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名翻译原则
人名的翻译(对外经贸大学)
5 有些人取了英文名字 如霍英东 Ying Dong Fok Henry Fok; 李小龙 Bruce Lee;成龙 Jacky Chan;周润发 Lee Chan Jay Chou Chou。 • 6有些英文名字在用作人名和商标名称时译法不一 样。 • 比如:McDonald 麦克唐纳 麦当劳 • Johnson 约翰逊 庄臣 • • • •
三、典故中人名的翻译
• • • • • • 1学习愚公 Learn from the Foolish Old Man who removed mountains Yugong加上注释a Chinese legendary figure who removed mountains with dogged perseverance”。 2。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Three cobblers make one Zhuge Liang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 Three cobblers combined,makes a genius mind
• George Bernard Shaw • 萧伯纳 • 不但把他的姓移到了前面,而且其中的 Bernard也没有按标准音译作“伯纳德”。 • Christopher Columbus • 译作“哥伦布”,
• • • • • • • • •
3 外国人起的中文名 Mattbien Ricci, 中文名字叫利玛窦; PearlBuck, 中文名字叫赛珍珠。 丁肇中 英文名字是SamuelChao-chung Ding; 羽西女士, 英文名字是Yue Sai Kan。
中文名字英译
• • • • • • • • • • • 1般直接翻译成汉语拼音 2 双名的两个字的英译中间不加连字符, 如Mao Zedong,Zhou Enlai, Jiang Zemin,Hu Jintao。t-sen, 蒋介石译为 Chiang Kai-shek。 4 香港的人名英译时不能按普通话读音译, 董建华 Dong Chee Hwa。
英语的范文汉字姓名中文名字翻译英文名字格式
英语的范文汉字姓名中文名字翻译英文名字格式英语的范文汉字姓名中文名字翻译英文名字格式1.如果你是英文名字,中文的姓,可以按照西方的方式写。
例如:Rick Zhang2.如果你是中文的拼音,按照中国的顺序,姓在前,名在后;如果名字是三个字的,后两个字拼音要连在一起。
例如:张文洁Zhang Wenjie“ ___”这个名字有两种写法:这种一般写给中国人或会中文的人看,因为中国人习惯姓在前,名在后,你这样写的话,读出来时他也才容易明白2.Xiaoming Li这个比较正式,国际上的正式场合用这种比较好,而且这个多是写给外国人看的,因为英语国家的外国人习惯姓在前,名在后补充:银行的写法又不一样,如果是银行的写法或护照的写法,毛一东是这样的:MAO YI DONG英文名的英文意思是Englishname,目前各国比较流行英文名,因为世界各国交流多了,有了英文名更方便交流。
英语姓名的一般结构为:教名自取名姓。
如William·Jefferson·Clinton。
但在很多场合中间名往往略去不写,如George·Bush,而且许多人更喜欢用昵称取代正式教名,如Bill·Clinton。
上述教名和中间名又称个人名。
英文名与中文名不同,中文名是姓在前名在后,英文名恰恰相反。
例如:中----李,小明;英----Jake·Wood。
Charming ^_^举个例子:比如“ ___”这个名字,有两种写法:1)Li Xiaoming ( 这种一般写给中国人或会中文的人看,因为中国人习惯姓在前,名在后,你这样写的话,读出来时他也才容易明白)2)Xiaoming Li (这个比较正式,国际上的正式场合用这种比较好,而且这个多是写给外国人看的,因为英语国家的外国人习惯姓在前,名在后)英文名的英文意思是Englishname,目前各国比较流行英文名,因为世界各国交流多了,有了英文名更方便交流。
外国人名汉译的五大原则
外国人名汉译的五大原则第一原则:名从主人“名从主人”是外国人名汉译的第一或根本原则。
“名从主人”意味着发话者需用受话者本人认可的名字来称呼或指认他,否则就会导致与受话者的交往发生障碍。
“名从主人”分为两种情况。
外国人的名字是名字主人自己翻译或选择的。
如香港最后一任总督Chris Petten译为彭定康。
外国人的中文名是在名字主人不知情或无法选择的情况下,由译者根据名字的读音并考虑意义等因素,翻译或转写成中文。
第二原则:定名不咎一种说法或译名一旦被普遍接受,固定下来就不再改动了。
概括起来就是“定名不咎”。
定名的定义是出现的译名已被普遍接受,没有再出现其他有影响力的译名或者无人能给出更准确的译名,这样的译名才是定名。
“定名不咎”原则仅适用于已经被普遍接受并固定下来的某个特定外国人(尤其是历史人物)的中文译名。
但不适用于译名表或译名手册所提供的一般外国人名的标准或规范译名。
比如《圣经》里的Peter、Matthew里译为彼得、马太,但在其他场合并不一定这样翻译。
第三原则:音义兼顾采用译音的办法翻译外国人名,如果实行“名从主人”的原则,就得根据原名本来的实际读音,选用与该读音尽可能贴近而意思得当的汉字来转写,这就是译音循本。
第四原则:译音循本采用译音的办法翻译外国人名,如果实行“名从主人”的原则,需根据原名本来的实际读音,选用与该读音尽可能贴近而意思得当的汉字来转写,这就是译音循本。
如泰国总理Ying luck过去被译为英禄,后根据泰国命中发音,将译名改为英拉。
再比如基地组织创始人最初媒体根据英文读音译作本·拉登,后根据阿拉伯语改写成本·拉丹。
第五原则:音系对应译音就是用一种语言的音位或音节有系统地转写另一种语言的音位或音节。
为了让转写准确,需要充分利用译入语的全部对应音位和音节,让译名尽量贴近原文名字的读音。
音系对应首先意味着音位对应,外国人名的汉译需要重用利用汉语的全部对应音位,比如若和[rə]。
英美及法国人姓名翻译方法
英美人姓名英美人姓名的排列是名在前姓在后。
如John Wilson译为约翰·维尔逊,John是名,Wilson 是姓。
又如Edward Adam Davis译为爱德华·亚当·戴维斯, Edward是教名,Adam是本人名,Davis为姓。
也有的人把母姓或与家庭关系密切者的姓作为第二个名字。
在西方,还有人沿袭用父名或父辈名,在名后缀以小(Junior)或罗马数字以示区别。
如John Wilson, Junior, 译为小约翰·维廉,George Smith, Ⅲ, 译为乔治·史密斯第三。
妇女的姓名,在结婚前都有自己的姓名,结婚后一般是自己的名加丈夫的姓。
如玛丽·怀特(Marie White)女士与约翰·戴维斯(John Davis)先生结婚,婚后女方姓名为玛丽·戴维斯(Marie Davis)。
书写时常把名字缩写为一个字头,但姓不能缩写,如G. W. Thomson, D. C. Sullivan等。
口头称呼一般称姓,如“怀特先生”、“史密斯先生”。
正式场合一般要全称,但关系密切的常称本人名。
家里人,亲友之间除称本人名外,文国法语还常用昵称(爱称)。
