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概论(PPT 143页)
合集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概论精品PPT课件
![企业内部控制概论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1eb3e7aaea998fcd220e82.png)
二、内部控制在中国的发展 1、早期的内部控制实践 2、改革开放后的内部控制发展 3、2007年以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以学习和 引进为主
§1.1 内部控制的演进
本部分小结:
内部控制与其他理论一样,其产生与发展都是基于社 会经济环境的一定需要,最初是基于管理的某种需要, 后来基本上是外部审计的推动,可以说企业管理、外部 审计以及技术和资本的发展在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发 展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控制失效的巨大损失: 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人为失误 2、故障(意外) 3、串谋 4、成本效益:隐性与显性 5、管理越权 6、非常规
The End
内部控制.
新COSO报告的发展
ERM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重新明确为: ⒈是一个过程; ⒉被人影响; ⒊应用于战略制定; ⒋贯穿整个企业的所有层级和单位; ⒌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事件并在组织的风险 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 ⒍合理保证; ⒎为了实现各类目标。
200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 对业务约定书签订、审核计划拟订、审核程序履行、审核报告出 具等作出了规定,基本可以满足会计师事务所的需要。
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
一般理解
内部控制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 证。管理实践证明,企业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从建立和健全内部 控制开始的;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无法游离于内部控制之外。
四、《基本规范》的五要素
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1.3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一、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基于内控目标的拓展 1、防止组织失败:战略目标、风险管理 2、提高报告信息质量:决策、监督的基础 3、保护资源安全完整:控制的具体效果 4、实现组织合规经营:法律法规的外在约束 5、有助于克服人性弱点:机制硬化
以学习和 引进为主
§1.1 内部控制的演进
本部分小结:
内部控制与其他理论一样,其产生与发展都是基于社 会经济环境的一定需要,最初是基于管理的某种需要, 后来基本上是外部审计的推动,可以说企业管理、外部 审计以及技术和资本的发展在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发 展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控制失效的巨大损失: 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人为失误 2、故障(意外) 3、串谋 4、成本效益:隐性与显性 5、管理越权 6、非常规
The End
内部控制.
新COSO报告的发展
ERM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重新明确为: ⒈是一个过程; ⒉被人影响; ⒊应用于战略制定; ⒋贯穿整个企业的所有层级和单位; ⒌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事件并在组织的风险 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 ⒍合理保证; ⒎为了实现各类目标。
200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 对业务约定书签订、审核计划拟订、审核程序履行、审核报告出 具等作出了规定,基本可以满足会计师事务所的需要。
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
一般理解
内部控制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 证。管理实践证明,企业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从建立和健全内部 控制开始的;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无法游离于内部控制之外。
四、《基本规范》的五要素
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1.3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一、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基于内控目标的拓展 1、防止组织失败:战略目标、风险管理 2、提高报告信息质量:决策、监督的基础 3、保护资源安全完整:控制的具体效果 4、实现组织合规经营:法律法规的外在约束 5、有助于克服人性弱点:机制硬化
《内部控制概述》课件
![《内部控制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c50bb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7.png)
合。
信息与沟通还需要确保组织能够 及时获取外部信息,以便更好地
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
监控
监控是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和监督的过程,旨在发现 问题并及时纠正。
监控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管理层的日常监督等多种方式进行 。
监控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 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是对组织面临的内外部风险进
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组织确定可能 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并采 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风险评估需要定期进行,以确保 与组织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和及时
性。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而采取 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旨在预防和纠 正错误和不法行为。
02
内部控制的日常维护和更新也需 要持续的资源投入,以确保其有 效性和适应性。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内部控制无法完全消除人为错误和舞 弊行为,因为员工可能违反规定或故 意绕过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可能无法应对未知的风险和 威胁,因为这些风险可能超出企业的 预料和控制范围。
内部控制的应对策略
企业应定期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 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
一家慈善机构通过内部审计和外 部监管,确保捐赠资金用于合法 和符合组织宗旨的用途。
一家行业协会通过规范会员行为 和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了组织的 公信力和凝聚力。
政府机构内部控制案例
详细描述
一地方政府部门通过加强预算管 理和内部审计,有效控制了行政 成本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 益。
一家税务机构通过建立风险评估 和监控机制,确保税收征管的公 正性和准确性。
信息与沟通还需要确保组织能够 及时获取外部信息,以便更好地
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
监控
监控是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和监督的过程,旨在发现 问题并及时纠正。
监控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管理层的日常监督等多种方式进行 。
监控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 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是对组织面临的内外部风险进
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组织确定可能 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并采 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风险评估需要定期进行,以确保 与组织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和及时
性。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而采取 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旨在预防和纠 正错误和不法行为。
02
