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复习

合集下载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因而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是具体的、历史的,有待于扩展与深化。在 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绝对”、“永恒”之类的东西。因此,对待一切事 物都应该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不要为成见和权威的观点所束缚。创新是 对已有认识的突破与超越,因此,创新一刻也离不开怀疑与批判的精神。 *不破不立,敢于破,只有破,才能立;立中有破,破中有立,不破不 立。“破”和“立”既有区别,又要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吐故纳新矛盾分析法来自内容是什么?(唯物辩证法)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高密五中 赵长荣
一、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
1.辩证否定观内涵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 否定自已,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 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 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收、保留和改 造旧事物中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是同旧事物的彻底决 裂
下列说法符合辩证否定观的是 A.把写好的字又涂掉 B.看到洗澡水脏了,就把它连同孩子一起倒掉 C.改革是自我完善和发展 D.青年学生要成为共产主义者,就必须和旧的东西彻底决裂

一、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
1.辩证否定观内涵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 否定自已,自己发展自己。
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 的价值准则,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在今天仍有许多借 鉴意义,但齐鲁文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官本位”、“唯上 文化”、“家长制”、自我封闭的小生产意识等,严重影响了山 东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结合材料,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分析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应 如何对待齐鲁文化? 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 简单的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有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待 齐鲁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对待齐鲁文化,我们要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进 行新的文化创造,不断丰富和发展齐鲁文化.

2015届高三第一轮《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复习学案

2015届高三第一轮《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复习学案

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

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的。

一一威·布莱克 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时:2课时 课型:复习课 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一、学习目标:1、说明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比较辩证否定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2、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迷信权威的危害和独立思考的价值。

3、收集以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的事例,概括辩证法的革命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求;说明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二、重点与难点:1、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

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求。

三、知识清单1、辩证否定观原理及方法论。

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 )说明:2、扬弃就是抛弃。

( )说明:3、创新就要敢于打破常规,大胆想象。

( )说明:五、 巩固练习1、(2013广东韶关一调)34.2012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他认为其创作深受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响,同时他又意识到一定要果断地“逃离”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 .拓展想象空间,摆脱已有观念C .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D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2、(2013广东茂名一模)35.如右图《独辟蹊径》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善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才能成就事业B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走向成功的前提C .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D .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正确的价值判断 3、(2013·烟台期末)《荀子·劝学》中有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这里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B .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C .事物的发展是从质变开始的D .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4、(2013·枣庄模拟)右边漫画启示我们应坚持( )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②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③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A.②③ B.②③④C.③④ D.①②③如果你相信你读到的任何东西,那么不如不读书5、(2013年四川卷,1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PPT-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PPT-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教学重点】
4【、教至学此建,议丁】香姑娘关已经系成为:抒情通主过人公理和我论们读创者共新同的推期盼动和制向往度,那创麽,新我们、是不科是技可以创说,新这个、美好文的令化人创向往新的姑以娘就及是诗其人爱他情向各往方的象面征?的创新,
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 实践创新—基础;制度创新—保障;科技创新—动力;文化创新—智力支持)
(3)实质:“扬弃” 可分四层: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在推销自己这点上,春秋之“士”远不如战国之“士”放得开。商鞅、冯谖、范睢、苏秦,哪一个不是在竭力运筹、想方设法(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去干谒王侯,以期受到垂青授以大任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明确辩证否定观的含义、特点和实质,能够正确区分辨证否 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正确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 紧密联系,掌握创新意识的具体要求;通过列举现实中的创新表现和成 果理解创新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否定与肯定的 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 要么否定一切。(基本特征:“在绝对不相容
关系 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 的对立中思维”)
定。
否定与联系和 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发展的关系
把否定看成联系和发展的中断。

高三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

高三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

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
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因此,A、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B、还要立足
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及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
①区别:矛盾的主次方面是根据矛盾双方在事物发展过 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区分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依 据矛盾双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趋向——保持 事物存在的趋势和促使事物灭亡的趋势来区分的。
②联系:当事物性质处于稳定状态时,矛盾的肯定方面 同时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否定方面则处于次要 方面。当事物的性质处于改变状态时,矛盾的否定方面 则上升为主要方面,矛盾的肯定方面则下降为次要方面10 。
从上图中看,运用物联网技术种植番茄是
A、一种原始创新。
B、对传统种植方式的既克服又保留
C、具有创新意识的理论活动
D、改变了传统种植方式的内部联系
14
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及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及创新意识 (1)理论依据: 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 它存在的理由; ②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 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③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 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联系 即无肯定;相互渗透,即二者相互包含,肯定之中有6
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
2、注意的几个误区 (1)、将日常生活中的“肯定”和“否定”同哲学上的“肯定” 和“否定”混为一谈。
日常生活中讲的“肯定”是指赞成、同意、承认、一定等意思,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复习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复习


