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
高职高专会议信息反馈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0年年会2010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论坛信息反馈一、会议主题(中心)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贯彻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四个”合作为主线,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跨越,努力建设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新产业、新人才、新教学二、会议内容1. 传达“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和教育部领导讲话精神;2. 宣讲《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核心内容;3. 企业、院校围绕“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校企合作”主题交流、研讨;4.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工作总结和展望。
三、会议信息:(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吴岩)陈希部长的讲话:1个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办学方针1条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1个突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有新突破1个建设:努力建设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要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办学定位本次会议的意义:1、这是第一次高职教育工作会议2、提出了宏观战略3、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4、与国家教育规划相呼应5、对今后发展有清晰的政策导向。
(二)、吴言报告经典:不改革会慢慢死掉,乱改革会立即死掉。
审时度势:理性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将来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会只是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理性把握高等职业学校发展——要明确学院的发展模式,核心发展思路是由做大---做强理性把握示范、骨干院校发展——国家的大投入是否会有高产出解读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三个关系先导发展、伴生发展、跟随发展四模式:政府主持---- 统筹型市场主持---- 科教驱动型政府扶持---- 生态型混合动力---- 多元驱动要抓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工作,努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新跨越:继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重大项目:“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逐步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二期工程、地市级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和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建设等重大项目与改革试点,以政策引导、项目激励等多种方式,调动各方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最新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引导:可行性分析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
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1)前期准备阶段收集有关信息,确定研究主题,制定课题计划,召开课题组会议,增强成员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课题任务及具体操作方法,明确各自的职责及相应的操作方法。
(2)研究阶段第一阶段:拟在设计好研究大纲和研究计划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文献收集和调研。
文献收集和研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国内外构建职业能力标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b)建立中职与高职能力标准体系的发展状况;c)中高职衔接能力标准等级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调研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a)走访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对优秀的职业办学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吸取他们的先进经验;b)走访相关企业或行业协会,了解企业对于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
第二阶段:在研读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与行业或相关企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以此深化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和融合度。
对职业能力层级和标准的构建、职业能力等级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及实施方面展开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第三阶段:在论文整理归纳的基础上,结合调研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3)结题阶段收集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2)实施方法(1)文献研究法主要查阅、分析和研读:国内外关于终身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构建、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研究资料。
目的是找出适合我国高职院校中高职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2)调查研究法这是本项目的主要研究方法。
对不同行业、企业及一些优秀的职业办学机构进行调研和抽样分析,与行业或相关企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共同构建职业能力层级和标准、职业能力等级标准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展开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正文:----------------------------------------------------------------------------------------------------------------------------------------------------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摘要:高职院校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本文通过讨论高职院校的双师标准,高职双师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双师的成长策略和评价方法。
abstract: it requires full-time teachers havedouble-qualified quality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is paper,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double-qualified teacher standards were discussed, and growth strategy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were proposed.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双师标准;学院引导;自主学习;社会实践;评价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vocationaldouble-qualified teacher standards;college guidance;independent study;social practice; evaluation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223-02————————————作者简介:刘庆东(1964-),男,广东连州人,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 双师型教师的现行标准高职院校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
什么是双师素质,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规定,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①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②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③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2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④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2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对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之浅见
对“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之浅见摘要: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针对这种变化,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的确定对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变化,也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生存发展。
笔者从分析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开始,探讨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Abstract: with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speed up the pace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unit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the requirements of graduates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uts forward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 latest training target is the “high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determine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has the important meaning, it is linked to the graduates can adapt to the society,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s change, but also related to survival develo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high-end skilled talents star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ining mode of high-end technical talents.Keywords: high-end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model, V ocational education 国家“人才规划纲要”把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作为国家六类人才发展目标之一,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一支技艺精湛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队伍,实现到2015年,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2020年达到3900万人。
浅议高职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性(1)
浅议高职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性作者:吕晶来源:《科学教育导刊》2014年第01期【摘要】在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高职与本科院校联办本科专业已成为填补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对于高职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必要性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专科层次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
但是高职教育作为完整的高等教育类型,亟待完善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目前,高职教育层次上移至本科层次,正在成为构建现代职业育体系的关键议题,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联合举办应用本科教育就是现阶段为了构建和完善现代职业育体系所进行的探索和尝试。
联合举办的应用本科或高职本科是一种新的教育种类,它不同于本科院校的本科教育,也不同于部分本科院校举行的应用本科教育,还与以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为吸引生源、促进就业而与本科院校合作开展的专升本继续教育有所区别。
因此,对联办高职本科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高职教育的特殊规律,为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科学的依据。