以英文为本国文字的国家,姓名组成称呼基本与英、美人一样。
法国人姓名法国人姓名也是名在前姓在后,一般由二节或三节组成。
前一、二节为个人名,最后一节为姓。
有时姓名可达四、五节,多是教名和由长辈起的名字。
但现在长名字越来越少。
如:Henri Rene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 译为:亨利·勒内·阿贝尔·居伊·德·莫泊桑,一般简称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法文名字中常常有Le、La等冠词,de等介词,译成中文时,应与姓连译,如La Fantaine拉方丹,Le Goff 勒戈夫,de Gaulle戴高乐,等。
人名的翻译
许多人认为,人名属于专有名词,翻译起来很简单,照音直译就行了。
然而,“照音直译”只是一个笼统的原则,实际做起来远非这么简单。
一、英文名字中译1.同其他类型的专有名词一样,英文名字译成汉语一般采用音译。
如: Smith 译成“史密斯”,不译成“铁匠”;Hunter 译成“亨特”, 不译成“猎人”;Mr. Green 译成“格林先生”, 而不译成“绿先生”。
但是英文的发音与汉语完全不同,找发音近似的汉字来表达,并非易事。
我们现在流行的许多译名,其实并不十分准确,或者说至少用的不是与其原英文名字发音最接近的汉字,比如:Edward 译成汉语是“爱德华”, 其实“爱德瓦”似乎更接近;著名侦探小说中的人物Holmes 译成“福尔摩斯”,其实“霍姆斯”似乎更佳。
再如英国大诗人Samuel C.T. Coleridge, 那个姓不该译为“柯勒瑞基”, 因为中间的 e 是不发音的,所以应该译为“柯尔律治”。
但是这些译名已经约定俗成,不必再改了。
由此可见,人名音译时, 用什么汉字来表述有一个约定俗成的问题。
许多英汉词典都附录有常用的人名,包括姓(family name)、名(given name) 和中间名(middle name)。
另外,《世界人名翻译大词典》、《世界人名译名手册》、《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词典》等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可供查阅。
音译时除了表音的汉字是约定俗成之外,音译的方法也如此。
比如,英国剧作家George Bernard Shaw, 按习惯译成“萧伯纳”,不但把他的姓移到了前面,而且其中的Bernard 也没有按标准音译作“伯纳德”。
意大利航海家Christopher Columbus 译作“哥伦布”,也没有完全按照标准音译。
随着中国经济与文明的迅速发展,中国文化越来越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推崇,有些外国人也起有中国名字。
比如,著名的来华传教士、参加翻译《几何原理》的Mattbien Ricci, 中文名字叫利玛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美国女作家Pearl Buck,中文名字叫赛珍珠。
英语人名,地名的翻译技巧
英语人名,地名的翻译技巧英语人名,地名,可以查找工具书,比如英汉辞典等等中级口译的人名地名的翻译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我们翻译人名,地名必须遵循音译的原则.必须注意的是:1) 用音译,慎用意译如:人名Wall, Sleep,译成:沃尔与斯利普,不可译成墙与睡.地名China 同样不可译成陶瓷,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了2) 人名中姓和名之间,用圆点间隔,如John Thomas Smith 约翰.托马斯.史密斯.3) 要熟记一些常用的译名比如:Franklin Roosevelt 罗斯福Winston Churchill 邱吉尔Napoleon 拿破仑Aristotle 亚里士多德Socrates 苏格拉底New York 纽约New Orleans 新奥尔良Los Angeles 洛杉矶Detroit 底特律Chicago 芝加哥平时就多看看有关资料,也不一定要全背出,只是心里要留个底儿,这样就不会闹笑话了词在不同语境的翻译技巧在我们的翻译教程之中第12页,就有关于see在不同语境情况之下的不同翻译,这说明要准确的译出文章中关键词的意思,首先要注意语境的把握和上下文的搭配关系1) company的翻译He is fond of company.他爱交朋友Two is company, but three is none.两人成伴,三人不欢Among the company was an old man.这群人中有位老人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 will learn to howl. 跟狼在一起,就会学会狼叫(近墨者黑.)I fell into company with him .我偶然与他相识Misery loves company.同病相怜The host amused the company with singing .主人用歌唱来招待宾客He is employed in an electronic company.他在一家电器公司工作2) 红与red的译法英语中有redShe was dressed in red.她身穿红衣When he started criticizing my work , I really saw red. 他竟批评起我的工作来了,我立即火冒三丈汉语中有红There has never been a cross word between the two of them,他俩从未红过脸He won a prize because his lucky star shone bright.他鸿(红)运当头因而中奖3) good的译法His mother was a good Christian.他母亲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Franklin was renowned for his good deeds富兰克林以他的德行而名扬四海Helen is as good as gold----most of the time.海伦很乖----大部分时间如此Mike is getting on in years , but both his hearing and eyesight are good. 迈克已上了年纪,但他仍然耳聪目明The boss needs another good typist.