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固定及护理要点
骨折患者手术固定后的护理要点
![骨折患者手术固定后的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27fb2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c.png)
骨折患者手术固定后的护理要点
手术固定后,骨折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以促进康复和预防併发症。
以下是骨折手术固定后的护理要点:
1. 保持固定稳定:在手术固定后,确保固定部位稳定,避免移动或承受过多的压力。
定期检查固定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2. 保持伤处清洁:定期清洁伤口,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或药膏来预防感染。
遵循医生的指导和药物使用说明。
3. 饮食调理:为骨折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包括高蛋白质食物和维生素,以促进骨骼修复和康复。
4. 疼痛管理:根据医生的建议,适用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如药物疼痛缓解或物理疗法。
及时报告疼痛变化和不适,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5. 康复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避免剧烈运动或产生过多压力。
6. 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复查和进
行必要的检查。
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避免自行处理伤口或设备。
7. 定期复诊:定期复诊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确保康复进展顺利。
在复诊时,与医生讨论任何关于骨折康复的问题或困惑。
8. 心理支持:骨折患者可能面临焦虑、痛苦和自卑等情绪问题。
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渡过康复期间的困难。
这些要点可以帮助骨折患者手术固定后进行正确的护理,加速
康复并减少併发症的风险。
请患者和照护者按照医嘱和专业建议,
认真执行护理要点。
骨折护理内容
![骨折护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33597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b.png)
骨折护理内容骨折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正确的骨折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骨折护理的内容,包括急救措施、康复护理和预防措施。
急救措施当患者出现骨折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减轻疼痛和避免进一步伤害。
在急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安静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活动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减少骨折部位的移动。
2.固定受伤部位使用合适的固定物,如夹板或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以避免骨折部位的进一步移动。
3.冰敷可以在骨折部位附近冰敷,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
4.不要尝试自行复位不要尝试自行复位骨折部位,这样会导致进一步伤害。
康复护理骨折后的康复期是患者最需要关注的阶段,正确的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在康复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遵医嘱患者应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避免过度活动或不当使用受伤部位。
2.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骨折的康复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适当运动在康复期间可以适当进行康复运动,帮助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和力量。
4.保持良好的营养营养对于骨折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预防措施预防骨折是最为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加强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骨骼密度,预防骨折的发生。
特别是年长者和妇女更需要注意。
2.注意安全避免高危动作和环境,如运动时注意防跌,注意居家安全。
3.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健康。
4.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发现骨质疏松等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骨折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及时的急救措施、正确的康复护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和预防骨折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骨折病人的护理
![骨折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7acd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0.png)
骨折病人的护理1. 简介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或折断的损伤情况。
对于骨折病人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旨在减轻疼痛、促进愈合、预防并发症等。
本文将介绍骨折病人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2. 护理计划2.1 评估病人情况在开始护理之前,护士需要对骨折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症状、疼痛等级、肢体活动能力等方面。
此外,还需要检查病人的伤口情况、血液循环、神经功能等。
2.2 疼痛管理骨折病人常伴随剧烈的疼痛,护士应定期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并给予合适的镇痛措施。
常用的疼痛管理方法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应用冷敷或热敷、按摩等。
2.3 保持骨折部位固定为了促进骨折的愈合,护士需要确保骨折部位保持固定。
这可以通过应用石膏、绷带或外固定器来实现。
在骨折复位后,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固定装置是否正确,以防止骨折再次移位。
2.4 促进骨折愈合护士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骨折的愈合,例如合理饮食、充足的休息、增加摄入的蛋白质和钙质等。
此外,护士还应鼓励病人适当的进行康复训练,以加强肌肉,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2.5 预防并发症骨折病人在床位休息期间容易发生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坠床等。
护士需要定期翻身病人,锻炼病人的肢体,帮助病人进行早期活动,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6 心理支持骨折病人通常伴随着疼痛、失能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除了提供专业的护理外,还应给予病人心理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治疗过程,增强他们的信心和意志力。
3. 护理注意事项3.1 预防感染骨折病人容易在固定装置下产生皮肤溃疡等并发症,因此要注意保持骨折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绷带或石膏等固定装置,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3.2 规避饮食限制饮食对骨折的愈合有一定的影响,但严格限制饮食可能导致病人的抵抗力下降。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
3.3 病人安全骨折病人活动能力减弱,容易发生意外摔倒或坠床。
护士需要确保病人的环境安全,例如安装护栏、提供合适的辅助器具等。
护理中的骨折护理要点
![护理中的骨折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10736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e.png)
护理中的骨折护理要点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需要经过专业的护理来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患者的功能。
