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IgE介导食物过敏诊断与治疗
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重点内容
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重点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尚存在认识和诊疗不足的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诊治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现基于国内外诊治实践参数及循证指南,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诱因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建议,旨在提高儿科医师对严重过敏反应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为未来制定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疗指南奠定基础。
关键词严重过敏反应;食物过敏;儿童;肾上腺素严重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一种主要由IgE介导的,临床表现为速发、危及生命、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超敏反应,多伴有皮肤黏膜系统表现,少数可仅表现为单一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症状、体征,如严重的上气道梗阻、气道痉挛及低血压等,过敏性休克为危重症表现[1-21肌注肾上腺素为一线治疗。
严重过敏反应的终身患病率为0∙05%-2.00%[3J s约1/4的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在<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41近年来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低龄儿童[5-71近10余年来,国内外临床建立了严重过敏反应诊断标准、诊治实践参数和循证指南等[8-11],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严重过敏反应的认识,但在我国仍存在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治疗不足的问题[12L为进一步规范诊治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我国儿科呼吸和过敏相关学术团体组织专家组广泛参阅相关文献,依据国内外相关防治指南及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旨在提高儿科临床医师对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为未来制定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疗指南奠定基础。
1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严重过敏反应主要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等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的全身反应,分为致敏阶段和效应阶段,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致敏阶段:变应原诱导特异性IgE产生是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
食物不耐受儿科
热点——小儿过敏性哮喘
Vance GH, Thornton CA, Bryant TN, et al. Ovalbumin-specific immunoglobulin G and subclass responses through the first 5 years of life in relation to duration of egg sensit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sthma. Clin Exp Allergy. 2004 Oct;34(10):1542-9.
机制(一)
理论上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当被消化到氨 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完全转化为 能量提供人体所需,但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个体体内环境的差异、酶缺乏等,很多食 物无法被完全消化,它们以多肽或其它分子的 形式进入肠壁,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产生食物 特异性的IgG抗体,进而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 合物。
严格遵守饮食计划 避免误食:
– 举例:牛奶不耐受时,应避免误食巧克力、奶 油蛋糕、冰淇淋等含牛奶的食品
理想食谱:
– 应包含多种植物与动物蛋白 正常食谱应包含:肉类和鱼类、水果和蔬菜、 谷物、奶及奶制品、豆类、坚果及种子
症状评分表
标准:3分=很差
2分=差
1分=有改善/可以 0分=症状消失
日期
阳性处理原则——重新纳入
6个月后,复查转阴食物可重新纳入饮食。 重新纳入时应注意:
– 先选择原检测结果+1食物,其次为+2食物, 最后是+3食物。
– 纳入时应选择食物单一形式,若出现症状,则 其他复杂形式不可再尝试,应继续忌食。
儿童食物蛋白质过敏
儿童食物蛋白质过敏儿童食物蛋白过敏也称为食物变态反应或食物过敏等,是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
儿童食物蛋白过敏反应的患病率约6%-8%,而牛乳是最常见的过食物约占3%-7.5%,以1岁以内的婴幼儿多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物过敏症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有食物过敏的患者常伴有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约6.8%-17%而对牛奶过敏的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则可高达26%一、病因(一)食物诱发小儿过敏胃肠道食入、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或注射、通过人乳和胎盘进入。
1.食物变应原食物变应原大多数食物变应原都是蛋白质,为水溶性糖蛋白,每种食物蛋白质可能含几种不同的变应原(1)食物可诱发变态反应:小儿常见的食物变应原为牛奶、鸡蛋、大豆。
其中牛奶和鸡蛋是幼儿最常见的强变应原致敏食物也因各地区饮食习惯不同而异。
花生既是小儿也是成人常见的变应原,海味食物不是小儿的主要变应原,坚果诱发的过敏在小儿比较少见,虽然任何食物可以致敏,但约90%的过敏反应是由少数食物引起,如牛奶、鸡蛋、花生和小麦。
(2)食物中仅部分成分具变应原性:以牛奶和鸡蛋为例,牛奶中以酪蛋白、乙种乳球蛋白变应原性最强。
鸡蛋中蛋黄具相当少的变应原蛋清中的卵白蛋白和卵类黏蛋白为鸡蛋中最常见的变应原。
(3)食物变应原性的可变性:加热可使大多数食物的变应原性减低。
胃的酸度增高和具有消化酶也可减少食物的变应原性。
(4)食物间存在交又反应性:不同的蛋白质可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使变应原具有交又反应性。
如50%牛奶过敏者也对山羊奶过敏。
对鸡蛋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鸟类的蛋也过敏。
交叉反应不存在于牛奶和牛肉之间,也不存在于鸡蛋和鸡肉之间。
植物的交又反应性比动物明显。
如对大豆过敏者也可能对豆科植物的其他成员如扁豆、苜蓿等过敏。
患者对花粉过敏,也会对水果和蔬菜有过敏反应,如对桦树花粉过敏者也对苹果、榛子桃、杏、樱桃等有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pptPPT课件
2019/7/4
39
谢谢
2019/7/4
40
皮试时可诱发症状 • 呼吸道:吸入食物气味和飞沫可诱发症状 • 母乳 • 通过胎盘?
