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在临床上的应用
维生素c注射液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维生素c注射液的作用及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effa8d2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a.png)
维生素C注射液的作用及功能主治引言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C注射液是一种通过注射途径给予机体维生素C补充的药物。
维生素C在人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增强免疫力,还对心血管、神经系统等有益。
本文将介绍维生素C注射液的主要作用及其在临床上的主要应用领域。
作用及功能主治维生素C注射液具有以下的作用和功能:1.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剂,能够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从而起到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
2.抗感染作用:维生素C能够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对抗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3.促进胶原合成:维生素C是胶原合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因子,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维持皮肤、骨骼和血管等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4.增强免疫力:维生素C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够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5.降低血清胆固醇:维生素C注射液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能够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6.缓解压力和焦虑:维生素C在神经系统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减轻压力和焦虑情绪,改善情绪不稳定的症状。
7.辅助癌症治疗:维生素C注射液在一些癌症治疗中作为辅助治疗使用,能够提高化疗的疗效,减轻癌症患者的副作用。
8.预防贫血:维生素C是铁的吸收辅因子,能够改善铁的吸收效率,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临床应用维生素C注射液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感染性疾病:维生素C注射液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可以加速疾病康复。
2.免疫系统疾病:维生素C注射液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3.心血管疾病:维生素C注射液在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起到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4.神经系统疾病:维生素C注射液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神经炎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尿常规维生素c的临床意义
![尿常规维生素c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d5344f128ea81c758f578f9.png)
尿常规维生素c的临床意义不知道大家对于尿常规维生素c的功效了不了解?可以说尿常规维生素c浑身是宝,它具有很多药都不具有的功效,而且它的出产价格非常便宜,功效多出厂价格便宜就使这种药在我们很多人中流传开来,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可,很多人可能都还只是盲目的跟风购买尿常规维生素c,对于它的功效还不太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尿常规维生素c的功效吧。
临床意义:1.尿常规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肾脏的调节功能。
尿常规值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尿常规值增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统感染、服用重碳酸盐药、碱中毒。
2.尿液的酸碱度变化主要来源于人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的成分。
如果常食用荤素杂食,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后可产生硫酸盐或磷酸盐等酸性物质,经由肾脏排出后可使得尿液呈酸性;尿路结石时,以尿酸盐和胱氨酸所形成结石多见于酸性尿中,酸中毒及服用氯化氨等酸性药物时,尿液多呈酸性。
如果以素食为主者,植物中的有机酸在体内氧化后产生的酸性物质就较少,所以尿中排出的酸性物质就少,碱基增加而使尿液呈碱性。
而以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所形成的结石多出现于碱性尿中;膀胱炎、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泌尿道感染时尿液也多呈碱性;而放置时间过久的尿、浓血尿等均可使尿液呈碱性。
尿液酸碱度测定独立应用时往往无明显临床意义,一般常用来与其他项目结合综合判断病人病情变化和用于监测。
3.广泛使用的尿分析仪测得的pH结果只有5、5.5、6、6.5、7、7.5、8、9共八个梯级,而使用其他方法测定的尿pH值可能有更加细致的划分。
以上内容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尿常规维生素c的功效,我们大家现在对于尿常规维生素c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了吧,当我们自身的身体出现相关可以治疗的病症就可以直接去药店购买,同时不要忘了将以上的文章分享给更多人呦!。
维生素C局部应用治疗角膜炎的临床效果
![维生素C局部应用治疗角膜炎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1429050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c.png)
·99·大 医 生D O C T O R2020年第20期维生素C局部应用治疗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李吴碧1 喻 洪2(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北京 101101;2.四川省犍为县人民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摘要:目的 分析维生素C 局部应用治疗角膜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27例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63例,63眼)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4例,64眼)联合使用维生素C。