老板还需要另外一名技术熟练的打字员His son had a good beating他儿子被狠狠地揍了一顿She has good looks她长得漂亮补充练习THE HUMMING-BIRDOf all animated being this is the most elegant in form and the most brilliant in colors. The stones and metals polished by our arts are not comparable to this jewel of Nature. Her masterpiece is this little humming-bird , and upon it she has heaped all the gifts which the other birds may only share. Lightness, rapidity , nimbleness , grace and rich apparel all belong to this little favorite, The emerald , the ruby , and the topaz gleam upon it dress. It never soils them with the dust of earth , and in its aerial life scarcely touches the turf an instant . Always in the air , flying from flower to flower, it has their freshness as well as their brightness. It lives upon their nectar , and dwells only in the climates where they perennially bloom.在一切生物中,要算蜂鸟体型最优美,颜色最鲜艳.经过工艺加工得各种宝石和金属是无法跟这个大自然的珍宝媲美的.这种小蜂鸟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把其他鸟类只能分享的种种天赋全部慷慨地给了它.这个小宠儿具有轻盈,敏捷,灵活,优雅以及羽毛绚丽等一切妙处.那翠绿的,艳红的,嫩黄色的羽毛闪闪发光.蜂鸟从不让它的羽毛沾染尘土,它生活在天空中,一刻也不碰到草皮.它总是在空中飞翔,从花丛飞向花丛;它像花一样新鲜,又像花一样艳丽.蜂鸟靠花蜜为生,它只生活在鲜花盛开的地带.。
英文姓名
从英语姓名的结构词源做姓名翻译1、英语姓名结构英语姓名的一般结构为:教名+自取名(中名)+姓。
如George Walker Bush(中译:乔治o沃克o布什)。
George是教名(Given Name),按照英语民族的习俗,一般在婴儿接受洗礼的时候,由其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的名字,有点像中国的小名(乳名),但它是要叫一辈子的。
Walker是中名(Middle Name),即本人在以后另取的一个名字,排在教名后,在很多场合往往缩写,如Walker缩成首次母W.,或者干脆略去不写,所以,要不是为了与其父亲、美国第41任总统老布什分开,一般情况下,美国现任总统的名字经常会写成:George Bush(现在我们常见的形式是:George W.Bush)。
Bush是姓(Family Name),说明其家族渊源,这跟中国相似。
英国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名而没有姓。
直到16世纪姓氏的使用才广泛流行开来。
英语中的教名和中间名又称个人名,一般采用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古代名人或文学名著中的人名,以及祖先的籍贯、山川河流、鸟兽鱼虫、花卉树木等的名称。
常用的男子名有:James、John、David、Daniel、Michael,常见的女子名为:Jane、Mary、Elizabeth、Ann、Sarah、Catherine。
2、英语中姓的词源主要有:1)直接借用教名,如Clinton。
2)在教名上加上表示血统关系的词缀,如后缀-s、-son、-ing;前缀M-、Mc-、Mac-、Fitz-等均表示某某之子或后代。
3)在教名前附加表示身份的词缀,如St.-、De-、Du-、La-、Le-。
4)反映地名、地貌或环境特征的,如Brook、Hill等。
5)反映身份或职业的,如:Carter、Smith。
6)反映个人特征的,如:Black、Longfellow。
7)借用动植物名的,如Bird、Rice。
8)由双姓合并而来,如Burne-Jones。
外国人名录入规则
外国人名录入规则摘要:1.引言2.外国人名录入的基本规则3.外国人名录入的特殊情况4.结语正文:【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交流日益频繁,正确处理外国人名录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规范外国人名录入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本文将介绍外国人名录入的基本规则和特殊情况。
【外国人名录入的基本规则】外国人名录入时,应遵循以下基本规则:1.姓名顺序:通常遵循“名+ 姓”的顺序,如John Smith。
但是,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姓名顺序可能与此不同,如日本为“姓+ 名”,此时应尊重当地习惯。
2.姓名拼写:尽量保留原文的拼写,避免简化或更改。
如果原文姓名中含有特殊字符,如重音符号、连字符等,也应一并保留。
3.姓名翻译:对于非英文姓名,应进行翻译。
翻译时,应尽量保留原文的发音,同时注意避免歧义。
4.头衔和称呼:在姓名前可以附带头衔或称呼,如Dr.John Smith。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头衔和称呼应当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模糊的称谓。
【外国人名录入的特殊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外国人名录入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1.姓名中的标点符号: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姓名中可能含有标点符号。
此时,应根据当地习惯进行处理。
例如,法语文书中的姓名可能含有逗号,而英文中则通常用空格分隔。
2.姓名中的连字符:有些外国人的姓名中含有连字符,如“von”或“de”。
在录入时,应保留这些连字符,以确保姓名的准确性。
3.姓名中的缩写和简称: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外国人的姓名可能含有缩写或简称。
此时,录入时应尊重原文,同时尽量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结语】外国人名录入工作对于保证信息准确性和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英语中人名的翻译技巧
