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教案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

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

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戴望舒的《小兔与松鼠》诗文及其艺术特点;(2)学会朗读《小兔与松鼠》,感受其中的韵律、音韵美。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2)引导学生思考与探讨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小兔与松鼠》的内容和艺术特点;(2)学会利用押韵和韵律来朗读诗文,感受其中的美。

2.教学难点:(1)有些学生对这种押韵或者句式有困难,需要较大的口语能力才能能够掌握。

(2)如何让学生理解兔子与松鼠的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1.课堂导入:教育学生了解诗歌的概念以及诗歌的表现形式。

2.课堂学习:(1)诵读诗歌:同学们上来一个一个朗读出自己准备好的段落,并授课老师和其它同学进行.comment。

根据同学获得的反馈,自己再尝试其他版本的朗读。

(2)诗歌赏析:老师阅读诗歌,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

(3)口语练习:在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后,同学们可以跟着老师朗诵这首诗,并模仿老师的朗诵方式进行练习。

3.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理解《小兔与松鼠》的情节和主题。

首先讲述《小兔与松鼠》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2)分析和了解诗歌的结构和文学特点。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文学技巧,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的艺术特点。

同时,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押韵和韵律,为朗读作铺垫。

(3)让学生多次进行朗读练习。

老师应该采取多次反复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押韵和韵律,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朗读这首诗歌。

(4)让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习惯养成,让他们自己阅读这首诗歌,并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分享给他人。

4.教学总结:在课程结束时,老师应该针对本次教学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知识,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以及学习和体验诗歌的美感。

五、教学评价: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评价表和其他形式的评估方法,帮助他们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堂参与度,语文阅读习惯养成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五年级上册语文17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17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17课教案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作者特地准备了五年级上册语文17课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鉴戒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17课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

2.感情读文,知道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并能用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复述故事。

3.联系上下文,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孙膑善于分析,顺手推舟的聪明才智。

重难点:1.掌控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2.知道课文内容,感受孙膑的聪明才智。

教学方法:自我领会法、口语表达法、讨论交换法教学准备:了解孙膑、庞涓的相干情形;三十六计;教学课件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故事的起因。

重、难点:掌控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线索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有诗词歌赋、武有兵法韬略。

关于中国古代兵法,你有哪些了解?生回答师:咱们班同学知识真是丰富,刚才有同学提到“三十六计”,在三十六种计策中,你知道哪几种呢?生尝试回答师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计——围魏救赵。

(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读后质疑)可能提出的问题:(是谁围魏救赵?他们又是怎样围魏救赵的?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杰出的故事,去了解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去感受大军事家孙膑的聪明。

二.初读课文,梳理进程: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总来认识一下本课的生字词。

课件出示:逸痹佯怠兼惶盔溃(1)带拼音读(2)去拼音读(3)找生读、正音(4)找易错字词语:所向无敌势如破竹危在旦夕成竹在胸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丢盔齐甲溃不成年落荒而逃(1)齐读(2)指名读正音(3)齐读师:同学们扫除了文字障碍,请同学们再读这个故事,完成老师出示的问题:课件出示: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孙膑投状、齐军大胜。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松鼠习作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松鼠习作优质教案

教案: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松鼠》习作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松鼠的外形、性格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学习课文《松鼠》,了解松鼠的外形、性格和生活习性。

2. 习作训练:以“我眼中的松鼠”为主题,进行观察和写作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松鼠的外形、性格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写作,表达自己对松鼠的认识和感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松鼠图片、写作纸张等。

2. 学具:学生自带观察松鼠的素材(如照片、绘画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松鼠图片,让学生对松鼠有直观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带来的观察松鼠的素材,激发学生对松鼠的兴趣。

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松鼠》,引导学生关注松鼠的外形、性格和生活习性。

2.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松鼠的特点,为习作打下基础。

三、观察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松鼠的心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松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习作训练(10分钟)1. 教师布置习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我眼中的松鼠”为主题,进行观察和写作练习。

2. 学生现场进行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松鼠外形:__ __ __性格:__ __ __生活习性:__ __ __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和习作成果。

2. 学生回家后,进行家庭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松鼠》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松鼠》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松鼠》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松鼠》这篇课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17课。

课文主要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的亲密关系。

课文语言优美,描述细腻,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理解、松鼠特点的归纳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述性文字的把握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和深层次的理解还需要引导。

学生对于动物的兴趣较浓,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形象的描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会写“松、鼠”等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乖、驯、木桩”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培养观察、想象、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

2.松鼠特点的归纳。

3.课文朗读与情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插图、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4.课文朗读录音。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松鼠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松鼠有什么了解?松鼠有什么特点?2. 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同时,让学生勾画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句子,并简单交流。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的情感。