比较治疗效果、恢复情况、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9.37%(P <0.05);观察组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7.81%、30.1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治疗角膜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C 局部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且能降低复发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维生素C;角膜炎;角膜溃疡Clinical Effect of Local Application of Vitamin C in Treatment of KeratitisLI Wubi 1 YU Hong 2(1.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Affiliated Beijing Lu He Hospital,Beijing 101101,China;2. People's Hospital of Qianwei County,Leshan,Sichuan 614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itamin C in the treatment of keratitis. Methods A total of 127 patients with keratitis admitted to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Affiliated Beijing Lu He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63 cases,63 eyes)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64 cases,64 eyes)was treated with vitamin C. the treatment effect,recovery,recurrence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75%,which was 79.37%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the onset time and recovery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and the relapse rate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7.81%,30.16%,respectively,which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neal ulcer,local treatment of vitamin C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of patients,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and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eywords:vitamin C;keratitis;corneal ulcer作者简介:李吴碧,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基础医学。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0c6776e9b6648d7c1c74625.png)
参考文献[1]卫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痰涂片镜捡质量保证手册.2004.7.[3]毛太兰,张琴,苟家容.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12月第17卷第12期.掌长肌腱移植治疗拇长伸肌腱陈旧性断裂任建民李占奎李启才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5-0646-01拇长伸肌腱断裂临床多见,大多都一期缝合.但也有个别漏诊的病例,我院多采用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功能重建,自2004年8月到2007年3月,收治3例患者,均背侧伸肌腱广泛损伤。
而采用掌长肌腱游离移植重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17~56岁,左手2例,右手l例,钝割伤l例,爆炸伤l例,车祸伤1例。
损伤至手术时间:4周至2个月.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半.结果:3例患者伸拇功能均恢复,内收、外展正常,捏握有力.1手术方法臂丛麻醉,患肢上气囊止血带,拇指背侧延伸肌腱走向切口,找到拇长伸肌腱远断端,修剪整齐;腕背部切口于Li s t er结节尺侧缘尺骨中点作一连线,沿此连线延长切口,找到拇长伸肌腱近断端,向远端拉紧,测量短缩的长度,断端修剪整齐。
然后取掌侧切口,按照测量长度加2C M,取横行小切口切取掌长肌腱。
先将移植肌腱与伸肌腱远断端吻合,用肌腱导针将其自腱鞘拉至腕背切口,然后将腕关节在功能位时测量肌腱的张力,使拇指掌关节、指问关节调整在伸直位,用Pal vert aR法编织缝合.术后伸拇位石膏外固定3周,逐渐加强功能锻炼。
2结果例患者伸拇、对掌功能均良好。
3讨论l拇长伸肌腱断裂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于自发断裂或陈旧损伤患者,因肌腱断裂处撕裂或近端回缩较远,不能做直接吻合,只能做肌腱移位或游离肌腱移植2食指固有伸肌腱缺如或者腕背部的广泛损伤致食指固有伸肌腱缺损、粘连、无力时采用游离肌腱移植重建3、掌长肌腱常用于游离肌腱,有足够的强度和长度,对功能无影响.4、采用P ul ve rt af【法缝合肌腱,肌腱表面光滑、无粗糙面,大大地减轻了肌腱的粘连.4、肌腱止点和起点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保证直线传递拉力,最大程度地发挥伸拇功能。
针剂维生素c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针剂维生素c的作用及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3358ed8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e.png)
针剂维生素C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针剂维生素C的作用针剂维生素C是通过注射方式给予人体的维生素C补充剂。
相比口服维生素C,针剂维生素C能更快、更直接地被吸收,因此具有以下作用:1.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损伤,保护身体健康。
2.提高免疫力: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白细胞活性,提高机体对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
3.促进胶原合成:维生素C是胶原合成的重要物质,可以促进皮肤、骨骼和血管等结缔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4.调节激素分泌:维生素C参与多种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对维持内分泌平衡有重要作用。
5.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提高机体对铁质的利用率,预防缺铁性贫血。
2. 针剂维生素C的功能主治针剂维生素C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以下为常见的一些疾病和情况:1.感冒和流感:针剂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感冒和流感病毒的侵袭,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2.疲劳恢复:针剂维生素C有助于调节体内能量代谢,减轻疲劳感,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恢复。
3.皮肤美白和抗衰老:针剂维生素C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减少色斑和黄褐斑的形成,同时促进胶原合成,有助于提亮肤色、改善皮肤弹性。
4.光毒性和药物过敏:针剂维生素C可以减轻光毒性和药物过敏反应,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5.抗肿瘤辅助治疗:针剂维生素C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6.血管疾病预防:针剂维生素C可以增强血管壁弹性,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
