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专项复习学案
诗歌鉴赏复习 学案 - (正式)
诗歌鉴赏复习一、教学目的:依据《高考说明》的要求: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总结:五个考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二、教学重点:1.如何确定诗词写了什么内容2.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阅读方法1、题目2、作者3、注解4、关键词:动词和形容词5、意象三、教学设想:多结合例句加强感悟,尽量把补充练习中的例句对位到知识点中。
四、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诗歌鉴赏复习之一:语言两种题型:炼字(词)语言风格1、鉴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答题步骤和要点:(1)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2)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3)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4)写出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练习: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提问: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数”、“穿”二字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赏诗眼型提问方式:某字或某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题步骤和要点:(1)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2)结合全诗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3)指出该字在诗的结构中起的作用。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理解各种诗歌类型的表现手法,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诗、词、赋、散文等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及区别。
2. 古代诗歌的类型:山水田园诗、边塞诗、豪放派、婉约派等不同类型的诗歌特点。
3.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
4. 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意象分析、情感分析、结构分析等。
5. 古代诗歌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进行详细解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类型及表现手法;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在实际诗歌鉴赏中的应用;对复杂情感和意象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课堂讲解: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类型、表现手法进行讲解,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3. 实践鉴赏:让学生对选取的诗歌进行自主鉴赏,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默写课后选取的古代诗歌。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背景、作者生平等,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诗歌的详细解析,使学生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诗歌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鉴赏复习教案
古诗鉴赏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古诗鉴赏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并巩固学生对古诗的基本认识和鉴赏技巧;2. 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复习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古诗选集;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幅古代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讨论画中的景物、情感等,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二、复习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提问学生对古诗的认识,引导他们回顾古诗的定义和特点,如押韵、格律等。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几首经典古诗,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韵律和意境。
三、解读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15分钟)1. 选择一首名篇古诗,如《静夜思》或《登鹳雀楼》,向学生介绍其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自己理解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鉴赏古诗的方法与技巧(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2. 分发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让学生尝试分析和鉴赏一首古诗,并在小组内互相讨论。
五、课堂练习与总结(10分钟)1. 设计几道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巩固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技巧。
2.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要多读、多背古诗,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学生阅读一首古诗并写下自己的鉴赏心得,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鉴赏技巧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学案[教学内容]:1、储备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2、把握故事鉴赏的设题角度和解题技巧3、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程式[考点解读]: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3、题型:文字表述题4、题量:3道5、分值:10分[复习指导]:分三步走:1、储备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2、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程式及常见的设题角度和解题技巧3、练习巩固[知识储备]:一、明确两个概念:(1)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三类A、诗中的主人公形象。
B、诗人自己的形象。
(具体见课本P119)C、诗歌中所描绘的景与物,即“意象”,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类的情感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寓意的常见意象。
熟记这些意象,应从其特性入手,揣摩这一特性与寓意之间的关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柳:以折柳表惜别。
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
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芳草:喻离恨。
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
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菊:喻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雨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猿猴:叫声哀伤,凄厉,引人伤怀。
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鸟: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自由。
鸟声清脆明亮,又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代诗歌,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代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课堂讲授: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5. 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与分类介绍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阐述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格律、韵律、意象、情感等讲解古代诗歌的分类:近体诗、古体诗、词、曲等2. 第二课时: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3. 第三课时: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步骤:理解、品味、感悟讲解如何分析古代诗歌的意象、情感、主旨等4. 第四课时: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分析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5. 第五课时:古代诗歌的综合鉴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首古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鉴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互相交流学习七、教学资源与手段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古代诗歌的相关内容2. 教学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作为教学案例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古代诗歌鉴赏实例4. 教学视频: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八、教学环境与条件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齐全3. 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古代诗歌鉴赏材料九、教学策略与措施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3. 比较鉴赏:引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古代诗歌的鉴赏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十、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提问:教师应及时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4.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十一、教学拓展与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诗歌的分类及发展历程。