2019/7/4
7
常见的过敏食物
• 牛奶 • 鸡蛋白 • 花生等坚果类 • 鱼虾 • 豆类 • 小麦 • 水果 • 蔬菜
2019/7/4
8
速发型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
• IgE介导 • 急性发作 :食物所致的极严重反应30-35
是α 受体激动剂,可以使外周舒张的血管收缩, 减少水肿。其β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是扩张支气管、 增加心肌收缩力、抑制组胺和白三烯的释放。肥 大细胞上有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肥大细胞活 动,早期应用肾上腺素,可以减弱严重的IgE介导 的过敏反应。 肌注肾上腺素
2019/7/4
37
严重过敏反应的治疗
• 补液 • 抗组胺药物是2线治疗严重过敏反应的用药。
2019/7/4
23
皮肤点刺试验的意义
• 皮肤点刺的结果说明食物引起IgE介导的过 敏反应的可能概率
• 年龄不同,试验结果的意义不同 • 不同食物有各自不同的结果的判断
2019/7/4
24
皮肤点刺试验的意义
皮肤点刺结果判断: • 风团直径≥3mm为阳性
2019/7/4
25
皮肤点刺试验的意义
• 年龄 越小越不敏感,越容易受干扰
剂量依赖性
• 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 e.g. 乳糖, 果糖,蔗糖、山梨醇
•脂肪吸收不良 e.g.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囊性
纤维化
• 遗传代谢病 e.g.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
• 特殊食物反应 e.g. 水杨酸盐、胺、食品添加
剂/ 防腐剂
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解读
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解读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解读1. 背景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在近年来逐渐增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了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儿科学会制定了《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儿家庭提供科学、规范和系统的诊疗建议,帮助儿童尽早识别和管理食物过敏,减少并发症发生。
2. 概述食物过敏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皮肤症状、呼吸道症状、胃肠道症状等。
《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通过对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临床诊疗指南,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膳食控制等方面的建议,旨在提高医生对食物过敏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同时为患儿提供更加科学、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深入探讨在深入探讨《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时,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我们需要了解食物过敏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它在儿童中的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特点。
我们需要探讨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包括皮肤刺激试验、特异IgE抗体检测和口服食物试验等内容。
我们需要关注《指南》中关于食物过敏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包括膳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过敏原免疫治疗等方面的建议。
4. 个人观点在阅读和理解《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时,我深切认识到食物过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以及临床医生在指导患儿家庭时的责任之重。
指南的出台不仅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标准参照,也为儿科医生提供了规范化的临床实践指导。
指南的制定也提醒我们,食物过敏并非简单的过敏反应,更需全面评估患儿的过敏原暴露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生活指导。
5. 总结通过对《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的深入解读,我们了解了对儿童食物过敏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性,以及指南中提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我们也明白了在实践应用中,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个体差异和家庭情况,制定更加贴心有效的治疗方案。
我们对食物过敏这一话题也有了更加深刻和灵活的认识。
在撰写本篇文章时,我从简到繁地对《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进行了解读和解析。
继续教育