护理中的骨折护理要点包括及时诊断和稳定骨折部位、有效控制疼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后恢复等。
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些要点,为护理人员提供指导。
1. 及时诊断和稳定骨折部位骨折需要通过X线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类型和程度。
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进行检查,确保准确的诊断和骨折部位的稳定。
在骨折部位需要固定的情况下,应及时施行适当的固定方法,如石膏固定、外固定器或内固定器等。
2. 有效控制疼痛骨折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有效地控制疼痛。
可采用以下方法:- 使用药物镇痛:根据病情和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处方的酮酸类药物或处方的阿片类药物。
- 冷敷:在骨折部位附近的冰袋或冷敷巾,可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
- 抬高患肢:支撑骨折部位,提高患肢位置,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减少肿胀。
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在骨折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坏疽等。
以下是预防并发症的要点:- 促进血液循环:定期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 皮肤护理:保持骨折部位干燥和清洁,避免皮肤溃疡的发生。
-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提供均衡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4. 术后恢复护理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骨折,术后恢复护理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观察伤口情况:定期检查伤口是否发红、肿胀或有渗液,及时处理并预防感染。
- 促进康复训练:根据康复科医生的指导,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包括肌肉锻炼、关节功能锻炼等,以提高肌肉力量和恢复关节活动度。
- 心理支持:骨折对患者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都有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调整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骨折的护理要点是提供有效的治疗和关怀,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及时诊断和稳定骨折部位、控制疼痛、预防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护理等措施,护理人员能为患者的康复做出积极贡献。
骨折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骨折的护理问题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cde8e8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9.png)
骨折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骨折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骨折的基本护理原则
1、安全为基础:为保障患者安全,应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病情的恶化和发生并发症;
2、施救有序:及时快速进行急救护理,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活动;
3、保护伤口:使病人活动自如,减少伤口破坏,预防感染。
二、骨折的护理措施
1、安抚患者情绪:要协助患者控制内心的焦虑情绪,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鼓励患者勇敢面对;
2、正确处理伤口:使伤口清洁,采用无菌方法,重视伤口护理,及早进行分解被动运动,以减轻伤口压迫,保护皮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正确处理外固定:应正确给予外固定,外固定牢固又柔软,保护伤口,便于后期护理等;
4、采用热敷:热敷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加伤口供血,加速伤口的愈合;
5、减少活动:减少活动要求,使患者活动自如,减少伤口破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6、正确使用药物:择可用给予止血、抗炎、镇痛等药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疼痛,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7、加强营养:应加强营养,保证患者体力充沛,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疼痛,避免营养不良带来的副作用等。
三、骨折的护理注意事项
1、定期对患者进行观察,以及早发现病变改变及并发症;
2、及时进行骨折复位,避免影响患者的活动;
3、要加强护理,保护伤口,避免受伤继续加重;
4、提醒患者注意营养,增加抗感染能力,以防止感染;
5、应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进行处理;
6、要正确处理外固定,使伤口恢复自如;
7、要注重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8、要及时给予重要的护理指导,使骨折更快恢复;
9、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10、及时复诊,及时对伤口进行检查,提早发现病情的改变及并发症。
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及护理要点
![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及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8deb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1.png)
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及护理要点一、常见并发症1. 感染- 骨折部位容易受到外界细菌感染,尤其是开放性骨折。
- 护理要点: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按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
2. 血栓形成- 长时间卧床或固定不动容易导致血栓形成,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 护理要点:进行适当的体位护理,按时主动翻身,做好肢体按摩,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
3. 神经损伤- 骨折会对周围神经造成压迫或牵拉,可能导致感觉异常、肌力减退、麻木等问题。
- 护理要点:定期观察感觉和运动功能,减少对受伤部位的压力,避免额外的牵拉。
4. 关节僵硬- 长时间固定导致周围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度减少,可能导致关节僵硬。
- 护理要点:进行定期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锻炼、关节活动等,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
5. 静脉曲张- 长时间卧床、固定不动可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引起静脉曲张。
- 护理要点:进行适当的下肢抬高、袜子压力绑带、按摩等处理,改善静脉回流。
二、护理要点1. 定期更换敷料- 按医生建议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 定期观察伤口- 观察伤口是否发红、肿胀、有脓液流出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 定时服用药物- 按医嘱定时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
4. 定期康复训练- 骨折恢复后,进行定期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锻炼、关节活动等,促进康复和功能恢复。
5. 饮食调理- 合理搭配饮食,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有利于骨折患者的康复。
这份文档介绍了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
通过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定时服用药物、定期康复训练以及饮食调理等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骨折内固定术的健康教育