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松鼠的特点。

4. 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归纳松鼠的特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质疑,导入新课1、读题,大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深”这个字。

慈母的情深在何处?让我们有怎样的感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

2、将不懂的词语划出来,同桌互相交流,提问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1、理解词语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造句:禁不住他的怂恿,我放下作业出去踢球了。

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颓败:衰落;破败。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瘦弱:肌肉不丰满,软弱无力。

文中指母亲身体单薄而虚弱。

疲惫:非常疲乏。

造句:妈妈忙碌了一天,非常疲惫。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造句:快走吧,别耽误了看电影。

龟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数落:列举过失而指责,泛指责备。

造句:陈文不懂礼貌,受到了妈妈的一顿数落。

2、、本文主要写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故事。

学习第一段1、默读,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画出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呢?3、读第一段,讨论:你认为这段好在哪儿?(出示课件9)4、指名读,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学习起因我们知道事情的起因是买一本书。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十七课 松鼠 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十七课 松鼠 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松鼠教案设计一、内容分析《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

课文以生动的描述,从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活动、搭窝、繁殖)等方面向读者介绍了松鼠这种小动物,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文章语言生动,对松鼠的描写细致入微,将松鼠的特点清晰地展现出来,很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学习,有助于他们进一步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说明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正确读写“驯、矫”等11个生字,理解“乖巧、驯良”等15个词语。

-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圈点批注等方式,找出文中描写松鼠特点的关键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文艺性说明文与平实性说明文在表达上的不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松鼠的可爱,培养热爱小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了解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特点,掌握文中说明松鼠特点的方法。

-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细致描述的方法,并能在习作中运用。

- 区分文艺性说明文与平实性说明文的不同之处。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包含松鼠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相关练习题等。

五、教学媒体选择图片、视频、文字课件六、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展示七、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正确读写“驯、矫”等11个生字,理解“乖巧、驯良”等15个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 初步感受松鼠的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1. 趣味导入- 播放一段松鼠活动的视频(课件:松鼠视频),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小动物朋友,大家看看它是谁?(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松鼠)- 提问:你们对松鼠有哪些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松鼠的知识或自己与松鼠有关的经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松鼠》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认识主人公松鼠。

2.能够品味课文中表达的情感,感受小动物对自然的依赖和生存环境。

3.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小动物的关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对主人公松鼠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

难点:1.理解掌握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意思及上下文的运用。

2.掌握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小动物和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备课教材:《松鼠》课文。

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故事图片。

3.学生准备:提前阅读松鼠这个课文。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先简单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你喜欢小动物吗?你有养过小动物吗?”等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课文学习(2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标点停顿的表达。

2.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组讨论课文故事情节,每组展示其理解。

4.总结整个故事,帮助学生加深对松鼠的理解。

第三步:情感认识(15分钟)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小动物的感受和帮助,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生灵。

2.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心形图案,让学生写下他们对松鼠的感受和想法。

第四步:语言表达(10分钟)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给小动物或自然环境带来的爱与帮助,重点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和强化。

2.鼓励学生多关注、关爱动物和大自然,提倡绿色环保的观念。

五、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文章,体现自己对动物和自然的关爱之情。

2.要求学生复习《松鼠》这篇课文内容,准备课文内容考核。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松鼠》这篇课文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松鼠这个主人公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爱动物。

在今后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动手实践的环节,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小动物的生存环境和需要,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教材解读: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教案

教材解读: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教案

教材解读: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中国美人鱼》的故事情节,了解人物性格和行为,领悟美人鱼对爱情、家庭和友情的坚守和牺牲精神。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故事,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了解和描写,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故事中的情感冲突和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爱美、爱家、爱社会、善良、勇敢等优良品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1.找出美人鱼对爱情、家庭和友情的坚守和牺牲精神。

2.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和行为,领悟故事里的精神内涵。

3.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文字表达。

三、课前活动1.呈现话题: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们先了解关于美人鱼的知识和情节。

2.预习教材:要求学生预习教材,了解美人鱼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PPT和多媒体的形式,讲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现场发言等形式,让学生深入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3.图片展示法:通过美人鱼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美人鱼的形象和特点。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1.通过多媒体形式呈现一个美人鱼的图片,让学生们自由发言,了解美人鱼的形象和特点。

2.通过题目呈现:“你听过什么美人鱼的故事吗?”激发学生们讨论的热情。

3.让学生们展开热烈的讨论,讨论美人鱼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形象。

二、主题讲解1.通过PPT和多媒体的形式,讲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细节。

3.通过展示美人鱼的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美人鱼的样子和特点。

三、深入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展开深入的讨论。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精神内涵。

3.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看法,积极参与现场发言环节。

四、教材梳理1.梳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总结美人鱼的性格和行为,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分析能力。