内部控制的日常维护和更新也需 要持续的资源投入,以确保其有 效性和适应性。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内部控制无法完全消除人为错误和舞 弊行为,因为员工可能违反规定或故 意绕过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可能无法应对未知的风险和 威胁,因为这些风险可能超出企业的 预料和控制范围。
内部控制的应对策略
企业应定期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 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
一家慈善机构通过内部审计和外 部监管,确保捐赠资金用于合法 和符合组织宗旨的用途。
一家行业协会通过规范会员行为 和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了组织的 公信力和凝聚力。
政府机构内部控制案例
详细描述
一地方政府部门通过加强预算管 理和内部审计,有效控制了行政 成本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 益。
一家税务机构通过建立风险评估 和监控机制,确保税收征管的公 正性和准确性。
第1章 总论 《内部控制》PPT课件
![第1章 总论 《内部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f4c88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d.png)
(4)强调了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新COSO报告中指出,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风险管理的监控Fra bibliotek内部控制
6
中占有重要地位。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管理者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控、 检查、评估和报告,并提出建议来帮助管理者、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以咨询顾问的身份介 入风险管理的过程。这也相应地促进了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目前,风险导向型内部 审计概念的提出就是例证。理所当然,由于风险管理综合框架有了许多新的突破,也就给我 们的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7)我国内部控制发展的近况
内部控制
7
1.2.1 内部控制的产生
1.2.2 内部控制的发展
1)内部控制思想萌芽阶段: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
2)内部牵制阶段:18世纪产业革命后至20世纪40年代
3)内部控制系统阶段:20世纪40年代—80年代
4)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
内部控制
3
(1)控制环境 (2)会计系统 (3)控制程序
5)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20世纪90年代
第1章 总 论 1.1内部控制概述 1.1.1 内部控制的定义 1.1.2 经济社会对内部控制的需求
1)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护企业资产安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能 2)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成效、提升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
2
3)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维护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1.2内部控制的产生及发展
(1)明确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2)强调内部控制应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相结合 (3)强调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 (4)强调“人”的重要性 (5)强调“软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
4
(6)强调风险意识 (7)模糊了管理与控制的界限 (8)强调内部控制的分类及目标 (9)明确指出内部控制只能做到“合理”保证 (10)成本与效益原则
6
中占有重要地位。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管理者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控、 检查、评估和报告,并提出建议来帮助管理者、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以咨询顾问的身份介 入风险管理的过程。这也相应地促进了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目前,风险导向型内部 审计概念的提出就是例证。理所当然,由于风险管理综合框架有了许多新的突破,也就给我 们的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7)我国内部控制发展的近况
内部控制
7
1.2.1 内部控制的产生
1.2.2 内部控制的发展
1)内部控制思想萌芽阶段: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
2)内部牵制阶段:18世纪产业革命后至20世纪40年代
3)内部控制系统阶段:20世纪40年代—80年代
4)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
内部控制
3
(1)控制环境 (2)会计系统 (3)控制程序
5)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20世纪90年代
第1章 总 论 1.1内部控制概述 1.1.1 内部控制的定义 1.1.2 经济社会对内部控制的需求
1)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护企业资产安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能 2)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成效、提升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
2
3)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维护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1.2内部控制的产生及发展
(1)明确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2)强调内部控制应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相结合 (3)强调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 (4)强调“人”的重要性 (5)强调“软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
4
(6)强调风险意识 (7)模糊了管理与控制的界限 (8)强调内部控制的分类及目标 (9)明确指出内部控制只能做到“合理”保证 (10)成本与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PPTPPT课件
![内部控制制度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856d8e763231126edb11d4.png)
42
四. 信息与沟通
企业应当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企业内 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 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 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 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信息沟 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并 加以解决。 重要信息应当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 会和经理层。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
一.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2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1、是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 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2、它是以监督部门为主导、各部门具体实施为 基础、会计等中介机构服务为支撑,政府监管 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 3、它能够推动公司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完善治理 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不断提供经营管理水平 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供公司的财务报告的 真实与可靠性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 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33
三. 控制活动
3、会计系统控制 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 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和财务会计报告的 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风险规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