![骨折内固定术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4f3df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f.png)
骨折内固定术的健康教育
《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南》
骨折内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它通过内部固定装置将骨折部位稳定起来,促进骨折愈合。
这种手术通常需要术后一段时间的康复和护理。
以下是一些关于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护理与康复的指南:
1. 术后护理
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护理。
这包括密切观察伤口情况,避免感染的发生;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2. 康复锻炼
术后的康复锻炼对于骨折部位的愈合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包括关节的活动性训练、肌肉的力量训练等。
这有助于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促进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
3. 饮食调理
饮食对骨折愈合也有一定的影响。
患者术后需要注意摄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以帮助骨折部位的
愈合。
同时,应避免过多摄入含糖、盐等不利于愈合的食物。
4. 心理护理
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疼痛、失能、社交障碍等问题,需要得到家人和医生的支持和鼓励。
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
的心态,这有助于促进康复。
总之,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护理与康复需要患者和家人的共同努力,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护理和康复锻炼,从而尽快恢复健康。
肢体骨折内固定护理常规
![肢体骨折内固定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edfe2e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0.png)
肢体骨折内固定护理常规四肢骨折是指可发生桡骨远端,肱骨干,肱骨髁上,胫腓骨干或锁骨等部位的骨折。
其病因①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的部位。
如打伤、撞伤及火器伤等。
多为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损伤常较重。
②间接暴力:骨折距暴力接触点较远。
大多为闭合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
临床表现有疼痛、肿胀、功能障碍、骨檫音、反常活动并出现特有畸形。
当发生肢体骨折时用金属螺钉、钢板、髓内针、钢丝或骨板等物直接在断骨内将断骨连接固定起来的手术或者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
一、术前护理(1)休息与心理护理:术前宣教,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目的、定义以及重要性,消除患者顾虑,保证患者良好睡眠,让病人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钙、丰富维生素饮食。
(3)评估伤情,首先协助处理威胁生命安全的并发症。
(4)行牵引者要保持牵引的正确方式和有效效能,不能随意增减重量。
(5)完善各项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如药物过敏试验、备血、备皮等。
二、、术后护理1、体位: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肢体骨折内固定大多数是坚强内固定,一般不需要外固定辅助,但若骨折极不稳定可辅以皮牵引2-4周或石膏固定资产-6周。
2、病情观察:术后24小时局部冰敷,,并注意患肢血运,如肢端出现疼痛、肿胀、麻木,皮肤出现温度降低及颜色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3、疼痛护理:根据疼痛的不同性质以及临床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和药物,减轻病痛。
4、引流管护理:观察伤口渗血、渗液及引流情况,术后3-5天或敷料渗湿时更换敷料。
48小时后引流液小于50-100ml时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同时注意伤口有无红肿、疼痛等早期感染症状,一旦发现此类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治疗,消除感染。
5、根据病变部位,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三、健康指导(1)卧床期间,应注意心脏、脑血管、肺部、泌尿系、皮肤及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2)向患者宣传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使患者认识其重要性。
鼓励患者尽早功能锻炼,术后3日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4~5日进行膝关节屈曲运动,1周后进行抬腿运动。
骨折护理方案及措施
![骨折护理方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c55ba6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e.png)
骨折护理方案及措施概述骨折是指骨骼由于暴力、扭伤等外力作用而发生断裂,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类疾病。
骨折护理方案及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初步处理、诊断、固定、止痛、护理及康复等全面、系统的护理。
护理方案及措施1. 初步处理- 对患者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伤者及护理者的人身安全;- 使用紧急救助技巧,如心肺复苏术和止血术;- 尽量避免对受伤骨折部位进行移动,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对皮肤有明显感染或血管受到压迫的骨折患者,应及早进行松解操作。
2. 诊断- 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包括骨折发生的原因、时间和方式等信息;- 进行体格检查,检查包括受伤部位的触诊、压痛以及肌肉的活动度等;- 辅助性检查,如X光片、CT扫描以及骨密度测量等。
3. 固定- 根据骨折类型和位置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如外固定和内固定等;- 外固定:通过刺入骨骼的钢针或者螺丝将骨折部位固定在体外,然后通过外部装置进行支持和加压;- 内固定:通过手术将骨折骨头用钢板、钢钉、金属丝等进行牢固固定。
4. 止痛- 通过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和吗啡等,缓解患者的疼痛;- 合理的疼痛管理,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促进其恢复。
5. 护理- 定期更换固定装置,保持骨折部位清洁,防止感染;- 防止合并症的发生,如血栓形成等;- 加强营养和补充钙、维生素D等,促进骨折愈合;- 根据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患者功能。
6. 康复-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的活动性训练、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通过体力活动、按摩和物理疗法等手段,促进骨折患者的康复。
结论骨折护理方案及措施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初步处理、诊断、固定、止痛、护理及康复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护理方案及措施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促进骨折患者的康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措施与方案,以提高护理效果。
同时,患者本身也要积极配合护理并参与康复训练,共同努力加速康复过程。
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护理常规
![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72a30350c22590103029d24.png)
21 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护理常规
【物品准备】
器械敷料包:骨科骨折包、剖腹单、手术衣5件、盆、灯罩、骨科敷料、外固定支架。
一次性用物:3M碘伏抗菌手术薄膜(34*45)、108208刀片、吸引器皮管、手套、冲洗球、电刀、2-0薇乔(GL123)、2-0快薇乔(W9962)。
【仪器准备】C臂机、电刀。
【手术体位】根据骨折部位摆放,仰卧位、摇摆体位、侧卧位。
【手术切口】遵循手术部位术式。
【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
2.下肢静脉血检.