在英语中人名的翻译技巧翻译在我们从小到大的英语考试中是经常出现的,也许有的人都觉得这个题型没什么,或者非常有自信。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在英语中人名的翻译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在英语中人名的翻译技巧名字翻译的第一条建议是,不能望文生音,遇到不熟悉的名字一定要查证读音再翻译。
如今的译者大部分都熟悉英文拼读规则,所以面对“规范的”英文单词,多半可以读个89不离十。
然而不是所有单词都是“规范的”,尤其是直接从其他语言中“照抄”过来的单词和用英文“模拟发音”的单词,往往都不能直接按照英文拼读规则来发音。
“拿破仑·波拿巴”的“波拿巴”写作Bonaparte,不能望文生音读作“波拿巴特”;“戴高乐”写作de Gaulle,不能望文生音读作“德盖勒”。
还有一些名字看起来很熟悉,其实只是拼写相同,在不同语言中发音是有差别的,如Louis普通翻译为“路易斯”,但如果是法国名字则应当翻译为“路易”,因为法语的Louis发音与英语不同。
名字翻译的第二条建议是,名字的翻译必须遵循惯例。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公认名字的中文翻译与英文原文相差不少,最典型的是国家名:Deutsch翻译为“德意志”,France翻译为“法兰西”,Europe翻译为“欧罗巴”,American翻译为“美利坚”。
这些名字虽然都是音译,但当时中文的发音不同于今天的普通话,而是类似今天闽粤某地的方言(大致如此,没见到特别可靠的详细考证),从久远的年代流传下来,变成了约定俗成的译名。
如今的译者如果要别出心裁,重新翻译德国、法国、欧洲、美国的名字,即便更“准确”,还是会给读者造成不少困惑。
估计这样做的译者不多,但不理会约定俗成的译名,翻译时“别开天地”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比如Hume公认翻译为“休谟”,有人却翻译为“胡姆”;Bentham公认翻译为“边泌”,有人却翻译为“贝瑟姆”;Fabian公认翻译为“费边”,有人却翻译为“法比恩”;Buick 公认翻译为“别克”,有人却翻译为“布依克”。
姓名的翻译
CONTENTS
01
文化差异
02
翻译原则
03
翻译方法
04
具体译法
3 李宝安 Li Bao’an
姓名中出现元音字母开头的拼音 时,要在元音字母前加上一撇, 以免产生歧义
4 单姓单名
/,k
4 反映人的性别
Anna 译为“安娜”,
Daphne 译为“达芙妮”
马龙翔 李云飞 司马相如 王洪祥 文树安
3. 中文姓名如果是三个字或以上的,翻译后每个字都要分开写,且每个 字的开头字母大写。如邓小平翻译成Deng Xiao Ping。
判断下面描述的正误
4. 英文人名译名应采用音译方式,慎用意译,如White、Green, 应译成“怀特”、“格林”,而不能译成“白色”、“绿 色”。
5. 名片中中文地址的排列顺序是由大到小,如:X国X省X市X区X 路X号,而英文地址则刚好相反,是由小到大。如上例写成英 文就是:X号,X路,X区,X市,X省,X国。
姓名的翻译
中山学院
01
02
03
01
Discussion:
What happened in this video?
CONTENTS
01
文化差异
02
翻译原则
03
翻译方法
04
具体译法
CONTENTS
01
文化差异
02
翻译原则
03
翻译方法
04
具体译法
文化差异
CONTENTS
01
文化差异
02
翻译原则
9. 翻译地名时应注意中国人写地址喜欢将省或市等都一一注明, 英语习惯和中文相同。
10. 名片上的联系方式中可以使用缩略词语。
人名翻译规则
人名翻译规则中国人名用英文书写时,应按汉语拼音拼写。
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名字要连写。
妙译专家举例例如,“郭沫若”应写作“Guo Moruo”(不应写作“Guo Mo-ruo”或“G uo MoRuo”)。
已有固定英文姓名的中国科学家、华裔外籍科学家以及知名人士,应使用其固定的英文姓名。
例如,李政道(T.D.Lee)、杨振宁(C.N.Yan)、丁肇中(S.C.C.Tin)、陈省身(S.S.Chern)、林家翘(C.C.Lin)、吴瑞(R.J.Wu)、丘成桐(S.T.Yau)、李四光(J.S.L ee)。
科技图书中的外国人姓名,一般按辛华编的各语种姓名译名手册将姓译成中文,并在第一次出现时在该姓中译名后加圆括号附注外文的名和姓。
名一般只写出首字母加脚点,如“达尔文(C.R.Darwin)”(根据书稿具体情况,外国人姓氏的中译名后面,有时也可以一律不附外文姓名)。
同一书中或文章中出现同姓的人,则在姓的中译名前面加上各自名字的首字母加脚点,如“J.W.德雷拍(J.W.Draper)和H.德雷拍(H.Draper)”(根据书稿具体情况,也可以在所有的姓的中译名前面都加上名字的首字母加脚点,但要保持全书统一)。
译名手册查不到的外文姓氏,可结合译名手册,按音节音译。
如Spoited Tail这个人名,《英语姓名译名手册》中没有列入,但有包含相同音节(或音素)的词。
Sp otted Tail一词,可参考Spotts(斯波茨)与Olmste以奥姆斯特德)取前者的首音节与后者的尾音节,组成“斯波特德”。
Tail一词可参照Tailor(泰勒)译为“泰尔”,全名可译为“斯波特德•泰尔”。
不少外国知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已有习用的中译名或自己的汉名,则必须遵从其习惯名称,不要简单地音译。
例如,贝尔纳(Claude Bernard)、白求恩(Henry Norma n Bethune)、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李约瑟(Joseph Needham)、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马伯乐(Henri Maspero)、葛利普(Amadeus Wailliam Grabau)。
人名的译法
三、简略原则 姓名中不重要的辅音可以省略,因为姓名长到四 字以上,中国读者记忆起来便有麻烦。简短些容易 让读者记住,如Engels译为“恩格斯”,不是“恩格尔 斯”;Eliot译为“艾略特”,而非“艾里奥特”; Shakespeare译“莎士比亚”,而不是“莎克士比亚”; MacDonald译为“麦唐纳”,而不是“麦克多纳尔德”。 由于外国人名长,传统的译法只译姓不译名。譬如 说起莎士比亚,大家都知道他是英国著名的文学家, 不必称为“威廉· 莎士比亚”。当然有时也有姓和名同时 译出或只译名不译姓的情况,例如意大利科学家Galileo Galilet就只被译为“伽利略”,译名不译姓。
有些外国人喜欢汉化本名,使其听起来像中 国人的姓名,如Joseph Needham 译成“李约瑟” (英国),John Leighton Stuart译成“司徒雷登” (美国),John King Fairbank译成“费正清”(美 国),James G. Endicott译成“文幼章”(加拿 大),Pearl S. Buck译成“赛珍珠”(美国)等。 这些译法谈不上规范,但已为人们所熟知并广泛 使用,因此无须重译。