2. 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和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高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诗歌的定义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诗歌的类型及特点2. 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中的意象、象征和隐喻诗歌的节奏和韵律3. 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诗歌中的事物形象4. 诗歌的情感鉴赏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诗歌的情感类型及特点诗歌的情感共鸣与体验5. 诗歌的手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结构手法诗歌的修辞手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和手法鉴赏。
2. 教学难点: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和手法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特点、语言、形象、情感和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古代诗歌,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实践。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诗歌鉴赏心得,互相学习。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课时:诗歌的语言鉴赏3. 第三课时:诗歌的形象鉴赏4. 第四课时:诗歌的情感鉴赏5. 第五课时:诗歌的手法鉴赏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诗歌鉴赏练习:布置诗歌鉴赏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古代诗歌教材,提供丰富的诗歌作品和鉴赏指导。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示诗歌作品和鉴赏要点。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诗歌作品和鉴赏观点,拓展学生的视野。
八、教学建议1.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
2. 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度,能够准确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 通过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表达技巧概述2. 具体诗歌的鉴赏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鉴赏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诗歌的鉴赏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表达技巧。
3.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歌的表达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
3. 诗歌鉴赏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让学生结合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与拓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古代诗歌的魅力。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选取一首古代诗歌,运用所学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分析。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如《登高》、《静夜思》等。
2. 分析重点:针对每首诗歌,引导学生关注其表达技巧的运用,如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
3.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感悟。
七、诗歌鉴赏实践1. 实践活动: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运用所学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分析。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导学案精编(好用)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导学案精编(好用)(一)考点精要阐释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①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③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2、考纲考点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考查方向指导Ⅰ、鉴赏古典诗歌的人物形象1、考点精要阐释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2、典型例题指导:例、试分析李白《独坐敬亭山》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3、答题方法指津:⑴、如何分析人物形象?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⑵、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①什么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形象的意义。
4、常见艺术形象有哪几类?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⑦献身边塞、反对战争的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⑧爱恨情长的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Ⅱ、鉴赏鉴赏古典诗歌的景物形象1、考点精要阐释⑴、天人合一理念: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自身的形象。
这两者是一致的。
⑵、景物类型:①景物描写(季世、时令、地域等);②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③色彩描写。
2、注意事项:要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3、典型例题指导:答题三要素:①根据景象(意境)特点;②描摹诗歌图景;③剖析作者思想。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3. 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
2. 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3.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
三、教学重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分类和用法。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四、教学难点:1.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准确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诗歌材料,包括诗人和作品介绍、诗歌全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学习。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古代诗歌,引起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介绍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即诗人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讲解各种表达技巧的分类,例如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三、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并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和记录。
四、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10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具体的诗歌,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表达技巧。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作业,例如分析一首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写出一篇短文进行鉴赏。