3.感染,创面污染。
【手术护理要点】
1.正确摆放手术体位.根据手术部位摆放,有仰卧位、侧卧位、摇摆体位。
1)仰卧位,可使用沙垫防置切口下方,抬高手术部位。
2)侧卧位,使用骨盆固定架,接触皮肤侧加皮垫减少挤压。
腋下垫皮枕头架空腋神经。
下肢骨突隆起处使用体位垫保护。
3)摇摆体位,骨盆固定架固定侧卧位,可选择一侧放置,另一侧用皮垫垫高,通过台下调整,配合医生改变体位,由侧卧位变为半侧卧位。
2.注意病人保暖。
除手术消毒区域,均可用毛毯覆盖。
可使用升温仪全程保暖。
3.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控制参观人数,监督房间内人员无菌操作。
4.按清点制度和洗手护士严格清点纱布、缝针并检查各种器械上螺丝和完整性。
骨折固定及护理要点
![骨折固定及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4ac0d702d276a200292eca.png)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24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25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26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27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30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止血带止血 • 适应症: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适应症: 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动脉大出血
• 方法: 用手指压住出血伤口的上方(血流的方向), 使血管被压在附近的骨骼上,阻断血流 。
• 注意:每次施压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手部大出血,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 •足部出血,压迫脚背中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及足跟与内踝之间 的胫后动脉。用两手的拇指分别按压于其内踝与跟骨之间和足 背皮肤皱纹的中点。 •腿部大出血,伤员取坐位或卧位,用两手拇指用力压迫伤肢 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 •头部前面出血,要压迫其颞动脉;压迫点在耳朵前面,用手 指正对其下颌关节骨面压迫。
固定护理技术
手足外科 赵景荣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一)骨折的固定 • (二)其护理要点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一、骨折的定义: 二、骨折病因: 三、骨折的分类: 四、临床表现:
• 五、骨折的处理: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一)骨折的定义: •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二)骨折的病因 • (1)直接暴力 • (2)间接暴力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护理学中的骨折护理
![护理学中的骨折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9b223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1.png)
护理学中的骨折护理在护理学中,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
骨折护理是指护士对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系统和综合的护理过程,旨在促进骨折的愈合与康复。
本文将介绍骨折护理的基本原则、护理措施和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一、骨折护理的基本原则1. 保证安全:在进行骨折护理时,首要考虑的是患者的安全。
护士需要确保骨折部位稳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进一步的损伤和疼痛。
2. 缓解疼痛:骨折通常伴随着明显的疼痛,护士应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和疼痛缓解技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3. 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对于骨折患者,护士应确保骨折部位保持稳定,避免进一步移位和错位。
这可以通过合理的固定和矫正方法来实现。
4. 促进骨折的愈合:护士需要密切监测骨折愈合的进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骨折的愈合。
这包括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和骨折保护。
5. 促进康复:骨折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功能锻炼。
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二、骨折护理的基本步骤1. 评估和记录病情:护士在进行骨折护理时,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记录。
这包括病史了解、身体检查和辅助检查等内容。
2. 提供疼痛缓解:对于疼痛患者,护士应根据医嘱和患者的需求,提供适当的镇痛药物或非药物疼痛缓解措施。
3. 固定骨折部位: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护士应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石膏固定、外固定或内固定等,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4. 保持皮肤清洁:对于使用石膏固定的患者,护士需密切观察固定部位皮肤的情况,定期进行皮肤护理和清洁。
5. 指导运动和功能锻炼:在康复期间,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包括适当的运动和功能锻炼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三、骨折护理中的注意事项1. 防止感染:在进行骨折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注意防止感染的发生。
这包括规范手卫生、使用无菌物品和避免患者与外界环境的接触等。
2. 紧急处理:对于严重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护士应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骨折护理的一般护理常规
![骨折护理的一般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6e66c7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7.png)
骨折护理的一般护理常规
骨折是指骨头骨折成两截。
骨折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无论是运动受伤还是