3.通过梳理故事情节,让学生更加体会美人鱼的坚守和牺牲精神。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

17 爬天都峰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道理。

课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对“终于”一词理解作了提示,目是让学生读到这里,能联系上文理解“终于”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

课文中运用了大量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踌躇、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级、链、攀"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颤" 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习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文题目,启发谈话1.同学们,你们喜欢爬山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爬天都峰。

(板书课题)2.介绍天都峰。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交流查找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顺序:爬山前------爬山中------爬上顶峰后三、认读生字词1.自由读文,认读生字。

2.各种形式读词语。

3.多音字讲解。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把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学生头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3.书写提示。

4.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进行试写。

5.解释词语。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板书设计17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一、紧扣课文题目,承前启后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字,而不用"登" ?学生讨论后交流。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驯、矫、歇”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玲、珑”等11个字,正确读写“松鼠、乖巧、清秀、玲珑”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松鼠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松鼠的哪些习性。

3、了解本文运用的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方法。

4、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兴趣,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模仿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种动物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松鼠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松鼠的哪些习性。

2、模仿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种动物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1、模仿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种动物的活动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兴趣,养成热爱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

本课有8个会认字和11个会写字,重点指导会写字。

会认字中的“驯、矫、杈、藓”容易读错,重点强调和巩固。

11个会写字中,有的容易读错,如“拾、狭”;有的笔画比较多,字比较难写,如“鼠、滑”。

教师要指导读法、写法、用法。

最好是把字放到词语里、放到句子里去学习和理解。

本课要求掌握的13个词语,可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理解其意思。

2、阅读理解。

学习本课,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疑促读,读中感悟。

第一步:提取中心句,找出松鼠的特点,分段概括每一段的意思,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体会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

第二步: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方法。

第三步:尝试着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学习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第四步: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种小动物的活动过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表达运用。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方法。

能模仿课文的写法,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课前准备:1、预习提纲(1)读题目,查找与松鼠有关的资料,知道松鼠的习性。

第17课《松鼠》大单元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17课《松鼠》大单元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17课《松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形近字辨析的方法学习生字“歇”,联系上下文理解“勉强”2.通过提炼关键信息的方式,了解松鼠特点,分条记录3.通过对比,了解说明文的语言风格,能说出说明文与其他文章语言的不同之处,并运用到自己的练笔中学习重点:目标2.通过提炼关键信息的方式,了解松鼠特点,分条记录目标3.通过对比,了解说明文的语言风格,能说出说明文与其他文章语言的不同之处学习难点:通过对比,了解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能说出说明文与其他文章语言的不同之处。

目标依据:《松鼠》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学习写说明性文章。

1.学习内容:《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作者是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作家布封。

课文兼具说明的准确性与描写的形象性一体,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漂亮的外形特点,然后具体、生动地介绍了松鼠“乖巧、驯良”的生活习性,最后简洁介绍松鼠的繁殖特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围绕这一要素,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例如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从而呼唤我们人类关注动物世界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我们人类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另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性文章的不同类型,体会作者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形象地表达。

本文作为前一篇说明文《太阳》的延伸与发展,在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太阳》截然不同。

从表达方法来看,《太阳》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为了说明抽象的“太阳”,分别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等说明方法;而《松鼠》一文侧重于直接描述,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从语言风格来看,《太阳》一文语言平实;而《松鼠》的语言生动活泼,曼妙多姿,引人入胜,极具文学色彩。

学习本文,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提取与处理主要信息的能力,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教案精华梳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教案精华梳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教案精华梳理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是一篇关于乡村生活的文章,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乡村小学教师的生活态度和她的教育理念。

这篇文章内容深入,表达真挚,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和生活的真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农村学校的师生生活和学校的教育现状。

2.理解小说主人公的人生态度和教育理念。

3.培养学生的生活情感和品德,增强学生的生活感受。

4.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课前导学1.激发学生对乡村、教师、学校、农村生活的兴趣,讲解学生可能不了解或不了解的乡村话题。

2.阅读乡村生活相关的书籍,了解生活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3.通过图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出农村学校教师的生活。

4.开展相关主题班会,加深学生的生活感受,引导学生对生活有所思考。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几幅图片展示一下农村学校的环境和师生生活,引导学生注意到农村学校教师的生活状态和教育现状。

2.整体阅读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和体裁,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全文,体会其中的感情和情感。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节,进一步理解小说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3.理解文章引导学生逐段理解文章的内容:第一段铺陈背景,第二段表现小学教师的生活状态,第三段突显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第四段表现小学教师的奉献精神。

4.文学欣赏教师针对本文的文学特点,进行文学欣赏。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并探讨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