3. 针剂维生素C的使用注意事项针剂维生素C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注意事项:•剂量和频次:针剂维生素C的剂量和使用频次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严禁自行调整用量。
•不适宜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肾脏功能不全患者等人群应避免大剂量使用针剂维生素C。
•过敏反应:个别人可能对针剂维生素C过敏,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
临床观察维生素C补充对感冒症状的缓解效果评估
![临床观察维生素C补充对感冒症状的缓解效果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abac99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c.png)
临床观察维生素C补充对感冒症状的缓解效果评估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
在感冒预防和治疗中,维生素C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临床观察的方法评估维生素C补充对感冒症状的缓解效果。
1. 感冒的症状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咽喉干燥等。
这些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影响生活质量。
2. 维生素C的作用机制维生素C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对免疫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补充维生素C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感冒症状。
3. 临床观察方法本次观察选择一组感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接受维生素C补充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
观察周期为7天,每天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
观察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
4. 观察结果实验组接受维生素C补充治疗后,感冒症状有所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症状的缓解程度更高。
统计结果显示,维生素C补充能够显著减轻感冒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影响因素分析维生素C的补充剂量和时间是影响缓解效果的重要因素。
根据观察资料,维生素C补充剂量在1000-2000mg/天时,效果最佳。
此外,早期补充维生素C能够更快地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6. 安全性评估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剂量过大时可引起胃肠道不适。
研究表明,每天补充1000-2000mg的维生素C在大多数人群中安全可行。
然而,个体差异存在,一些患者可能对维生素C过敏,出现过敏反应。
7. 结论通过本次临床观察,我们得出结论:维生素C补充能够有效缓解感冒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适量补充维生素C是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一种简单且安全的方法。
然而,补充维生素C剂量和时间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果。
8. 展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可以深入探讨维生素C与感冒之间的关系。
结合其他营养物质,探索维生素C对感冒的协同作用,为感冒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c331b5c77da26925c5b00a.png)
2 17 江 ( 苏省 扬 州工业职 业技 术 学院 , 苏 扬 州 2 5 2 ; 苏省 扬 州市第 一人 民 医院) 江 江
关键词 : 维 生素 C; 临床 应 用 ; 量 过 中图分 类号 : R 7 . 3 R 5 文 献标识 码 : 文 章编 号 :0 8 1 8 2 0 )3 0 1 3 9 72 ; 4 A 10 —4 1 ( 0 7 0 —0 8 —0
维普资讯
第1 9卷
第 3期
菏泽 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J OURNAL OF HE E MEDI AL C L EGF Z C O L
VoL. 9 1
No. 3
20 0 7年
2 07 0
维 生 素 C的临床 应 用
姜 晔 , 杰锋 姜
重要作 用 。另外 , 生 素 C在 体 内可 参 与 氨 基 酸 的 维
代谢 , 降低 毛细血 管 的通 透性 , 加速 血液 凝 固 , 刺激凝
程 , 小板 数恢 复 正 常后 , 改 为 口服 维 生 素 C 10 血 再 0
mg 0 a/ k d , 天 口服 2 -2 0ng (g- ) 每 ~3次 , 口服 1 ~2
临 床症状 也相应 改善 , 中显效 9例 , 其 有效 2例 , 总有
效率 9 . 1 7%, 出现 不 良反 应 。其 治疗 机 理 为 : 1 未 () 通过 未被 血小板 自身抗 体 识 别 的其 他 抗 原 表 面或 者 通过单 核一 巨噬细 胞 系统 介 导 的某 种 作 用 而促 使 血 小板产 生 。 ( ) 2 促进 骨 髓 巨核 细胞 增 殖 、 化 、 熟 , 分 成 核分裂 加 速 , 增加 了血 小板 形 成 。 ( ) 善 了毛细 血 3改
老药临床新用全集
![老药临床新用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e7c611cfad51f01dc281f1b2.png)
老药临床新用全集1 .维生素C新用别名:抗坏血酸,维生素丙,丙种维生素。
药理:维生素C能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造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吸收,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参与解毒功能,具有抗组胺及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生成的作用。
制剂:片剂:每片0.05克;0.1克。
注射液:每支0.1克/2毫升;0.5克/5毫升;2.5克/20毫升。
临床新用途:1.治疗感冒方法:每日口服维生素C 1克。
或者将维生素C片研成粉末,在两侧鼻孔中放入少许,随即卧床休息。
疗效:鼻孔放药后5分钟内,鼻孔内的浓稠鼻涕变稀而随鼻孔流出,第二天感冒症状消失。
2.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维生素C可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其作用主要是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并对肝、肾的脂肪浸润有保护作用。
方法:维生素C 0.5~1克,每日3次口服;或同样剂量每日1次静注,6个月为一个疗程。
疗效:据报道,每日静注维生素C 1克,3天后可使50%以上的病人血清胆固醇下降,同时也可见脂蛋白降低。
但也有疗效不甚满意者的报道。
注意:此方法所用维生素C剂量较大,应避免长时间使用。
孕妇禁用。
3.治疗慢性肝炎近来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慢性肝炎取得显著疗效。
维生素C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及肝糖元的合成,增强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加强肝脏解毒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和提高肝细胞抗病能力。
方法:维生素C 2克,每日3次口服;或静脉注射2~5克。
疗程10~60天。
疗效:据报道,采用静脉注射法(每日1次,5~10克静注,疗程总量70~32l克,疗程10~60天),经治10例慢性肝炎患者,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
4.治疗手脱皮方法:先将手洗干净,待稍干后,用维生素C注射液倒人手掌内,然后双掌将药液擦匀,待药液干后发白时洗掉。