六、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辅导学案(5篇范例)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辅导学案(5篇范例)第一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辅导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辅导学案一、解读诗歌基本方略1、解读标题明确类别推断情志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品味意境3、识别技法表现手法方式与修辞二、古代诗歌的类别咏物诗山水田园诗惜别送别诗思乡怀远诗怀古咏史诗边塞诗说理诗咏物诗(侧重于托物言志)(一)咏物诗【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特点归纳: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②寄托什么志。
(二)山水田园诗(即景抒情诗)ϖ诗人把山水景物、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使之成为世人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的手段--即借景抒情。
ϖ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ϖ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ϖ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对比。
ϖ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ϖ 4.分析重点:景物特征;5.山水田园诗的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宿建得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什么?有什么作用?2、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第一专题诗歌形象的把握和鉴赏一、复习目标:1、要学会知人论世。
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
2、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形象和意象。
3、掌握出题的角度。
如:人物形象的特点,形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景物的特点和塑造的方法或角度(近远、动静、色彩、各感官、大小等),景物的层次和作用,意象的含义和深层含义,意象组合而表现出来的意境二、复习提示:1、鉴赏人物形象要分析刻画形象的手法,注意分析形象的相关描写,分析形象所处的环境;鉴赏景物要分析具体景物的含义,注意景物的特点和作用;注意意象的特定含义、隐性含义、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注意不同意象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2、了解一些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三、考点分析:“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包括分析古诗中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鉴赏古诗形象就是要准确分析诗中景物和人物的特征及其蕴含的情感。
景物形象包括意象和意境,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客观物象,即含有某种思想感情的形象。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图景。
人物形象包括作者形象(即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及其在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登高》中杜甫的形象和白居易《卖炭翁》中卖炭翁的形象。
高考鉴赏古诗形象试题主要有分析意象试题和分析意境试题两类。
分析意象试题主要分为两种设题方式:(1)要求分析意象特征,(2)要求分析意象的寓意或情感。
分析意境试题主要有三种设题方式:(1)要求分析意境中的“境”,就是分析意境中景的因素,题干中常含有“画面”“情景”“图象”“景象”等要求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要求语,(2)分析意境中的“意”就是要求分析意境中蕴含的情感或寓意,(3)分别分析意境中的“境”和“意”就是既要分析意境中“情”的因素,题干中常同时含有“画面”和“感情”两个词语,或“景与情”等要求语。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复习学案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复习学案学案博苑08-08 1055古代诗歌语言鉴赏复习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语言鉴赏题型特点及其答题技巧;2、提高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重点:掌握炼字类鉴赏题的答题步骤和技巧。
难点:提高学生品味古诗语言的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品味语言,说说下面的字妙在何处?有什么深刻的意味?“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贾岛《题李凝幽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2、古人作诗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二、考查方向:1. 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2.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3、考炼字或析诗眼。
4. 对语言风格的概括(参考阅读复习用书附录十一:关于古典诗词常识——古诗的语言风格)三、高考回放:(10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四、解题格式(一)、炼字类答题: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2)你认为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3)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2、典型例题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高考语文复习古典诗歌鉴赏指导教案
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指导教案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教案教学目的学习诗歌鉴赏方法,培养初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言此意彼”类诗歌“寄托”辨明之法教学过程一.由《石灰吟》导入投影显示: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明代的民族英雄,为官清正,不畏强暴。
这是他17岁时写的一首咏赞石灰的诗。
前两句说的是采石头和烧石头,三四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石灰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将清白长留人间的心愿。
问:诗人仅是为了写石头吗?明确:不是。
句句写石头,却又句句在写诗人自己。
借对石灰的咏赞寄托自己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志向。
诗人把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在另一形象上,借物抒情,托物咏志,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手法被称之为“寄托”。
用这一手法写成的诗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言”与“意”之间有的容易有线索可寻,有的则不易找到桥梁,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创作和鉴赏的规律,吟咏咀嚼,辨明寄托,体察其中的寓意。
今天,我们就如何辨明这类诗作中的“寄托”作一探讨。
投影显示:辨明寄托体察寓意二.鉴赏举例1.出示第一例曲池荷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初唐四杰”:卢照邻、王勃(《腾王阁序》)、杨炯、洛宾王。
同学概述这首诗的内容。
提示:这首诗写荷花幽香四溢,圆叶覆盖。
一般说,这荷花应该怡然自得,独得其乐了。
但后两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它“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一个“恐”字,写出了荷花的心中的忧伤,它怕秋风来得早,又怕自己凋零不为人知。
荷花本不会“忧伤”,看来诗人在这里是有所寄托的。
但他究竟要“寄托”什么呢?请看一段介绍,然后再作回答:卢照邻曾在邓王府任职,因染风疾去官,居太白山,服用丹药,手脚痉挛,几成废人。
[屏显]问:诗人在荷花这一意象上寄托什么?提示:借荷花抒怀,“言”在荷花,而“意”在自己,寄托了诗人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
学生归纳方法:从这首诗的赏析中,你觉得要辨明诗中寄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联系诗人身世,由表及里,从而洞察诗中寄托的深意。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教案通用 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教案洪泽县中学【备课时间】2006 .1.26 【上课时间】【课题】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课型】复习课【教学目的】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并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教学时数】六课时古代诗歌鉴赏之一考试说明: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
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
鉴赏其形象。
人物形象: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中其他人物。
自然景象或意象: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例①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答问题:问: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
例②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回答问题: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答: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例③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2. 培养学生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够准确解读诗歌的意义。