5.情感交流通过探讨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小学教师的生活状态和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情感上更深入的理解这篇文章,并在讨论中积累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四、课堂延伸1.小组活动在小组内探讨本文要点和意义,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2.写作任务让学生仿写这篇文章,并注重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阅读任务推荐学生阅读与农村生活和乡村教育相关的文章,并进行阅读笔记和阅读收获的总结。

五、评估反思1.口头评估通过提问、讨论、个人表达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17《慈母情深》教案设计11.15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17《慈母情深》教案设计11.15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17《慈母情深》教案设计课程背景•年级:五年级上册•课时:第十七课•课文:《慈母情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慈母情深》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母爱的伟大、无私和深厚。

能力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母爱的伟大。

2.能够朗读《慈母情深》,带有情感和感悟。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珍惜和感恩母爱的情感。

2.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学会关爱母亲。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深厚。

•难点:通过文字理解和感受母爱。

教学准备1.课文《慈母情深》的课文录音。

2.PPT 等教学辅助工具。

3.学生课堂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慈母情深》的动画片段,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力量。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体会文章的情感。

2.分段讲解课文,解释生词和理解文章内容。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小组讨论母爱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2.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发言,倾听不同意见。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讲述或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

2.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彼此对母爱的感悟,促进情感交流。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巩固对《慈母情深》的理解。

2.指导学生用几句话描述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写在学生课堂笔记上。

六、课堂作业(5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感恩母爱的作文,字数不少于200字。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更加深刻,懂得珍惜家庭中母爱的伟大。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感恩母亲,珍惜家庭,传递爱与温暖。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本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教授《慈母情深》这篇文章,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悟和珍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十七课(第二课时教
案)
《军神》
17、军神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描写人物神态、对话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人物的神态动作中了解伟人的精神世界。

2、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的变化初步感受侧面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了解刘伯承的生平事迹。

2、学生通过询问、查阅,了解眼部手术的一般情况。

3、“远教项目”模式二资源(有改动)。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感知人物。

1、齐读课题。

军神指谁?
2、简介刘伯承。

3、文中是谁称呼刘伯承为军神。

4、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

CAI出示:沃克惊呆了,他大声地嚷道:“你是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5、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齐读这句话。

(二)、理清线索、质疑问难。

1、当刘伯承走进诊所时,他的态度是冷冷的。

到后来如此赞美刘伯承变化如此之大,肯定会让人产生疑问。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问题:沃克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2、划出写沃克神态、情绪变化的词语,并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学生汇报。

(三)、探究变化,理解人物
1、指导学习“就诊时“
⑴、CAI出示:他楞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

⑵、联系后文想一想他为什么会楞住呢?(伤情严重,连阅历丰富的医生都感到吃惊。


⑶、了解刘伯承受伤的情况。

⑷、让沃克医生吃惊的仅仅是刘伯承的伤势严重吗?
(在这样重的伤势面前,刘伯承从容镇定)
⑸、我们刚才用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进行理解的方法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我们在后文的学习中还可以继续运用。

2、学习“手术前”
⑴、在手术前,沃克再一次楞住了,因为什么呢?
⑵、哪个词告诉了我们手术将面临的情况?(“一刀刀”——刀数多,时间长,疼痛难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


⑶、和沃克的吃惊相比,刘伯承显得怎样?你体会到什么?
⑷、是什么那么重要,让刘伯承宁愿忍受疼痛也不使用麻醉剂呢?
⑸、介绍刘伯承的丰功伟绩。

3、指导学习“手术中”
⑴、CAI出示《青年刘伯承》片断。

⑵、你看后心中有什么感受吗?
⑶、CAI出示“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最后他忍不住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轻声读读这句话,有个词特别能反映沃克当时的心情。

⑷、你觉得沃克在忍受什么?疼痛并不在沃克身上,他为什么会忍不住?
⑸、能用朗读表现沃克的紧张和震撼吗?
⑹、沃克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你怎样理解这个“挺”字?
⑺、CAI“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地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从这段文字中那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他在忍。

他这一挺,让你感受到什么?
⑻、指导朗读。

4、指导学习“手术后”
⑴、他这一挺,挺了多少刀?
⑵、指导朗读沃克的话。

(四) 、总结全文,鲜明人物
1、为什么沃克称刘伯承为军神?
2、课文是写刘伯承,为什么会花这么多笔墨写沃克呢?(采用侧面描写,让人物形象更感人、更高大。


3、同学们,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战功赫赫。

他为祖国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勋。

他堪称中国的----军“神”。

一起再来读课题
(六)、课外延伸,丰满人物
1、课外阅读《刘伯承传》。

2、把《军神》改编为课本剧,和同学们一起演一演。

板书设计:
军神
刘伯承沃克
从容镇定
楞住
平静再楞住
肃然起敬坚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