每日2次,每次2毫升。
疗效:有报告用维生素C治疗手脱皮患者,轻者1次显效,重者3次显效,数日可愈。
5.治疗单纯性口腔炎单纯性口腔炎,俗称口疮。
高剂量维生素C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高剂量维生素C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159105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b.png)
高剂量维生素C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被广泛认可为能够增强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和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最近的研究表明,高剂量维生素C还可能对结直肠癌细胞产生抑制作用。
本文将探讨这一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
一、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机制维生素C通过多种方式发挥着其抗癌作用。
首先,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应激,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其次,维生素C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促使癌细胞凋亡。
最后,维生素C还可以增强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提高免疫系统的抗癌能力。
二、维生素C与结直肠癌细胞的实验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高剂量维生素C对结直肠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C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阻断肿瘤细胞增殖来抑制结直肠癌的发展。
另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C可以调节肿瘤干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的扩散和转移。
这些实验证据表明,维生素C可能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药物。
三、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前景维生素C的抗肿瘤作用引起了临床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一项最新的临床试验发现,高剂量维生素C可以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研究还发现,维生素C可以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并提高治疗的效果。
然而,目前相关的临床试验还不够充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维生素C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
四、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尽管维生素C具有抗癌作用,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小心谨慎。
高剂量维生素C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腹泻和肾脏问题等副作用。
此外,维生素C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受到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维生素C作为治疗结直肠癌的辅助疗法时,需谨慎选择剂量,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五、其他研究进展和挑战除了对结直肠癌,维生素C在其他癌症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如乳腺癌、肺癌等。
然而,维生素C的抗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临床应用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0ab0b976bec0975f465e2e9.png)
社区用药指导CH I N ESE CO MM UN I T Y DOCTORS6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第12期(第10卷总第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侯金兴355100福建省霞浦县医院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患。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抗气道变应性炎症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色甘酸钠等[1,2]。
糖皮质激素:对控制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有显著作用,而且对参与哮喘发生、发展的多种细胞均有效应,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哮喘发作时气道炎症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目前临床上应用糖皮质激素主要有全身应用和吸入应用两种方法。
全身用药主要用于中、重度急性发作的哮喘,可口服,也可静脉应用,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以对抗白三烯所导致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增高、炎症细胞活化、黏液生成、纤毛运动减弱等不良反应。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扎鲁斯特和孟鲁斯特。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不能替代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只能用于哮喘的辅助治疗,可提高激素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过敏性哮喘和运动性哮喘的治疗。
色甘酸钠:色甘酸钠对运动性哮喘疗效好,主要用于哮喘的预防。
其不良反应少,偶有咽部不适、胸闷、皮疹等。
其他:酮替酚和新一代组胺H 1受体拮抗剂,如西替利秦、曲尼斯特、氯雷他定等,对轻症哮喘和季节性哮喘有一定效果,可作为哮喘的辅助治疗药物。
其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嗜睡,停药后可缓解。
支气管舒张剂主要包括 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和抗胆碱药物。
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作用于呼吸道的 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含量增加,游离Ca 2+减少,从而迅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还能促进黏液分泌与纤毛清除功能,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如阻止肥大细胞释放介质,阻止白三烯组胺等引起的支气管黏膜微血管渗漏等,与糖皮质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维生素c注射针剂的用途
![维生素c注射针剂的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2de6da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6.png)
维生素c注射针剂的用途维生素C注射针剂也被称为抗坏血酸注射液,是一种以维生素C为主要成分的药物注射液。