周期性呕吐综合症的临床认识1、关于CVS的传统定义,说法正确的是(D )A、≧3次的发作性的顽固的恶心和呕吐B、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日C、2次发作间有长达数周至数月的完全无症状的间歇期D、以上都是2、对CVS预防用药,可选用(D )A、抗偏头痛药B、精神安定药C、镇吐剂和促胃肠动力药D、以上都是3、CVS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不良没有体现在(A )A、偏头痛B、苍白、面红、发热、嗜睡C、过量流涎、呕吐、腹泻D、胃电节律失常4、CVS呕吐在发作后很快,(A )达高峰强度A、1hB、2hC、2.5hD、3h5、(B )对预防CVS有作用。
A、青霉素B、红霉素C、白霉素D、庆大霉素6、CVS发作大多于(B )A、凌晨B、清晨C、中午D、夜晚7、CVS的最常见的触发因素是(A )A、感染B、生理因素C、心理应激D、体力消耗8、治疗CVS发作期的方法,正确的是(D)A、安定舒适环境,避免光和强声刺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保证热卡B、镇静剂如氯丙嗪、劳拉西泮等的应用可使患儿安静并缓解顽固的恶心和镇吐C、适当加用胃肠黏膜保护剂和抑酸剂D、以上都是9、CVS的病因不包括(C )A、偏头痛B、胃肠动力障碍C、呼吸系统疾病D、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不良10、诊断CVS必须的条件是(D)A、发性、严重性、分散发作性呕吐B、在2次发作间有数周至数月的完全健康间歇期C、呕吐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D、以上都是1、诺如病毒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C)。
A、它对于外界的抵抗力是比较强的,耐乙醚、耐酸以及热B、煮沸或者在含氯浓度在10mg/L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它灭活C、1、2、4基因组感染动物D、属于单股正链的RNA病毒2、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腹泻主要是(D)。
A、溶组织阿米巴B、蓝氏贾第鞭毛虫C、隐孢子虫D、以上都是3、腹泻病是指每天大便的次数排泄(B)或者是以上。
A、1次B、3次C、5次D、8次4、蓝氏贾第鞭毛虫引起的腹泻说法错误的是(A )。
非IgE介导食物过敏的诊断与治疗
非IgE介导食物过敏的诊断与治疗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食物过敏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进展。
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已经明确了IgE介导食物过敏以及非IgE介导食物过敏两种类型之间的区别。
在本文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非IgE介导食物过敏的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非IgE介导食物过敏?除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外,还存在一种与T细胞相关的非IgE介导食物过敏。
这种过敏反应与IgE过敏相比相对较为轻微,但一旦被误诊或未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与IgE过敏不同,非IgE过敏的症状通常会在食用后几个小时甚至数天内才会出现,并且症状与特定食物或食物组合偏好并不相关。
此外,非IgE过敏的症状还可以伴随着复杂的消化问题,如腹泻、便秘、恶心和呕吐等。
如何诊断非IgE介导食物过敏?非IgE介导食物过敏的诊断也许是目前医学上的一个难题。
因为该类型的食物过敏并不涉及IgE抗体的产生,所以传统的食物过敏测试往往无法准确诊断。
目前还没有标准化的实验室测试方法。
尽管如此,在确认非IgE过敏的可能性后,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确定具体的过敏食物。
例如,为了发现引起症状的食物,可以采用排除饮食法,一种一阶段逐渐升级的方法,从基础饮食开始,逐渐引入潜在的过敏原,以便确定食物引起的问题。
如何治疗非IgE介导食物过敏?目前,没有明确的、单一的治疗非IgE介导食物过敏的方法,这导致该类型的过敏症状难以处理。
然而,有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包括以下几项:•避免过敏食物:避免可能引起症状的食物可能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对于很多人来说,避免过敏食物并不容易,因为他们可能与许多其他食物相互作用或提供关键的营养成分。
•消除食物敏感性: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消除或减小消化不良和食物敏感性可以缓解非IgE介导食物过敏的症状,这需要在抗炎和生物相关性的指导下实施。
•改变饮食习惯:一些研究表明,改变饮食习惯可以减轻非IgE介导食物过敏的症状。
这个方法依赖于消化系统的范畴,伴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时的注意、评价、治疗和持续关注。
食物过敏原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及结果审核
相应的临床症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只有长期大 量进食才会诱发,症状出现时间为2小时以后, 甚至1周以后。检查前无需要空腹,抽取2ml静脉 血即可。食物、药物均不影响结果。
2、食物不耐受检测包括哪些项目? 包括常见14种食物:牛肉、鸡肉、鱼、玉米、螃蟹、
鸡蛋、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 小麦。
一种经溴化氰活化的纤维素衍生物合成,与过敏原有极 高的结合能力。其过程为将50标准血清或患者血清加入 到固有相,再将酶标抗IgE二抗加入到固有相中,最后 测定荧光并与标准曲线比较。CAP过敏原检测法测定范 围为0.35~100KU^/L(A:allergensIgE),变异系数 (CV)<10%。通常以sIgE>0.35KU^/L为临界点(即阳 性反应),其阴性预报正确率达95%,敏感性也高达94 %~100%,但其特异性较差,阳性预报正确率(PPV)
3、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做食物不耐受检测? 多种慢性症状均可做食物不耐受检测,包括慢性湿疹、 荨麻疹、慢性腹泻、便秘及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 慢性症状。