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
的策略。
风险降低是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
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
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风险分担是企业准备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
(五) 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 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四. 信息与沟通
企业应当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企业内 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 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 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 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信息沟 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并 加以解决。 重要信息应当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 会和经理层。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
一.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2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1、是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 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2、它是以监督部门为主导、各部门具体实施为 基础、会计等中介机构服务为支撑,政府监管 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 3、它能够推动公司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完善治理 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不断提供经营管理水平 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供公司的财务报告的 真实与可靠性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 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33
三. 控制活动
3、会计系统控制 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 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和财务会计报告的 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风险规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
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
的策略。
风险降低是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
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
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风险分担是企业准备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
(五) 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 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第一章内部控制概述PPT课件
![第一章内部控制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c1b0b6aeaad1f346933f6f.png)
Chapter1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12
第三阶段:内部控制结构
• 1988年,AICPA:《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 (SAS55) “内部控制结构”
–三要素:
– 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
Chapter1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13
•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强化或削弱特定 政策和程序之效率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 素。
Chapter1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23
ERM框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企业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 “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规划 及与管理部门业务授权决策过程有 关的程序和记录。这种授权是直接 与达到组织目标的责任相联系的管 理职能,是对经济业务建立会计控 制的出发点。 ”
Chapter1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11
• 反国外行贿法案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简称FCPA
–
西汉时期的上计制度。
–
宋规定 “官职分离、职差分离”
–
“主库吏三年一易”
Chapter1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5
•
第一阶段:内部牵制
• 18世纪末
?
• 指导思想: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也大大 低于单独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 2004年9月,研究报告“企业风险管理: 整体框架(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正式发布。
Chapter1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19
萨班斯法案对内部控制的促进
内部控制(授课用)PPT课件
![内部控制(授课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897d68866fb84ae55c8d79.png)
17
17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解读
1《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2《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解读 3《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解读 4《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解读
18
❖5个目标 ❖5个原则 ❖5个要素
❖50条
❖合规、资产、报告、经营、战略
❖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 性、成本效益
❖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 ——班固《汉书·霍光传》
2
❖灰社会,潜规则
▪ 小金库
▪ 吃回扣
▪ 假发票 ▪ 偷逃税收
保护别人与 保护自己
▪ 豆腐渣工程
▪ 携款潜逃…
❖经济犯罪
▪ 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挪用公款…
3
3
案例
她负责公 章、拆迁 款领取表、 通知拆迁 户签字领 款; 重复记账
获刑无期
4
4
❖扬州一家韩资企业负责人在银行向警方报案称, 公司出了“家贼”。28岁的女会计利用职务之便, 在一年多时间内疯狂敛财67万余元!16日,该会 计被刑事拘留。
27
内控基本规范解读——内部控制五要素
内部监督
内部 控制 五要
素
内部环境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 内部监督
➢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结合
➢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 机构和其他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 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跟踪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并就内部 监督中发现的重大缺陷,追究相关责任
11
中国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五部委层面
企业经 营合法 合规
资产安全、 财务报告及 相关信息真
实完整
提高经 营效率 和效果
17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解读
1《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2《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解读 3《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解读 4《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解读