老年人因为跌倒引起的,都需要得到正确的护理以促进愈合和减轻痛苦。
以下是骨折护理的一般护理常规:
1. 现场急救
在骨折发生时,需要做出正确的急救措施。
切勿移动骨折部位,应当立即用软
垫(例如枕头或厚毛毯)进行固定。
若出现骨折部位皮肤开裂,应当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2. 就医治疗
及时就医非常重要,专业医生会进行确切诊断和治疗。
医生可能需要进行X光
检查以确认骨折的程度和类型,之后可能会采取拍片、接回、石膏固定等措施。
3. 疼痛管理
骨折通常会引起剧烈疼痛。
医生可能会开具止痛药物,患者应按照医嘱服用药物,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
4. 休息与保护
伤势初期,需要保持骨折部位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同时需要保证饮食平衡,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以促进骨折愈合。
5. 康复锻炼
一般来说,骨折的康复需要长期锻炼和理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物理
锻炼,可以帮助加快愈合进程,恢复骨骼功能。
总之,骨折护理需要综合的护理措施,患者及其家人需要密切合作,遵循医嘱,以保证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当及时就医。
骨折护理措施
![骨折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a60968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e.png)
骨折护理措施
一、护理基本原则
1. 对患者骨折部位的细心护理,增强患者的身体活动功能,减轻肢体骨折的痛苦;
2. 加强患者的学习教育,使他能掌握正确的骨折护理知识;
3. 合理的运动活动,促进患者恢复时间的缩短;
4. 教会患者以及家属正确的护理方法,使护理更有效。
二、基本护理措施
1. 固定骨折处:给患者的骨折处护理,及时的清洁、换药,使患处不受感染,保持良好的固定。
2. 缓解疼痛:给患者提供安抚药,以缓解疼痛;采取冷热敷、镇静催眠等方法,改善痛感。
3. 加强护理:加强对患者肌肉麻木缺血的护理;避免搔抓刺痛;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以防止出现更严重的伤害。
4. 避免患者干预骨折:需定期检查,维持固定的状态,防止患者以不合理的方式干预骨折,以缩短恢复时间,增加治疗效果。
5. 避免患者活动:患者骨折时应避免活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可采取护理或教育的方法,使患者不接触外物,阻止早期活动。
- 1 -。
护理骨折病人注意事项
![护理骨折病人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478c32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b.png)
护理骨折病人注意事项骨折是指骨骼的一种断裂,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或骨骼病变引起的。
骨折病人在康复期间需要特别的护理和照顾。
以下是护理骨折病人的一些注意事项:1.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骨折病人需要佩戴石膏、夹板或其他固定装置来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
护理人员应确保固定装置的稳固性,避免不必要的移动或碰撞,以免加重骨折。
2.注意病人的疼痛:骨折病人常伴有剧烈的疼痛。
护理人员应定期询问病人的疼痛程度,并及时给予止痛药物。
同时,可以采用冷敷或热敷的方式缓解疼痛。
3.保持骨折部位的清洁:护理人员应每天帮助骨折病人进行局部清洁。
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清洗,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等刺激性消毒剂。
清洁完成后,应及时擦干。
4.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护理人员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和热敷,以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
这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5.合理安排饮食:骨折病人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来促进骨骼的修复和康复。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饮食,并避免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的情况。
6.预防并处理并发症:骨折病人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帮助病人进行适当的体位转换,定期按摩和舒展肢体,同时保持床铺的清洁和干燥。
7.鼓励进行康复锻炼:骨折病人在恢复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设计合适的锻炼方案,并监督病人的锻炼过程。
8.提供心理支持:骨折病人在康复期间可能会感到沮丧、焦虑或失去信心。
护理人员应给予病人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9.定期复查和康复评估:骨折病人在康复期间需要定期复查和康复评估,以监测骨折的愈合情况和康复进展。
护理人员应协助病人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并记录相关数据。
10.合理安排出院和康复计划:当骨折病人的骨折完全愈合并能够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时,可以考虑出院。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出院和康复计划,并向病人和家属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骨折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大全
![骨折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cda84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b.png)
骨折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大全一、骨折的定义及分类骨折是指骨骼受到外力作用或疾病作用而发生破裂的情况,包括骨髓腔内或联合面骨折。
根据骨折部位、形态和损伤程度的不同,骨折可分为不同类型,主要包括:1.閉合性骨折:皮肤未受伤、骨外可见皮下出血和疼痛;2.暴露性骨折:皮肤受伤,骨端外露;3.部位分类:颅骨骨折、四肢骨折、脊柱骨折等;4.形态分类: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等。
二、骨折的诊断1. 临床症状骨折常见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红肿、畸形、功能障碍等,患者可有听到或感觉到断裂声。
2.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骨折的主要手段,能够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和骨端位置,有助于确定骨折类型及治疗方案。