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女孩的名字。 此外,英语姓名后有“Jr.”, 即Junior的缩写,其意 为此人与其父同姓同名,Jr. 汉译为“小”,冠于姓 或全名之首,如Jr. John Kennedy的译名为“小约· 肯 尼迪”。
一、名从主人原则 翻译欧美人姓名时,依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即根 据他们的习惯顺序,先名后姓地音译成中文,如 David Copperfield译为“大卫· 科波菲尔”。 讲英语各国的人的名字,有时是同形不同音,应 注意其具体的发音。如Berkeley在英国读/ba:kli/,译 为“巴克莱”,而在美国读/bɚ:kli/,应译为“贝克 莱”。 英语人名中有些词读音不规则,翻译时要特别注 意,如Maugham中的gh不发音,汉译应为明显有误,但通行已久,约定俗 成,所以即使不符合音译标准,也不必更改了。如 Eden音为/i:dn/(伊登),但习惯译为“艾登”。 外国人的姓名一般不汉化,以保留其民族特色。 但有些传统的习惯的译法,一般不更改,以保持历 来的一致性,不致误解。这就要求译者勤查多问, 对政治、经济、文化中的著名人物有所了解。比如 Bernard Shaw是“萧伯纳”,不是“伯纳· 萧”; Bethune统一译为“贝休恩”,但加拿大人Norman Bethune译名为“白求恩”;Marx一般译成“马克 斯”,但伟大的革命导师Marx总是译为“马克思”。
音译的三个原则
音译的三个原则
音译是将一种语言的名称或术语按照另一种语言的音韵规律进行翻译的过程。
在音译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以下是音译的三个原则:
1. 音类原则:音类原则是音译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根据这个原则,译者会选择目标语言中与源语言名称或术语相近的音素来进行音译。
例如,将英文单词"Apple"音译为中文时,使用
了与其发音相近的音素,成为"苹果"。
2. 规范原则:规范原则是指音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目标语言的正式规范。
这包括语音、语法和语义等方面的规范。
例如,在将外国人名音译为中文时,会根据中文姓名的书写规范进行音译,如将"John Smith"音译为"约翰·史密斯"。
3. 意译原则:意译原则是指在音译过程中,需要根据源语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进行翻译,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
这需要译者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和语言能力。
例如,将"Los Angeles"音译为"洛杉矶",在这个音译过程中,译者将源语言的意义(指涉
洛杉矶这个城市)与目标语言的形式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
这些原则可以辅助译者在音译过程中做出合理的选择,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音译原则可能产生不同的翻译结果,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
英语人名译法标准
英语人名译法标准
英语人名译法标准是指将英语人名翻译成中文时所遵循的一套规范。
这套规范主要是为了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出现混淆和误解。
以下是英语人名译法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音译原则
音译原则是指将英语人名中的音素转换成中文的音素。
在音译时,应尽量保持原名的音韵特征和语音节奏。
例如,将“Smith”译为“史密斯”,将“Johnson”译为“约翰逊”。
二、意译原则
意译原则是指将英语人名中的含义或词源转换成中文的含义或词源。
在意译时,应尽量保持原名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例如,将“Grace”译为“优雅”,将“Hope”译为“希望”。
三、姓名顺序
在英语中,姓名的顺序是姓氏在前,名字在后。
而在中文中,姓名的顺序是名字
在前,姓氏在后。
因此,在翻译英语人名时,应将姓名顺序调整为中文的顺序。
例如,将“George Washington”译为“华盛顿乔治”。
四、大小写
在英语中,人名的首字母通常大写,而在中文中,人名的首字母通常小写。
因此,在翻译英语人名时,应将首字母改为小写。
例如,将“John Smith”译为“约翰·史密斯”。
五、称谓
在英语中,人名通常不带有称谓,而在中文中,人名通常带有称谓。
因此,在翻译英语人名时,应加上相应的称谓。
例如,将“Mr. John Smith”译为“史密斯先生”。
总之,英语人名译法标准是一套非常重要的规范,它可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人名。
直译意译与音译
直译的局限性 东西方在文化背景和语言结构方面有许多差异。差异 太大时,用直译法翻译是不能被译入国读者所接受的。 翻译界有个老笑话:在一个宴会上,外宾对主人说:“你的 夫人很漂亮。”主人回答:“哪里,哪里。”译者翻译 成“where, where?”“不见得,不见得,”主人再次客气 地回答道。译员翻译说:“You can’t see, you can’t see.” 这样的直译忠实原文吗?如果用意译,就能够把正确的信 息传递给双方。“哪里哪里”应意译为“I’m flattered,”“不见得”应译为“I don’t think so.”有经 验的译员会增加释译:“Chinese are usually modest.” 让外国人知道“I don’t think so”只是中国人谦虚的 表示,而不是对客人看法的否定。
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具有以下几点区别: (1)在语言形式上,直译保持原作的表达形式,意译 则放弃原作的表达形式; (2)在原语和译语的关系上,直译以原语为中心,意 译则以译语为中心; (3)在原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上,直译以原作者为中心, 意译则以译文读者为中心; (4)在涉及文化因素的处理上,直译往往采用“异 化”,意译则往往采用“归化”; (5)在思维式上,直译用原语的思维方式考虑原文思 想内容的表达,意译则用译语的思维方式考虑原文 思想内容的表达。
Hugo 雨果(法) Bach 巴赫(德) Rome 罗马(意大利) Florence 佛罗伦萨(意大利)
