地铁车站模板支架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地铁车站模板支架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二、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场地清理、材料准备、设备检验等工作。

首先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的平整和干净;然后进行模板支架所需的材料准备,包括模板、扣件、支撑杆等;同时对施工所需的设备进行检验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模板搭设模板搭设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首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支撑点的位置,并在施工区域进行测量和标示;然后根据测量结果搭设模板支架,并确保支架的平整和牢固;同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安装和拆卸,确保模板的准确和安全。

3.支撑杆调整支撑杆是地铁车站模板支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安装。

在进行支撑杆调整之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支撑杆的选型和计算,确保支撑杆的承重能力满足施工需求;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支撑杆的调整,确保支撑杆的垂直和水平度满足要求。

4.模板浇筑模板浇筑是地铁车站模板支架施工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模板浇筑之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浇筑方案,并进行施工现场的布置和准备;然后按照浇筑方案进行模板的混凝土浇筑,确保浇筑质量的可靠和安全。

三、技术措施1.安全防护2.质量控制3.施工管理四、总结地铁车站模板支架施工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加强施工准备、模板搭设、支撑杆调整和模板浇筑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措施;同时要加强安全防护、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通过以上的方案及技术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地铁车站模板支架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从而确保地铁车站的安全和可靠性。

地铁车站附属工程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附属工程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总体概况 (1)1.2主要结构尺寸设计概况 (2)1.3施工平面布置 (2)1.4施工要求及技术保障措施 (3)2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4)2.1编制依据 (4)2.2编制原则 (5)2.3编制范围 (5)3施工计划 (5)3.1施工进度计划 (5)3.2材料与设备计划 (6)3.3劳动力计划 (8)4模板支架设计方案 (9)4.1模板及支架体系设计 (9)4.2施工方法 (10)5模板支架验收要求 (23)5.1模板制作 (23)5.2模板加工的管理与验收 (24)5.3顶板模板安装 (24)5.4中柱模板安装 (25)5.5梁模板安装 (26)5.6侧墙三角支架单侧支模施工 (27)5.7扣件式支架施工 (29)5.8碗扣式支架施工 (32)5.9支模架验收相关程序及人员 (39)5.10模板支架验收标准 (41)6模板与支架施工安全措施 (46)6.1现场操作规范 (46)6.2高处作业及吊装安全措施 (46)6.3支架工程安全措施 (47)6.4支架搭设安全措施 (48)6.5支架拆除安全措施 (48)6.6临边、洞口安全防护 (49)7模板与支架施工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50)7.1模板与支架质量组织体系 (51)7.2模板与支架质量要求 (51)7.3模板与支架安全保证体系 (52)7.4季节性施工措施 (57)7.5成品保护措施 (61)8条件验收 (61)8.1验收程序 (61)8.2验收标准 (63)8.3验收人员 (63)9应急预案 (64)9.1工程预案概况 (64)9.2机构设置 (64)9.3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66)9.4救援方法 (67)9.5培训和演练 (73)9.6其他保障 (74)9.7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75)10计算书及附图 (76)1工程概况1.1工程总体概况XX 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02标一工区施工范围包括盾构井、礼山站、怀山大道站、和平站、盾构井~礼山站~西站南广场站~怀山大道站~和平站区间,合计三站四区间一盾构井,工程范围示意图如下:图1.1-1 工程范围示意图礼山站(原希望大道站)为XX 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的第5座车站且为第一个地下车站,车站位于龙兴大街与文汇街交叉路口,沿龙兴大街东西向布置。