三、骨折的护理措施1. 急救处理在急救过程中,应首先确保患者和现场安全,保持呼吸通畅,止住外伤引起的出血,固定骨折部位,避免进一步损伤。
2. 护理目标骨折护理的主要目标是恢复骨折部位的结构和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骨折愈合。
3. 护理措施•定位固定:采用适当的固定器具(如夹板、夹板绷带等)固定骨折部位,保持骨端的正确位置。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可采用冰敷、物理疗法等缓解疼痛。
•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感染。
•体位转换:定时帮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避免压疮的发生。
•活动功能训练: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促进康复。
四、骨折的预防为预防骨折的发生,需加强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包括注重饮食均衡、避免跌倒、加强体育锻炼等。
结语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正确的护理及时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综合的护理措施和科学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促进骨折的愈合,实现患者早日康复。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实施的护理措施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骨折固定术
![骨折固定术](https://img.taocdn.com/s3/m/ad59aa7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9.png)
小夹板固定小夹板固定是利用与肢体外形相适合的特制夹板固定治疗骨折。
适应症:①最常用于桡骨远端骨折。
②适用于肱骨、尺桡骨、胫腓骨骨折。
③对关节骨折、关节附近骨折及股骨骨折,多不适宜小夹板固定治疗。
禁忌症:①不能按时观察的患者。
②开放性骨折(如创面小,经处理后创口已愈合,也可考虑夹板固定治疗)。
③皮肤广泛擦伤。
④伤肢严重肿胀,末端已有血循环障碍现象者。
⑤骨折严重移位,整复对位不佳者。
⑥骨折肢体已有神经损伤症状,局部加压可加重神经损伤者。
⑦伤肢肥胖、皮下脂肪多,因固定不牢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者。
优点:①材料来源广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病人乐意接受。
②操作简单,基层医院可以很好地使用。
③观察方便,可早期发现对位、对线不良及肢体血运障碍等情况,以便随时调整。
④固定范围小,一般不包括骨折部位上、下相邻的关节,有利于早期关节活动,避免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缺点:①对肌肉丰厚部位(如大腿骨折)、长斜形、易短缩移位的骨折,固定力则显不足。
②如使用不当、捆扎过紧及固定时使用的压力垫、分骨垫等,会对肢体造成压迫,出现压疮、骨筋膜室综合症、肢体缺血性坏死等严重后果。
③随着肢体消肿,夹板容易松动,造成骨折移位。
④早期增加病人复诊次数。
[目的和要求](一)掌握小夹板固定的适应症、禁忌症及优缺点。
(二)掌握小夹板固定的操作方法。
(三)掌握小夹板固定时及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器材](一)夹板的选材:柳木、椴木或杉木等。
胶合板类。
新型材料聚氯乙烯树脂夹板、杜仲胶夹板及纸基塑料夹板等。
(二)夹板的类型:根据伤肢的部位、长度及体型,制成各种不同规格及形状,适合伤肢固定用的小夹板。
(三)辅助材料:1.衬垫:多用1〜2层棉纸。
厚度0.3〜0.5cm之间。
防止夹板长时间直接固定在肢体上摩擦、刺激、压迫皮肤。
2.固定垫:对于移位明显的骨折,可在手法复位后放置固定垫,并用胶布固定。
利用加压或杠杆作用维持骨折断端在整复后的良好位置。
骨折病人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骨折病人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546c8f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9.png)
骨折病人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对于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如下:1.保持安全: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避免再次受伤。
移除周围的障碍物,确保步行辅助设备(如拐杖或助行器)稳定可靠。
2.急救处理:在急救处理时,避免移动骨折部位,尽可能保持其稳定。
如果伤者需要转移,需要将骨折部位固定好,使用适当的夹板或固定器进行固定。
3.疼痛管理: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适量的止痛药物,以减轻疼痛不适。
同时,可以使用冷敷或热敷的方式来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
4.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护理: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适当的支具(如石膏固定、绷带或外固定器)来保护和稳定骨折部位。
遵循专业医生或护士的要求和建议,确保支具正确佩戴,并定期检查其是否松动或损坏。
5.卧床休息:骨折病人通常需要卧床休息,以便伤口愈合。
提供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保持病人的身体对骨折部位的支撑。
6.日常生活活动:根据医生的指导,协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洗漱、如厕等。
避免过度活动或提供额外的帮助,防止伤口再次受伤。
7.饮食与营养:提供均衡的饮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加速骨折愈合。
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确保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
8.定期随访和康复锻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随访,监测骨折的康复情况。
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康复锻炼,以促进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的恢复。
9.注意并发症: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感染,是否出现异常红肿、分泌物等症状。
如有不适或疑虑,及时咨询医生。
最重要的是遵循医生或专业护士的指导,并密切关注骨折病人的病情变化。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紧急情况,应及时就医寻求帮助。
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及病情观察