过去一些外国传教士、汉学家、学者、外交家有非 常中国化的名字,有些是自己起的名字,有些是他 们认同的名字,也要遵循这个原则,不用重新音译。 Joseph Needleham译成“李约瑟” (李約瑟(Dr. Joseph Needleham,1900-1995),英 國人,生物化學和科學史學家。劍橋大學李約瑟研 究所名譽所長,國際聯合論科學院永遠名譽院長、 總顧問,長期致力於中國科技史研究。撰著《中國 科學技術史》,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優秀科技史學家。 1994年被選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
论英汉姓名的语言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
论英汉姓名的语言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的不同,决定了它们所表达的相同事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然而,由于语言之间的相通性、相融性,也决定了不同语言的相同事物之间又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必然的共同性。
英、汉姓名的异同就是其差异性与共同性的具体体现之一,而在其中所蕴涵的深远的文化底蕴是值得我们回味与咀嚼的。
本文就英汉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进行粗浅探讨。
一、英汉姓名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姓名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体现了一定的血缘关系。
人的姓名不只是符号,还负载了一定的文化信息。
各民族之间的姓名结构及意义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姓名与其社会文化关系密切,它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命名方式,从而使姓名能够传达超出自身意义的特殊涵义。
姓名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中,包括人们不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
这种现象常出现在中国和一些西方英语国家中。
1.英汉姓名中文化观念的差异性中国人和英美人有着非常不同的文化观念,即“重姓轻名”和“重名轻姓”。
这两种不同文化观念的特点,可以通过分析汉语姓名和英语姓名的命名编排来证实。
中国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
代表姓氏的字往往被放在辈份名和名字前,如在全名“孔令辉”中,单姓“孔”字被写在最前面,然而,辈份名“令”和名“辉”被写在表示姓氏“孔”字的后面。
同样,这种命名编排可以从另外一个含有双姓的全名中看出来。
如:“司徒建华”,“司徒”两字代表双姓,并由“司”和“徒”两个字组成,这一双姓被放在表示辈份名的“建”字和表示名的“华”字之前。
汉语的这种命名方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英文名字则名在前,姓在后。
如Abraham Lincoln,Lincoln 是姓,英语中称为family name、last name或者surname。
Abraham则是名字,按照英语民族的习俗,一般在婴儿接受洗礼的时候,由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名,称为教名,英语称为first name、given name或者Christian name。
人名翻译规则
人名翻译规则
1、中国名字翻译成为英文时,按照汉语拼音来书写,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写,其中名字的拼音要写在一块。
2、已有固定英文的中国科学家、华裔外籍科学家以及知名人士,应使用其固定的英文名字。
如:李政道译成“T D Lee”。
3、科技图书中的外国人名,按照译名手册翻译成中文,并在第一个中文译文后面加上该名字的英文名字。
4、同一文章中出现同姓的人时,中译名前加各自名字的脚点以区分。
5、译名手册查不到的外文姓氏,可以结合译名手册按照音译的原则处理。
6、不少国外知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已有习用的中译名或汉名,则遵循其译名不可音译处理。
如:Henry Norman Bethune翻译为“白求恩”。
7、我国出版物固定已久的外国名字不能乱译,如Elizabeth 翻译成为“伊丽莎白”。
国家音译标准
国家音译标准导言:国家音译标准是为了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而制定的一套规范,旨在将外语名称准确地转换为中文音译,使其易于理解和识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家音译标准的制定背景、原则和具体应用。
一、制定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文字,因此需要一套统一的音译标准来实现有效的交流。
国家音译标准的制定应运而生,以提供一个共同的框架,使得外语名称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得到正确传达。
二、原则:国家音译标准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1. 准确性:音译应准确反映原名称的发音和含义,以避免歧义和混淆。
2. 一致性:相同的外语名称应在不同场合下保持一致的音译结果,以确保统一性和连贯性。
3. 易读性:音译应符合汉语语音规律,易于读写和识别。
4. 文化适应性:音译应尊重和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避免与中文语境和文化价值相冲突。
三、具体应用:国家音译标准的具体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人名和地名:在翻译外国人名和地名时,应根据国家音译标准进行准确的音译转换。
例如,将"Michael Jackson"音译为"迈克尔·杰克逊",将"Paris"音译为"巴黎"。
2. 公司和品牌名称:在翻译外国公司和品牌名称时,应遵循国家音译标准进行准确的音译转换。
例如,将"Apple"音译为"苹果",将"Nike"音译为"耐克"。
3. 学术术语和专业名词:在翻译外文学术术语和专业名词时,应参考国家音译标准进行准确的音译转换。
例如,将"quantum physics"音译为"量子物理学",将"DNA"音译为"脱氧核糖核酸"。
4.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在翻译外国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片名、书名等时,应按照国家音译标准进行准确的音译转换。