维生素C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C注射针剂通常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应用:1. 治疗坏血病:维生素C注射针剂是治疗坏血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坏血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粘膜出血。
维生素C注射针剂可以补充体内缺乏的维生素C,修复受损的毛细血管壁,促进红细胞生成,从而治疗坏血病。
2. 强化免疫力:维生素C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维生素C注射针剂可以提高白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伤力,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尤其在感染性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适当使用维生素C 注射针剂可以有效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感染。
3. 改善体内抗氧化能力: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
维生素C注射针剂可以提供高浓度的维生素C,进入细胞内起到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维生素C注射针剂还可以增加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对于一些慢性炎症疾病和慢性氧化应激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 辅助癌症治疗:维生素C注射针剂在辅助癌症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维生素C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
研究发现,高剂量维生素C可以通过氢过氧化酶产生过氧化氢,对癌细胞发生直接毒性作用。
同时,维生素C还可以增强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C注射针剂的应用在癌症治疗中仍然存在争议,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5. 预防和治疗各种血管疾病:维生素C注射针剂对于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维生素C可以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健康状态,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和抗损伤能力,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维生素C注射针剂还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6fa7462e3f5727a5e96261.png)
低 、维生 索 C降低 肌 醇 的作用足 通过 激 活 肝线 粒体 的 细 胞 色 素 C 乍 物 合 成 { 的 结 维 m 索 C能 促 进 胆 醇 “ 酸 硫
化 ” 肌 阎 醇 “ 酸 脂 ” 从 肠 道 排 除 体 为 硫 , 外 。 人体 内 8 % 的胆 醇 能 转 化 为胆 汀 0 酸排 除 体 内 卜 作 川 的 儿 茶 理 盼胺 的过 需 要 维 , 素 C参 j 在 转 化 卜 , 过 ・ 氰酸 经 化 反 应 多 , 脱 羟 1 t 为 多 喊 , 后 化 为 大 甲 肾 l 素 , 然 腺 冉 『 化 为 肾 fH 素 { f 6 { 提 离抗 痈 能 力 需 要 足 量 的 维 生 索 【, : 这 叫 维 卜索 C从 存 库 【 移 向肿 癌 组 织 } I 造 成 m液 循 环 中 j 常 组 织 , 的维 牛 素 E I J
社 区 甩 药 指 8
维 生 素 C的 临 床 应 用
李 东 辉
160 2 0吉 林 省 辽 源 市 中 医院 药 剂 科 3
化代谢及还原 、所 以 , L l 维 索 c缺 乏时 , …观 创 ¨ 不 易 愈 合 、 骼 易 引 起 骨 骨
折 、 J易 脱 落 、 细 管 通 透 性 增 岛 , I , , 才l i - 毛 , J 皮 F 膜 、l 膜… m i 』 内 I J .
成反比 父系 , 也就 是 维 q 表 C 脏液 | 巾 的 浓 度 越 离 , 小I J 胁 液 浓 度 就 越 l醇 占
长 期 大 量 服用 维 生 素 C 可 产 生 不 良
反应作用 : ①火 用药可 出现腹泻及 其他
胃肠 道 紊 乱 症 状 。服 用 1~ g L可 引 起 4 /: t 腹泻 、 疹 、 皮 胃酸 过 多 、 胃液 反 流 、 中 草 尿 酸 排 …增 多 , 诱 发 尿 路 草 酸 盐 结 石 和 泌 能 球 系纳 。② 大 用 约 可引起 糖 尿 病 、 血 液系统不 良反应。可使 深静脉血栓形成 , 内溶 m 或凝 m , 时 可 导 致 自 细 胞 吞 有 嘴能力降 低。 >5/口m q导 致溶 m , g " r, 重
维生素c注射液的功能主治和作用
![维生素c注射液的功能主治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fdf4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c.png)
维生素C注射液的功能主治和作用1. 维生素C注射液的功能维生素C注射液是一种含有维生素C的注射剂,它具有以下功能:•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维生素C是胶原蛋白合成的必需物质,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和修复,维持皮肤、血管、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免疫调节作用:维生素C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促进铁吸收:维生素C能够增强铁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血红蛋白的合成,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
2. 维生素C注射液的主治维生素C注射液在临床上可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感冒和流感:维生素C注射液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缩短感冒和流感的病程。
•肝炎:维生素C注射液有助于修复和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炎引起的炎症和损伤。
•贫血: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吸收和利用,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
•高血压:维生素C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
•神经系统疾病:维生素C注射液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如帕金森病、脑血管疾病等。
•放疗和化疗辅助治疗:维生素C注射液能够减轻放疗和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维生素C注射液的作用维生素C注射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护细胞:维生素C具有强效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减缓细胞老化过程。
•消除炎症:维生素C注射液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炎症的持续时间,促进炎症的愈合。
•增强免疫力:维生素C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活性,增加抗病毒和抗细菌能力。
•促进伤口愈合:维生素C是胶原蛋白合成的必需物质,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组织修复。
•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维生素C注射液能够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乏力和食欲不振等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维生素C在尿常规中意义尿潜血检测原理及建议