18
❖5个目标 ❖5个原则 ❖5个要素
❖50条
❖合规、资产、报告、经营、战略
❖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 性、成本效益
❖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 ——班固《汉书·霍光传》
2
❖灰社会,潜规则
▪ 小金库
▪ 吃回扣
▪ 假发票 ▪ 偷逃税收
保护别人与 保护自己
▪ 豆腐渣工程
▪ 携款潜逃…
❖经济犯罪
▪ 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挪用公款…
3
3
案例
她负责公 章、拆迁 款领取表、 通知拆迁 户签字领 款; 重复记账
获刑无期
4
4
❖扬州一家韩资企业负责人在银行向警方报案称, 公司出了“家贼”。28岁的女会计利用职务之便, 在一年多时间内疯狂敛财67万余元!16日,该会 计被刑事拘留。
27
内控基本规范解读——内部控制五要素
内部监督
内部 控制 五要
素
内部环境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 内部监督
➢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结合
➢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 机构和其他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 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跟踪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并就内部 监督中发现的重大缺陷,追究相关责任
11
中国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五部委层面
企业经 营合法 合规
资产安全、 财务报告及 相关信息真
实完整
提高经 营效率 和效果
《内部控制》课件
![《内部控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f6ad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c.png)
04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 效果,促进企业发展战 略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内部控制的目标
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 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 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 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的原则
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 成本效益原则。
02
内部控制的要素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评价的定义内部控制评价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 评估的过程,旨在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和管理问题。
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
确保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果,降低风 险,并满足相关法规和监管要求。
内部控制评价的步骤
包括制定评价计划、确定评价标准、实施评价程序、编制评价报告 和跟踪整改措施等。
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的关系
共同点
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都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进行评估的过程,两者的 目标都是帮助企业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和管理问题。
不同点
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企业内部自行开展的管理活动,而内部控制审计则是由外部审计机构 进行的独立审查和评估。此外,两者的侧重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行监督和检查的过程。
监控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应当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发现问
题及时处理。
监控应当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
03
内部控制的应用
资金活动控制
资金活动控制概述
资金活动是企业的重要经济业 务,内部控制对于资金活动的 控制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
财务风险。
收付款控制
研究与开发是企业的重要创新活动 ,内部控制对于研究与开发的控制 可以有效降低研发风险和提高研发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课件PPT(共 108张)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课件PPT(共 108张)](https://img.taocdn.com/s3/m/c260baf9284ac850ad0242fa.png)
(四)授权审批要有责任
授权审批要遵循权责一致原则,授权人和被授权人所拥有的 权力应当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互适应。既不能拥有权力,而不 承担责任;也不能只承担责任,而不授予权力。
(五)授权审批要有监督
绝对权力必然产生绝对腐败。因此,企业所有拥有权力的人 员和岗位都要接受有效的监督,都要实现有效的控制。
五、授权审批控制的内容
第二节 内部控制方法
第二、授权审批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
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 ①授权审批的范围;②授权审批的层次;③
授权审批的程序;④授权审批的责任。
一、授权审批控制的含义
授权审批控制是指企业员工在办理各项 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才能实施,业 务经办人员要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 担责任,并履行相关审批程序。授权审批 控制可细分为授权控制和审批控制。
1.控制实体假设
控制实体是指内部控制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部 门
2.可控性假设
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对控制客体所实施的控制
3.复杂人性假设
内部控制的实质是对人进行约束和激励的一 种机制
4.不串通假设
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即不相容职务 恰当分离,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一人单独从 事和隐瞒不合规行为的机会
表2-1 日常业务活动中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举例
业务活动
不相容职务
分离原则
1.会计职务与出纳职务分离,出纳人员 不得由一人 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 办理货币资
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 金业务的全
工作;
过程。
货币资金 业务
2.会计职务与审计职务分离; 3.支票保管职务与印章保管职务分离; 4.支票审核职务与支票签发职务分离, 支票签发职务由出纳担任,其他会计
授权审批要遵循权责一致原则,授权人和被授权人所拥有的 权力应当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互适应。既不能拥有权力,而不 承担责任;也不能只承担责任,而不授予权力。
(五)授权审批要有监督
绝对权力必然产生绝对腐败。因此,企业所有拥有权力的人 员和岗位都要接受有效的监督,都要实现有效的控制。
五、授权审批控制的内容
第二节 内部控制方法
第二、授权审批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
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 ①授权审批的范围;②授权审批的层次;③
授权审批的程序;④授权审批的责任。
一、授权审批控制的含义
授权审批控制是指企业员工在办理各项 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才能实施,业 务经办人员要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 担责任,并履行相关审批程序。授权审批 控制可细分为授权控制和审批控制。
1.控制实体假设
控制实体是指内部控制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部 门
2.可控性假设
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对控制客体所实施的控制
3.复杂人性假设
内部控制的实质是对人进行约束和激励的一 种机制
4.不串通假设
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即不相容职务 恰当分离,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一人单独从 事和隐瞒不合规行为的机会
表2-1 日常业务活动中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举例
业务活动
不相容职务
分离原则
1.会计职务与出纳职务分离,出纳人员 不得由一人 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 办理货币资
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 金业务的全