英语人名的翻译原则
Page 2
英语人名的音译 1.英语人名中姓氏的音译 (1)英语形式和汉语姓氏一样多种多样。他们当中有一些取自地名,例 如:“London”(伦敦);也有一些来自动物或者植物名字,例如:“Lamb” (羔羊)、“Wood”(木头);还有一小部分英语姓氏来自颜色的名称。像 “Lamb”、“Black”、“Hill”这样的姓氏一直以来都被译成“拉姆、“布莱
Page 4
4.在翻译人名时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音节的省略。一些英语人名可能非常长,此时,发音中一些不显著的 音节可以被省略。例如:“Engels”应该译成“恩格斯”而不是“恩格尔斯” (2)人名的音译不可以被染以色彩或添相关意义。例如:“Gone With The Wind”里的“亚特兰大”曾被译成“饿狼陀”;还有野兽派先驱 “Matisse”曾被徐悲鸿取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马踢死”,这些都是不
克”、“希尔”,从没有人把他们译成“羔羊”、“黑色”和“小山”。 (2)英国女孩的姓氏通常来自父姓,但是结婚之后,他们就要冠以夫姓。例如: Cleghorn Stevenson小姐在嫁给Willam Gaskell以后就会被称为Cleghorn Gaskell太太。 (3)英语中的复姓与我们的“诸葛”、“夏侯”不同。我们的复姓是不可拆分 的,而英语中的复姓是有两个不同的姓氏组合在一起。例如:“Edward Burne· Jones”(爱德华· 伯纳· 琼斯),他的姓氏就是将他母亲的姓“Burne” 和他父亲的姓“Jones”结合在一起的。
Page 6
谢谢观赏
制作人:杨锡腾
7
可取的。 (3)英语中的姓氏不可以被音译成汉语中的姓氏,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误 会。例如:“Tolstoy”(托尔斯泰)被音译成“陶师到”;“Gogol” (果戈里)被译成“郭哥儿”,都是错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問天:再谈外国人名(及地名)翻译问题作者:戴問天来源:中华读书报几年前我曾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的《英语姓名词典》,写过一篇《英语姓名词典与外国人名翻译问题》,发表在2002年第12期《博览群书》杂志上。
近读景德祥先生《从“默克尔”谈起——小议德语人名的音译》的文章(《中华读书报·学林》2006年4月26日),觉得似乎还有必要再谈谈这个问题,并且连带涉及地名翻译,因为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常都采用音译的办法,很少采用意译。
原因很简单,人名和地名,即令意思很清楚,也是不宜意译的。
地名还有少数可以意译,例如“牛津”、“好望角”,人名则几乎无例外都应该音译。
例如英语姓“Snow”不能意译为“雪”,只能音译为“斯诺”;德语姓“Faβbinder”不能意译为“箍桶匠”,只能音译为“法斯宾德”;俄语姓“Молотов”不能意译为“锤子”,只能音译为“莫洛托夫”——尽管原名斯克里亚宾(Скриабин)的那位革命者当初取这个假名就来自俄语“молот”(锤子)。
语音有差别,音译难准确景德祥先生认为现在一些德语人名音译不恰当,举了许多例子,但是他所建议的一些译法也未必就恰当。
例如他说“Nietzsche”译为“尼采”不准确,准确的音译应该是“尼切”、“尼策”或“尼秋”。
然而读者很容易发现切、策、秋这三个汉字读音相差何其大也,可以用它们中的一个来译“-tzsche”,不正说明译得都不准确吗?德汉两种语言语音不尽相同,这是音译很难都准确的根本原因。
例如,德语变元音ü与汉语韵母“ü”类似,但覿和觟在汉语里都没有相同或相近的音,这样有覿和觟的德语人名(像景先生举到的例子Vller)要音译成汉语就不可能准确。
德语又多有辅音连缀的现象,像上面所说“Nietzsche”里的“-tzsche”便是典型例子。
古汉语曾经有过类似情况,例如“笔”字现在的声母是“b”,古代曾经是双声母“bl”。
双声母在汉语里早已消失,遇到德语(以及其他语言)的辅音连缀就不大好译。
辅音连缀“Sch”在“Schüssel”里与“ü”相拼还不难翻译,在“Schmidt”和“Schr觟der”里它都不与元音相拼,翻译起来就不容易了。
把不与元音相拼的“Sch”译作“施”,大概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译法,“Schleicher”、“Schlendorf”、“Schneider”、“Schwarz”都是这样。
实际上德语“Sch”发音与汉语“施”、“许”都不大一样,译成哪一个都很难算得上准确。
两位当总理期间为中国人民熟悉的德国人施密特和施罗德,还有以演“茜茜公主”为我们喜欢的奥地利电影明星罗米·施奈德(Romy Schneider),都姓“施”,如果让他们改姓“许”,许多中国人恐怕会感到陌生。
德语如此,其他许多语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各种语言的语音有一些是相同或者相近的,音译起来不困难,但遇到那些差别大、或者一种语言里有而另一种语言里无的语音,就不好办了。
法语发鼻化音的字母组合“gn”(例如二战著名战场、比利时法语区的Bastogne),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都有而又不太一样的颤音,都是汉语没有的,音译起来都不可能准确。
对于汉语,还存在一个有其音而无其字的问题。
例如,法语姓“Dubois”里的辅音“d”与汉语拼音声母“d”类似,“u”则接近汉语拼音韵母“ü”(与德语变元音“ü”类似而不同于元音“u”),按说应该容易翻译了吧,然而汉语没有读“dü”的字,只好用读“du”的字代替。
那样的字倒很多(都、读、堵、杜等),于是音译为“杜布瓦”。
德国地名“Düsseldorf”译作“杜塞尔多夫”,也是同样原因。
音译欠准确,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约定俗成的译名不准确的不在少数,可以小调,不宜大动我在《英语姓名词典与外国人名翻译问题》一文中曾经建议,凡已有约定俗成译法的应该一律从“俗”,即令原来的译法不大合适,也不要轻易更改。
人们熟悉的许多约定俗成的译名,实际上都存在与景先生所说阿登纳、俾斯麦、毛奇那样音译不准确的问题,译自英语的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和杜鲁门(Harry S.Truman),译自法语的戴高乐(Charlesde Gaulle)和大小两“仲马”(Alexander Dumaspère和Alexander Dumasfils)都是这样。
二战苏联名将朱可夫(Г.К.Жуков)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但俄罗斯诗人В.А.Жуковский(1783-1852)却约定俗成地译作“茹可夫斯基”。