![临床维生素C在尿常规中意义尿潜血检测原理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171a53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6.png)
临床维生素C在尿常规中意义、尿潜血检测
原理及建议
维生素C在尿常规中意义
这个指标的意义并不是提示疾病,而是帮助临床医生判断其他检验结果是否可信,是否受到维生素C的干扰。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类似于化学反应中的还原剂,它能够保护身体免于氧化剂的威胁。
正常尿液中维生素C排出量很少,定性试验是阴性,定量检测一般V0.6mg/1(每升尿液<10mmo1)。
尿中维生素C含量高话,会使一些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检测项目受到影响,例如尿潜血。
尿潜血检测原理
干化学法是常用的检验尿潜血的方法,其原理为尿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或其破坏释放出的血红蛋白中含有的亚铁血红素,具有过氧化氢酶样活性,可使试纸条模块上过氧化物分解释放出氧,导致指示剂被氧化,使指示剂出现颜色变化。
根据尿潜血的检测原理,当维生素C在尿液中大量存在时,会影响氧化反应,引起假阴性。
建议
临床静脉补液时常使用维生素C,对尿液检测结果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在用药30min后,尿维生素C达到高峰,对测定结果有干扰作用。
检测尿常规或复查尿常规,尽量避免维生素C的摄入。
尿常规结果维生素C的值偏高,择机再进行复查。
维生素C在临床中
![维生素C在临床中](https://img.taocdn.com/s3/m/bec13ea6284ac850ad024208.png)
推荐摄入量
1、成人及孕早期妇女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 量为100mg/d 2.中、晚期孕妇及乳母维生素C的推荐摄 入量为130mg/d。 注意:每个人对于VC的需求量个体化差 异是很大的。 有的人补充少量既可满足,有的人可以 达到每天10克甚至更高。
维生素C的使用标准
人类对维生素C的研究史上,卡斯卡特医生早在上世纪 70年代初就发现并建立了一套使用维生素C的标准。 当一个人口服维生素C达到相当的量,即24小时0.5~200 克时,由于肠道渗透压的改变,会产生轻微的腹泻。卡斯 卡特将略低于此的量叫做“维生素C的肠道耐受量”,也 就是一个人能承受的不引起轻微腹泻的量。 因为无酸性的VC,使大量口服维生素C成为可能,那么, 每个人就可以根据自身体况的不同去服用。只要在自己的 肠道耐受量之内,效果就会很好。 有趣的是,人体对于VC的肠道耐受量是变化的。在人体 有病的时候,肠道耐受量会大幅度的提升,比如平时1克 的耐受量,在急性感染或者患有肿瘤、心脏病等慢性疾病, 甚至是感冒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耐受量提升。
3.解毒。体内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后,可以 缓解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对机体的毒 害作用。 4.预防癌症。维生素C可以阻断致癌物N-亚 硝基化合物合成,预防癌症。 5.清除自由基。 6.协同作用。维生素C和生育酚、还原型辅 酶Ⅱ在体内可协同清除自由基。
维生素C与癌症
全世界专家们的研究清楚地表明,每天吃新鲜水果,特 别是柑桔类水果,胃癌、食管癌、口腔癌、咽癌及宫颈癌 的发病率会大大降低,还有些研究指出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 果有助于预防结肠癌和肺癌。 在美国,30年代胃癌在死亡病因中占第一位,近年来胃 癌下降到第七位,研究人员意识到,这种超常的健康趋势 并不是归功于任何医疗措施,事实上是由于食物有了冰箱 冷藏,加以空运发达,人们能够吃到更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而吃盐腌或渍的食物相对的减少的缘故。日本北部胃癌发 病率始终很高,那里人们喜欢用盐腌渍的食品,喜欢大酱、 腌菜和咸鱼。虽有冰箱,但饮食习惯没有改变。另外,伊 朗部分地区的胃癌发病率也很高,没有什么其他解释,只 是因为人们营养太差,能进的水果与蔬菜很少,维生素C摄 入量严重不足。专家们早已证明维生素A与肺癌的密切关系, 现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医学院的研究发现,维生素E和维 生素C的水平降低,对肺癌有着更为重要的联系。此外,多 项研究分别证实,摄入维生素C不足,与子宫颈癌、直肠癌 的多发,均有密切关系。
维生素c输液的功能主治
![维生素c输液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ce9c38d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7.png)
维生素C输液的功能主治维生素C的概述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它在人体内不可合成,因此需从外部摄入。
维生素C具有多种功能,如抗氧化、提高免疫力、促进胶原合成等。
它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尤其维生素C输液能够快速有效地补充维生素C,对某些疾病的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维生素C输液的功能主治1.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作为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
维生素C输液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维生素C,帮助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这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2.免疫增强:维生素C在提高免疫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加抗体的合成等。
维生素C输液可以迅速提高体内维生素C浓度,对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尤其是在感染性疾病、手术后等需要增强免疫力的情况下,维生素C输液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3.促进胶原合成:维生素C是胶原合成的必需物质。
胶原是人体内最主要的结缔组织蛋白质,对于维持皮肤、骨骼、血管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C的补充能够刺激胶原的合成,有助于伤口的愈合、皮肤的修复等。
因此,在一些皮肤瘙痒、创伤、抗衰老等领域,维生素C输液能够有针对性地发挥作用。
4.治疗某些疾病:维生素C输液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特殊效果。
如病毒感染性疾病,维生素C具有直接杀灭病毒和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重症肺炎、脓毒症等疾病,维生素C输液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器官损伤;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维生素C输液能够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等。
维生素C输液的使用注意事项1.维生素C输液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剂量和用法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过高的维生素C剂量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尿液酸化等。
2.过量维生素C的摄入可能会在尿液中形成草酸结石,因此,有相关疾病或有草酸尿症家族史的患者应慎用。
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写作练习)
![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写作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2b0e34a336c1eb91a375dce.png)
