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与惩罚》:从刑罚执行发展史反思人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训与惩罚》:从刑罚执行发展史反思人性-法律
《规训与惩罚》:从刑罚执行发展史反思人性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刑事审判的司法工作者,我对于刑法学及犯罪学方面的书籍兴趣颇深。《法律与生活》邀我荐书,我想与广大读者分享一本具有批判性的思想著作——米歇尔·福柯的《规训与惩罚》。
福柯的领衔之作
福柯是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批判性的法国哲学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他于1972~1974年间完成了《规训与惩罚》的写作。
《规训与惩罚》的完整书名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这是一部关于刑罚执行史演进的探讨性著作,描述了从君主专制社会执行刑罚时通用的公之于众的酷刑到现代规训社会所使用的规训化监督与训练最后到被各国普遍接纳的将现代监狱机构作为刑事犯罪惩罚的手段的演进过程。
福柯认为,他所进行的研究是一种有关人类自身的历史本体论因此,他的学术研究多从历史着手,通过研究某一阶段的社会形态及历史表象,抽象地开掘出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进而对现代理性进行激烈批判。本书也遵守了这样的写作手法,通过挖掘真实的史料对历史重新诠释,发人深省。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酷刑、惩罚、规训和监狱。其核心在于揭示监狱这一行刑模式的必然。从中看出,监狱的诞生不是某些人在某一时代心血来潮的产物,它经由学者、司法改革者充分肯定并蕴含了权力规训意图,是权力的天然选择。
第一部分酷刑,叙述了1343年法国人犯达米安因企图弑君罪而被公开处决的场面。从书中大段的细致描绘,读者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犯被处刑时所受到的
惨绝人寰的折磨。紧接着,作者把笔触迅速移至几十年后巴黎少年犯监管所的规章,列出人犯每天生活时间表的洋细规定。通过前后行刑方式的对比,揭示了权力对肉体的控制关系,即以肉体折磨为中介导人权力对犯罪灵魂的极端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不仅体现了对君权的捍卫、对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报复,而且体现着杀一儆百的真实追求。
第二部分惩罚,阐述18世纪刑罚方式的和平演变。通过解构一部宏大的惩罚史,最终得出18世纪后期三种组织惩罚权力的方式:旧君主制度的报复手段、改革家的符号表象惩罚学和监狱制度关于对人实行强制制度的设想。
第三部分规训,部分内容离开了惩罚这个主题,转而论述规训的性质、目的、内容和手段。通过对规训机制的入微考察,还原权力对个体在规训主持下的巨大压力。对比各个规训机构(军队、学校、医院、工厂等)的异同,自然引出了监狱。福柯特别强调监视系统在规训机构中的关键作用,尤其是提出了“全景敞视主义”,展示了一种残酷而精巧的铁笼,称它是一种被还原到理想形态的权力机制的示意图。
第四部分监狱,是总结、解答监狱从未被替代的原因。
探寻通往自由的出口
读福柯这本书,总感觉权力关系像一张大网,紧张和压抑的命题让人透不过气来,带给读者跌宕的阅读体验。
从讨论公开处决的式微到监禁处罚的普遍推行,福柯在书中呈现的不仅是一部刑罚的演进史,而且引入肉体进行微观权力分析,将惩罚制度置于权力对肉体的支配技术中进行考察,揭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背后隐匿的“权力一知识关系”的运作。他阐释了一种全新的、非线性的权力观。这种现代社会的权力是
具生产性的,它无处不在,却没有明确的施力与受力者,肉体在其中无处不受控。
反思文明,反思人性,福柯对此有所启示,正如他说的,“有关现代社会的规范化权力以及知识形成的各种研究都应该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进行”。否则,等到我们意识到自己被一个强大的话语系统欺骗了多时之后,猛然惊醒,却发现自己已经不具备反思的机会。只有我们还拥有自由思考的能力、质疑批判的精神,才不至于丧失最后的尊严。
福柯对现代化的监狱制度持否定态度,“它是一种令人厌恶的解决办法,但是人们似乎又不能没有它”。从监狱引申开来,他发现并探讨了现代性给人类所带来的生存困境。人们愈益生活在一个类似于圆形监狱的社会中,“一小批看守可以监视一大批囚犯,但监视者却不被察觉”,并将其形象地比喻为“监狱之城”。在城里,各种组织内部制定着自己的规范与纪律,从理性的层面对人的行为施加限制与规范。这种代表着社会权力的规训既是明显的却又不易察觉:尽管实施规训准则机制的运作无处不在,如医学、教育、精神分析等,但权力的运作却大体是隐蔽的。在某些重要方面,现代人比前现代的人更不自由、更受权力的支配。现代人从公开行刑的野蛮中解脱出来,却进入监狱制度的另一种野蛮之中。也许,《规训与惩罚》为卢梭的“人生来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给出了注解。
这本书的研究过程可以看作是福柯对西方现代化社会所倡导的理性精神进行揭露与批判的过程。但与其说他给我们呈现一个悲观绝望的世界,不如说他正在带领读者探寻一个出口,一个通向自由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