地铁车站模板支架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地铁车站模板支架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模板支架拆卸与清理
拆卸顺序:按照 搭设相反的顺序 拆卸模板支架, 遵循先装后拆、 后装先拆的原则。
清理要求:模板 支架拆卸后,应 及时清理现场, 将拆卸下来的杆 件和配件整理归 拢,以便再次使 用。
保养维护:对于 可重复使用的模 板支架,应进行 保养维护,确保 其使用寿命和安 全性。
注意事项:在拆 卸和清理过程中, 应注意安全,禁 止随意抛投杆件 和配件,避免造 成人员伤害和物 资损失。
评估方法:采用多种评估方法, 如专家评估、实际测试等,对施 工方案及技术措施进行全面评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验收流程:制定详细的验收流程, 包括验收前的准备工作、验收过 程中的具体步骤和验收后的总结 工作。
持续改进:根据验收和评估结果, 对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进行持续 改进和优化,提高工程质量。
确定支架搭设和拆除方案
制定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模板支架安装
安装前准备: 检查支架材料 是否齐全、合 格,确认安装 位置和高度。
基础处理:平 整、夯实地面, 确保支架稳固。
安装顺序:从 一端向另一端 逐步进行,保 持水平、垂直。
验收标准:支 架安装完成后, 需要进行验收, 确保符合设计 要求和安全规
范。
安全检查与监测
定期对模板支架 进行检查,确保 结构安全牢固
使用专业的监测 设备,实时监测 支架变形和沉降 情况
配备专职安全员 ,负责现场安全 巡查和监督
建立应急预案, 及时处理突发情 况,确保人员安 全
安全应急预案
建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协调、 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确 保能够及时响应
模板支架使用与维护
定期检查:对 模板支架进行 定期检查,确 保其结构完整、

地铁车站支架模板专项方案

地铁车站支架模板专项方案

地铁车站支架模板专项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地铁成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和提高城市运输效率的重要方式。

然而,在地铁车站内,乘客需要等待或换乘的时间较长,给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候车环境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满足乘客的需求,我们提出了地铁车站支架模板专项方案。

二、方案目标1.提供稳定、耐用的支架模板,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2.提供多样化的支架模板选择,以满足乘客的不同需求和偏好。

3.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搭设时间,减少对地铁车站运营的干扰。

三、方案内容1.设计与制造:根据地铁车站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制造适用于各个车站的支架模板,具备以下特点:a.高度可调:支架模板的高度可根据乘客的身高和站台位置进行调整,以提供舒适的候车体验。

b.耐用材料:选择高强度、耐久的材料,确保支架模板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

c.防滑设计:合理设计支架模板的表面,以防止乘客在候车过程中的滑倒和摔倒。

d.外观美观:支架模板的外观设计应与地铁站的整体风格相匹配,以提升地铁站的整体形象。

2.安装与拆卸:支架模板的安装与拆卸应具备以下特点:a.快速搭建:支架模板应采用易于安装和拆卸的结构,以提高搭设效率。

b.稳定可靠:支架模板的安装应确保其稳固可靠,不会因乘客的使用而发生松动或倾斜。

c.方便维护:支架模板的维护保养应简便易行,以减少对地铁车站运营的干扰。

3.各种选择:在支架模板的设计中,应考虑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和偏好,包括:a.座椅配置:支架模板上应配置舒适的座椅,以方便乘客在候车期间休息。

b.休息区域:适当增加候车区域的休息区域,方便乘客放置行李或休息。

c.充电设备:配置充电设备,以满足乘客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

四、方案实施1.方案评估:在选择具体支架模板方案之前,应对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等方面的考虑。

2.方案设计: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需求,进行支架模板的详细设计,并制定详细的工程图纸和施工方案。

附属结构出入口支模架方案

附属结构出入口支模架方案

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艮山门站/国铁联络线/ 艮山门站~闸弄口站~火车东站区间(5、6号盾构)工程附属结构出入口主体结构模板支架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艮山门车站项目部2011年9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一、工程概述 (2)二、主体结构工程 (2)三、出入口顶板梁尺寸汇总及扣件式支架搭设尺寸: (3)第三章施工部署 (5)一、施工管理体系及项目部组成 (6)二、附属主体结构分段、分单元 (6)三、主体结构施工顺序 (7)四、水平及垂直运输方案 (8)五、施工平面布置 (9)六、主体结构施工计划安排 (9)七、材料材料、设备、人员组织 (9)第四章支模架搭设施工方案 (12)二、搭设材料要求 (14)三、构造要求 (15)四、支架搭设方法及工艺要求 (17)五、模板制作与安装 (19)六、模板支架验收 (20)七、砼浇筑 (23)八、模板支架拆除 (25)第五章安全管理措施 (27)一、安全管理目标 (27)二、安全保证体系 (27)三、安全施工措施 (28)四、安全教育 (31)第六章质量管理措施 (32)一、质量管理及技术措施 (32)二、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33)三、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33)四、高温季节施工 (34)五、技术管理控制 (34)六、质量奖罚措施 (35)第七章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36)二、组织机构 (36)三、文明环保施工管理制度 (40)四、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标准 (40)第八章监测控制措施 (43)一、监测项目 (43)二、测点布设 (43)三、主要监测仪器 (43)四、基准点布设 (43)五、监测频率 (43)六、监测控制值 (43)第九章应急预案 (44)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44)二、应急预案 (46)第十章支模架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52)第一章编制依据●建质[2009]254号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车站工程-艮山门站-结构与防水-附属结构及防水(一)、(二)》(HD1/S/STE/04/Z14/JG/05/A)●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艮山门站施工组织设计》●《杭州市地铁集团管理制度汇编》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杭州地铁1号线艮山门站位于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路与打铁关新村北侧规划路口;站中心里程为K17+838.782,总长267.5m,标准段总宽23.1m,由主体部分及附属部分组成。