4、阳性食物如何避食?避食多久? 临床中部分患者因为食物不耐受阳性而盲目长期避 食,尤其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避食多种蛋 白类食物而造成营养不良,这里需要说明部分人群 无任何症状只在体检中发现某种食物不耐受,也可 不用避食,继续观察,如出现相应症状再避食。 +1食物可减少食入,+2与+3食物建议先避食1个月后, 如症状明显好转再避食2-5个月,症状消失后即可进 食不耐受食物。如避食1个月后原有症状无明显改善, 提示原有症状与食物无关,不用继续避食。
源试剂盒的参比血清不同而不易相互比较,待检血清 含有相同特异性IgG时可干扰正常结果,故目前已逐渐 被测定帽(CAP)过敏原检测法所代替。
2019-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过敏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常见疾病之一,影响了全球约25%的人群,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逐渐接近西方国家,如重庆地区2岁以内儿童食物过敏检出率为3.5%~7.7%;其他过敏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如国内1~7岁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由2002年的3.07%升高到2015年的12.94%;2010年我国14岁以下城市儿童平均累积哮喘患病率已达到3.02%,2年现患率为2.38%,较10年、20年前分别上升了43.4%,147.9%。
中国大陆地区人口中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亦高达4%~38%。
此外,同一患儿可能共患多种过敏性疾病,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我国儿科过敏专科医生相对缺少,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多分散于皮肤科、呼吸科、消化科、耳鼻咽喉科及儿童保健科等诊治。
因此,存在诊治标准不统一、漏诊、误诊、处理不当或诊断过度并存的情况。
此外,各科临床医生对过敏性疾病诊治规范可能存在认知不足和使用不当等问题。
为此,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再一次组织免疫、呼吸、皮肤、消化、耳鼻咽喉、儿童保健等多个学组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撰写"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以期为儿科全科医生长期综合管理过敏性疾病患儿提供帮助。
术语1.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与过敏(allergy):机体受到生理剂量的过敏原刺激后,出现异于常人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反应称为超敏反应,可由免疫和非免疫机制介导,免疫机制介导的超敏反应称为过敏。
2.过敏性疾病(allergic disease):系一组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环境中典型无害物质产生的超敏反应性疾病。
包括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哮喘、食物过敏和严重过敏反应等。
中国婴儿轻中度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诊断和营养干预指南解读PPT课件
针对婴儿家属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他们积极面 对和解决问题。
长期随访
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定期了解婴儿的生长发育情 况和过敏反应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营养 干预策略。
06
总结与展望
指南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
规范诊断流程
通过详细阐述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方法和标准,有 助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准确诊断。
提供营养干预方案
针对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提供具体的营养干预建议,为医生制 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有助于减轻婴儿过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进一步探索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病机制,为开发更有效 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开发新型诊断技术
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诊断挑战
02
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Hale Waihona Puke 敏在婴儿中较为常见,但由于其发病机
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给诊断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营养干预重要性
03
对于轻中度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儿,合理的营养干预对
于缓解症状、促进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指南目的和意义
中国婴儿轻中度非IgE介导的牛奶蛋 白过敏诊断和营养干预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4
目录
• 引言 • 牛奶蛋白过敏概述 • 诊断方法 • 营养干预策略 • 指南解读与实践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指南制定背景