![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及病情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62509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4.png)
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及病情观察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或破裂的损伤,通常由于外力过度作用于骨骼部位造成。
对于骨折患者的护理和病情观察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速度和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折患者护理的要点及病情观察的内容。
一、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1. 骨折部位的稳定性骨折部位的稳定性是护理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确保骨折部位处于适当的位置,并保持稳定。
这可以通过固定患者的肢体或使用外固定装置来实现。
稳定的骨折部位有助于减轻疼痛,并促进骨折的愈合。
2. 疼痛管理骨折患者普遍感受到剧烈的疼痛,对于这些患者的疼痛管理至关重要。
在护理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给药,如镇痛药物或非药物缓解疼痛。
此外,还需要为患者提供适当的体位和环境,以减轻疼痛的不适。
3. 伤口护理和感染预防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的护理和感染预防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保持伤口清洁,进行适当的消毒,并定期更换敷料。
同时,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发热、红肿等感染征象,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营养补充和饮食管理骨折对患者的营养需求有所增加,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为患者提供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补充。
尤其是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对于骨骼的愈合具有重要意义。
5. 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骨折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
护理人员应该协助患者完成康复训练,并提供心理支持。
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鼓励和倾听患者的需求来提供心理支持。
二、骨折患者的病情观察1. 疼痛程度和疼痛部位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部位,并记录下来。
这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疼痛管理计划。
2. 伤口感染征象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伤口的情况,包括红肿、渗液、发热等,以及伤口愈合的情况。
任何感染征象都应及时报告给医生。
3. 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度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并及时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保证呼吸道通畅同时,及时准确进行止血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出血部位的判断
1.毛细血管出血:呈点状或片状渗出,色鲜 红可自愈。 2.静脉出血:较缓慢流出,色暗红,多不能 自愈。 3.动脉出血:呈喷射状,色鲜红,多经急救 尚能止血。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常用止血方法: • 直接压迫法 • 指压止血法 • 加压包扎止血法 • 止血带止血法 • 填塞止血法 • 加垫屈肢止血法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1)说明石膏固定的目的和必要性,减少顾 虑和恐惧,取得合作。 (2)抬高患肢,保持功能位,用软枕垫高患 肢,上肢高于心脏水平,保持屈曲外展位。 下肢抬高30”~40”,保持中立或轻度外展位 ,足跟悬空。穿石膏背心时应于腰部垫一薄 枕。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3)注意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情 况。若患肢远端肿胀明显,皮肤青紫,或苍 白、温度较健侧低,感觉冰凉麻木,活动受 限,反复出现固定性剧痛或跳痛时,说明血 液循环受到障碍,要查看石膏是否过紧,伤 口是否有化脓感染。
2015-5-31
石膏固定术
术前皮肤准备: • 清洁皮肤; • 伤口清创包扎; • 骨突位置保护;
石膏准备: • 厚度:上肢一般是12-14层,下肢14-16层; • 宽度:包围肢体周径2/3为宜; • 衬垫、绷带;
2015-5-31
石膏固定术
• 浸泡石膏平放入水,待无气泡后以手握住 其两端,将水挤出,勿绞扭;
31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3)固定制动和搬运 目的:减少伤部活动,减轻疼痛,防止再损伤便于搬运。 方法:所有四肢骨折均应进行固定,脊柱损伤、骨盆骨 折及四肢广泛软组织创伤在急救中也应相对固定。 固定器材:最理想的是夹板,类型有木质、金属,但在 紧急是应注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竹板、树枝、 木棒等代替。还可直接用伤员的健侧肢体或躯干临时固 定。
夹板
外固 定
石膏
持续牵 引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小夹板固定 • 方法 • 可用木板、竹片或杉 树皮等,削成长宽合 度的小夹板。固定骨 折时,小平板与皮肤 之间要垫些棉花类东 西,用绷带或布条固 定在小夹板上更好, 以防损伤皮肤。 • 适应症 1.四肢闭合性管状 骨折。 2.四肢开放性骨折, 创面小,经处理后创 口已愈合者。 3.陈旧性四肢骨折 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脊柱骨折固定:
• 立即使伤员俯卧于硬 板上,不可移动,必 要时可用绷带固定伤 员,胸部与腹部需垫 上软枕,减轻局部组 织受压程度。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临床处理 (1)复位: 1)手术复位 2)非手术复位 (2)固定 1)外固定 2)内固定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 • • • • • • (二)完全性骨折 1)横形骨折 2)斜形骨折 3)螺旋形骨折 4)粉碎形骨折 5)嵌插骨折 6)压缩骨折 7)凹陷骨折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
(1)开放性骨折 (2)闭合性骨折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骨折的稳定程度