出入口模板支撑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出入口模板支撑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出入口模板支撑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出入口模板支撑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重要辅助设备,用于支撑混凝土浇筑时的模板。

在进行出入口模板支撑架的安全施工时,必须重视施工安全,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

本文为出入口模板支撑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目的在于规范施工操作,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施工前准备1. 施工前的检查在施工前应检查出入口模板支撑架的材料质量和构造,保证其符合要求。

检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支撑架的强度、稳定性、连接件的紧固情况等。

2. 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确保工人清楚了解施工区域的安全情况。

工人应佩戴符合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具,在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

三、施工措施1. 支撑架的搭建在搭建支撑架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

支撑架的构造应稳定可靠,支撑节点的连接要紧固牢固,避免出现松动现象。

2. 模板的安装模板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避免超强设计荷载。

模板的接缝处应紧密衔接,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槽形整齐。

3. 检查验收在支撑架和模板搭建完成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工作。

检查内容包括支撑架的稳定性、模板的平整度等,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四、施工风险1. 高空作业风险由于出入口模板支撑架一般在较高位置搭建,工人的高空作业风险较大。

因此,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依照规范操作,严防坠落事故的发生。

2. 支撑架材料质量问题若支撑架的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连接件紧固不牢固,容易导致支撑架失稳,引发安全事故。