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上升
01
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过敏性疾病的发病
食物过敏的检测、结果解读和防治
新鲜食物皮肤点刺试验---
阳性结果 ---单个可疑过敏原的皮肤试验阳性, 仅表明该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存在。仍然必须证 明患者暴露于过敏原后会出现症状。
没有相关临床病史的阳性皮肤试验可能只是亚 临床致敏(即可能是真阳性),或者可能是假 阳性反应。
也可能发生在由于他们的生活方式较少暴露于 敏感的过敏原的患者身上。
致敏食物 大约90%婴幼儿食物过敏是由牛奶、鸡蛋、花生、大豆
小麦、鱼、虾、坚果类等8种食物引起
食物
婴幼儿
年长儿 严重过敏反应
牛乳/羊乳
■
■
鸡蛋
■
■
大豆
■
花生
■
■
■
坚果
■
■
小麦
■
鱼
■
贝类
■
■
水果
■
■
蔬菜
■
■
籽类(棉子、 芝麻、车前子、 芥籽)
■
■
致敏食物
常见交叉过敏反应食物
食物
牛奶 鸡蛋 大豆 鳕鱼 虾 小麦 花生
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欧美国家资料显示,婴幼儿食物过敏的
发生率约为6%。
点击添加
花生
牛
上海、北京和重庆调查儿童标食题物的过敏率约8.19-11.9%奶。
大 豆
近几年发病率确实逐年上升点,值击得添关加注。 标题
小
麦
鸡
鱼
蛋
文献报告的多为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患病率
采用“金标准”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确
病史和体格
检查 饮食日记:详细的饮食日记可以为病史提供更
有效的证据。
既要包括摄入的食物,也要包括一些添加剂如
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
生堡』L型盘查!!!!生!旦笙!!鲞笠!塑g地!』旦型堕!:血!Y!!!!:!!!:!!:堕!:!
南瓜、豆类蔬菜、燕麦、米、大麦、马铃薯、鱼、鸡、火鸡 等。内镜下小肠、结肠黏膜可见水肿、红肿和轻度绒 毛萎缩。小肠活检组织学无特异性改变,结肠有时 可见隐窝脓肿和浆细胞广泛浸润。
5.FPIP:大多数是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60% 患儿是母乳喂养儿,可在生后第1周甚至生后几小 时内发病,生后6个月内发病最为常见。主要临床 表现为腹泻,粪便性状变化较多,有时为正常便,有 时为黏液便、血便(从便中带有少量血丝到以较多 血为主的大便)。患儿一般状况好,无体重减轻,常 伴有湿疹u…。常见过敏原有豆类、鱼、鸡蛋、小麦、 牛奶。内镜下表现呈非特异性,可有红斑、糜烂、水 肿、溃疡、结肠淋巴滤泡增生周边充血。结肠活检组 织学可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很少形成隐窝 脓肿。
食物过敏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避免高糖、高脂肪 、高盐饮食:保持 健康饮食习惯,降 低过敏风险
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全面,多吃蔬菜水果 适量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其他预防措施
避免食用过敏食物: 避免食用已知过敏 的食物,如牛奶、 鸡蛋、花生等。
预防复发
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食用过敏食物,注意食品标签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 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方式。
保持清洁:保持厨 房清洁,避免交叉 污染,防止过敏原
扩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用于缓解过敏症状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等,用于控制严重过敏反应
免疫疗法:如脱敏疗法,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使患者逐渐适应并减少过敏反应
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度普利尤单抗等,用于治疗严重食物过敏
诊断标准
症状:皮肤瘙痒、红斑、 呼吸困难等
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 试验、血清特异性IgE
检测等
食物激发试验:食用可 疑食物后观察症状
排除其他疾病:排除其 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 疾病,如哮喘、湿疹等
鉴别诊断
症状:皮肤瘙痒、红斑、 呼吸困难等
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 试验、血清特异性IgE
检测等
食物日记:记录每天 的食物摄入情况,帮 助找出可能的过敏原
排除饮食:暂时停止食 用可疑食物,观察症状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已成为21世纪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由于我国儿科过敏专科医生相对缺少,临床上存在对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标准不统一、漏诊、误诊、处理不当或诊断过度并存的情况。
经多个学组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后撰写本共识,以期为儿科全科医生长期综合管理过敏性疾病患儿提供帮助。
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过敏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常见疾病之一,影响了全球约25%的人群,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