(1)稳定性骨折 (2)不稳定性骨折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大腿骨折固定 • 用长夹板(长度等于 腋下至足跟)或其他 替代品放在伤肢外侧, 用另一短夹板(长度 自足跟到大腿根部), 关节与空隙部位加棉 垫,用绷带、带状三 角巾或腰带等分段固 定,足部用“8”字形 绷带固定,使腿与脚 呈直角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小腿骨折固定 • 取长短相等得夹板(长度 自足跟到大腿)两块,分 别放在伤腿内外侧,用绷 带或三角巾分段固定。紧 急情况下若无夹板,可将 两下肢并紧,两脚对齐, 将健患肢体用绷带分段固 定在一起,注意在关节和 两小腿之间的空隙处加棉 垫以防包扎后骨折部弯曲。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4)躯干部石膏固定病人,应观察有无呼 吸困难和腹部胀气。 (5)有伤口的病人,注意有无伤口渗血, 发现石膏表面或边缘有渗血情况时,用笔沿 血迹划线作标记,如有继续渗血,需处理。 (6)协助病人翻身,预防褥疮,坠积性肺 炎。翻身时要保持关节处石膏勿折断。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固定护理技术
手足外科 赵景荣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一)骨折的固定
• (二)其护理要点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一、骨折的定义:
二、骨折病因: 三、骨折的分类:
四、临床表现:
• 五、骨折的处理: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一)骨折的定义:
•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上臂骨折固定
• 用长短两块夹板,长 夹板置于上臂的后外 侧,短夹板置于前内 侧,然后用绷带或带 状物在骨折部位上下 两端固定,再将肘关 节屈曲90,使前臂呈 中立位,用三角巾将 上肢悬吊固定于胸前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前臂骨折: • 协助伤员屈肘90,拇 指在上。取两块夹板, 其长度超过肘关节至 腕关节的长度,分别 置于前臂内外侧,用 绷带或三角巾在两端 固定,再用三角巾将 前臂悬吊于胸前,置 于功能位。
• • • • • 血液循环障碍; 神经麻痹; 压迫性溃疡; 水肿; 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2015-5-31
常用石膏绷带
石膏托
• 单拖、前后托、U型托 • 简单、轻便 • 制动能力差
• 用于临时制动或较稳定 骨折
2015-5-31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锁骨骨折固定: • 用敷料或毛巾垫于两 腋前上方,将三角巾 叠成带状,两端分别 绕两肩呈“8”字形, 拉紧三角巾的两头在 背后打结,并尽量使 两肩后张。也可在背 后放T字形夹板,然后 在两肩及腰部各用绷 带包扎固定。
2015-5-31
石膏固定术后注意
• • • • • 维持石膏固定位置,直至石膏完全凝固; 搬运时注意勿折断,否则及时修补; 抬高患肢,防止肿胀; 密切观察远端肢体血运、感觉、运动情况; 注意石膏固定部位保暖,防止冻伤;
• 肢体肿胀消退后,如石膏过松,应及时更 换;
2015-5-31
石膏固定术后并发症
石膏固定适应症
• • • • • 骨折的固定; 关节脱位经复位后的固定; 骨和关节急性和慢性炎症的固定; 骨、关节和肌腱等作矫形手术后的固定; 肢体软组织急性炎症(如蜂窝组织炎等)的固 定; • 肢体巨大创伤,尤其是战伤的固定; • 关节扭伤的固定;
2015-5-31
常用石膏绷带类型
• • • • • 石膏托 石膏夹板 石膏管型 躯干石膏 特殊部位石膏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适应症: 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动脉大出血 • 方法: 用手指压住出血伤口的上方(血流的方向), 使血管被压在附近的骨骼上,阻断血流 。 • 注意:每次施压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手部大出血,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 •足部出血,压迫脚背中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及足跟与内踝之间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优点: • 固定范围小,便于伤员早期功能锻炼。 不会妨碍肌肉的纵向收缩运动。 有利于骨折愈合。 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折迟缓 或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缺点: • 固定力不足。 • 压垫、分骨垫容易引起压疮。 • 夹板使用不当还会引起骨筋膜综合征。 • 容易松动而失去固定效果,使复位的骨折 移位。
• 浸泡温度越高,硬化时间越短,反之则越 长; • 石膏绷带要平整,勿扭转,以防形成皱褶; • 管型石膏绷带松紧度要合适; • 躯干及特殊位置固定,注意呼吸、饮食;
2015-5-31
石膏固定术
• 塑捏成型切勿用手指,以免形成凹陷造成 局部压迫;特别注意膝轮廓及足横弓、纵 弓塑形; • 要将手指、足趾露出,以便观察肢体的血 液循环、感觉和活动功能等,同时有利功 能锻炼; • 门诊病人除了交待石膏固定后注意事项; • 管型石膏签名、时间;
向中间的颈椎横突压迫
•前臂出血:可压迫其肱动脉;使伤肢外展,用四指压迫其上 臂内侧 •腋部和上臂出血:可压迫其锁骨下动脉;压迫点在其锁骨上 方,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手指向后下方第一肋骨压迫
2015-5-31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24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25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骨折的临床变现 1.全身 (1)休克 主要由于骨折导致的大量出血和 剧痛所致 (2)疼痛 (3)发热 骨折病人体温多在正常范围。在 骨折合并内出血、血肿吸收以及损伤组织 的吸收反应可是提问略微升高,一般不超 过38摄氏度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局部 (1)骨折的一般表现 1)局部肿胀、瘀斑或出血 2)压痛 3)活动受限 (2)骨折的特有体征 1)畸形 2)反常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 摩擦时轻微的感觉或音响26常来自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27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30
常见各骨折的固定及护理要点
• 止血带止血 • 适应症: 四肢大出血 • 方法: 上止血带前抬高患肢,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如上臂或大腿 的上三分之一处,先用毛巾或棉垫包扎皮肤,然后将止血 带拉长拉紧缠绕在毛巾等物外面,不可过紧也不可过松, 最多绕两圈,以出血停止为宜。 • 注意: 止血带最好用有弹性的橡胶管,严禁使用铁丝、电线等代 做止血带。放松止血带时应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如出血不 多,可改用其他方法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