2、比较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 否定的 动力 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 方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身的 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肯定中包含 否定,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对 立统一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事物的否定是事物的外因作用 的结果,是外力主观强加于事物 的
否定和肯定 的关系
否定和肯定都是绝对的,要么 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一 、辩证的否定观 (一)辩证否定 3、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
• 4、辩证否定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或意义): 如何理解? • 辨证否定观,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 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 地否定一切。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实。 ,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 ②既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 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 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
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小结: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一、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内容(世界观) 1、辩证的否定的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 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的特征:(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
实现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2)辩证的否定是联 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收、保留和改造旧事 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从认识论的角度:整个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 限的,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 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4)创新的社会意义: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 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 文化的发展。 【特别提醒】创新就是对传统的突破,是在过去知识 、经验、技能基础上的飞跃。理论上的创新就是对概念 、判断和命题进行新的归纳、概括和总结,从而提出不 同以往的新的正确认识。从实践上说,创新就是新发展 、新创造,就是取得全新的创造性成果的过程。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否定同 发展和 联系的 关系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含义 作用 实质
辩证 法的 革命 批判 精神
理论依据
世界是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的
基本内涵 二者关系
方法论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 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 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 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1)从辩证法的角度: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精神。 创新包括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世界是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的
(4)唯物论角度: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因此必须发扬创新精神,才能达到主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创新 内容 依据 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追踪 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
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
(3)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
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
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世界是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的 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课件

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课件
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 事物维持其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并战胜
了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 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了 新事物。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的存在、保持事物的性质和现 状的方面,即肯定一事物是该事物而不是它事物的方 面。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处于统治地 位,它极力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维护资本主义 制度的现状,所以它是属于肯定的方面;
2 辩证否定观的特点
A、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实
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发展的阶段性)
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
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 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所以,辩证的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 它们联系起来。(发展的连续性)
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和向它事物转化的方 面。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处于被压迫 被剥削的地位,它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竭 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所以它是属于否定的方 面。
正确认识辩证否定观:
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 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
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事物的存在是由事物内部“肯定”的因素占主 导地位决定的。事物的灭亡是由事物内部“否 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本课知识地位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
世界的“状态” 怎么样?
基本结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 发展的、矛盾的

哲学生活第十课

哲学生活第十课

型平台,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
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部署完成了 78 275 台套北斗 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表明( )
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②不断发
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③科技创新以思想观
制作中,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活力。这些手工艺大师们的
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树立辩证的否定观②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③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栏目 导引
必修4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5 年 2 考)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 否定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 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 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栏目 导引
必修4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4)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 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 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栏目 导引
必修4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栏目 导引必修4 Fra bibliotek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辩证法角度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 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与时俱进,树 立创新意识,促进新事物的成长。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 树立创新意识。③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 要求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 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 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10第十课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10第十课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作为世界观,辩证法昭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0.1.1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书本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任何书本知识都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谁也不可能“一眼望穿天下事,一书写尽天下理”。

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任何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永远不犯错误。

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专家点评与辩证的思维方法相对立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10.1.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十课考点复习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十课考点复习
更 新 提 高
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
小品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①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 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 会主义文化。它的形成离不开哪些方面?
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②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
考点四 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角度)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 的变革。(政治角度 )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 展。 (文化角度)
考点五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2.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D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
5.(不定项)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是指
ABC
A.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 B. 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C. 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D.创新更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创新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唯物论: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客观实 际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必须从变化的实际出 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辩证法: ①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 展的观点看问题。创新就是要反对因循守旧, 思想僵化,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辩证的 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 上,不唯书,只唯实。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 神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 变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认识论: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 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 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新课标

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新课标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选择题1.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2020年12月3日~5日在浙江省乌镇举行。

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需要我们紧紧抓住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从消费互联网扩展到产业互联网,促进实体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这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新已经成为引领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从消费互联网扩展到产业互联网——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③抓住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④发展数字经济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矛盾的主要方面促进事物发展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解析:选 D ①说明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符合题意;②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体现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排除;③体现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符合题意;④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排除。