应该说“Жу”音译为“茹”比“朱”准确,但如果把朱可夫改成“茹可夫”,恐怕许多对那场战争的历史很熟悉的人也会问:“他是谁?”民族名、地名、国名音译不准的例子就更多了,“俄罗斯”或“俄国”俄文是“Россия”,英文是“Russia”,何“俄”之有?德语“germanisch”译作“日耳曼的”,“deutsche”译作“德意志的”,准确吗?就连景先生提到但并未表示异议的歌德,德语“Goethe”当中的辅音“t”是类似汉语拼音声母“t”还是“d”?“Goe”音译成汉语是难以准确的,因为汉语没有与“oe”相同或相似的韵母,但“the”音译成汉语完全可以更准确一点,改不改?类似的还有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丹麦、巴西等许多人们熟悉的名字。
约定俗成的译名很多都是不准确或者欠准确的,其原因有的可以说清楚,有的就不大容易说清楚。
景先生说到“方言的影响”、“语种的穿帮”以及“生硬的更改”,其中“语种的穿帮”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
德国南部那个叫“巴伐利亚”的州,显然就不是从德语“Bayern”而是从英语“Bavaria”译过来的,其首府慕尼黑显然也不是译自德语“München”而是译自英语“Munich”。
不过后者标注的读音是[mju:nik],那里面的[k]是怎么变“黑”的?恐怕也很难说清楚。
上面提到“germanisch”译作“日耳曼的”,大概与法语有关,因为只有在法语“germanique”(日耳曼的;日耳曼人,日耳曼语)、“germaniser”(日耳曼化)里“ge”的发音[廾藓]才与汉语“日”相近。
现在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已经有约定俗成译法的人名,一些人偏要另译,不明白是出于无知,还是存心让人看不懂。
例如谢天振先生曾经在2002年9月27日《文汇读书周报》上批评一本评述伽达默尔哲学的书,指出作者把英国著名诗人蒲伯(AlexanderPope,1688-1744)译为“坡”,这就与美国著名诗人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相混。
我也曾指出《中外期刊文萃》1997年第18期《希特勒的遗嘱》一文把纳粹德国著名人物戈林(Hermann Gring)译为“格宾”,戈培尔(Joseph Goebbels)译为“格贝尔斯”,里宾特洛甫(Gertrudvon Ribbentrop)译为“里本特罗普”。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些教科书也出现这种问题,例如我手头有一本注明“卫生部规划教材”的《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6月第4版第21次印刷,就把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19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科赫(RobertKoch,1843-1910)译为“郭霍”。
1982年中国为他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专门发行过纪念邮票,这本高校教材的编写者都是微生物学的专家,对那个德国人应该是很熟悉的。
如果约定俗成的译名只有少数不准确,我们大可更改过来,不再念白字、错字。
问题是那样的译名太多了,而且不少名字很难甚至不可能改得准确,怎么办?“Dumas”译成“仲马”确实不准确,改成“杜马”好一点,但仍然算不得准确。
获得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Thomas Mann)虽然有名,但中国人知道他、尤其是读过他作品的就不很多,把“曼”改成“芒”也许影响不大(其实仍欠准确),但《基度山伯爵》、《三个火枪手》、《铁面人》作者大仲马,《茶花女》作者小仲马,在中国知名度都非常高,如果改成大小“杜马”,情况会怎样?给毛奇更改译名问题也许不大,如果让丘吉尔、戴高乐、德意志、俄罗斯、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苏格兰都“正名”,情况又会怎样?我认为,约定俗成的译名即使不能一律从“俗”,也只能小调,不宜大动;大动会引起混乱,而且是大范围的混乱。
做点影响面有限的调整是可以的,例如考古界通常把发掘特洛伊遗址闻名的德国人“HeinrichSchlieman”译为“谢里曼”,那就不妨仿照施密特、施罗德、施奈德的办法译作“施里曼”。
“一名一译”与“一名多译”同样的名字翻译应该相同,亦即“一名一译”,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事,但在约定俗成的译名里也不乏例外。
例如,美国第五位总统(1817-1825年在位)叫“James Monroe”,汉语翻译为“门罗”,他以提出“Monroe Doctrine”(汉译“门罗主义”)而闻名。
百年之后美国出了一个在西方非常著名的性感明星,原名“Norma Jean Mortenson”,但艺名却选了与门罗总统一样的姓,这样全名就成了“Marilyn Monroe”,汉语翻译为“玛丽莲·梦露”。
“门罗”和“梦露”都译自“Monroe”,是典型的一名二译,但要把二者统一起来,就有点麻烦。
要是把性感明星改成“门罗”,恐怕太严肃了一点,不够“性感”;让总统改叫“梦露”,则恐失之轻佻,延伸下去“梦露主义”会让人怎么想?看来音译“Monroe”比较好的办法还是保留现已存在的“一名二译”,因为名字不只是符号,还负载了一定的“文化信息”。
“一名二译”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Charles”,目前的英国王储就叫这个名字,我们译为“查尔斯”。
其实这个名字汉语最初多半译作“查理”,早期取了洋名字的买办便有不少张查理、陈查理、宋查理。
后来虽然通行“查尔斯”,但作为国王的名字仍然译作“查理”。
查尔斯王子日后如果继位为王,排下来正好在1660年复辟的“CharlesII”(查理二世)之后,当为“CharlesIII”,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届时我们是译成“查理三世”呢?还是译为“查尔斯三世”?值得注意的是,欧洲语言里许多人名有着共同的来源,例如来源于基督教《圣经》人物,但一些名字宗教界的译法与世俗的译法就不一样。
“Michael”便是一例,它本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天使长”(archangel),《圣经》中文本译作“米迦勒”,还专门有个纪念他的节日(9月29日),叫做“Michaelmas”(米迦勒节)。
但作为普通人名字却译成“迈克尔”,例如美国著名篮球明星乔丹就叫“Michael Jor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