工作;
过程。
货币资金 业务
2.会计职务与审计职务分离; 3.支票保管职务与印章保管职务分离; 4.支票审核职务与支票签发职务分离, 支票签发职务由出纳担任,其他会计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3bcb34f46527d3250ce01c.png)
➢ 事前控制 ➢ 事中控制 ➢ 事后控制
▪ 从内容上看,包括:
➢ 制度设计 ➢ 制度执行 ➢ 监督评价
▪ 案例2-2 宝钢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流程P22
二、内部控制的本质
▪ 观点一:内部控制本质上是对风险的管理 与控制;(P21)
▪ 观点二:内部控制本质:
➢ 制衡(政府、所有者、经营者、员工) ➢ 监督 ➢ 激励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条: 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 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 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 (一)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 ▪ (二)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 ▪ (三)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
(一)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
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
▪ 2.管理控制:是与公司经理层和中级管理层 相联系的内部控制,其目的是将战略目标进 一步分解和落实为部门目标和日常任务,确 保企业内部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最 终实现组织目标。
▪ 3.作业控制:是与操作管理层和员工相联系, 确保作业和任务的可靠执行,主要针对的是 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程序和措施。
(二)按控制地位分类
▪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 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 整。(案例2-5 法国兴业银行的遗憾P28)
▪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 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案例2-6 内控成本和效益平 衡的典范:中国人寿的“舍得”论)
三、内部控制设计方法
▪ 1.文字记录法 ▪ 2.内部控制调查表法 ▪ 3.流程图法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目标和类型P23
▪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 二、内部控制的类型
▪ 从内容上看,包括:
➢ 制度设计 ➢ 制度执行 ➢ 监督评价
▪ 案例2-2 宝钢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流程P22
二、内部控制的本质
▪ 观点一:内部控制本质上是对风险的管理 与控制;(P21)
▪ 观点二:内部控制本质:
➢ 制衡(政府、所有者、经营者、员工) ➢ 监督 ➢ 激励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条: 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 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 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 (一)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 ▪ (二)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 ▪ (三)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
(一)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
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
▪ 2.管理控制:是与公司经理层和中级管理层 相联系的内部控制,其目的是将战略目标进 一步分解和落实为部门目标和日常任务,确 保企业内部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最 终实现组织目标。
▪ 3.作业控制:是与操作管理层和员工相联系, 确保作业和任务的可靠执行,主要针对的是 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程序和措施。
(二)按控制地位分类
▪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 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 整。(案例2-5 法国兴业银行的遗憾P28)
▪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 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案例2-6 内控成本和效益平 衡的典范:中国人寿的“舍得”论)
三、内部控制设计方法
▪ 1.文字记录法 ▪ 2.内部控制调查表法 ▪ 3.流程图法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目标和类型P23
▪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 二、内部控制的类型
内部控制课件
![内部控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26b99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e.png)
详细描述
该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导致出现资产流失、经营风险增加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管 理混乱、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等,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案例
总结词
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导致财务信息不准确和投资者信心下 降。
详细描述
该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 存在缺陷,导致出现财务信息不准确 、财务报表虚假等问题,使投资者无 法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投 资者信心和市场反应。
05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某集团资金活动内部控制失效案例
总结词
该集团资金活动内部控制失效,导致财务状况混乱,给企业 带来严重损失。
详细描述
该集团在资金活动方面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导致出现财务 状况混乱,具体表现为资金挪用、账目不清、债务违约等问 题,最终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某公司采购业务舞弊案例
通过制定明确的采购业务流程和 操作规范,确保采购活动合规、
透明。
防范采购风险
通过建立有效的供应商评估和选择 机制,降低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风险。
确保质量安全
通过对采购物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把 关,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保障资产安全
通过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 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问题
总结词
复杂性和风险性增加
总结词
文化和地域差异影响
详细描述
随着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推进,跨国企业的 内部控制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具有风险性 ,需要更加全面和细致的管理策略。
详细描述
跨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还需要考虑不同国家 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法律法规差异等,需 要制定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的控制策略。
该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导致出现资产流失、经营风险增加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管 理混乱、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等,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案例
总结词
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导致财务信息不准确和投资者信心下 降。
详细描述
该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 存在缺陷,导致出现财务信息不准确 、财务报表虚假等问题,使投资者无 法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投 资者信心和市场反应。
05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某集团资金活动内部控制失效案例
总结词
该集团资金活动内部控制失效,导致财务状况混乱,给企业 带来严重损失。