摘要维生素 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是显示抗坏血酸的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统称。
维生素 C 在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调节作用。
维生素 C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其中一个维生素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八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构成。
是酸性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容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氧化,为己糖衍生物。
维生素C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内多种重要生物化学反应,能够保持人体细胞及血管基质的完整性,维生素C现已广泛应用于抗感染、过敏性反应、心血管系统、癌症、糖尿病等临床辅助治疗,对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维生素C 抗坏血酸药理作用调节坏血病AbstractVitamin C which is named ascorbic acid is water-soluble vitamin,It Is shown ascorbic acid bioactive compounds. Vitamin C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rich in content ,In the redox reaction plays a regulatory role. Vitamin C is composed of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elements, wherein a vitamin molecule consists of six carbon atoms, eight hydrogen atoms and six oxygen atoms. Is acidic substances, has the strong reducibility, heating or in solution is easily oxidized and decomposed,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are more prone to oxidation, for hexose derivatives. Vitamin C is an important trace elements in human body, participants in a variety of important biochemical reactions, keeping the human cells and vascular matrix integrity, vitamin C is widely used in resistance to infection, allergic reactions, cardiovascular, cancer, diabetes and other clinical adjuvant therapy, for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ascorbic acid vitamin C pharmacological regulation of scurvy目录摘要 (Ⅰ)A b s t r a c t (Ⅱ)第一章绪论 (1)一、维生素C基本性质 (1)二、维C的发展历程 (1)第二章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2)1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 (2)1.1抗炎症 (2)1.2抗病毒 (2)1.3对心血管的作用 (2)1.4对糖尿病的作用 (2)2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2)2.1感染及炎症 (2)2.2防治肿瘤 (2)2.3心血管疾病 (3)结语 (4)参考文献 (5)致谢 (6)第一章绪论一、维生素C基本性质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 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确定的人类26 种基本药物之一。
维生素C在预防颅内出血中的应用
![维生素C在预防颅内出血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51460c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7.png)
维生素C在预防颅内出血中的应用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
它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和发热,如头痛、关节痛、牙痛、肌肉痛等。
布洛芬通过抑制体内的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然而,除了这些常见的用途外,布洛芬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被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其中包括预防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特点是血液在颅腔内的异常积聚。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颅内压力增加,从而造成脑损伤。
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C在预防颅内出血中可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
氧化应激是导致颅内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氧化应激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会导致细胞膜的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加剧。
维生素C作为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从而减少颅内出血的风险。
此外,维生素C还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
胶原蛋白是构成血管壁的重要成分,对维持血管的稳定性和弹性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胶原蛋白合成障碍,从而增加血管脆性和易损性。
而在颅内出血的发生过程中,血管的破裂和破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因此,维生素C的补充可能有助于增强血管壁的稳定性,减少颅内出血的风险。
此外,维生素C还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反应是颅内出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炎症反应的发生会导致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和血小板聚集等,从而进一步加重颅内出血的程度。
维生素C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从而降低颅内出血的风险。
尽管有上述的研究支持,但维生素C在预防颅内出血中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其疗效。
此外,维生素C的用量和使用时间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因此,在使用维生素C作为预防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来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维生素C在预防颅内出血中可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C在临床上的应用