1.开展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个重要标志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实现中职、高职专科、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相衔接。
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也首次提出“鼓励高等职业学校与行业背景突出的本科学校合作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现就进一步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教育行业指导重要性的认识1. 行业是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
长期以来,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认真指导职业学校办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离不开行业的指导。
2. 强化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
“十二五”时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当前,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还不够健全,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
加强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的必然要求。
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职业教育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充分依靠行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密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推进改革创新,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依靠行业,充分发挥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3.大力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职责。
要支持行业根据发展需要举办职业教育,并对本系统、本行业的职业教育发挥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作用;明确举办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完善管理模式,促进学历教育与培训有机衔接;整合行业内职业教育资源,引导和鼓励本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发挥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职业技能鉴定及相关管理工作;收集、发布国内外行业发展信息,开展新技术和新产品鉴定与推广,引导职业教育贴近行业、企业实际需要;提出制定行业职业教育规划咨询建议,参与国家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等工作。
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思维起点与战略把握
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思维起点与战略把握[摘要]高职教育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就应以其“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以及发展现状三个方面作为思维起点,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基石,以区域需求为指向,以开放融合为关键,以协同创新为动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社会服务思维起点战略一、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思维起点兼具“高等性”和“职业性”两大属性的高职教育,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服务能力必然成为高职院校体现办学实力、彰显办学价值的重要外在特征之一。
在高职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全面转型的今天,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已经变得愈发重要。
有必要从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和发展现状出发,找到思考与研究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思维起点。
第一,从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属性看。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一旦离开了“高”之所藉,就失去了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服务的原旨。
①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坚持从本州的客观实际出发,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服务和传播知识两条渠道,大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这种把教学、科研同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的办学模式,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被称为“威斯康星思想”。
②社会服务作为现代高校除教学、科研之外的第三职能地位的确立,即来源于“威斯康星思想”。
这种强调把大学的资源和能力直接用于解决公共问题的理念③,应该成为我们以“高等性”视角来思考和研究高职教育服务社会问题的思维起点。
第二,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属性看。
高职教育承担着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统筹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重任。
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必须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
早在1925年,黄炎培先生就倡导“大职业教育主义”,指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社会化、科学化,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只从教育界做工夫,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都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强调办职业学校的同时须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办理职业教育要力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十三)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 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 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 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 试点。注重培养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技术技能人才。
(八)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发布专业设置预警信息。各地要 统筹管理本地区专业设置,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 布局。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 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要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部专业发展良 性互动格局。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专业。
(二十二)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要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 化网络。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 学案例等。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 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继续办好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 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5.10.06•【文号】•【施行日期】1995.10.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1995年10月6日)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中提出的“通知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教育班等途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通过改革与建设,促进职业大学的健康发展,使其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明确职业大学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80年代初,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地方和中心城市相继举办了一批为当地培养实用人才的职业大学。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多数学校已具备了基本的办学条件,形成了一定的办学实力,教育质量逐步提高,为社会培养了三十多万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探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路子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可喜的成绩。
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重视不够,以于职业大学在办学中尚存在着政策不配套、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不足、专业特色不明显等困难和问题,影响了职业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必须进一步明确,职业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大学直接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部分中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的任务。
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推动职业大学的改革与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进行结构调整,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项重大改革。
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重视和加强对职业大学的领导和管理,积极推动职业大学的改革、建设与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2号文全文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服务经济转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1.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按照“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加强政府统筹,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3.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学校布局和发展规模,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布局,分类指导,支持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做优做强。
高等职业教育文件汇编
高等职业教育文件汇编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应用性的高等教育类型,旨在培养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结构和实施主体有多种划分方式,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民办高等院校、新建本科院校、成人高等院校和企业大学等。
以下是几个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和规定:
1.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15-2018 年)》:该行动计划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政策文件,旨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 《职业学校绝技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是为了加强对职业学校绝技人员的管理,提高职业学校绝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 《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是为了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提高规划教材的质量和水平,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4.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试行)》:该标准是为了衡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5. 《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是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这些文件和规定对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高等职业教
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改革创新模式研究