3. 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的诗歌表达技巧及其特点3. 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解读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够分析诗歌的意义。
2. 难点:如何准确解读诗歌中的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特点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表达技巧的应用。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诗歌表达技巧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古代诗歌的名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讲解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表达技巧的重要性。
3. 讲解常见的诗歌表达技巧及其特点,让学生熟悉各种表达技巧。
4. 分析具体诗歌,示范如何运用表达技巧解读诗歌的意义。
5.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表达技巧。
6.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感悟。
7. 总结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解读方法,强调其在古代诗歌鉴赏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能力。
七、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45分钟)完成。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解读方法的运用。
九、教学资源1. 古代诗歌选集:用于教学示例和让学生分组讨论。
2. 诗歌表达技巧的相关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十、教学拓展1.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开展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表达技巧。
【语文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优秀学案(读懂诗歌)
读懂诗歌【读懂诗歌三步骤】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读懂正文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
平时可以尝试翻译全诗,同时要注意以下两个关键点:1.读懂“诗家语”。
“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
(1)改变词性。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自己另举两例:(2)改变词序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自己另举两例:2.抓关键词句品情态。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而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
当然,最重要的是抓关键词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
如:练习示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淇上别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题目提供的信息:方法举例结句和其他体现思想情感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
李白《静夜思》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是诗眼句,全诗要表达的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最后一句表现了出来。
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
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
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字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感。
(2)诗歌翻译:(3)抓住关键词句:“笑”“泣”“伤离”“愁”。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4)请用几个短语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所经历的情感阶段。
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答:第三步:抓暗示信息诗歌中除了标题的信息外,还有作者、注释和题干等提示性信息,这些信息也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1.作者信息(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学案8鉴赏古诗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抒情类)课前预习一、默写古诗名句:1.衣带渐宽终不悔,。
2.,,望尽天涯路。
3.无可奈何花落去,。
4.泪眼问花花不语,。
5.,西北望,。
6.料得年年肠断处,,。
二、表现手法:抒情类,描写类,修辞类,其他类。
表现手法是一首诗在整体上采用的抒怀言志方式,即诗人是借助什么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的。
题型二:赏析手法类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
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
[答题范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叙——析——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手法解析】(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析】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歌鉴赏专项复习学案教学园地04-29 1022:古典诗歌鉴赏专项复习学案一思路指津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试说明》对此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综观近六年的高考试题,有两个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
考生一般对考点比较熟悉,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六种问答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即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此诗的意思,注意语言的生动优美)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唐)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2008福建卷)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3.在下列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理想?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答: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
(4)白描。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
(3)拟人。
(4)夸张。
(5)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即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个诗句如何具体的体现)。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注意用具体地词语表达出来,如依依惜别、惆怅伤怀、慷慨激昂、孤苦冷寂、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步骤一)。
答:(步骤二)。
答:(步骤三)。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第14—16题。
(8分)2008【上海卷】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4分)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试分析这首词下阕的表现技巧。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举例说明:直白语言近于口语,特点是浅近如话,通俗易懂。
如白居易的诗。
而含蓄则委婉、曲折,不直接表情达意,是借助景物或借助典故,起到含蓄、蕴藉的效果。
质朴诗风如陶渊明,自然率真,不事雕琢;绮丽风格如李商隐等,用词深微,清巧浓丽。
另外,婉约词人大多用语浮丽、风格纤巧。
沉郁顿挫常用来形容杜甫的诗风,豪迈雄浑不仅是边塞诗人体现较多,在李白、苏轼等具有阔大胸襟和豪情壮志的诗人身上都明显显现。
甚至像李清照这样的女子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之句。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步骤一)(步骤二)。
(步骤三)。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练习: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4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并分析这首词的语言上的特色。
鹧鸪天北宋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gāng,油灯)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2003年全国卷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2008【全国卷Ⅱ】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2007全国二卷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2006福建卷)端居①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3分)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