近年来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逐渐接近西方国家,如重庆地区2岁以内儿童食物过敏检出率为3.5%~7.7%[2,3];其他过敏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如国内1~7岁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由2002年的3.07%升高到2015年的12.94%[4,5];2010年我国14岁以下城市儿童平均累积哮喘患病率已达到3.02%,2年现患率为2.38%,较10年、20年前分别上升了43.4%,147.9%[6]。
中国大陆地区人口中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亦高达4%~38%[7]。
此外,同一患儿可能共患多种过敏性疾病,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我国儿科过敏专科医生相对缺少,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多分散于皮肤科、呼吸科、消化科、耳鼻咽喉科及儿童保健科等诊治。
因此,存在诊治标准不统一、漏诊、误诊、处理不当或诊断过度并存的情况。
此外,各科临床医生对过敏性疾病诊治规范可能存在认知不足和使用不当等问题。
为此,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再一次组织免疫、呼吸、皮肤、消化、耳鼻咽喉、儿童保健等多个学组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撰写"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以期为儿科全科医生长期综合管理过敏性疾病患儿提供帮助。
术语1.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与过敏(allergy):机体受到生理剂量的过敏原刺激后,出现异于常人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反应称为超敏反应,可由免疫和非免疫机制介导,免疫机制介导的超敏反应称为过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过敏症状?
• 消化道症状
•
恶心、呕吐溢乳
•
拒奶、喂养困难
•
腹痛
•
腹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肠梗阻
•
腹泻
•
便秘
•
消化道出血(血便)
• 全身症状
•
重症感染、代谢性酸中毒
•
脓毒败血症、休克
•
营养不良、贫血
•
蛋白丢失性肠病
• 组织活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
正常:食道
•
胃窦<
•
十二指肠<
•
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相似(呕吐、反流、烧 心、上腹
痛、吞咽困难)
• 大于的患者有支气管痉挛、湿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相关 的症状和体征
• 的患者有食物过敏、哮喘家族史
•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的特征
• 饮食治疗能缓慢改善症状 时间 • 恢复正常饮食后,过敏症状数天出现 • 食物过敏史,皮肤点刺实验() • 细胞共同介导
主要内容
定义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粪菌移植
什么是非介导食物过敏?
• 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 非介导参与,主要由嗜酸性粒细胞介导、 细
胞介导 • 发病缓慢,主要受累器官为胃肠道 • 血清 、皮肤点刺常为阴性
定义
• 食物过敏( ,):食物进入人体后,机体对之产 生异常免疫反应,从而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 (或)组织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特点
• 迟发型,摄入食物后数小时或数天后发生 ;
• 临床表现各异,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常见 为消化道症状,也表现为皮肤及呼吸道症 状;
• 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 • 针对的检查往往呈阴性。
病例一
• 男,天,因反复呕吐疑胃肠梗阻入院 • 出生后给予配方乳,呕吐咖啡渣样物,胎便排出
正常,但腹胀,造影剂示胃膨胀,不能通过幽门 ,超声幽门肌层(正常<),请外科会诊后示幽 门肥厚?因腹胀加重,腹平片示小肠梗阻,即行 外科剖腹探查,结果为胃窦前臂穿孔。 • 病理检查:胃壁粘膜、粘膜下及肌层嗜酸性粒 细胞浸润 • 回避过敏原食物症状消失()
• :致敏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主要内容
定义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粪菌移植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
• 胃食管返流症状 • 食管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 按胃食管返流治疗方法疗效差 • 除外其他病因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
• 又称为 过敏性食管炎
•
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
•
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的细胞间隙中。 • 导致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清除能力降低的因素包括补体功能障碍、吞噬细胞功
能异常、免疫复合物量过大等,其沉积则与局部的解剖特点和血流动力学因 素以及炎症介质的作用有关。
发病机制——型变态反应
• 主要为细胞介导; • 效应细胞与相应食物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
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 ;
• 根据免疫机制分为介导、非介导和非介导三大类 。中华儿科杂志():
• 非介导的食物过敏:包括介导型、介导型、免疫 复合物型及细胞介导型等。
, , , . . ,,: .
