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脑栓塞并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脑栓塞并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抗
凝治疗分析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心房颤动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脑卒中则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脑栓塞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亚型,约占脑卒中的15%-20%,可发生于任何年
龄阶段,其发病速度快,症状常于数秒或数分钟内达高峰[1-2]。而瓣膜病心房颤动脑卒中的
发生率是无心房颤动患者的17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风险进一步增高。脑栓塞发
生后,栓子可不再移动而牢固地阻塞血管,也可发生溶解碎裂,阻塞血管出现再通,栓塞处
的血管受损,血流恢复后易从此处溢出而出现出血转化[3-4]。本文通过一例主动脉瓣机械瓣
置换状态,血管支架植入术后的脑栓塞患者的抗凝过程进行分析,旨在学习抗凝药物处置的
相关内容,体现临床药师在患者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1.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45岁,急性病程,以突发眩晕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协调1天余为主诉入院。患者两年前于我院行全麻插管体外循环下行Bentall+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术+主动脉瓣
置换术,三年前行高处坠落第三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6/79 mmHg ,心肺腹部未及明显异常;专科查体:神志清楚,反应一般,伸舌不偏,双侧上下肢针刺觉对称,四肢肌力5级,NIHSS评分2分,mRS评分3分,ADL评分80分。辅助检查:颅脑CT平扫+CTA提示右侧脑桥、小脑梗死灶,
脑血管未见明显狭窄。凝血四项:PT12.2s、INR1.06、FIB2.70g/L、D二聚体2.39。入院诊
断为脑栓塞、主动脉夹层术后、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入院第一天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
射液0.5ml q2h、华法林钠片3mg qn,雷贝拉唑肠溶胶囊10mg q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qd,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mg bid,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 qd。入院第5天血浆凝血酶原时
间测定PT11.9、INR1.03。入院第7天PT12.6、INR1.09,调整华法林钠片 3.75mg qn。入
院第9天PT14.4、INR1.26,调整华法林钠片 4.5mg qn,后维持该剂量,停用低分子肝素钙
注射液。入院第11天PT17.1、INR1.51,入院第13天PT21.9、INR1.97,病情稳定同意患
者出院。
2.分析与讨论
2.1脑栓塞的抗凝治疗
2.1.1选药合理性评价
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 年版)》[1]指出合理的抗凝治疗是预防心房颤
动相关脑卒中的有效措施,但同时亦将增加出血风险,在确定患者是否适于抗凝治疗前应评
估其获益与风险。对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脑卒中临床上常用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进行栓
塞危险因素评分,男性评分≥2分、女性评分≥3分推荐抗凝治疗。对于瓣膜病合并心房颤
动的脑卒中患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或生物瓣置换术后3个月内或二尖瓣修复术
后3个月内合并的心房颤动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明确抗凝指征,无需再进行栓塞危
险因素评分。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3个月后、二尖瓣修复术3个月后合并心房颤动,上述这些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需要根CHA2DS2-VASC评分评估血栓栓塞风险,华法林在瓣膜病心房颤动中已经成为标准治疗。
该患者于两年前行全麻插管体外循环下行Bentall+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术+主动
脉瓣置换术,CHA2DS2-VASC评分3分血栓栓塞风险较高。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长期口服华
法林2.5mg,期间未规律监测凝血功能,入院后急查凝血四项提示INR 1.06,未达到抗凝效果。根据《《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预防规范》示如果需要快速抗凝,给予普通肝素或低分子
肝素与华法林重叠应用5天以上,在给予肝素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即给予华法林,当国际标准
化比值(INR)达到目标范围后,停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该患者第1天给予低分子肝素
重叠华法林3.0mg抗凝,后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用量,选药合理。但在第9天患者PT14.4、INR1.26,调整华法林钠片剂量,停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患者INR未达到治疗目标范围
而停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欠合理。该患者肝肾功能无异常,临床药师建议继续低分子肝素
与华法林重叠至INR大目标范围,密切监测INR,医师未采纳。
2.1.2用法用量合理性评价
《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 年版)》示对于植入人工瓣膜且合并有心房颤动的
患者血栓栓塞风险明显增加,故其最佳的抗凝强度推荐为INR 2.0~3.0。建议中国人华法林
初始剂量为1~3mg,可在2~4周达到目标范围。初始剂量治疗 1 周 INR 不达标时,可
按照原剂量 5%~20%的幅度调整剂量并连续(每 3~5 天)监测 INR,直至其达到目标值。
该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2.5mg,期间未规律监测凝血功能,入院后急查
凝血四项提示INR 1.06,未达到抗凝效果。第一天第1天给予低分子肝素重叠华法林3.0mg,入院第7天PT12.6、INR1.09,调整华法林钠片 3.75mg qn。入院第9天PT14.4、INR1.26,调整华法林钠片 4.5mg qn,后维持华法林4.5mg治疗,第13天出院PT21.9、INR 1.97。其
剂量调整按照原剂量 5%~20增加合理,但第9天调整华法林钠片 4.5mg qn至4天后出院
时INR 1.97仍未达标,华法林平均半衰期约为40小时,服用华法林后2~3天起效,维持
该其剂量治疗欠合理。
2.1.3抗凝治疗的药学监护
针对该患者的药学监护分为疗效监护、不良反应监护以及用药前后及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1)疗效监护:①华法林最佳的抗凝强度为INR 2.0~3.0,住院患者口服华法林 2~
3 天后开始每天或隔天监测 INR,直到 INR 达到治疗目标并维持至少 2 天。此后,根据
INR 结果的稳定性调整为数天至1周监测 1次,根据情况可延长,出院后稳定患者可每 4
周监测 1 次。②如果INR一直稳定,偶尔波动且幅度不超过INR目标值范围上下0.5,可不
必调整剂量,酌情复查INR并注意寻找原因。
(2)对于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护:①抗凝治疗可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因此
在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出血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出血可以表现为轻微出血和
严重出血,轻微出血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斑、月经过多等;严重出血可表现
为肉眼血尿、消化道出血,最严重为颅内出血。轻微出血、INR在目标范围内时不必立即停
药或减量,应寻找原因并加强监测。严重出血时无论INR水平如何停用华法林,肌内注射维
生素K1(5.0mg),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浓缩物或重组凝血因子Ⅶa,随时监测INR。病情稳定后需要重新评估应用华法林治疗的必要性。②除了出血外,华法林还有罕见的不良
反应。如急性血栓形成,包括皮肤坏死和肢体坏疽。通常在用药的 3~8 天出现,可能与蛋
白 C 和蛋白 S 缺乏有关。此外华法林还能干扰骨蛋白的合成,导致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
(3)对患者进行出院教育:提醒患者避免受伤、过度劳累,进行容易导致损伤的运动,避免吸烟、食用葡萄柚及其制品、维生素K含量较高的食物。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至少1个
月内,请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3.治疗总结
华法林作为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标准治疗,虽然存在很多局限性,剂量调整和监测都
比较繁琐[5],但通过临床药师要充分发挥药学专业技能,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随访、教育并
进行系统化管理,能够明显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用药的安全性,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 年版)
[2]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神经病学组,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血管神经
病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