2.(2020·大连二模)“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

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由此可见( )①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③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利于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④通过实践改变事物的属性,可以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B.①③解析:选 B “渔光互补”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表明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利于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辩证否定的实质与题干不相符,②不符合题意;④错在“改变事物的属性”上。

3.《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我国专家从实验时的一次“偶然失误”中找到突破口,利用新方法实现低成本的材料加氢相变,发明了堪称神奇的“点铁成氢”技术。

哲学第十课复习学案

哲学第十课复习学案

2014—2015届高三政治复习活动单必修四生活与哲学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4)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高考目标: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活动一自主学习梳理知识复习:实质是什么、如何实现的?↑唯物辩证法-----世界永恒运动变化发展------发展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树立创新意识易混易错点:1、对于任何事物,要么是肯定一切,要么是否定一切。

2、肯定是指人们主观上对某一事物采取的态度、立场。

3、扬弃就是抛弃。

4、创新就是对旧事物完全否定。

5、凡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人们创新的产物。

6、只要观念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哲学寓意:1、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靠外力推动实现的2、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3、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以外,一切都是鬼话。

4、在绝对不相容中思维。

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运用:1、辩证否定的定义2、辩证否定的地位3、辩证否定的实质4、辩证否定的要求5、举例说明:活动二现象思考提升自己1、大风把树木摧折了,就是风否定了庄稼,人踩死了虫子,就是人否定了虫子。

这是一种什么否定观?2、别林斯基的名言: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3、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明代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据此,有人说,怀疑是创新的源泉。

请评析。

活动三、例题分析1、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这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A.敢于否定一切 B.善于肯定一切C.有批判性思维 D.理论联系实际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发展是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②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③事物对自身的否定④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12安徽)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

高考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

高考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

短,充分展示了音乐的无穷魅力。《梁祝》的成功表明
①艺术创新必须是引进与输出的统—
②艺术创新必须是全新的
③艺术创新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④艺术创新离不开辩证思维
A.①②
B. 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A、B观点错误。艺术创新的过程中有肯定、有否定, 有接纳、有抛弃,但不能说成是引进与输出的的关系。艺术创 新也不一定是全新的,其中对旧事物中合理成分的继承。所以, 应该选③④ 。
级 考点 会作用 方面的创新活动等考查创新的社会
作用
• (一)辩证否定 • 1、辩证否定的内涵 • 2、辩证否定的特点: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没有否定就没有 质变,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因此,它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 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 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 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者的实际,敢于破除与 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我国采取有别于对亚洲金融 危机的措施,是根据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 化做出的正确判断。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 思路。当前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措施就是根据 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何时的新措施。
(二)创新的社会作用
解析 对“科学理论权威”和“已有思想观念”,要辩 证地否定,即“扬弃”,①“否定”,②“摆脱”说 法均简单地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观点;③④正确说 明了这一活动的积极作用,因此选C。
(2009上海)(改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中国
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50年来一直受到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喜爱。创作者洋为中用,扬长避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10分)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知识要点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知识要点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知识要点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主要讲的是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内容,高二学生要记住哪些知识要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知识要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知识要点1、辨证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辨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它要求我们注重发展,注重变化,敢于创新。

3、为什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要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①坚持实践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②重视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4)真理是具体的。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


法 的 要求:
创新意识(第十课)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
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展示
1.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的社会作用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 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解读 一、 辩证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含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 己否定自已,自己发展自己。
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 运动的结果。
注意: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否定不是来自外部力量
的否定,而是根源于事物自身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内
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两个方面既统一又斗争的结果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新事物
发展 联系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 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 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这是 因为:
•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 否定方面。
•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
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否定方面是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 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 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 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011·浙江卷]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 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 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 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 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 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 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 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 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022年学习资料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022年学习资料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2、辩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和 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3、方法论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思想-破 -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立新
GU-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2015-11-23
牛刀小试-如有人感叹,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玩平板电脑,我玩智能手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 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B-▣A.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做好走曲折道路的准 -▣B.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C.把手机的发展作为过程加以考查,放弃使用手机-▣D.创新科技,消除人 的弱点