第9卷第12期2012年12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Dec.2012Vol.9No.12专业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核心内容,深化和创新高职新生专业教育模式,结合高职教育的自身规律,从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模式,强调基础课程够用为度,围绕专业主干课程,进行知识、能力的解构与重构的解读,最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专业教育改革创新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开拓学生的职业眼界,刺激学生的职业欲望,从而实现从普通人向职业人的转变,树立学生建立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习惯,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
在此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抓好入学专业教育是关键要素之一,如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抓住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契机、方法与载体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入学专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自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拉开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以来,高职教育历经十多年的发展走过了艰苦的创业期、以规模为主的快速增长期,现已进入了决定今后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处地位的质量建设时期,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接受和积淀已进入了需要稳固和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的阶段。
从这一层面上说,专业教育特别是入学专业教育,作为新手入学教育积极导入树立职业生涯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定位与社会对于职业教育不高的认同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通过入学专业教育树立学生对于高职教育的信心,踏实专业学习,形成与之定位相匹配的专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答: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一种高等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按照职业分类,根据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应用性、适应性和开放性.3、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求实效,减少相关课程内容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适当减少理论教学。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计算机应用,英语和人文等综合素质教育为支柱。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 2010年7月21日)目录一、基础与背景0(一)主要成就0(二)基本经验 1(三)存在问题 1(四)面临的新形势 1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2(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二)发展目标 2三、主要任务 3(一)形成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格局 3(二)建立充满活力、互利共赢的体制机制 3(三)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3(四)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3(五)构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评价体系 3(六)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4(七)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4(八)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4(九)营造政府统筹协调、行业企业责任共担、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环境 4四、重点举措 4(一)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结构,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4(二)以高职综合改革试验区为突破口,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 4(三)以示范院校建设为引领,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5(四)实施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计划,探索“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机制 5 (五)以“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为重点,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5(六)推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 5(七)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6(八)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 6(九)搭建继续教育服务平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要 6(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行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协调发展6(十一)建立以举办方为主的多渠道投入机制,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6五、组织实施7(一)加强组织领导7(二)建立目标责任制度7(三)加强监测考核7(四)强化舆论宣传7正文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04.04.30•【文号】教财[2004]9号•【施行日期】2004.04.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教财[200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生了显著变化,改革与发展的进程逐步加快,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已成为各地职业院校的共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京津为中心的奥运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带的迅速崛起,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掌握先进技术和工艺的技能型人才。
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同样需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
但与社会的需要相比,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仍然把职业教育等同于一般的学历教育,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紧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特征,很多职业院校由于实训基地条件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训教师水平不高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目前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被社会认可的主要原因。
为此,教育部与财政部决定采用中央财政资金引导的方式,推动各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为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切实做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规划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做好实训基地布局规划。
国家关于高职院校的文件
国家关于高职院校的文件
国家关于高职院校的文件有《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教育部关于深
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4〕9号)。
这些文件都旨在推动高职院校与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构建灵活、联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同时,这些文件也强调了高职院校应坚持质量为先、以点带面,兼顾区域和产业布局,支持基础条件优良、改革成效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经验和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此外,这些文件还从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专业教学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评价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旨在提升高职教育品质内涵与特色。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到教育部官网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文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文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和教育的融合,校企合作是指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以下是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些文件: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
2.《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
3.《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12号);
4.《教育部关于开展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12号);
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6.《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7.《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23号);
8.《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
9.《教育部关于制定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
这些文件都是为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021年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If you insist, you will shine. Time is an invincible weapon. It can gather arms and sand into towers, making the impossible in life possibl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现就20__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制订)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__〕1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__〕4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__﹞1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__〕36号)为指导,深化产学研合作,紧紧围绕广西产业转型升级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明晰人才培养规格、改革重点及实施途径。
二、改革目标深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环节,构建体系合理、内容先进、结构简洁的培养方案。
三、改革重点各专业要依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和国家相关职业技能标准,科学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突出创业创新能力培养1.增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各专业要根据学生未来职业面向和就业方向,增设创业基础课 1程,设48学时,计3学分。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和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创业观培养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
现代学徒制国内外研究进展
现代学徒制国内外研究进展作者:曹卫忠曹晓霞孙皓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9期【摘要】现代学徒制本身是一种有着历史悠久的教育模式,在我国这种模式起源于民间传统的传授技艺。
这种模式现在正逐步被高职院校所采纳和运用,它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含义。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在校园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联合培养下,对学生进行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进展2016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了国家现阶段对于工匠精神培养的迫切需要。