非介导食物过敏诊断困难
• 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对危重病例的小婴儿缺乏 认识
• 缺乏公认的诊断标准 • 缺乏特异性的检测方法 • 胃肠组织活检开展受限
特异性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
• 病因:
•
机体特异抗原的异常免疫应答
•
迟发性过敏反应
•
细胞介导的过敏反应
•
患者鳞状上皮细胞主要为细胞[]
• [] ., ., ., : : . ; .
嗜酸性细胞食管炎临床特征
• 临床表现: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多见
• 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
•
间歇发作
•
婴儿和青少年症状不同
病例二
• 男,个月,因母乳不足,给予配方奶后两个半小 时频繁呕吐,继之腹泻水样便,余次,量多、尿 少,入院
• 精神差,面色苍白,四肢凉,前囟凹、脉细速、 低血压、白细胞×^,中性为主,粪常规(),血 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经对症治疗及母乳喂养 住院天后出院
• 出院后又给予配方奶后又出现上述类似症状与体 征,考虑为牛奶食物过敏,行牛奶皮肤点刺() 阳性
•
结肠
•
婴儿<
•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
食物蛋白性直肠结肠炎>
食物过敏
临床表现特点
胃肠道症状
•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 试验 •接触皮炎斑片实验 •特应性斑片试验 •皮内试验 •食物特异性实验
全身症状:皮肤、呼 吸、胃肠道症状
• 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 激发实验
• 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 • 血清食物特异性筛查 • 食物回避
和非共同介导食物过敏性胃肠病
• 主要为嗜酸细胞性食管炎、胃炎、胃肠炎( ,, • 特点 • 食管、胃或小肠壁有嗜酸细胞()浸润,常有外周
血增多。 • 常表现饭后恶心和呕吐、腹痛、间歇性腹泻,幼
婴有生长发育停滞。 • 通常为多重食物过敏。
主要内容
定义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粪菌移植
病因与发病机制
• 沉积在毛细血管基底膜,不仅可直接促使血小板 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还能够激活补体,促使肥 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活化,释放组胺 等炎性介质;
• 可引起所有组织(包括血管) 发生炎性反应并表现 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
发病机制——型变态反应
• 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 •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的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局部和
• 细胞活化后释放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导致组织 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
• 发生较慢,通常在机体再次接受抗原刺激后小时 方出现炎症反应,故称为迟发型。
发病机制
牛奶过敏原
细胞
? ?
嗜酸性粒细胞
发病机制
IFN-、IL-2、 IL-17
IL-1、IL-6、 IL-8、TNF-
perforin and granzyme
• 免疫介导类型:介导(速发),非介导细胞介导 (,),混合和细胞介导()
• 介导的食物过敏机制相对明确,有共识 • 而食物过敏的胃肠道症状大多为非介导,少数为
混合介导,机制尚不明确
发病机制——型变态反应
• 主要为介导;
• 机体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 有害物质,产生针对食物的特异性,与之结合形 成免疫复合物();
•淋巴细胞活化实验
•内镜活检
非介导
介导
非介导牛奶蛋白过敏 相关的消化道疾病
• 非介导
•
食物蛋白性小肠结肠炎
•
食物蛋白性直肠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
•
食物蛋白性肠病
•
婴儿肠绞痛
•
便秘
• 混合介导
•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道炎
•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
嗜酸性粒细胞结肠炎
• 介导
•
速发型胃肠道过敏症
•
胃食管反流
非介导的食物过敏与介导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