详细描述
该集团在资金活动方面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导致出现财务 状况混乱,具体表现为资金挪用、账目不清、债务违约等问 题,最终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某公司采购业务舞弊案例
通过制定明确的采购业务流程和 操作规范,确保采购活动合规、
透明。
防范采购风险
通过建立有效的供应商评估和选择 机制,降低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风险。
确保质量安全
通过对采购物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把 关,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保障资产安全
通过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 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问题
总结词
复杂性和风险性增加
总结词
文化和地域差异影响
详细描述
随着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推进,跨国企业的 内部控制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具有风险性 ,需要更加全面和细致的管理策略。
详细描述
跨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还需要考虑不同国家 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法律法规差异等,需 要制定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的控制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十、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总结:
原理:事物分管、各负其责、相互制约
形式:分工、程序、手续、标准、预算
关键:设计流程、执行流程、体系评价
内控的实质是风险管理 内控不会使你的企业成功,但可以让你的
四、内控5要素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战 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 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 析和风险应对。
四、内控5要素
风险评估:
风险应对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 风险承受
O风险:不可消除的风险。忽略、容忍度 E风险:揭露的概率、事件的处理
四、内控5要素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 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 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 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 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 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 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四、内控5要素
其他分类
主导性控制与补偿性控制 预防式控制与侦察式控制 原因控制、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
七、内控在我国的发展
(1) 1991年,财政部发布《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 (2) 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这是我国第
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的行政法规。 (3) 2001年6月26日,财政部以财会41号文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操作性强
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八、现行内控规范性文件
一个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八、现行内控规范性文件
三个工作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八、现行内控规范性文件
八、现行内控规范性文件
一本手册
2007版 内控测试手册
08—12年持续修订
2013版 框架合理、内容务实 内涵全面、风险导向
企业免于失败
案例
浙江亚伦案
案例
南方航空的委托理财
南方航空集团公司2004年7月间曝出的巨额委托理财投资损失;随后,
国家审计署广州特派办对南方航空实施了专项审计;广东证监局也在2005年
10月对南方航空股份公司进行了检查。2004年绩效考核的179家中央企业中
,南航集团由于重大财务违纪事件,从B级降至了C级。2006年4月底,在香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自2009年7月1日起执行,并鼓励其他非上 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确立了以企业为主体,议政府监督为促进,以中介机构审计为 重要组成部分的实施机制。
七、内控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企业内控的观念走过一个误区,开 始政府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当局的事 情,与政府无关,后来才转变了观念,由 政府制定内控制度体系。内控体系也从原 来的附属地位慢慢独立出来。
四、内控5要素
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 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 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和载体。 控制措施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 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 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 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 、信息技术控制等。
(三鹿的教训)
二、 内控五大目的
企业战略
➢向“谁”卖“什么”? ➢靠“什么”卖? ➢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三、内控五原则
全面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 制衡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
不信任是真正的成本之源
四、内控5要素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 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 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 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反舞弊机制等内 容
港、纽约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05财年巨亏
信息与沟通
沃尔玛的信息利用
四、内控5要素
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 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 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 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制 度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 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 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中 的一项重要内容。
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 (4) 2002年,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
收款》。 2003年,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预算》。 2004年,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外投资》。 2005年,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担保》。 (5)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
内部控制概论(PPT 143页)
引子:
人生成功的原因有许多种, 但失败的原因只有一种, 懒惰; 企业成功的原因有许多种, 但失败的原因只有一种, 内部控制缺失。
二、 内控五大目的
➢企业战略; ➢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财务会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 ➢资产的安全完整;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四、内控5要素
监督检查
世通公司的案例
四、内控5要素
监督检查
中建的大监督体系
五、内控3特点
全面 全员 全过程
六、内控八大控制形式
六、内控八大控制形式
六、内控八大控制形式
六、内控八大控制形式
六、内控八大控制形式
六、内控八大控制形式
六、内控八大控制形式
六、内控八大控制形式
六、内控八大控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