现代学徒制在我国最初是2011年由江西新余部分职业院校与江苏苏州职业技术园区职业学院发起的,由学校统筹安排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培养毕业作为学徒提升职业技能,从而实现学生与师傅,学校与企业,教育与工作的全面对接。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到:探索“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即“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这就为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提供了政策基础。
2011年9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正式提出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并将校企联合培养、先招工、后入学作为学徒制的重要特点予以明确。
教育部在2012年~2015年的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出要“开展和启动”、“全面推进和加快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此外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等重要文件中均提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 2010年9月13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目录一、基础与背景 (1)(一)主要成就 (1)(二)基本经验 (1)(三)存在问题 (2)(四)面临的新形势 (2)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4)(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二)发展目标 (4)三、主要任务 (6)(一)树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 (6)(二)形成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6)(三)建立互利共赢、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7)(四)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7)(五)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7)(六)构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评价体系 (8)(七)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8)(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9)(九)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9)(十)营造政府统筹协调、行业企业责任共担、社会认同的良好环境 (9)四、重点举措 (10)(一)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结构,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 (10)(二)以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突破口,营造有利于改革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 (10)(三)以示范院校建设为引领,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11)(四)实施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计划,探索“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机制 (11)(五)支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12)(六)以“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为重点,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12)(七)推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 (13)(八)开发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整体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3)(九)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 (14)(十)搭建继续教育服务平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要 (14)(十一)加强西部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14)(十二)建立以举办方为主的多渠道投入机制,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5)五、组织实施 (16)(一)加强组织领导 (16)(二)建立目标责任制度 (16)(三)加强监测考核 (16)(四)强化舆论宣传 (16)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背景(一)主要成就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1215所,招生313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639万人的49%,在校生965万人。
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
1.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贴近地方产业,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0年来培养了近1300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2.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快速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促进了高等学校入学机会公平。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2009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数比1999年增长了8.2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3.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在探索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基本经验总结高等职业教育近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有以下基本经验: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
高等职业教育在较短时期内取得突破性成绩,正是因其主动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坚持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这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共识,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
2.坚持科学定位,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进程,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将培养目标定位为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坚持科学定位,明晰培养规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3.坚持政府主导,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辅之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等配套政策措施,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提升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存在问题尽管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吸引力不强,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办学活力不足,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完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第二,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仍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不高;专业教学团队中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比例不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评聘制度尚未建立。
第三,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亟待建立,以举办者为主的多渠道投入得不到保证。
(四)面临的新形势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对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经济发展由高投入、高耗能、低技能、低附加值转向提高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必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一批具有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服务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为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
2.面对日益凸显的就业结构性矛盾,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在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各种就业矛盾相互交织。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产业优化升级的双重压力下,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稳定就业依然面临重大挑战。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在全面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培养符合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3.面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抓住机遇,为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和发展提供服务。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院校主要面向适龄青年开展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
当前,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迫切需要对在职人员进行技术更新培训;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有近2亿农民工迫切需要接受培训以保障体面就业;还有大量中等学历的在职员工需要继续发展;未来10年以至更长时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新成长劳动力规模呈下降趋势。
面对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人人,充分发挥职业性和区域性的独特优势,主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要,成为当地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技能培训、新技术推广和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4.面对“走出去”国家战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积极融入其中,伴随产业企业走向世界。
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世界范围内优化组合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资源,需要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高技能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
对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将相关行业(企业)产品(生产)的国际通用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在各类企业跨出国门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示范建设为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丰富办学特色,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和社会参与的关系,强化政府责任,统筹规划,健全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体制,同时充分运用法规、政策、项目、标准、评估、资源配置等手段,引导和调动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有机结合。
坚持特色发展,充分发挥示范院校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示范建设在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率先突破,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和服务能力的增强。
——体制机制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并重。
以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优化政策环境作为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基础能力建设和特色发展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
(二)发展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振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办学活力明显增强,办学水平整体提升,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建成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形成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