在施工前应充分检测材料质量,确保支撑架的稳定性。

五、安全管理1. 安全教育培训施工前应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了解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增强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安全监督施工现场应设立安全监督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六、总结出入口模板支撑架的安全施工对保障工人安全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认真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严格执行,确保施工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水文地质条件
本工程线路场区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微承压水、承压水三类。
1)孔隙潜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填土和粘性土层中,受区域地质、地形及地貌等条件的控制。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同时接受沿线污水、自来水的渗漏补给。其富水性受岩性和厚度控制,因含水层渗透性差,单井涌水量较小,为民井开采层位,水质尚可。
常熟站与沪通铁路常熟站换乘,车站垂直正穿国铁沪通铁路,沪通高铁正线桥墩承台下基桩已施工完成。承台和上部墩身均未施工。车站规划沿江城际铁路与沪通铁路在常熟站北侧平行布置。站址周边现状为农田及1~2层低矮民宅。
常熟站中间通道位于28号和29号桥墩间,结构边缘距离已施工基桩距离为3.025m,距离后期施工承台边缘为2.5m。本站施工西侧通道位于24号和25号桥墩间,西侧结构边缘距离24号桥墩基桩边14.25m,东侧结构边距离25号桥墩基桩4.85m。东侧通道位于32号和33号桥墩间,西侧结构边缘距离32号桥墩基桩4.85m,东侧结构边距离33号桥墩基桩14.25m。
1.2.2施工分层
东、西侧通道主体结构根据纵向分段施工的设置,竖向分底板—侧墙—顶板垂直分三层进行施工。
东、西侧通道主体结构剖面图
中间通道出入口主体结构剖面图
2、
2.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资料,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
1)素填土1层:灰色,堆填时间较短(小于3年),松散,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夹植物根茎及少量砖石、碎块,均匀性差,水位以上稍具湿陷性,水位以下无湿陷性。属第四系全新统(Q4ml)近代人工堆积物,层厚0.40~1.30m,层底标高0.97~1.88m。
1、
1.1工程简介
沪通铁路正在建设,根据《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调整报告》成果。苏州市域轨道交通S4线由苏州相城区向北引入常熟市,在常熟站与沪通铁路垂直相交。规划沿江铁路位于沪通铁路北侧平行布置。S4线尚处在线网规划阶段,为了保证将来各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常熟站形成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需提前实施轨道交通下沪通铁路的地下通道。
东侧通道和西侧通道南北向均为102m,结构外包宽度为8.8m,通道一般段基坑深度在5.8m,集水井范围深度在7.6m;基坑采用φ850@600 SMW工法桩+1道混凝土冠梁支撑。混凝土冠梁采用1.2m×0.8m,混凝土支撑采用0.6m×0.6m。
车站主要结构尺寸:
序号
类别
最大跨度
最大尺寸(单位:m)
2)粉质粘土2层:黄褐~褐色,可塑~软塑,湿~很湿,偶夹薄层粉土,含少量铁质氧化物,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震反应无,稍有光泽。属第四系全新统(Q4al)近代人工堆积物,层厚0.80~2.00m,层底标高-0.61~0.55 m。
3)淤泥质粉质粘土3层:灰色,流塑,饱和,含较多有机质,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层厚0.70~3.80m,层底标高-3.70~-0.54 m。
4)粉质粘土4层:暗绿~灰黄色,可塑~硬塑,湿,含铁锰结核及淡蓝色高岭土团纹,干强度高等,中等压缩性,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切口光滑。层厚1.10~5.00m,层底标高-5.68~-4.35m。
5)粉质粘土夹粉砂5层:黄褐色,软塑~可塑,湿,稍具层理,夹薄层粉砂,干强度中等,中等压缩性,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层厚1.80~3.20m,层底标高-8.35~-6.61m。
10)粉土夹粉质粘土10层:浅黄色,中密,很湿,稍具水平层理,夹粉质粘土薄层,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65m。
11)粉砂11层:青灰色,饱和,密实,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及暗绿色矿物次之,级配较差,磨圆度较好,偶见白色贝壳碎屑。
6)粉砂夹粉质粘土6层:灰黄~青灰色,饱和,稍密~中密,夹薄层粉质粘土,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及暗绿色矿物次之,级配较差,磨圆度较好,偶见白色贝壳碎屑。层厚3.20~11.40m,层底标高-18.64~-11.01m。
7)粉质粘土夹粉土7层:灰褐色,软塑~流塑,很湿,稍具层理,夹薄层粉土,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层厚4.60~6.70m,层底标高-18.62~-17.27m。
备注
1
西侧通道主体结构
顶板
\
0.5m
2
底板
\
0.6m
3
侧墙
\
0.5m
4
东侧通道主体结构
顶板
\
0.5m
5
底板
\
0.6m
6
侧墙
\
0.5m
7
中间通道出入口主体结构
顶板
\
0.7m
8
底板
\
0.7m
9
侧墙
\
0.6m
1.2施工区段划分
1.2.1施工分段
东、西侧通道主体结构纵向共分为5段进行施工。从南向北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段。长度分别为12.9m,24.0m,24.0m,24.0m,17.1m。东、西侧通道主体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采用明挖法顺做法施工,施工时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从下至上”的施工顺序。共设置4道施工缝。
根据《沪通铁路常熟站站房及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成果,南北广场地下车库联系通道分别位于东西两侧,下穿沪通铁路,为了后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更加合理,需提前实施东西两侧下穿沪通铁路的地下车行联系通道。
预留通道工程实施部分包含以下内容:
a.中部下穿沪通铁路站房地下通道,该通道为预留S4线下穿通道,地下两层结构。
8)粉质粘土8层:灰绿色,可塑~硬塑,湿,含铁锰结核及淡蓝色高岭土团纹,干强度高等,中等压缩性,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切口光滑。层厚5.20~6.60m,层底标高-24.44~-23.37m。
9)粉质粘土夹粉土9层:黄褐色,可塑,湿,稍具层理,夹薄层粉土,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层厚3.60~6.20m,层底标高-30.08~-27.53m。
b.东西两侧下穿沪通铁路地下通道,该通道为预留南北地下车库车行通道,地下一层结构。
常熟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基础设施预留通道工程(3个),分别为28~29号桥墩间中间通道(包括中间通道外挂附属)、24~25号桥墩间西侧通道以及32~33号桥墩间东侧通道。三个通道长度均为102m。中间通道为地下两层结构,宽度为21.8m,两侧通道为地下一层车行通道,宽度均为8.8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