牛刀小试-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加①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C-加②对每一 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③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④在对现存事物的肯 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牛刀小试-如清魏源曾指出:善琴弈者不视谱,善相马者不按图,-善治民者不泥古。这给我们的启示-▣A.要以怀疑 切的精神否定权威-C-口B.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超越客观条件-▣C.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D.坚持 证否定,把握新旧事物的联系
案例一-口1-2015年11月17日,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联合 行全球-首款石墨烯3D触控芯片解决方案Z-Touch新品发布会-,-为石墨烯应用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Touch压力触控的应用仅是未来颇具潜力众多应用-的开始,后续期待充分发挥石墨烯优势,在可穿戴、-物联网 领域推动更广泛的应用。-·常州目前已集聚石墨烯原料及下游应用企业51家,预-计2015年产业规模超过12亿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 ,实际上也是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 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另一种表现。它对待旧事物的 态度是全盘否定,统统抛弃,认为新事物是绝对的新,它既不 能在旧事物的基础上成长起来,也不会有旧事物的一点痕迹。 这样,就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使事物的发展失去 了基础和条件。实际上也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在实践上,这种 否定一切的错误表现就是只要克服,不要保留,只要批判,不 要继承。认为否定就是对事物的绝对消灭。
意识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创 是唯
新 意 识 与 社
物辩 证法 的要 求
辩证法的 革命批判 精神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方法论要求 ②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③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④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 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角度)
考点一 辩证的否定观
理解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关系
肯定
含义 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
他物的方面
促使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 他物的趋势,即破坏现存事物使 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当事物的肯定方面处于主导
地位
地位,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时,事物就保持其原有的性
质和自身的存在
当否定方面战胜了肯定方面,使 其由原来处于次要的地位转化为 处于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就 发生了根本变化,于是,旧事物 被否定了,代替它的是新事物
定,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把扬弃理解成简单的抛弃,割裂了 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是否定了事物的发展,犯了否 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 2、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创新。 • 注意: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把辩证否定 的实质与辩证否定的要求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步 创新是民族 进步的灵魂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文化角度)
考点一 辩证的否定观
• (一)辩证否定 • 1、辩证否定的内涵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 展自己
• 注意: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 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否定方面 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它事物转化的方面。
考点一 辩证的否定观
如果简单地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结果将是什么?
• 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 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 肯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一种表现。它否认事物内部有否定的 方面,认为某物就是某物,不可能变成他物,这就否认了事物 的质变,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认了事物的 发展。在实践上,它对待旧事物的态度是不加批判的全部保留 ,只要继承,不要批判。
•辨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 如何理解?
•辨证否定观,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 切。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 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考点一 辩证的否定观
注意的几个误区
• 1、扬弃就是抛弃。 • 注意:新事物否定旧事物决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否定之中有肯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就没有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因此,它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 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 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考点一 辩证的否定观
• (一)辩证否定 • 3、辩证否定的实质:
必修4: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考向概览
考纲展示
命题特点
核心提示
辩证 的否 定观
唯物 辩证 法与 创新 意识
1.从考查内容上看,本课考查的重点有
1.辩证否定 2.形而上学 的否定观
3.辩证法的 革命批判精 神与创新意 识
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及创新 的社会作用等,从考查方式上看,多与 其他知识点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2.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 非选择题。往往结合当前科技、经济、 文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说明创新的 哲学依据、树立创新意识;或通过分 析具体事例,说明解放思想对制度创 新、科技创新及社会发展的作用等。 3.在能力考查上,突出考查学生获取 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
联系
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所谓相互依赖,是指二者为前提,无肯定 即无否定,无否定即无肯定;所谓相互渗透,是指二者相互包含, 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
考点一 辩证的否定观
如何理解“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也有肯定”?
• 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正说明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 系。
• 肯定中有否定。就是说,任何现存的事物中都包含着否定自己 的因素,正是这个否定因素的发展,才使事物变得不是它自己 。否定中也有肯定。就是说,新事物否定旧事物并不是简单的 消灭,全盘抛弃,而是在否定的同时也有肯定。
考点一 辩证的否定观
• (一)辩证否定 • 1、辩证否定的内涵 • 2、辩证否定的特点:
考点一 辩证的否定观
• (一)辩证否定 4、辩证否定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或意义):
•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②既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 (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 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一种精神:辩 证法的革命批 判精神 两种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 定观 三个作用:创 新的三个社会 作用
4.创新的社 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会作用
知识结构
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 只唯实。
辩证否定 方法论要求 ② 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
树立 观
创新
③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