摘要: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确定的人类26种基本药物之一;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内多种重要生物化学反应,能够保持人体细胞及血管基质的完整性。
近来,人们认识到维生素C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预防和治疗中可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此外,维生素C也已应用于抗感染、过敏性反应等临床辅助治疗。
关键词:维生素C;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炎症;防癌抗癌
维生素C是可溶于水的无色结晶,是一种分子结构最简单的维生素。
它于1928年首先由Szent - Gyorgyi分离得到, Haworth和Hirst在 1933年测定了它的结构, 1937年由于他们对维生素C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自从人们发现维生素C具有防治感冒功能以来, 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
自此以后, 国内外研究人员又对其进行了不懈探索, 发现维生素C还有更多的功效。
以下介绍维生素C在临床疾病上的一些应用。
1 维生素C治疗心血管疾病
维生素C在体内能抗自由基氧化,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血输出量,促进心肌糖原转化,对心肌缺血和损伤有预防和修复作用,大剂量维生素C还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部分研究显示维生素C能减少主要冠脉事件。
王鲁莎等[2]选取 198名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维生素C (10 g/d × 5 d)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再罐注后心肌酶变化 ,发现维生素C 10 g治疗组各种心肌酶峰值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减低 ,提示维生素C可干预各种心肌酶生成与释放 ,减少缺血、再罐注对心肌的损伤 ,提示在已发生冠脉事件的患者中维生素C有积极疗效。
2 感染及炎症
李志惠等[3]用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剂量维生素C粉针和头孢曲松钠对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治疗组在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上均优于单用头孢曲松钠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大剂量维生素C是两者疗效差异的关键,两组均无不良反应。
李柏松等也用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治疗组在改善呼吸急促、肺部啰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疗程短。
维生素C本身的抗氧化自由基作用,在抑制细胞免受脂质过氧化损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同时对于新生儿,维生素C为水溶性,安全性高,可随尿液排出体外。
3 维生素C的防癌抗癌作用
⑴流行病学表明维生素C可降低肿瘤发病率
最初的流行病学观察发现 ,进食含丰富维生素类物质的食物,人群肿瘤的发病率降低。
有人给 12735人在食物中添维生素C及维生素E,连续应用2年,然后通过8年的随访发现服用维生素组肿瘤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5]。
在荷兰,给120852名55~69岁人员食物中添加维生素C,经 6.3年随访,结果可明显降低膀胱癌的发病率[6]。
⑵异议——维生素C对防癌无明显的作用
也有一派意见认为维生素C对防癌无明显的作用。
Vojdani等[7 ]研究日服500~5000 mg 的维生素C对DNA加和物,NK细胞活性及凋亡,外周血白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论是服用后既不诱导突变的形成,对 NK细胞活性、凋亡及外周血白细胞细胞周期也无影响Proteggente 等[8]观察 VitC 及 VitC 与铁联合应用时对DNA 损伤作用 ,一组每天给维生素C260mg,一组每天给维生素C260mg及铁14mg,服用6周,观察8周,未见自由基氧化引起的DNA 损伤。
因此,抗氧化剂营养依靠其抗氧化作用对抗组织损伤及癌症的影响的假说有待进一步验证[9]。
4 结论
维生素C最早应用于坏血病、牙龈出血等病,除了在上述疾病的临床应用之外,现在维生素C还应用于肾病[10],以及急性酒精中毒等的治疗[11]。
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等临床应用,维生素C多以大剂量、联合应用方式为主。
而维生素C粉针具有比水针更稳定、比片剂疗效更快、剂量调节更灵活的特点,所以未来维生素C粉针在临床联合辅助治疗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维生素C及其家族成员将被更多的人认识,并且造福人类本身。
参考文献:
[1] 丁焱.维生素C的功能与应用[J].宿州师专学报,2002,3(17): 61-62.
[2] 王鲁莎 ,崔鲁宁 ,何茂德.维生素C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再通后心肌酶的影响 [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2(2): 169-170.
[3] 李志惠宋海亭.大剂量维生素C粉针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2006,15(3):323-324.
[4] 李柏松.大剂量维生素C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观察 J .新医学导刊,2008,7(10): 12-13.
[5] Malvy DJ , Favier A , Faure H ,et al . Effect of two years’ supplementation
with natural antioxidants on vitamin and trace element status biomarkers :preliminary data of the SU. VI. MAX study [J] . Cancer Detect Prev ,2001 ,25 (5) :479-485.
[6] Zeegers MP ,G oldbohm RA ,Brandt PA. et al . Are retinol ,vitamin C ,vitamin E , folate and carotenoids intake associated with bladder cancer risk ? Resutts from the Netherlands Cohort Study [J] . Br J Cancer ,2001 ,85 :977-983.
[7] Vojdani A ,Bazargan M,Vojdani E ,et al . New evidence for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vitamin C[J ].Cancer Detect Prev ,2000 ,24(6) :508-523.
[8] Proteggente AR ,Rehman A ,Halliwell B ,et al . Potential problems of ascorbate and iron srpplementation :pro2 oxidant effect in vivo ? [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0 ,277 (3) :535-540.
[9]魏秀春, 柳月安, 房居高. 维生素 C 作用的防癌与致癌双重性[ J ] . 肿瘤防治杂志, 2002, 9 ( 4): 340-341.
[10] 黄莉闫文珍.维生素C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概述[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 :1354.
[11] 陈冲.纳络酮联合维生素C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